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提优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提优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提优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提优测试卷及答案

姓名:得分:

一、智慧填空。(第2、3题每题6分,第6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5分)

1.比一比,填一填。

8+=14 4+=12 11-6=

14-8=12-4=11-5=

2.在里填合适的数。

--

15-8= -11-7=-

--

3.比一比哪辆车先到达目的地。

4.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12-6 13-5 14-5 12-7 13-9

()<( )<( )<( )<( )

5.里最大能填几?

6+<14 15->6 13->15-8

+7 <11 -6 <8 14->11-5

6.每次选三张卡片,组成一道得数是6的减法算式。

—=6 —=6

7.小美读一本18页的故事书,读了2天后,正好读了它的一半,还剩()页没有读。

8.按规律填数。

二、慎重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的算式中,()的得数比7大。

①11-4 ②13-4 ③12-5

2.两个笔筒里共有12支笔,王莉从第一个笔筒里拿走4支放到第二个笔筒里,现在两个笔筒里共有()支笔。

①8 ②16 ③12

3. 7+ <15,里最大填()。

①8 ②14 ③7

4.小丽和小月比赛拍球,小丽两次一共拍了15下,小月第一次拍了8下,小月第二次至少要()下才能超过小丽。

①7 ②8 ③9

5.按规律排下去,盒子里还有()个Δ. 一共有13个。

①8 ②4你③5

三、填表。(共3分)

四、准确计算。(共10分)

8+7= 15-9= 11-3= 4+9-7= 12-7= 16-8= 4+9= 5+7-3= 14-5= 12-8= 13-6= 4+6-7= 4+8= 7+7= 17-9= 16-8+3=、18-9= 14-10= 12-9= 16-7-7=

五、看图列式计算。(第1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12分)

六、解决问题。(共30分)

1.飞机场有12架,飞走了8架,还剩多少架?(4分)

2农场里有13只猪,7只牛和8只羊。(1)牛和羊一共有多少只?(4分)

(2)公猪有5只,母猪有多少只?(4分)

3.到站后下去6人,上来7人。车上现

在有多少人?(6分)

4.先计算,再在正确答案后面的里画“?”。(6分)

5. 14个小朋友排成一队。林林和小美之间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6分)

思维冲浪:在o里填合适的数,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11.(10分)

一年级数学提优训练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一年级练习卷一 1、按规律填数。 5、6、8、11、()、()。 2、想一想,算一算。 (1)1+3+5+7+9=() (2)7+8+9+11+12+13=() 3、1个西瓜的重量=3个菠萝的重量。 一个菠萝的重量=3个梨的重量, 1个西瓜的重量=()个梨的重量。 5、14个小朋友玩捉迷藏,已经捉住了4个小朋友,还藏着()个小朋友。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一年级练习卷三 1.找规律填数。 (1)2、4、6、8、()、()、()、()、18、20。 (2)19、17、15、()、()、()、()。 (3)0、1、1、2、3、5、()、()。 2.(1)2+□=3+□ (2)10-□=6+□ (3)10=□+□=□-□=20-□ 3.从1、2、3、4、5、6、7、8、9、10中选出9个数填在□里组成三道算式,每个数只能用1次。 □+□=□□+□=□□+□=□

4.小明比小亮大2岁,再过3年,明明比亮亮大( )岁。 5.强强和小军打了3小时乒乓球,两人各打了( )小时。 6.图形代表几。 ○+○=6,○=( ), △+△+△=15,△=( ),○+△=( )。 7、列数 20、9、3、11、0、15、8、17、6、10 (1)上面一共有( )个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从左往右数,第6个数是( ),第8个数是( )。 (3)0是第( )个数,你是从( )往( )数的。 (4)把上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一年级练习卷二 1、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加,和是12的两位数有()个。 2、小动物举行运动会,小兔、小鹿参加50米的赛跑。小兔用12秒,小鹿用8秒。()跑得快,快()秒。 3、9个小朋友做运球游戏,第一个小朋友从东边运到西边,第二个小朋友接着从西边运回东西,第三个小朋友又接下去……最后球是在()边,如果有12个小朋友做这个游戏,最后球在()边。 4、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名男同学。 5、妈妈从家到单位上班,要经过电影院。从家到电影院有2条路,从电影院到单位有3条路。妈妈从家到单位有()种走法。

