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共66张PPT)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Ⅱ人民版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教学课件(21张)

知识架构 ——精要解读
类别 家庭手工业 经营者 小农户
生产特 点
自给自足
主要供自己
产品流 向
消费和缴纳 赋税;部分剩 余产品投放
市场
历史地 位
在自然经济 中占有相当 的比重
田庄手工业 田庄主人
门类比 较齐全
官营手工业
政府
工艺技术水 平高,生产 效率低
私营手工业
供田庄内部 消费及进入 流通领域
供皇室和贵 族消费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 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记住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并分析其特点 2.掌握古代中国在纺织业、冶金技术和陶瓷业中领 先世界的重大成就 3.分析“工官”制度的利与弊
预习导引
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 1.家庭手工业 (1)特点: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2)产品:大部分归广大农户自己消费,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 2.田庄手工业 (1)表现:田庄是豪强地主控制下的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2)特点: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仍是自然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
五、陶瓷业的成就 1.制陶业 (1)原始社会:原始时代的彩陶就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2)唐代:中国古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唐三彩”,曾经风行一时。 2.制瓷业 (1)过渡: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从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2)东汉:制瓷技术成熟,出土有青瓷器。 (3)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4)唐宋元明时期: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 (5)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 其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提示:生产不计成本,经营规模大,产品质量高,生产的产品供官府 和贵族使用,直到明代前期为止一直在手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技 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官营手工业中工匠的劳动创造性受到严 重束缚。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高一历史同步教学课件(人民版必修二)

③表现:西汉“东西织室”“三服官”
一、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2、典型:官营手工业(工官与匠户)
(2)匠户制度 ①定义: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②“匠户”的发展演变:
A.唐:工匠在官营作坊内定期服役; B.宋:匠户被强制役使; C.元:工匠被编入专门户籍,不得脱籍; D.明:沿袭元朝制度; E.清:废除匠籍。
(4)唐棉代花:官营规模大,私营作棉坊布兴起 (5)宋代:①棉纺织业:推广到闽粤;
②丝织业:工艺水平新的提高。
二、手工业的成就
1、纺织
(6)元代:
①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创造新式纺车,推 广棉纺织业;
手脚纺摇踏织纺机车
②影响:棉布逐渐成为主要衣料。
二、手工业的成就
1、纺织
(9)明代:
①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 ②作坊或工场出现雇工和发达地区具有自由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 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1、三大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去向 地位
官营 手工业 私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官府统一管理、 官府专用 商周至明代前 匠户集中生产。不在市场流通 期,占主导。
民间自主经营
明中期后: 雇佣劳动
民间消费 在市场流通
(2)夏商至汉:①由陶发展到瓷过渡阶段;
②东汉晚期:成熟青瓷。
二、手工业的成就
3、陶瓷
(3)南北朝:成功烧制出白瓷
唐代唐唐绿三代釉彩邢划马窑花甬白单瓷柄壶北朝白唐瓷代唐莲邢三瓣窑彩白形盂唐瓷四代系越罐窑青唐唐瓷代三邢彩窑贴白花瓷宝相瓶
(4)唐代:①瓷器:呈现南青北白;
②陶器:唐三彩。
二、手工业的成就
二、手工业的成就
一、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2、典型:官营手工业(工官与匠户)
(2)匠户制度 ①定义: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②“匠户”的发展演变:
A.唐:工匠在官营作坊内定期服役; B.宋:匠户被强制役使; C.元:工匠被编入专门户籍,不得脱籍; D.明:沿袭元朝制度; E.清:废除匠籍。
(4)唐棉代花:官营规模大,私营作棉坊布兴起 (5)宋代:①棉纺织业:推广到闽粤;
②丝织业:工艺水平新的提高。
二、手工业的成就
1、纺织
(6)元代:
①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创造新式纺车,推 广棉纺织业;
手脚纺摇踏织纺机车
