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三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三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介绍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并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三五”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改革近两年来,随着南昌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外向经济的快速推进,南昌市的民营企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呈现出产业升级、融资环境改善、园区经济高速发展等亮点。
但南昌民营企业在蓬勃发展、快速成长的同时,其对内部员工的管理以及薪酬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趋尖锐起来。
因此,根据南昌民营企业的具体特点,设计出合理的薪酬激励方案,对于规范南昌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并为其进一步发展铺平道路,都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近年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就业火爆的表象下,却隐藏着诸多有关就业质量的问题,如学生对企业忠诚度低,频繁跳槽;对岗位技能不熟练,不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等。
这不但给就业单位造成了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也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
基于以上因素,近年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改革得到了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本文在系统分析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性提出了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三五”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三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三五”人才培养模式释义“一”是指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这一中心目标,“三”是指技能大赛、立体顶岗实习、大学生创业三大技能提升平台,“五”是指政府、学校、旅游企业、学生及家长五方联动。
(二)具体改革措施(1)人才培养目标再审视。
根据高职高专专业目录,旅游大类下设旅游管理类和餐饮管理与服务类。
旅游管理类包括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酒店管理、等;餐饮管理与服务类包括餐饮管理与服务、烹饪工艺与营养、西餐工艺等。
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

前言 :
息 传 递 给学 生 , 学 内 容必 须 与市 场 变 教
吧经 营管 理 、 吧 经 营 管 理 、 展 策 划 酒 会
的课 程 设 置 上 要 突 出 实 践 课 程 的 技 能 培养 , 并增加 地方 教材 的 内容 , 比如 当
作, 能进行标准化和规 范化 服务。但 由 于对学生综 合素质 、 应变能力的培养 重 视 不够 , 多 毕业 生就 业 后 不 能 适 应 行 许
业 发 展 的需 要 , 服 务 工 作 中不 能 很 好 在 满 足宾 客 的需 求 。
遵循实 用 性 和先 进 性相 结 合 的原 则 。 这就使得本专 业教材 的使 用周期 变得
很短 , 需要 及时更 新 , 教师 们 的思 想也 必须始 终保 持 与 世 界先 进 水平 同步 。 同时 必 须 十 分 重 视 创 新 教 育 和 创 业 教
进行细分 , 置 、 设 开发 与市 场需求 对路 的专 业 , 以使人 才培 养 方 向更加 明 可
地 建设 不理 想
1 1专 业定 位 不 准 确 . 养 目标 不 . 培 清晰 目前 , 多 数 旅 游 职 业 学 校 对 旅 游 大 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具备 的知识结构 、 能
块: 旅游专业必修课、 综合技能课程 、 公 共必修课程 , 选修课程 。公共必修课 可
力结构和技能要求还停 留在 “ 够用 ” 的
我 国旅 游 业 E益 强 劲 的发 展 势 头 t
化、 行业变化 紧密结合 。鉴于旅游服 务 行业 的这个特点 , 学校 的教学 内容必须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青岛酒店管理学院为例

、
旅游专业 人才的需求分析
( ) 强学 生 实践 能 力 , 二 增 构建 真 实 市场 环境 下的 实训 体 系 学 校 积极 构 建 以真 实 市场 环 境 下 的 生 产 性 实 训 体 系 , 实 将 训 分 为 规 范化 实训 、 化 实训 、 常态 校外 短 程实 训 和 校外 远 程实 训 四个 环 节 。重 点足 按 照 企业 的经 营实 际 , 没置特 定 的部 门 , 照 按
