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格式模版
毕业论文任务书格式模板范文(通用13篇)

毕业论文任务书格式模板范文(通用13篇)
1、课题的内容和要求,课题内容:主要写作课题目的意义,用简洁、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课题的内容;课题要求:主要用什么方法完成论文、
达到什么目的。
2、设计的技术要求与数据(或论文主要内容):论文主要内容应写
明具体做哪些方面可分几点来写,注意不要将实验方案写在此处。
3、研究方案与研究目标:论文要求立论有据、观点鲜明,文章结构
完整、语言顺畅、层次分明;研究内容与提出的观点要求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并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本学科领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文章的撰写过程中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文章应
尽量避免错别字和错误标点符号的出现,文章格式参考学校学位论文格式
统一要求样本。
4、进度计划与应完成的工作,分3-4或4-6个阶段写,将每个阶段
应完成的工作写上。
例如:进度计划的开始时间2023年3月,结束时间
为2023年5月如:2023年3月至5月:查阅资料、试验准备工作;2023
年5月到7月:进行试验。
毕业论文通用模板

毕业论文通用模板
一、引言
在引言部分,开门见山地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背景和相关研究的现状。
说明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及论文的结构和组织。
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部分是对相关研究论文、专著以及其他学术资源的综合分析和总结。
描述已有研究中的观点、研究方法和结论,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明确本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部分,详细描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
包括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以及可能的局限性和假设。
四、研究结果
在研究结果部分,展示和解释研究所得出的结果。
可以使用统计数据、图表和可视化工具来支持结果的呈现和分析。
五、讨论与分析
在讨论与分析部分,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
与文献综述进行对比,评估研究结果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讨论结果的意义和影响,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六、结论
在结论部分,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贡献。
回顾研究的目的并回答研究问题。
强调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在参考文献部分,列出所有在论文中引用过的文献。
根据学校的引用格式要求,使用正确的引用格式。
以上是毕业论文的通用模板,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对各个部分进行适当调整。
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参考版)【用心整理精品资料】

……………………. ………………. …………………山东农业大学毕 业 论 文题目:三号宋体院 部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计算机07-1届 次 2011届学生姓名 张三 学 号 20073636指导教师 李某某 (职称) 二О一 年 月 日 装订线 ……………….……。
…………。
…………。
………管理系统的开发(二号、宋体、居中)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System (二号、新罗马、加粗、居中)专业Speciality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宋体四号)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学生Undergraduate 张三ZhangSan指导教师Supervisor李某某LiMouMou山东农业大学二○一年月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une,2011目录(“目录”为黑体、三号、居中,“目录”两字之间空四格,“目录”后空一行(前行回车)引起目录正文,以下内容字体为小四楷体,单倍行距)1引言 (1)2需求分析 (2)3系统设计 (5)3.1系统总体规划 (5)3。
2概要设计 (7)3。
2。
1系统总体功能模块图 (7)3。
2.2系统的业务流程 (8)3。
3数据库设计 (9)3。
3。
1数据库表的设计 (9)……参考文献 (24)致谢 (26)附录 (27)Contents(英文目录另起一页)(“Contents"为新罗马三号、居中,“Contents”后空一行(前行回车)引起目录正文,以下内容字体为小四Times New Roman(新罗马),单倍行距.英语单词首字母大写.)1 Introduction (1)2 System Analysis (2)3 System Design (5)3。
1System Overall Planning (5)3。
2Constructional Design (7)3。
论文格式模板

毕业论文格式标准1.页面要求1.1页面规格:毕业论文必须用A4(210×297mm)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脚:15mm。
1.2页码:从论文正文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
1.3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主体部分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1.5倍行距。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字,二级标题黑体小三号字,三级标题黑体四号字。
1.4封面单独一页;下一页是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目录、论文主体等。
2.封面、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的具体要求2.1封面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
