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动力学基本知识介绍
尿动力学基础及应用

流率记录仪
记录流率
正常连续尿流率曲线
尿动力学基础及应用
最大尿流率
➢ Qmax是尿流率测定中最重要的单个参数
➢ 需结合尿流曲线形状、排尿量、年龄、性别 和排尿日记等来分析
➢ Qmax的特异性
Qmax(ml/s) <10
10 ~ 14 15
BOO 90% 67% 30%
尿动力学基础及应用
改良线性化被动尿道阻力关系图(Linear PURR) 0 I 无梗阻
II:轻度梗阻
相当于ICS nomogram
的可疑区(上界一致)
III
IV
V
梗阻,与梗阻程度 成正比
VI
尿动力学基础及应用
逼尿肌的收缩性
• 排尿过程逼尿肌收缩的强度 • 逼尿肌维持收缩能力
尿动力学基础及应用
逼尿肌收缩强度
尿流率 高 低 低*
液体压力必须升高才能使通过该区域的流率达到 正常
压力-流率是诊断BOO的金标准
尿动力学基础及应用
压力与流率关系四种类型
逼尿肌压力 低 高 低 高
尿流率 正常
低 低 正常
提示 无梗阻 梗阻 收缩力弱 梗阻+收缩力强
尿动力学基础及应用
ICS列线图
尿动力学基础及应用
Schäfer 图( Schäfer Nomogram)
逼尿肌压力 逼尿肌收缩强度
低
充分
高
充分
低*
弱
*有充足的膀胱容量
尿动力学基础及应用
Schäfer Nomogram
逼尿肌收缩强度分6级
•非常弱(VW) •弱-(W-) •弱+(W+) •正常-(N-) •正常+(N+) •强(S)
尿动力学ABC及女性BOO资料教程

二、女性膀胱出口梗阻诊断 (四)诊断标准
Bass (1991):正常非FBOO者, 具下列特征,即 Qmax>15ml/s ,剩余尿少, 尿流率曲线轮廓正常,摈除 后即为FBOO。
二、女性膀胱出口梗阻诊断 (四)诊断标准
Blaivas JG(2000〕标准:以自由尿流率 及PdetQmax焦点位置而定。
二、女性膀胱出口梗阻诊断 (五)原发性膀胱颈梗阻(PBNO)
在持续逼尿肌收缩条件下,膀胱颈 不开放,笔者称之为特发性 NNISS(1992) 。 用 改 良 苄 胺 唑 呤 UPP 试验诊断,用药后见尿流率改善, 剩余尿减少,排尿相对阻力降低, 显示膀胱颈开放良好,与影像尿动 力学有异曲同功之妙。
二、女性膀胱出口梗阻诊断 (七〕外括约肌痉挛症
治疗上可采用生物反馈、尿道扩张、 局部用雌激素及尿道松解术。女性 维持排尿控制上内括约肌较外括约 肌为重要,正常女性外括约肌呈不 完全环形或发卡状,其后侧较薄弱, 外括约肌痉挛症者后侧肌肉组织增 生,呈完全环状,经阴道前壁对此 处松解不致造成尿失禁。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及 进行咨询
尿动力学基本知识及女 性膀胱出口梗阻尿动力学
诊断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泌尿 外科 瞿创予任吉忠
一、尿动力学基本知识
尿动力学(Urodynamics)是根据 流体力学原理,采用电生理学方法 及传感器技术,来研究贮尿和排尿 的生理过程及其功能障碍的一门科 学,此过程是从肾乳头排至肾盏肾 盂的尿液,经肾盂、输尿管、膀胱 及尿道排出体外的动态过程
二、女性膀胱出口梗阻诊断 (五)原发性膀胱颈梗阻(PBNO)
设想PBNO病人有两类,一类病程 短,局部变化轻微,对药物尚有 效, 另一类出现纤维化等病变,只宜 手术处理。
尿动力学检查医学PPT课件

用动态流体 力学的基本 原理测试膀 胱内压力、 尿道内阻力 及尿液排出 尿道时的流 率,了解排 尿期功能。
用流体静力 压的方法测 定膀胱尿道 压力,了解 储尿期功能。
5
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四、几个基本参数
膀胱压(Pves) 腹压(Pabd) 逼尿肌压(Pdet= Pves - Pabd) 尿道分布压(Pura) 尿道闭合压(Pclo= Pura - Pves) 括约肌肌电图(EMG)
11
尿动力学分析仪
12
常用尿动力学检查方法
膀胱尿道同步测压 肌电图检查
尿道压力测定 尿流率测定 压力流率同步检查
充盈性膀胱测压
13
一、尿流率测定
尿流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的量,单位 ml/s,反应了排尿期膀胱、膀胱颈、尿道和尿道括约肌的功 能及其相互关系。 可作为门诊对LUTS患者进行一线筛查的手段。
10
尿动力学检查的适应证
有慢性尿频、尿急、耻骨上及会阴部不适,怀疑盆 腔疼痛综合征病人的病因分析。 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如外伤、肿瘤、糖尿 病、盆腔手术、脑血管病等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 经病变所引起的排尿障碍。
各种梗阻与非梗阻性疾病所致的上尿路扩张,如膀 胱输尿管返流、尿流改道术后、隐性脊柱裂、后尿 道瓣膜病等。