七年级数学提优练习难题易错题

七年级提优练习 一.选择36 1、221 x x x ++-+-的最小值是(). A、4 B、3 C、2 D、1 2、若m<0,n>0,m+n<0,则m,n,-m,-n这四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A、m>n>-n>-m B、-m>n>-n>m C、m>-m>n>-n D、-m>-n>n>m 3、若0 ab≠,则a b a b +的取值不可能是() A、0B、1C、2D、-2 4.绝对值不大于4的整数的积是() A.16 B.0 C.576 D.﹣1 5.五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则五个数中负数的个数是()A.1 B.3 C.5 D.1或3或5 6.负实数a的倒数是() A.﹣a B.C.﹣D.A 7.甲小时做16个零件,乙小时做18个零件,那么()A.甲的工作效率高B.乙的工作效率高 C.两人工作效率一样高D.无法比较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和是0 B.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C.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商是﹣1 D.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相等

9.计算(﹣1)2005的结果是() A.﹣1 B.1 C.﹣2005 D.2005 10.计算(﹣2)3+()﹣3的结果是() A.0 B.2 C.16 D.﹣16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方是它本身的数是正数B.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零 C.立方是它本身的数是±1 D.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 12.若a3=a,则a这样的有理数有()个.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3.若(﹣ab)103>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0 B.>0 C.a>0,b<0 D.a<0,b>0 14.如果n是正整数,那么[1﹣(﹣1)n](n2﹣1)的值()A.一定是零B.一定是偶数 C.是整数但不一定是偶数D.不一定是整数 15.﹣22,(﹣1)2,(﹣1)3的大小顺序是() A.﹣22<(﹣1)2<(﹣1)3 B.﹣22<(﹣1)3<(﹣1)2 C.(﹣1)3<﹣22<(﹣1)2 D.(﹣1)2<(﹣1)3<﹣22 16.最大的负整数的2005次方与绝对值最小的数的2006次方的和是()A.﹣1 B.0 C.1 D.2 17.若a是有理数,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有() (1)(﹣a)2=a2;(2)(﹣a)2=﹣a2;(3)(﹣a)3=a3;(4)|﹣a3|=a3.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

小学一年级思维训练100题 1.哥哥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7.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8.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9.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竺嬗?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12.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 13.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14.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 15.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 16.同学们到体育馆借球,一班借了9只,二班借了6只。体育馆的球共减少了几只? 17.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10个,花皮球剩下5个。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 18.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19.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一共买回几个蛋? 20.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共有几只羊? 21.冬冬有5支铅笔,南南有9支铅笔,冬冬再买几支就和南南的一样多? 22.小平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这次他到学校共走了多少千米? 23.马戏团有1只老虎,3只猴子,黑熊和老虎一样多,问马戏团有几只动物? 24.春天来了,小明、小冬和小强到郊外捉蝴蝶,小明捉了3只,小冬捉了5只,他们一共捉了12只,小强捉了几只? 25.小华和爸爸、妈妈为植树节义务植树,小华植了1棵,爸爸植了5棵,妈妈比爸爸少植2棵,妈妈植了多少棵,他们一共植了多少棵? 26.第一个盘子里有5个梨,第二个盘子里有4个梨,把第一个盘里拿1个放到第二个盘里,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梨? 27.小红有2个玩具,小英有3个玩具,小明的玩具比小红多2个,小明有几个玩具? 28.新星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有学生9人,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和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同样多,这两个兴趣小组共有多少名学生? 29.3个男同学借走6本书,4个女同学借走7本书,他们一共借走多少本书? 30.王老师有12元钱,正好买一支钢笔和2个笔记本,如果只买一支钢笔,还剩6元钱,你知道一个笔记本多少钱? 31.日落西山晚霞红,我把小鸡赶进笼。一半小鸡进了笼,还有5只在捉虫,另外5只围着我,叽叽喳喳闹哄哄。小朋友们算一算,多少小鸡进了笼? 32.一只猫吃掉一条鱼需要1分钟。照这样,100只猫同时吃掉100条鱼需要几分钟? 33.5个小朋友同时吃5个苹果需要5分钟,照这样,10个小朋友同时吃10个苹果需要几分钟?

