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骨科手术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关乎患者后续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而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它通过早期康复、疼痛管理、营养支持等多种手段,大大提高了手术患者的康复速度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一、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是一种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最小创伤手术、专业的团队合作、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精细的疼痛管理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该模式最早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随后逐渐在骨科手术中推广,包括关节置换术、骨折修复术等。

在骨科手术中,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疼痛管理:通过术前培训、镇痛药物和镇痛技术的应用,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2. 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康复的重要保障,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营养支持对于骨科手术的患者尤为重要。

3. 术前准备:包括准备患者心理、生理和营养状态,协调手术团队,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

4. 术后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卧床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二、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术后并发症:通过疼痛管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措施,快速康复外科显著减少了骨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肺炎、尿路感染、创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2. 缩短住院时间: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骨科手术中应用,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比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患者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下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消耗,降低了医疗费用负担。

3. 加速康复:通过早期康复、早期活动等措施,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可以显著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
邮 编 25 0 201 收 稿 日期 2 1 —0 —0 01 9 1
牛活质量的下降等 , 以提 高 P D患 者 的卫 生 依 从 性 。
4 讨 论
生 此 类 问题 。腹 透 成 功 的 关 键 在 于 患 者 的无 菌 观念 和操 作 质
量 【 。P 患 者 并 发 的腹 膜 透 析 相 关 性 感 染 多 因 卫 生 问 题 引 4 ] D
P 患 者 临 床 治 疗 期 间 进 行 护 理 干 预 。 其 中有 1 D 4例 患 者存 在 不 同程 度 的 心 理 压 力 和 消 极 情 绪 , 是 通 过 心 理 疏 导 和 沟 通 但
发 , 此 腹 透 过 程 中 卫生 健 康 教 育 很 重 要 。本 研 究 从 洗 手 , 因 保 持 排 便 通 畅 , 析 短 管 的 固定 与 防 护 等 6 方 面 对 患 者 进 行 透 个
理 念 在 全 膝 关 节 置换 围 手术 期 管 理 中 的应 用 作 一 探 讨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研 究对 象 2 0 . 0 9年 6月 ~ 2 1 O O年 1 2月 , 续 收 治 6 连 7
程 度 地 减 少手 术 相 关 的 应 激 , 防 器 官 功 能 障 碍 并 加 快 患 者 预 术 后 恢 复速 度 , 善 预 后 , 而 提 供 更 优 质 的 医 疗 效 果 。其 内 改 从
全 膝 关 节 置 换 术 围 手 术 期 管 理
更 好 地 促 进 病 人 早 日康 复 。
【 键 词】 快速 康 复 外 科 关
快 速 康 复 外 科 (at rc ug r , T ) 指 运 用 经 循 证 fs taks rey F s 是 医学 证 实 有 效 的各 种 措 施 对 围手 术 期 的 患 者 进 行 管 理 , 大 最

快速康复在骨科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展

快速康复在骨科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展

快速康复在骨科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展摘要:快速康复理念是指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及促进功能恢复,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快速康复理念不仅适用于临床外科的治疗,同样也适用于临床外科的护理方面。

快速康复护理包括了术前宣教、心理护理、有效镇痛、导管护理、早期活动、快速恢复、饮食护理和出院随访等方面,通过运用快速康复理念,促使患者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早日出院。

关键词:快速康复;关节置换术;护理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8年6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本医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120例患者。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

在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33例;其中,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40例,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20例。

这些患者的年龄为35~73岁,其平均年龄为(51.5±2.2)岁。

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1例;其中,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44例,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16例。

这些患者的年龄为36~72岁,其平均年龄为(52.5±2.3)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管理方法在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均对其进行常规护理。

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是: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做好相关记录。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医嘱完成相关的护理操作。

