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采集表、指标解释及基础代码表
教育管理基础代码精编

说明
371 工读学校
4 高等学校
41 普通高等学校
411
本科院校:大 学
412
本科院校:学 院
413
本科院校:独 立学院
414
专科院校:高 等专科学校
415
专科院校:高 等职业学校
419
其他机构:分 校、大专班
42 成人高等学校
421 职工高校
422 农民高校
423 管理干部学院
424 教育学院
425 独立函授学院
型代码表
代
名称
代
1 集体
2 个人综合
表25 HKQCZK 户口
迁出状况代码表
代
名称
代
1 待领
2 已领
表26 JDFS 就读方
式代码表
代
名称
代
1 走读
2 住校
表27 JLFS 奖励方
式代码表
代
名称
1 奖状
2 荣誉称号
表28 JLZZZJLY 奖
励资助资金来源代
码表
代
名称
代
1 中央财政
2 省级财政
3 市级财政
家庭人均 月收入低于 学校所在地 低保线的
介于“特 别困难”与 “一般困难 ”之间
家庭人均 月收入低于 学校所在地 低保线的
代
名称
4 家长失业
9 其他
代 4 41 42 43 5 6 61 62
名称 学校间交换
校际交流
中国学校 奖学金
外国学校 奖学金
自费
企业资助
中国企业 奖学金
外国企业 奖学金
中文名称
426 广播电视大学
429
其他成人高等 教育机构
基础教育基本信息调查表(小学、指标解释)

2 0 1 0年4月2 0日修订中国基础教育统计指标解释1、学年: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每年的九月一日到第二年的八月三十一日。
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年初‛指第一学期开学时,‚学年末‛指第二学期结束时。
2、学校学校:学校是指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招收适龄人口实施教学活动的教育机构。
设立学校和其它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城市、县镇、农村:按学校所在地分类,各类学校可分为城市、县镇、农村。
城市、县镇、农村的划分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我国的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
城市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县镇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农村是指城市、县镇以外的其他区域。
学校办别:按学校办别分类,小学、普通中学、职业初中、特殊教育、工读学校可分为教育部门和集体办、民办、其他部门办三类:(1)教育部门办是指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学校;集体办是指校舍、师资、经费等主要由乡(镇)、村、街道集体单位负担(辅以财政专项补贴)的学校;(2)民办学校,是指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公民个人、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3)其他部门办是指企事业单位等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的学校。
学前教育(幼儿园和学前班):幼儿园是指招收三周岁以上(含三周岁)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动。
基础教育指标解释汇总

基础教育指标解释汇总基础基112学校(机构)基本情况一、指标解释1.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中,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实施的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活动。
包括一类模式、二类模式、三类模式。
一类模式:是指除汉语文(汉语)学科外,其他学科用民族语授课,使用民族文字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
二类模式:是指除民族语文学科外,其他学科用汉语授课,使用汉语文(汉语)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
三类模式:是指部分学科用民族语授课,部分学科用汉语授课的双语教学模式。
2.双语教学学生:是指接受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学生。
双语教学专任教师:是指面向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在双语教学岗位上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
3.仪器设备配备达标情况:是指学校各项仪器设备是否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仪器配备标准。
包括体育器械配备、音乐器材配备、美术器材配备、数学自然实验仪器、理科实验仪器等是否达标。
4.体育器械配备是否达标:是指达到《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5号)的相关标准。
5.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是否达标:是指达到《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5号)的相关标准。
6.校园网:是指在校园内为教学、管理等实现宽带互联,为学校教学、管理与服务等教育活动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含通过城域网形成的逻辑校园网)。
二、填报说明1.附属学校(园):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独立填报,在基础基112基本情况表中填写所附属高等学校(机构)的名称和代码。
2.通电:是指学校可获得定期或随时可用的电力来源(例如电网/电源连接,风能,水,太阳能和燃料动力发电机等)。
3.接入互联网:已接入互联网的学校,填报“是”,同时填报接入互联网方式(1.拨号、2.ADSL 、3.光纤、4.无线、5.其它)(通过城域网形成逻辑校园网的,填报“光纤”)。
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基础代码表

附件3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基础代码表1-学历代码本代码引自GB/T 4658-2006。
学历:指受教育者在教育机构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并获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证书的经历。