七年级数学培优练习汇总

七年级数学经典练习(1) 绝对值专题练习 1、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 (1)求|5﹣(﹣2)|= _________ . (2)设x是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则|x+1|表示_______ 与_ __ 之差的绝对值。(3)若x为整数,且|x+5|+|x﹣2|=7,则所有满足条件的x为____ ___ __ 。 2、小刚在学习绝对值的时候发现:|3﹣1|可表示数轴上3和1这两点间的距离;而|3+1|即|3﹣(﹣1)|则表示3和﹣1这两点间的距离.根据上面的发现,小刚将|x﹣2|看成x 与2这两点在数轴上的距离;那么|x+3|可看成x与_________ 在数轴上的距离。请你借助数轴解决下列问题 (1)当|x﹣2|+|x+3|=5时,x可取整数_________ (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整数即可);(2)若A=|x+1|+|x﹣5|,那么A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 (3)若B=|x+2|+|x|+|x﹣1|,那么B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此时x为_________ ;(4)写出|x+5|+|x+3|+|x+1|+|x﹣2|的最小值. 3、试求|x﹣1|+|x﹣3|+…+|x﹣2003|+|x﹣2005|的最小值. 4、若ab<0,试化简++.

5、化简:|3x+1|+|2x-1| 6、若2x+|4-5x|+|1-3x|+4的值恒为常数,求x满足的条件及此常数的值。 7、如果0<p<15,那么代数式|x-p|+|x-15|+|x-p-15|在p≤x≤15的最小值( ) A. 30 B. 0 C. 15 D.一个与p有关的代数式 8.已知(|x+l|+|x-2|)(|y-2|+|y+1|)(|z-3|+|z+l|)=36,求x+2y+3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9.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某点k0,第一步从k0向左跳1个单位得k1,第二步由k1向右跳2个单位到k2,第三步由k2向左跳3个单位到k3,第四步由k3向右跳4个单位到k4…按以上规律跳100步时,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点k100新表示的数恰好19.94,试求k0所表示的数.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配套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小鸭在小猫的面。猴在小鸡的面。 2.羽毛球拍和羽毛球在皮球的面。.小狗在第二层的最面。 4.任选其中一个小动物或一个物品说说它的位置。 二、说一说,填一填。 1.桌子面有书,桌子面有书包。.把书按从前往后的顺序编号。.把书包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编号。 三、看图填空。 1.名同学站在排,5名同学站在排。.小方站在第排,从数第一个。 3.小明的边有3名同学,边有1名同学。 四、想一想,每幅图画的是左手还是右手,把答案填在括号里。 左手的号码是右手的号码是 五、猜猜看。 玲玲、桐桐、宁宁家的阳台—厂都摆着花。玲玲住在桐桐楼上, 桐桐住在宁宁楼—卜。玲玲家住在第层,桐桐家住在第层,宁宁家住在第层。