面 临的 紧迫 问题 。在 将 市 场 对旅 游 专业 人 才 的 需求 进行 分 析 的基 础 上 , 出 目前 高职 院 校 旅 游 管理 专业 人 才 培 养 中存在 的 问题 , 指 并
以青岛酒店 管理学院为例对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 才培养模式进行 了探讨。 【 键词】 关 高职 院校 旅 游 管理 专 业 人 才 培养 模 式
员工, 老师 变 成 经 营性 教 学 的管 理 者 和 指 导 者 。老 师根 据 教 学 讣 划 给学 生 没定 教 学项 } 学 生 根据 理 论教 学 的 学 习情 况 , 老 J, 在 师 的指 导 下通 过 市 场调 研 、 路设 计 、 场 推广 、 线 市 营销 策划 、 价 报
一
方 面都 作 出 r 益 的探 索 , 学 牛 在 校 期 问 便 能 接 受 到 来 自 有 使 业 一线 的信 息 和培 训资 源 , 出校 园后 便 能卣 接 顶 岗 , 止 既满 足 了 介 的用 人需 求 义 解决 了学 生 的 实 习就 、 『题 , 到 双 赢 的 局 Iu J 达
岗 , 此 , 优 秀 的旅 游 专 、 人才 仅 能够 掌 握旅 游 管 理 的相 一个 I 关 理 论知 识 , 要求 能 够 熟练 的 运用 相 关 技 能 , 有极 强 的 动 手 更 要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关 键词 : 高职 院校 ; 才培 养模 式 ; 游管 理 ; 人 旅 工学 结合
Ke o d : i e v ct n l o e e; es nl r n gm d ; u s a ae e t o bn dwt w r n u y yw r s h h r o a o a c l gs p r n e t ii o et r m m g m n; m i i ok ds d g i l o a n oi n c e h a t
lc t n o rs ma a me tp oe so a etn s etn p tu im n a e e tc u s de o rec ne ta d i sr cin e in, ri i eh d o ai ,tu im n ge n r fsin ls tig ,s tig u o rs ma g m n o re mo ,e u s o tn n n tu t a d sg tanngm to s o ol
于 兰 Yu La n
( 宁夏职 业技 术学 院 , 川 7 0 0 ) 银 5 0 2
Ni g i o y e h i Yi c u n 7 0 02, i a n x a P l t c n c, n h a 5 0 Ch n
摘要 : 才培 养模 式改 革与探 索是 目前 高职旅 游教 育 改革 发展 的关键 性 问题 。本 文 以近 几年 宁 夏职 业技 术 学院旅 游 管理 专 业人 才培 养模 人 式改革探 讨 为例 , 养 目标 定位 、 游管 理 专业 设 置 、 游管 理课 程 模 式构 建 、 学 内容 和教 学设 计 、 养途 径模 式 等 几方 面对 高职 旅游 管理 从培 旅 旅 教 培 专 业人 才培 养模 式 改革进 行探 讨 , 以培 养旅 游 专业 学生 职 业素质 、 业 能 力、 业技 能 为 目标 、 用 职 职 以校 内模 拟 实验 室 为基础 、 企 合作 办学 为重 校 点、 与职 业资格证 书考试相 结合 、 高学 生综合 素质 。 提
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文章从旅游企业需求 的角度切入 , 全面 了解 当前旅游企业对 旅游人才 的要求与期望 , 旨在 以此 为依据指导高职院校的应用型 人 才培养 , 实现高职教育与市 场需求之 间的对接 。 根 据调查需要 , 参考相关 文献设计 了调查 问卷 , 主要 包括两 部分: 第一部分是旅游企业 的基本情况 ; 第二部分是企业 对员工 的综合素质要求 。调查 的时间是 2 1 年7 8 0 1 - 月。选择 6 家旅游 8 企 业 ( 店 、 行 社 和 景 区分 别 占总 数 的 4 .2 、 1 7 酒 旅 41% 5 . %和 4 44 %) .1 的负责人或人事 主管作为主要调查对象 。考 虑到旅游管 理专业学生毕业 后将 流向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就业 , 又将杭州 和 台州作为调查地点。调查方式 为一对一访谈式调查 , 问卷有效 性 10 回收问卷用 S S 软件进行分析。 0%, PS
深入分析 了企业的现实需求。在调查 的基础上 , 试图找 寻 出 适合 高职 院校旅游管理应用型人 才培 养模 式。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应 用型人 才 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 : 1 G70 文献标识码 : c DOI1.99js . 7 — 1 1 0 2 3 7 :0 6 /in1 2 8 8 . 1 . . 0 3 .s 6 2 00
比重 (0 % ) 10
3 .5 67
每 年 新进员工 数( ) 人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鉴 于高 职旅 游管 理专 业人 才 培养 目
标 的特 殊屙 ,我们 认 为构 建 “ 工学 交
学 生 全局 观念 、协作 观念 和 良好 的职 业
道 德 , 高学 生适 应社 会 的能力 、 提 与人 交 往 能力 及 自我调 节能 力 。