毕业:受教育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符合相关要求,成绩合格并取得毕业证书,称为毕业。
结业受教育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有一门主要课程(或两门非主要课程)考核不及格或不符合相关要求,取得结业证书,称为结业。
肄业:受教育者学满一年以上中断学业或未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发给肄业证书,称为肄业。
大学普通班毕业指1970年至1976年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毕业生。
研究生班指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属于硕士生层次的一种非导师制的方式,其招生和入学条件与硕士生相似,学制两年或一年半,完成全部学习项口并经考核合格者,发给研究生班毕业证书(研究生课程班不在此列)。
大学专科包括高等专科、高等职业教育。
表3学历代码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代码本代码引自GB/T 6864-2003o本代码为层次编码结构,共分二层。
第一层用一位数字表示学位的级别和称号;第二层用两位数字表示,其中01〜40表示按学科门类授予的学位代码,41〜80表示按专业学位类型授予的学位代码。
表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代码3.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表6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地质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工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丄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il•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交通运输匸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匸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分学科,可授理学、匸学、农学、医学学位可授理学.经济学学位可授工学.理学学位可授工学.理学学位可授工学.理学学位可授匸学.理学学位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可授工学.农学学位可授工学.农学学位0709 0710 0711 0712 0713 0714 08 0801 0802 0803 0804 0805 0806 0807 0808 0809 0810 0811 0812 0813 0814 0815 0816 0817 0818 0819 0820 0821 0822 0823 0824 0825 0826 0827 0828 0829 0830 0831 0832 0833 0834 0835 0836 08370838 09 0901 09020903 0904 0905 0906 0907 0908 0909 1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1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2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3 1301公安技术农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曽医学林学水产草学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侦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特种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军事学军爭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队描挥学军制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爭后勤学军爭装备学军爭训练学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可授医学.理学学位可授医学.理学学位可授医学.理学学位可授医学.理学学位可授医学.理学学位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精品作文】《学生基本信息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
10.港澳台侨外:否
11.政治面貌:分为:“01-中共党员,02-中共预备党员,03-共青团员,13-群众”。
12.健康状况:学生的身体情况,分为:“10-健康或良好、20-一般或较弱、30-有慢性病、40-有生理缺陷、50-残疾”。
20.学籍辅号:填写各省本地的学生编号,用于地方系统与中央系统对接。★ 21.班内学号:学生班级内编码。 ★22.年级:学生就读年级。如:“小学2013级,中学2013级”。
★ 23.班级:学生就读班级。4位入学年份+1位学段编号+2位班级编号,其中学段编号为1-小学,2-初中。如:2013101。 ★24.入学年月:入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的时间,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如‘201109’。 ★25.入学方式:学生以何种方式进入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分为:“11-就近入学 12-其他”。义务生请选择就近入学,非义务生请选择其他。★26.就读方式:区分学生在校读书的方式,可分为‘1-走读 2-住校’。
身份证明;7-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8-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9-境外永久居住证;A-护照;B-户口簿;Z-其他。★5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
60.职务:家庭成员或监护人在工作单位所担负的工作岗位。 61-72:解释同49-60。
篇二:全国电子学籍学生基本信息表填表说明
56.联系电话:填写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
57.是否监护人: 0-否,1-是,监护人: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
41.随班就读:残疾人在普通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的类别,可分为‘0-非随班就读 1-视力残疾随班就读 2-听力残疾随班就读 3-智力残疾随班就读 4-其他残疾随班就读’。
