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国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荷叶铁线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三峡库区特有药用与观赏植物荷叶铁线蕨的濒危原因调查与分析

三峡库区特有药用与观赏植物荷叶铁线蕨的濒危原因调查与分析
的 自然 繁 殖 方 式 包 括 孢 子 和 根 状 茎 的 萌 孽 2种 繁 殖 方式 。
通过访谈调查主要可以解决 2 问题 : 个 一是把调查
第一作 者简 介 : 张祖 荣 ( 9 6) 男, 庆 江 津人 , 士 , 16 , 重 硕 副教 授 , 现
从事 经济植 物 的教 学与研 究工作 。
量、 生活环 境 、 新 情 况 和保 护 状 况 等 相应 的数 据 和 更
资料 。
14 试 验 总结 .
纲 目》 已记载其具有清热解毒和利尿通 淋的功效l 。而 _ 2 ] 且, 因其形体紧凑小巧、 雅致清新 , 再加上它有着 四季常
绿、 别致优美 的荷 叶状单 叶 , 以又是 十分奇 特 的观 赏 所
3 三峡珍 稀植 物 园 , . 重庆 4 6 6 ) 0 1 0
摘 要: 采用资料收集与分析 、 访谈调查 、 实地调查和试验 总结等 4种调 查方 法, 对三峡库 区 特有 药用与观 赏植物荷 叶铁线蕨的濒危原 因进行 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 明: 导致荷 叶铁 线蕨濒 危的主要原 因除 了分布 区域狭 窄、 生环境稀 少、 适 有性更新 困难 、 以及在种 间竞争 中处于劣势等

园林花卉 ・ 植物
北 方 园 艺 2 0 68 8 0()6 9 1 1 :~
三峡库 区特 有药 用 与观 赏植 物荷 叶铁 线蕨 的 濒危原 因调查 与分 析
张 祖 荣 ,冉 。 烈 。
(. 1重庆 文理 学院 生命 科 学系 , 庆 426 ;. 重 0 182西南 大学 生 命科 学学 院 三峡 库 区生态 环境 教育 部重 点实 验室 , 庆 40 1 重 0 75
地点落实到某个村社或林场 的具体地点 ( 小地名 )二是 ;

三峡库区野生荷叶铁线蕨生态环境调查

三峡库区野生荷叶铁线蕨生态环境调查

三峡库区野生荷叶铁线蕨生态环境调查调查研究三峡库区野生荷叶铁线蕨的生态环境特征,为荷叶铁线蕨的资源保护及人工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采用走访调查、实地踏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荷叶铁线蕨生长的植被、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土壤营养成份等进行研究分析。

此次调查发现三峡库区野生荷叶铁线蕨分布区域快速缩小,很多分布点由于滥采滥挖,经历了从成片分布—块状分布—点状分布—消失的变化历程,目前仅在万州3个乡镇发现有4处野生荷叶铁线蕨分布。

荷叶铁线蕨生长环境具有海拔低、坡陡、土层薄、东北坡向、郁闭度高和气候温暖湿润等特征,分布区土壤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含量较高,而速效磷含量低。

标签:荷叶铁线蕨;生态环境;资源调查[Abstract]The study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diantum reniforme var sinense of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and providing a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resources and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A reniforme var sinens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field survey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the vegetation,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climate,soil nutrients of A reniforme var sinense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survey found that A reniforme var sinense distribution area reduced fast in Three Gorges region,a lot of distribution has diminished and vanished due to excessive digging,currently only in 3 towns of Wanzhou there exist 4 wild distribution areas The growth of A reniforme var sinense needs an environment with low altitude,steep slope and thin soil,northeast slope,canopy height and warm and humid climate characteristics,and the soil in distribu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organic matter,available nitrogen,available potassium,and low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Key words]Adiantum reniforme var sinense;ecological environment;soil nutrients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L var sinense Y X Lin又名荷叶金钱草、铁线草,为铁线蕨科Adiantaceae铁线蕨属下的一个中国特有种[1]。

