奥斯卡·尼迈耶:

合集下载

1988年 第十届 戈登·邦夏 Gordon Bunshaft 美国 和 奥斯卡·尼迈耶 Oscar Niemeyer 巴西

1988年 第十届 戈登·邦夏 Gordon Bunshaft 美国 和 奥斯卡·尼迈耶 Oscar Niemeyer 巴西

1988年第十届戈登·邦夏 Gordon Bunshaft 美国和奥斯卡·尼迈耶 Oscar Niemeyer 巴西一:戈登·邦夏 Gordon Bunshaft姓名:戈登·邦夏性别:男国籍:美国专业:建筑设计标签: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生于1909年于纽约。

他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技术硕士,他接着走访欧洲和北非的两个单独旅行奖学金。

回到美国后,他获得了总设计师的地位。

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是影响美国工业和建筑企业的设计师,通过努力,他成功地创造了受客户尊重的建筑。

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是现代古典主义建筑师,避开时装和解决重点学科和功能,设计制作了统一。

Bunshaft设计时,当代美国的建筑设计师都疯狂寻找新原则,虽然有点保守,他更大胆、冒险用建筑形式和结构。

耶鲁大学珍本图书馆这是一座专门收藏耶鲁大学珍贵图书及手稿的图书馆。

图书馆外形如同一个巨大而精致的首饰盒,外墙框格中镶着能透进光线的薄大理石板,内部另有玻璃围封的套楼,珍贵已知和手稿即保存其中。

还有一部分书稿藏在地下一层。

有的评论者认为这座形式特异的“盒子”与周围的旧建筑不协调。

二:奥斯卡·尼迈耶 Oscar Niemeyer姓名:奥斯卡·尼迈耶性别:男国籍:巴西专业:建筑设计标签: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奥斯卡·尼迈耶的建筑体现了艺术结合方式和技巧间的协调与匀称,会聚了极其丰富多样的构造。

通过建筑方法,他的建筑设计传达了一种存在精神和探索奇妙变化的神韵。

另外,鉴于上述原因,还可以说奥斯卡·尼迈耶以一种合理的方法想象出其设计布局的主题。

它们是伟大思想的结果,这种思想获得了其特征的表现形式,他们拟订的计划方案展示出未来的前景。

他的主要作品给人以很多启示,例如,建筑师在里约热内卢和Mendes的私人住宅;在旁普拉,贝洛奥里萨特的the Casion,天主教教堂及游艇俱乐部;圣保罗的COPAN集团;里约热内卢的教育及卫生部大厦;位于旁普拉的库比契克总统府;巴西利亚的国会大厦、天主教大教堂及库比契克总统府等。

奥斯卡·尼迈耶的混凝土曲线美学

奥斯卡·尼迈耶的混凝土曲线美学

撰文丨陈琳汾82彳QQQ年,第十届普利I兹克奖揭晓,美国建筑师戈登•邦夏和巴西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同时获此殊荣。

尼迈耶在获奖感言中说道“正是混凝土给了我们想象力随着不可思议的跨度与非同一般的悬臂自由翱翔的空间。

混凝土,通过它建筑得以完整建成,通过它我们可以丢弃那些理性主义对建筑问题固有的单一重复的解决方法。

”同样是钟情于混凝土,尼迈耶与另一位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的建筑师安藤忠雄有着明显的差异。

除却建筑材料是否保留模板痕迹的小小不同,这更多源于尼迈耶对曲线的偏爱:“我对直角和直线不感兴趣,它们看上去坚硬无比,充满了人工痕迹。

相反,我被那些自由流淌的、性感的曲线所吸引。

”因此,在尼迈耶的作品中,建筑不但有着刚强的一面,同时也具有流动与柔美的气质。

巴西教育与卫生部大楼1934年,刚刚毕业并取得建筑学学士学位的尼迈耶加入了卢西奥•科斯塔(Lucio Costa)的建筑事务所。

作为巴西当时少数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之一,科斯塔两度力邀柯布西耶来巴西讲课,这成为尼迈耶踏入现代主义建筑之门的契机。

