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复合加工的新发展

合集下载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随着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轻合金材料的广泛应用,高速加工已成为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高速加工具有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等优点,在模具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机床的高速化需要新的数控系统、高速电主轴和高速伺服进给驱动,以及机床结构的优化和轻量化。

高速加工不仅是设备本身,而是机床、刀具、刀柄、夹具和数控编程技术,以及人员素质的集成。

高速化的最终目的是高效化,机床仅是实现高效的关键之一,绝非全部,生产效率和效益在"刀尖"上。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如何?本文开门见山直接列举了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什么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检验用样板的加工设备。

由于样板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设备难以适应,于是提出采用数字脉冲控制机床的设想。

1949年,该公司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始共同研究,并于195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当时的数控装置采用电子管元件。

1959年,数控装置采用了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出现带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 MC Machining Center),使数控装置进入了第二代。

1965年,出现了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控装置,不仅体积小,功率消耗少,且可靠性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促进了数控机床品种和产量的发展。

60年代末,先后出现了由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机床的直接数控系统(简称 DNC),又称群控系统;采用小型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 CNC),使数控装置进入了以小型计算机化为特征的第四代。

1974年,研制成功使用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贮器的微型计算机数控装置(简称 MNC),这是第五代数控系统。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能进行人机对话式自动编制程序的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愈趋小型化,可以直接安装在机床上;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自动监控刀具破损和自动检测工件等功能。

数控机床的发展历史及其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机床的发展历史及其技术的发展趋势

3、在关键技术的应用方面,伺服驱动技术、数控系统技术和机械结构技术 都在不断发展,其中伺服驱动技术和数控系统技术的数字化、高频化、集成化, 以及机械结构技术的高刚度、高精度、高可靠性都是当前发展的主要方向。
综上所述,数控机床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对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未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数控机床的关键技术和发展 趋势将会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
2、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在数 控机床上的应用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引入,为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维护提 供了全新的视角。通过VR技术,可以将加工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帮助操作人员提 前发现潜在的错误和问题,提高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而AR技术则可以将加 工信息实时叠加到实际场景中,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设备状态和加工 进度,提高生产效率。
高速化指的是数控机床的加工速度不断提高,高精度化则是指数控机床的加 工精度不断提高。复合化是指数控机床具备多种加工功能,能够实现一机多能。 智能化则是指数控机床具备智能化的加工能力和自我诊断修复功能。
三、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分析
1、伺服驱动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 影响到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速度。目前,伺服驱动技术正朝着数字化、高频化、 集成化方向发展,其中数字化伺服驱动技术通过提高脉冲频率和采样率,能够大 幅度提高伺服系统的性能。
四、结论
数控机床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设备,其性能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本次演示通过对数控机床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得出 以下结论:
1、数控机床的关键技术包括伺服驱动技术、数控系统技术、机械结构技术 等,这些技术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了数控机床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铝合金高效高速数控加工机床最新发展

铝合金高效高速数控加工机床最新发展

铝合金高效高速数控加工机床最新发展高效高速加工技术(HEM-HSM)实际上是一种工序复合化高速加工技术,即在一台高功能高速数控(MC)机床上,实现对零件高金属切除率mrr(metal removal rate)的高速粗加工/高速半粗加工(HEM)和高零件表面积切除速率的高速半精加工/高速精加工(HSM)多种工序的复合加工,和常规切削加工和典型高速加工技术(HSM)相比,HEM-HSM加工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高加工生产率与高加工质量集成融合的高速加工技术。

能实现这种一次装夹完成粗精工序复合加工(HEM-HSM)的高速数控加工机床可称为高效高速数控加工机床。

现今,用于HEM-HSM加工应用的高效高速数控MC机床多为五轴联动和配备有高功率高转速/高转矩主轴,并已成为许多航宇制造业用户特别关注的现代化先进关键制造装备之一。

为此,许多世界着名的制造商都为航宇制造业推出了多种类型用于大型铝合金材和钛合金材整体结构件HEM-HSM加工应用的五轴联动高速数控MC机床,实现高效率高速粗加工和高质量高速精加工的良好融合,满足用户对高生产率大型高速加工设备的迫切需要。