三峡库区10种珍稀植物

三峡库区10种珍稀植物

()云斑天牛 a 冬季树干刷 用黑光灯诱杀 ; 2 . 利用成虫假死性 , 可明显抑制危害。 夜 石硫合剂 , 可减少蛀 口密度;. b 成虫 晚震动树枝 , 成虫落地后人工扑杀。 4 采收 、 干燥及贮 藏 产卵期 , 经常检查树干, 寻找产卵疤 b 在成虫发生期 , l 0 . 于 8: 0以后 , l 上 中 旬 , 壳 山核 桃 进 入 0月 薄
痕 或流出黑水 的地方 , 用刀 切 除虫卵 用敌 百 虫 0 1 溶液 或 8 敌 敌 畏 种子采收期 , . 0 待树上 8 青皮 开列 0 或 幼虫 ; 对 天牛 蛀 口塞 人蘸有敌 敌 00 7 c .6 溶液喷雾 , 进行药剂防治 。 时 , 先在树下垫塑料布等采种垫, 后
但无垂耳 , 叶片上面 以叶柄 着生 产于我 国三峡库 区, 系国家 级保护 荷 叶铁 线 蕨 ( da tm rn— 刻 , A inu ei 处 为 中心 , 成 l 3个 环 纹 , 片 植 物 。水 柏 枝属 植 物 大 部分 物 种 分 形 ~ 叶 f r v r snn eY. ( L n , 线 ome a .ies ). i) 铁 长孢子 的叶 片边 布于地 中海沿岸 国家和我 国新疆 、 蕨科铁线蕨属多 年生草本 蕨类 , 别 的边缘有 圆钝齿 , 上 内蒙古等地 的荒漠地带 , 惟独 名荷叶金线草 , 国家二 级保护濒危 缘反卷成假 囊群盖 而齿不 明显 , 青海、 面 深 绿 色 , 滑 , 面 色 较 淡 , 被 本种植物仅分布于三峡库 区的湖北 光 下 疏 种, 仅分布于重庆万州海拔约 25m 0 天然干枯后 巴东 、 重庆涪 陵区和巫 山等 , 生长在 处 温暖 、 润 和 没 有 荫 蔽 的岩 石 表 棕色多细胞 的长柔 毛 , 湿 叶脉 自叶柄着 海 拔 2 0m 以 下 的 江 河 岸 边 和 沙 0 面的薄土上、 石缝 或草丛 中。本变 呈褐棕色 或灰绿 色; 多 两 滩 。小灌木 , 15m。叶小 , 高 . 叶子 种为 我 国特 有 , 铁 线 蕨 科 最 原 始 生 处 向四周 辐射 , 回二 歧 分 叉 , 是 面均可见。孢子囊群长 圆形或短线 与普通柏树相似 , 无柄 。花粉红色。 的类型 , 在亚洲大陆是首次发现 , 不 囊群盖 同形 , 全缘 , 彼此 接近或 仅分 布区狭窄, 且数 量稀 少。它与 形 , 三峡库 区蓄水后 , 疏花水 柏枝 灰褐 色, 质, 膜 宿存 。早 原 生地 被 淹 没 , 生 疏 花 水 柏 枝 从 大西洋亚速尔群岛产 的肾叶铁线蕨 偶有间隔 , 原 7 8 和非洲中南部 的细辛铁线蕨同属一 春发叶, 月后形成孢子囊群 , ~9 此被有关专家认为在库区绝迹 。三 个种群 , 对研究 该种 的亲缘关 系 以 月孢 子 陆续 成 熟。全草 为 清热 解 峡库区有疏花水柏枝 3 个种群 , 1 共 毒、 利尿 通淋 药 , 够 治疗 多 种疾 9 能 及植物 区系、 理分布 等均有重大 地 万余株 , 武汉植物园从这种植物种 可供观 群遗传的全面性 出发 , 3 个种群 的价值。植株 高 5 Oc 根状茎 病 。其植株形体别 致优美 , ~2 m; 从 1 但资 源极为有 限, 采掘频 繁 , 中各取 了若 干株移 植到武汉 , 为 却 短而直立 , 先端 密被披针形 鳞片和 赏 , 成 应积极加以保护和发展 。 多细胞 的细长 矛毛。叶簇生 ; 叶柄 疏花水柏枝遗传 多样性资源保存最 长 3 l m, 0 5 15mm, ~ 4c 粗 . ~ . 深栗 2 疏花水柏枝 全的基地。同时 , 武汉植 物园 已在 色 , 部 密 根 状 茎 上 相 同 的 鳞 片 和 基 疏花水 柏 枝 ( rcr a i 规 划建 设 “ 拟 三 峡 河 岸 带 ” 以 创 Myiai lxf— a 模 , 矛毛 , 干后 易被擦 落 ; 叶片 圆肾形 , f o a ( rn h ) . Z a g e 造出与疏花水柏枝更为相似 的原生 l r F a c . P Y. h n t Y. ()刺蛾 1 幼虫发生初期用烟 果 ..利用 成虫 的趋 光性 , b 用黑 光 灯 清理树木 周 围的杂 草和枯 落物 , 将 其深埋人土 中, 减少来年孢子散发 ,