1936年,当柯布西耶第二次访问巴西时,科斯塔向他推荐了尼迈耶。

就这样,尼迈耶成为了柯布西耶的门生之一,并在之后的项目中,三人共同设计了巴西教育与卫巴西教育与卫生部大楼生部大楼(即古斯塔沃•卡帕内马宫,Gustavo Capanema Palace)a巴西教育与卫生部大楼是巴西第一座重要的现代主义建筑,它拥有规整而又严肃的栅格立面.充满了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质感,总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马赛公寓。

然而它们终归是不同的,巴西强烈的阳光同样令建筑师炫目,于是大楼外立面上可以遮挡阳光的格栅板应运而生。

这种设计成功得到人们的认可,并成为一种风靡至今的时尚。

在这栋大楼的设计中,尼迈耶将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点”深谙于心,通过框架结构给予建筑更多的自由设计空间,简洁明了又充满可能。

同时,为了使作品更加有趣,他还邀请了多位艺术家参与大楼设计,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巴西画家坎第多•波尔蒂纳里(Candido Portinari),他为大楼创作了一幅由蓝、白两色构成的大型壁画,画中交织着曲线、扇贝、海马等可爱的图案。

奥斯卡·尼迈耶——简单且天真的建筑大师

奥斯卡·尼迈耶——简单且天真的建筑大师

奥斯卡·尼迈耶——简单且天真的建筑大师文/王萱1907年出生于里约日内卢的奥斯卡·尼迈耶,不仅是巴西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师,更是现代主义运动巨匠,有着“建筑界毕加索”的美誉,他几乎一生都在进行设计创作,在美洲、非洲和欧洲等地共有五百多件建筑作品。

像许多巴西人一样,尼迈耶从小就热爱踢足球,这或许也是到了晚年,尼迈耶依旧充满活力,活跃在世界建筑的舞台前沿的重要原因。

尼迈耶热爱建筑设计。

在他看来,建筑一般是为政府和富人服务的,但不应该忘记穷人和处于困境之中的人。

他把自己排除在富人阶级之外,表示自己喜欢工作,喜欢帮助别人,这让他感到快乐。

在尼迈耶身上,我们还能看到另一个巴西人的典型特征——热情。

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的建筑上,尼迈耶建成的建筑作品几乎每一件都魅力四射,是最具创新力和胆识的建筑师之一。

年轻时,尼迈耶凭借过硬的功底,在里约热内卢的国家美术学院学习建筑,并且在大学期间便与富有影响力的巴西本土建筑师、规划师卢西奥·科斯塔一起工作。

这段工作经历在之后的几十年对他影响很大,并成就了许多现代主义建筑史上重要的作品。

1936年尼迈耶加入了由勒·柯布西耶、科斯塔、阿方索等建筑师组成的团队。

后来,在柯布西耶离开巴西之后,年轻的尼迈耶擅作主张,在设计方案上做了调整,使得建筑垂直方向的部分像刀锋一般插入水平方向,这样的改动让尼迈耶获得了科斯塔的青睐,随即让尼迈耶担任项目的主创设计师。

1956年,时任巴西总统库比契克邀请科斯塔、尼迈耶参与设计巴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和建筑项目——新首都巴西利亚。