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对其进行生活照护。

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护理管理。

方法是:1)术前宣教:在手术前,为了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与恐惧,因此需要给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术前宣教,包括: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手术相关的详细信息、术后的进食及活动等,让患者与家属能够详细了解围手术期中的每一个环节,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实践相结合 的预测风险 的分析方法 , 本研究 应用 6 s i g ma 原理 ,
从描述操作流程开始 , 运用失效模式 , 详细 分析流 程 中可能 出 现潜在 出血 的风险 , 找出关键 , 认为前列腺 电切术后 出血 的预 防关键是保持膀胱 冲洗通畅 , 预 防和及 时处理 高血压 、 减少 和
[ 2 ] 宁宁 , 杨晓春 , 马伟 光. 6 s i g ma管理法在 医院管理 中的作 用及实施[ J ] . 护理管理杂志 , 2 0 0 5 , 6 ( 5 ) : 2 9— 3 0 .
2 结 果
对照组持续膀胱 冲洗 2 3~ 7 0( 3 7 . 0 5±1 0 . 3 3 ) h , 3 0 0 0 m l
3 讨 论
[ 3 ] 刘婷 , 焦建 , 王斌. 膀胱冲洗液温度变化结 前列腺增 生症 术后膀胱痉挛 的影响 [ J ] . 中国医科 大学 学报, 2 0 0 5 , 4 3
( 3 ) : 2 8 6 .
[ 4 ] 徐宇红 , 戴小 明, 小娜. 6 s i g m a管理模式在 手术室 与消毒 供应 中心一体化手术器械 管理 中的应用 [ J ] . 中华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 ( F T S ) 是 以患者为 中心 的具体体现 , 将 其应 用于骨科择期手术 患者 的优质 护理 中 , 为患者 提供 更加专 业
化、 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 使临床护理更 能体现专 科特色 和人文 关怀 , 让患者得 到 更 多 的实 惠… 。2 0 1 0年 6月 ~2 0 1 1年 1 1
注: 事先风险系数( R P N )
平( D )
[ 1 ] 李晓宝, 张进 生. 良性前 列腺增 生诊 治研 究进展 [ J ] . 中

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骨科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骨科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骨科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 研究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骨科患者术后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骨科手术患者 116 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8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论:在两组术后状态对比,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0.3±3.9)d,床上活动为(6.6±2.9)d,床下活动为(4.2±1.9)d,其中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6.8±3.9)d,床上活动为(11.3±3.6)d,床下活动为(6.3±2.6)d,其中实验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情况对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骨科患者术后护理实施外科快速康复理念能够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外科快速康复理念;骨科术后护理;关节功能恢复0引言:骨科患者常因疾病产生不适感,伴随患病周期增加,诱发患者机体变化,为术后带来不良影响。

在其术后护理常会出现并发症、恢复期长、住院周期长等问题。

外科快速康复理念能够对患者生理和心理进行合理护理,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恢复期。

现今将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应用在骨科患者术后护理中,报告如下[1-2]。

一般资料选取骨科手术患者 116 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58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19-70岁区间。

实验组,男32,女26例,年龄在19-71岁区间。

患者对该项研究具有一定的知情权,并签署了知情同意协议书。

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概念和特点,然后详细阐述了其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方式,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具体应用。

通过对比传统护理模式,总结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优势,提出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和对护理工作的启示。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护理工作者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理解和应用,提高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为未来的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手术室护理, 实施方式, 术前护理,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优势, 发展方向, 意义, 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逐渐成为外科护理领域的热点话题。

传统的外科手术术后恢复期往往漫长而痛苦,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和康复训练,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和成本压力。

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提出,旨在通过全方位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引入不仅改变了传统外科护理的模式,也为手术室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精准的术前评估、个性化的术中护理和科学的术后康复指导,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深入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深入分析该理念对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通过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方式和应用效果,旨在为提高患者手术后康复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临床指导。

具体目标包括: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概念和特点;分析该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阐明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启示,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快速康复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快速康复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快速康复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快速康复是指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

快速康复理念融合了诸多的学科理念,有外科学、麻醉学、营养学、康复医学、护理学以及心理学等。

该理念能够在整个围手术期间,让医生的手术水平有较大的提升,让病人尽快康复出院,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率,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所以快速康复理念在骨科领域,尤其是在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实用。

一、术前准备1.术前宣教:在医院施行快速康复计划时,医师应当向病人及家属系统性地介绍各种与这些手术措施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需要让抽象问题简单化、形象化、具体化、图像化,让病人或家属易懂,容易接受,容易记住,还要着重对患者进行有关快速康复计划的精神宣教,使病人有心理上的准备,可减少术前焦虑心理紧张情绪,必要时可以辅助药物(阿普唑仑或艾司唑仑),争取得到良好配合。

2.术前营养及支持:快速康复外科计划主要针对的是择期实施手术、无较严重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

