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8GHz同轴矩形波导转换器

合集下载

康迈微波导器件产品手册说明书

康迈微波导器件产品手册说明书

康迈微波导器件产品手册康迈微开放了一系列波导类器件,频率覆盖1000-50000MHz。

已开发了:波同转接器、波导耦合器、波导功分器、径向合成器、波导衰减器、波导魔T、波导大功率负载等,部分产品现货供应,比如波同转换、波导负载等,明码标价,性价比高,具体的数量及价格登陆电子宝商城查询和订购,线上下单有折扣,支持微信支付和对公转账,含税13%,当天发货,非现货3-6周发货。

登陆电子宝的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电子宝”,在公众号里找到“电子宝商城”登陆·PC打开浏览器,登陆手机打开浏览器,登陆以下是已开发型号,详细规格书登陆官网查看1、波导同轴转换波同转接器,以下是货架商品,现货供应,明码标价,请登陆电子宝商城订购或康迈微官网 查看详细规格书。

可以按用户要求定制波同转接器。

产品型号颊率范围(GHz)驻波比插损(dB)接头类型平均功率(W)法兰涂覆D8-AWC40NK-1284 3.22-4.90 ≤1.20 ≤0.2 N-K 500 FDP 喷漆D8-AWC48SK-1287 3.94-5.99 ≤1.20 ≤0.2 SMA-K 200 FDP 喷漆D8-AWC58SK-1290 4.64-7.05 ≤1.20 ≤0.2 SMA-K 200 FDP 喷漆D8-AWC70SK-1293 5.38-8.17 ≤1.20 ≤0.2 SMA-K 200 FDP 喷漆D8-AWC84SK-1296 6.57-9.99 ≤1.20 ≤0.2 SMA-K 150 FBP 喷漆D8-AWC100SK-1239 8.20-12.40 ≤1.20 ≤0.2 SMA-K 150 FBP 喷漆D8-AWC120SK-1235 9.84-15.0 ≤1.20 ≤0.2 SMA-K 100 FBP 喷漆产品型号 频率范围 (GHz) 驻波比插损 (dB) 接头 类型 平均功 率(W ) 法兰 涂覆D8-AWC140SK-1231 11.9-18.0 ≤1.20 ≤0.2 SMA-K 100 FBP 喷漆 D8-AWC180SK-1227 14.5-22.0 ≤1.20 ≤0.2 SMA-K 100 FBP 喷漆 D8-AWC220SK-1215 17.6-26.7 ≤1.20 ≤0.2 SMA-K 100 FBP 喷漆 D8-AWC2602.92K-1219 21.7-33.0 ≤1.20 ≤0.2 2.92-K 20 FBP 喷漆 D8-AWC3202.92K-1223 26.5-40.0 ≤1.20 ≤0.2 2.92-K 20 FBP 喷漆 D8-AWC4002.4K-129932.9-50.1≤1.20≤0.22.4-K5FUGP喷漆2、矩形波导1/4波长线以下是货架商品,现货供应,明码标价,请登陆电子宝商城 订购产品型号 颊率范围 (GHz) 涂覆 D8-QW40-1285 3.22-4.90 本导 D8-QW48-1288 3.94-5.99 本导 D8-QW58-1291 4.64-7.05 本导 D8-QW70-1294 5.38-8.17 本导 D8-QW84-1297 6.57-9.99 本导 D8-QW100-1240 8.20-12.40 本导 D8-QW120-1236 9.84-15.0 本导 D8-QW140-1232 11.9-18.0 本导 D8-QW180-1228 14.5-22.0 本导 D8-QW220-1216 17.6-26.7 本导 D8-QW260-1220 21.7-33.0 本导 D8-QW320-1224 26.5-40.0 本导 D8-QW400-130032.9-50.1本导3、波导短路器以下是货架商品,现货供应,明码标价,请登陆电子宝商城 订购产品型号频率范围 (GHz)涂覆D8-S40-1286 3.22-4.90 本导 D8-S48-1289 3.94-5.99 本导 D8-S58-1292 4.64-7.05 本导 D8-S70-1295 5.38-8.17 本导 D8-S84-1298 6.57-9.99 本导 D8-S100-1241 8.20-12.40 本导 D8-S120-1237 9.84-15.0 本导 D8-S140-1233 11.9-18.0 本导 D8-S180-1229 14.5-22.0 本导 D8-S220-1217 17.6-26.7 本导 D8-S260-1221 21.7-33.0 本导 D8-S320-1225 26.5-40.0 本导 D8-S400-130132.9-50.1本导4、双脊波导同轴转换正交结构,同轴接口可以按用户要求定制。