在1992年的采访中科斯塔说到:“当库比契克成为总统的时候,他就认定了尼迈耶会作新首都的建筑师。

”科斯塔和尼迈耶的合作让全世界焕然耳目:这是第一个完全按照现代主义功能和美学原则设计并建造完成的重要城市。

尼迈耶将改造社会的理想都融入到了巴西利亚的城市建筑设计中,希望能够借此实践心目中的“乌托邦”——阳光灿烂、空气清新、晶莹剔透、人人平等、自然和谐的未来之城。

建筑界的毕加索——奥斯卡·尼迈耶

建筑界的毕加索——奥斯卡·尼迈耶

建筑界的毕加索——奥斯卡尼迈耶
闫婧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城市》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从奥斯卡·尼迈耶的生平经历、设计思想发展历程,及其对世人的影响,并通过奥斯卡·尼迈耶的两件经典建筑作品来分析巴西建筑大师奥斯卡·尼迈耶.【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闫婧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奥斯卡·尼迈耶:一位传奇建筑家的故事 [J],
2.奥斯卡·尼迈耶:一位传奇建筑家的故事 [J],
3.非直角之诗:奥斯卡·尼迈耶建筑形式类型化研究 [J], 黄晓茵;李早;邵玮;叶茂盛
4.奥斯卡·尼迈耶的巴西现代主义建筑之歌 [J], 陈琳汾[1]
5.非直角之诗:奥斯卡· 尼迈耶建筑形式类型化研究 [J], 黄晓茵;李早;邵玮;叶茂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光芒四射的8个现代主义巴西建筑

光芒四射的8个现代主义巴西建筑

光芒四射的8个现代主义巴西建筑随着里约奥运会如火如荼的进行,耀眼的现代主义巴西建筑也再次走入我们的视野。

从奥斯卡·尼迈耶到保罗·门德斯·达·洛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以下的独特建筑,更好地理解巴西充满活力的城市景观。

在里约州尼泰罗伊市的瓜纳巴拉湾,有一个16米高的蝶形建筑坐落在悬崖之上并向海中延伸。

该建筑由伟大的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于1996年(届时接近90岁)设计完成,作为当代的艺术博物馆该建筑的设计常被比作UFO,通过铺设红地毯的螺旋形坡道进入建筑的内部,方案的圆形设计能够呈现出海湾全景并朝向里约热内卢和休格洛夫山。

巴西利亚大教堂巴西利亚大教堂是奥斯卡·尼迈耶最知名的作品之一,经过12年的施工建设。

该建筑采用16根支柱构成了双曲面结构,表示了伸向天堂的两只手。

混凝土框架支撑着天棚,天棚是由玛芮安妮·佩勒蒂(Marianne Peretti)设计的彩色玻璃艺术品构成的。

大教堂是巴西利亚最受欢迎的地标建筑之一,每年有近百万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巴西国家博物馆就像巴西利亚大教堂一样,“honestino guimarães国家博物馆”,也称为巴西国家博物馆,是另一个位于巴西首都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

该建筑同样由奥斯卡·尼迈耶设计,最终于2006年竣工——此时建筑师已经99岁高龄。

建筑通过一条富有戏剧性的坡道进入,圆形的建筑形式提供了14000平方米的空间,包含画廊、服务和后勤空间。

若昂佩索阿T ambaú酒店环形的“tambaú酒店”由sergio bernardes于1962年完成,邻接巴西东北部的大西洋海岸。

酒店共有173间公寓,所有的公寓中有的拥有朝向外部大海的视野,有的拥有朝向内部花园的视野。

酒店还包括游泳池、健康中心和一处能够容纳522人的大型礼堂。

巴西电视塔卢西奥科斯塔因巴西利亚城市规划而闻名,其中的单体建筑多归于尼迈耶名下,但是位于首都“纪念轴”上的电视塔确是科斯塔的闻名之作。

世界十大令人惊叹的博物馆建筑_(英语版1)

世界十大令人惊叹的博物馆建筑_(英语版1)

MAXXI博物馆建筑面积为29000平方 米,展览面积为10000平方米,礼堂, 图书馆,多媒体图书馆,咖啡厅,餐 馆的面积为6000平方米。
三、“蝴蝶效应”之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三、“蝴蝶效应”之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它由加州建筑设计师弗兰克•盖 里(Frank Gehry)设计,仅仅历 时四年就顺利完工。盖里因擅 长运用新兴材料和革新的建筑 形式,以及对城市环境的敏感 性而出名,他把石灰石、玻璃 巧妙地融入建筑里,设计的宽 敞展厅适合用来展示那些大多 会挑战传统博物展厅容量的大 型的20世纪后半期艺术 It is designd by the California architect Frank Gehry • (Frank Gehry) ,achieving a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four years. Gehry is well-known because of being good at using new materials and innovative architectural forms, as well a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he integrated limestone, glass cleverly into the building, the design of the spacious exhibition hall is suitable for those who would be most likely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museum Capacity of the large hall the latter half of 20th century art

