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高中英语语法》专题讲座(1)

合集下载

(英语)高一英语专题汇编英语语法填空(一)含解析

(英语)高一英语专题汇编英语语法填空(一)含解析

(英语)高一英语专题汇编英语语法填空(一)含解析一、高中英语语法填空1.阅读下面材料,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The powerful Hurricane Barry weakened but remained a weather nightmare on Tuesday. It ________ (strike) parts of Arkansas with at least six________ (inch) of rain and caused flash flooding that drowned ________animal shelter and killed a puppy.Heavy rains were falling. The Humane Society of Clark County issued an SOS after flooding drowned its recently rebuilt shelter. "SOS! We are flooded. It's on the building! "the official said in a Facebook post. "We need help! Can any of you keep a dog ________two at your houses? Help! Help! Help!" Video from the scene showed wet dogs wandering loose in the shelter, the floor covered in water. Many offered their homes and yards ________the animals. A short time ________(late), the official posted an update on Facebook________(say) foster homes have been found for all 72 dogs. "We are so blessed! People from all over have come to ________ (we) rescue. Donations. Cleaning. Fostering. It's really________ (impress)." the post said. After the rainfall, a ray of sunshine shone brightly in the states ________the storm burst last week.【答案】 struck;inches;an;or;to;later;saying;our;impressive;where【解析】【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叙文,飓风袭击了阿肯色州的部分地区,并引发了山洪暴发,淹没了一家动物收容所,导致一只小狗死亡。

高中英语语法讲义

高中英语语法讲义

高中英语语法讲义第6讲动词时态和语态【概述】英语动词根据其在句中的作用可分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两种。

谓语动词存在有时态和语态形式,非谓语动词有一般式,进行式,完成式,否定式,被动式和其复合结构。

动词以上的变化是国语中没有的,这也正是一个中国学生最难掌握的,在使用英语时常犯这类错误。

动词时态和语态是英文基础知识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高考的一个必考点。

湖北省高考英语对动词时态和语态知识的直接考查实放在写作部分(完成句子和书面表达)。

英文常见的谓语动词时态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将来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式和过去将来时十一种时态。

英文语态有两种,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在主动语态中,主语为谓语动词动作的执行者;在被动语态中,主语为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着,以上十一种时态都有其相对应的被动形式。

被动语态的基本构成方式是“be + 实义动词的过去分词”,换句话说,在被动语态中一定要有be (包括其变形being, been),但一个句子谓语部分中有be 时,并非就一定是被动语态,这时,还要看实义动词的形式。

在英文动词被动语态中,除了以上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外,同学们还需注意:(1)含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2)含短语动词的被动语态(3)主动形式表示被动的情况。

英文谓语部分中的时态和语态为谓语部分的两个方面,并非两个独立存在的谓语部分。

例如:We speak English. (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English is widely spoken all over the world. (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被动语态)【知识储备】1、各种时态和其被动语态的构成方式。

(熟记)2、各种时态和语态的用法。

3、弄清几对易混时态的区别---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时与现在完成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与过去完成时,特别要对过去完成时和过去将来时进行慎重运用。

高中英语语法专项精讲-非谓语动词讲解

高中英语语法专项精讲-非谓语动词讲解

非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包括不定式(to do)、动名词(-ing)、现在分词(-ing)与过去分词(-ed)。

它们不受主语人称和数的限制,动词不定式定义:动词不定式是非谓语动词的一种,它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在句子中不能独立作谓语,但它仍保持动词的特点,一、不定式的意义1. 不定式的一般式:一般式表示的动作或状态发生在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或状态的同时或之后。

当不定式的逻辑主语是这个不定式所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时,不定式一般要用被动式(to be done).eg: He seemed to be tired. The building to be finished next month is for our teachers.2. 不定式的进行式:进行式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与谓语的动作同时发生。

e.g. When I went to his home, he happened to be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3. 不定式的完成式:如果不定式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发生在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或状态之前,就用完成式;若是在此基础上的被动含义,就用完成被动式( to have been done).e.g. He is said to have written a novel about the Long March.He is said to have been taught French when he was a child.4. 不定式的完成进行式:如果不定式的动作是在谓语所表示的时间之前一直在进行或有可能继续进行的动作,就要用完成进行式.eg: We’re happy to have been working with the experts all the month.二、不定式的用法:1. 不定式做主语:不定式做主语一般表示具体的某次动作。

