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拓扑结构图
网络拓扑结构知识

网络拓扑结构知识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抛开网络物理连接来讨论网络系统的连接形式,网络中各站点相互连接的方法和形式称为网络拓扑。
拓扑图给出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的网络配置和相互间的连接,它的结构主要有星型结构、总线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蜂窝状结构、分布式结构等。
星型结构星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连接成网。
网络有中央节点,其他节点(工作站、服务器)都与中央节点直接相连,这种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因此又称为集中式网络。
它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简单,便于管理;控制简单,便于建网;网络延迟时间较小,传输误差较低。
但缺点也是明显的:成本高、可靠性较低、资源共享能力也较差。
环型结构环型结构由网络中若干节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这种结构使公共传输电缆组成环型连接,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在各个节点间传输,信息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
环型结构具有如下特点:信息流在网中是沿着固定方向流动的,两个节点仅有一条道路,故简化了路径选择的控制;环路上各节点都是自举控制,故控制软件简单;由于信息源在环路中是串行地穿过各个节点,当环中节点过多时,势必影响信息传输速率,使网络的响应时间延长;环路是封闭的,不便于扩充;可靠性低,一个节点故障,将会造成全网瘫痪;维护难,对分支节点故障定位较难。
总线型结构总线结构是指各工作站和服务器均挂在一条总线上,各工作站地位平等,无中心节点控制,公用总线上的信息多以基带形式串行传递,其传递方向总是从发送信息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如同广播电台发射的信息一样,因此又称广播式计算机网络。
各节点在接受信息时都进行地址检查,看是否与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则接收网上的信息。
总线型结构的网络特点如下:结构简单,可扩充性好。
当需要增加节点时,只需要在总线上增加一个分支接口便可与分支节点相连,当总线负载不允许时还可以扩充总线;使用的电缆少,且安装容易;使用的设备相对简单,可靠性高;维护难,分支节点故障查找难。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模式有时也称为多蜂窝结构,蜂窝之间1、 多AP模式有时也称为多蜂窝结构 模式有时也称为多蜂窝结构 建议有15%的重叠 重叠,以便于无线工作站在不同 % 重叠 的蜂窝之间做无缝漫游。 2、所谓漫游是指一个用户从一个地点移动到
另外一个地点,应该被认定为离开一个接入点, 另外一个地点,应该被认定为离开一个接入点, 进入另一个接入点。 进入另一个接入点。
小结01无线局域网的几种拓扑结构多ap模式基础架构模式点对点模式apclient客户端模式无线中继器模式无线网桥模式无中心拓扑结构由无线工作站组成用于一台无线工作站和另一台或多台其他无线工作站的直接通讯该网络无法接入到有线网络中只能独立使用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类型
点对点模式(Peer-to-Peer) /对等模式 点对点模式 对等模式 基础架构模式 多 AP 模式 无线网桥模式 无线中继器模式 AP Client客户端模式 客户端模式 Mesh结构 结构
Mesh的不足
互操作性差,缺乏统一的无线Mesh技术标准。 通信延迟大,Mesh网络中数据通过中间节点 进行多跳转发,每一跳都会带来一些延时。 安全性差,节点多,安全性问题就越发重要。
小结
在占有市场空间方面,无线网状网已经先于WiMAX、3G进 入市场。同时,无线网状网也可以依靠已被市场接受的WiFi终端迅速发展。 从技术上分析,无线网状网、Wi-Fi、WiMAX彼此可以相互 补充,共同组成无线城域网。Wi-Fi以低廉的成本,普及的 应用占据末端局域网接入市场,WiMAX则可以作为城域范 围的固定点接入,无线网状网能够实现城域范围内的移动宽 带专用通信网。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发展,无线网状网与 将来的802.16e和3G在业务层面上的确存在着重叠的地方, 由此也会带来一定的竞争,但目前所能得出的结论则是:它 们之间的互补性要大于竞争性。
局域网拓扑图