②影响:棉布逐渐成为主要衣料。
二、手工业的成就
1、纺织
(9)明代:
①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 ②作坊或工场出现雇工和发达地区具有自由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 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1、三大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去向 地位
官营 手工业 私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官府统一管理、 官府专用 商周至明代前 匠户集中生产。不在市场流通 期,占主导。
民间自主经营
明中期后: 雇佣劳动
民间消费 在市场流通
(2)夏商至汉:①由陶发展到瓷过渡阶段;
②东汉晚期:成熟青瓷。
二、手工业的成就
3、陶瓷
(3)南北朝:成功烧制出白瓷
唐代唐唐绿三代釉彩邢划马窑花甬白单瓷柄壶北朝白唐瓷代唐莲邢三瓣窑彩白形盂唐瓷四代系越罐窑青唐唐瓷代三邢彩窑贴白花瓷宝相瓶
(4)唐代:①瓷器:呈现南青北白;
②陶器:唐三彩。
二、手工业的成就
二、手工业的成就
人民必修二专题一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共张PPT

“窑变”
第20页,共35页。
③青瓷和白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
第21页,共35页。
白瓷
第22页,共35页。
④彩瓷(青花瓷和粉彩瓷)
青花瓷
第23页,共35页。
粉彩瓷
第24页,共35页。
彩瓷
第25页,共35页。
清朝
珐琅彩瓷
粉
光彩
绪 年
云 龙 盘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第32页,共35页。
&&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
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
商品有
①丝绸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
A.①②④ B.①③④
D
C.②③④ D.①②③
第33页,共35页。
收藏既是人类保存和发展文化的一种要素,又是文化性的休闲和知识型的娱乐。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清末时期,末代皇帝溥仪为维持“小朝廷”的开支向银行抵押库存官窑器物。众多太 监偷盗宫廷古器变卖,没落王爷贱卖宫廷遗珍。因古物卖家与买家的出现,故清末北京 琉璃厂古玩市场一度兴旺。民国初年,上海五马路古玩市场也兴旺,上海滩著名的“卢 吴公司”是出口古玩的大商家。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主流收藏项目金石碑 帖书画依然流行,日本欧美古玩商热衷于收购中国宋至明清的官窑及历代石刻佛像等, 带动了中国的买办、资本家、医生、律师们收藏瓷器及古玩杂项。 ——《中国历史上有六
第13页,共35页。
②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明中后期) 手工工场、 雇佣关系
第14页,共35页。
2、冶金业
①青铜铸造:铜锡铅混合物
第20页,共35页。
③青瓷和白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
第21页,共35页。
白瓷
第22页,共35页。
④彩瓷(青花瓷和粉彩瓷)
青花瓷
第23页,共35页。
粉彩瓷
第24页,共35页。
彩瓷
第25页,共35页。
清朝
珐琅彩瓷
粉
光彩
绪 年
云 龙 盘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第32页,共35页。
&&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
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
商品有
①丝绸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
A.①②④ B.①③④
D
C.②③④ D.①②③
第33页,共35页。
收藏既是人类保存和发展文化的一种要素,又是文化性的休闲和知识型的娱乐。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清末时期,末代皇帝溥仪为维持“小朝廷”的开支向银行抵押库存官窑器物。众多太 监偷盗宫廷古器变卖,没落王爷贱卖宫廷遗珍。因古物卖家与买家的出现,故清末北京 琉璃厂古玩市场一度兴旺。民国初年,上海五马路古玩市场也兴旺,上海滩著名的“卢 吴公司”是出口古玩的大商家。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主流收藏项目金石碑 帖书画依然流行,日本欧美古玩商热衷于收购中国宋至明清的官窑及历代石刻佛像等, 带动了中国的买办、资本家、医生、律师们收藏瓷器及古玩杂项。 ——《中国历史上有六
第13页,共35页。
②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明中后期) 手工工场、 雇佣关系
第14页,共35页。
2、冶金业
①青铜铸造:铜锡铅混合物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共37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共37张PPT[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f5fe8b177fd5360cba1adbc3.png)
特征:中国社会急剧变革;中外联系更加密切。
瓷器,中国古代的辉煌! 现今呢?……
• 韦奇伍德(Wedgwood),又译作维支伍德,世界上最精致的 瓷器,品位的代名词。品牌创使于十八世纪,产品受到全球 成功人士及社会名流的推崇,曾为俄国女沙皇叶卡特琳娜二 世的专门制作餐具,著名的“罗马波特兰”花瓶现藏于大英 博物馆,已经成为英国的国宝 。
业迅猛发展,冲击官营…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
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
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
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
“窑变”
