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设计ppt
合集下载
交通建筑设计原理 PPT

1.3 交通建筑的发展趋势 ·交通建筑的建设数目、
规模巨大化
交通建筑之前言
交通建筑之前言 交通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职能和形式的变化不仅与交通 运输方式的变化、兴衰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也和社会经济、 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密切相连。
在城市交通方面,高架轻轨铁路和地铁的发展缓解了市内公 路交通的负荷,高架轻轨铁路和地铁与市区的公路交通一起 构成了城市立体交通网络。为了减少各种交通之间换乘的不 便,往往将各种公共交通线路的结合部汇交于一点,它既是 城市的交通枢纽,往往也是城市的重要商业、服务业和文化 娱乐中心。商业中心和城市交通枢纽的结合,使客运站的性 质由单一的运输功能转化为包括商业、服务性内容在内的多 功能综合建筑。
四·站前广场
3.1站前广场——功能组成 3.2站前广场——交通组织 3.3站前广场——综合布局
站前广场
挪威奥斯陆新中央火车站:——from 空间组 站前广场是客站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与站房、站场在使用功能上有
站前广场
澳大利亚墨尔Flinders大街火车站提案——form zaha 合理组织旅客和各种车辆在广场上安全、迅速地集散,为旅客创造一
b行流包线流的线组织原则:
;c站组前织广流场线的以车进辆站流和线出站分开为基本原则
分开
旅客流线与行包流线要
流线的设计要旅点客:流线与车辆流线要分
开 流线设计首先要分清进出站的顺序,并
做到流线简捷、一通般顺旅、客避流免线相与互贵交宾叉和、专干 用扰旅和客迂适回当,分力开求缩短旅客的流程距离
平面——功能流线关系 客运站流线示意图
一层平面
1候船厅 6贵宾 7小件寄存 9小卖 10广厅 11行包房 12母 子后船厅 13军人候船厅 15托运 17庭院 18问讯处 24办公
规模巨大化
交通建筑之前言
交通建筑之前言 交通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职能和形式的变化不仅与交通 运输方式的变化、兴衰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也和社会经济、 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密切相连。
在城市交通方面,高架轻轨铁路和地铁的发展缓解了市内公 路交通的负荷,高架轻轨铁路和地铁与市区的公路交通一起 构成了城市立体交通网络。为了减少各种交通之间换乘的不 便,往往将各种公共交通线路的结合部汇交于一点,它既是 城市的交通枢纽,往往也是城市的重要商业、服务业和文化 娱乐中心。商业中心和城市交通枢纽的结合,使客运站的性 质由单一的运输功能转化为包括商业、服务性内容在内的多 功能综合建筑。
四·站前广场
3.1站前广场——功能组成 3.2站前广场——交通组织 3.3站前广场——综合布局
站前广场
挪威奥斯陆新中央火车站:——from 空间组 站前广场是客站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与站房、站场在使用功能上有
站前广场
澳大利亚墨尔Flinders大街火车站提案——form zaha 合理组织旅客和各种车辆在广场上安全、迅速地集散,为旅客创造一
b行流包线流的线组织原则:
;c站组前织广流场线的以车进辆站流和线出站分开为基本原则
分开
旅客流线与行包流线要
流线的设计要旅点客:流线与车辆流线要分
开 流线设计首先要分清进出站的顺序,并
做到流线简捷、一通般顺旅、客避流免线相与互贵交宾叉和、专干 用扰旅和客迂适回当,分力开求缩短旅客的流程距离
平面——功能流线关系 客运站流线示意图
一层平面
1候船厅 6贵宾 7小件寄存 9小卖 10广厅 11行包房 12母 子后船厅 13军人候船厅 15托运 17庭院 18问讯处 24办公
《道路交通规划》课件

4 人性化设计
强调规划中的人文关怀,满足不同人群的出 行需求。
交通流量分析
拥堵分析
交通流模拟
分析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利用交通流模拟工具预测交通流 量变化,优化道路规划。
交通数据收集
讲解如何收集和分析交通流量数 据,为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道路网络分析
1
网络评估
评估现有道路网络的质量和性能。
1
交通管理策略
介绍交通管理的目标和主要策略。
2
道路维护
讲解道路维护的重要性和常见维护方法。
3
智能交通系统
探讨智能交通系统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2
瓶颈分析
识别并解决道路网络中的瓶颈问题。
3
道路拓展
探讨道路网络的拓展策略和方法。
道路安全分析
交通事故统计
分析交通事故数据,找出道路安全隐患。
道路设计安全
探讨道路设计中的安全性要求和标准。
交通标志与信号
介绍交通标志和信号的作用,提高道路安全性。
环境影响分析
1 噪音污染
探讨交通对环境噪音的影响和减少噪音污染的方法。
《道路交通规划》PPT课 件