具体内容依次列示如下内容: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某某专业(本科或专科)毕业论文(小二号宋体加黑,居中)论文题目:(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姓名:(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学号:(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所在分校:(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指导教师:(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2.1.1论文题目其中论文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30字。
论文题目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代号和公式等;论文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用黑体二号字。
2.2内容摘要与关键词2.2.1内容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内容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内容摘要一般为200到300汉字,“内容摘要”字样用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摘要内容用宋体五号。
毕业论文格式标准模板

关键词
反映论文主 要内容; 在论文 中出现次数最多;
中文摘要:由于我国对行政伦理建设的长期缺 位,致使在法治建设中出现严重伦理失范问题,尤 其是边缘腐败问题。边缘腐败的主要成因是行政人
员滥用权力和法制与德治建设的脱节。由于边缘腐
败行为不受法律约束,因此,在治理方面,只有依 靠行政伦理的制约作用。现阶段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的途径主要有:进行行政伦理伦理立法;健全行政 伦理监督机制,强化群众监督;开展行政伦理教育, 使行政人员的在职伦理培训制度化,充分发挥行政 人员的道德主体自律性;把行政伦理标准引入到公 务员的任免、升降、惩罚当中。 关键词:行政伦理 边缘腐败 伦理立法 群众监督
第 1页 共 3页
小四号 宋体
正文
主题(灵魂) 鲜明深刻
1 边缘腐败的成因分析
资料(血肉)
丰富翔实
结构(骨架)
恰当匀称
腐败常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违反党纪政纪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可以运用法律进行干预的腐败,这是腐败的极端形式,如贪污、挪用公款、 行贿受贿等;一种是腐败的另类形式,通常指因未触犯法律从而使“法律 无法干预的,党纪政纪也对之无奈的,但人们又普遍感受到的危害社会的 腐败行为。这类腐败行为通常被称为边缘腐败”。 由上可知,边缘腐败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因法律的难以干预,对 社会的危害极大,具体说来主要有两大危害:第一,破坏社会公平与正义。 边缘腐败是一种“符合规则”地提供服务的腐败行为,法律的不健全使得 边缘腐败得不到惩治,而法律的滞后性又决定了它不可能对这些行为进行 及时的制裁,但边缘腐败带来的利益是客观的,对社会再分配的干扰也是 直接的。在利己动机的驱使下,利用现行法律的缺陷来追求私利的行为显 然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原则。第二,影响社会安定团结。行政人员无 视公共利益,把公共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任意处置与人民利益和社 会发展相关的事,不仅会造成社会物质利益的损失,而且会造成社会秩序 的混乱,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危及政权的稳定。 边缘腐败危害较大,必须大力整治。在提出具体措施之前必须要清楚 边缘腐败的成因。社会转型时期,边缘腐败的成因也表现出多样性,如制 度的不完善,法制的不健全,对伦理道德教育的不够重视甚至忽视等,最 主要的原因则是权力的滥用、“法治”与“德治”建设的脱节及行政人员 伦理道德观念的普遍下滑。
毕业论文框架模板

毕业论文框架模板第一章:引言在引言部分,需要说明选取该论题的背景和意义,阐述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论文的结构安排。
同时,需要综述相关文献,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以便为研究问题明确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章: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部分,需要对相关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学术论文等进行综合梳理和分析。
可以从不同维度整理文献,例如按照时间顺序、理论模型、实证方法等进行分类,展示先前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同时指出现有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部分,需要详细描述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论和实证方法。
包括研究设计的选择、数据收集的方式与工具、样本的选择与描述、分析方法的选择、实施研究的步骤等。
此外,还需要对所采用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并说明该方法对于解决研究问题的优势和局限性。
第四章:研究结果与分析在研究结果与分析部分,需要将实证研究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直观展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文字说明和分析。
同时,需要关联前人研究成果,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阐明所得结论以及对原研究问题的回答。
第五章:讨论与结论在讨论与结论部分,需要对前面章节所得到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解释。
结合研究目的和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并提出对于研究领域的启示和建议。
最后,需要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明确所得到的结论,并给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在参考文献部分,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列出所使用的文献资源。
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献(例如书籍、学术论文、期刊文章、网页资料等),采用相应的引用格式进行书写。
附录非必需的部分。
在附录中,可以包括一些对于读者理解论文内容具有辅助作用的材料,例如研究所用到的问卷调查表、原始数据、程序代码等。
以上是毕业论文的基本框架模板,在具体撰写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
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清晰的论述,希望能够呈现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格式完整模板