③青瓷和白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
白瓷
④彩瓷(青花瓷和粉彩瓷)
青花瓷
粉彩瓷
彩瓷
清朝 珐琅彩瓷
粉
光彩
绪 年
云 龙 盘
间螭
长
瓶
黄
地 珐
康
琅熙
彩年
花 瓷
间
碗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 用瓷器。制造过程,一般是先 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然 后送到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 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成。在上 彩上,从康熙开始的珐琅瓷, 开始用油施彩,这是借鉴了西 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 瓷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藏热》
(1)宋代出现收藏热,收藏书画是最有影响力的项目之一。简要 分析宋代出现收藏热的原因。
瓷器,中国古代的辉煌! 现今呢?……
• 韦奇伍德(Wedgwood),又译作维支伍德,世界上最精致的 瓷器,品位的代名词。品牌创使于十八世纪,产品受到全球 成功人士及社会名流的推崇,曾为俄国女沙皇叶卡特琳娜二 世的专门制作餐具,著名的“罗马波特兰”花瓶现藏于大英 博物馆,已经成为英国的国宝 。
业迅猛发展,冲击官营…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
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
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
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
“窑变”
③青瓷和白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
白瓷
④彩瓷(青花瓷和粉彩瓷)
青花瓷
粉彩瓷
彩瓷
清朝 珐琅彩瓷
粉
光彩
绪 年
云 龙 盘
间螭
长
瓶
黄
地 珐
康
琅熙
彩年
花 瓷
间
碗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 用瓷器。制造过程,一般是先 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然 后送到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 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成。在上 彩上,从康熙开始的珐琅瓷, 开始用油施彩,这是借鉴了西 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 瓷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藏热》
(1)宋代出现收藏热,收藏书画是最有影响力的项目之一。简要 分析宋代出现收藏热的原因。
人民版历史必修2 专题一 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件】 (共15张PPT)

1、冶铜业 (1)新石器时代:铜器起源,但不是 主要生产工具。 (2)商周时期:青铜器制造水平高于 世界领先地位。 (3)秦朝:出现青铜防锈技术。 2、冶铁业 (1)春秋晚期产生。 (2)战国时期推广。 (3)汉代推广官营。
材质 青铜 铁
最早使用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春秋晚期
技术成熟 商周 汉代以后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技术水平 技艺,规模均居上古世界前列 例:司母戊鼎 冶铁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南宋开始 用焦炭冶铁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一 直领先于世界。 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
1、中国丝织业与棉纺织业的发展 2、中国纺织业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
早养蚕和发明纺织技术的国家,丝织工艺水平 高。
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到唐代,瓷器 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并开 始大量出口。
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轨迹
时间 技 技术成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技术飞速发展:瓷器区域扩大到北方;质量提高;烧制出白瓷 制瓷工艺水平提高;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进一步发展:技艺提高,涌出五大制瓷名窑 进入彩瓷生产时期:烧成白底蓝花的青花瓷和釉里红:景德镇成为全国制 瓷中心 制造出斗彩和五彩瓷:景德镇的青花瓷质量上佳 制造出粉彩和珐琅彩 术 发 展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人民版必修二)PPT教学课件

《群神宴》局部 1
课程标准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
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课标分解 1.列举冶金、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的成就。 2.了解中国手工业的各种经营形态及特点。 3.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021/01/21
2
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
2021/01/21
3
1.东晋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 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 说明了他的田庄什么特点?