三峡库区国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荷叶铁线蕨研究进展

三峡库区国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荷叶铁线蕨研究进展

三峡库区国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荷叶铁线蕨研究进展标签:药用植物;荷叶铁线蕨;生境特征;群落结构;药理作用;综述荷叶铁线蕨来源于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L.var.sinense Y.X.Lin的干燥全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状蕨类植物,为铁线蕨科植物中在亚洲唯一分布的单叶型植物[1],仅分布于重庆市万州区和石柱县部分地带河谷、低山和丘陵有马尾松、柏木、青枫混交林下植被的岩石、石缝、黄砂石骨子薄土上;其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为长江三峡地区特有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2]。

20世纪70年代,万县地区中草药调查队最早发现荷叶铁线蕨[3]。

自1980年林氏[4]首次对荷叶铁线蕨进行了详细报道以来,国内外学者在种群分布格局、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其极大的植物学分类价值、潜在的药用价值和奇特的观赏价值不断被挖掘,荷叶铁线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笔者现将已有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为荷叶铁线蕨资源分布的准确定位、濒危植物的合理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以及潜在药用价值的有效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

1 自然分布特点及群落特征1.1 地理分布与原生境情况荷叶铁线蕨主要集中分布在东起重庆万州区(约东经107°50′,北纬30°20′)、西至石柱县(约东经108°21′,北纬30°51′)沿江近100公里长、向两岸纵深3~5 km、海拔80~430 m之间的狭长地段[5],该地区野外分布呈点状或者片状,区域狭窄,数量稀少。

因其和肾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L.(生长于大西洋亚速尔群岛)以及细辛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L.var.Asarifolium (Wind.)Sim (生长于非洲中南部)形成间断性分布而被作为第四世纪孑遗植物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对地质变迁及大陆漂移学说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6]。

重庆市三峡库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重庆市三峡库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LU a g ’ I Xin ,L — i IZiwe ,RE Mi — o N ng b ,T AN n - i Ya g me ,LU Z n — u I he g y
( . h n qn c dm hns Mae aMei C og ig4 0 6 , hn ;.ntueo dc a lna 1 C o g igA a e yo C ie t i dc h n q 0 0 5 C ia 2 Istt fMe in l a t— f e r a, n i i P t no h n q g, h n qn 0 4 5 C ia i C og i C og i 4 8 3 , hn ) of n g
LS Z I HI HEN MEDI I C NE AND MATE A RI MEDI A S C RE EARC 2 0 VO H 0 8 L

1 N .2 9 O1
时珍 国医 国药 20 0 8年第 1 9卷第 l 2期
◇资源开发◇
重 庆 市 三 峡库 区药 用 植 物 资 源 调 查研 究
区药用植物进行调 查。发现 重庆市三峡库 区共有 药用植物 2 8科 13 7属 45 1 ( 变种 , 7 7 2 种 含 变型和亚种 ) 。对其种 类组 成、 分布等进行 了统计分析 , 对珍稀 药用植物和 民间习用药物作 了简要介绍 , 并对其开发利用提 出了建议。
关键 词 : 三峡库区; 药用植物; 种类; 地理分布; 名贵药材; 资源保护 中图分 类号 : 9 1 2 R 3 . 文献 标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80 0 ( 0 8 1 .0 5 2 A 1 0 -8 5 2 0 ) 23 0 - 0
刘 翔 ,李紫薇 任 明波 谭杨梅 刘正宇 , , ,

