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3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植物学第3章2茎

原套
原体
叶和芽的起源
外起源:茎上的叶和芽的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
一层或第二、三层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 源。
叶的起源
叶是由叶原基逐步发育而成的。裸子植物和双子 叶植物中,在茎端分生组织表面的第二层或第三 层发生叶原基的细胞分裂。 平周分裂促进叶原基侧面的突起,突起表面出现 垂周分裂。
芽的起源
心材所处的地位在中心,得不到外界气体、 养料,原来的生活细胞(木射线、木薄壁组织) 变为死细胞。 导管由于形成了侵填体以及胶质树脂、单宁 等填塞而失去了输导功能。
有些植物在心材细胞中积累了一些色素,使 得显示特殊颜色,乌木(柿树)、红木(红木 科)、桃花心木(楝科)。
木材的结构
木栓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 表皮细胞 邻近表皮的一层皮层细胞(薄壁或厚角) 来源 初生韧皮部 次生韧皮部
髓射线
束中形成层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椴树茎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轮廓图
表皮 皮层 髓射线 初生韧皮部 髓 初生木质部 束中形成层
(一) 表皮(epidermis) 幼茎最外一层活细胞,细胞砖形,长径与 茎的纵轴是平行的,排列紧密,常无叶绿 体,细胞外壁较厚,角质化,常有角质层, 有的植物还在蜡被。 有气孔,但少,有表皮毛或封锁毛(可反 射强光,防止水分的过度散失,多见于一 些沙生植物)。
(三) 成熟区(maturation zone) 细胞的分裂和伸长生长都停止,具备 幼茎的初生结构。
茎的伸长由顶端分生区细胞的分裂而实现。
原分生 组织 顶端分 生组织 初生分 生组织 原表皮
分裂、分化
表皮
基本分生组织 分裂 皮层 分化 原形成层 分裂、分化 维管柱
顶端分生组织组成的几种理论 1、Histogen 表皮原 皮层原 中柱原 theory 组织原学说(此学说适合根端组织) 表皮 皮层 维管柱,包括髓(如果存在)
植物学章节思考题

章 节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二)
复习思考题
1.花药壁的发育过程如何药壁中的绒毡层在小孢子形成过程中起着什么 重要作用 2.由孢原细胞发育为小孢子的过程如何成熟花粉的一般结构如何 3.什么是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胚珠的发育过程如何有哪几种类型 5.单胞 8 核、7 细胞胚囊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7 细胞胚囊各细胞的名称 和作用如何
章 节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三) 叶Ⅱ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离层和保护层离层与落叶有何关系落叶对于植物本身有何意 义 2.在干旱条件下,叶片在形态和结构上的演化趋势和具体表现如何 3.在荫蔽生境中,叶片在形态和结构上的演化趋势和具体表现如何
章节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四)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器官的变态 (1 学时)
章节
第五章 植物的基本类群
复习思考题
1.植物界从其出现到如今经过了哪几个主要发展阶段这与地球环境变 迁有何关系 2.什么是核相交替核相交替和世代交替有何区别 3.植物有性生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4.什么是个体发育什么是系统发育 5.被子植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章 节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歧分枝、分蘖、气孔器、内始式、居间生长、 髓射线、年轮。 2.为什么说合轴分支比单轴分支进化 3.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有何不同 4.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有何不同 5.试分析双子叶植物的茎是怎样进行增粗生长的它与单子叶植物茎的增 粗生长有何区别
章 节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三)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 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 2.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3.荠菜和小麦胚的发育过程如何二者有何异同点 4.什么是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5.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意义
中山大学植物学思考题目