应指出的是,用于诸如铝合金等轻合金材的HEM-HSM加工设备和用于诸如钛合金等硬合金材的HEM-HSM加工设备具有较大的不同。

近10多年来,适用于轻负载切削的高功率高速主轴和高速设计制造技术取得了显着进步,同时对铝合金材HEM-HSM加工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也已比较成熟,因而铝合金高效高速数控MC 机床在航宇制造业得到较广泛应用。

本文将仅对用于铝合金材大型复杂整体构件高效高速数控MC机床的应用现状和最新发展作一讨论与介绍。

铝合金材HEM-HSM加工需要高功率高转速主轴用于大型铝合金材航宇整体结构件HEM-HSM加工应用的高速数控MC机床,机床主轴应具有足够高的功率、转速、适当转矩和足够宽的可调控的转速范围,也就是说要求机床主轴功率/转矩每转速特性应适合于航宇铝合金等轻合金材的高效高速切削加工之工艺要求。

数控车床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数控车床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数控车床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数控车床是机电一体化典型的产品,其为集于计算机、自动控制和检测、机械等技术作为一体的自动化设备。

它非常适合加工品种多、小批量和结构繁琐的零部件。

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数控车床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且探讨了数控车床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数控车床;发展现状;趋势引言自从二十世纪中期数控技术发展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

伴随着现代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对数控机床众多的需求,数控机床应用范围不断的进行扩大,并且不断得以发展,进而更加适合生产加工的基本需求[1]。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新机遇,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国内需求拉动效果较为明显。

我国已经全面启动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科技的重大专项。

在数控机床当中,数控车床所占的比例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并且结构最为复杂的现代化设备[2]。

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数控车床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一步带动我国数控车床发展,不断提升我国数控车床技术水平。

1.我国数控车床技术发展现状1.1高速切削技术对于高速切削研究和应用来说,我国发展比较晚。

这项技术是在1990年后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当前,国产的高速立、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的直径范围为320-500mm机床,主轴的转速达到了20000r/min,工作台直径范围为63~1000ram的机床,主轴的转速大于15000r/min[3]。

最近几年时间里,尽管我国高速机床技术得到了迅速进步。

然而,和国外产品向比较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其主要体现在电主轴方面。

国产的电主轴无论是性能、品种和质量都与国外产品有较大差距,目前高转速、高精度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所用的电主轴主要从国外进口。

1.2超精密车削技术我国超精密机床的研制起步并不太晚,始于1960年代,虽然近几年有了很大发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超精密非球面车床还不能批量化生产;机床的精度一般比国外要低一个等级;机床精度的保持时间大大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精密空气主轴、微位移机构、精密CNC伺服系统、机床热变形和精密恒温控制、结构稳定性和防振隔振技术都呕待深入研究。

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制造业的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在工业制造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数控加工技术以其高效、精准和灵活的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1. 精度提升数控加工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进步,加工精度大幅提高。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数控加工技术的精度也需要不断提升。

未来,通过新材料的研发、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控制系统的优化,数控加工技术的精度将进一步提高,满足更高层次的加工需求。

2. 复合加工传统的数控加工通常只能完成单一的加工操作,如铣削、车削等。

而复合加工则是在同一台数控机床上进行多种加工操作,如铣削、钻孔、攻丝等。

复合加工的出现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投资和占地面积。

未来,复合加工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在自动化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3.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控加工技术也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的数控加工设备可以通过学习和优化算法实现自主决策、自动调节和在线监测。

未来,智能化的数控加工设备将更加灵活、智能和自适应,能够根据加工任务的需求进行自动化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高速加工随着制造业对产品加工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速加工技术应运而生。

高速加工技术通过提高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实现对工件的快速、高效加工。

未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切削工具技术的不断进步,高速加工技术将成为数控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加工效率。

5. 加工复杂曲面在传统的数控加工中,对于复杂曲面的加工通常需要进行多次刀具的更换和人工的干预。

而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和刀具技术的进步,加工复杂曲面将变得更加容易。

未来,数控加工技术将可以更加高效、精确地完成对复杂曲面的加工,拓宽了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领域。

综上所述,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精度提升、复合加工、智能化、高速加工和加工复杂曲面。

这些趋势将推动数控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不断拓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谈谈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谈谈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谈谈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1数控技术发展趋势1.1性能发展方向(1)高速高精高效化。