同轴-波导转换器

同轴-波导转换器

同轴波导转换器一. 激励准则将坡印亭定理应用于激励耦合问题,可推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激励准则。

假设E 和H 是波导中某一模式的电场和磁场,*e J 和m J 是外加的等效电流源和磁流源,及探针。

如果()0e m VE J H J dv **+=⎰那么该种模式的场是不能被激励的,否则是可以被激励的。

从这条准则可知,要使电磁波同轴与波导之间有效转换,应使探针位于E 最强,且方向与其平行的位置;或者使用环状探针,放在H 最强,且环平面与其垂直的位置。

二. 半封闭矩形波导的TE 10模式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求解核姆赫兹方程,可得半封闭波导的TE 10模式的解析解:0,0sinsin sin cos cos sin x z y y z z x z z z z E E H x E A k z a iAk xH k z a iA x H k z a a k ππωμππωμ======-=(z 的零点取在封闭端)以L 波段WR-650波导为例,用HFSS 软件分析其内部场分布以及波壁上的电流分布情况。

WR-650的参数如下:内部尺寸165.1mm ×82.55mm ,外部尺寸169.16mm ×86.66mm ,工作频带1.12GHz-1.70GHz ,截止频率0.908GHz 。

图1.电场分布图2.磁场分布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

且动画显示,半封闭波导内的波模是驻波。

图3.波导壁上的电流分布比较图1和图3可以发现,波导壁上的电流分布与波导内部与其平行的平面上的电场分布相同。

三.同轴探针的最佳安装位置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探针应安置在距封闭端1/4(或3/4,5/4,…)波长的位置,且垂直于并位于宽边中央。

图4.OMT示意图图4中使用的波导是上面提到的WR-650,同轴线是RG-8A/U,其参数如下:内导体直径0.0855in,外直径0.285in.探针取在距封闭端50mm位置处,插入深度50mm,用HFSS分析其端口,S11和S12情况如下俄图5.S参量分析结果(1端口为波导端口,2端口为同轴端口)探针与封闭端距离d=50mm,相对于工作波段,大约为1/4个波长,所以应当有很好的转换效果。

标准矩形波导管数据

标准矩形波导管数据
矩形波导的截止频率f c=149.9/a (GHz) 矩形波导的起始频率=1.25fc (GHz)=187.375/a (GHz) 矩形波导的终止频率=1.9fc (GHz)=284.81/a (GHz)
标 准 型 号 中国-国家 标准 BJ3 BJ4 BJ5 BJ6 BJ8 BJ9 BJ12 BJ14 BJ18 BJ22 BJ26 BJ32 BJ40 BJ48 BJ58 BJ70 BJ84 BJ100 BJ120 BJ140 BJ180 BJ220 BJ260 BJ320 BJ400 BJ500 BJ620 BJ740 BJ900 BJ1200 BJ1400 EIA-国际 标准 WR-2300 WR-2100 WR-1800 WR-1500 WR-1150 WR-975 WR-770 WR-650 WR-510 WR-430 WR-340 WR-284 WR-229 WR-187 WR-159 WR-137 WR-112 WR-90 WR-75 WR-62 WR-51 WR-42 WR-34 WR-28 WR-22 WR-19 WR-15 WR-12 WR-10 WR-8 WR-7 英国-国家 标准 无 无 WG1 WG2 WG3 WG4 WG5 WG6 WG7 WG8 WG9A WG10 WG11A WG12 WG13 WG14 WG15 WG16 WG17 WG18 WG19 WG20 WG21 WG22 WG23 WG24 WG25 WG26 WG27 WG28 WG29 153-IEC 标准 R3 R4 R5 R6 R8 R9 R12 R14 R18 R22 R26 R32 R40 R48 R58 R70 R84 R100 R120 R140 R180 R220 R260 R320 R400 R500 R620 R740 R900 R1200 R1400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讲解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讲解