而动名词doing 表示习惯的,经常的动作。

高中英语必修一语法讲解 定语从句(1)

高中英语必修一语法讲解  定语从句(1)

,定语从句(1)概念引入:She is the girl who sings best of all.她是所有人中唱得最好的。

This is the best film that I have ever seen.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部。

He had failed in the maths exam, which made his father very angry .他数学考试没有及格,这使他的父亲很生气。

Give me the b ook whose cover is green.把那本儿绿皮儿的书给我。

定语从句是我们初中学过的一项语法,上面这些句子与你初中学的有差别吗?是不是有点不同呢?从这个单元开始,我们将学习定语从句的升级版,但还是从头开始学哟。

语法点拨【高清课堂:定语从句一 P1】定语从句的定义 Do you know the girl who came here yesterday? 你认识昨天来的那个女孩吗?The book which he bought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is very good .他前天买的那本书很棒。

He is the man whom we should learn from . 他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人。

Her friend whose home is very far came to see her . 她的那位家很远的朋友来看她了。

其中粗体的部分就是定语从句,划横线的部分叫做先行词,也就是被定语从句修饰的词。

定语从句:修饰一个名词或代词的从句称为定语从句,一般紧跟在它所修饰的先行词后 面。

先行词:被定语从句修饰的名词或代词。

关系词:上面例子中的关系代词 who, whom, which, that 是用来引导定语从句的连接词。

这些连接词代替先行词在从句中担任一个成分,如主语、宾语或表语。

例如:Those students who study in this school are good at football.(who 代替先行词 students 在从句中充当主语)There is still mu ch homework which we must finish.(which 代替先行词 homework 在从句中充当宾语)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I. who 和 whom1. who 和 whom 代表人, 当先行词在从句中作主语时用 who 引导,作宾语时用 whom 引导。

高中英语语法之代词概述及各类代词用法讲义

高中英语语法之代词概述及各类代词用法讲义

高中英语语法之代词概述及各类代词用法归纳代词概述1. 什么是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一类词, 它在句中的作用类似于名词。

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 物主代词, 自身代词, 相互代词, 指示代词, 疑问代词, 连接代词, 关系代词和不定代词。

2. 代词在句中的作用1) 作主语That's my book. 那是我的书。

Both are expensive. 两个都很贵。

Who tells you this? 谁告诉你这个?2) 作宾语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好好照顾自己。

I will show it to you. 我会展示给你看。

I don't believe him. 我不相信他。

3) 作表语The car is not mine. 这辆车不是我的。

I will be myself again soon. 我过一会儿就会没事了。

4) 作同位语The thing itself is not important. 事情本身并不重要。

They are both in favor of the plan.他们两人都赞成这个计划。

5) 作呼语You stand here and wait for the bus. 你站在这儿等公车吧。

Be patient, everyone. 大家都耐心点吧。

6) 作定语That's my glasses. 那是我的眼镜。

I'll buy that umbrella.人称代词1. 人称代词的词汇a) 人称代词主格 (在句中作主语)单数第一人称: I (我)单数第二人称: you (你)单数第三人称: he, she, it (他,她,它)复数第一人称: we(我们)复数第二人称: you(你们)复数第三人称: they (他们/她们/它们)b) 人称代词宾格 (在句中作宾语)单数第一人称: me (我)单数第二人称: you (你)单数第三人称: him, her, it(他,她,它)复数第一人称: us(我们)复数第二人称: you(你们)复数第三人称: them (他们/她们/它们)2. 人称代词在句中的作用1) 作主语I am a student. 我是一名学生。

非谓语动词专题讲座(1)

非谓语动词专题讲座(1)
no use __B___ with him. (31. 2006 SHHMET)
• A. to argue B. arguing C. argued D. having argued ② There is no joking about such matters. 这种玩笑开不得。 •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the students health
高中英语学习课件
非谓语动词专题讲座(1)
年级科目:高中英语 主 讲 人:王海峰 学 校:西安市第45中学
.