本PPT课件旨在介绍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知识和重要内容,包括交通流量分 析、交通系统管理与操作、道路建设与维护等方面。通过案例和最佳实践, 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性。
道路交通规划基础
概述
介绍道路交通规划的定义、目标和作用。
数据收集与分析
解释如何收集和分析与道路交通规划相关的数 据。
2 大气污染
分析交通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提出减少排放的解决方案。
3 环境评估
介绍道路交通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估流程和指标。
交通设计7-交叉口内部区域渠化设计(标志标线)-PPT

中心黄色双实线——机动车双向通行各有两条或两条以 上机动车道而未设中央分隔带
中心黄色单实线
纵向标线设置——车行道中心线(中心隔离线)
中心黄色虚线——双向两车道的机动车专用道和非机 动车专用道
中心黄色虚实线
中心黄色虚实线设置条件
1、双向三车道的机动车专用道单车道一侧为虚线;
2、双向三车道其中一向为一条机非混行车道,对向为一 条机动车道和一条非机动车道,机非混行一侧为虚线; 3、需实现单侧禁止超车或变道的路段。
3、停车让行标志、减速让行标志宜单独设置。 4、有辅助标志的主标志与没有辅助标志的标志并设时,安装如图。当需 要两种以上内容对主标志进行说明时,可采用组合形式,但组合的内容不 应多于三种。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交通标志种类
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 指示标志 指路标志 旅游区标志 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可变信息标志
标志设计
平面图设计 版面设计 结构设计
警告标志设计
前置距离 预告交叉口形式的警告标志
预告道路断面发生变化的警告标志 其他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设计
禁止某种车辆通行的标志-一般设置在路段入口处
禁止车辆某方向通行的标志 禁止掉头标志
禁令标志设计
让行标志
限制速度、解除速度限制标志 禁止鸣喇叭标志
指示标志设计
❖
其他 形式标线 的设置
纵向标线设置——车行道中心线(中心隔离线)
设置条件
一块板道路,车行道宽度大于10m,机非双向混行; 一块板道路,车行道宽度大于6m,非机动车专用道或机动 车与非机动车对向单向通行; 三块板道路,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大于7m,机非双向通行。
纵向标线设置——车行道中心线(中心隔离线)
中心黄色单实线
纵向标线设置——车行道中心线(中心隔离线)
中心黄色虚线——双向两车道的机动车专用道和非机 动车专用道
中心黄色虚实线
中心黄色虚实线设置条件
1、双向三车道的机动车专用道单车道一侧为虚线;
2、双向三车道其中一向为一条机非混行车道,对向为一 条机动车道和一条非机动车道,机非混行一侧为虚线; 3、需实现单侧禁止超车或变道的路段。
3、停车让行标志、减速让行标志宜单独设置。 4、有辅助标志的主标志与没有辅助标志的标志并设时,安装如图。当需 要两种以上内容对主标志进行说明时,可采用组合形式,但组合的内容不 应多于三种。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交通标志种类
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 指示标志 指路标志 旅游区标志 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可变信息标志
标志设计
平面图设计 版面设计 结构设计
警告标志设计
前置距离 预告交叉口形式的警告标志
预告道路断面发生变化的警告标志 其他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设计
禁止某种车辆通行的标志-一般设置在路段入口处
禁止车辆某方向通行的标志 禁止掉头标志
禁令标志设计
让行标志
限制速度、解除速度限制标志 禁止鸣喇叭标志
指示标志设计
❖
其他 形式标线 的设置
纵向标线设置——车行道中心线(中心隔离线)
设置条件
一块板道路,车行道宽度大于10m,机非双向混行; 一块板道路,车行道宽度大于6m,非机动车专用道或机动 车与非机动车对向单向通行; 三块板道路,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大于7m,机非双向通行。
纵向标线设置——车行道中心线(中心隔离线)
《道路交通规划 》课件

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性
02
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能够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和事故,提
升城市居民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国内外交通规划的实践与经验
