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 第一章 绪论课件

合集下载

休闲体育概论第一章ppt课件

休闲体育概论第一章ppt课件
休闲体育概论
完整版ppt课件
1
第一章 绪 论
• 休闲?
• 首先,我们从字义的角度进行考察。“休”在《康熙字典》和 《辞海》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人倚木而休。” 《诗·商颂·长发》中释“休” 为吉庆、美善、福禄。“何天之 休”。“闲”,通常引申为范围。多指道德、法度。《论语·子 张》:“大德不逾闲。”其次,有限制、约束之意。《易·家 人》:“闲有家。”“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 与安宁的意思。从词意的组合上,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 涵。因而,它不同于“闲暇”、“空闲”、“消闲”。这个颇 具哲学意味的象喻,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 关系,又喻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人倚木而 休,使精神的休整和身体的颐养活动得以充分的进行,使人与 自然浑为一体,赋予生命以真、善、美,具有了价值意义。
完整版ppt课件
18
• 三、休闲体育的发展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体育先进国家的许多
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不断传入我国,我们从整个 社会的发展趋势中体验到了体育发展的脉搏。而作为 一种文化范畴的娱乐体育发展到今天,已得到世人的 认可,其追求的健身、健心、娱乐、医疗、康复、消 遣等目标,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追捧。
• 在中国,古人以为,宁静能容纳百川,当内心宁静时, 感知事物的能力特别的敏锐和细腻。
• 现代学者关于休闲的阐释分为 从时间、社会活动、存在方式和心态四个方面。
完整版ppt课件
7
三、休闲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闲暇 闲暇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是休闲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二、闲暇率 闲暇率=闲暇时数/时间禀赋*100%
完整版ppt课件
3
•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学》一书中曾提出这样一个 命题:“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that

体育教学论课件ppt

体育教学论课件ppt

练习法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运动 技能。
游戏法
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 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
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体育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 步情况等进行及时评价

结果评价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
评价。
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 点,促进自我反思和改
足球、瑜伽、游泳等。
鼓励参与和表现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通 过表扬和奖励等方式,增强学生
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培训与进修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课程,提高教师的 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交流与分享
鼓励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探讨教学方 法和技巧,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成长。
教师评价与反馈
健康体育教学模式
以健康为目标,注重学生 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强调运动与健康的结合。
体育教学策略
讲解示范策略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帮 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动技 能和知识。
游戏化教学策略
将游戏元素融入体育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度。
分层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学 习需求,进行分层教学,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总结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技能学习
通过示范、讲解、练习等方式, 教授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练习巩固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技 能,提高运动水平。
体育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讲解法
通过语言讲解,使学生了解动 作要领和技巧。

体育教学论 第一章 绪论

体育教学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体育教学的诸要素
1 体育教学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组织 体育教学?(目标) 2 体育教学的第二个问题是:“体育教学为谁而组 织?”(学生) 3 体育教学第三个问题是:“体育教学是谁组织和 实施的?” (教师) 4 体育教学的第四个问题是:“在体育教学中,教 师教的和学生学的是什么?” (内容)

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 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 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 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理想国》,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柏拉图主张学生应从7岁进入国立初 等学校,在修完雅典学校的普通课程后 进入体操学校学习游戏、舞蹈、角力、 掷铁饼、投抢、赛跑、射箭、骑马和野 营生活等内容。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 承了柏拉图的自然主义教育哲学思想, 认为人的发展是沿着身体、情感和理智 的顺序进行的,因此教育也应遵循这一 自然的顺序,先进行体育,再进行德育, 最后进行智育和美育。
近代的国外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夸美纽斯、洛克、卢梭、 古兹姆斯和裴斯塔洛齐等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的影响,普遍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锻炼。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体育 课程的必修地位,这是中国首次以法规形式确定了体育 课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也是中国近代体育教学的真正 起步。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学校体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体育课程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学 理论研究,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主要是向前苏联进行学 习,在这种学习和借鉴的促进下,体育教学理论研究步 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二、学习要点 1、要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2、要注意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要结合体育教学实践进行学习;

