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模块(上)期末试题2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B. 耀眼(yào)C. 轰鸣(hōng)D. 峰回路转(fēng)2. 下列字词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风驰电掣(fēng)B. 雪中送炭(xuě)C. 碧空如洗(bì)D. 落花流水(liù)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突飞猛进,令人刮目相看。
B. 她温柔贤淑,深得家人喜爱,堪称贤妻良母。
C. 这件事关乎国家利益,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
D. 她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堪称知识渊博的典范。
4.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晨曦微露,朝霞映照,美不胜收。
B. 雨过天晴,彩虹挂在天边,绚丽多彩。
C.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繁华的街道灯火通明。
D. 雪花飘飘,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
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慷慨解囊,资助贫困学生,令人敬佩。
B. 她勤学好问,孜孜不倦,成绩优异。
C.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寓意深刻,令人深思。
D. 他才疏学浅,见识短浅,难以胜任这份工作。
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蜜蜂采蜜,辛勤劳动,为人类创造幸福。
B. 星星点点,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明珠。
C. 春风拂面,温暖如春,让人心旷神怡。
D. 雨水滋润,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今天有什么事?”我说:“没什么,就是想你了。
”B. 他一边走,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C.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历史书籍。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包括文学、历史、科学等多个方面。
8.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我今天去图书馆,因为明天要考试。
B. 他努力学习,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我不喜欢吃辣,可是他喜欢吃辣。
D. 这本书很厚,可以读上好几天。
基础模块语文上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lào yàn)B. 碧血丹心(bì xuè dān xīn)C. 气壮山河(qì zhuàng shān hé)D.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使我受益匪浅。
B. 因为明天要考试,所以我早早地就去了图书馆。
C. 我每天早上都坚持锻炼身体,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D.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需要请教老师。
3.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画龙点睛”相近的是:A. 胸有成竹B. 一鸣惊人C. 画蛇添足D. 青出于蓝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太阳像火球一样燃烧着。
B. 这本书像一座宝库,充满了知识。
C. 他的笑声像夜莺一样清脆。
D. 那座山像一条巨龙。
5.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是:A. 瑞雪兆丰年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是:A. 原句:他学习成绩很好。
变换后:学习成绩很好,他。
B. 原句:这个问题很复杂。
变换后:很复杂,这个问题。
C. 原句:她跳舞跳得很好。
变换后:跳舞跳得很好,她。
D. 原句: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变换后:在枝头欢快地唱歌,小鸟。
7.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是:A. 欣喜B. 愉快C. 高兴D. 愉悦8. 下列句子中,使用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错的吗?B. 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C. 这本书这么厚,你能看完吗?D. 你看,这朵花多美啊!9. 下列诗句中,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基础模块上语文期末试题

保康中职语文期末测试题基础模块(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选出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不同的一项()A.寒暄玄机选拔炫耀B.雾霭拜谒遏制蔼然C.珊瑚删除蹒跚姗姗D.懊丧澳门奥运凹凸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怜悯斩新笨拙冷寞一愁莫展B.愁怅偏辟弘扬倾轧九宵云外C.沉湎份礼溃烂油腻再接再厉D.骄健慷概缅怀娇嗔食不裹腹3、下列句中的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恰当的一项是()①小屋的出现,________了山的寂寞。
②每个晚上,山下亮起________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________的灯光。
③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________,一片宁谧。
A.打破闪烁疏落安静B.点破闪烁稀疏安静C.点破灿烂疏落柔静D.打破灿烂稀疏柔静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A.“你看过首义博物馆的菊展么?”小李兴奋地说道:“今年首义博物馆的菊展真美!”B.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C.怎么啦,你?D.今年夏天,你是到奶奶家度暑假,还是到姥姥家度暑假?5、下列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翩然:形容动作轻快地样子。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B.遒劲:雄健有力。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悚然,害怕的样子。
C.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D.寒伧:同“寒碜”,寒冷,缺衣少食。
风韵:优美的态度,美好的韵律。
6、参照例句仿写的句子,表达准确的一项是( )例句:青年人衰老的心说:“我的明天不过是凝结在荷叶上的露珠。
”A 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飘忽即逝的白云。
”B 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快要落山的夕阳。
”C 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将化作春泥的花朵。
”D 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即将入土的棺材。
”7.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水平。
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卷及答案

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炫.(xuàn)耀蒙蔽.(bì)钦.(qīn)佩B.藐.(miǎo)视辜.(gǔ)负崇.(chóng)高C.垮.(kuǎ)掉厌倦.(juàn)恪.(kè)守D.累赘.(zhuì)啃噬.(shì)精悍.(h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班配一筹莫展扶弱济困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耐烦怙恶不悛摄手摄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根茎挺而走险流言蜚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模特徒有虚名莫名其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学习上遇到问题,我们一定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求教。
B.虽然积雪还没有融尽,然而轻风已经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随之豁然开朗....。
C.近年来,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故层出不穷....,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D.成功者不是守株待兔....的人,成功者往往是一面学习一面等适当时机的人。