珍稀药用蕨类植物研究和保护现状

珍稀药用蕨类植物研究和保护现状

( s n aca tna a 中发 现属 甾体 化合物 的昆虫 o mu d lyo i ) n 变态 激素 , 它对 人体 有促 进 蛋 白质合成 、 排除体 内胆 固醇 、 降低 血 脂 、 制血 糖上 升等 生物 活性 。这 些新 抑
报 道引起 了一 定 的关注 。 2 蕨 类 植物 的有效 化 学成 分及 功效
旗 ( e — in td b a e h r ) 井 口边 草 ( o g smi n ae rk eb 、 p ru h
总 黄酮 含量 最高 的 植 物 ; 多数 的种 地 上部 分 含 量 大 高 于地 下部 分E 引。黄酮 类化 合物 由于有 很强 的生 物
活性 , 医药 上具 有 广 泛 用 途 , : 有利 尿 和 调 节 在 如 具
位于长 白 山的西南侧 , 海拔较 低 , 没有划人 长 白山 自
只限 于对 细菌 和真菌 的抑制作 用 , 多优 良的 、 很 具有 抗 茵活性 的蕨类 植物 成分 的分 离纯化 、 结构 鉴定 、 抑 菌谱 、 活性 成分 的测定 、 作用机 理 以及 药理活性 都还 有 待于借 助新理 论 、 材料 和新 方 法 进行 进 一步 研 新
以抑 制革 兰 氏 阳性 菌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兰 氏 阴性 革
菌藤 黄八 叠球 菌 生长 , 而且 在抗 菌消 炎 的同时 , 有 具
( p igo s m) 也 具 有 抗 癌 作 用 。还 在 萁 蕨 属 o ho lsu 等
止痛 、 肌 和护肌 等 多重功 能[ 。芒 萁多糖 、 生 8 ] 海金 沙

堕翌堡 堡 墨墼墼
生箜 鲞箜
: Biblioteka ., 2J 壁 ! 壁 垦 a 口 13 ! r 5

三峡库区国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荷叶铁线蕨研究进展

三峡库区国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荷叶铁线蕨研究进展
年代, 万县 地 区 中草 药调 查 队最 早发 现荷 叶 铁线 蕨 。 黄 壤 以及 酸 性紫 色土 , 其 厚 度为 5 ~2 0 c m 内。因此 , 自 1 9 8 0 年林 氏 首 次对荷 叶铁线 蕨 进行 了详细 报 道 推 断 空 气湿 度 和 光 照 条 件 对 荷 叶铁 线 蕨 的 分布 尤 为
了相 应 的研 究 。近年 来 , 随 着 其极 大 的 植物 学 分 类 价 黄 砂 石 骨子 薄 土 上 。 曾 氏等 认为 , 荷 叶 铁线 蕨 生 长 值 、潜在 的药 用价 值 和 奇特 的观 赏价 值 不 断被 挖 掘 , 周期长, 在 孢 子萌 发 、配子 体 的形成 和 胚 胎 的建 立 等 荷 叶铁 线蕨 受 到越 来越 广 泛 的关注 。笔者 现将 已有文 过 程 中对 其生 境 要 求严 格 并 呈依 赖 性, 它 只 能在 一 定
以来 , 国 内外 学者 在 种群 分 布 格 局 、生物 学特 性 、 人 重要 。笔 者通 过 野 外调 查 发 现 , 部分 荷 叶铁 线 蕨 生 长
工 繁殖 、自然 种群 遗 传 多样性 和 药理 作用 等 方面 进 行 在 马 尾松 、柏 木 、青 枫 混交 林 下植 被 的岩石 、石 缝 、
的干 燥 全 草 , 属 多年 生 常 绿 草 本 状 蕨 类 植 物 , 为 铁 线 性 质进 行 了调 查分 析 与 比较 , 发现 荷 叶铁 线 蕨适 宜 于 蕨 科 植 物 中在 亚 洲 唯一 分 布 的 单 叶 型植 物 , 仅 分 布 温 暖湿 润 且排 水 良好 条件 下 发 育 的酸 性 淋溶 土 , 养 分 于重 庆 市万州 区和石 柱 县部 分地 带河 谷 、低 山和 丘 陵 含 量 高 , 多 为黏 土, 微 量 元 素 含 量 与 荷 叶铁 线 蕨 生 境 有 马 尾 松 、柏 木 、青 枫 混 交林 下 植被 的岩 石 、石 缝 、 土壤 有 较 大 的差 别 。华 氏 野 外 调查 表 明, 荷 叶铁 线 黄 砂 石骨 子 薄土 上 ;其 分布 区域 狭 窄, 数 量 稀少 , 为 长 蕨在 平 缓 的灌 木 草 丛 中呈 零 星 分布 , 其野 外 生境 基 质 江 三 峡地 区特 有 的 国家 珍稀濒 危 植物 。2 0世纪 7 0 绝大多数是石灰岩和紫色砂页岩, 土壤主要为山地红