充盈性膀胱压力测定是用人工方法 充盈膀胱,观察储尿期膀胱容量和 压力变化的相互关系,以及排尿期 膀胱压力的变化,其主要目的是测 试储尿和排尿期的逼尿肌功能。
19
二、充盈性膀胱压力测定
顺应性——逼尿肌压力增加与膀胱容 量增加的比值。
最大膀胱顺应性=
膀胱最大容量 充盈静止压-空虚静止压
正常值:>20ml/cmH2O
尿流动力学niaoliudonglixue尿流动力学urodynamics借助流体力学

尿流动力学niaoliu donglixue尿流动力学urodynamics借助流体力学及电生理学方法研究尿路输送、贮存、排出尿液功能的新学科。
它的形成与现代电子技术及测量技术相关。
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为排尿障碍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评定提供客观依据。
常用的尿流动力学技术主要包括:①尿流率的测定;②各种压力测定;③肌电图测定;④动态放射学观察等。
尿流动力学又分为上尿路及下尿路尿流动力学两部分。
前者主要研究肾盏、肾盂及输尿管内尿液的输送过程;后者则主要研究膀胱、尿道贮存及排出尿液的过程。
当前用于下尿路尿流动力学研究的检查技术较为成熟,已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规检查技术之一。
上尿路尿流动力学检查技术检查方法有经肾或输尿管造瘘管的压力测量、经皮肾盂穿刺灌注测压法、经膀胱输尿管插管测压、术中肾盂输尿管穿刺测压、静脉尿路造影时的动态放射学观察等,其中临床使用价值较大的有以下两点:①经皮肾盂穿刺灌注测压法:检查时,需在透视或超声指引下经皮作肾盂穿刺,并置入一测压导管。
由于肾盂压力与膀胱内压有一定关系,故需同时经尿道插管记录膀胱压,肾盂插管后先作一次测压,为肾盂静止压力与导管阻力。
然后,以10ml/s 的流量向肾盂内灌注生理盐水,至平衡状态或压力陡增时为止,记录此时的肾盂灌注压,用此值减去肾盂静止压及膀胱压即为肾盂灌注时的相对压力,此值应小于12cmH O。
此压力越高,说明上尿路梗阻越重。
有助于上尿路梗阻的鉴别诊断。
②上尿路动态放射学检查:在常规或大剂量静脉滴注尿路造影时,通过荧光屏对肾盂输尿管在输送尿液过程中的收缩、舒张、蠕动等情况作连续的动态观察,称上尿路动态放射学检查。
肾盂输尿管收缩蠕动频率改变或出现扩张、狭窄、充盈缺损等情况,可反映疾病的部位及性质。
借助电视录像或电影摄影可将观察到的图像记录下来。
此项检查需要性能良好的X射线检查设备。
下尿路尿流动力学检查技术包括尿流率测定,膀胱压力容积测定,排尿时压力/尿流率测定,尿道压力分布测定,括约肌肌电图,排尿时膀胱尿道造影,下尿路尿流动力学的其他同步联合检查等。
尿动力学检查概述

尿动力学检查的发展
05
趋势
无创检查方法
01 02
无创检查方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无创检查方法在尿动力学检查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种方法通过非侵入性的方式获取尿液样本,避免了传统检查方法对患 者的创伤和不适感。
目的
尿动力学检查主要用于诊断排尿障碍 、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等泌尿系统 疾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检查过程
准备
插入仪器
患者需要在检查前进行排尿,并保持膀胱 空虚状态。
医生会将一根探头插入患者的尿道,并将 另一根探头插入直肠,以测量膀胱和尿道 的压力和尿液流动情况。
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
仪器会记录下尿液流动的速度、压力、容 量等数据,并生成尿动力学曲线。
医生会根据记录的数据和曲线进行分析, 评估膀胱和尿道的功能状态。
尿动力学参数
01
02
03
04
最大尿流率
指排尿过程中最大的尿液流速 ,是评估排尿功能的重要参数
。
膀胱压力
指膀胱内的压力,正常值在 0-40厘米水柱之间。
尿道压力
指尿道内的压力,正常值在 60-80厘米水柱之间。
逼尿肌压力
指逼尿肌收缩时的压力,正常 值在20-40厘米水柱之间。
膀胱癌复发监测
肿瘤复发监测
对于膀胱癌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可以 监测肿瘤的复发情况,及时发现并进 行治疗。
肿瘤进展监测
治疗效果评估
对于接受治疗膀胱癌的患者,尿动力 学检查可以评估治疗效果,指导后续 治疗。
通过定期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可以监 测膀胱癌的进展情况,了解病情状况。
尿动力