03
介绍国内外先进的交通规划理念和实践案例,为后续课程内容
提供参考和借鉴。
课程目标
掌握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为后续的深入学 习打下基础。
THANKS
感谢观看
了解国内外交通规划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国内外交通规划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提升学生的专 业素养和国际视野。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实践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02
道路交通规划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道路交通规划是对道路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旨在提高道路 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和车辆数 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愈发严重 。这导致了交通延误、浪费时间和资源、 增加污染排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解决 城市拥堵问题成为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任 务。
环境保护问题
总结词
环境保护是道路交通规划中必须考虑的重要 因素,旨在减少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详细描述
在道路交通规划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 车辆排放对空气、水源和土地的污染。采取 有效的措施,如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能源 汽车、建设绿地等,以降低交通对环境的破 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
高速公路规划案例
案例名称
沪宁高速公路规划
规划背景
杨晓光 交通设计PPT-第五讲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2)(2020年)

6)交叉口进口道渐变段标线设计
设计目的、设计方法、渐变段长度、设计结果
交叉口交通设计
7)出口道展宽设计
匹配原则
8)交叉口内部区域渠化设计
过街安全岛、右转导流线、左转导流线及待行 区等
9)行人过街横道设计
行人过街模式、过街横道位置及宽度
10)交叉口范围内公交及进出交通设计
公交停靠站位置、形式、渠化,进出交通组织 方式、渠化
5.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
1)道路交叉的基本含义
——为什么会有道路交叉?
2)道路交叉基本功能与形式
——如何交叉?
3)道路平面交叉设计目标和内容
——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做什么?
4)道路平面交叉交通设计基本方法
——如何进行平面交叉口的交通设计?
1)道路交叉的基本含义 ——为什么会有道路交叉?
• 不同的出行需求(不同目的地、长短距离、快慢)在空间 、事件和交通方式上总会存在冲突;
导流岛、导流线的设置与改善
改善交通 信号机的设置和改进 信号 配时方案改善
变更交通组织
改善畸形交叉口
斜交路口尽可能改成正交
多支交叉口,禁止流量较小的流向
设置左转或右转专用道
改善中央分隔带
改善铺装
改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
改进视距,清除影响视距的障碍
设置与改善交通安全设施
3、交叉口总体布局设计
混合交通布局设计——现状
通行的交叉口;
D型—不设控制的平面交叉口;
G型—交叉口不展宽及信号灯交叉口。
平面交叉口的设计目标
• 通行安全和有序:混合交通流的安全、有序交换 • 交叉口通行能力与路段通行能力的匹配 • 通行效率最大化• 平面交叉设计主要内容 交叉口总体布局设计 进出口道渠化设计 交叉口掉头车道设计 交叉口内部渠化设计 附属设施设计
设计目的、设计方法、渐变段长度、设计结果
交叉口交通设计
7)出口道展宽设计
匹配原则
8)交叉口内部区域渠化设计
过街安全岛、右转导流线、左转导流线及待行 区等
9)行人过街横道设计
行人过街模式、过街横道位置及宽度
10)交叉口范围内公交及进出交通设计
公交停靠站位置、形式、渠化,进出交通组织 方式、渠化
5.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
1)道路交叉的基本含义
——为什么会有道路交叉?
2)道路交叉基本功能与形式
——如何交叉?
3)道路平面交叉设计目标和内容
——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做什么?
4)道路平面交叉交通设计基本方法
——如何进行平面交叉口的交通设计?
1)道路交叉的基本含义 ——为什么会有道路交叉?