4.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不过,如果不对热情的来源本身加以探究,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一切呢?(设问)B.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比喻)C.一些模样落魄的旧字画到了他的手里,一经装裱,便神气崭新。
(拟人)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
D.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他的意见。
6.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沁园春·雪》——诗歌B.莫泊桑——《项链》——小说C.莫言——《卖白菜》——戏剧D.舒婷——《致橡树》——散文7.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测试题(二)参考答案8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测试题(二)参考答案1.C(C项均读作“zhuǎn”。
A项中“作坊”的“作”应读“zuō”,其他读作“zuò”。
B项中“勾心斗角”的“角”应读“jiǎo”,其他的读作“jué”。
D 项中“参差”的“参”应读“cēn”,“参茸”的“参”应读“shēn”,其他读作“cān”。
)2.C(A项“坦”应为“袒”,“瑕”应为“遐”。
B项“拌”应为“绊”,“裹”应为“果”。
D项中“拔”应为“拨”,“嘎”应为“戛”。
)3.A(“视而不见”意思是虽然睁着眼看,却什么也没有看到,指不注意或不关心;“视如敝屣”意思是把某事物看作破鞋一样,比喻极为轻视。
句中指对“爱”漠不关心,故选用“视而不见”。
“拓展”除扩展的意思外还有开拓的意思。
“以至”、“致”都可以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造成的结果,但后者多指不好的结果。
而“野地里刮起风沙也不理会”只能说明他“用心”,说不上不好,故应选用“以至”。
)4.A(B项用错对象,“萍水相逢”是比喻陌生人间的偶然相遇。
C项“脍炙人口”多用于赞美诗文。
D项“罄竹难书”指罪恶极其多,是贬义词。
)5.A(B项主次颠倒,应是“我熟悉这部电视剧”。
C项“大约”“左右”语意重复。
D项成分残缺,可在不断蔓延后加“的趋势”。
)6.A(B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冒号。
C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D第二个逗号应改为顿号。
)7.C(比喻。
ABD都用了拟人。
)8.C9.A(欧·亨利是美国作家)10.D11.C(C项中“砺”是“磨刀石”的意思。
A项“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种手工艺)。
B项“有”通“又”,再一次。
D项“知”通“智”,智慧。
)12.D(过错)13.D(“博学”,是古今异义词,意为“广泛地学习”,句子的意思为“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14.(1)不尽长江滚滚来(2)只有香如故(3)小人喻于利15.亲密无间,情同手足16.①动作描写②肖像描写③语言描写(对话描写)17.烘托了悲凉的气氛和警察沉重的心情。
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卷及标准答案

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卷及答案————————————————————————————————作者:————————————————————————————————日期:23 / 12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炫.(xu àn )耀 蒙蔽.(b ì) 钦.(q īn )佩 B .藐.(mi ǎo )视 辜.(g ǔ)负 崇.(ch óng )高 C .垮.(ku ǎ)掉 厌倦.(ju àn ) 恪.(k è)守 D .累赘.(zhu ì) 啃噬.(sh ì) 精悍.(h à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班配 一筹莫展 扶弱济困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 .耐烦 怙恶不悛 摄手摄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根茎 挺而走险 流言蜚语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 .模特 徒有虚名 莫名其妙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 .学习上遇到问题,我们一定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求教。
B .虽然积雪还没有融尽,然而轻风已经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随之豁然开朗....。
C .近年来,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故层出不穷....,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D .成功者不是守株待兔....的人,成功者往往是一面学习一面等适当时机的人。
4.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不过,如果不对热情的来源本身加以探究,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一切呢?(设问)B.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比喻)C.一些模样落魄的旧字画到了他的手里,一经装裱,便神气崭新。
(拟人)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高教版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基础模块_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高教版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试题1、下列词语中,与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鲜xiān: 鲜.红新鲜.屡见不鲜.鲜.为人知B、强qiǎng:坚强.牵强.强.词夺理博闻强.识C、供gōng: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D、当dāng:当..家当.代门当.户对安步当.车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慰藉狼藉刺青踟蹰B、崎岖涟漪伟岸巍峨C、攀猿援助橡树照像D、火焰烟囱逶迤崴脚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骂道:“穷种啊!”然后她就——着小脚,——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到沟底,将那棵白菜——了上来。
A、颠;乍;下;抱B、挪;乍;下;捡C、颠;乍;跑;拾D、挪;乍;跑;抱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校区总体设计工作,融会了各派的建筑风格,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
B、展览馆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孔繁森同志生前使用过的东西。
C、大批灾区儿童重新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坐上了崭新的桌椅,广大家长对此十分满意。
D、降价促销是一种低层次的竞争手段,通过降价来促销,有如饮鸩止渴。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B、“出来吧,你们!”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C、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D、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6、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最恰当的一组是()或博爱①或温情②或抗争③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④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美好境界前行⑤A、①, ②, ③, ④, ⑤。
B、①,②, ③;④, ⑤。
C、①、②、③, ④, ⑤。
D、①、②、③;④, ⑤。
7、下面句子中不属于描写的是()。
A、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
B、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C、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铁锹( qi ū ) 坍塌( t ān ) 簸箕( ji ) 牵强附会( qi áng )B.撮土( cu ō ) 颠簸( b ō ) 艾蒿( g āo ) 惊惶失措( hu āng )C.报丧( s āng ) 一爿( pi án ) 扒住( p ā ) 混混沌沌( d ùn )D.寒伧( chen ) 遒劲( j ìng ) 訇然( h ōng ) 一模一样( m ú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兴高彩烈 艰难 惆帐 暮蔼 B.本末倒置 沙砾 暴躁 落寞 C.船流不息 慷概 推崇 账薄 D.爱乌及屋 殷勤 嚎恸 傲骄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学习上遇到问题,我们一定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求教。