六、想想,看看,填填。 人们常用上、,前、,左、来确定位置。 说说你的上、下,前、后,左、右都有什么?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找找谁是小青?让他露出头来,给他画一个笑脸。 小青的右边有小方,他的左边有小红、小明。 2.照样子说话,用到“上”或“下”这样的词。 电视机,上面有花瓶??.看图提问。 4.根据五名参赛选手的话,给他们排名次。 A、我不是最后,我后面还有—个人。 B、当我跑过终点时,没有选手在我前向。 C、有两名选手比我先到终点,有两名选手比我晚到终点。 D、我不是最后一个。 第二单元 一、口算 6+7=12-7=7+8= 14-8=+6= 16-8=5+6= 12-8=+5=13-7=11-4=14-6= 二、在里填数 三、判断□里的数对不对?对的画“√”,错的画“×”。 1.13-6=5.15-7=9.11-2=9.6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强化训练10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强化训练10新人教版 1﹨〖10分〗在研究运算〖+8〗-〖+10〗时,一学生进行了如下探索:因为〖-2〗+〖+10〗=+8,所以(+8)-(+10)=-2;另一方面(+8)+(-10)=-2,于是(+8)-(+10)=(+8)+(-10),由此概括出有理数的一个运算法则,这个法则是 ,用字母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 2﹨〖10分〗小红家粉刷房间,雇用了5个工人,干了10天完成,用了某种涂料150升,费用为4800元,粉刷面积是150m 2 ,最后结算时,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按工计算,每个工30元〖1个人干一天是1个工〗; 方案二:按涂料费用算,涂料费用的30%作为工钱; 方案三:按粉刷面积算,每平方米付工钱12元; 请你帮小红家出主意,选择方案_____付钱最合算. 3﹨〖10分〗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展开图,请在其余三个正方形 内分别填入适当的数,使得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4﹨〖10分〗两个角大小的比为7﹕3,它们的差是72°,则这两个角的数量关系是〖 〗 A. 相等 B. 互补 C. 互余 D. 无法确定 5﹨〖10分〗图表示从上面看一个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为 〖 〗 6﹨〖16分〗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在他的著作《详解九章 算法》中提出“杨辉三角”〖如下图〗,此图揭示了 (a+b)n 〖n 为非负整数〗展开式的项数及各项系数的 有关规律.例如: 0()1a b +=,它只有一项,系数为1; 1()a b a b +=+,它有两项,系数分别为1,1,系数 和为2; 2 1 -5 1 1 1 1 1 1 1 2 3 3 …… 1 2 1 2 4 3 第5题 A . B . C. D.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单元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单元分析二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审批时间审批(人) 课题 拼一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方法:情景演示法及启发式相结合 教具与学具: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50题答案

1、46页 2、5分 3、21级 4、10分 5、4张 6、25岁 7、23岁 8、55名 9、57名 10、9个 11、1 2个 12、33人 13、3分 14、5天 15、妹妹 16、① 0,1,3,6,10,(15),(21) ② 1、2、4、8、(16 )、( 32 ) ③ 1、4、3、6、5、( 8 )、( 7 ) ④ 10、5、9、6、8、7、7、( 8 )、( 6 )、(9) 17、(1)√、 11111、 ● (2)□□□□□▲○○○○○ 18、7、15 19、小阳走在第一,戴黄帽子、 小菲走在第二,戴红帽子、小南走在第三,戴蓝帽子 20、9个 21、芳芳最大,阳阳最小 22、( 2 )+( 5)-( 3 )=( 4 ) 或(2)+( 5 )-( 4 )=( 3 )等答案 23、 2425、1只。 26、1杯奶,1杯半水。 27、20杯茶 28、12个。 29、3支 30、15面。 31、卷笔刀贵,贵(2)元 32、11个。 33、1+9=10 2+6=8 3+4=7 34、○=( 3) △=( 5 ) ○+△=( 8 )。 35、△=(2),○=( 3),☆=(9 )。 36、( 1 ) △一7=5 ○+△=17 △=( 12) ○=( 5 ) ( 2 ) ☆+☆=12 ☆一△=6 ☆=( 6 ) △= ( 0 )

(3)△一4=11 ○+△=16 △=( 15 ) ○=( 1 ) ( 4 ) ☆+☆=24 ☆一△=6 ☆=( 12 ) △=( 6 ) (5)5+○=12 △+○=10 ○=( 7 ) △=( 3 ) ( 6 ) ○一☆=5 12一☆=8 ○=( 9 ) ☆=( 4 ) ( 7 ) 7+○=12 △+○=16 ○=( 5 ) △=( 11 ) ( 8 ) ○一☆=5 18一☆=8 ○=( 15 ) ☆=( 10 ) 37、①(4)+(5)=(9 )②(13)-(7)=(6 )等 38、55. 39、3楼。(小明的速度是爸爸的二倍) 40、6个两位数。23、24、32、34、42、43 41、4个两位数。30、34、40、43。 42、15个2、3、4、23、24、32、34、42、43、234、243、324、342、423、432。 43、16颗 44、 45、45、数图形: 11个 (6)个三角形(12 )个三角形(9)个长方形 46、数方块:

初一数学提优训练101120

初一数学提优训练(101120) 姓名 一、选择题 1. 如果方程12-=+x a x 的解是4-=x ,那么a 的值等于( ) A .3 .5 C 2.某种商品的进价为1200元,标价为1575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出售,但要保持利润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 ) A 、6折 B 、7折 C 、8折 D 、9折 3.为了解决药品价格过高的问题,决定大幅度降低药品的价格,其中将原价a 元的某种常用药降价40﹪,则降价后此药价格为( ) A 、 4.0a 元 B 、6 .0a 元 C 、 60﹪a 元 D 、 40﹪a 元 4. 有m 辆客车及n 个人,若每辆客车乘40人,则还有10人不能上车,若每辆客车乘43人,则只有1人不能上车,有下列四个等式: ①40m +10=43m -1;② 1014043n n ++=;③101 4043 n n --= ;④40m +10=43m +1.其中符合题意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5.母亲26岁结婚.第二年生了儿子,若干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此时母亲的年龄为( ) A 、39岁 B 、42岁 C 、45岁 D 、48岁 6.一个数的 3 1 与2的差等于这个数的一半.这个数是( ) A 、12 B 、–12 C 、18 D 、–18 、B 两地相距240千米,火车按原来的速度行驶需要4时,火车提速后,速度比原来加快30%,那么提速后只需要( ) A 、1033 时 B 、1313时 C 、1034时 D 、13 14时 8.学友书店推出售书优惠方案:①一次性购书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②一次性购书 超过100元但不超过200元一律打九折;③一次性购书200元一律打八折.如果王明同学一次性购书付款162元,那么王明所购书的原价一定为( ) A 、180元 B 、元 C 、180元或元 D 、180元或200元 二、填空题 9. 单项式1 265 2 15+n m y x y x 与是同类项,则n m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精品】