奥斯卡.尼麦斯

奥斯卡.尼麦斯

奧斯卡尼麥耶O scar Niemeyer (Rio de Janeiro , 1907 )生平簡介尼麥耶於1907年誕生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 , 1934年畢業於里約熱內盧的國立美術學校( Escola Nacional de Belas Artes )。

1936年與Le Corbusier 共同參與教育衛生局(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Health , Rio de Janeiro)的規劃設計案, 並受到一生決定性的影響。

在這段工作的期間他認識了當地的首長,也就是未來巴西的總統,所以造就了他往後成為巴西主要建築師的原因。

他於1937年設計的里約熱內廬婦幼醫院( Nursery and Maternity Clinic ) , 1940年Ourp Preto 飯店、1941年國家體育館競圖設計、1942年為於里約自宅, 其中Ourp Preto 飯店展現出他在基地新舊融合的傑出處理手法, 而自宅由於開放的室內設計等特殊表現成為當地的重要景點。

另外有四個較大型的作品強調出了尼麥耶的職業生涯: 1942年Pampulha 、1947年Sao Jose Dos Campos 、1950至1954年Ibirapuera 、1956至1961年Brasilia。

Pampulha建築群因其不同構思的各種造型、輕快的光影交互作用及技巧地整合建築、繪畫與雕刻而聞名。

而Sao Jose Dos Campos航空技術中心的Staff集合住宅單元, 在柱、平面和層次上表現出新的可能性, 以及使基地與景觀間有更好的關係。

之後在聖保羅市(Sao Paulo)的Parque Ibirapuera 展覽建築成功而富想像力, 其誇張並加強整個設計和一般概念的質樸, 與一般在展覽場地可見到的雜亂形成對比, 這段期間是尼麥耶登峰造極的成就。

在1947年時加入紐約聯合國總部的設計工作, 其與Le Corbuseir 所提之意見強烈影響設計案的發展。

奥斯卡·尼迈耶

奥斯卡·尼迈耶

1937年
1939 年
在里约热内卢开设事务所 。
与科斯塔合作设计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巴西馆。 首次独立设计了在巴 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州府贝洛 奥里藏特市的一批建筑,其 中最令人称道的是圣弗朗西 斯科教堂。
1940年
1941年 1947年 1956~1961年 1964年
承接帕普哈建筑群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这个项目因其中 许多建筑物 采用了自由曲线而闻名。 作为巴西代表参加了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的十人规划小组 。 参加巴西新都巴西利亚的建设工作,设计了三权广场 以及广场上的总统府、巴西议会大厦和大教堂等建筑。 巴西军政府上台后,极力打击左翼领导人,尼迈耶受到迫害, 被迫流往海外,1980年才重回巴西。
1998年 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颁发的斯特林奖。 2004年 获日本松下宫世界文化奖。

1988年的普利策奖授予了两个崇尚现代主义的建筑 师,即巴西的奥斯卡·尼迈耶和美国的戈登·邦夏。 尼迈耶设计的建筑被认为是充满情感的雕塑,他扩 大了建筑的基本原理,并且在吸取勒·柯布西耶风
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具有
教堂地面部分
教堂主体坐落在地下,教堂 内一派金碧辉煌,大厅中神 像恳挂于空中。
没有通常的高尖屋顶, 16根抛物线状的支柱支 撑起教堂的穹顶,支柱间 用大块的彩色玻璃相接, 远远望去如同皇冠。