基础教育统计指标解释

基础教育统计指标解释1 时间1.1 学年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1.2 统计时点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
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1.3 统计时期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
如毕业生数、复学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2 学校(机构)2.1 学校(机构)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
2.11 学校(机构)名称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2.12 学校(机构)标识码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2 办学类型基础教育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包括:幼儿园、小学、小学教学点、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职业初级中学、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工读学校、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弱智学校、其他特殊教育学校。
2.21 幼儿园幼儿园是指招收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乐。
设立幼儿园须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合格,并予备案。
2.22 小学小学是指招收适龄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2.23 小学教学点小学教学点是指为方便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实施初等教育不计校数的教学机构。
2.24 初级中学初级中学是指招收普通小学毕业生实施普通初级中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2.25 职业初中职业初中是指招收小学毕业生实施初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2.26 完全中学完全中学是指同时实施普通初级中等教育和普通高级中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2.27 高级中学高级中学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普通高级中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山东省中小学信息化管理相关代码表

附件2:山东省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相关代码表1、主管单位代码(山东省17个地级市;49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370100济南市(行政上辖6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增设1个主管单位):370101省市直、370102历下区、370103市中区、370104槐荫区、370105天桥区、370112历城区、370113长清区、370124平阴县、370125济阳县、370126商河县、370181章丘市,370191高新技术开发区370200青岛市(行政上辖7个区,代管5个县级市):370201市直、370202市南区、370203市北区、370205四方区、370211黄岛区、370212崂山区、370213李沧区、370214城阳区、370281胶州市、370282即墨市、370283平度市、370284胶南市、370285莱西市370300淄博市(行政上辖5个区、3个县):370301市直、370302淄川区、370303张店区、370304博山区、370305临淄区、370306周村区、370321桓台县、370322高青县、370323沂源县370400枣庄市(行政上辖5个区,代管1个县级市):370401市直、370402市中区、370403薛城区、370404峄城区、370405台儿庄区、370406山亭区、370481滕州市370500东营市(行政上辖2个区、3个县,增设1个主管单位): 370501市直、370502东营区、370503河口区、370521垦利县、370522利津县、370523广饶县,370591胜利教育管理中心370600烟台市(行政上辖4个区、1个县,代管7个县级市): 370601市直、370602芝罘区、370611福山区、370612牟平区、370613莱山区、370634长岛县、370681龙口市、370682莱阳市、370683莱州市、370684蓬莱市、370685招远市、370686栖霞市、370687海阳市370700潍坊市(行政上辖4个区、2个县,代管6个县级市,增设4个主管单位):370701市直、370702潍城区、370703寒亭区、370704坊子区、370705奎文区、370724临朐县、370725昌乐县、370781青州市、370782诸城市、370783寿光市、370784安丘市、370785高密市、370786昌邑市,370791高新技术开发区、370792经济开发区、370793滨海经济开发区、370794峡山开发区370800济宁市(行政上辖2个区、7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370801市直、370802市中区、370811任城区、370826微山县、370827鱼台县、370828金乡县、370829嘉祥县、370830汶上县、370831泗水县、370832梁山县、370881曲阜市、370882兖州市、370883邹城市370900泰安市(行政上辖2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370901市直、370902泰山区、370903岱岳区、370921宁阳县、370923东平县、370982新泰市、370983肥城市371000威海市(行政上辖1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增设2个主管单位):371001市直、371002环翠区、371081文登市、371082荣成市、371083乳山市,371091高新技术开发区、371092经济开发区371100日照市(行政辖2个区、2个县):371100市直、371102东港区、371103岚山区、371121五莲县、371122莒县371200莱芜市(行政上辖2个区,增设3个主管单位),371201市直、371202莱城区、371203钢城区,371291高新技术开发区、371292雪野旅游区、371293泰钢工业园371300临沂市(行政上辖3个区、9个县,增设2个主管单位): 