12
陶瓷业的成就
2021/01/21
13
5.CCTV—2《鉴宝》栏目,展示出一 件古代瓷器,如右图所示。请你推 断此类瓷器最早可产生于哪个朝 代? 提示 清代。
2021/01/21
14
考点一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三种经营形态
突破依据:本考点是历次考试中的高频考点
官营手工业
管理 方式
政府经营、“工官”工场
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
窑烧造,官府给予报酬。与此同时,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
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清
代御窑仅6座,沿袭“官搭民烧”,到乾隆以后就衰败了。
而民窑的规模和产量都远胜官窑,工艺水平也大为提高,
产品畅销海内外。
2021/01/21
17
请回答: (1)材料主要反映了工商业何种地位? (2)材料二反映出手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1)官府垄断工商业。 (2)明朝中叶后在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 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15
角度1 从三种经营形态的特征角度突破
【示范1】► 《国语·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04张ppt)

(一)家庭(田庄)手工业 -------“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1、家庭手工业 2、田庄手工业
(1)产生: 随着土地的集中,东汉出现豪强地主,
他们采用田庄进行经营,以农耕为主, 兼有手工业,田庄手工业产生。
(2)性质: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
思考:阅读p10第三自然段,评价古代田庄经济:
拓展:官营手工业
(1)夏商周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有利可 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政府垄断;
(4)西汉在长安设立服务于皇室的工场“东西织室”外, 还在齐郡设“三服官”;
(5)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
小结:古代手工业主要经营方式:
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处理 流通方式
家庭手工业 (包括田庄 手工业)
农户的 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
交纳赋税的产 品
剩余部分 出售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
(产品最精 营、集中、
美)
大作坊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武器军用品 和官府贵族 生活用品
民间消 费品
D B、民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三、古代中国手工业主要成就(主要生产部门)
纺织业、冶金技术和制瓷业三大成就
(一)纺织业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起源,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2、商周时期:(原料:麻、葛、丝 工具:骨梭、骨针等) 3、汉代 : 4、唐代: 5、宋代: 6、元代 : 7、明代:
新
甲骨文中关于桑、蚕和丝祭的祀记蚕载神图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共20张ppt)

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
青瓷
秘色瓷
“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青花瓷
珐琅彩
粉彩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 1.起源较早,历史悠久 2.部门逐渐增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分工日益细密,技术水平不断进步 3.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有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 4.手工业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并受农业制约 5.明清时期,手工工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6.远销海外
古代中国,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小农业和小手 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这样生产出来的手工业品大 多用于农民自己的消费,少部分会进入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
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 控制下的田庄。汉代田庄经营广泛,手工业生产是其重要内容。(田 庄手工业)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 史》
三、纺织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
发现陶纺轮等,纺织技术萌芽
商代 周代 汉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官员,祭祀蚕神 国有六职,纺织业名列其一 纺织技术已相当发达,丝绸远销罗马,成为“丝国” 继承前代发展,官营纺织业具备相当大规模,私营纺织作 坊兴起 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推广 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 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出现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
明初沿用历代匠籍制度,凡在籍手工业工匠必须受工役管理机构的 支配,定期无条件为政府服劳役。成化、弘治时期,朝廷将强迫轮班匠 亲身服役逐步改变为纳银代役,无力纳银允许亲身服役。到嘉靖末年, 轮班工匠一律征银,朝廷以银雇工。清政权建立后,明文宣布今各省俱 除匠籍为民”,后又将班匠银归并田亩或地丁代征,使“手艺贫民受益 良多”。但统治者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 稼之人”,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对手工业产品实行限价收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花机
缎
陆
上
丝
绸
远
之 路
销
海 上 丝
海 外
绸
之
路
为什么 纺织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得到发展?
1、政府的重视 • 2、织女地位较高 • 3、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和发展 • 4、丝织品远销海外,深受欢迎 • 5、民间私营作坊兴盛 • 6、纺织业部门出现工场手工业,规
模日益扩大
• 请思考:你将为冶金厅设计几个展区?