非谓语动词作主语 非谓语动词作宾语 非谓语动词作宾补 非谓语动词作主补 非谓语动词作表语
.
1. 非谓语动词的基本概念
• 非谓语动词指可以担当除谓语外其它语法功能的动词 形式。它有以下三种形式:
【名题解析】
• —Car 17 won the race.
D
• —Yes, but its driver came close to ______.
• A. having been killed B. have been killed
• C. be killed
D. being killed
.
3. 非谓语动词作宾语
.
2. 非谓语动词作表语
三种非谓语动词都可以作表语。但高考主要考查学生
对过去分词作表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能力。请识记下
列短语:get started “启动”;get changed “换装”;get
cornered “受困”;get trapped “受困”; get dressed “穿
衣”。
.
3. 非谓语动词作宾语

高一英语暑假精品课(译林版2020必修第一册)必修一unit1语法讲解

高一英语暑假精品课(译林版2020必修第一册)必修一unit1语法讲解

高一英语暑假精品课(译林版2020必修第一册)必修一unit1语法讲解1.初步掌握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语法知识点-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2.能够运用该单元的语法点正确做题Unit 1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一、句子成分在英文中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表语、定语和状语、宾语补足语、同位语等。

【知识梳理1】主语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或发出者。

一般由名词、代词、不定式或相当于名词的词、短语或从句来充当。

一般在句首。

【例题精讲】例1. Lucy is a beautiful nurse. (名词作主语)例2. He reads newspapers every day. (代词作主语)例3. Smoking is harmful to the health. (动名词作主语)例4. To swim in Kunming Lake is a great pleasure.(不定式作主语)例5. What we should do is not yet decided. (从句作主语)【知识梳理2】谓语说明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必须是动词。

谓语和主语在人称【例题精讲】例1. His parents are teachers. (系动词作谓语)例2. We study hard.(行为动词作谓语)例3. We don’t finish reading the book.(助动词和行为动词一起作谓语)例4. He can speak English. (情态动词和行为动词一起作谓语)【知识梳理3】宾语宾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由名词、代词、不定式或相当于名词的词、短语或【例题精讲】例1. She is doing her homework now.(名词作宾语)例2. We often help him.(代词作宾语)例3. He likes to play basketball.(不定式作宾语)例4. We enjoy listening to the music. 我们喜欢听音乐。

高中英语语法点总结

高中英语语法点总结

高中英语语法点总结高中英语语法点总结高中英语语法点总结篇1(1)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作状语的区别。

现在分词做状语与过去分词做状语的最主要区别在于两者与所修饰的主语的主动与被动关系的区别。

1)现在分词作状语时,现在分词的动作就是句子主语的动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主动关系。

He went out shutting the door behind him. 他出去后将门随手关上。

Not knowing what to do, he went to his parents for help. 由于不知如何办是好,他去找父母帮忙。

2)过去分词作状语时,过去分词表示的动作是句子主语承受的动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Given more attention, the trees could have grown better. 如果对这些树多关心一些,它们本来会长得更好。

Faced with difficulties, we must try to overcome them.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必须设法克服。

