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S-T图像
初中物理-匀速直线运动-学生

匀速直线运动知识梳理一、运动的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直线运动:_________直线运动和_________直线运动。
2、曲线运动二、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_________(物体在运动过程中_________和_________都不变)。
2、特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_________不发生变化。
3、匀速直线运动是_________的机械运动三、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_,这种运动就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_________会改变,_________不变)2、特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_________可能发生变化。
3、平均速度(1)定义: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就是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_________。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3)物理意义:__________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4)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用__________测路程,用__________测时间。
(5)利用上式计算出来的平均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路程中(或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所以我们谈论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中的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6)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全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运动物体在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即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7)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称为为。
如:。
四、匀速直线运动路程时间图像1、匀速直线运动s-t图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O的倾斜直线。
这条直线直观地反映了函数y与自变量x的正比关系。
2023届上海松江区中考二模初三物理试卷及答案

第1页共6页2023年松江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九年级综合测试(满分135分,完卷时间120分钟)2023.04考生注意:1.试卷第1~20题为物理部分,第21~41题为化学部分,第42题开始为跨学科案例分析部分。
2.试卷满分13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3.按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物理部分一、选择题(共12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在原子中,带负电的是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原子核2.能分辨不同的乐器,是根据声音的A .振幅B .响度C .音调D .音色3.2022年12月16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在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大B .重力势能增大,动能不变C .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增大D .重力势能和动能都不变4.某物体距离凸透镜25厘米,透过透镜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透镜50厘米处,则此时成A .放大的虚像B .缩小的实像C .放大的实像D .正立的虚像5.在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表A 示数变大B .电流表A 1示数变小C .两个电流表示数的差值变大D .电压表V 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大R 1P A S VA 1图1R 2第2页共6页6.甲、乙两小车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其s -t 图像如图2(a )(b )所示。
当甲车通过P 点的同时乙车通过Q 点,3秒后两车相距2米,则P 、Q 两点间的距离A .可能为4米B .可能为6米C .一定为2米D .一定为4米二、填空题(共23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7.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________(1)的作用。
足球运动员射点球,足球离脚后还能继续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________(2),守门员接住迎面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3)。
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图所示四种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进行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图中国旗的长度约为6mB.中学生在平直公路上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C.一颗鸡蛋的质量约为1kgD.南极的气温约12℃答案:B解析:A.图中国旗的长度约为1.92m,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在平直公路上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故B符合题意;C.一颗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故C不符合题意;D.南极的气温约-12℃,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5℃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D.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5cm答案:C解析:A.人的正常体温37℃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等于 0. 05kg;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3.6km/h,约等于1.1m/s;故C符合题意;D.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2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汽车运动情况的是()A.B.C.D.答案:D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s﹣t图像中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在v﹣t图像中,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水平线;A.图中的v﹣t图像,表示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故A错误;B.图中的v﹣t图像,表示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B错误;C.图中的s﹣t图像,表示运动的路程不变,即静止,故C错误;D.图中的s﹣t图像,表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4、《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A.舟中人B.舟C.剑D.江岸答案:D解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意思是舟已经向前行驶了,但剑没有行进,即舟是运动的,剑是静止的。
初中物理《直线运动》(共31张)ppt4

第一种解法: 已知:S2=1800 m-360m=1440m V=20m/s 求: t2 解: 根据V=s/t火车全部在隧道运行 t2=s2/v=1440m/20m/s=72s
种解法:已知: S1=2160m
t1=108s
S2 =1440m
求: t2
解:由分析可知,由于火车做匀 速
30
20
10
0
t/s
V/(cm/s)
5 4
3
2
1
0 t/s
总结:(一)类似小气泡的运动在物理学中有一特定的
称呼,物理学中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swf
运动速度:
v=s/t
想一想:匀速直线运动有什么规律?