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 (清雍正年间)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 其制造过程,一般是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 白瓷,然后送到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 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成。在上彩上,从康熙 开始的珐琅瓷,一改中国传统瓷器中施彩用 胶水或清水的方法,而开始用油施彩,这是 借鉴了西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瓷吸 收了外来的影响。
西方称中国“赛里丝”(丝 国),长期以来丝绸之路绵绵不绝。
唐代丝织业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 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武则天时代,绫锦坊中就有 “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 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 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 女工就多达700人。
唐代花鸟纹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海南黎族生活了30多年
明清丝织业
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 主经营
农户的副业
民间消费品 在市场流通
供自己消费 和交纳赋税 的产品;剩 余部分出售
剩余部分出售
官私手工业的消长历程
西周: 官营手工业一统天下 春秋战国:私营手工业兴起,但官营手
工业占主导地位 明中期: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
据主导地位
3、宋代名窑众多,各具风格: 定窑、钧窑、景德镇、龙泉、
耀州窑 4、元代:景德镇成为瓷都,青花瓷成熟(彩瓷出现)
6、清代: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 (康熙、雍正)
课堂探究: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 趋势,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3、特点: 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各种行业的封闭性 劳动者缺少积极性
利: 技术水平高
4、影响: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使新的生产技术难以推广
弊:由于技术工艺传承的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
匠户的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去向 流通方式
官营 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 武器等军用 集中、大作坊 品、官府贵
二、古代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中国古代手工业博物馆
纺织业
冶金厅
陶
瓷 厅
纺 织
厅
展厅一 纺织厅
展区一 衣料
展
展 区
区
四
二
纺历
织代
生
品代 展表
产
示性
工
具
展厅一 纺织厅
丝
桑
蚕
材料:传说嫘祖“始教民育蚕,制丝茧以供衣 服”。
嫘祖
• 《史记》提到 黄帝娶西陵氏 之女嫘祖为妻, 她发明了养蚕, 为“嫘祖始 蚕”。
古 代
概念
中
国 经营形态
的
手
工 业
主要部门
经
济 特征
官营手工业 农民家庭(田庄)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丝织业 冶炼业 制瓷业
西汉“素纱襌(dān)衣”
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 墓出土。该衣重仅48克。如果除去领 口和袖口较厚重的缘边,重量仅半两 多。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据史书记载,古罗马人十分喜 爱中国的丝织品,公元前1世纪, 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 身穿丝袍 出现在剧场曾轰动一时。那时期, 身穿中国丝织品衣服,成为罗马社 会上层的风尚。
簋, 古代盛食物 的器具。
西夏汉周朝朝青青青铜铜铜鼎器鼎
春秋时期青铜鼎
酒 食器器
越
王 勾乐器 践
盥西兵水汉器博器山炉
剑
铜 镜 东汉:“农马踏具飞燕”
古代青铜兵器
透雕兽首贺巩斧
翼虎纹剑
银斑纹戈
马形刀
1964 年 8 月 25 日,为了展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的辉煌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殷代 铜器》特种邮票,全套 8 枚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出 现于康熙晚期,至雍正王朝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粉彩瓷 艳丽清逸、色调柔和,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其精者甚 至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充分反映了雍正 时期制瓷工艺的精致细美。
粉彩九桃纹过枝(清雍正年间)
粉彩瓷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 其特点之一是在釉内含铅的玻璃质中 加入砷元素,使之引起乳浊作用,呈 不透明的感觉,并且大量使用进口彩 料,且以油料调色,因此,又有“洋 彩”之称。粉彩较五彩感觉柔软,故 又有“软彩”之称。