学校代码:10385分类号:学号:密级:学士学位论文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Design of coaxial to waveguide transducer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学科:研究方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提交日期: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日华侨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摘要同轴—波导转换器是微波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元器件。

基于脊波导和波导阶梯对导播系统中电磁波传播性能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这两种结构应用在8-18GHz的宽带同轴—波导转换器设计中的情况。

通过同轴—脊波导—矩形波导转换,并在脊波导上加载阶梯,很好地改善了阻抗匹配效果,提高了同轴—波导转换器的传输性能。

阻抗变换是为了消除带内不良反射,以获得良好匹配的一种微波器件,广泛用于微波电路和天线馈电系统中。

其结构上大致分为阶梯式和渐变式。

前者能够比后者获得更好的带内波纹系数和更短的长度。

对阶梯阻抗变换器的设计,主要分为传统设计方法和优化设计方法。

本文的仿真结果证明脊波导和波导阶梯在设计同轴—波导转换器中的有效性,在8-18GHz的倍频程带宽内驻波小于1.25,产生的高次模非常小。

关键词:同轴—波导转换脊波导波导阶梯阻抗变换IAbstract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icrowave system.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ridge waveguide and waveguide ladder exerted on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guided wave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ituations of these two structures applied in the 8-18GHz broadband coaxial-waveguide converter designation. Through the conversion of coaxial-ridge waveguide-rectangular waveguide, and ladder loading of ridge waveguide,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edance matching is well improved,and the transmission of coaxial-waveguide converter is highly advanced. Impedance transformation is to eliminate in-band bad reflection, in order to obtain a good matching microwave devices, widely used in microwave circuit and antenna feed system. Its structure is largely divided into stepwise and gradual type. The former can be better than the latter in-band ripple coefficient and the shorter length. The design of stepped impedance converter, mainly divides into the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Simulation results 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ridge waveguide and waveguide ladder in designing coaxial- waveguide converters.The VSWR of 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s less than 1.25 in the 8-18 GHz octave bandwidth, and the high modulus produced is very small.Key words: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 Ridge waveguide Waveguide ladder impedance transformation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1)1.1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 (3)1.3.1 论文的研究目地和意义 (3)1.3.2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3)第2章同轴—波导转换器理论分析 (4)2.1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介绍 (4)2.2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原理 (4)2.2.1 波导的设计原理 (4)2.2.2 脊型波导器件的设计原理与优势 (10)2.2.3 阶梯阻抗变换基本原理 (14)2.3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性能参数介绍 (17)2.3.1 输入驻波比 (17)2.3.2 频率范围 (17)2.3.3 插入损耗 (17)2.3.4 S参数 (17)2.3.5 电压驻波比 (18)第3章同轴—波导转换器的仿真设计 (19)3.1 HFSS 软件的介绍 (19)3.2 设计指标 (20)3.3 各类同轴—波导转换器的优化设计 (20)3.3.1 普通同轴-波导转换器 (20)3.3.2 宽带同轴-脊波导转换器 (24)3.3.3 优化后的同轴-脊波导转换器 (26)III华侨大学学士学位论文3.4各类同轴—波导转换器的性能比较 (28)第4章总结 (35)参考文献 (36)致谢 (38)附录 (39)I V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背景在现代卫星通讯、干扰与抗干扰等高科技领域,高频率、宽频带电子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要点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要点

学校代码:10385分类号:学号:密级:学士学位论文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Design of coaxial to waveguide transducer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学科:研究方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提交日期: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日华侨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成果。

论文写作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内容,如参考他人或集体的科研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说明。

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所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同意授权华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机关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侨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签名日期:签名日期:摘要同轴—波导转换器是微波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元器件。

基于脊波导和波导阶梯对导播系统中电磁波传播性能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这两种结构应用在8-18GHz的宽带同轴—波导转换器设计中的情况。