二 、 工 学 交 融 , 真 实 训 ” 才 培 “ 全 人 养 模式 的实 施
合酒 泉 职业技 术学 院高 职旅 游 管理 专业
馆共 同开 设 《 代 饭 店管 理 》 程 , 学 现 课 对 生进 行技 能训 练 ; 与相关 旅 游景 区合 作 , 对 《 游业 务》 《 游 服 务礼 仪 》 导 、旅 等课 程
实 施 现场 教学 ,按照 真实 场景 进 行导 游
■
才 培 养模 式 搭 筑 平 台 。为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服 务 是 高 职 院 校 的一 项 重 要 职 能 。
高 职 旅j 游麓 理。 韭 苕 专 培 养 模 式 研 巍一 安 嚣 与
口 魏旭 江
随 着 旅 游 业 和 高 职 教 育 的 飞 速 发 展 ,高 职旅 游教 育正 在 以前所 未 有 的速 度 扩 张 ,高 职旅 游教 育现 已形 成 一个颇 计 划规 定理 论教 学任 务后区
工 作过程 为导 向 , 实现 校企 合一 , 业 能 职
程的教学 内容 , 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
要 求 进行 调 整 , 各 个 教学 单 元 分 解 为 把
课 堂教 学 、 现场 教 学 、 训 教学 、 论老 实 理 师 讲 授 、 业 人 员 讲 授 等 环 节 , 照 企 企 按
具 体 地 说 就 是 为 所依 托 的 区域 行 业 企 业 服 务 。高 职 院 校 因企 业 的 生 存 发 展 而 生 存 发 展 。 有 行 业 企 业 需 求 , 职 没 高 院 校 就 没 有 存 在 的必 要 ;没 有 行 业 企 业 的 参 与 ,高 职 院 校 无 法 按 照 企 业 和 行 业 的 人 才 需 求 来 实 施 人 才 培 养 工 作 ; 有 企 业 和 行业 的 支 撑 , 职 院 校 没 高 也 无 力按 照 行 业 企 业 的 岗位 要 求 建 立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源为例

Mao ae tT ann atr jrT ln r iigP t n e
・ —- -- -- -- --- -- —— —
A s fH e ua Ca e o y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 i - n Y o g , h h uX a j g , uT n Z uZ i oi
年新 吸纳 5 O万人就 业 , 2 1 到 0 0年旅游 业直 接 就业 人数 将达 到 10 0 0万 人 。1 界旅 游组织 预测 , 国 l世 我
20 40亿元 , 游外 汇 收入 占全 国 的 15 旅 /。 随着全 省旅 游业 的快 速发 展 , 源旅 游业也 实 河 现 了跨越 式 发 展 ,03年 , 源 市 荣 获 “ 国优 秀 20 河 中
旅 游 城市 ” 号 , 0 5年 荣 获 “ 称 20 中华 恐 龙 之 乡 ” 称
号 。 目前 , 全市 有旅 行社 2 9家 , 已建成 的对外开 放 的旅 游 区( )7个 , 中 4 点 3 其 A级 景 区 1 ,A级 景 个 3 区 1个 ,A级 景区 2个 ; 2 拥有 酒 店 、 馆 30多 家 , 旅 4 其 中星级 酒 店 有 4 0家 。据 统 计 ,0 0年 底 , 游 21 旅 总 收人 年 均增 长 2 % , 到 5. 3 达 4 2亿 元 ; 游 接 待 旅 人数 年 均增 长 2 % , 到 I3 . 人 次 。 “ 一 4 达 112万 十
将于 21 05年成 为世 界第 一大旅 游 目的地 国 。 广 东是 我 国旅 游 大省 , 十五 ” 间 , 东 省 旅 “ 期 广
游 收 入 占 全 国 旅 游 收 入 的 2 . % , 均 增 长 45 年
1. % 。据 广东 省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显 示 ,07年 广 31 20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产业的兴起,文旅融合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文旅融合时代所需人才的重要来源,其专业培养模式的优化与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匹配、教学内容单一、师资队伍不足等。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这些问题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因此,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强与实践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其次,应该通过与相关领域的学科交叉,开展相关课程的设计及教学,增加知识的多元性。
在新趋势下,专业人才对知识的需求不再单一,而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与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并让教学更精益化。
总的来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
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知识多元化、师资队伍的培训等方面,不断优化培养模式,为行业培养更具有实用性的高素质人才。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