澳大利亚建筑批评家罗伯特·休斯对巴西利亚的评价: “一个乌托邦式的噩梦”。巴西利亚是一座“乌托邦”这 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否认的,规划和设计的思想并没有能够 按理想实现。
总统府
最高法院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
被认为是巴西第一座重要的现代建筑
继科斯塔之后任设计组负责人
勒· 柯布西耶担任这个工程 的顾问, 尼迈耶直接受到他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西利亚城总体规划由纵 横两条轴线所组成,主要行政、 公共建筑均沿纵轴布置,轴线下 端为“三权广场”、国民议会及Leabharlann 办公楼、总统办公楼、最高法院
等象征国家权力的建筑均设于此。 由于配合默契巧妙,建筑单体、 群体乃至整个城市浑然融合为一 体。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将巴西利亚这座建都不到30 年的城市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 是世界对巴西现代建筑设计的最 高评价,作为巴西利亚利亚最重 要的公共建筑,巴西议会大厦也 随之名扬天下。
奥斯卡·尼迈耶简介 奥斯卡 尼迈耶简介 尼迈耶
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生于1907 年诞生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1934 年毕业於里约热内卢的国立美术学校 ( Escola Nacional de Belas Artes )。1936 年与Le Corbusier 共同参与教育卫生局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Health,Rio de Janeiro)的规划设计案,并受到一生决定性 的影响。在这段工作的期间他认识了当地 的首长,也就是未来巴西的总统,所以造 就了他往後成为巴西主要建筑师的原因。
奥斯卡·尼迈耶 奥斯卡 尼迈耶 的代表作
1932 年起在巴西现代建筑先驱者 L.科斯塔的事务所工作 。 1936~1937 年参加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的设计,并继科 斯塔之后任设计组负责人。法国建筑师勒· 柯布西耶担任 这个工程的顾问,尼迈耶直接受到他的影响 。巴西教育 卫生部大厦被认为是巴西第一座重要的现代建筑 。1937 年尼迈耶在里约热内卢开设事务所 。 1939 年与科斯塔合 作设计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巴西馆。1941年承接帕普哈建 筑群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这个项目因其中许多建筑物采用 了自由曲线而闻名。1947年他作为巴西代表参加了纽约联 合国总部大厦的十人规划小组 。 1956~1961 年他参加 巴西新都巴西利亚的建设工作,设计了三权广场以及广场 上的总统府、巴西议会大厦和大教堂等建筑。1966年法国 共产党总部、1968米兰蒙达多利出版社大楼(Mondadori Building).
现代主义的乐章
尼迈耶将现代主义与巴西本土精神相结合, 尼迈耶将现代主义与巴西本土精神相结合,在远离欧洲现代主义 革命主战场的巴西奏响了另一篇现代主义的华彩乐章。 革命主战场的巴西奏响了另一篇现代主义的华彩乐章。尼迈耶于 1936年参加了里约热内卢教育与健康部的项目,开始与勒 柯布西耶 年参加了里约热内卢教育与健康部的项目, 年参加了里约热内卢教育与健康部的项目 开始与勒·柯布西耶 合作,其后又于1952年参加了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设计工作,再次与 年参加了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设计工作, 合作,其后又于 年参加了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设计工作 柯布西耶合作; 勒·柯布西耶合作;其作为总建筑师参与了规划师柯斯塔主持的巴西 柯布西耶合作 新都巴西利亚城的规划,这个新城的规划建设亦受到勒·柯布西耶关 新都巴西利亚城的规划,这个新城的规划建设亦受到勒 柯布西耶关 于现代主义城市思想的影响。 