速度、精度和效率是机械制造技术的关键性能指标。

由于采用了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以及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同时采取了改善机床动态、静态特性等有效措施,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已大大提高。

(2)柔性化。

包含两方面:数控系统本身的柔性,数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功能覆盖面大,可裁剪性强,便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群控系统的柔性,同一群控系统能依据不同生产流程的要求,使物料流和信息流自动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控系统的效能。

(3)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

以减少工序、辅助时间为主要目的的复合加工,正朝着多轴、多系列控制功能方向发展。

数控机床的工艺复合化是指工件在一台机床上一次装夹后,通过自动换刀、旋转主轴头或转台等各种措施,完成多工序、多表面的复合加工。

数控技术轴,西门子880系统控制轴数可达24轴。

(4)实时智能化。

人工智能则试图用计算模型实现人类的各种智能行为。

人工智能正向着具有实时响应的、更现实的领域发展,而实时系统也朝着具有智能行为的、更加复杂的应用发展,由此产生了实时智能控制这一新的领域。

在数控技术领域,实时智能控制的研究和应用正沿着几个主要分支发展: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控制、学习控制、前馈控制等。

1.2 功能发展方向(1)用户界面图形化。

用户界面是数控系统与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接口。

由于不同用户对界面的要求不同,因而开发用户界面的工作量极大,用户界面成为计算机软件研制中最困难的部分之一。

当前INTERNET、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及多媒体等技术也对用户界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图形用户界面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人们可以通过窗口和菜单进行操作,便于蓝图编程和快速编程、三维彩色立体动态图形显示、图形模拟、图形动态跟踪和仿真、不同方向的视图和局部显示比例缩放功能的实现。

浅析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析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析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关于数控加工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也逐渐成为我国制造工业领域的热点。

但是我国制造业起步较西方国家晚,所以我国数控加工技术较西方国家还有不少差距。

所以研究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才能推动我国数控加工技术的正确发展。

标签:数控加工技术;趋势;展望一.数控是现在机床加工的主流数控加工技术的让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由纯人工计算变成了机器计算,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的改善加工环境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所以数控加工技术一直在进步,由一开始被动执行运动指令发展到能够“感知”机床的温度,震动,能耗等工况并加以控制和调整,在线测量工具,刀具磨损和预测刀具寿命,以及防止刀具和运动部件干涉,甚至为操作者进行语音导航或发送短信。

数控机床具备智能化功能可以保证机床自动适应加工环境的变化,从而更加便捷的控制机床,精度更加稳定,效率更高。

所以说加速推进数控机床的发展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二.數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从2000年美国芝加哥国际机床展和2001年北京国际机床展等展览会中,可以看出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发展的一些最新趋势为:开放式智能化的数控系统成为数控技术的发展方向;5轴联动加工兴起,所谓“高速即意味着5轴”;数控加工网络化,提高了机床的生产使用效率;以高速主轴和直线电机的应用为特征,高速加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更具前途;“软”数控技术发展,基于工业PC机、PCI/ISA总线、通用操作系统+实时内核的数控系统大量涌现。

2.1全面提升机床数控技术的加工精度。

应当在迎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强化生产能力,促使加工精度持续提升,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企业发展也将因此获得坚实的发展动力。

这是因为加工能效的跨越式提升将为企业抢占市场份额夯实基础,相对的,产品加工精度旳提升,也将为产品性能的提升及发展増添助力,其使用寿命也将随之延长2.2向看智能化方向发晨。

顶级的复合加工技术使生产能力和加工精度都发生飞跃

顶级的复合加工技术使生产能力和加工精度都发生飞跃

顶级的复合加工技术使生产能力和加工精度都发生飞跃多种加工技术集成于一台机床加工的加工方式使产能和精度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将车、铣、钻及其他特殊加工工艺,如滚齿、成形、测量等集成于一台机床的做法使生产能力和加工精度都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飞跃。

WFL公司“MILLTURN”品牌也因此成为了复杂、高精度零件完整加工的典型机床代表,MILLTURN的主要用户遍布于复杂高精度零件的制造领域,如飞机制造业、大型柴油机制造业、印刷机械、石油行业以及涡轮机制造业等。