体育学院《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概述》课件

体育学院《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概述》课件
2.提供了终身发展的视角研究体育教学, 不是片段的。
3.帮助我们确定某人动作能力或机能水平 的适宜性,即动作诊断。
*(三)人体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在体育教学中,技能的教学过程有 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动作技能的形成通 常分为3个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和巩固与运用自如 阶段。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内 容的难易程度、教师的教学组织水平及 学生的体育基础等条件的不同,3个阶段 的具体特点和所需时间也各不相同。
年《大教学论》。寻求一种教学方法。 赫尔巴特、凯洛夫继承并发展了夸美纽斯的教育
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形成了被称 之为传统教学思想的教学论体系。
(二)中外体育教学的雏形
1.我国体育教学发展 孔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汉朝以后,重文轻武,取消体育内容。 1903年,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首次以法规
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年龄特点
年龄 儿童少年 青年
成年
机能活动变化特点
1.进入工作状态时间短而快。 2.稳定状态时间短。 3.承担急剧变化的负荷量的能力较低。
1.进入工作状态时间短而快。 2.稳定状态时间长。 3.承担强度大、急剧变化的负荷量的能力有
所提高。
进入工作状态时间逐渐延长而趋于缓慢。 2.稳定状态时间逐渐缩短。 3.承担急剧变化的负荷量的能力逐渐降低。
3.在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教师要继续采取反复练习、严 格要求动作技能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把各种练习法有 机结合,不断巩固已形成的动力定型。
(四)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同时参 加活动,在反复的练习和休息的交替过 程中,学生的生理功能变化有一定的规 律性。从一节体育课来看,呈上升—稳 定—下降的趋势。

体育教学论ppt课件

体育教学论ppt课件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回顾 第二章、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第三章、体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
模式 第四章、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遴选 第五章、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组织及过程 第六章、体育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第七章、体育课程与教学的资源开发及发
展趋势
1
体育教学论
一、教学论概念提出 教学论Didactics,来源于希腊语,最初是指教授的技艺。据
1、近代国外体育教学的发展 在夸美纽斯 、洛克、卢梭 、裴斯泰洛齐 、古茨
牟斯 等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影响下, 学生的身体发展和锻炼得到普遍重视。 夸美纽斯认为,身体是灵魂的住所,一但住所坏 了,灵魂立刻离开这个世界。身体患病了,精神 也会患病,所以身体要免于疾病和死亡就得尽量 注意身体。他提出养生之道的若干原则,这就是: 有规律地节制生活,适度的饮食、体育运动、必 要的睡眠与休息。
古茨牟斯。当时的德国把体育当作维持健康的一 种措施,体育主要是从卫生的角度来来考虑的饮
食、衣着、空气、日光、散步和旅行等养生之道。
古茨牟斯认为,“体育只以保养为目标是不充分
的,更重要的是增强体力,提高运动技能,培养 良好的性格。” 他在《少年体操》中系统地阐
的游戏或训练,通过游戏逐渐培养孩子勇敢、聪慧、严肃和守法精神。 (训练青少年像警犬那样终夜不眠;视觉和听觉都极其敏锐;各种饮
水实物都能咽下;烈日骄阳狂风暴雨都能泰然处之。他特别强调,体 育要锻炼身体,但也要培育好精神,体育不是使人粗暴野蛮,而是使 人的激情和理智达到和谐。 柏拉图把 体育分为舞蹈与角斗。柏拉图十分重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 地位。他认为,3~6岁的儿童本性是喜欢做游戏的,但游戏不仅仅玩 耍和娱乐,更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他强调要对儿童的 游戏严格控制,使他们在相同的条件下,按照相同的规则,玩相同的 游戏,从相同的玩具中获得相同的快乐;这样他们的性格就可以相同 地固定下来。因此,游戏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法律的精神,有利于国 家的安定,“我们的孩子必须参加符合法律精神的正当游戏。因为, 如果游戏是不符合法律的游戏,孩子们也会成为违反法律的孩子,他 们就不可能成为品行端正的守法公民了。” “从小到老一生连续模仿, 最后成为习惯,习惯成为第二天性,在一举一动,言谈思想方法上都 受到影响。”柏拉著,郭斌和、张竹明译,图理性国[M],商务印书 馆1965,P.140他还建议游戏活动要尽量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简单、 易行、自然,同时要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防止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 通过游戏逐渐培养孩子勇敢、聪慧、严肃和守法精神。)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69P)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69P)
2020/1/18
体育教学模式
37
技能掌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
发现式的体 育教学模式
常见 模式
小群体教学的 体育教学模式
快乐体育的(目标学习)教学模式
2020/1/18
38
第七讲:体育教学方法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定义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
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
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
学20中20/1/1的8 主导因素,也是内在的掌控因素。
3
教学目标是教师掌控体育教学的依据,没 有目标也就没有了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实践 中,我们具有超学段、学段、学年、学期、单 元和课时等多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 目标是体育教学中的定向和评价因素。
没有教学内容的体育就不成为教学而只是
锻炼,就不是学科而只是活动,没有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
预期成果。这个预期成果可分为阶段性成果和最
终成果,阶段性成果是体育教学的阶段目标;阶
段性成果的总和就是最终成果,既体育教学总目
标,体育教学总目标是体育教学目得以实现的标
志。 2020/1/18
23
三、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
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是由体育教学目标的外 部特征和内部要素共同构成的。
为“单元规模”的问题、不同的流程主要体现为
“教学模式”的问题,流程、时间和以及它们与
效果的最优化就是“教学设计”的问题,因此,
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学的最中心因素。
2020/1/18
5
没有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就会影响体育教学 的质量,有时甚至会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正常进 行,因此它是体育教学的第六个基本因素。