荷叶铁线蕨的无菌条件下诱导原叶体

荷叶铁线蕨的无菌条件下诱导原叶体

荷叶铁线蕨的无菌条件下诱导原叶体望雄英(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湖北宜昌443100)摘要:以荷叶铁线蕨孢子体为材料,在不同基质上进行无菌诱导,孢子萌发后利用孢子体进行基质诱导原叶体。

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原叶体的最佳基质为泥炭:珍珠岩=6:1;孢子体增殖的最佳类型为直径0.5,不同于已有的研究结果,生根的效果不佳,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荷叶铁线蕨;孢子萌发;基质培养;培养基中图分类号:S68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12-0009-021材料与方法1.1植物材料实验采用的是成熟未开裂的荷叶铁线蕨孢子,采自植物所温室。

1.2实验方法(1)无菌播种。

利用75%酒精对收集的成熟且未裂开的孢子表面进行消毒,每次30s,然后进行5min0.1%的升汞(HgCl2)的消毒,利用无菌水进行5~6次冲洗,表面水分的吸取采用无菌滤纸。

然后放置在无菌环境中,利用经消毒的无菌镊子将孢子夹起放置于培养基上方,立即将瓶盖盖好,并进行标记,置于培养箱中进行为5d的暗培养,然后将其放置于培养室,调整培养温度大约为(25±2)℃,光照度设定为2000~2500lx,光照每日12h。

本次实验主要设计了培养基6组,并以此为基础设置2个不同pH的实验组,pH分别设置为5.8与7.0,总计进行培养基实验的有6组。

(2)孢子诱导。

无菌条件下,向不同孢子体诱导基质中转接孢子体,其直径为0.5cm,每种培养基配置数量为10瓶。

培养温度调整为大约(25±2)℃,光照调整为2000~2500lx,光照时间为每日16h。

孢子体诱导基质是以无菌条件下,添加不同基质,其中基质设置了4种配比,详情如表2所示。

从表2可见,基质为泥炭;珍珠岩=6:1时诱导率最高,原叶体具有良好的长势,且具有较高的诱导率,同其他不同基质培养的苗相比更加健壮,颜色呈鲜绿色。

若河沙数量较多,则会降低原叶体诱导系数,苗径较小,而且颜色呈黄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药用植物;荷叶铁线蕨;生境特征;群落结构;药理作用;综述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1-0129-05荷叶铁线蕨来源于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l.var.sinense y.x.lin的干燥全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状蕨类植物,为铁线蕨科植物中在亚洲唯一分布的单叶型植物[1],仅分布于重庆市万州区和石柱县部分地带河谷、低山和丘陵有马尾松、柏木、青枫混交林下植被的岩石、石缝、黄砂石骨子薄土上;其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为长江三峡地区特有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2]。

20世纪70年代,万县地区中草药调查队最早发现荷叶铁线蕨[3]。

自1980年林氏[4]首次对荷叶铁线蕨进行了详细报道以来,国内外学者在种群分布格局、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其极大的植物学分类价值、潜在的药用价值和奇特的观赏价值不断被挖掘,荷叶铁线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笔者现将已有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为荷叶铁线蕨资源分布的准确定位、濒危植物的合理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以及潜在药用价值的有效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

1 自然分布特点及群落特征1.1 地理分布与原生境情况荷叶铁线蕨的生长对原生境要求特殊。

陈氏等[7]调查发现,荷叶铁线蕨在有机质、磷、氮、钾含量丰富,土壤肥沃的地段生长良好。

许氏等[8]野外调查发现,荷叶铁线蕨大多生长在缺乏水分、土壤贫瘠的岩石缝,且要求土壤透水性好和湿度不宜过大。

沈氏等[9]对荷叶铁线蕨天然生境和迁地保护区生境及其土壤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与比较,发现荷叶铁线蕨适宜于温暖湿润且排水良好条件下发育的酸性淋溶土,养分含量高,多为黏土,微量元素含量与荷叶铁线蕨生境土壤有较大的差别。

华氏[10]野外调查表明,荷叶铁线蕨在平缓的灌木草丛中呈零星分布,其野外生境基质绝大多数是石灰岩和紫色砂页岩,土壤主要为山地红黄壤以及酸性紫色土,其厚度为5~20 cm内。

