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期末总复习3 及解析答案

期末总复习3一、我会填。
(每空3分,共36分)1.右面被布遮住的是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被遮住了()个直角。
如果被布遮住的是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表面被遮住了()个直角。
2.我们一起来拍照。
3.下面各图分别是哪位小朋友拍到的?把名字填在()里。
4.一个三角形纸板,切去1个角,还剩()个角。
5.在下面的点子图上连一连,最多能画出()个以所给点为顶点的直角。
6.一张长方形纸有()个直角,如果沿右图的曲线剪掉一个角,还剩()个角。
二、按要求解决。
(1题6分,2题7分,共13分)1.是从某个图形一侧看到的,猜一猜这个图形可能是从下面的哪一个图形中看到的,在()里画“√”。
2.左边的两个图形堆在一起是右边的哪个图形?圈一圈。
三、连一连。
(每题17分,共51分)1.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2.右面的图分别是谁拍到的?连一连。
3.右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答案一、1.1212[点拨] 先数没有被遮住的直角有多少个,再用总数减去没有被遮住的直角个数即为被遮住的直角个数。
或者前后左右四个面各有2个直角被遮住,上面有4个直角被遮住,所以被遮住的直角有2×4+4=12(个)。
2.正上左3.小乐小宁小辰4.3或45.32[点拨] 一个点最多能画出4个直角,6个点最多能画出4×6=24(个)直角,而图中点与点间隔相同,连成的是正方形,对角线相连,又能产生8个直角,所以有24+8=32(个)直角。
6.4 1二、1.2.三、1.2.3.。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义-期末复习(二)-人教版(含答案)

期末复习(二)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课型一对一/一对N教学目标1、认识厘米和米,掌握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2、初步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并学会画线段(限整厘米)3、结合生活实际估测物体的长度4、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掌握角的特征,并能判断角,画角5、掌握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并会用三角尺正确判断,会画直角6、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立体实物所看到的平面图形重、难点重点:1,2,4,5难点:3,5课首沟通1、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指点2、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孩子近几天的学校或家里的生活,促进与孩子的关系。
3、了解孩子的课程进度,对孩子在本周学校课程中存在困惑的地方及时进行答疑解惑。
知识导图课首小测1.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 )作单位。
2.用尺量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 )作单位。
3.一个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
4.三角形有( )个顶点,( )条边。
5.正方形有( )个顶点,( )个角, ( )条边。
6.从( )个点起,用( )向不同的方向画( )条线,就画成一个( )。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关系,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 )。
(1)有多少棵 ? 8. 直接写得数(1)9×4= 5×5= 7×6= 2×8= (2)35+40= 63-60= 6+9= 56-8= (3)3×8+8=9×1+8=82-7-30=6×8-8=9. 动物乐园。
(2) 有多少朵?(3) 你还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提出来并解答。
导学一 : 长度单位知识点讲解1例 1. (考点1:厘米和米的认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座桥长约80()(2)一支铅笔长约12()例 2. (考点2:测量和画线段的方法)先量出下面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段。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全册)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全册)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资料一、米和厘米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需要使用统一的标准单位。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较短的物体通常使用厘米作为单位,用字母“cm”表示;而较长的物体则通常使用米作为单位,用字母“m”表示。
在测量时,需要将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准的刻度数即为长度,例如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需要从尺子的某一刻度画起,画到4厘米的位置。
线段是一条直线,具有两个端点,并且可以测量长度。
例如,图钉的长度约为1厘米,食指的宽度约为1厘米,田字格的宽度约为1厘米,小朋友的肩宽约为30厘米。
其他物体的长度也可以用米或厘米来测量,例如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教室长8米,操场长200米,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二、角和直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形。
在画角时,需要先画出顶点,然后再画出两条边。
可以使用三角尺来画直角,直角是三角尺上最大的角,其余两个角都是锐角。
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个角,这四个角都是直角。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直角比直角大的角称为钝角,比直角小的角称为锐角。
可以使用三角尺来画直角,三角尺的直角边沿着一条线可以画出直角。
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同,例如数学书的封面上有4个直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2个是锐角,1个是钝角。
在数角的个数时,可以先数单个的角,再数由两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再数由三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以此类推,最后将所有的角数加起来即可。
拼角是将一个钝角与一个锐角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角。
三、100以内的加减法在100以内进行加减法时,可以使用竖式计算。
例如:23 + 45 = 68,56 - 18 = 38.需要注意的是,加法和减法的结果都应该小于100.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需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加,如果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需要向十位进1.同样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也需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减。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1米=100厘米。
(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5)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2、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填空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2、1米=( )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3、量一个物体时,厘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4、8厘米+12厘米=()厘米3米+6米=()米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二、填上“>”“<”或“=”。
35厘米25厘米5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20厘米2米5米50厘米1米8厘米180厘米三、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3. 教室宽6()4. 一棵树高3()5.小明的身高130()6. 操场长80()四、画一画。
1、请你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2、请你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
(新插图)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6招 智破年龄问题 期末复习课件

45-21=24(岁) 16+24=40(岁)
这道题也可以从“过了多 少年”入手解决,21- 16=5(年),45-5=40(岁)。
口答:妈妈今年40岁。
第6招 智破年龄问题
应 用 1 几年后的年龄
1.5年后天天多少岁?2年前天天多少岁?