1、运动的路线为直线且速度不变 2、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3、通过任何相等的路程需要的时间相等
总结:
(二)我们把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 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v=s/t
( 注意:只能大体上反映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程度, 它只表明一种平均“快慢程度”,所取路程、时间不同,平均 速度也不同。因此说平均速度时必须说明哪一段时间或路程才 有意义。)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中速 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已知: S1=1800 m+360m=2160m t1=108s
求: V
解:火车运行的速度为:
V=s1/t1=2160m/108s=20m/s
答:火车运行的速度为20m/s
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含义 火车尾进隧道到火车头出隧道的过 程,这个过程中火车通过的路程为:
画一画
火车长 360m 隧道长1800m
复习:速度
•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其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 s • 速度的公式: v = t •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 /秒”( m/s) 。 • 1m/s =3.6 km/h
中考物理函数图像类题简析

当 滑 动 变 阻 器 连 人 电 路 的 电 阻 R 一 5欧 时 , 一
u/(R +R,),P 一 。R 一( )2R 一 牟 ×5
R2一 I1R 1 × 4o Q
· ..
一
===20 Q.
一 . 当 滑 动 变 阻 器 滑 片 P 置 于 另 一 位 置 时 ,其 连 入 电 路 钓 电 阻 为 R , — u/(R + R 、) 一 _f.2R 一 ( TI-J )。 一 /(10 Q+ )。 .。P 一 . . /
÷R】)一 1 A×(10 Q+_去I×4O Q)一30 V.
当 S 、S。均闭合且滑片 P滑 到 b端时 ,电压 表测 电 源 电压 ,其示数 为 30 V.
(1)电阻 R 的阻值 ;
(2)当 S 、S2均闭合 且滑 片 P 滑到 b端 时 ,电压 表
的示数 ;
(3)整 闭合 且滑 片 P滑 到 b端 时 ,小
灯泡 L短路 ,R 、R 并联 ,等效 电路 图如 图 4乙.
· ‘ .
I
—
考试 研究 ZHONGXUE JIAOXUE CANKAO
中 考 物 理 函 数 图 像 类 题 简 析
广 西南 宁市天桃 实验 学校 中 学部 (53O022) 黄 黎
近年各地 中考物理试题 中 ,不 时出现一些 与 函数 图 的运 动 情 况 如 何 ?
像有关的考题 ,不少考生 由于不 习惯用 函数 的思想来 分 析物理问题 ,当碰到这类题 时 ,常有无从 下手 的感觉 .纵 观 多 年 中考 物 理 中 的 函 数 类 试 题 发 现 :题 中涉 及 的 函数 图像有 ,一次函数图像 ;二次 函数 图像 ;这 两种 图像 的综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3)运动的快慢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由速度公式v=s/t可知道()A.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速度跟时间成反比C.路程跟时间成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对2、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距离比乙大,而乙所用的时间比甲短,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快慢是()A.甲较快B.乙较快C.一样快D.无法比较3、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A.1.2cm/sB.1.2m/sC.12cm/sD.12m/s4、速度是40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A .行人 B.卡车 C.飞机 D.人造卫星5、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2:9 B.2:1 C.9:2 D.1:2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s/t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7、汽车速度是36km/h,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9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8、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9、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10、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秒,当时气温15℃,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 ( )A.14.29秒B.14.00秒C.13.71秒D.无法确定11、甲、乙两小车运动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 ,乙车的速度为2m/sC.经过6s ,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s ,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12、甲、乙两车分别从P 、Q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 图象如图1.3-1(a )、(b )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甲、v 乙,P 、Q 间的距离为s ,则( )A .v 甲>v 乙,s=16米B .v 甲>v 乙,s=8米C .v 甲<v 乙,s=16米D .v 甲<v 乙,s=8米13、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s 比1km/h 的速度大B.1m/s 比1km/h 的速度小C.1m/s 与1km/h 的速度一样大D.单位不同,不能比较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小C.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15、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 内行驶15km ;乙在3min 内行驶750m ;丙行驶100m 需24s ;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 )A.甲最快,丙最慢B.甲最慢,丙最快C.乙最快,甲最慢D.三人一样快16、甲、乙两人从相距200km 的A 、B 两地相向运动,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则在通常情况下,甲、乙两人相遇时所需时间约为()A.60minB.200minC.600minD.2000min17、一列队伍行进速度是2.5m/s,经过一座全长100m 的桥,从队伍第一人踏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共需1min,则这列队伍长()A.50mB.100mC.150mD.250m18、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1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19、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B.乙C.丙D.丁20、同学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