第一单元数一数 (一)教材内容 数一数这一单元的内容很少也很简单,但却很重要,“数一数”是义务教材“准备课”中的内容,咱们都知道,义务教材的准备课中包括:数数、认数、分类、比多少和写字的准备等一些内容,由于课程标准中强调比一比和分类两部分内容,在实验教材中把它们作为单独的单元进行编写,那么数数、认数的内容也就独立成一个单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材说明 1.教科书的第2~3页,是这一单元的主题图“美丽的校园”。 我们认为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质的变化。作为开学的第一课,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培养学生爱学校,爱集体的良好情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们还是选择了一幅校园情境的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在学生观察图,描述图意时,老师可掌握其数数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为学生正式学习数学知识作准备。 2.教材的第4~5页给出了1~10各数,并且配合出现了相应数量的人物和事物的集合圈,与义务教材不同的是,这些集合圈中的人和事物都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使学生看到知识前后的联系,将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教学建议 那么老师不要急于让学生数,可以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说一说。在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老师再引导他们数一数。 另外,在充分利用了主题图以后,还让学生们数一数身边的事物,例如数一数教室里黑板、门窗、灯管的数量,文具盒里各种文具的数量等。 第二单元比一比 (一)教学内容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培优提高训练(四)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培优提高训练(四)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B. 如果x 的相反数是-5, 那么x=5 C. 若|x|=|-4|, 那么x=-4 D. 任何非零有理数的平方都大于0 2、如图, 点C 在线段AB 上, E 是AC 中点, D 是BC 中点, 若ED=6, 则线段AB 的长为( ) A. 6 B. 8 C. 12 D. 16 3、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大家应倍加珍惜水资源, 节约用水. 据测试, 拧不紧的水龙头每秒钟会滴下2滴水, 每滴水约0.05毫升. 若每天用水时间按2小时计算, 那么一天中的另外22小时水龙头都在不断的滴水. 请计算, 一个拧不紧的水龙头, 一个月(按30天计算)浪费水__________(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 A. 237600毫升 B. 2.376×105毫升 C. 23.8×104毫升 D. 237.6×103 毫升 4、甲从A 出发向北偏东45度走到点B ,乙从点A 出发向北偏西30度走到点C , 则∠BAC 等于 ( ) A、15度 B、75度 C、105度 D、135度 5、规定a○b= , ,则(6○4)○3等于 ( ) A、4 B、13 C、15 D、30 6、(1)|5|)2()2 13(4322-+---+-= (2)|3||3 12|75.0)431()3(2-÷-??-÷-= 7、已知(a -3)2+|b+6|=0,则方程ax=b 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 8、小明想在两种灯中选购一种,其中一种是10瓦(即0.01千瓦)的节能灯,售价50元,另一种是100瓦(即0.1千瓦)的白炽灯,售价5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一样,使用寿命也相同(3000小时内)节能灯售价高,但较省电,白炽灯售价低,但用电多,电费0.5元/千瓦·时 (1)照明时间500小时选哪一种灯省钱?(2)照明时间1500小时选哪一种灯省钱? (3)照明多少时间用两种灯费用相等?(本大题10分) a b a b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2012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分析教材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综合性场景图,里面有许多种物体,各种物体的个数都不相同。分别是1台滑梯、2架秋千、3匹木马、4架飞机、5只蝴蝶、6只鸟、7朵花、8棵树、9个气球、10个小朋友。学生要在这一部分里充分开展观察和数个数的活动。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图及其相应的圆点图。每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都是从综合场景图里分离出来的,圆点图里的小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在这一部分里开展表示物体数量的活动。下面就“数一数”的教学提出三点建议。 1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图画,适当指导观察要领。 几乎所有学生在幼儿时期都进行过数数。但是,许多儿童是“唱山歌”似的依次说出一、二、三、四……他们完全不理解这些数的意义。本单元教材让学生在儿童乐园里数数,把“物”与“数”对应联系起来,初步感受“数”能表示物体有多少个。所以,用手指指着物体,一个一个地数是教材提倡的数数方式。 场景图里,有些物体的个数较少,有些物体个数较多;有些物体比较集中,有些物体比较分散;有些物体很容易看到,个别物体有点隐蔽。教材在场景图里的这些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数能力。教学时,要组织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指指各种物体分别在哪里,带领学生“从整体到部分”“从粗略到细致”地观察。不仅了解图画里的内容,还学习观察的方法。 了解图画内容以后,应安排学生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对学生来说,数量较少并且比较集中的物体容易数,数量较多或者有些分散的物体难数。尤其是得出鸟的只数、小朋友的人数,可能会有障碍。要指导学生有次序地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如用食指或铅笔尖指着图画里的物体逐个地数,先上后下、从左往右地数……

七年级数学下册培优强化训练12

数学培优强化训练(十二) 1、有理数a 等于它的倒数, 有理数b 等于它的相反数, 则20082008b a +等于 ( ) (A )1 (B ) -1 (C ) ±1 (D ) 2 2、用一根长80cm 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且长方形的长比宽长10cm ,则这个长方形的面 积是 ( ) (A) 252cm (B) 452cm (C) 3752cm (D) 15752 cm 3、如图1所示, 两人沿着边长为90m 的正方形, 按A →B →C →D →A ……的方向行走. 甲从A 点以65m/min 的速度、乙从B 点以72m/min 的速度行走, 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 将在正 方形的 ( ) (A )AB 边上 (B )DA 边上 (C )BC 边上 (D )CD 边上 图1 图3 4、如图2所示,OB 、OC 是∠AOD 的任意两条射线, OM 平分∠AOB, ON 平分∠COD ,若∠MON= α, ∠BOC=β, 则表示∠AOD 的代数式是 ( ) (A )2α-β (B )α-β (C )α+β (D )以上都不正确 5、如图3所示, 把一根绳子对折成线段AB, 从P 处把绳子剪断, 已知AP=2 1PB, 若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40cm, 则绳子的原长为 ( ) (A )30 cm (B )60 cm (C )120 cm (D )60 cm 或120 cm 6、国家规定:存款利息税=利息×20%,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1.98%.小明有一笔 一年定期存款,如果到期后全取出,可取回1219元.若设小明的这笔一年定期存款是x 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7、2.42o= o ′ ″ 8、某商店购进一种商品,出售时要在进价基础上加一定的利润,销售量x 与售价C 间的关 系如下表: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7页 二、单元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上个学期学习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三、单元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直观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初步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找、画、拼、摆各种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第一课时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3页)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 2.使学生体会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三、教学难点: 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四、教学准备: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形状的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五种平面图形若干、尺子、绳子、剪刀。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小熊就要过生日了,朋友们送来了许多礼物,瞧这些礼物的包装盒或是礼物本身是由许多的面组成的。你们认识这些面的形状吗?指名学生汇报,在汇报时强调学生要说清楚,什么盒子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几种形状。(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摸一摸。 教师:你想摸一摸这些面吗?摸一摸你们的桌面,笔盒的面、书面,看看有什么感觉? 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面是平平的,滑滑的。 2.画一画。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图。 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这些积木的面画下来吗?动手试一试。学生操作实物,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组织展示学生画的面,并标注上各个平面图形的名称。 3.通过分一分,认识个个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师:我想把这几个图形分成三类,应该怎么分?在小组内用学具图形,动手分一分,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么分? 学生小组内进行分类活动,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教师:小组内利用尺子、绳子、剪刀等工具,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三种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小组活动,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方法。 教师组织各小组汇报结果。 相同点:三种图形都有四条边,都有四个角。 不同点: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上下两边、左右两边相等;正方形四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提优训练