毕业论⽂格式完整模板毕业论⽂格式完整模板 艰⾟⽽⼜充满意义的⼤学⽣活即将结束,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毕业论⽂是⼀种有准备、有计划、⽐较正规的、⽐较重要的检验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是⼩编为⼤家收集的毕业论⽂格式完整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毕业论⽂格式完整模板篇1 专业论⽂论⽂题名:(⼆号,⿊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三号,⿊体,加粗,居右) 张三 030333221 xx011班 (与标题按五号字⼤⼩空⼀⾏,⼩四号,⿊体,居中,只学号加粗,每项中间空两个字符,不出现姓名、学号等字。
) 指导⽼师:李四 (与姓名间不空⾏,⼩四号,⿊体,居中,含指导⽼师四字。
) 【摘要】:对论⽂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以第三⼈称陈述。
⼀般应说明实践⽬的、实践⽅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般不超过为300字。
(与指导⽼师按五号字⼤⼩空⼀⾏,摘要两字为⿊体,⼩四号,居左,加中括号,中括号采⽤中⽂形式;摘要部分的⽂字为宋体,五号,不另起⼀⾏,⽆需段落缩进。
) 【关键词】:为了⽂献标引⼯作从论⽂中选取出来⽤以表⽰全⽂主题内容信息款⽬的单词或术语。
⼀般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
(与摘要间不空⾏,关键词三字为⿊体,⼩四号,居左,加中括号,中括号采⽤中⽂形式;关键词为宋体,五号,词间⽤逗号分隔,最后⼀个词后不加标点符号,不另起⼀⾏,⽆需段落缩进。
) 【正⽂】:与关键词间不空⾏,正⽂两字为⿊体,⼩四号,居左,加中括号,中括号采⽤中⽂形式 正⽂另起⼀⾏开始,正⽂部分⽂字为宋体,五号,每段⾸⾏两字符缩进,段落间不空⾏ A 正⽂层次:各部分层次不出现⼀xxxx等标题,统⼀层次格式为: 1(四号,宋体,居左,加粗,标题与上⽂按五号字⼤⼩空⼀⾏,与下⽂不空⾏) 1.1(⼩四号,宋体,居左,加粗,⼩标题间不空⾏) 1.1.1(五号,宋体,居左,加粗,⼩标题间不空⾏) ⑴(宋体,五号,居左,序号采⽤特殊符号添加,⼩标题间不空⾏) ①(宋体,五号,居左,序号采⽤特殊符号添加,⼩标题间不空⾏) 另:任意标题,当与表格或图⽚紧连时,按五号字⼤⼩空⼀⾏ B 表格格式:表格名称位于表格下⽅。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模板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化要求说明1、毕业设计(论文)正文书写格式毕业设计(论文)正文需符合以下要求、顺序:(1)中文摘要及关键词(需单独成页)中文摘要150—300字左右。
关键词之间用空格(宽度为一个汉字宽度)分隔,最后一词后不打标点符号.(2)目录(3)引言(4)正文(5)总结(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如下:著作:[序号]著者.译者。
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引用部分起止页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
期刊号.年份.卷号(期刊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
文章名。
文集名.会址.开会年。
出版者。
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2、文字文字通顺,无错别字,不得由他人代写或抄袭。
毕业设计(论文)设置为A4型纸张,左页边距3.0cm,右页边距2.5cm,上边距2。
5cm,下页边距2.5cm,行距均采用1。
5倍行距。
正文字体使用小四号字,宋体,一级标题使用四号字体,黑体,加粗;二级标题使用小四号字体,黑体,加粗;三级标题使用小四号字体,宋体,加粗。
序号:毕业设计(论文)各章节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格式为:1…1.1…1。
1.1…(最多不超过3层)页码: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位于每页页底中部.3、图纸图纸整洁,布局合理,符合制图标准。
可自行选择计算机绘制或手工图纸。
4、曲线图表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5、毕业设计(论文)正文篇幅毕业设计(论文)字数,专科不得少于3000字,本科不得少于5000字,设计类专业题目应附设计图纸、计算机程序、设计说明书等。
6、论文存档学生只需在网上提交电子版的毕业设计(论文)终稿,无需纸介文档.学生电子文档由学院统一存档,但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学生如有手工图纸,需自行提供完整图纸一套交由学院存档.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8年1月附: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模板(学生在终稿阶段必须提交以下完整的文档内容)一、封面二、摘要(需单独成页)三、目录(需单独成页)四、正文五、任务书六、开题报告(土木工程、机械、采矿专业毕业设计类不需要此项)七、其它:包括程序设计、毕业设计图纸等提醒:以上文档可单独成页或集合为一个文档上传均可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生所在校外学习中心批次层次专业学号学生指导教师起止日期摘要(要求150--300字左右)民营企业现阶段主要包括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私人股东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具有数量众多、地域分散,经营规模较小等内在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业2014年6月目 录摘要Abstract (Ⅱ)引言........................................................................ 1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1)(一)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 ................................................ 2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特征 ............................................ 3 (三)虚拟现实系统的一般组成及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 10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 (10)(一)虚拟现实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作用 ................................... 11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 ................................... 