因此,推断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对荷叶铁线蕨的分布尤为重要。

笔者通过野外调查发现,部分荷叶铁线蕨生长在马尾松、柏木、青枫混交林下植被的岩石、石缝、黄砂石骨子薄土上。

曾氏等[11]认为,荷叶铁线蕨生长周期长,在孢子萌发、配子体的形成和胚胎的建立等过程中对其生境要求严格并呈依赖性,它只能在一定的孤立区域生栖繁衍。

据此,只有全面掌握荷叶铁线蕨地理分布的准确定位以及原生境情况,才能更为合理、有效地对其进行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1.2 群落结构特征荷叶铁线蕨植株矮小(株高小于25 cm),繁殖能力弱,在植物生存竞争中多处于被支配地位。

该物种在多数样方中呈零星分布,在少数样方中以丛状、块状、片状等方式分布。

史氏等[5]采用随机样方法对该物种生境和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发现荷叶铁线蕨主要在化香-槲栎-芒群落(ass.plalycarya strobilacea-quercus aliena- miscanthus sinensis)、盐肤木-鸢尾群落(ass.rhus chinensis-iris japonica)、水麻-细穗腹水草群落(ass. debregeasia edulis-veronicastrum stenostachyum)和黄荆条-海金沙群落(ass.vitex negundo-lygodium japonicum)等群落中处于伴生地位,且多为单叶和落叶类型,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

许氏等[8]从分析荷叶铁线蕨产地的土壤、气候、植物种类等要素入手,初步阐明了荷叶铁线蕨的分布情况和群落特征。

潘氏等[12]通过对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的生态群落调查和优势种的种群生态位分析发现,荷叶铁线蕨有3种自然居群结构,具有较高的有性繁殖系数,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植株高度成正比,生态位宽度相对较高,与荩草、鸢尾伴生且有着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在某些生态习性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该研究为正确认识荷叶铁线蕨的生态群落特征和探寻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因素提供了可靠依据。

周氏等[13]通过相邻格子样方法采集数据,应用点格局分析技术研究了荷叶铁线蕨种群空间格局,发现该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与空间尺度、植株大小密切相关: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4.5 m),荷叶铁线蕨种群趋向于聚集分布,个体间有较强的空间正关联;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5 m),荷叶铁线蕨呈随机分布,空间关联性减弱;成熟植株具有更明显的聚集分布趋势;大小级差异越小,植株间的正关联关系越强。

这一结果为该物种原生种群的就地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提供了必要基础。

2 生长特性与繁殖技术荷叶铁线蕨多为须根系,根系分布较浅,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11]。

一般为早春发芽,每年7月左右形成孢子囊群,2个月后孢子陆续成熟。

野外生境下其自然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根状茎萌蘖)和有性繁殖(孢子繁殖)两种繁殖方式。

除自身繁殖外,随着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已较好地应用于荷叶铁线蕨的研究与保护中。

2.1 孢子繁殖徐氏等[14]通过对荷叶铁线蕨的孢子繁殖技术研究显示,带叶采收孢子囊群盖刚刚开启还未散出的孢子,随采随播或贮存后次年播种均有良好的萌发力,选用优质腐叶土为培养基质,全年播种繁殖,均能成苗;并首次将孢子繁殖的荷叶铁线蕨幼苗成功地进行了露地畦栽,繁殖后代产生的孢子均具正常生育能力。

此外,还发现原叶体的分栽有利于提高孢子体幼苗的产苗量和促使其健壮生长。

潘氏等[15]对荷叶铁线蕨孢子的不同贮藏时间和培养条件对其配子体和孢子体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结果显示,该物种为不含叶绿体孢子,不同的贮藏时间对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成影响显著。

在考察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荷叶铁线蕨孢子形成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在沙基质比腐殖土更有利于孢子体的形成,但在孢子体后期生长阶段,其在腐殖土中生长势比沙中更优。