教案(数学) 1、如图,AB∥CD,EG、EM、FM分别平分∠AEF,∠BEF,∠EFD,则图中和∠DFM相等的角(不含它本身)的个数为() A.5 B.6 C.7 D.8 2、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C、D三点拐弯后和原来相同,如图,若∠ABC=120°,∠BCD=80°,则∠CDE= . 3、下列说法: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ABC中,∠B的外角平分线的和∠C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且∠BPC=80°,则∠A的度数为. 4、给出以下判断: (1)线段的中点是线段的重心 (2)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3)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4)三角形的重心是它的中线的一个三等分点 那么以上判断中正确的有()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5、两本书按如图所示方式叠放在一起,则图中相等的角是()

A、∠1和∠2 B.∠2和∠3 C.∠1和∠3 D.三个角都相等 6、如图,对面积为1的△ABC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 别延长AB、BC、CA至点A 1、B 1 、C 1 ,使得A 1 B=2AB,B 1 C=2BC,C 1 A=2CA, 顺次连接A 1、B 1 、C 1 ,得到△A 1 B 1 C 1 ,记其面积为S 1 ;第二次操作,分 别延长A 1B 1 、B 1 C 1 、C 1 A 1 至点A 2 、B 2 、C 2 ,使得A 2 B 1 =2A 1 B 1 ,B 2 C 1 =2B 1 C 1 , C 2A 1 =2C 1 A 1 ,顺次连接A 2 、B 2 、C 2 ,得到△A 2 B 2 C 2 ,记其面积为S 2 ;…; 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 5B 5 C 5 ,则其面积S 5 = . 7、边长为2的等边△ABC和等边△DEF互相重合,将△ABC沿直线L 向左平移m个单位长度,将△DEF向右也平移m个单位长度,如图,当C、E是线段BF的三等分点时,m的值为. 8、如图,已知△ABC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BCD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CDE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DEF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EFG 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FGH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那么,△EFH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9、(1)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BC⊥CD,∠ACD=∠ADC. 求证:AB+AC> BC2+CD2 ; (2)已知:如图2,在△ABC中,AB上的高为CD,试判断(AC+BC)2和AB2+4CD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要求: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课题:数一数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二: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课本P2—5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学会数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述能力和自主合作的能力。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教材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环保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地掌握数数、认数的方法。 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1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课题。 1、导语: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还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家想跟老师一起学习有趣的数学知识吗? 2、学生数手指活动,并揭示课题: 我们很多时候会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请同桌互相尝试数一数,并谈话导入课题。 二、协作探究,发现方法。 1、激发观察兴趣。 (1)课件出示P2、3彩图:学生小组互相交流图上画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汇报观察的情况:谁来说出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你是怎样发现或观察的? (教育学生讲礼貌、爱科学、爱锻炼) (3)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方法很多,建议学生喜欢用什么观察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最好能使 用有序观察的方法观察问题。 (4)小组展开讨论:用自认为有序观察的方法说出彩图上有什么? 2、数图中的物体数量: (1)学生自由说图中物体的数量,引导说出怎样观察的? (2)学生汇报数数的情况:图中有几面红旗?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你还能找出图中还有什 么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的?