11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展望.. (12)(一)知识学习 ......................................................... 12 (二)探索学习 ......................................................... 13 (三)虚拟实验 (13)结论 .......................................................................19 注释........................................................................20 参考文献....................................................................21 致谢........................................................................22 附录一......................................................................23 附录二. (24)摘 要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炼,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应包括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不体现“本文”字样。
应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500字。
************************************************************************************************************************************************************************************。
关键词:Key words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Virtual reality system; Long-distance teaching原则上英文摘要排版在一页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简称 VR)是近年来活跃在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技术。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学实习、建筑设计、军事训练、机器人、制造业、体育训练、教育及娱乐游戏等众多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被人们公认为是 21 世纪重要发展学科以及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技术之一。
远程教育的发生和发展始终都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一系列历史发展阶段。
自 80 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的理论,其中得到普遍接受的是加拿大学者伽里森 (Garrison)、丹麦学者尼泊(Nipper) 和英国贝茨 (Bates) 等人提出的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的理论。
理论提及的三代基于信息技术的远程教育:第一代基于书写和印刷材料的函授教学;第二代基于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的多媒体教学;第三代是基于电子通信技术的远程教学。
而在这代远程教学的支撑技术中虚拟现实技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许多国家,虚拟现实技术已应用于教学,它作为新的教学媒体出现无疑将对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初创时期,为了能够发展并普及虚拟现实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笔者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基本特征、系统类型的阐述,归纳了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会弥补目前远程教学遇到的困难,为教育事业展示美好的前景。
希望能够对理论有虚拟现实技术出现后,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
尽管每个技术专家对VR技术的表述都有所不同,但主要都是侧重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概念。
例如:汪成为教授下的定义是:“VR技术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及各种传感器(如高能计算机、图形图像生成系统,以及特制服装、特制手套、特别眼镜等)的支持下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的,具有一定的视、听、触、嗅等感知能力的环境,使用户在这些软硬件设备的支持下,能以简捷、自然的方法与这一由计算机所生成的‘虚拟’的世界中对象进行交互作用[1]。
”而笔者综合了各种信息认为: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人以与感受真实世界一样自然的方式来感受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的高级的人机交互技术。
主要体现在虚拟现实技术的“真实体验”与“人机交互”上,能够达到或者部分达到这样目标的系统就称为虚拟现实系统。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设施以自然的方式(如头的转动、手的运动等)向计算机送入各种动作信息,并且通过视觉、听觉以及触觉设施使人们进入三维的视觉、听觉及触觉等感觉世界,随着人们不同的动作,这些感觉也随之改变。
亲身去经历、亲身去感受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更具说服力。
主动去交互与被动的观看,有质的差别。
有了虚拟现实技术,复杂或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将系统的各子部件以某种方式表示成具有确切含义的符号而成为可能,尤其在虚拟仿真校园、虚拟教学、虚拟实验等远程教学方面的应用更具有广泛性。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特征美国伯第亚 (G.Burdea) 在《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一文中提出,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最重要的 3个特征,即人们熟称的3 个“I”特性:Interaction(交互)、Immersion(沉浸) 和Imagination(想象)。
如图1,用“虚拟现实技术三角形”说明三个基本特征[2]。