• 不同的出行需求(不同目的地、长短距离、快慢)在空间 、事件和交通方式上总会存在冲突;
导流岛、导流线的设置与改善
改善交通 信号机的设置和改进 信号 配时方案改善
变更交通组织
改善畸形交叉口
斜交路口尽可能改成正交
多支交叉口,禁止流量较小的流向
设置左转或右转专用道
改善中央分隔带
改善铺装
改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
改进视距,清除影响视距的障碍
设置与改善交通安全设施
3、交叉口总体布局设计
混合交通布局设计——现状
通行的交叉口;
D型—不设控制的平面交叉口;
G型—交叉口不展宽及信号灯交叉口。
平面交叉口的设计目标
• 通行安全和有序:混合交通流的安全、有序交换 • 交叉口通行能力与路段通行能力的匹配 • 通行效率最大化• 平面交叉设计主要内容 交叉口总体布局设计 进出口道渠化设计 交叉口掉头车道设计 交叉口内部渠化设计 附属设施设计
交通设计PPT课件

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吸收车辆排 放的尾气,降低噪音,美化道路景观 。
行道树
立体绿化
利用建筑物的墙面、屋顶等进行绿化 ,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行道 树种,提供遮荫,改善道路环境。
景观设计
景观节点
在道路交叉口、广场等节 点处设计景观,提升城市 形象,提供市民休闲空间 。
可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提 升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
可持续交通发展
可持续交通发展概述
可持续交通发展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优化 交通结构、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能耗和排放等方式, 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措施
包括建设绿色出行设施、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加强交通安 全管理等。
绿色交通设计案例
案例名称
深圳市南山区电动公交线路规划
案例描述
该规划在城市主要公交线路上推 广使用电动公交车,通过建设充 电站、优化线路布局等措施,减 少了碳排放,改善了城市空气质
量。
案例总结
绿色交通设计旨在降低交通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通过推广使用清 洁能源、优化交通方式等措施,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景观照明
利用灯光设计营造夜晚景 观,提升城市夜景效果, 增强城市吸引力。
公共艺术
在公共空间设置雕塑、壁 画等艺术作品,丰富市民 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 品质。
照明设计
路灯设计
合理布置路灯,提供足够的照明 强度,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景观照明
利用灯光突出景观特点,营造出绚 丽多彩的城市夜景。
高光污染防治
次。
交叉口设计
总结词
交叉口是交通冲突的节点,合 理设计交叉口可以减少交通延
行道树
立体绿化
利用建筑物的墙面、屋顶等进行绿化 ,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行道 树种,提供遮荫,改善道路环境。
景观设计
景观节点
在道路交叉口、广场等节 点处设计景观,提升城市 形象,提供市民休闲空间 。
可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提 升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
可持续交通发展
可持续交通发展概述
可持续交通发展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优化 交通结构、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能耗和排放等方式, 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措施
包括建设绿色出行设施、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加强交通安 全管理等。
绿色交通设计案例
案例名称
深圳市南山区电动公交线路规划
案例描述
该规划在城市主要公交线路上推 广使用电动公交车,通过建设充 电站、优化线路布局等措施,减 少了碳排放,改善了城市空气质
量。
案例总结
绿色交通设计旨在降低交通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通过推广使用清 洁能源、优化交通方式等措施,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景观照明
利用灯光设计营造夜晚景 观,提升城市夜景效果, 增强城市吸引力。
公共艺术
在公共空间设置雕塑、壁 画等艺术作品,丰富市民 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 品质。
照明设计
路灯设计
合理布置路灯,提供足够的照明 强度,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景观照明
利用灯光突出景观特点,营造出绚 丽多彩的城市夜景。
高光污染防治
次。
交叉口设计
总结词
交叉口是交通冲突的节点,合 理设计交叉口可以减少交通延
杨晓光 交通设计 全套PPT精品课件 共389页

交通空间
工
居
作
住
空
空
间
间
憩息空间
1、概念提出
1.1 交通设计提出的背景 -- 交通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 交通工程学的起源:上世纪30年代; • 我国开展交通工程学研究:上世纪70年代后期; • 交通设计概念的发展:
– 交通工程学诞生后,以交通规划指导交通设施建设; – 1950年,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出版; – 1960年开始,日本提出道路交叉规划设计理论与应用; – 上世纪70~80年代,公交专用道与公交优先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Streets., 2011. TRB. Highway Capacity Manual 2010, 2010. 杨少伟.道路立体交叉规划与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张苏.中国交通冲突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周荣沾.城市道路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GB 50220-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647-2011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 CJJ 37-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 152-2010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城市交通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 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住建部,2013. 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
国外经典 手册
杨少伟.道路立体交叉规划与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张苏.中国交通冲突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周荣沾.城市道路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经典专著
GB 50220-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647-2011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 CJJ 37-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杨晓光 交通设计PPT-第五讲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1)(2020年)

• 对于次干路,若其通过性交通功能过强,应弱化其功能,强化连接 作用 -- 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 适当允许沿线部分进出口交通左转进出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居住环境地区
3.交通组织设计
• 道路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在有限的道路空间上,科学合理地分 时、分路、分车种、分流向使用道路,使道路交通始终处于有 序、高效的运行状态
• 交通组织作为交通设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在平衡 交通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从宏中观层面对策交通的拥 堵和设施的不当使用,降低交通供需矛盾
• 路网交通组织通常采取单行线,局部禁行或绕行等组织措施
交通组织目标及对策
交通组织目标衡交通需求
平衡路网交通负荷 降低交通流混合程度
提纲
1. 概述 2. 城市道路网络衔接设计 3. 交通组织设计 4. 道路横断面优化设计 5. 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 6. 慢行交通系统优化设计 7. 连续流与间断流交通协调设计 8. 交叉口群交通协调设计 9. 道路沿线进出交通设计 10.交通信号控制方案设计
1.概述
• 道路交通设施有哪些基本资源? • 分配交通设施资源的原则是什么?
交通设施资源分配设计
交通设施基本资源
①交通设施功能资源——轨道、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
支路、生活区道路;
②空间资源——交通空间(车道宽/车道数、行人与自行车交通空间)、
附属设施空间、节点(交叉与枢纽)空间、连线距离,及其立体空间等;
③通行权资源——流向、转向、优先及其通行时间等; ④环境容量资源等——以设施网络交通容量和排放容量为约束的最大服
减少交通冲突 实现交通流有序化
组织策略
单向交通组织 变向交通组织 车辆分类禁限 出入口及交叉口转向限制 优先管理(如公交优先)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居住环境地区
3.交通组织设计
• 道路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在有限的道路空间上,科学合理地分 时、分路、分车种、分流向使用道路,使道路交通始终处于有 序、高效的运行状态
• 交通组织作为交通设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在平衡 交通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从宏中观层面对策交通的拥 堵和设施的不当使用,降低交通供需矛盾
• 路网交通组织通常采取单行线,局部禁行或绕行等组织措施
交通组织目标及对策
交通组织目标衡交通需求
平衡路网交通负荷 降低交通流混合程度
提纲
1. 概述 2. 城市道路网络衔接设计 3. 交通组织设计 4. 道路横断面优化设计 5. 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 6. 慢行交通系统优化设计 7. 连续流与间断流交通协调设计 8. 交叉口群交通协调设计 9. 道路沿线进出交通设计 10.交通信号控制方案设计
1.概述
• 道路交通设施有哪些基本资源? • 分配交通设施资源的原则是什么?