B.这部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C.近年来,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故层出不穷....,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D.成功者不是守株待兔....的人,成功者往往是一面学习一面等适当时机的人。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立抚养了。
B.他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他们扫地,我就撮土……C.没有绿色哪有生命,没有生命哪有爱情,没有爱情哪有歌声?D.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
B.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C.他们振作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让文学发挥作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唱赞歌。
D .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静女其姝,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期末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选出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家当.(dàng)燠.热(yù)臀.部(tún)B.抽噎.(yē)木橛.(jué)黢黢.(qū)C.眉黛.(dài)宁谧.(mì)寂寞.(mò)D.婀.娜(ē)阡.陌(qiān)绽.开(zhàn)2、选出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逶迤遵劲不可思义B.浩荡倒置触目惊心C.疲惫悲鸣喜气扬扬D.饿殍雾蔼毛骨松然3、选出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
A.寒伧:丢脸,不体面。
B.睿智:英明有远见。
C.自诩:自夸。
D.慰藉:狼藉不堪。
4、选出文学常识搭配不对的一项()
A.《我的母亲》——老舍B.《卖白菜》——莫言C.《项链》——粟良平D.《拿来主义》——鲁迅5、选出下列有病句的一项是()
A.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然而但是身体也好。
B.在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
C.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
D.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6、下列句子中没通假字的一项是()
A、彤管有炜,说怿汝美。
B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C、彼尔维何?维常之花。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7、下列句子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D、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8、选出下列最得体的一句是()
有位同学在县城迷失了方向,找不到长途汽车站在什么地方,他看见有位老大爷在打扫街道卫生,便走上前去问:
A.“老头,到县长途汽车站怎么走?”
B.“喂——,快给我说,到县长途汽车站怎么走?”
C.“到长途汽车站怎么走?快给我带路,否则,吃不了兜着走!”
D.“老大爷,我是外地学生,在县城迷失了方向,请问到长途汽车站怎么走?帮我指一下路,好吗?谢谢!”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片段,完成9—11问题:
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
北平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
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
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我怕,怕,怕家信中捎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9、本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
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济.南(2)庚.子(3)惦.念(4) 拆.看
11、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
⑴为什么连用三个“怕”?
⑵“失了根的花草”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
⑶“失了根的花草”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二)阅读《拿来主义》第3—7段,回答10—13题。
⑶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⑷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⑸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⑹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⑺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2、第3段文字运用的说理论证方法主要是:()。
A.比喻论证
B.类比论证
C.对比论证
D.因果论证
13、第3段的中心是()。
A.揭露“送去主义”自欺欺人的危害及实质。
B.讽刺尼采自诩太阳,反对“送去主义”。
C.反对“送去主义”,主张“拿来主义”。
D.主张“拿来主义”,反对不给子孙留点礼品。
14、第4段中“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A.“抛来”动机良好,“抛给”企图较坏。
B.“抛来”动机较坏,“抛给”动机良好。
C.“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D.“抛来”和“抛给”的说法表面似有区别,但本质一样。
15、第5段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其理由是:()。
A.前文揭批了“抛给”的实质和后果,下一段揭露了“送去”主义的具体做法。
B.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一段再次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了“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C.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文提出“拿来主义”.
D.前文分析了“抛来”与“抛给”的区别,后文提倡“拿来主义”。
(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①,。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②,;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③,。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欠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6、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17、解释词语:
无以:;锲:。
神明:;躁:。
18、翻译:
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译:
⑵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
19、本段文字主要论述的是()
A、学习过程
B、学习意义
C、学习方法
D、学习态度
三、作文:
20、应用文:小明6月8日生病了,他请当天假,第二天返校上课,请以小明的名字向班主任刘老师写一份请假条,格式正确。
21、作文:半命题作文:我的
邻水职中2012秋学期
2012级秋招期末语文测试题
姓名:专业班级: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二、阅读理解:
9、本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
10、济.南庚.子惦.念拆.看
11、(1)
(2)
(3)
16、①,。
②,。
③,。
17、无以:;锲:。
神明:;躁:。
18、(1)
(2)
19、()
20、应用文:小明6月8日生病了,他请当天假,第二天返校上课,请以小明的名字向班主任刘老师写一份请假条,格式正确。
21、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