通过同轴—脊波导—矩形波导转换,并在脊波导上加载阶梯,很好地改善了阻抗匹配效果,提高了同轴—波导转换器的传输性能。

阻抗变换是为了消除带内不良反射,以获得良好匹配的一种微波器件,广泛用于微波电路和天线馈电系统中。

其结构上大致分为阶梯式和渐变式。

前者能够比后者获得更好的带内波纹系数和更短的长度。

对阶梯阻抗变换器的设计,主要分为传统设计方法和优化设计方法。

本文的仿真结果证明脊波导和波导阶梯在设计同轴—波导转换器中的有效性,在8-18GHz的倍频程带宽内驻波小于1.25,产生的高次模非常小。

关键词:同轴—波导转换脊波导波导阶梯阻抗变换IAbstract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icrowave system.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ridge waveguide and waveguide ladder exerted on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guided wave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ituations of these two structures applied in the 8-18GHz broadband coaxial-waveguide converter designation. Through the conversion of coaxial-ridge waveguide-rectangular waveguide, and ladder loading of ridge waveguide,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edance matching is well improved,and the transmission of coaxial-waveguide converter is highly advanced. Impedance transformation is to eliminate in-band bad reflection, in order to obtain a good matching microwave devices, widely used in microwave circuit and antenna feed system. Its structure is largely divided into stepwise and gradual type. The former can be better than the latter in-band ripple coefficient and the shorter length. The design of stepped impedance converter, mainly divides into the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Simulation results 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ridge waveguide and waveguide ladder in designing coaxial- waveguide converters.The VSWR of 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s less than 1.25 in the 8-18 GHz octave bandwidth, and the high modulus produced is very small.Key words: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 Ridge waveguide Waveguide ladder impedance transformation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1)1.1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 (3)1.3.1 论文的研究目地和意义 (3)1.3.2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3)第2章同轴—波导转换器理论分析 (4)2.1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介绍 (4)2.2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原理 (4)2.2.1 波导的设计原理 (4)2.2.2 脊型波导器件的设计原理与优势 (10)2.2.3 阶梯阻抗变换基本原理 (14)2.3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性能参数介绍 (17)2.3.1 输入驻波比 (17)2.3.2 频率范围 (17)2.3.3 插入损耗 (17)2.3.4 S参数 (17)2.3.5 电压驻波比 (18)第3章同轴—波导转换器的仿真设计 (19)3.1 HFSS 软件的介绍 (19)3.2 设计指标 (20)3.3 各类同轴—波导转换器的优化设计 (20)3.3.1 普通同轴-波导转换器 (20)3.3.2 宽带同轴-脊波导转换器 (24)3.3.3 优化后的同轴-脊波导转换器 (26)III华侨大学学士学位论文3.4各类同轴—波导转换器的性能比较 (28)第4章总结 (35)参考文献 (36)致谢 (38)附录 (39)IV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背景在现代卫星通讯、干扰与抗干扰等高科技领域,高频率、宽频带电子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分析与设计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分析与设计

第24卷增刊微波学报V ol.24Supplement 2008年10月JOURNAL OF MICROWA VES Oct.2008 8-18GHz同轴-波导转换器的分析与设计魏振华田立松冯旭东尹家贤胡粲彬(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系,长沙410073)摘要:同轴—波导转换器是微波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元器件。

基于脊波导和波导阶梯对导播系统中电磁波传播性能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这两种结构应用在8-18GHz的宽带同轴—波导转换器设计中的情况。

通过同轴—脊波导—矩形波导转换,并在脊波导上加载阶梯,很好地改善了阻抗匹配效果,提高了同轴—波导转换器的传输性能。

仿真结果证明脊波导和波导阶梯在设计同轴—波导转换器中的有效性,在8-18GHz的倍频程带宽内驻波小于1.22,产生的高次模非常小。

关键词:同轴—波导转换,脊波导,波导阶梯阻抗变换Analysis and Design on8-18GHz 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WEI Zhen-hua,TIAN Li-song,FENG Xu-dong,YIN Jia-xian,HU Can-bin(Colleg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UDT,Changsha410073,China)Abstract: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icrowave system.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ridge waveguide and waveguide ladder exerted on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guided wave system,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ituations of these two structures applied in the8-18GHz broadband coaxial-waveguide converter designation.Through the conversion of coaxial-ridge waveguide-rectangular waveguide,and ladder loading of ridge waveguide,the effectiveness of impedance matching is well-improved,and th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coaxial-waveguide converter is highly-advanced.Simulation results 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ridge waveguide and waveguide ladder in designing coaxial-waveguide converters.The VSWR of 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s less than1.22in the8-18GHz octave bandwidth,and the high modulus produced is very small.Key words: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Ridge waveguide,Waveguide ladder impedance transformation引言同轴波导转换器在微波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是雷达设备、精确制导和微波测试电路中的重要无源连接器件。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

