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二十四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高中试卷}福建莆田第二十四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题

{高中试卷}福建莆田第二十四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题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历史(理)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6分)以下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A禅让制.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2.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平定“七国之乱”B.平定“安史之乱”C.颁布“推恩令”D.实行“九品中正制”3.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于()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反映了()A.手工业生产方式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C.小农经济生产方式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5.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①商周②西汉③明④清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某班设计“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文献”、“历史人物”、“学习测评”等四项链接。

如果再添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D.《天朝田亩制度》7.下列历史人物中,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有机结合创作小说的人物是()A.蔡元培 B.鲁迅 C.胡适 D.陈独秀8.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发动了()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9.“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团结抗战。

其中姚子青和谢晋元二位英雄出现在()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10.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后共持续约()A.38年B.48年C.30年D.22年1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说明了()A.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B.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C.军机大臣在皇上心目中没有地位D.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12.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的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于提倡A. 理解和体贴他人B. 人们应贵贱有序C. 君主要严于律己D. 人际关系要和谐【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国君……臣子……父亲……儿子要像……样子”反映的是等级贵贱的特点,故选B项。

材料无法体现理解和体贴他人,故A项排除。

材料主旨反映君臣父子的关系,不在于国君要严于律已,故C 项排除。

材料也没有反映人际关系要和谐,故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2. 明末清初顾炎武抨击当时的知识分子“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弄得“股肱惰而百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此思想不包含A. 感叹时局动荡B. 不满“空谈误国”C. 反对君主专制D. 强调“实干兴邦”【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对君主专制的态度,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

由抨击“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等可知,作者感叹时局动荡、反对程朱理学的空谈、主张关注现实经世致用,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与材料信息不符的选项。

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材料信息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本题要求选择“不包含”的选项,可以首先确定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最后确定不符合材料信息但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3. 中国古代儒学历经孔子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三个主要阶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word版本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word版本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下列事件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2、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书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书名A.《长安城的落日》B.《汴河两岸》C.《坊墙倒塌以后》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3、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4、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

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

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

”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传统是①勤俭致富②乐善好施③注重诚信④守法经营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5、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

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6、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其中“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是指A.给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带去西欧人的思想B.给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带去国王恩典C.让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皈依基督教D.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7、下图描绘了少年沃尔特·霍利(16世纪英国著名航海家)与经验丰富的老船员交谈的情景,他们谈论的论题不可能涉及A.达伽马的海洋冒险B.蒸汽轮船的航行C.非洲黑奴的贩卖 D.大豆、玉米的引种8、188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栋“摩天大楼”。

2016-2017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附答案)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考场、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

选择题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材料分析题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交回。

一、选择题(48题,48分)1.某中学历史探究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规律,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大家都强制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道B.甲—道,乙—儒,丙—法.甲—儒,乙—法,丙—道D.甲—道,乙—墨,丙—儒2.2011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

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 )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3.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

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

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D.皇帝借尊崇孔子提高个人声望4.秦始皇焚书,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籍不在禁、焚之列,焚书之后又坑儒以警告天下,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充分说明( )A.政治制度决定化的命运B.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D.主流化被否定和限制.冯天瑜《中华化史》:“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自此以后作为正式官制度确立起。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莆田24中2016-2017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5*44=66分)1、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

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此中“智慧”是指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2、下列关于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正确的是().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 B.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 D.甲骨文→楷书→隶书→篆书3、明清之际出现思想批判的根本原因().思想界呈现了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风气.程朱理学被确定为科举考试的依据.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D.外来民主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巨大冲击4、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将面临的浩劫,因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5.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

”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

A.老子的“无为”思想 B.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C.庄子的“齐物”思想 D.墨子的“尚同”思想6.西汉儒学经董仲舒改造后与孔需儒学的最主要区别是( )。

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思想C.宣扬“民本”思想 D.反对苛政刑杀7.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亦有巨大差异。

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8.先秦时期的主要书写材料不包括( )。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 月)试题历史学科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说,“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

”这孔子倡导的礼A.体现强烈的秩序意识B.易造成家族间的对立C.无益于和谐家庭关系D.意在稳定西周分封制2.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刑和礼。

礼的应用范围只限于贵族,刑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

针对这种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有学者认为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

该学者所属的学派是A.法家B.墨家C.儒家D.道家3.清代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

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

”这表明A.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B.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C. 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变化D. 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4.李申在《简明儒学史》中指出,古代儒学的演进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重视礼乐教化阶段和重视心性理论阶段,其中“重视心性理论阶段”是指A.汉代经学B.隋唐儒学C.宋明理学D.淸代考据学5.“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比拟。

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

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时代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A. 梭伦改革B. 文艺复兴C. 启蒙运动D. 工业革命6. 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福建省莆田市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莆田市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克己复礼 B.忠恕之道 C.仁者爱人 D.中庸之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早期儒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孔子对不符合规范的礼乐行为的不满,这反映孔子是维护周礼的,故选A;B是实践人的方法,排除;C是强调爱人,排除;D是调和仁和礼的办法,排除。

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早期儒学2、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强化君权C.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孟子的思想包含有对统治者的限制,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而董仲舒则强调对统治者的绝对服从,故排除AC,选B;董仲舒时期已经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统治,排除D。