典型工件有飞机起落架、喷气发动机轴、大型柴油机曲轴、联杆、活塞、印刷辊以及阀类产品等(图1)。

由于机床的超强动力主轴和进给驱动,使得对刚质材料(200HB; DIN 1.0050/AISI1045/JIS S45C)持续切削速度可达到1300ccm/min(ccm代表金属切削量,立方厘米),铣削达到1000ccm/min,刚性钻孔可达到M52(使用55kW铣主轴)。

图1 M150型车铣复合是WFL公司畅销产品,该机床尤其适用于船用零件、机车曲轴或发电机一类大型零件的加工最多配备10个数控加工轴奥地利WFL车铣技术公司是世界唯一专门从事“复合加工”技术的车铣加工中心的制造企业。

WFL车铣技术公司可提供中心距2~12m,车削直径520~1500mm 的车铣加工中心。

MILLTURN是市场上第一台具有将全车削功能和5轴联动插补铣削功能集成于一体的机床。

早在1983年,WFL公司的机床就已经标准配备了B、C、X、Y、Z轴。

现在MILLTURN系列产品的主轴已经发展到第九代并在继续开发新的功能,最新的MILLTURN机床装有多达10个数控加工主轴(图2)。

其优势不仅表现在无以比拟的多功能性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其超强刚性和高精度的完美结合。

图2 新型M150型系列机床允许进入加工区域,使得手动干预更加安全、轻松作为标准机床的补充,WFL公司还为用户提供适用于几乎所有加工任务需求的选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卷第5期2006年9月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JournalofTianjinVocationalInstitutesNo.5V01.8Sep.2006数控机床复合加工的新发展祝捷(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300191)摘要:工业设计是我国机电装备设计中的薄弱环节,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究其原因,产品设计过程中仅注意了高技术的应用和多功能的要求,而忽视了人和机器的协调关系。

复合加工是数控机床的一个重要技术发展趋向,在面向大批大量生产的组合机床上,多工序复合加工概念已得到一定的体现,当今的复合加工,是指在柔性自动化的数控加工条件下,当工件在机床上一次装夹后,能自动进行同一类工艺方法的多工序加工(比如车、铣、钻、镗等加工)或者不同类工艺方法的多工序加工(比如切削加工和激光加工),从而能在一台机床上顺序地完成工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加工工序。

关键词:棱柱体;回转体;不同工艺复合加工;三方面推进中图分类号:TG5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82X(2006)05—0022—03一、棱柱体类零件的复合加工机床加工中心是通过自动换刀和工作台分度来对棱柱体类零件进行多工序(铣、钻、镗、攻丝等)和多面复合加工的。

实践证明,加工中心确实有利于解决中、小批量机械制造企业交货期长、资源利用率低、在制品多和资金周转慢的弊端,因而在工业生产中获得愈来愈普遍的应用。

据专家估算,2001年全世界加工中心的拥有量已超过40万台,同年全球的产量也近5万台,加工中·0业已成为机械制造业的主力加工设备。

其后,人们又通过加工中心主轴头自动旋转90度立卧转换等方式,使加工中心不仅可以加工箱体件的4个侧面,而且可以加工第5个面一顶面,从而纷纷推出所谓5面加工中心.这也可以算作加工中心复合加工功能的一个提高。

近年来,随着5轴联动数控系统和编程软件的降价与普及,5轴联动的5面(或多面)加工中心已经成为近期国际机床展一个新的热点。

最近推出的可在一次装夹下对棒料的6个面进行铣、钻等加工的棒料加工中心,则是加工中心多面复合加工能力的新发展。

棱柱体类零件方面不同工艺方法的复合加工,目前引入瞩目的倾向是切削加工与激光加工或超声加工相复合。

德国DMG公司几年前就在高速铣床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激光加工头,推出了铣削与激光复合加工的机床DMU60L(现在的型号是DML60HSC)。

该机装有1个功率为100W的Q开关YAG激光器,光束直径0.1iill'n、加工效率20mm3/min。

工件(主要是模具)在这种机床上一次装夹后,先用高速铣头完成绝大部分工作量,再用激光头以层切方式进行精加工,去掉型面的铣削痕迹和加工出精细部分,包括雕刻花纹和图案。

玻璃、陶瓷、硬质合金等硬脆材料,用传统的工艺方法是很难加工的,然而,如果在传统的铣削、钻削、磨削的过程中加上高频振动运动,即把超声技术与切削加工技术相结合,则加工效率会显着提高。