30-24=6(岁)
6+5=11(岁)
6-2=4(岁)
先求出天天今年的年龄。
口答:5年后天天11岁,
2年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天4岁。
2.4年前妈妈32岁,4年后妈妈多少岁?
32+4+4=40(岁)
先求出妈妈今年的年龄, 再求出她4年后的年龄。
口答:4年后妈妈40岁。
应 用 2 两人的年龄差不变
3.4年前爸爸比典典大多少岁?10年后爸爸比典典
大多少岁?
4年前爸爸比典典大
26岁,10年后爸爸比 典典大26岁。
两人的年龄差永远不变,所 以此题根本不用列式解答, 直接回答即可。
4.小雪今年16岁,当小雪21岁时,妈妈正好45岁,
妈妈今年多少岁?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一、自然数和加法
- 自然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字,包括1、2、3等。
- 加法是在自然数之间进行的运算,例如1+2=3。
二、减法和乘法
-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例如5-3=2。
- 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第三个数,例如2*3=6。
三、除法和数列
- 除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另一个数的几份,例如6÷2=3。
- 数列是按照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字,例如2、4、6、8。
四、图形和几何
- 图形是由线条和面组成的形状,例如正方形、三角形。
- 几何是研究图形性质和空间关系的学科。
五、时间和长度
- 时间是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概念,例如秒、分钟、小时。
- 长度是用来衡量物体的大小和距离的概念,例如厘米、米。
六、重量和容量
- 重量用于衡量物体的重量,例如千克、克。
- 容量用于衡量物体可以容纳的量,例如升、毫升。
七、简单运算和问题解决
- 简单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结果。
- 问题解决是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综合应用和思维发展
- 综合应用包括将多个数学概念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思维发展是通过数学研究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
帮助。
加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总复习(黄冈市名校)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黄冈市名校期末测试卷一、填一填。
(11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1.7×8=()读作:()。
2.学生尺上,从刻度0到5是()厘米,从刻度4到6是()厘米。
3.4个小朋友握手,每两个人握1次,一共要握()次手。
4.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
5.比72少19的数是(),36比24多()。
6.5+5+5=()×()7×6+7=()×77.用0、2、6这三张数字卡片能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它们相差()。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1524()()()9.把口诀补充完整。
四八()七七()六()五十四()八二十四五()三十九九() 10.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2945>5×()7×()<50()×8<5540>()×96×()<5511.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数。
4×()=()×()9×()=()×()二、辨一辨。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6分)1.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
() 2.两个乘数都是8,积是16。
() 3.用口诀“三五十五”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3×5=15和5×5=15。
()4.左图中,有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
()5.每一句乘法口诀,都只能写出1个乘法算式。
()6.4位同学每两个人之间要通一次电话,共要通6次电话。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乘积是12的算式是()。
①10+2②20-8③2×62.有两排同学在跳舞,前排3人,后排5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
①3×5②3×2+5×2③3+53.测量铅笔的长度,一般用()作为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期末复习资料30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期末复习资料30页第一部分一、填空。
1、 1米=()厘米 300厘米=()米 8米=()厘米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3、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棵树高5()数学书厚约7()小明身高1()22()桌子高70()4、在()里填上“>”、“<”或“=”。