交通设施资源分配设计
交通设施基本资源
①交通设施功能资源——轨道、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
支路、生活区道路;
②空间资源——交通空间(车道宽/车道数、行人与自行车交通空间)、
附属设施空间、节点(交叉与枢纽)空间、连线距离,及其立体空间等;
③通行权资源——流向、转向、优先及其通行时间等; ④环境容量资源等——以设施网络交通容量和排放容量为约束的最大服
减少交通冲突 实现交通流有序化
组织策略
单向交通组织 变向交通组织 车辆分类禁限 出入口及交叉口转向限制 优先管理(如公交优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丘比丘宪章》 (Charter of Machupicchu,1997)
《马丘比丘宪章》指出,世界工业技术空前的进步,极 大地影响着城市生活以及城市规划和建筑,无计划的爆炸性城
市化和对自然资源的滥加开发,使环境污染达到了空前的、具有潜在灾 难性的的程度。
摒弃了《雅典宪章》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思想 基石,宣扬社会文化论的基本思想。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
交通工程学的实用价值
为什么建设交通设施? (鱼头:规划) 怎样最佳建造? 怎样用好交通设施? (鱼身:设计) (鱼尾:管理)
规划
设计
管理
1.概念提出
1.2城市与交通及其设计(交通与城市的依存性)
●“城市可以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 ●在对居住、工作、游憩不同地区的不同布置的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
4.交通设计理论基础
——城市设计与交通设计之关系 《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卷)》“城市 设计”条目称“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
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及艺术安排” 英国城市设计家弗· 吉伯特《市镇设计》一书中指出:
♦认识――不同群体、
不同背景人的看法
习、理性思考、认识交流,感性理 性结合
交通对策―交通工程学
交通参与者
交通规划、设计、 管理、政策与决策 理论、方法和技术
交通设施
交通工具
调整交通需求
提高服务能力
安全性、效率性、舒适性提高,环境明显改善 交通工程学的基本概念 交通运输功能 航空、轨道、水运、 道路交通运输
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且这一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 治结构
城市规划都“必须对人类的各种需求作出解释和反应”,
并“应该按照可能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意义提供与人品要求相适应的城市 服务设施和城市形态”
交通发展新思想、新理念与新方法
当事者控制 人为事故、质 力失常、车 量事故居多 辆故障、运 输管理不当 特殊需要、 超长、超高、 违章运输 超重现象严重
预防与改善诱 因及主动安全
特殊交 通问题
交通 环境 交通 不便
超长、超重、 超高车辆及特 种物品运输
废气、噪音、 振动、土地资 源占用等
限超与专用通 道管理
阻塞、设施 阻塞型环境污 降低交通阻塞、 规划/设计 染、振动 改善公共交通 与建设 与运载工具
1)对交通的再认识
车→环境→人→人与资源及生态 交通→交通与城市→交通与城市、社会、经济
2)改善交通的理念变化
增加交通设施→交通系统管理(TSM,Traffic System Mangement) →交通需求管理(TDM,Traffic Demand Mangement) →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Traffice Oriented Development) →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tation System) →(节约及可持续发展交通)绿色交通(GT,Green Transpotation)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和谐交通系统 (HTS,Harmonious Traffic System)
3)新方法
理念—专业化—定量化—精细化—系统化—延生化
.规划设计 管理协同
2.交通系统 要素集成
交叉口 路网 交叉口 个体交通 机动交通 路段 枢纽
管理
建设
效率
节能 减排 可靠 安全
交叉口群 公交优先 慢行交通
3.交通设计 目标集成
5.交通设计深层运用与发展
理论的意义: 科学是揭示事物间内在关系 与规律的知识体系;理论是表述科学 的知识和方法体系,对于实践、工程 和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4. 交通设计理论基础
——交通设计理论基础体系的构成与作用
基于交通设计概念的理论基础体系
(1)交通问题的系统性:交通系统工程理论 (2)交通设计对象:交通流-交通流理论 (3)交通设计目标:通畅、安全、便利、效率、 通畅-通行能力理论 安全-交通冲突理论 便利-交通行为理论 效率-多目标优化理论 (4)“设计”:构思、创意、创造、优化、组合与整合-工业设计 (5)交通设计基础:城市与交通规划、交通基础设施 城市-城市设计 交通设施-道路工程、轨道工程、机场工程、港口工程等
经济性考虑
优化性考虑
成本低、高利润的设计
投资少、服务水平高的系 统设计
成本最低、利润最高的设计 资源投入最小化系统最佳 (效率)设计
交通系统中的交通设计
城市 规划
交通规划
交通影响分 析与对策 交通设施设计与建设 交通管理规划 交通管理 含交通控制