371301市直、371302兰山区、371311罗庄区、371312河东区、371321沂南县、371322郯城县、371323沂水县、371324苍山县、371325费县、371326平邑县、371327莒南县、371328蒙阴县、371329临沭县,371391高新技术开发区、371392经济开发区371400德州市(行政上辖1个区、8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371401市直、371402德城区、371421陵县、371422宁津县、371423庆云县、371424临邑县、371425齐河县、371426平原县、371427夏津县、371428武城县、371481乐陵市、371482禹城市371500聊城市(行政上辖1个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371501市直、371502东昌府区、371521阳谷县、371522莘县、371523茌平县、371524东阿县、371525冠县、371526高唐县、371581临清市371600滨州市(行政上辖1个区、6个县,增设1个主管单位):371601市直、371602滨城区、371621惠民县、371622阳信县、371623无棣县、371624沾化县、371625博兴县、371626邹平县,371691经济开发区371700菏泽市(行政上辖1个区、8个县,增设1个主管单位): 371701市直、371702牡丹区、371721曹县、371722单县、371723成武县、371724巨野县、371725郓城县、371726鄄城县、371727定陶县、371728东明县371791经济开发区2、学段代码:使用1位数字编码,小学为“1”、初中为“2"、高中为“3”3、学校代码:使用10位数字编码,各市将编定的学校代码上报省教育厅备案后启用4、学校办别码:使用1位数字编码,教育部门和集体办为“1”、社会力量办“2”、其他部门办为“3”、其他为“9”5、学校类别码:使用6位数字编码,第1位代表小学、第2位代表初中、第3位代表高中、第4位代表职业教育、第5位代表少数民族、第6位代表特殊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统计指标解释

中等职业教育统计指标解释中等职业教育统计指标解释1 时间1.1 学年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1.2 统计时点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
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1.3 统计时期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
如毕业生数、复学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2 学校(机构)2.1 学校(机构)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
2.11 学校(机构)名称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2.12 学校(机构)标识码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2 办学类型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包括:调整后中等职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学校、其他机构。
2.21 调整后中等职业学校调整后中等职业学校是指将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学校等各种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形式调整为统一的办学类型的学校。
2.22 其他机构其他机构是指承担中等职业教育不计校数的教育机构。
2.23 附设教学班附设教学班是指受当地条件、资源所限,各级各类学校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利用现有学校资源(教职工、办学条件等),举办的其他层次(形式)的教学班,包括:附设幼儿班、附设小学班、附设普通初中班、附设职业初中班、附设普通高中班、附设特教班、附设中职班。
附设班类型为多选项。
2.3 学校举办者学校举办者是指学校(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为设置学校(机构)提供必要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者。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举办者包括:教育部门、其他部门、地方企业、民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中小学校)学校名称: 按行政主管教育部门批准的学校全称进行填报,与公章一致
本人签字:日期学校签字:日期
注:1.参照《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指标解释(中小学校)》及《基础代码表》填写此表;
2.表中标★的项目为必填项;
3.有选项的指标如未标明“可多选”,只能单选;
4. 标注“对照指标解释填写”的,须依据《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指标解释(中小学校)》中
对应指标的“数据”栏中列出的数据选项填写;
5.标注“对照代码表填写”的,须依据《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指标解释(中小学校)》中对应
指标的“数据”栏中列出的数据选项填写,或者根据“备注”栏中所引用的代码表名称到《基础代码表》文件中查找,填写对应选项汉字名称。
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指标解释(中小学校)学校名称: 学校标识码:
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名称: 按行政主管教育部门批准的学校全称进行填报,与公章一致。
本人签字:日期学校签字:日期
注:1.参照《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指标解释(中等职业学校)》及《基础代码表》填写此表;
2.表中标★的项目为必填项;
3.有选项的指标如未标明“可多选”,只能单选;
4.标注“对照指标解释填写”的,须依据《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指标解释(中等职业学校)》
中对应指标的“数据”栏中列出的数据选项填写;
5.标注“对照代码表填写”的,须依据《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指标解释(中等职业学校)》中
