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乙炔、混合气体、丙烷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措施

合集下载

氧气、乙炔、混合气体、丙烷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措施

氧气、乙炔、混合气体、丙烷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措施

氧气、乙炔、混合气体、丙烷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措施通过前几次进行了安全检查中,用气方面,乙炔、氧气、混合气体、丙烷未分开集中存放,针对存在的问题车间主任和班组长落实整改措施如下: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点:一、气瓶存放点的间距不够。

二、气瓶使用过程中摆放安全间距不够。

三、大部分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压力表损坏。

四、气瓶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回火阀、防震圈、防倾倒装置。

五、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卧放。

六、气瓶在搬运过程中,存在滑、拖、踢现象。

车间主任和班组长落实整改措施如下:(注:回火器、压力表等设备没有或损坏的请车间主任及班长报计划给仓库进行采购。

其余的工作于6月底完成。

行政人事部月底将针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一、在车间适当位置建氧气、乙炔、混合气体、丙烷储存室各一个,分开存放。

二、气瓶在使用时应直立放置,不得卧放,用角铁制作钢架,将气瓶固定。

氧气与乙炔在使用过程两瓶相隔距离不得低于5米。

三、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使用合格、正常的气压表和回火器。

四、在搬运过程中严禁滑、拖、踢。

五、制定氧气瓶,乙炔瓶、混合气体、丙烷存放安全和使用安全管理规定如下:1、氧气瓶,乙炔瓶、混合气体、丙烷进厂后应分开放置,严禁在同一处存放(存放地点必须间隔10米以上的距离)存放处必须保证空气畅通,气瓶不得接触油污,严禁和易燃物、易爆物混放在一起,不准靠近带电电线。

2、用完的氧气、乙炔、混合气体、丙烷空瓶应做明标记。

并分开摆放。

3、氧气瓶、乙炔、混合气体、丙烷瓶在搬运过程中,不得同车搬运,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或碰击,在搬运前应检查气瓶防震圈是否配备齐全、合格。

4、气瓶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严禁靠近热源,气瓶必须直立放置,不准横躺卧放,特别是乙炔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燃烧爆炸。

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5、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两瓶间距为5M,与明火间距为10M,使用中必须配备氧气帽、防震圈、压力表、回火阀,现场配备灭火器。

6、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气瓶。

7、气瓶严禁抛掷或剧烈滚动,不得安放在可能产生火星的电气设备。

氧气、乙炔、氩气、石油液化气危害性预防措施

氧气、乙炔、氩气、石油液化气危害性预防措施

(企业内部培训资料,仅供员工培训使用。

谢绝外传及借用,公司拥有资料归属权和资料权)制造公司安全生产规程氧气/乙炔危害性和预防措施一、氧气瓶使用注意事项1.氧气瓶必须每3年检验一次。

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查清氧气瓶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但目前使用中氧气瓶超检验期充装的现象较为严重,给安全使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氧气瓶的附件中有瓶阀、手轮、瓶帽和防震胶圈。

瓶帽是为了防止气瓶瓶阀在搬运过程中被撞击而损坏,甚至被撞断使气体高速喷出,推动瓶阀和手轮向前高速飞动造成伤亡事故。

防震圈是为了防止气瓶受撞击的一种保护装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

《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带好防护帽。

但在实际使用中氧气瓶附件齐全的很少,大多数没有瓶帽、手轮,瓶阀伤痕累累,阀杆被撞弯,甚至严重变形,给安全使用带来严重威胁。

3.夏季使用时应防止曝晒。

因为氧气瓶的容积是有限的,曝晒会使瓶内介质温度升高,导致瓶内压力骤增,使气瓶处于危险状态。

有些用户在运输中没有采取遮阳措施,夏天使用时将氧气瓶置于太阳下暴晒。

尤其是夏季公路温度经常达到40多度,倘若气瓶本身存在缺陷,充装过量或者相互撞击,就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4.氧气瓶使用时必须距明火10米以外,贮存时严禁和乙炔瓶同室存放。