学校代码:10385分类号:学号:密级:学士学位论文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Design of coaxial to waveguide transducer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学科:研究方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摘要同轴—波导转换器是微波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元器件。

基于脊波导和波导阶梯对导播系统中电磁波传播性能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这两种结构应用在8-18GHz的宽带同轴—波导转换器设计中的情况。

通过同轴—脊波导—矩形波导转换,并在脊波导上加载阶梯,很好地改善了阻抗匹配效果,提高了同轴—波导转换器的传输性能。

阻抗变换是为了消除带内不良反射,以获得良好匹配的一种微波器件,广泛用于微波电路和天线馈电系统中。

其结构上大致分为阶梯式和渐变式。

前者能够比后者获得更好的带内波纹系数和更短的长度。

对阶梯阻抗变换器的设计,主要分为传统设计方法和优化设计方法。

本文的仿真结果证明脊波导和波导阶梯在设计同轴—波导转换器中的有效性,在8-18GHz的倍频程带宽内驻波小于1.25,产生的高次模非常小。

关键词:同轴—波导转换脊波导波导阶梯阻抗变换Abstract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icrowave system.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ridge waveguide and waveguide ladder exerted on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guided wave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ituations of these two structures applied in the 8-18GHz broadband coaxial-waveguide converter designation. Through the conversion of coaxial-ridge waveguide-rectangular waveguide, and ladder loading of ridge waveguide,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edance matching is well improved,and the transmission of coaxial-waveguide converter is highly advanced. Impedance transformation is to eliminate in-band bad reflection, in order to obtain a good matching microwave devices, widely used in microwave circuit and antenna feed system. Its structure is largely divided into stepwise and gradual type. The former can be better than the latter in-band ripple coefficient and the shorter length. The design of stepped impedance converter, mainly divides into the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Simulation results 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ridge waveguide and waveguide ladder in designing coaxial- waveguide converters.The VSWR of 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s less than 1.25 in the 8-18 GHz octave bandwidth, and the high modulus produced is very small.Key words:Coaxial-waveguide transition Ridge waveguide Waveguide ladder impedance transform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1)1.1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 (3)1.3.1 论文的研究目地和意义 (3)1.3.2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3)第2章同轴—波导转换器理论分析 (3)2.1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介绍 (4)2.2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原理 (4)2.2.1 波导的设计原理 (4)2.2.2 脊型波导器件的设计原理与优势 (10)2.2.3 阶梯阻抗变换基本原理 (13)2.3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性能参数介绍 (16)2.3.1 输入驻波比 (16)2.3.2 频率范围 (16)2.3.3 插入损耗 (16)2.3.4 S参数 (17)2.3.5 电压驻波比 (17)第3章同轴—波导转换器的仿真设计 (18)3.1 HFSS 软件的介绍 (18)3.2 设计指标 (19)3.3 各类同轴—波导转换器的优化设计 (19)3.3.1 普通同轴-波导转换器 (19)3.3.2 宽带同轴-脊波导转换器 (23)3.3.3 优化后的同轴-脊波导转换器 (25)3.4各类同轴—波导转换器的性能比较 (28)第4章总结 (33)参考文献 (34)致谢 (36)附录 (37)第1章绪论1.1 同轴—波导转换器的设计背景在现代卫星通讯、干扰与抗干扰等高科技领域,高频率、宽频带电子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

33~38GHz同轴矩形波导转换器

33~38GHz同轴矩形波导转换器

33~38GHz同轴矩形波导转换器33~38GHz同轴-矩形波导转换器的设计摘要:同轴—波导转换器是微波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元器件。