中山大学植物学思考题目形态解剖部分第一章植物细胞1. 植物细胞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在细胞生活中各有什么作用?2. 细胞核的形态构造及其机能如何?3. 细胞质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构造如何?各有什么功能?4. 植物体中每个细胞所含有的细胞器类型是否相同?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5. 植物细胞的初生壁和次生壁有什么区别?在各种细胞中它们是否都存在?6. 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保证了多细胞植物体中细胞之间进行有效的物质和信息传递?7. 植物细胞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8. 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几种类型?最普遍的是哪一类?9.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10. 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的含义是什么?11.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上有什么意义?第二章植物组织1. 什么叫组织?植物有哪些主要的组织类型?2. 植物分生组织有几种类型?它们在植物体上分布位置如何?3. 表皮和周皮有什么区别?从外观上如何区别具表皮的枝条和具周皮的枝条?4. 薄壁组织有什么特点?它对植物生活有什么意义?5. 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区别是什么?6. 被子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们的基本组成有什么异同点?7. 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8. 植物的分泌含义是什么?分泌结构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
9. 植物有哪几类组织系统?它们在植物体中各起什么作用?有何分布规律?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1. 根有哪些功能?根是怎样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2. 根有多种用途可供人类利用,就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方面举例说明。
3. 主根和侧根为什么称为定根?不定根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植物本身起何作用?4. 根系有哪些类型?环境条件如何影响根系的分布?5. 什么是"不活动中心"?位置在根尖的哪一部分?有何特点?6. 根是怎样发育的?简要加以说明。
7. 根尖分为哪几个区?各区的特点如何?8. 在叙述根尖中,人们往往提到顶端分生组织、伸长区、分生区,说明这些区为什么不能截然划分。
植物学整理笔记

植物学整理笔记第四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种子植物根据其胚胎是否有包被,又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类。
P68✧种子植物的植物体在构造上一般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其中前3种称为营养器官,后3种称为繁殖器官。
P68第二节种子萌发与营养器官的发生✧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P68✧所谓假种皮,严格地说是指从胚珠基部向外突起,发育形成包裹在种子外面、色泽鲜艳的一种结构(如荔枝、龙眼)。
P69✧成熟的种子,种皮上一般还有种脐、种孔、种脊,种脐和种孔是每种植物都具有的构造。
P69✧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个部分。
P70✧根据子叶的数目,种子植物可分为三大类:具有两个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具有一个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的子叶数目不定,通常都是两个以上.P70✧种子的类型P701.无胚乳种子:这类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子叶肥厚、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代替了胚乳的功能。
许多双子叶植物,如刺槐、梨、板栗、油茶、核桃等都是无胚乳种子.2.有胚乳种子:这类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胚乳占种子大部分,胚较小,如油桐、橡胶树、松、稻、麦等.许多双子叶植物,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和全部裸子植物的种子,都是有胚乳种子。
✧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P72✧幼苗类型分为两种:子叶出土的幼苗和子叶留土的幼苗。
P73第三节根✧根是种子植物的重要营养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室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及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类,并通过根的维管组织输送到地上部分,根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具有合成的功能,此外还有固定支撑作用、输导作用、贮藏作用和繁殖作用(营养繁殖)。
P75✧定根(主根、侧根)和不定根P751.由种子中的胚根萌发而形成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从主根产生的侧根。
2.有些植物的根还可以从茎、叶、胚轴等部位产生,与胚根无关,称为不定根。
蕨类、种子植物扦插、单子叶植物等的根。