局域网拓扑图网络设备主要包括局域网交换机、路由器、各种服务器等。
各器件间用双绞线连接;和互联网连接用光纤。
整体拓扑结构:整体平面图:网络拓扑结构的规划设计与网络规模息息相关。
一个规模较小的星型局域网没有主干网和外围网之分。
规模较大的网络通常采用分层结构的拓扑,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如图示。
分层设计规划的好处是可有效地将全局通信问题分解考虑。
分层还有助于分配和规划带宽的使用。
主干网络又称为核心层,用以连接服务器群、建筑群到网络中心,或在一个较大型建筑物内连接多个交换机管理间到网络中心设备间;用以连接信息点的“毛细血管”线路及网络设备称为接入层,根据需要在中间设置汇聚层。
汇聚层和接入层又称为外围网络。
要不要汇聚层,采用级联还是堆叠,要视网络信息流的特点而定,堆叠体内能够有充足的带宽保证,适宜本地(楼宇内)信息流密集、全局信息负载相对较轻的情况;级联适宜于全网信息流较平均,且汇聚层交换机大都具有组播和初级QoS(服务质量)管理能力的场合,适合处理一些突发的重负载(如VOD视频点播),但增加汇聚层的同时也会使成本提高。
北京总部拓扑结构:北京分部拓扑结构:管理服务器包括:邮件服务服务器、Fileserver1的文件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包含FTP服务、DNS服务、Web服务等。
企业的文件服务器上有一个给员工保存文件的共享文件夹。
要求管理人员每人最多可以保存500MB文件,一般工作人员最多可以保存200MB文件,短期员工最多可以保存100MB文件。
企业中有一个名为Fileserver1的文件服务器,这台文件服务器上有一个共享文件夹叫shared folder,里面有几千份文档供企业的工程师使用。
为保证共享文件夹数据的安全性,需要对此共享文件夹进行严格审核,并进行每天一次的备份。
企业的主要数据都放置在北京的一号办公大楼服务器中。
研发部打印机服务器管理4台型号相同并集中放置在打印室的网络激光打印机,现在要求管理人员在使用这些打印机时要比一般员工有更高的优先级。
网络拓扑结构大全和图片(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分布式、网状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总汇星型结构星型拓扑结构是用一个节点作为中心节点,其他节点直接与中心节点相连构成的网络。
中心节点可以是文件服务器,也可以是连接设备。
常见的中心节点为集线器。
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属于集中控制型网络,整个网络由中心节点执行集中式通行控制管理,各节点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
每一个要发送数据的节点都将要发送的数据发送中心节点,再由中心节点负责将数据送到目地节点。
因此,中心节点相当复杂,而各个节点的通信处理负担都很小,只需要满足链路的简单通信要求。
优点:(1)控制简单。
任何一站点只和中央节点相连接,因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简单,致使访问协议也十分简单。
易于网络监控和管理。
(2)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中央节点对连接线路可以逐一隔离进行故障检测和定位,单个连接点的故障只影响一个设备,不会影响全网。
(3)方便服务。
中央节点可以方便地对各个站点提供服务和网络重新配置。
缺点:(1)需要耗费大量的电缆,安装、维护的工作量也骤增。
(2)中央节点负担重,形成“瓶颈”,一旦发生故障,则全网受影响。
(3)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总的来说星型拓扑结构相对简单,便于管理,建网容易,是目前局域网普采用的一种拓扑结构。
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一般使用双绞线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符合综合布线标准,能够满足多种宽带需求。
尽管物理星型拓扑的实施费用高于物理总线拓扑,然而星型拓扑的优势却使其物超所值。
每台设备通过各自的线缆连接到中心设备,因此某根电缆出现问题时只会影响到那一台设备,而网络的其他组件依然可正常运行。
这个优点极其重要,这也正是所有新设计的以太网都采用的物理星型拓扑的原因所在。
扩展星型拓扑:如果星型网络扩展到包含与主网络设备相连的其它网络设备,这种拓扑就称为扩展星型拓扑。
纯扩展星型拓扑的问题是:如果中心点出现故障,网络的大部分组件就会被断开。
环型结构环型结构由网络中若干节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这种结构使公共传输电缆组成环型连接,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在各个节点间传输,信息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
网络拓扑图

树型结构是分级的集中控制式网络,与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线路总长度短,成本较低,节点易于扩充,寻找 路径比较方便,但除了叶节点及其相连的线路外,任一节点或其相连的线路故障都会使系统受到影响。
在网状拓扑结构中,网络的每台设备之间均有点到点的链路连接,这种连接不经济,只有每个站点都要频繁 发送信息时才使用这种方法。它的安装也复杂,但系统可靠性高,容错能力强。有时也称为分布式结构。
总线结构是使用同一媒体或电缆连接所有端用户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连接端用户的物理媒体由所有设备 共享,各工作站地位平等,无中心节点控制,公用总线上的信息多以基带形式串行传递,其传递方向总是从发送 信息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如同广播电台发射的信息一样,因此又称广播式计算机网络。各节点在接受信息时 都进行地址检查,看是否与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则接收网上的信息。
网络拓扑图
由网络节点设备和通信介质构成的网络结构图
01 简介
03 分类
目录
02 基本名词 04 主流与优缺点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媒体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将参与LAN工作的各种设备用媒体互连在一起有多 种方法,但是实际上只有几种方式能适合LAN的工作)。
网络拓扑图是指由网络节点设备和通信介质构成的网络结构图。
使用这种结构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确保端用户使用媒体发送数据时不能出现冲突。在点到点链路配置时, 这是相当简单的。如果这条链路是半双工操作,只需使用很简单的机制便可保证两个端用户轮流工作。在一点到 多点方式中,对线路的访问依靠控制端的探询来确定。然而,在LAN环境下,由于所有数据站都是平等的,不能 采取上述机制。对此,研究了一种在总线共享型网络使用的媒体访问方法: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英文缩写成CSMA/CD。
拓扑结构