说明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 领先,因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
新石器时代原始陶器
这是甘肃发现的一套2800年前古人类所用的陶制 烹饪器具,其一为陶锅,另一为放置在锅上用来蒸东 西的笼屉(即为史书中记载的“甑”)。
商 代 原 始 瓷 器
汉代成熟的制瓷工艺 白瓷公道杯
镂空春瓶
东汉青瓷
三国时期:青瓷熊形灯
6.英国铁路退休基金会收藏的青花“孟月梅写 恨锦香亭”图罐
7.先后为德川家和万野美术馆收藏的青花“百
元青花竹石纹罐
元,景德镇, 全国制瓷中心
元延佑款青花瓷器 【元】青花鱼藻凸花牡丹大盘
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青花瓷、彩瓷、珐琅瓷达到很高水平
明朝瓷器
明清制瓷业
康熙时期又出现了珐琅彩
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开片较大,为冰裂纹或形成一种 无规则的蜘蛛网线,叫百圾碎。
官窑:在河南开封,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釉面多有开片。 钧窑:在河南禹州,产品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
定窑
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宋
代
出
现
五
大
汝窑
名
窑
定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
元 青 花 鬼 谷 下 山
彩瓷生产时期
• 这件名为“鬼谷下山”的元代青花图 罐于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克里斯蒂拍 卖行拍卖时,由伦敦古董商埃斯凯纳 齐以1568.8万英镑(约2.45亿人民币) 投得,创下历来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
高成交价,同时刷新中国瓷器及中国 工艺品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
• 全球仅存的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
瓷之一,国家一级文物。
1.东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青花“昭君出塞”图 罐
2.裴格瑟斯基金会收藏的青花“三顾茅庐”图 罐
3.安宅美术馆旧藏青花“周亚夫屯细柳营”图 罐
4.波士顿博物馆收藏青花“尉迟恭救主”图罐
5.亚洲私人收藏的青花“西厢记”图罐
展区一 青铜器制造 展区二 冶铁技术 展区三 炼钢技术
展厅二 冶金厅
1.1米
司母戊鼎
鼎重832.84公斤
司母戊鼎是目前
已发现的中国古
1.33米
代形体最大和最 重的青铜器,在世
界上也是仅见的,
反映出商代青铜
冶铸业具有极高
水平。
贮酒器
豕(shǐ)尊
象尊
爵 商代晚期,温 酒器或饮酒器。 1984年河南安阳 出土。
冶铁水排模型
技术
冶铜 技术
冶 铁 技 术 炼钢
技术
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西周时期:已有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两汉:炒钢技术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展 区 三
陶 瓷 厅
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读音来自 “昌南”的读音,昌南即被称为瓷都的 景德镇。
的瓷器,其花纹凸起有立
体感,画面瑰丽,华美绝
伦。到雍正时期,把珐琅
彩中花、鸟、竹、石与诗、
书法融为一体,富丽中见
古雅之风,使人爱不释手。
这时期,粉彩瓷器的画面
也开始有了明暗、浓淡、
深浅的变化与过渡,色调
温润柔和,极富立体感。
乾隆在位60年,瓷业生产
无论质量、数量均达高峰。
清同治粉彩瓶
所以清代瓷器收藏应以康、
(2)发展历程: 夏、商、周
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
继续发展
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等收归官办
(3)重要制度:
工官制度,匠户
“工官”制度
1、含义:管理官营手工业的官署,组织手工业生产。
起源:夏朝 发展:汉武帝
2、表现:“东西织室”(皇室);“三服官”(齐郡)
特殊行业的垄断性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不计成本的奢侈性
青花瓷 颜色釉瓷
粉彩瓷 玲珑瓷
18世纪初期,法国有一首诗 歌,赞美中国瓷器说:
来啊,观赏这件瓷器, 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 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 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多么诱人,精致超俗, 来自中华,它的故土。
制瓷技术
阅读
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思考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 的青瓷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清朝乾隆年间御制珐琅彩瓶
雍、乾三代为主,不仅收 藏价值高,且可保值、增
成交价: 1亿1千5百4拾8万港元 值。
明清时期出现五彩瓷和珐琅彩
珊瑚红珐琅 彩莲纹碗
胭脂红珐琅 清代五彩瓷瓶 彩鼻烟壶
清代粉彩瓷
中国瓷器国内拍卖记录 ¥84000000
“御制珐琅彩庭园人 物图题诗灯笼尊”高14厘 米,敛口、鼓腹、圈足, 器底蓝料书“乾隆年制” 宋体四字款。
东 汉 白 瓷
缎
陆
上
丝
绸
远
之 路
销
海 上 丝
海 外
绸
之
路
为什么 纺织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得到发展?
1、政府的重视 • 2、织女地位较高 • 3、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和发展 • 4、丝织品远销海外,深受欢迎 • 5、民间私营作坊兴盛 • 6、纺织业部门出现工场手工业,规
模日益扩大
• 请思考:你将为冶金厅设计几个展区?