体育教学论 第一章 绪论

体育教学论 第一章 绪论

三、近代体育教学理论问题研究起步
(一)近代国外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起步 近代的国外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夸美纽斯、洛 克、卢俊、古兹姆斯和裴斯塔洛齐等自然主义和使 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普遍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 和体育锻炼。 夸美纽斯和洛克时期,学校体育相当今天的课 外体育锻炼,组织形式以课余和休假期进行的。 卢俊在这儿基础上,把课余体育锻炼形式纳入 到课堂教学之中,因此卢俊是体育课堂教学和班级 授课制的创始人。 德国体育教育家古兹姆斯发表体育教学的文章 并出版了体育的教材,对后来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 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瑞典教育家裴斯塔洛齐,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古 兹姆斯的体育教学思想,发展了教学内容、教学组 织形式和方法手段上的理论,对后来世界体育教学 研究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体育教学论小史
一、教学概念的提出
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的是德国人拉特克 (W.Ratke,1571-1635),他在1612年向法兰克 福诸侯呈交的学校改革的“奏书”中自称是“教 学论者”,称新书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 第二个提出教学论的人是捷克的夸美纽斯( 1592-1670),他发展了拉特克的教学论思想和理 论。夸美纽斯于1632年完成了《大教学论》。在 扉页中写道:教学论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 全部艺术。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 求并找到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 中把“教学论”定义为“教授术”。
四、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期中国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 20世纪前期,由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研究的 成果向体育教学领域渗透,加之国外体育教学思想、 理论和方法的不断传入,中国体育教学的问题引起人 们的关注,许多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者都积极探讨或 研究这一问题。 青年毛泽东撰写的《体育之研究》的思想与观 点对研究体育教学的本质以及指导今天的体育改革仍 具有意义。 恽代英撰写的《学校体育之研究》对当时体育 教学思想和理论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一时期,中国还出版了一批体育教材,如《 三段教材》、《新学制体育教材》等,吴蕴瑞和袁敦 义合著的《体育原理》,董守义编著的《三术》等著 作问世。这些教材有力的推动了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理 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但是,这时期中国对体育 教育问题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