☆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站点相互连接的形式,在局域网中明确一点讲就是文件服务器、工作站和电缆等的连接形式。
现在最主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拓扑、星形拓扑、环形拓扑、树形拓扑(由总线型演变而来)以及它们的混合型。
顾名思义,总线型其实就是将文件服务器和工作站都连在称为总线的一条公共电缆上,且总线两端必须有终结器;星形拓扑则是以一台设备作为中央连接点,各工作站都与它直接相连形成星型;而环形拓扑就是将所有站点彼此串行连接,像链子一样构成一个环形回路;把这三种最基本的拓扑结构混合起来运用自然就是混合型了!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引用拓扑学中研究与大小、形状无关的点、线关系的方法,把网络中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抽象为一个点,把传输介质抽象为一条线,由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就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在点到点的链路配置时,如链路是半双工操作,只需使用简单的机制便可保证两个用户轮流工作。
在一点到多点方式中,对线路的访问依靠控制端的探询来确定。
总线型拓扑定义:总线型拓扑是采用单根传输作为共用的传输介质,将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和电缆直接连接到这根共享的总线上。
使用总线型拓扑结构需解决的是确保端用户使用媒体发送数据时不能出现冲突。
特点:总线型拓扑结构的数据传输是广播式传输结构,数据发送给网络上的所有的计算机,只有计算机地址与信号中的目的地址相匹配的计算机才能接收到。
采取分布式访问控制策略来协调网络上计算机数据的发送,如图1所示。
图1 总线型拓扑优点及缺点:优点:(1)网络结构简单,节点的插入、删除比较方便,易于网络扩展。
(2)设备少、造价低,安装和使用方便。
(3)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因为单个节点的故障不会涉及整个网络。
缺点:(1)总线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
(2)故障诊断和隔离比较困难。
故障隔离困难。
当节点发生故障,隔离起来还比较方便,一旦传输介质出现故障时,就需要将整个总线切断。
(3)易于发生数据碰撞,线路争用现象比较严重。
网络组建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网络组建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局域网只涉及到ISO/RM 七层网络模型中的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所以网络结构相对较简单。
根据局域网的特点,IEEE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并制定无线局域网的标准。
近来称为IEEE802.11的这一标准被正式确立。
在IEEE802.11标准中,具体将局域网结构划分为“点到点(Peer -To -Peer)”(简称:无中心拓扑结构(PEER TO PEER ))和“主从(Master -Slave)”(简称:有中心拓扑结构(HUB —BASED ))两种标准形式。
“点到点”结构用于连接计算机或者便携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允许各台计算机在无线网络所覆盖的范围内移动并自动建立点到点的连接,使不同计算机之间直接进行信息交换。
而“主从”结构中所有工作站都直接与中心天线或者访问节点(AP :Access Point )连接,由AP 承担无线通信的管理及与有线网络连接的工作。
无线用户在AP 所覆盖的范围内工作时,无需为寻找其它站点而耗费大量的资源,是理想的低功耗工作方式。
二者的拓扑结构中则要求一个无线站点充当中心站,所有站点对网络的访问均由中心站控制。
二者的拓扑结构如图7-4所示。
对于不同局域网的应用环境与需求,无线局域网可采取不同的网络结构来实现互连。
点到点结构主从结构图7-4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同时IEEE802.11对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应用环境和功能等方面也作了如下规定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主要有网桥连接型、访问节点连接型、HUB 接入型和无中心型四种。
网桥连接型该结构主要用于无线或者有线局域网之间的互连。
当两个局域网无法实现有线连接或者使用有线连接存在困难时,可使用网桥连接实现点对点的连接。
在这种结构中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各自的无线网桥来实现的,无线网桥起到了网络路由选择和协议转换的作用,如图7-5所示。
● 访问节点连接型这种结构采用移动蜂窝通信网接入方式,各移动站点间的通信是先通过就近的无线接收站(访问节点:AP )将信息接收下来,然后将收到的信息通过有线网传入到“移动交换中心”,再由移动交换中心传送到所有无线接收站上。
局域网拓扑结构

局域网拓扑结构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是指在较小的范围内,由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拓扑结构指的是局域网中各个节点(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布置形式。
不同的拓扑结构对局域网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及其特点。
星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是指局域网中的节点通过交换机集中连接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形式。
在星型拓扑结构中,每个节点都与一个中央交换机相连,而不直接与其他节点相连。
这种结构使得节点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中央交换机进行转发,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可扩展性。
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易于安装和维护,若其中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对其他节点的影响较小。
然而,星型拓扑结构的缺点是对中央交换机的依赖性较高,如果交换机故障,则整个局域网将无法正常工作。
总线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是指局域网中的节点通过一根主干电缆相连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形式。
在总线型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共享同一个电缆,节点之间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帧的方式进行通信。
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成本低廉,易于安装。
然而,当其中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或者主干电缆断开时,整个局域网将会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工作。
环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是指局域网中的节点通过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路相连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形式。
在环型拓扑结构中,每个节点都与其前后相邻的节点相连,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节点之间通过发送和接收令牌的方式进行通信,只有拥有令牌的节点才能发送数据。
环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存在冲突问题,可以提供有序的数据传输。
然而,当其中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或者令牌丢失时,整个局域网将无法正常工作。
混合型拓扑结构混合型拓扑结构是指局域网中的节点通过多种拓扑结构的组合而成的网络形式。
混合型拓扑结构可以综合利用各种拓扑结构的优点,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组合。
混合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灵活性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布局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