德国DMG公司之DMS系列超声加工机床,就是借助主轴上的转换器把超声发生器的电气高频信号转换成20KHz的机械振动运动(纵向运动),然后由调压器放大和控制振动幅值,再通过获得专利的Sauer圆锥形刀夹,把振动全部传给金刚石颗粒制成的铣刀、钻头或砂轮,使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对工件表面进行20,000次/秒的连续敲击,将零件表面材料以微小颗粒形式分离出来。

不仅其加工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5倍,而且表面粗糙度也可达到Ra<0.2pm。

DMS系列超声加工机床,有3轴联动控制和5轴联动控制两种类型,主轴转速20~6000r/min,还可选配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从而成为既具有超声加工功能,又能进行钻、铣、磨等多工序复合加工的机床。

二、回转体类零件的复合加工机床车削中心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回转体类零件(有人估计占1/2左右),除了车削外,还需要进行铣削、钻孔、攻丝等操作,加上回转体件每道工序的加工时间相对较短,因此迫切需要在一台机床上一次装夹下对回转体件进行多工序复合加工,从而终於在上世纪70年代开发出车削中心。

与普通数控车床相比,车削中心的转塔刀架上装有可使铣收稿日期:2006一Ol一18作者简介:祝捷(1978一)男,天津市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机械制造专业教学。

22·刀、钻头、丝锥旋转的动力刀具,同时机床主轴上还具有可按数控程序精确分度和与X轴或(和)Z轴进行插补联动的c轴功能。

这种能在一次装夹下对回转体件进行车、铣、钻、镗、攻丝的3轴(X、Z、C)控制车削中心,迄今仍是工业生产中用得最多的回转体件复合加工机床。

其后,车削中心又进一步向扩大加工工艺范围方向发展,为了钻削或铣削偏离回转体件中心线的孑L或槽,又开发出带Y轴控制的转塔刀架,并相应推出了4轴(X、Y、Z、C)控制的车削中心。

不过.单主轴车削中心无论怎样扩大工艺范围,仍无法解决回转体件在一次装夹下的背面二次加工(即工件夹持端的加工)问题。

因而在上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双主轴车削中心。

这种机床的两根主轴大多是在同一轴线上对置排列,以便在加工完回转体件的主要一端后,由第二主轴将工件从主轴上自动摘取过来以加工夹持端。

由于夹持端的加工任务一般都相对简单一些,故第二主轴通常称为副主轴,其功率也相对小一点。

双主轴车削中心可以配一个刀架,但大多是两个刀架,以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更充分发挥机床设备的潜能。

双主轴车削中心的布局各式各样,Hardinge公司的双主轴车削中心具有典型性。

该机在床身上方的同一轴线上,配备有相互对置的主轴(18.65kW)和副主轴(11kW),两主轴的转速均为40~4000r/min,并都可以有C轴控制。

副主轴还可沿轴线方向运动以摘取在主轴上加工完一端的工件。

在主轴的上方和酎主轴的下方各配有一个10刀位的转塔刀架,转塔刀架上每个刀位均可配备功率为3.7kW、转速为80~8000r/min的动力刀具,上刀架为3轴(X1、Y1、Z1)控制,下刀架为2轴(X2、Z2)控制。

三、车铣中心的兴起从车削中心基础上发展起来,90年代后期开始成为热点的5轴控制(X、Y、Z、B、C)车铣中心,则不仅进一步增加了B轴控制(使刀架绕Y轴转动),以钻斜孔和铣斜面,并且不采用车削中心传统的转塔刀架型式,而代之以高转速和更大功率的电主轴刀架。

由于刀架上这根电主轴每次只能装1把刀具(车削时电主轴被锁住,不转动),故也要像加工中心那样配备自动换刀机构和刀库。

这种机床的铣、钻能力相当於1台小型乃至中型加工中心,其实质是把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融为一体,故命名为车铣中心。

车铣中心典型布局示意日本山崎马扎克公司在CIMT2003上展出的车铣中心Integrex200一ⅢST,是该公司Integrex系列中较新的一种,增加了可沿X2和z2轴运动的下转塔刀架。