尿动力学是泌尿外科学的一 个分支学科, 该检查是神经泌尿学 领域的一项重要检查。 尿动力学是依据流体力学和 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检测 尿路各部的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 动,了解尿路排送尿液的功能和机 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 生理学改变,从而对排尿功能障碍 性疾病作出诊断,并判断其严重程 度,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提供客 观依据,并对治疗效果作出客观评 价。
(三)测定方法及常用参数 1. 准备工作同上,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后进行,记录仪上除记录 膀胱压、腹腔压、逼尿肌压、肌电图4条曲线外,增加同步记录的 尿流率及尿量两条曲线。
2. 移动尿流率计以靠近病人尿道口,开启尿流率计,在病人尿 意急迫时嘱其排尿,行多道程同步测定。标记排尿开始逼尿肌压 (Pdetopen)、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 (PdetQmax)、排尿期最大 逼尿肌压(Pdetmax,该值即等压性逼尿肌收缩压)、排尿结束逼尿 肌压(Pdetclos)及肌电图结果,排尿结束后须继续记录2~3min, 待诸压力曲线回归基线、肌电图恢复贮尿期表现才结束记录。
(三)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测定前2h饮水400~600ml,待有尿急迫感再作检查, 尿量过少会影响结果。 开启尿流率开关,调零及定标正确后嘱病人排尿, 男病人立位,女病人坐位,环境应宁静及隐蔽,使病人 尽量放松,使检查能正确反映其真实排尿状况。排尿时 仪器即记录其排尿曲线,排尿毕关闭尿流率计。
尿流率测定的影响因素: 除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外,须注意尿道器械检查及操作后3d 内尿流率不准确,尿流率测定不能区别膀胱出口梗阻与逼尿肌 功能不全。尿流率值取决于逼尿肌收缩的有效性、括约肌松弛 的完全性及尿道的通畅度(有无梗阻)三者。尿流率低并不等 于膀胱出口梗阻。 对于过分紧张而不能排尿者,最好让操作 人员廻避,并使用自动启动方式进行尿流率测定。结果不满意 者,须重复检查。
尿动力学检查(ppt)

尿动力学检查
Contents
1
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Fra bibliotek2排尿生理概要
3
尿动力学检查的适应证
4
常用尿动力学检查方法
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一、尿动力学的基本内涵
❖ 尿动力学是泌尿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依 据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检测尿 路各部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动,从而了解尿路排 送尿液的功能及机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 病理生理学变化。
三、下尿路尿动力学
用流体静力 压的方法测 定膀胱尿道 压力,了解 储尿期功能。
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用动态流体 力学的基本 原理测试膀 胱内压力、 尿道内阻力 及尿液排出 尿道时的流 率,了解排 尿期功能。
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四、几个基本参数
❖ 膀胱压(Pves) ❖ 腹压(Pabd) ❖逼尿肌压(Pdet= Pves - Pabd) ❖ 尿道分布压(Pura) ❖尿道闭合压(Pclo= Pura - Pves) ❖ 括约肌肌电图(EMG)
尿动力学检查的适应证
❖ 有慢性尿频、尿急、耻骨上及会阴部不适,怀疑盆 腔疼痛综合征病人的病因分析。
❖ 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如外伤、肿瘤、糖尿 病、盆腔手术、脑血管病等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 经病变所引起的排尿障碍。
❖ 各种梗阻与非梗阻性疾病所致的上尿路扩张,如膀 胱输尿管返流、尿流改道术后、隐性脊柱裂、后尿 道瓣膜病等。
五、膀胱尿道同步测压
1、静态膀胱尿道测压(RUPP) ——最常用
❖ 意义:
膀胱颈压升高→膀胱颈梗阻 前列腺部尿道延长或压力升高→BPH 尿道控制带缩短→尿失禁 近端尿道压下降(一般<15cmH2O)→不稳定尿道
尿动力学检查报告解读

尿动力学检查报告解读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尿动力学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能够对尿液排泄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和评估。
