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O2的制备

合集下载

二氧化硅制备

二氧化硅制备

二氧化硅制备二氧化硅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iO2。

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许多岩石和矿石的主要成分之一。

二氧化硅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制备二氧化硅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硅石熔融法硅石熔融法是制备二氧化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首先将硅石粉碎成粉末,并加入一定比例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作为熔剂。

然后,在高温下将硅石和熔剂混合熔融,使其反应生成硅酸钠或硅酸钾。

随后,将得到的硅酸钠或硅酸钾溶液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硅沉淀。

最后,将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硅。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低温制备二氧化硅的方法。

首先,将适量的硅源(如硅酸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胶体溶液。

然后,在适当的温度下,通过水解、缩聚等反应,使溶液中的硅源逐渐聚合成二氧化硅凝胶。

最后,将凝胶进行热处理,去除有机物,并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硅。

3. 气相法气相法是一种高温制备二氧化硅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将硅源(如硅酸酯)蒸发成气态,然后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

反应过程通常在高温和低压下进行,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气相法制备的二氧化硅通常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较细的颗粒大小。

4.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制备二氧化硅的方法。

首先,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将硅源(如硅酸酯)和溶剂(如水)混合,并进行加热。

在水热反应的条件下,硅源会逐渐水解和缩聚,生成二氧化硅。

水热法制备的二氧化硅通常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用于制备二氧化硅,如电解法、溶液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在工业生产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二氧化硅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硅,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电子技术等。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备二氧化硅的方法也将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人们对不同性质二氧化硅的需求。

SiO2的制备

SiO2的制备

改进众所周知的Stober 方法[135],通过正硅酸乙脂(TEOS)在含有水(H2O)、氨水(NH3OH)的乙醇混合溶液中水解,制备了不同尺寸(300,500,900 和1200 nm)的二氧化硅(SiO2)微球。

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二氧化硅(SiO2)微球单分散、尺寸分布窄、不团聚,尺寸大小依靠反应物的浓度。

典型的实验是混合正硅酸乙脂(TEOS)、水(H2O)、氨水(NH3OH)、乙醇(C2H5OH),在室温下搅拌 4 小时,结果得到白色的SiO2胶体悬浮液。

用离心机把SiO2从悬浮液中离心出来,之后用乙醇洗三次。

比600 nm 大的SiO2,不能直接通过Stober 方法制备,需要种子生长过程。

在种子生长过程,把一定量的SiO2加入NH3,H2O 和C2H5OH 的混合溶液之后,加入TEOS 和水,这个过程与Stober 相似。

表3-1 列出了制备不同尺寸的SiO2的实验条件。

3.2. 2 SiO2@Y2O3:Eu3+ 核壳材料的制备利用Pechini 型溶胶-凝胶法在SiO2球上包覆Y2O3:Eu3+层,制备SiO2@Y2O3:Eu3+核壳发光材料[136-138]。

搀杂的Eu3+的浓度占基质Y2O3中Y3+浓度的5%,这是最优化条件[138]。

称取化学计量比的Y2O3 和Eu2O3 (Y1.9Eu0.1O3),用硝酸溶解,冷却到室温,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其体积比为7:1),加入柠檬酸作为络合剂,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2:1,再加入一定量的聚乙二醇(0.08g/ml)作为交联剂, 溶液搅拌2 小时形成溶胶,然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SiO2 粒子,搅拌5小时,用离心机把悬浮液离心。

所得试样在100 oC 干燥两个小时,然后以每小时120oC 的升温速度烧结到900 oC,并保留2 小时。

这样的过程反复几次,以增加Y2O3:Eu3+层的厚度。

实验过程如图3-1 所示。

为作对比,把包覆之后的溶胶蒸发形成凝胶,烧结到相应的温度,制备纯的Y2O3:Eu3+粉末。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工艺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工艺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工艺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制备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产物纯度高、粒度均匀等优点。

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工艺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形貌、结构和性能的SiO2材料。

本文主要探讨了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工艺的过程、实验结果及其应用,分析了该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实验主要采用了硅酸酯、氢氧化钠、去离子水等原料,将硅酸酯和氢氧化钠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得到溶胶。

将溶胶在一定温度下干燥,得到干凝胶。

将干凝胶在高温下焙烧,去除有机物,得到最终的SiO2产物。

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溶胶时间、固化温度等因素,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工艺参数的SiO2样品。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和粒度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溶胶时间、固化温度等因素,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形貌和粒度的SiO2材料。