许多用户却忽视了这项要求,存在着焊接作业时氧气瓶距焊接点的距离不够10米,氧气瓶、乙炔瓶同室存放的现象。

一旦气瓶漏气,遇上明火发生爆炸,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运输和使用中,野蛮装卸的现象很普遍,如短距离运输时,将氧气瓶用力推倒,然后顺地面滚动;车辆运输时固定不牢,气瓶相互碰撞,从车辆上直接向下推等等。

如某市制氧厂用汽车装运氧气瓶到某企业,卸车时将氧气瓶推下撞击到另一只气瓶上,引起两只气瓶同时爆炸。

6,氧气瓶在充装时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失误造成超装,使瓶内压力升高,并超过它的许用应力,最后发生过量的塑性变形而爆炸。

氧气瓶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气体钢瓶存放或使用时要固定好,防止滚动或跌倒。

氧气乙炔专项整治方案

氧气乙炔专项整治方案

氧气乙炔专项整治方案一、前言氧气乙炔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气体组合,用于切割、焊接和热加工等工艺。

然而,氧气乙炔的使用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一旦出现泄漏或不当使用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

因此,对氧气乙炔的专项整治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为此,本次整治方案将针对氧气乙炔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治措施和具体方案,以确保氧气乙炔的安全使用,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整治目标1. 全面了解氧气乙炔使用情况,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问题;2. 制定并实施氧气乙炔专项整治方案,解决现有安全隐患和风险问题;3. 提升氧气乙炔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4. 通过整治工作,降低氧气乙炔事故的发生率,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整治范围本次氧气乙炔专项整治工作将涵盖氧气乙炔使用的各个领域和行业,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加工、建筑施工、制造业、化工企业等。

四、整治措施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氧气乙炔使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使用流程和安全操作要求,加强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2)加强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推行“一岗双责”制度,确保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

2. 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维护(1)对氧气乙炔使用场所的安全生产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加强对氧气乙炔储存容器和管道的安全检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泄漏隐患。

3. 应急预案建设(1)建立氧气乙炔使用单位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和责任人,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各相关人员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4. 安全监管(1)加强对氧气乙炔使用单位的安全监管和巡查,发现违规行为和隐患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

(2)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整理,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限,并进行跟踪监督。

氧气乙炔瓶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措施完整版

氧气乙炔瓶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措施完整版

氧气乙炔瓶使用中存在
的安全隐患整改措施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氧气、乙炔瓶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措施县质检所检查组对我矿的氧气瓶、乙炔瓶进行了专项检查,在氧气瓶、乙炔瓶的抽查检查中发现氧气瓶和乙炔瓶存在超期未检。

针对存在的问题,企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落实整改措施如下:一:加强对氧气瓶、乙炔瓶的监管力度,必须保证氧气瓶,乙炔瓶符合《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二:设专人对每一批的氧气瓶和乙炔瓶进行到货验收。

三:检查外观是否存在年检合格编号或出厂编号。

四:验收人员根据《氧气、乙炔瓶到货验收记录》内容进行到货验收。

五:检查人员发现规定内的任何问题可以要求退货,不予接收。

六:附:《氧气、乙炔瓶到货验收记录》。

氧气瓶、乙炔瓶到货验收记录
注:1、检查结果正常状态打“√”;异常状态打“×”并在备注栏填写意见;
2、此表由检查人员于每次到货时进行验收,并自行留存于工作场所保存,以备相关检查。

3、如发现氧气瓶或乙炔瓶存在任何一项隐患或不合格项,立即退货,不予接收。

氧气、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及气体泄露应急范文

氧气、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及气体泄露应急范文

氧气、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及气体泄露应急范文氧气和乙炔气瓶是常见的常压气瓶,在许多工业、医疗和实验室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氧气和乙炔气瓶的特性,安全使用和应急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氧气、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及气体泄露的应急处理范文。

一、氧气瓶的安全使用及气体泄露应急处理氧气是一种易燃物质,与火焰、热源和可燃物质接触会引发爆炸或火灾。

因此,使用氧气瓶时需要遵循以下安全措施:1.储存氧气瓶:氧气瓶应该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干燥地方,并远离可燃物和火源。