植物学-题 1-4 章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一、名词解释1.原生质体2 .细胞器3.组织4.胞间连丝5.纹孔6.传递细胞7.细胞周期8.穿孔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2.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3.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4.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5.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6.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7.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8.有丝分裂中DNA 复制在G1 期进行。
()9.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后期。
()10.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1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12.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13.“棉花纤维”不属于纤维。
()14.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15.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三、填空1.质膜具有透性,其主要功能是。
、和三部分。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和。
3.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中心。
4.纹孔膜是由和组成的。
5.纺锤体由构成。
6.导管是由许多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孔,侧壁有、、、和五种加厚式样。
7.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和。
8.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
9.周皮是生保护组织,来源于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和10.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组织,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11.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索彼此相连。
12.基本组织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
13.细胞壁的主要变化包括、、和。
14.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保卫细胞呈形。
四、选择填空1.光镜下可看到的细胞器是。
A.一.微丝 B .核糖体 C.叶绿体 D .内质网2.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单层膜结构的有,具双层膜结构的有,非膜结构的有。
第三章 第四节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关系及营养器官的变态

叶迹和叶隙、枝迹和枝隙的图解
• 3.营养器官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
• (1)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互关系 • ①种子萌发时是先长根后长苗。 • ②根系从地上部分,特别是叶获取有机养料; 根系向地上部分提供水、无机盐和根系制造的某 些氨基酸、维生素及其它生理活性物质; • ③地上部分从地下部分获取水和无机盐,还有 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一些激 素等;地上部分向地下部分提供有机养料,如葡 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生长素等。 •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说明根与茎叶之间 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葡萄的茎卷须
黄瓜的茎卷须
• (3) 叶状茎(叶状枝)
• • • • • • • • • 茎变态为叶状,绿色扁平,能进行光合作用。 假叶树 侧枝变为叶状枝,叶退化为鳞片状,叶腋内可生小花。 因鳞片极小,不易辩认,常被人们误认为叶上开花。 天门冬 叶腋内也产生叶状枝,而叶极小。 竹节蓼 叶状枝极显著,叶小或全缺。 再“奇怪”的形态,即使是从未见过,也应利用植物 形态的基本知识进行分析,无论变态为什么样子,茎总是 具有茎的形态特征。 譬如,叶上长花的问题,可以从植物学角度去分析, 叶上会开花吗?什么地方会开花?只有茎、枝上会开花, 那么,由此,我们可以肯定,这个着生花的结构长得再像 “叶”,它也是茎。
• (一)变态根
• 变态根主要有贮藏根、气生根、寄生根三种类型
•
• • • • •
1.贮藏根
存贮养料,肥厚多汁,形状多样,常见于二年生 或多年生的草本双子叶植物。 贮藏根是越冬植物的一种适应,所贮藏的养料可 供来年生长时的需要,使根上能抽出枝来,并开花 结果。 根据来源可分为肉质直根和块根两大类。 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成。一株上仅有一个 肉质直根。 块根:主要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一株上可 形成多个块根。
第三章第二节: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茎)课件

4、匍匐茎:茎细长、柔弱、平卧地面,蔓延生长,节上生不定 根,
芽发育为新植株。如草莓、甘薯
有5种攀援结构 A、卷须:瓜类、葡萄、豌豆 B、气生根:常春藤、络石、辟荔 C、叶柄:旱金莲、铁线莲 D、钩刺:猪殃殃、白藤 E、吸盘:爬墙虎
直立茎 (薄荷)
3、细胞学分区概念(福斯特 1938 银杏)
组织原学说 原套-原体学说
细胞组织分区