当溶胶时间为60分钟、固化温度为400℃时,制备出的SiO2样品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良好的分散性。

XRD结果表明,制备的SiO2为结晶度良好的α-石英相。

SEM表征显示,该条件下制备的SiO2粒子呈球形,粒度分布较窄。

通过控制原料浓度、水解速率等因素,可以进一步调节SiO2的粒度和形貌。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工艺,可以获得具有高纯度和良好分散性的SiO2材料。

实验结果表明,溶胶时间和固化温度是影响SiO2形貌和粒度的关键因素。

当溶胶时间为60分钟、固化温度为400℃时,制备出的SiO2样品具有最佳的性能。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制备过程中有机物的挥发和残留可能会影响产品的纯度和性能。

为了提高制备效率和产品质量,建议在后续研究中可以对原料浓度、水解速率等参数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并尝试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添加剂的使用来改善产品的性能。

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工艺的应用领域。

由于SiO2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如高透明度、低热膨胀系数等,可以将其应用于光学、电子、催化剂等领域。

二氧化硅的工业化生产

二氧化硅的工业化生产

二氧化硅的工业化生产1.1 二氧化硅的种类二氧化硅也称硅质原料,不仅包括天然矿物,也包括各种合成产品,其产品可分为结晶态和无定形状两类。

二氧化硅天然矿物通常包括结晶态二氧化硅矿物石英砂、脉石英、粉石英和无定形硅矿物硅藻土。

合成产品要紧是白炭黑(无定形二氧化硅),包括气相白炭黑(气相二氧化硅)、沉淀白炭黑(沉淀二氧化硅)。

石英是二氧化硅天然矿物的要紧矿物组分,化学成分为SiO2,玻璃光泽,断口呈油脂光泽。

贝壳状断口,莫氏硬度7,密度2.65~2.66 。

颜色不一,无色透亮的叫水晶,乳白色的叫乳石英。

按其结晶习性分,三方晶系的为低温石英,又叫 -石英;六方晶系的为高温石英,又称 -石英。

石英砂是一个矿产品的专门名词,它泛指石英成分占绝对优势的各种砂,诸如海砂、河砂、湖砂等。

地质学按成因将它们划分为冲积砂、洪积砂、残积砂等。

石英砂的矿物含量变化专门大,以石英为主,其次包含各类长石、岩屑、重矿石(石榴子石、电气石、辉石、角闪石、榍石、黄玉、绿帘石、钛铁矿等)以及云母、绿泥石、黏土矿物等。

石英砂岩,是一种固结的砂质岩石,常简称为砂岩,是自然界最常见、最一般的硅质矿物原料之一,其石英和硅质碎屑含量一样在95%以上,副矿物多为长石、云母和黏土矿物,重矿物含量专门少。

常见的重矿物有电气石、金红石、磁铁矿等。

石英岩是由石英砂岩或其他硅质岩石通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变质岩。

脉石英是与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矿脉,其矿物组成几乎全部为石英。

粉石英是一种颗粒极细、二氧化硅含量专门高的天然石英矿。

粉石英这一词过去叫法专门多,它既包括天然的粉石英,同时也包括了由硅质矿物原料(石英岩、脉石英)加工而成的石英细粉。

硅砂是以石英为要紧成分的砂矿飞总称。

以天然颗粒状态从地表或地层中产出的硅砂,以及石英岩、石英砂岩风化后呈粒状产出的砂矿称为“天然硅砂”(或简称“硅砂”)。

与此对应,将块状石英岩、石英砂岩粉碎成粒状则称“人造硅砂”。

1.2 二氧化硅的性质1.2.1 性质二氧化硅在自然界分布专门广,如石英、石英砂等。

纳米SiO2制备实验方案

纳米SiO2制备实验方案

纳米SiO2制备实验方案
1.试剂
正硅酸乙酯(TEOS)(A.R.);无水乙醇;25% 浓氨水(A.R.);去离子水
2.实验过程
Si02胶体粒子的制备参考Stöber法,利用碱性条件下硅醇盐水解制备单分散SiO2粒子。

实验过程:.
先将16 mL水、50 mL无水乙醇,9 mL氨水二者置于一锥形瓶中,在搅拌下条件下使之混合均匀,60℃恒温30min。

然后滴加4.7 mL正硅酸乙酯。

反应6h后得到均匀溶胶,100℃下蒸发溶胶得到凝胶粉,凝胶粉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真空抽滤后在120℃真空干燥24h得到白色粉体,研磨后得到SiO2粒子,密封保存。