对应指标的“数据”栏中列出的数据选项填写,或者根据“备注”栏中所引用的代码表名称到《基础代码表》文件中查找,填写对应选项汉字名称。
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指标解释(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名称: 学校标识码:
专任教师信息表(中等职业学校)
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名称: 按行政主管教育部门批准的学校全称进行填报,与公章一致。
本人签字:日期学校签字:日期
注:1.参照《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指标解释(特殊教育学校)》及《基础代码表》填写此表;
2.表中标★的项目为必填项;
3.有选项的指标如未标明“可多选”,只能单选;
4.标注“对照指标解释填写”的,须依据《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指标解释(特殊教育学校)》
中对应指标的“数据”栏中列出的数据选项填写;
5.标注“对照代码表填写”的,须依据《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指标解释(特殊教育学校)》
中对应指标的“数据”栏中列出的数据选项填写,或者根据“备注”栏中所引用的代码表名称到《基础代码表》文件中查找,填写对应选项汉字名称。
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表指标解释(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名称: 学校标识码:
专任教师信息表(特殊教育学校)
基础代码表
1.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本代码引自GB/T 3304-1991。
表1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2.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本代码引自GB/T 2659-2000。
表2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3. 学历代码
本代码引自GB/T 4658-2006。
学历:指受教育者在教育机构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并获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证书的经历。
毕业:受教育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符合相关要求,成绩合格并取得毕业证书,称为毕业。
结业受教育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有一门主要课程(或两门非主要课程)考核不及格或不符合相关要求,取得结业证书,称为结业。
肄业:受教育者学满一年以上中断学业或未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发给肄业证书,称为肄业。
大学普通班毕业指1970年至1976年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毕业生。
研究生班指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属于硕士生层次的一种非导师制的方式,其招生和入学条件与硕士生相似,学制两年或一年半,完成全部学习项目并经考核合格者,发给研究生班毕业证书(研究生课程班不在此列)。
大学专科包括高等专科、高等职业教育。
表3 学历代码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代码
本代码引自GB/T 6864-2003。
本代码为层次编码结构,共分二层。
第一层用一位数字表示学位的级别和称号;第二层用两位数字表示,其中01~40表示按学科门类授予的学位代码,41~80表示按专业学位类型授予的学位代码。
表4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代码
5. 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代码
表5 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代码
6.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表6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7.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
表7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
代码高职高专专业名称代码高职高专专业名称5204 水上运输类6102 纺织服装类
5205 民航运输类6103 食品类
5206 港口运输类6104 包装印刷类
5207 管道运输类62 财经大类
53 生化与药品大类6201 财政金融类
5301 生物技术类6202 财务会计类
5302 化工技术类6203 经济贸易类
5303 制药技术类6204 市场营销类
5304 食品药品管理类6205 工商管理类
54 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63 医药卫生大类
5401 资源勘查类6301 临床医学类
5402 地质工程与技术类6302 护理类
5403 矿业工程类6303 药学类
5404 石油与天然气类6304 医学技术类
5405 矿物加工类6305 卫生管理类
5406 测绘类64 旅游大类
55 材料与能源大类6401 旅游管理类
5501 材料类6402 餐饮管理与服务类5502 能源类65 公共事业大类
5503 电力技术类6501 公共事业类
56 土建大类6502 公共管理类
5601 建筑设计类6503 公共服务类
5602 城镇规划与管理类66 文化教育大类
5603 土建施工类6601 语言文化类
5604 建筑设备类6602 教育类
5605 工程管理类6603 体育类
5606 市政工程类67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5607 房地产类6701 艺术设计类
57 水利大类6702 表演艺术类
5701 水文与水资源类6703 广播影视类
5702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68 公安大类
5703 水利水电设备类6801 公安管理类
5704 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6802 公安指挥类
58 制造大类6803 公安技术类
5801 机械设计制造类6804 部队基础工作类
5802 自动化类69 法律大类
5803 机电设备类6901 法律实务类
5804 汽车类6902 法律执行类
6903 司法技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