原套 原体 原表皮
(四)叶和芽的起源
1、叶的起源- 外起源
即由顶端分生组织的表层(单子叶植物)或第二、三层(双、 裸)细胞发生。由平周分裂开始,接着进行垂周分裂,形成叶原 基。叶原基可由原套单独发生(当原套厚时)也可由原套原体其 同发生。
缠绕茎(五爪金龙)
攀缘茎(爬山虎)
攀缘茎(野豌豆)
匍匐茎 (澎蜞菊)
(四)茎的分枝类型
1、二叉分枝:最原始的分枝,由顶端分生组织分成二
半,各半形成同样的分枝。
2、单轴分枝(总状分枝):顶芽不断向上生长,主干明
显,多数裸子植物,部分被(杨,山毛榉)。
3.合轴分枝:顶芽发育到一定时候就死亡或生长缓慢或为
花芽,位于顶芽下的侧芽迅速发育成为新枝,代替主茎的位置。 其所以称为合轴是因为主轴由许多腋芽发育而成的侧枝联合而 成。幼时显著曲折,老时由于生长加粗,则不显著,大多被子 植物如此。
4、假二叉分枝:是合轴分枝的另一种形式,由具对生叶的
植物发育而来。如丁香,茉莉,接骨木,石竹等。
5、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分蘖:分枝集中在地面下或近地面密集的节上,节上生根,这种分枝称 为分蘖。
2、芽的起源 (1)顶芽,来自顶端分生组织。 -外起源 (2)腋芽,外起源,发生在叶原基腋处,与叶的起源相似由 表层或第二、三层细发生。 -外起源 (3)不定芽,有外生或内生,其发生与顶端分生组织无直接
08本科园林《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学》总复习题——参考答案(部分)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一、名词解释1.细胞2.细胞质3.原生质4.原生质体5.分生组织6.成熟组织7.真核细胞8.原核细胞9.质体10.线粒体11.厚壁组织12.厚角组织13.木质部14.韧皮部15侵填体16.胼胝体二、填空题1.植物细胞中双层膜的细胞器有质体和线粒体;单层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和微体;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微管2.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核糖体;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细胞膜;参与细胞壁形成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3.细胞膜和细胞内膜统称生物膜,它的主要成分是由脂类(磷脂)和蛋白质_组成的。
4.根据微体所含酶的不同,微体可分为过氧化物酶体、乙醛酸循环体两种。
5.核膜由两层单位膜构成,两层膜之间的空隙称为核周间隙,双层膜上内外连通的孔道称为核孔。
6.细胞中的核酸有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种,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后者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
7.在淀粉粒中,最初积累的一个起点叫脐,其后积累的物质围绕它形成的同心圆结构叫轮纹。
根据淀粉粒形态的不同,马铃薯淀粉粒可分为单粒、复粒和半复粒。
8.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前者又分为G1期、S期、G2期三个时期,后者又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DNA复制发生在S期时期。
9.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是观察和计算染色体数目最适合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缩短变粗。
10.根据细胞的形态及细胞壁加厚的方式,机械组织可分为_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纤维、石细胞。
11.导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其主要功能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而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主要功能是输导有机物质。
三、判断题1.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的细胞都具有质体。
(—)2.叶绿体中只含有绿色的叶绿素,而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存在于有色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枝的类型
合轴分枝
单轴分枝
合轴分枝 山丁子
假二叉分枝
二叉分枝
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长芒稗
3.2.2 茎尖的结构
1. 茎尖的分区
习惯上把位于茎的顶端较为幼嫩的部分称为茎尖。
分生区:由原生和初生分生组织构成的顶端分生组织
原表皮 基本分生组织 原形成层
表皮 皮层和髓 维管柱
茎的初 生结构
伸长区:包括几个节间,开始出现初生结构。 成熟区:细胞停止生长,形成初生结构。
2. 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及产生的结构 木栓形成层的起源: 皮层和韧皮薄壁细胞 木栓形成层产生的组织: 向内 栓内层 向外 木栓层
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 也分为表皮、皮层、微管柱 但不产生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表皮:最外一层细胞 皮层:外皮层常形成机械组织
内皮层形成五面加厚的细胞,有通道细胞 维管柱:无形成层
顶芽
混合芽
落地生根叶 上的不定芽
3. 茎的质地 草本 木本
4. 茎的生长习性/茎的类型 直立茎 攀缘茎:卷须 如 豌豆、葡萄、黄瓜等 吸盘 如爬山虎 气生根 如常春藤等 缠绕茎 匍匐茎
直立茎 (薄荷)
缠绕茎(五爪金龙)
攀缘茎(爬山虎)
攀缘茎(野豌豆)