3米()3厘米 30厘米()29厘米1米()100厘米 3米()2米75厘米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 40厘米+26厘米=()30米+15米=() 60厘米-16厘米=()1米-12厘米=()二、正确的在()里画√;错误的在()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2、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3、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三、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 、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再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
3、量一量。
我的手掌宽约()厘米。
我的一拃长()厘米。
我的身高是()厘米。
我的一步长()厘米。
四、动脑筋。
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厘米;这根绳子全长()厘米。
2、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需要量()次。
3、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一个来回;一共游了()米。
第二部分一、填空: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26 ()+13=26()-12=30 22+()=302、在○里填上“>、<、=”。
21+29 ○40 53-23 ○ 53-2551-29 ○ 32 □34+25 ○ 25+433、□里最大能填几。
57- □>30 25>18+ □4、买一台计算器要29元;一个地球仪12元;买这两样东西大约要()元;如果有50元;大约还剩()元。
二、解决问题。
1、张老师买篮球用了45元;买排球用了39元;他一共用了多少元?2、一件裤子46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24元;一件上衣多少元?3、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用了23元;买一架玩具飞机29元;买一架玩具飞机比买一辆玩具汽车多多少元?4、学校买来75本图书;分给低年级25本;中年级28本;其余的分给高年级;高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5、学校合唱队原来有42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测评期末复习测评(一)一、填空。
1.看图列式计算,并写出口诀。
列式:□○□=□或□○□=□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围墙高约2()。
毛巾长约60()。
3.左图中有()条线段。
4.图中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5.用7、3、4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不同两位数,其中最大的两位数是()。
6.二、判断。
1.一条线段长5厘米。
()2.锐角比钝角大。
()3.把5+5+5+3改写成乘加算式是5×3+3。
()4.从上面看是。
()5.最小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一位数大89。
()三、选择。
1.5个8相加,列乘法算式是()。
A.8+8+8+8+8B.5×8C.5+82.下图中铅笔长()厘米。
A.4B.2C.33.一张桌子4条腿,5张这样的桌子()条腿。
A.40 B.9 C.204.从7:25到7:40,分针要走()个大格。
A.1 B.2 C.35.明明从家经过学校到电影院有()条路可以走。
A.6 B.4 C.2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6×8=8×5=37米-19米=47-30=5×4=82厘米+18厘米=2.列竖式计算。
72-25+18=46-27+34=56-29-17=五、画一画。
在距离1厘米处画一个,4厘米处画一棵。
六、连一连。
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连一连)2.下面是妞妞星期日下午的活动时间表。
把时间和相应的活动连起来。
写作业看课外书弹钢琴看电视七、解决问题。
1.奶奶把买来的橘子装在盘子里,每盘装7个,装了4盘后还剩2个。
奶奶一共买了多少个橘子?2.小明感冒了,医生给他开了一盒感冒药,用法、用量如下图,他每天吃几片药呢?小明连续吃了3天药,病就好了,他感冒期间吃了多少片药?3.二(2)班第1小组有9人,如果每人发一支钢笔,每支钢笔5元,一共需要多少钱?4.动物园里有24只猴子,38只丹顶鹤,23只梅花鹿。
(1)这三种动物一共有多少只?(2)猴子和梅花鹿的总只数比丹顶鹤多多少只?5.学校开运动会,布置主席台需要8套桌椅,如果每两人抬一张桌子,每人搬一把椅子,共需多少人才能一次搬完?参考答案一、1.7×3=213×7=21三七二十一2.米厘米3.34.425.6746.578272二、1.√ 2.× 3.√ 4.× 5.×三、1.B 2.C 3.C 4.C 5.A四、1.484018米1720100厘米或1米2.655310五、略六、1.七、1.7×4+2=30(个)2.2×3=6(片)或3×2=6(片)6×3=18(片)或3×6=18(片)3.9×5=45(元)或5×9=45(元)4.(1)24+38+23=85(只)(2)24+23-38=9(只)5.8×2+8=24(人)期末复习测评(二) 一、填空。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黑板长4()。
爸爸的身高是175()。
爷爷每分步行50()。
一本词典厚5()。
2.根据“六九五十四”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是()和()。
3.6+6+6+6+6-5=()×()()×4=()×6=364.在○里填上“>”“<”或“=”。
5×8○6×78×7+5○8×86×5○5×4+5 7×4-3○5×55.数一数。
6.用7、2、0这三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7.填数。