01第第一章体育绪论(毛2014.2.19)

01第第一章体育绪论(毛2014.2.19)

三、近代体育教学理论问题研究的起步
(一)近代国外体育教学理论问题研究的起步 世界各国的体育教育的主要特点:顺应自然、全面发 展,培养自立自为的人。 各国代表人物(19世纪前): 1)、夸美纽斯(1592-1670美):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 的身体,提出有规律的养生之道。 2)、洛克(1632-1704英):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 体,主张主动适应各环境的教育方法。 3)、卢梭(1712-1778英):强调身体与精神的紧密关 系和发展动作技能。 4)、巴泽多(1724-1790):主张对儿童的泛爱教育并在 德绍创建了“德绍博爱学校”。聘用专职体操教师 (安德烈)传授室内外体育活动。
5)、古茨穆茨(1759-1839德):继承了安德烈的工 作,对体操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出版了《少年体 操》,被后人称为近代“体操之父”。 6)、费里德里希.路德维格.杨(1778-1852德):对 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建立了 德国第一个体操场,在课外带领学生积极进行体育 练习,使杨氏体操得以讯猛普及。 7)、斯皮斯(1810-1858德):最重要的贡献是贯穿 了“区别对待”的原则(分男女、按年龄授课), 并把体操列为所有年级的必修课。 8)、佩尔.哼里克.林(1776-1839瑞典):创立了瑞 典体操或林氏体操,认为体操理论应是符合人体生 理规律的身体运动的科学。
二 体育教学要素与本教材各章的关系:
见书第八页表1-1 体育教学基本要素与教材各章的关系
三、本教材对体育教学论的定义
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 教学现象、要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科学和学科,其研 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 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977年,教育部设立了体卫司 1979年下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小学体育作暂 行规定》(试行草案) 70 年代以来相继出版了如《体育理论》、《运动解剖》《运动生 理》及《田径》等等理论与技术教材。 1990年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1992年9省市试行中考体育 1998年全国试行中考体育 2001年制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在全国逐步实施。 2002年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1世纪以来,对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措施、课程、资源等 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相继出现了“快乐体育教学”、“成 功体育教学”、“情景体育教学”等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 教育改革,体育界又相继出版了很多的理论材料,推 动了中国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80年代以后, 随着教学论研究理论成果向体育教学领域渗透,体育 教学论开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体育教育实践也有了很大 的发展。人们对于很多方面的问题都有了心的思考与 研究,也促进了中国体育教学论的不断发展和日臻成 熟。
第一章 绪论
学习交流PPT
1
学习交流PPT
2
第一节体育教学论小史
一、教学概念的提出
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的是德国人拉特克 (W.Ratke,1571-1635),他在1612年向法兰克福 诸侯呈交的学校改革的“奏书”中自称是“教学论 者”,称新书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
第二个提出教学论的人是捷克的夸美纽斯 (1592-1670),他发展了拉特克的教学论思想和 理论。夸美纽斯于1632年完成了《大教学论》。在 扉页中写道:教学论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 部艺术。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 找到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 学生可以多学。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把“教 学论”定义为“教授术”。
卢俊在这儿基础上,把课余体育锻炼形式纳入 到课堂教学之中,因此卢俊是体育课堂教学和班级 授课制的创始人。
德国体育教育家古兹姆斯发表体育教学的文章 并出版了体育的教材,对后来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 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瑞典教育家裴斯塔洛齐,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古
兹姆斯的体育教学思想,发展了教学内容、教学组
学习交流PPT
6
三、近代体育教学理论问题研究起步
(一)近代国外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起步
近代的国外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夸美纽斯、洛 克、卢俊、古兹姆斯和裴斯塔洛齐等自然主义和使 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普遍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 和体育锻炼。