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 (清雍正年间)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 其制造过程,一般是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 白瓷,然后送到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 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成。在上彩上,从康熙 开始的珐琅瓷,一改中国传统瓷器中施彩用 胶水或清水的方法,而开始用油施彩,这是 借鉴了西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瓷吸 收了外来的影响。
西方称中国“赛里丝”(丝 国),长期以来丝绸之路绵绵不绝。
唐代丝织业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 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武则天时代,绫锦坊中就有 “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 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 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 女工就多达700人。
唐代花鸟纹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海南黎族生活了30多年
明清丝织业
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 主经营
农户的副业
民间消费品 在市场流通
供自己消费 和交纳赋税 的产品;剩 余部分出售
剩余部分出售
官私手工业的消长历程
西周: 官营手工业一统天下 春秋战国:私营手工业兴起,但官营手
工业占主导地位 明中期: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
据主导地位
3、宋代名窑众多,各具风格: 定窑、钧窑、景德镇、龙泉、
耀州窑 4、元代:景德镇成为瓷都,青花瓷成熟(彩瓷出现)
6、清代: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 (康熙、雍正)
课堂探究: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 趋势,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3、特点: 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各种行业的封闭性 劳动者缺少积极性
利: 技术水平高
4、影响: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使新的生产技术难以推广
弊:由于技术工艺传承的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
匠户的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去向 流通方式
官营 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 武器等军用 集中、大作坊 品、官府贵
二、古代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中国古代手工业博物馆
纺织业
冶金厅
陶
瓷 厅
纺 织
厅
展厅一 纺织厅
展区一 衣料
展
展 区
区
四
二
纺历
织代
生
品代 展表
产
示性
工
具
展厅一 纺织厅
丝
桑
蚕
材料:传说嫘祖“始教民育蚕,制丝茧以供衣 服”。
嫘祖
• 《史记》提到 黄帝娶西陵氏 之女嫘祖为妻, 她发明了养蚕, 为“嫘祖始 蚕”。
古 代
概念
中
国 经营形态
的
手
工 业
主要部门
经
济 特征
官营手工业 农民家庭(田庄)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丝织业 冶炼业 制瓷业
西汉“素纱襌(dān)衣”
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 墓出土。该衣重仅48克。如果除去领 口和袖口较厚重的缘边,重量仅半两 多。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据史书记载,古罗马人十分喜 爱中国的丝织品,公元前1世纪, 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 身穿丝袍 出现在剧场曾轰动一时。那时期, 身穿中国丝织品衣服,成为罗马社 会上层的风尚。
簋, 古代盛食物 的器具。
西夏汉周朝朝青青青铜铜铜鼎器鼎
春秋时期青铜鼎
酒 食器器
越
王 勾乐器 践
盥西兵水汉器博器山炉
剑
铜 镜 东汉:“农马踏具飞燕”
古代青铜兵器
透雕兽首贺巩斧
翼虎纹剑
银斑纹戈
马形刀
1964 年 8 月 25 日,为了展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的辉煌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殷代 铜器》特种邮票,全套 8 枚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出 现于康熙晚期,至雍正王朝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粉彩瓷 艳丽清逸、色调柔和,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其精者甚 至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充分反映了雍正 时期制瓷工艺的精致细美。
粉彩九桃纹过枝(清雍正年间)
粉彩瓷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 其特点之一是在釉内含铅的玻璃质中 加入砷元素,使之引起乳浊作用,呈 不透明的感觉,并且大量使用进口彩 料,且以油料调色,因此,又有“洋 彩”之称。粉彩较五彩感觉柔软,故 又有“软彩”之称。