没有特殊的营养不良原因的高龄病人则不需单独进行手术前的肠道内的营养或者给予其肠腔外的营养和支持。

有极严重胃肠营养不良者,不主张早期立即实施手术,需要先加强病人的肠道外的营养支持,等胃肠营养状况完全改善康复后,患者才能手术;必要时可以请营养科进行营养测评,制定营养方案,进食高蛋白食物或蛋白粉,术前纠正低蛋白血症或贫血、控制血糖,改善心肺功能。

3、手术日饮食及输液管理:麻醉前6小时进食蛋白质,麻醉前4小时进食碳水化合物,麻醉前2小时进饮清饮料,麻醉清醒后可进食,进饮,主要是为了快速补充人体水分、维生素以及能量,减轻病人手术前、手术后的饥饿、口渴、腹泻等各种不适,减少应激反应,同时能提高糖尿病患者对手术治疗的心理耐受能力。

一般输液量控制在1000ml左右。

二、减少术中术后创伤、应激和不适1.优化麻醉方案:通过对研究实验结果的分析显示,复合麻醉方式能显著降低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促进病人的快速康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中的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中的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中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最早由HenrikKehlet在90年代提出,其目的在于促进结直肠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

Kehlet认为手术创伤、代谢和内分泌紊乱以及长时间制动与术后器官功能障碍相关,其可导致患者出现多种术后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康复。

近年来,随着麻醉学、疼痛控制以及外科等方面新技术的发展,加速康复外科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在欧美国家中广泛开展,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中心思想是在围手术期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以加速恢复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节省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

ERAS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良好的麻醉、镇痛技术以减少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减轻疼痛等不适,以利于早期活动。

(2)具有微创外科理念,尽量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胃肠蠕动的恢复。

(3)强化术后康复治疗,包括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施需要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康复医师和专科护士组成的团队的相互协作。

目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通外科、妇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医用,在骨科领域也逐渐被接受和应用,相关数据表明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更高的经济效益。

Sharrock以及其团队的工作可以被认为是ERAS理念在骨科领域的早期应用,其主要由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多项干预措施所构成,该项临床工作需要骨科医师、麻醉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有术前患者教育、术中提供合适的麻醉方式和术后提供合理的多模式镇痛方案以及术后康复治疗等。

早在1995年,Sharrock以及其团队便提出应当对择期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干预,干预措施包括有:将麻醉方式由全身麻醉更改为硬膜外麻醉,术中常规使用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为高危患者提供必要的术后重症监护及特级护理,术后由麻醉医师提供持续性硬膜外阻滞镇痛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6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Nurs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6年第2卷第11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黄金怀,陈宜(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广西南宁,530011)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40例行T K A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

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康复。

观察术后1周、2周及1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2组住院时间及持续被动功能(CPM)训练时间。

结果实验组术后1周、2周及1个月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住院时间和CPM训练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〇5或P<0.01)。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助于提升T K A术后康复质量,降低住院时间。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康复;持续被动功能锻炼;住院时间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086-03 D0I: 10.11997/nitcwm.201611031Application of fact-track surgery in earlyrehabilitation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HUANG Jinhuai, CHEN Yi(D epartm ent o f synostelology a n d Sport M e d icin e,R u ik a n g H ospitalA ffilia ted to G uangxi U niversity o f C hinese M ed icin e,N a n n in g,G u a n g xi, 530011)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act-track surgery in early rehabilitation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Methods A total of40 patients with TK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20 cases in each group.Both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during treatment,and the fact-track surgery theory-based interventions were applied in the study group.The knee function was evaluated by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at 1week, 2 weeks and 1month after surgery.The length of stay and time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training (CPM)were recorded.Results The HSS score was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s at 1week, 2 weeks and 1month after surgery respectively,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had shorter length of stay and shorter duration of CPM training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o r P<0.01).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based on fact-track surgery can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and shorten the length of stay in patients after TKA.KEY WORDS:total knee arthroplasty;Rehabilitation;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length of stay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临床常见治 疗晚期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 相对较少。

随着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 展,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不仅与TKA的顺 利完成有关,且还取决于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1]。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 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优化处置,其可有效减少术 后相关应激状态,预防器官功能障碍,改善预后,从而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2]。

本研究在收稿日期=2016-10-12TKA术后康复护理中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取 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一2015年12月广西中医药 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行TKA患者40例作为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骨性关节炎患者;②均采 用单膝关节表面置换;③2组均由同一手术组医第11期黄金怀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87 •生完成。