二、判断。
1.两个乘数都是6,它们的积是12。
()2.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3.在计算加法和减法时,要从个位算起。
()4.46米比26米长20厘米。
()5.下午3时整钟面上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是直角。
()三、选择。
1.一个数与7的积是63,这个数是()。
A.9 B.8 C.702.8个4相加用乘法表示是()。
A.4+8 B.4×8 C.8+43.小明有相同张数的10元和1元的人民币若干张,那么小明可能有()元。
A.31 B.22 C.434.从上面观察()。
5.无论多大的角,都有()。
A.两条直线B.一个顶点和两条边C.两条线段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7×8=4×9=38+21=9×9=24+32=33-12=5×8+8=7×9-9=2.列竖式计算。
99-76=78+16=80-26+31=五、看图完成下面各题。
1.全长是()厘米,就是()米。
2.爬了()厘米,离终点还有()厘米。
3.爬了()厘米,离终点还有()厘米。
六、连一连。
七、解决问题。
1.亮亮的身高是85厘米,强强的身高比亮亮多10厘米,强强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2.贝贝的书包坏了,他想用零花钱买一个新书包,储蓄罐里有1张50元、2张20元和5张10元的人民币,买一个书包可以怎样付钱?3.哥哥有48张邮票,给弟弟6张后,还比弟弟多2张邮票,弟弟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4.有3个数字1、6、9,任意选取其中2个数字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5.张爷爷买了42棵树苗,如果每行栽8棵,栽5行,能正好栽完吗? 6.根据下面的条件把表格填完整,然后求出球的总个数。
(1)排球比乒乓球少10个。
(2)羽毛球比篮球多16个。
(3)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2倍。
参考答案一、1.米 厘米 米 厘米 2.6×9=54 9×6=54 3.5 5 9 6 4.< < > = 5.6 6 6.4 72 20 7.20 40二、1.× 2.√ 3.√ 4.× 5.√ 三、1.A 2.B 3.B 4.A 5.B四、1.56 36 59 81 56 21 48 54 2.23 94 85五、1.100 1 2.60 40 3.20 80六、七、1.85+10=95(厘米)2.3.48-6-2=40(张)40-6=34(张)4.3种5.8×5=40(棵)或5×8=40(棵)42>40,不能正好栽完。
6.15241625+8+15+24+16=88(个)期末复习测评(三)一、填空。
1.计算7×5=35时,应用的乘法口诀是(),其中()和()是乘数,积是()。
2.在○里填上“>”“<”或“=”。
1米○99厘米1米20厘米○98厘米6×6-4○8×4 8×5+3○5×9-13.从42里连续减去()个6,所得的差是12。
4.()里最大能填几?7×()<4835>4×()()×9<645.右图中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6.用3、0、7这三个数字能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不同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7.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时间。
二、判断。
1.一个正方形纸板,剪去1个角后,一定剩3个角。
()2.每个三角尺中只有1个直角。
()3.因为3×8和4×6的得数相同,所以计算时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4.一条直线长5厘米。
()5.下午4时,钟面上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是钝角。
()三、选择。
1.芳芳从家去小红家有3条路可以走,小红家到学校有4条路可以走,芳芳从家经小红家去学校共有()种不同的走法。
A.12B.7C.8D.6()A.前面B.上面C.左面D.右面3.如右图,过4时是()时。
A.4 B.8 C.7 D.54.右图中有()个直角。
A.4 B.6 C.8 D.105.从1、2、3中任意选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能组成()种不同的和。
A.3 B.4 C.5 D.6四、列竖式计算。
48+25=56-19=60-25-30=45+27-38=五、下面每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六、解决问题。
1.购物。
(1)买3支钢笔需要多少元?(2)买4本日记本和1个文具盒需要多少元?(3)买6个文具盒和1支钢笔,50元够吗?2.李奶奶养了12只鸭,养的鸡比鸭多9只,养的鹅比鸭少7只。
(1)李奶奶养了多少只鸡?(2)李奶奶养的鹅和鸭一共有多少只?3.同学们帮老师折星星,第一天折了48颗,第二天折了37颗,后来奖励同学们26颗,还剩多少颗星星?4.松鼠妈妈采了24个松果,如果小松鼠再采16个就和妈妈采的同样多了。
两只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5.明明带了70元,可以买哪两样玩具?~~ 参考答案一、1.五七三十五7535 2.>>=< 3.5 4.687 5.82 6.4737.7:182:3510:559:30二、1.× 2.√ 3.× 4.× 5.√三、1.A 2.B 3.B 4.C 5.A四、7337534五、六、1.(1)8×3=24(元)或3×8=24(元)(2)4×5+7=27(元)(3)6×7+8=50(元)50=50,够。
2.(1)12+9=21(只)(2)12-7=5(只)5+12=17(只)3.48+37=85(颗)85-26=59(颗)4.24-16+24=32(个)5.35+37=72(元)35+34=69(元)37+34=71(元)72>7069<7071>70可以买玩具汽车和玩具熊猫。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