夸美纽斯和洛克时期,学校体育相当今天的课 外体育锻炼,组织形式以课余和休假期进行的。
学习交流PPT
4
二、古代体育教学的雏形
(一)中国古代体育教学的雏形
中国的古代学校教育中,一些近似现在体育的 成分被列入到课程之中。春秋战国时期,伟大思想 家和教育家孔子创建了“礼、乐、射、御、书、数” 的六艺,其中“乐”、“射”、“御”中就含有体 育教学的成分。
学习交流PPT
5
(二)国外古代体育教学及其理论的雏形
20世纪前期,由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研究的 成果向体育教学领域渗透,加之国外体育教学思想、 理论和方法的不断传入,中国体育教学的问题引起人 们的关注,许多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者都积极探讨或 研究这一问题。
青年毛泽东撰写的《体育之研究》的思想与观点 对研究体育教学的本质以及指导今天的体育改革仍具 有意义。
恽代英撰写的《学校体育之研究》对当时体育教 学思想和理论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一时期,中国还出版了一批体育教材,如《三
段教材》、《新学制体育教材》等,吴蕴瑞和袁敦义
合著的《体育原理》,董守义编著的《三术》等著作
问世。这些教材有力的推动了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理论
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但是,这时期中国对体育教
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则认为:德、智、 体三者,为教育缺一不可之物。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 程》,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这是中 国首次以法规形式确定了体育课在学校课程 中的地位,也是中国近代教学的真正起步。
学习交流PPT
8
四、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期中国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
(5)体育教师沿着什么样的途径达到目标?
(6)体育教学是在什么环境下组织的?
(7)怎样实现最好的体育教学?
(8)我们看到的体育教学是什么样的?
学习交流PPT
3
18世纪末,瑞士的教育家裴斯泰洛奇 (1746-1827)继承了夸美纽斯和卢俊的思想, 他构建了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为中心的教学 论,并使教学论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顶峰。
德国人赫尔巴特提出了以课堂教授为中 心的教学论思想,这也是夸美纽斯传统教学论 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苏联的教育家凯洛夫把上述思想和理论 用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系统化和理论化,形成了 对中国教育理论和体育教学领域影响颇深、被 当前中国教育理论界称之为传统教学思想的教 学论体系。
国外学校教育中最早关注体育教学的应属 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他主张学生从7岁进入 国立初立学校,在修完雅典学校的普通课程后 进入体操学校学习游戏、舞蹈、角力、掷铁饼、 投枪、赛跑、射箭、骑马和野营生活等内容。
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自然 主义教育哲学思想,认为人的发展是沿着身体、 情感和理智的顺序进行的,因此教育也是应遵 循这一自然的顺序,先进行体育,在进行德育, 最后进行智育和美育。亚里士多德还主张:孩 子初生到7岁的教育应是家庭教育,任务在于发 展儿童的身体。他要求学生在7~14岁的教育期 间要参加体育锻炼,因为体育会使人健康有力。
织形式和方法手段上的理论,对学后习交来流P世PT 界体育教学
7
(二)中国近代体育教学论研究的起步
中国近代体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受到了西 方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促进了西方现 代体育项目与中国传统的武术和游戏的结合, 使得中国的体育教学发展很快。
如康有为自办的“方木草堂”就是根据 “德、智、体来设置的学校课程
育问题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教学内学容习交和流P方PT 法上。
9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体育教学论研究的长足发展
新中国建成后,中国的学校体育全面贯彻党的 方针,体育课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从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相继出版了 《体育理论》、《运动解剖学》等理论教材,出版了 《田径》、《球类》等实践教材。从教学目的任务和 内容方面规范了体育教学,促进了教学方法的研究。
学习交流PPT10源自第二节 体育教学的诸要素一、对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分析及“体 育教学全景图”
体育教学由8个基本因素组成。即学生、教师、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 方法、教学评价。
(1)体育教育为谁而组织?
(2)体育教育是谁组织和实施的?
(3)我们为什么要组织体育教学?
(4)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教的和学生学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