排除标准:①不配合研究者;②长期卧 床、病情不稳定、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③认 知和沟通障碍者。

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 对照组,各20例。

实验组男2例,女18例;年龄 (713 ±10.7)岁;骨关节炎病程4 ~18年,平均 (11.8 ± 1. 2)年;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HSS (42.9 ±12.3)分,其中左膝置换8例,右膝置换 12例。

对照组男1例,女19例;年龄(71. 5 ± 9.6)岁;骨关节炎病程6 ~2〇年,平均(113 ± 0.9)年;术前膝关节HSS评分(43.1 ±12.8)分; 其中左膝置换9例,右膝置换11例。

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术前膝关节HS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〇.05)。

1.2 方法1.2.1对照组常规护理:①术前准备。

术前常 规宣教,禁饮、禁食、备皮,做好心理疏导。

②术后 康复指导。

术后常规抬高患肢,患者疼痛难忍时 给予镇痛剂,术后当日~7 d,患肢膝关节及小腿 使用弹力绷带包扎,告知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胭绳 肌及踝泵运动锻炼,锻炼次数根据患者恢复情况 而定。

术后3 ~5 d开始增加CPM机进行膝关节 持续被动运动,由责任护士操作,1次/d,每次 40 ~60 min,每次CPM机起始角度为0。

,终止角 度从小角度30 °开始,循序渐进,每天增加角度,增加角度的量以患者可忍受疼痛为准。

同时根据 患者康复程度指导其床上进行膝关节伸屈、抬腿 等主动锻炼及下床站立、下蹲及扶助器行走。

患者出院时予以常规出院指导。

1.2.2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快速康复外 科理念指导康复:①术前康复计划。

术前向患者 详细讲解手术方式、治疗过程、术后疼痛及康复计 划,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 指导。

术前护理人员即开始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 小便、有效咳嗽、扩胸运动、深呼吸及肢体功能等 训练,如股四头肌和胭绳肌等长收缩、踝泵运动及 直腿抬高等。

告知患者术前训练的重要性,并示 范训练要领,定期监督指导,每天4 ~6次,每次 10 ~ 15 min。

②术后康复训练指导。

术后均予以 静脉自控静脉泵镇痛,术后当日予以膝关节冰敷 2次,术后1d在康复训练后予以膝关节冰敷,每次20 min。

患肢膝关节及小腿使用弹力绷带包 扎,术后当日清醒后指导其进行踝关节踝泵运动,术后第1天开始股四头肌、胭绳肌等长收缩、踝泵 运动及直腿抬高等训练,同时增加CPM机进行膝关节被动运动,由主管医生计划、床旁指导,责任 护士操作完成。

CPM机操作前主管医生、责任护 士向患者重点讲解CPM机训练目的、操作过程及 意义,并给予心理疏导,取得患者理解并配合。

术 后第1至2天CPM机操作方法:以CPM机的极 限角度120 °为终止角度,1次性缓慢从0 °运动到120。

再恢复至0。

,1次训练时间3 ~5min, 1次/d。

术后第3至4天CPM机训练增加至2次,训练时间6 ~8 min。

术后第5至7天训练 时间增至10 ~ 15 min,术后第8至14天训练时间 增至20 ~ 30 min。

CPM机训练前是否使用镇痛 剂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决定,在训练过程中,护理 人员床旁全程观察,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1.3 观察指标观察术后1周、2周及1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 情况,记录2组住院时间及CPM训练时间。

采用HSS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内容包括疼痛、功 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总分1〇〇分,分数越高说明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x ±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f检验,P < 〇.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2组术后HSS评分比较实验组术后1周、2周及1个月HSS评分均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〇.01 ),见表1。

表1 2组术后HSS评分比较(i±s)分组别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实验组:20)64.2±4.9”75.6 ±4.5 ^83.2±3.6**对照组〇 =:20)59.7 ±5.671.0 ±4.279.9 ±3.0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2 2组住院时间及CPM训练时间比较实验组住院时间和CPM训练时间均短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〇5或P<〇.〇l),见表2。

表2 2组住院时间及CPM训练时间比较(无± S)组别平均住院时间A3CPM训练时间/h 实验组(ra=2〇)18.1 ±1.0* 4.1 ±0.2”对照组(n=20)20.7±3.09.5 ±0.3与对照组比较,*P<0.05,=1=^P<0.01〇3讨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术后早期实施一系列 积极有效的康复措施,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 88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第2卷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