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尿液排泄功能,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将对尿动力学检查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指标进行介绍和解读,以便读者对该检查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尿动力学检查的基本原理,包括尿流率、膀胱压力和尿道压力等指标的测量方法和意义。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尿动力学检查常见指标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
最后,文章将总结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和应用,以及解读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读者通过阅读本文,可以了解尿动力学检查在临床中的价值和作用,为今后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对尿动力学检查有一个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以促进该检查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推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本篇长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通过清晰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方便地理解文章的逻辑框架和内容安排。
在本篇长文中,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含了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部分,读者可以了解到尿动力学检查报告解读是文章的主题。
而在文章结构部分,提供了本篇长文的组织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最后,在目的部分,阐明了本篇长文的目的,即通过对尿动力学检查报告进行解读,提供相关指标的解释和意义。
正文部分是本篇长文的核心内容,主要涵盖了尿动力学检查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指标。
在尿动力学检查的基本原理部分,将介绍尿动力学检查的概念、目的和方法,以及尿动力学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而在尿动力学检查的常见指标部分,将详细列出常见的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并解释其含义和临床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尿动力学检查报告中的相关指标。
结论部分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和归纳,主要包括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和应用以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尿动力学基本知识
通过以下手段,记实性反映 上述功能单位的生理状况, 主要障碍部位、属亢进或 减退?是否失协调?如何 恢复其正常行为?还需要 做何种处理?从而得出最 佳诊治方案。
腹压性漏尿点压力测定
膀胱灌注200ml
我正在使劲增加腹压
以达到漏尿 !!!
PPvveess
PPaabbdd
PPddeett
30°
记录直肠压和膀
胱压,尿流率记
录漏尿点的位置
,也可手工标记
漏尿点的位置
直肠压 膀胱压
坐位尿流动力学检查:压力流率 分析
坐位尿流动力学检查:压力流率分析提示 失调性排尿的荧屏效果
一、尿动力学基本知识
中缝大核
蓝斑下核复合 体
B arrington 核
交感神经节 前神经元
副交感神经节前 神经元
交感神经节 后神经元
副交感神经 节后神经元
NO
尿道内括约肌
尿道副神经元
中缝隐核 苍白核
蓝斑下核
蓝斑核
B arrington 核
骶部中间神经元
GABA
骶部阴部神经元
尿道外括约肌
5-HT是中枢和外周介导贮尿功能递质,其再摄 取抑制剂对改善贮尿功能有益
一、尿动力学基本知识
尿道压力分布:静态,最大尿道闭合压, 功能性尿道长度,利及丁试验,咳嗽试验 肌电图测定:肛门,尿道,逼尿肌外括约 肌失调,外括约肌痉挛 影像尿动力学测定:同步测定膀胱尿道 影像,有无返流,开放程度,梗阻部位 动态尿动力学测定