于现代主义城市思想的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精神对尼迈耶的建筑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精神对尼迈耶的建筑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一直 不断在寻找建筑中新的形体与诗意的表达方式, 不断在寻找建筑中新的形体与诗意的表达方式,将现代主义的伟大精 神深植入巴西本土肥沃的文化土壤中, 神深植入巴西本土肥沃的文化土壤中,从而在南美的大地上生长出属 于这片热土的建筑。在巴西利亚我们看到了国会大厦, 于这片热土的建筑。在巴西利亚我们看到了国会大厦,巴西利亚天主 教堂,看到了巴西利亚万神庙,阿尔瓦瑞达宫。 教堂,看到了巴西利亚万神庙,阿尔瓦瑞达宫。在巴西利亚我们随处 都能看到尼迈耶的画笔曾经触及的地方。 都能看到尼迈耶的画笔曾经触及的地方。单纯有力极有秩序的形体总 能将理性而坚定的现代主义气质传递给我们, 能将理性而坚定的现代主义气质传递给我们,紧紧地抓住我们的眼睛 和内心,让人感到安详而平静。 和内心,让人感到安详而平静。硬朗的直线与极具有张力的曲线让尼 迈耶的建筑丰富饱满,兼具视觉的张力与人性的亲和力。 迈耶的建筑丰富饱满,兼具视觉的张力与人性的亲和力。与早期现代 主义建筑表现出的完全理性化并执着于建筑自身小体系的设计策略相 比略有不同,尼迈耶从故乡自然山川, 比略有不同,尼迈耶从故乡自然山川,河流乃至少女的优美体态中感 受到曲线的动人之处,并将其用在自己的设计中, 受到曲线的动人之处,并将其用在自己的设计中,使他的建筑与自然 完美的结合。 完美的结合。
教堂外表大多以各种浮雕装潢,教堂内阴森幽暗,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 围。而 巴西利亚大教堂一反传统,外形线条简洁,教堂内光线明亮、空间宽敞,体现着现代气 息。王冠四周有水池相围,当阳光照在水池上,水波闪动反射在教堂内的玻璃窗上,使 教堂内光线一闪一闪,给人一种既神秘又悦目的感觉。巴西利亚大教堂的建筑风格超群。 建筑物的主要部分在地下,露出地面的是一只状若荆冠、覆盖玻璃的金属顶盖。顶盖下 是悬在空中的神像。基督和圣徒们犹如身在蓝天白云中。
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建筑成就:
尼麦耶强调建筑作品的创造性 创造性。他认为建筑师必须不 创造性 断的创新,不但刷新原有的水准,而且要突破结构和建筑 设计任务书的规定。 总观来说,尼麦耶的建筑作品既具有本世纪中期现代 主义建筑的普遍性,又带有拉丁美洲的地区性及特殊性。 热带的气候和地理特点反映在建筑其上,尼麦耶的建筑作 品的造型轻快,自由,活泼。尼麦耶主要是用钢筋混泥土 材料,在他的手中,这种坚硬的材料被柔化了,他用钢筋 混泥土塑造出有抒情意味的建筑物。他工作上的大胆与想 像力使他获得领导现代建筑的国际声誉,也总是站在巴西 建筑的领导地位, 使巴西发展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并 且 具有领导潮流和打开新方向的表现,不仅影响学生也 影响其同行的建筑师们 。
代表作
1936~1937 年参加巴 西教育卫生部大厦的设 计
1939 年与科斯塔合作设计了纽约世界博 览会的巴西馆
三权广场
三权广场(Square of the Three Powers)位于巴西首都巴 西利亚,是一座露天广场。广 场周围的建筑设计构思大胆、 线条优美、轻盈飘逸。三权广 场代表国家三种权力:总统府, 国会,联邦最高法院,被称为 巴西的神经中枢。 两层楼高的总统府前的一 尊两人持矛并肩而立的首都开 拓者铜像,象征着巴西人民团 结一心捍卫祖国。此外,广场 附近还有巴西利亚历史博物馆, 自由神殿等建筑。 在三权广场被称为巴西的 神经中枢
情系巴西利亚