说明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 领先,因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
新石器时代原始陶器
这是甘肃发现的一套2800年前古人类所用的陶制 烹饪器具,其一为陶锅,另一为放置在锅上用来蒸东 西的笼屉(即为史书中记载的“甑”)。
商 代 原 始 瓷 器
汉代成熟的制瓷工艺 白瓷公道杯
镂空春瓶
东汉青瓷
三国时期:青瓷熊形灯
6.英国铁路退休基金会收藏的青花“孟月梅写 恨锦香亭”图罐
7.先后为德川家和万野美术馆收藏的青花“百
元青花竹石纹罐
元,景德镇, 全国制瓷中心
元延佑款青花瓷器 【元】青花鱼藻凸花牡丹大盘
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青花瓷、彩瓷、珐琅瓷达到很高水平
明朝瓷器
明清制瓷业
康熙时期又出现了珐琅彩
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开片较大,为冰裂纹或形成一种 无规则的蜘蛛网线,叫百圾碎。
官窑:在河南开封,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釉面多有开片。 钧窑:在河南禹州,产品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
定窑
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宋
代
出
现
五
大
汝窑
名
窑
定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
元 青 花 鬼 谷 下 山
彩瓷生产时期
• 这件名为“鬼谷下山”的元代青花图 罐于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克里斯蒂拍 卖行拍卖时,由伦敦古董商埃斯凯纳 齐以1568.8万英镑(约2.45亿人民币) 投得,创下历来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
高成交价,同时刷新中国瓷器及中国 工艺品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
• 全球仅存的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
瓷之一,国家一级文物。
1.东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青花“昭君出塞”图 罐
2.裴格瑟斯基金会收藏的青花“三顾茅庐”图 罐
3.安宅美术馆旧藏青花“周亚夫屯细柳营”图 罐
4.波士顿博物馆收藏青花“尉迟恭救主”图罐
5.亚洲私人收藏的青花“西厢记”图罐
展区一 青铜器制造 展区二 冶铁技术 展区三 炼钢技术
展厅二 冶金厅
1.1米
司母戊鼎
鼎重832.84公斤
司母戊鼎是目前
已发现的中国古
1.33米
代形体最大和最 重的青铜器,在世
界上也是仅见的,
反映出商代青铜
冶铸业具有极高
水平。
贮酒器
豕(shǐ)尊
象尊
爵 商代晚期,温 酒器或饮酒器。 1984年河南安阳 出土。
冶铁水排模型
技术
冶铜 技术
冶 铁 技 术 炼钢
技术
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西周时期:已有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两汉:炒钢技术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展 区 三
陶 瓷 厅
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读音来自 “昌南”的读音,昌南即被称为瓷都的 景德镇。
的瓷器,其花纹凸起有立
体感,画面瑰丽,华美绝
伦。到雍正时期,把珐琅
彩中花、鸟、竹、石与诗、
书法融为一体,富丽中见
古雅之风,使人爱不释手。
这时期,粉彩瓷器的画面
也开始有了明暗、浓淡、
深浅的变化与过渡,色调
温润柔和,极富立体感。
乾隆在位60年,瓷业生产
无论质量、数量均达高峰。
清同治粉彩瓶
所以清代瓷器收藏应以康、
(2)发展历程: 夏、商、周
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
继续发展
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等收归官办
(3)重要制度:
工官制度,匠户
“工官”制度
1、含义:管理官营手工业的官署,组织手工业生产。
起源:夏朝 发展:汉武帝
2、表现:“东西织室”(皇室);“三服官”(齐郡)
特殊行业的垄断性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不计成本的奢侈性
青花瓷 颜色釉瓷
粉彩瓷 玲珑瓷
18世纪初期,法国有一首诗 歌,赞美中国瓷器说:
来啊,观赏这件瓷器, 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 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 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多么诱人,精致超俗, 来自中华,它的故土。
制瓷技术
阅读
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思考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 的青瓷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清朝乾隆年间御制珐琅彩瓶
雍、乾三代为主,不仅收 藏价值高,且可保值、增
成交价: 1亿1千5百4拾8万港元 值。
明清时期出现五彩瓷和珐琅彩
珊瑚红珐琅 彩莲纹碗
胭脂红珐琅 清代五彩瓷瓶 彩鼻烟壶
清代粉彩瓷
中国瓷器国内拍卖记录 ¥84000000
“御制珐琅彩庭园人 物图题诗灯笼尊”高14厘 米,敛口、鼓腹、圈足, 器底蓝料书“乾隆年制” 宋体四字款。
东 汉 白 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