本文将介绍我们在33~38GHz探针型同轴-矩形波导转换器领域完成的工作。

通过加载介质套,展宽了频带宽度,但同时带内驻波有所增加,又通过在波导内给探针加载一个介质板使带内驻波始终小于1.11,达到了很好的传输效果。

此结构仿真计算是利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三维仿真软件HFSS。

关键字:33~38GHz同轴-矩形波导转换频带带内驻波1.引言在微波系统中,同轴波导转换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器件,在雷达设备、精确制导和微波测试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不同的传输线和波导之间存在电磁场的转换、阻抗匹配等问题,在微波输入、输出电路中,较强的反射波将可能对发射机或其他级联器件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的干扰,导致微波系统性能不稳定,因此其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低驻波、低插入损耗、频带宽、便于加工设计。

同轴波导转换器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目前主要有阶梯波导转换、探针套介质转换等。

阶梯波导转换器有着很好的过渡性,但是加工复杂,而探针型转换器加工和设计相对简单。

通过用介质套筒套住探针,降低了波导的等效阻抗,减小了阻抗对频率变化的敏感性,从而展宽了转换接头的频带。

但是加载介质套之后会降低转换器的功率容量,因此这种装置多用于功率较低的情况。

短路图1:探针型同轴矩形波导示意图2.理论分析这种结构能够完成从TEM 模到TE10模的转换。

同轴线的外导体与矩形波导的宽壁连在一起,内导体的延伸部分插入波导中,形成一个小的辐射天线,在矩形波导中激励出TE10模式的电磁波,为使激励效率最高,天线应位于电场最强的地方,即宽壁中间位置。

短路面的功能是提供一个可调电抗以抵消和高次模式截止场相对应的探针电抗。

在探针耦合时,求解电流源在波导中产生的辐射场,可以得到探针的辐射电阻为:10220202221p h j d H ab k tg e R k βη??=(1)通过调节探针长度h 和距短路面位置d ,使探针辐射电阻和同轴线的特性阻抗一致,就能使同轴线送到波导中的功率达到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38GHz同轴-矩形波导转换器的设计
摘要:同轴—波导转换器是微波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元器件。

本文将介绍我们在33~38GHz探针型同轴-矩形波导转换器领域完成的工作。

通过加载介质套,展宽了频带宽度,但同时带内驻波有所增加,又通过在波导内给探针加载一个介质板使带内驻波始终小于1.11,达到了很好的传输效果。

此结构仿真计算是利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三维仿真软件HFSS。

关键字:33~38GHz同轴-矩形波导转换频带带内驻波
1.引言
在微波系统中,同轴波导转换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器件,在雷达设备、精确制导和微波测试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不同的传输线和波导之间存在电磁场的转换、阻抗匹配等问题,在微波输入、输出电路中,较强的反射波将可能对发射机或其他级联器件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的干扰,导致微波系统性能不稳定,因此其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低驻波、低插入损耗、频带宽、便于加工设计。

同轴波导转换器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目前主要有阶梯波导转换、探针套介质转换等。

阶梯波导转换器有着很好的过渡性,但是加工复杂,而探针型转换器加工和设计相对简单。

通过用介质套筒套住探针,降低了波导的等效阻抗,减小了阻抗对频率变化的敏感性,从而展宽了转换接头的频带。

但是加载介质套之后会降低转换器的功率容量,因此这种装置多用于功率较低的情况。

短路
图1:探针型同轴矩形波导示意图
2.理论分析
这种结构能够完成从TEM 模到TE10模的转换。

同轴线的外导体与矩形波导的宽壁连在一起,内导体的延伸部分插入波导中,形成一个小的辐射天线,在矩形波导中激励出TE10模式的电磁波,为使激励效率最高,天线应位于电场最强的地方,即宽壁中间位置。

短路面的功能是提供一个可调电抗以抵消和高次模式截止场相对应的探针电抗。

在探针耦合时,求解电流源在波导中产生的辐射场,可以得到探针的辐射电阻为:
102
20
2
02221p h j d H ab k tg e R k βη⎛⎞=⎜⎟⎝⎠−(1)
通过调节探针长度h 和距短路面位置d ,使探针辐射电阻和同轴线的特性阻抗一致,就能使同轴线送到波导中的功率达到最大。