(3) 小组交流: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的? (4)课件出示P4、5的图和数:学生互相探究各数该怎样数和怎样读? 三、认读1—10各数。 1、先由同桌互相读一读。 2、老师再纠正。 四、数身边的实物: 导语: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生活中身边的事物能用数来表示吗? 1、生生训练:同桌说出自己身边什么物体的数量可以用数表示? 2、师生训练:教师问“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谈谈还想说什么?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1、对家长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自己感觉怎样? 2、课后实践活动:数数书包里作业本的数量、数数家里电器的数量、数数家里有几扇门, 几扇窗、在回家途中看到事物的数量。 第二课时比多少 教学内容:课本P6例题,P7做一做,P8习题3、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3、通过操作、观察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4、在参与他人合作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难点:建立多少、同样多的观念,认识一一对应。 教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故事激趣:以讲述《小兔和小猪盖房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结合故事内容揭示课题。 二、协作探究,概括方法。

七年级数学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提优训练

七年级数学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提优训练 1 / 3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B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D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ABC 的高的交点一定在外部的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 3.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40 cm 和50 cm ,若要钉或一个三角形木架,则在下列四根木棒中应选取( ). A .10 cm 的木棒 B .40 cm 的木棒 C .90 cm 的木棒 D .100 cm 的木棒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 cm ,4 cm ,则它的周长为( ). A .10 cm B .11 cm C .10 cm 或11 cm D .无法确定 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2∠B 一3∠C B .∠A+∠B=2∠C C .∠A 一∠B=30° D .∠ A= 12∠B=13 ∠C 6.在四边形的4个内角中,钝角的个数最多为( ). A .1 B .2 C .3 D .4 7.如图,已知直线AB ∥CD ,∠C =115°,∠A=25°,∠E=( ). A .70° B .80° C .90° D .100° (第7题) (第10题) 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9.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 ). A .7 B .6 C .5 D .4 10.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边BC 、AD 、CE 上的中点,且S △ABC =4 cm 2,则S △BEF 的值为( ). A .2 cm 2 B .1 cm 2 C .0.5 cm 2 D .0.25 cm 2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它是_________边形. 12.如图,线段DE 由线段AB 平移而得,AB=4,EC=7-CD ,则△DCE 的周长为______cm . 13.如图,直线a ∥b ,c ∥d ,∠1=115°,则∠2=________,∠3=__________. 14.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72°,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边形,它的内角和为_____. 15.根据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已知角的度数,求出其中∠α的度数: (1) ∠α=_________°;(2) ∠α=_________°;(3) ∠α=_________°. 16.教材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 -2)×180°时,都是将多边形转化为________去探索的.从n(n>3)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画出______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n 边形分成_____个三角形,分成的三角形内角的总和与多边形的内角和___________. 17.如图,AB ∥CD ,∠B=26°,∠D=39°,求∠BED 的度数. 解:过点E 作EF ∥AB , ∠1=∠B=26°. ( ) ∵ AB ∥CD(已知),EF ∥AB(所作), ∴ EF ∥CD .( ) ∴ ∠2=∠D=39°. ∴ ∠BED=∠1+∠2=65°. 18.中国象棋中的马颇有骑士风度,自古有“马踏八方”之说,如图(1),按中国象棋中“马”的行棋规则,图中的马下一步有A 、B 、C 、D 、E 、F 、G 、H 八种不同选择,它的走法就象一步从“日”字形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不能多也不能少. 要将图(2)中的马走到指定的位置P 处,即从(四,6)走到(六,4),现提供一种走法: (四,6)→(六,5) →(四,4) →(五,2) →(六,4) (1)下面是提供的另一走法,请你填上其中所缺的一步: (四,6) →(五,8) →(七,7) →__________→(六,4) (2)请你再给出另一种走法(只要与前面的两种走法不完全相同即可,步数不限),你的走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