3.研究内容
合成条件对粒子粒径及分散度影响
3.1.1反应物浓度用量对SiO2粒子合成影响。

考虑氨水;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硅源浓度—TEOS浓度的对SiO2粒子粒径,分散度等的影响。

3.1.2其他条件的影响
3.2 纳米SiO2粒子表征
3.2.1纳米SiO2粒子表面形貌
3.2.2 纳米SiO2粒子FTIP分析
3.2.3 纳米SiO2粒子TG-DSC分析
3.2.4 SiO2粒子的稳定性分析
其中3.1为近期要完成的任务。

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综述

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综述

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综述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在溶液中生成沉淀,再将沉淀物进行分离、洗涤、干燥等步骤,最终得到二氧化硅。

下面将对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进行详细综述。

一、基本原理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的化学反应基于硅酸盐与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

其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xSio2•yH2O+yH+→Sio2+(x+y)H2O其中,x和y是反应物的系数,表示硅酸盐与酸的比例。

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可以获得不同粒径和纯度的二氧化硅粉末。

二、制备方法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原料:通常使用硅酸钠、无机酸(如盐酸和硫酸)作为原料。

也可以使用含有硅酸盐的天然矿物,如海泡石、坡缕石等。

2.化学反应:将硅酸钠或硅酸盐矿物与无机酸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生成硅酸沉淀。

3.分离:将生成的硅酸沉淀与溶液分离,可以采用过滤、沉降等方法。

4.洗涤:将硅酸沉淀洗涤干净,去除其中的杂质。

5.干燥:将洗涤干净的硅酸沉淀进行干燥处理,得到二氧化硅粉末。

6.煅烧:在一定温度下对二氧化硅粉末进行煅烧处理,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有机物等杂质,得到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三、影响因素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的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原料质量、反应条件、洗涤和干燥等步骤的操作条件。

具体如下:1.原料质量:原料中杂质的含量会影响最终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因此,应选择纯度较高的原料进行制备。

2.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液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硅酸的生成和结晶过程,从而影响最终产品的粒度和纯度。

3.洗涤和干燥:洗涤和干燥过程中的操作条件也会影响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如洗涤次数、干燥温度和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四、应用领域沉淀法制备的二氧化硅粉末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陶瓷、玻璃纤维、涂料等领域作为高性能填料,也可以用于制造光学器件、电子材料等领域。

同时,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的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粒径和纯度的二氧化硅粉末,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x

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x
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
1. 实可溶性硅酸的性质,掌握一种破坏凝胶
的方法。
2. 预习要点
2.1《无机化学》中有关可溶性硅酸盐部分的 内容,尤其是水玻璃的性质。 2.2 预习有关溶胶的性质。
3. 基本原理
二氧化硅是地壳中存在量最大的氧化物,在 橡胶、塑料工业上作为补强填充料使用的二氧 化硅则大多为人工制备。人工制备二氧化硅的 一般途径有:气相法和溶液沉淀法。 气相法:利用硅的蒸气态的卤化物如SiCl4与水 蒸气在高温时水解: SiCl4 + 2H2O(g) = SiO2 + 4HCl(g)
实验流程
水玻璃 除杂稀释 稀硫酸 产品检验 >80℃ pH= 7~8 交替滴加 电解质 溶液
烘干
除杂
5. 实验步骤
5.1 水玻璃稀释
称取30 克水玻璃,加70 cm3水稀释,混匀后,置于 带橡皮塞的150 cm3细口瓶中静置数天,此操作要求提
起完成。
5.2 酸化沉淀
在250cm3 烧杯中,盛放80cm3 15%Na2SO4溶液, 加热至80~85 oC ,剧烈搅拌下,交替加水玻璃清液和 1moldm-3硫酸,使体系的pH值维持在7~8之间(用什么 方法检查?),水玻璃加完之后,恒温20分钟,用倾析法 弃去上层清液,然后用热水洗涤沉淀至无SO42-为止, 抽滤出沉淀,110oC 烘干,得成品。
5.3 性质检验
取少许产品于试管中,分别试验其与碱和酸的作用
情况,若无变化,加热观察有何现象?
6. 问题与讨论
6.1 反应体系中硫酸钠的作用是什么?若不加硫酸 钠,反应结果如何? 6.2 水玻璃溶液和酸液如果不是交替加入对结果有
何影响?
4. 仪器和药品
磁力搅拌器,台秤,抽滤装置、烘箱等;