通用版初中物理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通用版初中物理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单选题1、身高1.6m的小明站在单杠下,如图所示,对单杠高度最合理的估计是()A.1.8mB.2.0mC.2.4mD.3.0m2、甲、乙两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
当甲车行驶了15米时,甲乙两车相距3米,则乙车的速度()A.一定是3米/秒B.可能是2米/秒C.一定是6米/秒D.可能是0.5米/秒3、学校运动会上100m决赛,运动员们同时起跑,中间过程小明落后于小亮,冲刺阶段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100m全程的平均速度,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B.小亮的平均速度比小明的平均速度大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4、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A.18.125cmB.18.1cmC.18.13cmD.18.12cm5、P、Q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点,甲、乙两小车分别经过Р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a)、(b)所示。
若甲比乙晚0.5秒经过Р点,却比乙早1.5秒通过Q点,则P、Q间的距离为()A.5米B.10米C.15米D.20米6、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判断下列说正确的是()A.该物体在第3s末的速度为10m/sB.整个1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m/sC.物体在5s时的速度为10m/sD.物体在前2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比前6s内的平均速度小7、某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第1 s时间内,他跑了4 m,第2 s时间内跑了8 m,冲刺时的速度是12 m/s,他用10 s跑完全程。
这位运动员的前2s的平均速度应该是()A.8 m/sB.6 m/sC.10 m/sD.12 m/s8、飞机研制中,需将飞机模型固定在“风洞”中,让风迎面吹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
(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
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A.25kmB.50kmC.75kmD.100km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线为直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C.第4s至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3、某同学乘观光电梯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美景收入眼中。
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B.以该同学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4、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B.C.D.5、若把原子、原子核、电子看成球体,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m,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m,电子半径的数量级小于10-9nm。
按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A.原子原子核电子B.电子原子原子核C.原子核原子电子D.原子电子原子核6、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5.37cm、5.36cm,5.36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A.5.3633cm B.5.363cm C.5.36cm D.5.37cm7、高铁是一个非常便捷的交通工具,相比于火车、汽车速度上都会快许多。
因此,为了城市更好的发展,各地区都在尽量建设高铁,如图所示为它正在运行的情景,我们说:司机是静止的。
“静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面B.树木C.车厢D.房屋多选题8、一个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它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规律是x=3t2−4t,其中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0时,质点的坐标是x=0B.在最初的1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1m,方向沿x轴正方向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D.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v2=(6t-4)m/s9、A、B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华根据两车行驶时的情景作出如图甲所示图像,初始时两车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0~t1时间内,两车速度大小v A>v BB.在40s~50s时间内,A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图像的判断
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
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a、b、c、d四条线中的两条,
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小于10米,则( )
A.甲一定为a
B.甲可能为c
C.乙一定为b
D.乙可能为d
2.在一条直线上的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
动,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3米,它们
的s-t图像如图所示a、b、c中的两条,则( )
A.图线c可能是甲的
B.图线a一定是乙的
C.图线b一定是甲的
D.图线b可能是乙的
3.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
图像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小于
2米( )
A.甲一定为图线a
B.甲可能为图线c
C.乙可能为图线b
D.乙一定为图线c
4.同一直线上的P、Q两点相距3.6米,甲、乙两辆小车同时由P点向Q
点沿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三条图线中的两条,两车先
后经过P、Q间的中点的时间间隔大于2秒,则它们到达Q点的时
间间隔( )
A.一定为5秒
B.可能为3秒
C.不可能大于8秒
D.可能小于6秒
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
图像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
A.甲的s-t图像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像一定为图线b
C.乙的s-t图像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像一定为图线a
6.P、Q是同一直线上的两点,甲车从P点出发、乙车从Q点同时沿直线出发背向而行,它
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甲车的速度大小大于或等于乙车的速度大小
B.经过3秒,甲、乙两车相距2.7米
C.经过3秒,甲、乙两车相距0.3米
D.经过4秒,甲、乙两车相距3米
1.D 2.B 3.C 4.D 5.A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