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思想3、“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指儒学为政治服务,故选D;A属于政治转向的一个方面,排除;B是孔子的政治理想,C是宋明理学的形而上学转向,排除。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莆田二十四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1.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

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

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D.礼乐制度2.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于2010年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

拜年内容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中华民族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郡县制B. 内外服制C.分封制D.宗法制3.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个,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

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

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4.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 B.攻打匈奴C.推行郡县制 D.修筑长城5.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法律制度 B.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奴隶制和封建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6.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

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

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C.兵部 D.门下省7.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A. 世卿世禄制B. 军功爵制C. 察举制D. 九品中正制8、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田24中2016-2017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5*44=66分)1、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

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此中“智慧”是指 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2、下列关于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正确的是().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 B.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 D.甲骨文→楷书→隶书→篆书3、明清之际出现思想批判的根本原因().思想界呈现了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风气.程朱理学被确定为科举考试的依据.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D.外来民主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巨大冲击4、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将面临的浩劫,因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5.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

”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

A.老子的“无为”思想 B.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C.庄子的“齐物”思想 D.墨子的“尚同”思想6.西汉儒学经董仲舒改造后与孔需儒学的最主要区别是( )。

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思想C.宣扬“民本”思想 D.反对苛政刑杀7.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亦有巨大差异。

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8.先秦时期的主要书写材料不包括( )。

A.竹简 B.木简 C.丝织品 D.纸9.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②由象形文字构成③与书法相伴而生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0.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 )。

A.绘画艺术 B.戏剧艺术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11.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

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12.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

与这一趋势发展无关的是( )。

A.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B.市民阶层的扩大C.城市经济的发展 D.通俗文学的发展13.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人物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这反映r( )。

A.人文主义藐视宗教思想B.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C.肯定了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D.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14.以下语句体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内涵的是( )。

A.国家和君权是上帝的创造物 B.上帝的伟大是人不能企及的C.上帝随意创造和毁灭一切 D.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15.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说,其思想核心是指权力的( )。

A.制约与平衡 B.互相独立 C.分散 D.互相牵制16.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政治主张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民主权说 C.三权分立 D.开明君主制17.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

A.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18.“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

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

A.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C.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19.1831年,一位英国人乘坐“贝格尔”号军舰作环球考察;1859年,他发表了一部科学巨著,创立了进化论,这位英国人和他的科学巨著是( )。

A.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 B.牛顿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达尔文和《物种起源》 D.赫胥黎和《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20.2015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第78代嫡孙孔维克提案建议将教师节改期到孔子诞辰日,即9月28日。

下列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因材施教 D.兼爱非攻21.《荀子·劝学》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在此,荀子认为() A.人性善良 B.环境对人的影响重大C.人的品质与生俱来 D.人可以战胜自然22.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

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A.霾是灾难的象征B.君权神授C.天人感应 D.自然规律23.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

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

以上现象说明()A.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 B.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 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24“铁板琵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后人为纪念一位豪放派著名词人而作的楹联。

这位词人是()A.李白 B.柳永 C.辛弃疾 D.曹雪芹25.以城市生活与商业活动为主要背景,以市井细民为主要角色,以市民的家庭、爱情、公案及恩怨纠葛等为主要题材,由话本演变而来的文学形式是()A.先秦诗歌 B.汉赋 C.宋词 D.明清小说26.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它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 )A.傩戏B.元杂剧C.京剧D.粤剧27.“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

”这段文字的创作文体属于()A.楚辞 B.唐诗 C.宋词 D.元曲28.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

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A.对社会动乱的感伤 B.爱国忧民的情怀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D.热爱和平的态度29.2008年北京奥运会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古代书法的哪一种书体()30.、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由人治转向法治 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力学中的哲学原理》的发表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力学和数学的原理》的发表D.《科学的经典力学原理》的发表34、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A.《圣经》 B.《神曲》 C.《九十五条论纲》 D.《论法的精神》A .达芬奇 B. 凡高 C.拉斐尔 D. 米开朗琪罗36.“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句话的作者.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斯多德 D.普罗塔哥拉37.标志人类科学时代开始的是.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B.伽利略“实验事实”及严密逻辑体系的开创.牛顿力学的创立 D.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38、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A.孔子 B.孟子C.董仲舒D.黄宗羲39、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更趋实事求是的主要表现是()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40.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B、民间文化的发展C、画家的性格D、统治者的提倡41、有人看了古代一幅著名绘画称:“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是()A、《送子天王图》B、《清明上河图》C、《货郎图》D、《五子夺莲图》42、“世上疮疾,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的一副对联A. 屈原B. 辛弃疾C. 杜甫D. 李白43、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败落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 )A.《水浒传》B. 《西游记》 C《红楼梦》 D.《儒林外史》.《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二、材料题:(34分)45、材料一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

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他们的观点是调和的。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

荀子的思想和孔孟的思想是不完全一致的,他主张“性恶论”。

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建立了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二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三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

材料四 2007年9月28日上午,由山东省政府与国家文化部、教育部、旅游局和侨联联合主办的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大成殿举行。

在祭孔大典上.将评选出的五句《论语》经典名句作为了北京奥运的礼仪用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