氧气瓶应垂直储存,以防止瓶阀受到损坏。

2.瓶阀操作:在打开或关闭瓶阀之前,确保周围没有明火或其他可燃物。

使用正确的工具打开或关闭瓶阀,并确保阀门完全开启或关闭,以防止气体泄露。

3.防止气体泄露:定期检查氧气瓶的阀门、管道和连接部件是否有损坏或泄漏。

如果发现气体泄露,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泄露,并通知相关人员。

4.防止氧气积聚:氧气是无色、无味的,但能支持燃烧。

在使用氧气瓶进行焊接或切割操作时,要确保作业区域有良好的通风,并避免氧气积聚。

如果发生氧气泄漏的应急情况,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1.远离泄漏源:迅速离开泄漏源,并保持安全距离。

2.切勿使用明火:禁止使用明火或产生火花的工具,以免引发爆炸。

3.启动紧急通风:打开窗户或通风设备,尽可能增加空气流动,以稀释泄漏的气体。

4.报警通知:迅速通知相关人员,并呼叫应急救援机构。

5.使用适当的装备:在进行泄漏清理时,佩戴呼吸器、手套和其他必要的防护装备。

氧气、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及气体泄露应急范文(二)乙炔气是一种极易燃的气体,与氧气混合能够产生高温的火焰。

因此,使用乙炔气瓶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事项:1.储存乙炔气瓶:乙炔气瓶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干燥地方,并远离可燃物和火源。

乙炔气瓶应垂直存放,阀门朝上,在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防止瓶阀受损。

2.瓶阀操作:在打开或关闭瓶阀之前,确保周围没有明火或其他可燃物。

使用适当的工具打开或关闭瓶阀,并确保阀门完全关闭,以防止气体泄露。

氧气、乙炔、氩气、石油液化气危害性预防措施

氧气、乙炔、氩气、石油液化气危害性预防措施

(企业内部培训资料,仅供员工培训使用。

谢绝外传及借用,公司拥有资料归属权和资料权)制造公司安全生产规程氧气/乙炔危害性和预防措施一、氧气瓶使用注意事项1.氧气瓶必须每3年检验一次。

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查清氧气瓶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但目前使用中氧气瓶超检验期充装的现象较为严重,给安全使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氧气瓶的附件中有瓶阀、手轮、瓶帽和防震胶圈。

瓶帽是为了防止气瓶瓶阀在搬运过程中被撞击而损坏,甚至被撞断使气体高速喷出,推动瓶阀和手轮向前高速飞动造成伤亡事故。

防震圈是为了防止气瓶受撞击的一种保护装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

《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带好防护帽。

但在实际使用中氧气瓶附件齐全的很少,大多数没有瓶帽、手轮,瓶阀伤痕累累,阀杆被撞弯,甚至严重变形,给安全使用带来严重威胁。

3.夏季使用时应防止曝晒。

因为氧气瓶的容积是有限的,曝晒会使瓶内介质温度升高,导致瓶内压力骤增,使气瓶处于危险状态。

有些用户在运输中没有采取遮阳措施,夏天使用时将氧气瓶置于太阳下暴晒。

尤其是夏季公路温度经常达到40多度,倘若气瓶本身存在缺陷,充装过量或者相互撞击,就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4.氧气瓶使用时必须距明火10米以外,贮存时严禁和乙炔瓶同室存放。

许多用户却忽视了这项要求,存在着焊接作业时氧气瓶距焊接点的距离不够10米,氧气瓶、乙炔瓶同室存放的现象。

一旦气瓶漏气,遇上明火发生爆炸,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运输和使用中,野蛮装卸的现象很普遍,如短距离运输时,将氧气瓶用力推倒,然后顺地面滚动;车辆运输时固定不牢,气瓶相互碰撞,从车辆上直接向下推等等。

如某市制氧厂用汽车装运氧气瓶到某企业,卸车时将氧气瓶推下撞击到另一只气瓶上,引起两只气瓶同时爆炸。

6,氧气瓶在充装时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失误造成超装,使瓶内压力升高,并超过它的许用应力,最后发生过量的塑性变形而爆炸。