一、尿动力学基本知识
二、尿失禁尿动力学诊断
诊断手段:1、影象尿动力学;
2、SLPP(ALPP);
3、UPP及咳嗽试验,显示尿道
闭合压、压力传导率及关闭压负压存在 否;
度;
4、确定急迫性尿失禁存在及程
5、直立咳嗽试验
三、女性膀胱出口梗阻诊断 ( 一)发病率
女性膀胱出口梗阻(FBOO)的发病率较男 性为低,可能原因如下:1、女性尿道短, 盆底较男性松弛,膀胱出口梗阻(BOO)发 生较少有先天的因素;2、女性对排尿障 碍较少比较和谈论,症状轻微者不以为 然,不思求医;3、泌尿外科医生或其它 医生本身对FBOO不熟悉,较少选择尿动 力学检查,致使较多病例漏诊或误诊。
二、尿失禁尿动力学诊断
6、诊断目的在于回答以上问题,以利于治 疗。
7、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治疗是当代泌尿外 科热点。TVT、In-fast是治疗新手段。
8、全球有40万例妇女行TVT术,效果肯定。
二、尿失禁尿动力学诊断
压力性尿失禁尿道中段理论已经广为接受, 原理见图
PUL 耻骨尿道韧带,PCM 耻骨尾骨肌 USL 子宫骶骨韧带, LP 肛提肌 LMA 肛管纵行肌 尿道中段即PUL,在膜部尿道横纹肌括约
三、女性膀胱出口梗阻诊断 (二)原因
机械性原因: 1.炎症: 2.盆腔内脏脱垂:子宫,膀胱,小肠, 直肠脱垂。 3.肿瘤:尿道肿瘤,膀胱肿瘤。 4.妇科性原因: 5.医源性原因: 6.其他:
尿流率: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 流 率、尿流时间、尿量 膀胱压力容积测定(CMG):初尿感, 尿急迫,最大膀胱容量,逼尿肌最大收 缩力,逼尿肌异常收缩,顺应性,漏尿 点压(LPP,DLPP,SLPP) 压力流率测定:排尿起步压,PdetQmax, Qmax, Lin-PURR梗阻分级 0~VI级
尿动力学基本知识介绍 泌尿外科瞿创予任吉忠
一、尿动力学基本知识
尿动力学(Urodynamics)是根据流体 力学原理,采用电生理学方法及传 感器技术,来研究贮尿和排尿的生 理过程及其功能障碍的一门科学, 此过程是从肾乳头排至肾盏肾盂的 尿液,经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尿 道排出体外的动态过程
一、尿动力学基本知识
女性尿流率
一、尿动力学基本知识
DLPP:逼尿肌LPP,低顺应性 及不稳定收缩致漏尿,DLPP>40, 危险点(肾损害)
SLPP:压力性LPP,腹压增加 致漏尿,在女性,<65示内源性 括约肌功能不全(ISD),>100 示尿道过度移动,65~100示兼 而有之,TVT有效
一、尿动力学基本知识
充溢性
二、尿失禁尿动力学诊断
3、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在40岁以上知识 女性约占28%以上,随年龄增高患病率 增高 ,其他阶层大致相仿。
4、压力性尿失禁发病原因:尿道过度移动 及内源性括约肌缺陷(ISD),前者常称 真性压力性尿失禁,两者皆有者,属混 合性压力性尿失禁。
5、伴有急迫性尿失禁者属混合性尿失禁
分类:检查部位:上、下尿路尿动力学 检查手段:尿流率 膀胱压力容积测定(CMG〕 压力流率测定 尿道压力分布 肌电图测定 影像尿动力学测定
动态尿动力学测定
一、尿动力学基本知识
排尿贮尿生理解剖基本概念 两级中枢:高级(脑桥及其上)、低级(腰、骶
髓);失去联系时外周神经节自主作用; 外周效应器:(膀胱、尿道);逼尿肌及括约肌; 3种神经:副交感、交感、体神经(交感性的); 3种主要受体:1-肾上腺素能(贮尿)、3-肾
常见排尿功能障碍(LUTD〕:分类: 神经性,非神经性;梗阻性,非梗阻性; 机械性,非机械性;排尿困难型,贮尿 困难型(尿失禁,排尿困难〕
常见非机械性膀胱出口梗阻(BOO〕: 1、原发性膀胱颈梗阻,2、失调性排尿, 3、外括约肌痉挛
二、尿失禁尿动力学诊断
1、尿失禁分类依据: 真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 神经性,非神经性 膀胱源性,尿道源性 2、常用国际分类 依尿动力学差异 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反射性,
Pdet=Pves-Pabd Compliance=ctgφ=△V/△P,30ml/cmH2O 压力(压强〕,cmH2O,kPa, 原创概念:逼尿肌收缩力,(Fdet)= P.S,(单位,Newton),公式,Fdet= P.S=0.05PV0.667 Piso 等容性逼尿肌最大收缩压 PdetQmax等张性逼尿肌最大收缩压
肌之上方
二、尿失禁尿动力学诊断
。排尿控制尿道机制在于:尿道中段不移 动,尿道内源性括约肌无缺陷;在内脏 脱垂者只要该段不移动,当无尿失禁。 而治疗作用在于恢复此缺陷失禁尿动力学诊断
二、尿失禁尿动力学诊断
二、尿失禁尿动力学诊断
二、尿失禁尿动力学诊断
二、尿失禁尿动力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