机床上对置排列有主轴和副主轴,两主轴最高转速均为5000r/rain,功率分别为22/15kw和18/15kw。

主轴的c轴功能最小分度值0.0001。

,可实现轮廓加工,副主轴则能沿主轴中心线移动以摘取工件。

上面的电主轴刀架除可沿x1、z1轴移动外,还有Y轴行程±80mm、B轴转角225。

,电主轴上的刀具自然可以更换,相应的刀库容量20把(任选40或60把),换刀时间1.3s(刀到刀)。

为了减少换刀次数,Mazak公司开发了一种名为FlashTool的圆柱形刀柄,沿刀柄圆周上安装有多个刀片而成为复合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复合刀具上的不同刀片以及同一刀片上的不同刃边(宅主轴分度後可在不同方位被锬住),使其最多能代替j2把不同的刀具使用。

车铣中心多为卧式布局,但也有类似于立式车床布局的车铣中心,以加工大直径、短长度的回转体零件。

比如Mazak公司的IntegrexV系列立式车铣中心,其回转工作台是为强功率、高精度车削加工大直径零件设计的,但同时也秉承了Integrex机床的设计思路,除有x、Y、z三个移动轴外,还有控制工作台回转的坐标轴,特别是安装刀具的电主轴(需要自动换刀)可在立/卧范围内摆动,从而好似把t台数控立式车床和1台可进行立卧转换的多面加工中心集成在一起。

除了上述从数控车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车铣中心外,近期又从加工中心基础上派生出另一类车铣中心。

这类车铣中心工作台回转速度高于原来的加工中心,同时机床的(电)主轴还要能被锁住而且可以装上车削刀具,德国DMG公司新近开发的车铣中心DMU80FD便属於这一类型。

DMU80FD的结构与该公司DMUP系列加工中心完全相同,而且具有P系列加工中心的5轴和5面高速铣削等全部加工功能,该机工作台采用了直接驱动技术,最高转速为500r/rain,同时机床主轴的最高转速也达12000r/min,因此工件在这种机床上一次装夹後便可高效率地实现5面和5轴加工以及从铣、钻、镗、攻丝到车削的复合加工。

四、不同工艺方法的复合加工10年前,德国Traub公司就可提供配备有YAG激光头的车削中心,但应用较少并未形成潮流。

上文所述的In一,3tegrex200一ⅢST车铣中心,也能为回转体件提供可实现其它加工工艺方法的各种选件,例如可以提供激光淬火装置和砂轮轴,能够在车、铣、钻、镗等操作之后进行表面淬硬和内、外圆磨削。

不过从目前情况看,这类不同工艺方法的复合加工,一般更适合在单件和批量较小的条件下使用。

但也不尽然,近年来出现的车磨中心,就适合包括汽车制造等大批量生产在内的各种批量生产情况使用。

现在市场上所谓的车磨中心,是指对淬硬的回转体件进行硬车和精磨的复合加工机床。

1998年德国Emag公司展出了全球首台倒置式车磨中心,2000年投入生产使用。

Emag车磨中心.配置有车刀和磨削主轴的转塔刀架在主轴下方,只进行分度转动不移动,主轴在上作X轴和Z轴运动(由主轴内的套筒完成Z轴运动)并负责上下料。

它主要用於加工淬硬的盘、套类零件,如传动齿轮、滑动联轴器、外星轮、轴承环等。

凡是硬车能达标的部位都由车削完成,需要磨削的部位硬车后也只留下几扯m的余量,这样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加工质量好。

如今Emag的车磨中心已有多种类型,其中有的还增加了Y轴控制功能,刀具配置则更加灵活,根据需要最多可配置4个磨削轴、12把车刀。

五、结论采用多工序复合加工数控机床,无疑可以显着缩短工件加工的过程链,因而愈来愈受到多品种、中小批量机械制造企业的青睐。

现在,随着消费的个性化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大批大量生产的柔性化已是大势所趋,工序分散的刚性自动化装备已开始部分被工序集中的柔性自动化装备所取代。

所以总的说来,柔性自动化条件下的复合加工具有发展潜力,特别是不同工艺方法的复合加工,目前发展得尚不充分。

虽然复合加工是发展方向,但从装备结构设计和加工经济性的角度看,数控机床多工序复合加工能力还是有一个界线为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