氧气瓶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气体钢瓶存放或使用时要固定好,防止滚动或跌倒。

氧气乙炔混放检讨书模板

氧气乙炔混放检讨书模板

氧气乙炔混放检讨书模板
摘要:
一、前言
二、氧气乙炔混放的危害
三、氧气乙炔混放的原因分析
四、预防氧气乙炔混放的改进措施
五、总结
正文:
【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氧气乙炔混放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我们根据实际案例,整理了这篇氧气乙炔混放检讨书模板,以供参考。

【氧气乙炔混放的危害】
氧气乙炔混放会导致爆炸事故。

氧气乙炔是易燃易爆气体,当两者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而且,氧气乙炔混放的爆炸威力极大,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氧气乙炔混放的原因分析】
1.设备老化:氧气乙炔混放可能是由于设备老化,导致气体泄漏,进而混合。

2.操作不当:操作人员对安全知识的缺乏,或者在操作过程中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氧气乙炔混放。

3.管理不善:企业对氧气乙炔的管理不善,如存放位置不当,或者混放其他易燃易爆物品,都可能导致氧气乙炔混放。

【预防氧气乙炔混放的改进措施】
1.设备更新:定期检查设备,对老化设备及时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加强培训: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流程。

3.严格管理:对氧气乙炔的存放、使用、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安全。

【总结】
氧气乙炔混放是工业生产中的一大安全隐患,我们应当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生产安全。

氧气乙炔应急预案

氧气乙炔应急预案

氧气乙炔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目的:
为了防范和减少氧气乙炔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保障人员和设施的安全,制定氧气乙炔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二、应急预案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所有使用氧气乙炔的场所和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实验室、建筑工地等。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风险评估,定期对氧气乙炔使用场所进行风险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排除。

2. 应急设施,确保氧气乙炔使用场所配备有应急设施,包括灭火器、安全出口、紧急报警装置等。

3. 人员培训,对使用氧气乙炔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正确
使用氧气乙炔设备的方法、应对突发事故的程序等。

4.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氧气乙炔使用场所的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5. 应急响应,一旦发生氧气乙炔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
速组织人员疏散、启动安全设施,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救援。

6. 事故调查,对氧气乙炔事故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
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应急预案执行:
1.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预案演练,确保人员熟悉应急程序。

2. 每次发生氧气乙炔事故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应急预案
进行修订完善。

3. 对于违反氧气乙炔使用规定的行为,依据公司规定进行相应
的处罚。

以上应急预案内容,将有助于在氧气乙炔使用过程中,有效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保障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品存放预防措施
1、氧气瓶,乙炔瓶、混合气体、丙烷进厂后应分开放
置,严禁在同一处存放(存放地点必须间隔10米以上的距离)存放处必须保证空气畅通,气瓶不得接触油污,严禁和易燃物、易爆物混放在一起,不准靠近带电电线。

2、用完的氧气、乙炔、混合气体、丙烷空瓶应做明标
记。

并分开摆放。

3、氧气瓶、乙炔、混合气体、丙烷瓶在搬运过程中,
不得同车搬运,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或碰击,在搬运前应检查气瓶防震圈是否配备齐全、合格。

4、气瓶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严禁靠近热源,气瓶必
须直立放置,不准横躺卧放,特别是乙炔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燃烧爆炸。

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5、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两瓶间距为5M,与明火间距
为10M,使用中必须配备氧气帽、防震圈、压力表、回火阀,现场配备灭火器。

6、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气瓶。

7、气瓶严禁抛掷或剧烈滚动,不得安放在可能产生火
星的电气设备。

8、室外使用必须做好防晒防淋,严禁在太阳下暴晒。

冬天使用气瓶冻结时,严禁用明火烘烤或用金属敲击瓶阀。

9、气瓶在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瓶阀,使火自行熄灭,
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或四氯化碳灭火器。

切忌“严禁用铺盖法进行灭火”。

10、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
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采取折弯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来将火熄灭。

11、使用中应随时观察气瓶、胶管状态,有无漏气现象,
并保持喷口畅通。

山东华建仓储装备亭南煤业项目
2015年10月1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