交 通 设 计
面 向 建 设
着 地 的 可 实 施 方 案 编 制
交通设计与工业设计原理的同源性
项目 功能性考虑 工业设计 (以椅子设计为例) 坐的功能 交通设计 (交通系统的设计) 人、物的移动
需求性考虑 满足不同“坐”的需求(包 不同OD不同服务水平通 (面向“用户”设计) 括非功能性需求)乃至艺术 行需求以及以人为本系统 性设计 设计 可靠性设计 (安全性设计) 满足一定强度的设计 安全、准时性、可达性及 抗灾性设计
结构工程师 结构与工程设计 几何与结构的 工程技术
装潢设计师 装潢设计
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
功能、资源的 优化与美化
运营管理
交通管理方案 设计
交通管理
交通工程师
交通管理
(a)
(b)
1.3 交通设计基本概念
交通设计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同济大学提出 基 础―城市交通规划的理念和成果 目 的―交通舒畅、安全、便利、与环境和谐 约 束―交通设计的资源(包括时间、空间、投资等资源) 优 化―设计现有和未来建设的交通系统及其设施 设计成果―寻求最佳改善交通的方案,最佳的确定:交通的通行权、 系统的时间和空间要素等 作 用―承接交通规划和管理,指导交通设施的土木工程设计与交 通管理 性 质―中微观性,构思、智慧、创造、优化、组合、整合性 交通设计基于交通工程学与工业设计原理而形成,不同于交通工程设 计与交通设施设计
1.概念提出
1.1 交通及其问题与对策
辞海: (1)交通是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统称。
交通是实现人们 高品质生活的手段
●人和物的运转与运送 ●语言、文字、符号等的传递播送
(2)运输使用交通工具将人和物从一处运送到另一处。
交通系统构成的因素
人/物 交通 工程 交通 设施 交通 环境 交通 规划与 政策 信息
• 以建筑设计为例,其基本含义--以“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等为原则,根据任务要求,通过调查研究, 综合考虑功能要求以及投资、材料、环境、地质、水文、结构、构造、设备、动力、 施工等因素,设计成建筑单体或群体的方案及图纸文件(来自«辞海»)
1.概念提出
• 设计的基本概念应包括:设计的原则和目标,以相关条件 为约束,构筑最佳的系统或工程方案 • “设计”有构思、创意、创造、优化、组合与整合之意, 是“工程建设的灵魂” • “设计”方案需要通过文本和图纸来表现,但绝不可将 “设计”理解为画图;“在图纸上修改一根线比在现实世 界改造一项工程容易得多,但重要得多。” • 英国更提出通过“设计”提升21世纪国家的竞争力
“城市设计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
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 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交通设计应是城市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交通设计理论基础
——交通设计理论基础体系的构成及作用
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系统工程学
理论基础体 系
功能与构思及创造和创意原理——工业设计原理 城市构筑原理与方法——城市设计原理 交通系统与现象及规律分析——交通工程学 交通与资源和环境关系认识——资源与环境学 改善交通最佳方案创造与构筑——交通设计 交通设施建设工程与技术——交通土木工程学
应用——
交通设计上承接交通规划/城市设计,下承交通管理 交通设计指导交通基础设施(道路、枢纽、管理设施)设计与建 设
通问题需要4000亿美元
交通问题及对策的技术分析
交通问 题隶书 交通 阻塞 状态表现 成因 中国特征 对策 实现交通的有 序性与无瓶颈 化 设施间交通排 物理瓶颈、 秩序混乱型交 队、交通方式 虚拟(秩序) 通阻塞、交通 间阻塞 瓶颈、供需 规划设计不当 矛盾、事故 型阻塞
交通 事故
碰撞、抛锚、 落物
2.交通设计基本内容
设计目标 设计内容和方法 交通网络与交通组织设计 交 通 与 环 境 系 通 最 值 化 交通流有序化
安全 通畅 环保 便捷
交通安全设计
提高通行能力设计
提高设施利用资源率设计 公交优先设计
交通语言系统设计
附属设施布局设计 交通环境、景观协调设计
效率
以人为本设计.......
的交通网,是这些地区间的日常活动可以在最经济的时间内完成;
●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其交通的辐射性和服务性
―(雅典宪章) (国际现代建筑学会 1993 )
1.概念提出
• 设计---按照任务的目的和要求,预先定出工作方案和计划,绘出图样 • 诸多领域被应用,如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道路设计、机
械设计、系统设计以及工业设计等
--------------------------------------------降低冲突点和交织点的数量 在空间上分离混合交通流 在时间上分离混合交通流 设施必要的交通标识
交通控制方案设计
4. 交通设计理论基础
——交通设计理论基础体系的构成及应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 功能与构思及创造与创意原理 城市构筑原理与方法 交通系统与现象及规律解析 交通与资源和环境关系认识 交通设施建设工程与技术 ——系统工程学 ——工业设计原理 ——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 ——交通工程学 ——资源与环境学 ——交通土木工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