(2)动词不定式和分词作状语的区别1)分词作状语一般表示伴随,而不定式常常表示目的。

They stood by the roadside talking about the plan.他们站在路边谈论着这个计划。

(伴随)They stood by the roadside to talk about the plan.他们站在路边为的是谈论这个计划。

(目的)2)分词作状语放在句子开头,除表示原因之外有时表示时间或条件。

动词不定式作状语时,除了表示目的以外,还表示结果或原因。

Reading attentively,he forgot the time for lunch.由于在专心读书,他忘了吃午饭的时间。

(原因)Reading carefully,he found something he had not knownbefore.他仔细读书时,发现了一些从前不知道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 ,OB ,OC 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 ,由AB AC →→=得,22()()OB OA OC OA -=-,因为1OA OB OC ===,所以有,OB OA OC OA ⋅=⋅则()()AB AC OB OA OC OA ⋅=-⋅-2OB OC OB OA OA OC OA =⋅-⋅-⋅+ 21OB OC OB OA =⋅-⋅+设OB 与OA 的夹角为α,则OB 与OC 的夹角为2α所以,cos 22cos 1AB AC αα⋅=-+2112(cos )22α=--即,AB AC ⋅的最小值为12-,故选B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 中,已知//,2,1,60AB DC AB BC ABC ==∠= ,动点E 和F 分别在线段BC 和DC 上,且,1,,9BE BC DF DC λλ==则AE AF ⋅的最小值为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求,AE AF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 AF ⋅,体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2918【解析】因为1,9DF DC λ=12DC AB =,119199918CF DF DC DC DC DC AB λλλλλ--=-=-==, AE AB BE AB BC λ=+=+,19191818AF AB BC CF AB BC AB AB BC λλλλ-+=++=++=+,()221919191181818AE AF AB BC AB BC AB BC AB BCλλλλλλλλλ+++⎛⎫⎛⎫⋅=+⋅+=+++⋅⋅ ⎪ ⎪⎝⎭⎝⎭19199421cos1201818λλλλ++=⨯++⨯⨯⨯︒2117172992181818λλ=++≥+= 当且仅当2192λλ=即23λ=时AE AF ⋅的最小值为29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1,0F ,其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过点K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Ⅰ)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Ⅱ)设89FA FB →→⋅=,求BDK ∆内切圆M 的方程.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m x =+,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1,0K -,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则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112211,,,,,A x y B x y D x y -,故214x my y x =-⎧⎨=⎩整理得2440y my -+=,故121244y y m y y +=⎧⎨=⎩则直线BD 的方程为()212221y y y y x x x x +-=--即2222144y y y x y y ⎛⎫-=- ⎪-⎝⎭令0y =,得1214y yx ==,所以()1,0F 在直线BD 上.(Ⅱ)由(Ⅰ)可知121244y y m y y +=⎧⎨=⎩,所以()()212121142x x my my m +=-+-=-,()()1211111x x my my =--= 又()111,FA x y →=-,()221,FB x y →=-故()()()21212121211584FA FB x x y y x x x x m →→⋅=--+=-++=-,则28484,93m m -=∴=±,故直线l 的方程为3430x y ++=或3430x y -+=213y y -===±,故直线BD 的方程330x -=或330x -=,又KF 为BKD ∠的平分线,故可设圆心()(),011M t t -<<,(),0M t 到直线l 及BD 的距离分别为3131,54t t +--------------10分 由313154t t +-=得19t =或9t =(舍去).故圆M 的半径为31253t r +== 所以圆M 的方程为221499x y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 :y 2=2px(p>0)的焦点为F ,直线y =4与y 轴的交点为P ,与C 的交点为Q ,且|QF|=54|PQ|.(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垂直平分线l′与C 相交于M ,N 两点,且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 的方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 2=4x. (2)x -y -1=0或x +y -1=0. 【解析】(1)设Q(x 0,4),代入y 2=2px ,得x 0=8p,所以|PQ|=8p ,|QF|=p 2+x 0=p 2+8p.由题设得p 2+8p =54×8p ,解得p =-2(舍去)或p =2,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2)依题意知l 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 的方程为x =my +1(m≠0). 代入y 2=4x ,得y 2-4my -4=0. 设A(x 1,y 1),B(x 2,y 2), 则y 1+y 2=4m ,y 1y 2=-4.故线段的AB 的中点为D(2m 2+1,2m), |AB|=m 2+1|y 1-y 2|=4(m 2+1).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 =-1m y +2m 2+3.将上式代入y 2=4x ,并整理得y 2+4m y -4(2m 2+3)=0.设M(x 3,y 3),N(x 4,y 4),则y 3+y 4=-4m,y 3y 4=-4(2m 2+3).故线段MN 的中点为E ⎝ ⎛⎭⎪⎫2m2+2m 2+3,-2m ,|MN|=1+1m 2|y 3-y 4|=4(m 2+1)2m 2+1m 2.由于线段MN 垂直平分线段AB ,故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12|MN|,从而14|AB|2+|DE|2=14|MN|2,即 4(m 2+1)2+⎝ ⎛⎭⎪⎫2m +2m 2+⎝ ⎛⎭⎪⎫2m 2+22=4(m 2+1)2(2m 2+1)m 4,化简得m 2-1=0,解得m =1或m =-1,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1=0.三、考卷比较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

题型分值完全一样。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四、本考试卷考点分析表(考点/知识点,难易程度、分值、解题方式、易错点、是否区分度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