张氏等[16]通过野外采集桫椤与荷叶铁线蕨孢子,在自然环境和无菌的人工环境条件下进行分组繁殖试验。

结果表明,在保证水分和土壤条件的情况下,能成功人工繁殖桫椤和荷叶铁线蕨。

该研究结果为探寻一条更为理想的孢子繁殖途径奠定了良好基础。

2.2 分株繁殖陈氏等[17]对荷叶铁线蕨进行了分株繁殖试验,发现不同季节繁殖对其存活率影响不同,繁殖存活率大小为:春季>秋季>夏季。

提示春季是荷叶铁线蕨繁殖最佳时机,引种栽培不宜在秋季繁殖。

2.3 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目前,组织培养和离体快速繁殖技术已在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中得到了重视与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对荷叶铁线蕨的组织培养与离体快速繁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黄氏等[18]通过对荷叶铁线蕨成熟孢子进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认为在通过无性繁殖来回归引种濒危植物的同时,应加强和扩大应用繁殖系数高且能很好保持物种特性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李氏等[19]以荷叶铁线蕨当年生未成熟孢子为材料,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上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抽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壮苗培养和生根培养,最后移栽到泥碳中,成活率高达90%。

有学者研究了光照、蔗糖和大量营养要素对荷叶铁线蕨孢子萌发与发育的影响,发现适宜的光照条件不仅在荷叶铁线蕨孢子的萌发和配子体的发育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该物种光形态的建立与发生同样重要;并筛选出了适宜孢子萌发与配子体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要素和蔗糖的适宜含量范围[20]。

该研究为提高荷叶铁线蕨的组织培养的成活率提供了必要的实验依据。

3 等位酶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等位酶标记作为一种共显性标记,广泛用于野生居群的遗传结构分析、群居的交配系统、父系分析、探查居群间或亚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生态遗传学和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相关方面,尤其在对物种濒危机制的研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

潘氏等[21]利用等位酶标记探讨了荷叶铁线蕨6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对荷叶铁线蕨的等位基因频率、居群内的遗传分化、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和居群的平衡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描述,结果显示,该物种居群内和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均比较低,居群间具有较高的遗传一致性,而大多数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部,因此建议以居群内个体为单位进行就地重点保护;而在此基础上对荷叶铁线蕨的交配体系与濒危原因分析表明,该物种可能是以配子体间异交为主的混合交配体系。

王氏等[22]以荷叶铁线蕨等位酶提取液为研究对象,运用超薄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取样部位、可供遗传分析的酶系统及等位酶位点进行了筛选研究,发现荷叶铁线蕨不同制样部位表达的同工酶位点及其活性差异很大,以老叶为部位制样后经电泳技术所得的酶谱最为清晰且宜供遗传学分析,而含叶绿体的部位在某些酶类中表达出一些特殊的酶带。

该研究为位点的确定及进一步的遗传学分析提供了便利。

4 药理作用自荷叶铁线蕨被发现以来,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备受国内外关注。

由于该物种对自然环境的特殊要求,以及资源急剧减少,因此,迄今的关注焦点集中于荷叶铁线蕨的自然分布特点、群落特征、孢子繁殖、组织培养和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保护。

而对于荷叶铁线蕨的药理活性研究报道极少。

现有报道荷叶铁线蕨的药理活性作用主要集中在抑制革兰阴性菌和泌尿系统易感染菌、人胚肝细胞增殖和抗氧化。

据《本草纲目》记载,荷叶铁线蕨具有消热解毒、利尿通淋之功。

《中华本草》记载荷叶金钱可全株入药,具有清利湿热,主湿热黄疸、热淋、石淋、中耳炎[23]。

李氏等[24]利用管碟法和二倍稀释法对荷叶铁线蕨的提取液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荷叶铁线蕨提取液对革兰阴性菌具有一定抑菌作用,尤其表现于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无抑制作用。

进一步研究表明,其水提液可促使人胚肝细胞增殖,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并能增强细胞保肝降酶作用[25]。

孙氏等[26]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对荷叶铁线蕨抗菌水提醇沉液的制备方法进行了4因素3水平试验研究,筛选出抗菌作用的水提醇沉液最佳提取工艺,为有可能将荷叶铁线蕨开发为具有潜在抗泌尿感染的新型制剂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数据。

江氏[27]采用琼脂扩散法判断荷叶铁线蕨提取液对泌尿系统的抑菌的种类,运用二倍稀释法判断荷叶铁线蕨对敏感菌的有效杀菌浓度。

结果显示,荷叶铁线蕨提取液对革兰阴性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华氏[10]以荷叶铁线蕨为原料,在优化提取工艺前提下,对其粗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在定量前提下采用feton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测定了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荷叶铁线蕨粗多糖和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

结果显示,该物种多糖和总黄酮成分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与二者浓度成一定的量效关系;而总黄酮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优于粗多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