工业制备粗硅的反应方程式

工业制备粗硅的反应方程式

工业制备粗硅的反应方程式工业制备粗硅的主要反应是通过石英砂和木炭的高温还原反应。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如下:SiO2 + 2C → Si + 2CO在这个反应中,石英砂(化学式为SiO2)作为硅的原料,木炭(C)作为还原剂。

反应产物为粗硅(Si)和一氧化碳(CO)。

解释:工业制备粗硅的过程主要分为两步:首先是石英砂的预处理,然后是高温还原反应。

石英砂矿石经过破碎、洗涤等预处理工序,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石英砂。

石英砂是由二氧化硅(SiO2)组成的,它是硅的主要来源,因此需要进行预处理以确保反应的纯度和效果。

接下来,将预处理后的石英砂与木炭混合,放入高温炉中进行还原反应。

在高温下,木炭作为还原剂与石英砂发生反应。

反应过程中,木炭中的碳与石英砂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同时石英砂中的硅氧键断裂,释放出硅元素(Si)。

由于一氧化碳是一种气体,会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挥发,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最终,反应产物中的粗硅被收集和提取出来。

这个反应方程式反映了石英砂和木炭的高温还原反应。

石英砂中的二氧化硅(SiO2)被还原为硅(Si),而木炭中的碳(C)被氧化为一氧化碳(CO)。

这个反应是一种典型的还原反应,通过加热和还原剂的作用,将石英砂中的硅元素提取出来。

符合标题中心扩展下描述:在工业制备粗硅的过程中,石英砂和木炭的高温还原反应是关键步骤。

这个反应方程式描述了石英砂和木炭在高温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了粗硅和一氧化碳。

工业制备粗硅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因此精确控制反应条件和纯度非常重要。

石英砂作为硅的主要来源,必须经过预处理来去除杂质。

而木炭作为还原剂,通过与石英砂中的氧发生反应,促使硅元素的释放。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器的选择等参数都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反应的高效和产物的纯度。

工业制备粗硅的反应方程式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它描述了原料和还原剂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过程。

通过这个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到石英砂和木炭的反应机理,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反应条件的调整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进众所周知的Stober 方法[135],通过正硅酸乙脂(TEOS)在含有水(H2O)、
氨水(NH3OH)的乙醇混合溶液中水解,制备了不同尺寸(300,500,900 和1200 nm)
的二氧化硅(SiO2)微球。

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二氧化硅(SiO2)微球单分散、尺寸
分布窄、不团聚,尺寸大小依靠反应物的浓度。

典型的实验是混合正硅酸乙脂(TEOS)、
水(H2O)、氨水(NH3OH)、乙醇(C2H5OH),在室温下搅拌 4 小时,结果得到白色
的SiO2胶体悬浮液。

用离心机把SiO2从悬浮液中离心出来,之后用乙醇洗三次。


600 nm 大的SiO2,不能直接通过Stober 方法制备,需要种子生长过程。

在种子生长
过程,把一定量的SiO2加入NH3,H2O 和C2H5OH 的混合溶液之后,加入TEOS 和水,
这个过程与Stober 相似。

表3-1 列出了制备不同尺寸的SiO2的实验条件。

3.2. 2 SiO2@Y2O3:Eu3+ 核壳材料的制备
利用Pechini 型溶胶-凝胶法在SiO2球上包覆Y2O3:Eu3+层,制备SiO2@Y2O3:Eu3+
核壳发光材料[136-138]。

搀杂的Eu3+的浓度占基质Y2O3中Y3+浓度的5%,这是最优化
条件[138]。

称取化学计量比的Y2O3 和Eu2O3 (Y1.9Eu0.1O3),用硝酸溶解,冷却到室
温,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其体积比为7:1),加入柠檬酸作为络合
剂,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2:1,再加入一定量的聚乙二醇(0.08g/ml)作
为交联剂, 溶液搅拌2 小时形成溶胶,然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SiO2 粒子,搅拌5
小时,用离心机把悬浮液离心。

所得试样在100 oC 干燥两个小时,然后以每小时120
oC 的升温速度烧结到900 oC,并保留2 小时。

这样的过程反复几次,以增加Y2O3:Eu3+
层的厚度。

实验过程如图3-1 所示。

为作对比,把包覆之后的溶胶蒸发形成凝胶,烧
结到相应的温度,制备纯的Y2O3:Eu3+粉末。

表3-1 制备不同尺寸SiO2 的实验条件:C 是浓度,单位是mol/L, N 是反应次数,t是反应时间
图3-1 核壳SiO2@Y2O3:Eu3+发光粉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