匍匐茎 (澎蜞菊)
5. 茎的分枝类型 单轴分枝 合轴分枝 假二叉分枝 二叉分枝 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三层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外起源。
3.2.3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1. 表皮 2. 皮层 3. 维管柱 (1) 维管束 初生木质部: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 初生韧皮部: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 细胞
根的初生结构示意图
凯氏带立体结构示意图
维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轮廓图
表皮 皮层 中柱鞘 初生木质部
初生韧皮部 薄壁细胞
毛茛根维管柱部分横切 示初生木质部
3.1.4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1. 维管形成层的活动及形成的结构 维管形成层的起源于: 中柱鞘和维管薄壁细胞 维管形成层的分裂产生: 向内 产生次生木质部 向外 产生次生韧皮部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器官:由多种组织组成、在外形上具有显著形态特征 和特定功能、易于区分的部分,称为器官 (organ)。
营养器官:根、茎、叶。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3.1 根 3.1.1 根和根系的类型 1.根的类型
主根 定根
侧根 不定根
2.根系:一株植物根的总称为根系
直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如大豆 须根系:无明显的主根,如小麦
1. 根的初生生长: 由初生分生组织生长所形成的结构称初生结构。 2. 根的初生结构包括:
(1) 表皮:具根毛 (2) 皮层:外皮层
中皮层 内皮层:凯氏带
(3) 维管柱: 中柱鞘(侧根、不定芽、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 初生韧皮部: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 外始式发育 初生木质部: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 外始式发育 髓薄壁细胞:
2. 茎的顶端分生组织 位于茎的顶端(枝顶),为芽中被幼叶包围的部分。
幼叶 叶原基 顶端分 生组织 基本分生 组织 原形成层
居间分生组织
3. 顶端分生组织的几种理论
有关茎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活动的方式和 特征一直受科学家的重视,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植 物茎尖的发育特征,提出了不同的茎尖发育学说。
(1) 组织原学说 Hanstein (1868) 提出 原表皮,原皮层,原中柱
(2) 原套-原体学说(最有影响,广泛接受) (3) 细胞组织分区
组织原学说 原套-原体学说
细胞组织分区
原套 原体 原表皮
4. 叶和芽的起源 (1) 叶的起源 叶起源于叶原基,在顶端分生组织的第二 层或第三层出现。 (2) 芽的起源 起源于芽原基和腋芽原基,在表面的几层 细胞产生。 叶和芽都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一层或第二、
3.1.5 侧根的形成
起源于中柱鞘或维管薄壁细胞
侧根的发生部位
二元型
三元型和四元型
多元型
蚕 豆 侧 根 的 发 生
3.1.6 根瘤和菌根
根瘤是土壤中的根瘤 菌侵入根毛区形成的 瘤状结构。 根瘤菌是一种细菌, 共生在豆科植物的根 部,有固氮作用。
菌根是土壤中的真菌和种子植物的根形成的共 生关系。分为内生菌根和外生菌根。
木质部辐射角
少于 6 个
多原型( 6 个以上)
———————————————————————————
水稻老根局部结构——示表皮和外皮层的厚壁组织
水稻老根横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单子叶植物根局部横切——示内皮层细胞五面加厚
小麦根的横切 示内皮层的五面加厚
玉米幼根横切 示具髓的根
玉米根横切
韭菜根的横切
小麦老根横切
——比——较—:————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内皮层
具凯氏带
五面细胞壁增厚
———————————————————————————
次生生长
木质部与韧皮部之 木质部与韧皮部之
间有薄壁细胞,
间无薄壁细胞,
能进行次生生长
不能进行次生生长
———————————————————————————
(1) 茎具节和节间 (2) 着生叶和芽 (3) 具有皮孔
竹子 示节和节间
玉米
2. 芽 (1)芽的概念 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条、花或
花序, 即:枝、花或花序的雏体。 枝芽:将来发育成枝条 花芽:将来发育成花
刺老鸦
刺五加
刺五加
(2) 芽的类型 按位置分:顶芽 侧芽 不定芽 按性质分:花芽 叶芽 混合芽 根据芽鳞的有无分:鳞芽 裸芽 根据生理状态分:活动芽 休眠芽
3.1.2 根尖的发育
根的先端到根毛区这一段幼嫩的部分 根冠:根尖的顶端,起保护作用 分生区(生长点或生长锥): 具分裂能力,使根生长 伸长区:细胞伸长 成熟区(根毛区):有组织分化 根的吸收功能在此处进行
根尖的分区
根冠 (示平衡石)
根冠细胞中的造粉体与根系的向地性有关
根毛
3.1.3 双子叶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根 瘤 和 菌 根
具根瘤的蚕豆根系
大豆的根瘤
花生的根瘤
蚕豆的根瘤
豌豆的根瘤
松外生菌根
3.1.7 根的生理功能 1. 吸收作用 2. 固着作用 3. 输导作用 4. 其他:合成作用,贮藏作用,繁殖作用
等
3.2 茎
3.2.1 茎的形态 1. 茎的形态特征 外形:大多为圆形,
其它有三角形、四棱形、 扁平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