对于传播TEM
波的无损同轴线,其特性阻抗为:
c 12Z R R ⎛⎞=
⎜⎟⎝⎠(2)通过得到具体参数值,使p c R Z =,就能实现结构的匹配,使传输功率
得到最大。

通过HFSS 软件,得到模型图2(a),HFSS 划分计算网格图2(b)。

Waveport 1
Waveport
2
图2(a)HFSS 软件得到的模型图图2(b)HFSS 软件对模型的网格刨分
矩形波导管型号为BJ320。

同轴线抑制高次模,满足min (21)R R λ
π>+,于是得到各结构尺寸和输入激励为:a
7.112mm B 3.556mm R1
1.45mm R20.62mm h 1.8mm (初值)
D 1.7mm (初值)Freq sweep
33GHz~38GHz L 15mm
表1.转换器模型的结构尺寸
由于在宽壁上开孔,造成结构上的不连续,必然会产生高次模。

为了改善匹配性能,可以调节插入位置d 和插入深度h ,使得驻波比不大于1.1。

我们使用HFSS 软件中的Optimization(优化)功能,采用Genetic Algorithm(遗传算法),期望优化目标为端口VSWR<=1.1:为使计算结果正确,设置迭代次数为20次,收敛条件s ∆=0.02:
通过仿真计算,得到在参数d=1.81mm ,h=1.72mm 时的驻波比和插入损耗曲线:
图3(a)驻波比
图3(b)插入损耗S21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带宽33GHz~38GHz内,驻波比小于1.1,插入损耗
210.012/
s dBλ
<,说明此结构的匹配性能良好。

通过改变矩形波导L的长度,我们可以看到矩形波导内高次模的抑制情况:
图4:矩形导体高次模的抑制
随着L的增大,高次模依次被截止,反应在传输性能上是驻波比的减小。

所以必须保证矩形导体有足够的长度。

1.内导体加介质套
为了展宽频带,可以采用下面的方式。

我们将探针用介质套筒套起来,并将频率扫描范围扩大为20GHz~50GHz。

结构和尺寸如下:
图5(a):加介质套的HFSS模型图5(b):加介质套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仿真,我们得到驻波比曲线:
图6(a):不加介质套,驻波比在1.2以下的带宽为11GHz
图6(b):加了介质套之后,驻波比在1.2以下的带宽为17.8GHz
对于这种情况,目前尚无完整的定量分析,但可以定性的说,介质套降低了波导的等效阻抗,减小了阻抗对频率变化的敏感性,从而展宽了转换接头的频带。

可以看到,加了介质柱之后,33GHz~38GHz 范围内驻波比有所增大,但是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同时在频带展宽方面优势非常明显。

2.在波导内给内导体加介质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到的结构在驻波比和带宽上并不能同时达到很好的效果,为进一步优化,我们提出了一下的结构:
图7(a)HFSS 模型斜视图
0.02m m 厚介质板
0.8m m 1.22m m
图7(b):HFSS 模型后视和俯视图
通过仿真,我们得到加和不加介质板驻波比曲线对比图:
图8(a):不加介质板时的驻波比
图8(b):加介质板时的驻波比
加介质套时的驻波比降到了1.11以下,结构达到了更好的匹配效果;
图9:加介质板之后的频带展宽为13.2GHz
至此,我们成功的取得对结构频带展宽和传输驻波比的优化目标。

3.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展宽频带,我们通常都会选择给内导体加介质套的方法,但是其增加的功率损耗却无法消除。

本文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是,给内导体再加上一个介质板,使结构更接近阻抗匹配的效果,通过HFSS软件的分析结果,我们得到在33~38GHz带宽内驻波小于1.1,同时结构的对称性保证激励起的高次模非常小,波导结构的插入损耗也可以做得很低,在工程上易于实现。

这种性能结构的转换器在工程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4.参考文献
[1]魏振华,田立松,冯旭东,尹家贤,胡粲彬.8-18GHz同轴-波导转换器的分析
与设计.微波学报,2008,04:304—321
[2]周焱,苏东林.周期性结构在毫米波波导同轴转换中的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32(4):412-416
[3]陈明珠.W波段矩形波导-同轴转换器的研制.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1996,(02).
[4]闫瑞清,李慧英.微波技术基础.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87-2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