1957年巴西利亚城开始建设,尼迈耶担任总建筑师。至1960年,建设初 年巴西利亚城开始建设,尼迈耶担任总建筑师。 年巴西利亚城开始建设 年 具规模,巴西中央政府正式从里约热内卢迁都新址。 具规模,巴西中央政府正式从里约热内卢迁都新址。巴西利亚作为一个完全 按照规划建设的新兴城市,在世界的城市规划界和建筑界传为盛事。 按照规划建设的新兴城市,在世界的城市规划界和建筑界传为盛事。巴西利 亚城布局骨架由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功能迥异的轴线相交构成, 亚城布局骨架由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功能迥异的轴线相交构成,平面形状犹 如有后掠翼的飞机。东西向的主轴线长6公里 公里, 如有后掠翼的飞机。东西向的主轴线长 公里,东段布置巴西中央政府各部 的办公大楼,严整地排列在大道两侧。南北轴线上布置住宅。 的办公大楼,严整地排列在大道两侧。南北轴线上布置住宅。主轴线东端是 三权广场,广场平面基本呈三角形,议会大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鼎足而立, 三权广场,广场平面基本呈三角形,议会大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鼎足而立, 在布局构图和建筑空间上都是视线集中的地方, 在布局构图和建筑空间上都是视线集中的地方,尼迈耶所设计的几个重要的 公共建筑都处于这个广场附近。 公共建筑都处于这个广场附近。 尼迈耶认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就是巴西利亚城中心区的这一系列 公共建筑。在这些建筑中最先建成的是阿尔瓦瑞达宫( 公共建筑。在这些建筑中最先建成的是阿尔瓦瑞达宫(Alvorada Palace), ), 它的混凝土拱廊上面纤细轻薄,下部加宽用来支撑结构, 它的混凝土拱廊上面纤细轻薄,下部加宽用来支撑结构,渐变的曲线形成这 座建筑最为引人注目的外观特点。 座建筑最为引人注目的外观特点。阿尔瓦瑞得宫旁边是一座小巧的贝壳形小 礼拜堂,顶部是一个纤细的十字架。两个形体组织在一起, 礼拜堂,顶部是一个纤细的十字架。两个形体组织在一起,大小与力量的悬 殊差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他的其他建筑作品一样, 殊差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他的其他建筑作品一样,结构的线条流畅而幽 没有任何不和谐的杂质干扰我们的视线。 雅,没有任何不和谐的杂质干扰我们的视线。这些公共建筑使得巴西利亚拥 有了具有本土特征的标志性建筑, 有了具有本土特征的标志性建筑,让人们因为这些震撼人心的建筑而永远记 住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南美城市。 住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南美城市。
奥斯卡·尼迈耶: 奥斯卡 尼迈耶:建筑与大地共生 尼迈耶
巴西建筑师。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 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 的倡导者。1907年12月15日生于里约 的倡导者 热内卢 。 1934 年毕业于里约热内卢国 立美术学院建筑系 。1932 年起在巴西 现代建筑先驱者 L.科斯塔的事务所工作 。 1936~1937 年参加巴西教育卫生部大 厦的设计,并继科斯塔之后任设计组负 责人。法国建筑师勒· 柯布西耶担任这 个工程的顾问,尼迈耶直接受到他的影 响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被认为是巴西 第一座重要的现代建筑 。1937年尼迈 耶在里约热内卢开设事务所 。 1939 年 与科斯塔合作设计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的 巴西馆。1941年承接帕普哈建筑群的规 划和设计工作,这个项目因其中许多建 筑物采用了自由曲线而闻名。1947年他 作为巴西代表参加了纽约联合国总部大 厦的十人规划小组 。 1956~1961 年他 参加巴西新都巴西利亚的建设工作,设 计了三权广场以及广场上的总统府、巴 西议会大厦和大教堂等建筑。
巴西里约热内卢尼迈耶当代艺术博物馆
Pampulha建筑群因其不同构思的各种造 型、轻快的光影交互作用及技巧地整合建 筑、绘画与雕刻而闻名。而Sao Jose Dos Campos航空技术中心的Staff集合住宅单元, 在柱、平面和层次上表现出新的可能性, 以及使基地与景观间有更好的关系。之後 在圣保罗市(Sao Paulo)的 Parque Ibirapuera 展览建筑成功而富想像力,其夸 张并加强整个设计和一般概念的质朴,与 一般在展览场地可见到的杂乱形成对比, 这段期间是尼麦耶登峰造极的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