图11.交互性交互性是指参与者通过使用专业设备,用人类的自然技能实现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中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
虚拟现实系统中人机的交互性很强,是一种近乎自然的交互,参与者不仅可以利用电脑键盘、鼠标进行交互,而且能够通过特殊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进行交互。
计算机能根据参与者的头、手、眼、语言及身体的运动,来调整系统呈现的图像及声音。
参与者通过自身的语言、身体运动或动作等自然技能,就能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考察或操作。
虚拟现实环境可以通过控制与监视装置影响或被参与者影响,这都是交互性(Interaction)。
2.沉浸性也称为临场性,是VR的最主要的技术特征,虚拟现实技术是根据人类的视觉、听觉的生理心理特点,由计算机产生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在参与者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时,通过头盔显示器、数据衣及数据手套的作用,虚拟现实系统将参与者置于一种隔离的环境中。
①临场性的特点。
参与者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的相互作用,就如同在现实世界中的一样。
并且在这种环境中参与者头、手、眼、语言及身体的运动都会使虚拟环境中的图象与声音实时地跟随变化。
②临场性的作用。
这种感觉是如此的真实,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而且可以听到、触到及嗅到这个虚拟世界中所发生的一切。
以至于我们能全方位地浸没在这个虚幻的世界中。
3.想象性也称为多感知性。
VR 技术并不只是一种媒介或一个高层终端用户见面,它的应用能解决教育中很多方面的问题。
而这些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就极大的依赖于人类的想象能力,即 VR 的第3特征-想象。
由于虚拟现实系统中装有视、听、触、动觉的传感及反应装置。
因此,参与者在虚拟环境中可以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知,综合多种环境信息参与者有如在真实的世界中活动。
VR技术正向实用方向迈进,它向人们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新科技”。
不久的将来,如果你能够进入具有沉浸感的境界来工作,那么肯定再也不愿意使用枯燥的图文界面了。
将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教学结合起来,将会为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
技术在不断地发展 ,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应用先进技术,开拓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虚拟现实技术在远程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将对探索、发展现代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技术水平、改善实验实训环境、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虚拟现实技术还刚刚起步,与国外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
我们应当加速教学现代化的步伐,运用现代化虚拟现实技术,充分利用网络,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实验技术手段。
同时促进虚拟现实技术与远程教学的结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民素质。
毕业论文(设计)用纸注释[1] [3] [7] [10]康敏. 虚拟现实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3,65,15,102[2]李忠华.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4):23-24注释,4个以上[2] 刘耀林,孔建益,蒋国璋,孙亮波.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武汉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3).[3] 姜学智,李忠华.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4).[4] 杨立力.论虚拟现实技术与远程教育的结合.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5] J. R. McDonnell ,D.Wagen .Evolving Recurrent Perceptions for Time-Series Modeling .IEEETrans .on Netural Networks.1994.[1]不用加粗本文的完成要感谢悉心指导我的***老师,……………!牛 萌2007年6月于佳木斯大学附录一Andy JohnsonWhat VR Means to UsFirst of all I need to define what I mean by virtual reality since many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definitions. The broadest and simplest definition is that virtual reality allows the user to immerse himself or herself in another world. This definition includes old technology such asbooks, plays,films, orchestra recitals as well as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chat rooms,video-conferences, and video games.However, for people doing research in the area of virtual reality, the definition is more specific. Virtual Reality needs stereo visuals (to see the world in 3D), wide field of vie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eing a film in a theatre and on TV), viewer-centered perspective (as you move your head or body your perspective changes), a way to interact with the world, audio, and perhaps the sense of touch.How VR Fits into the Learning ProcessVirtual reality should be good for investigating 3D objects (such as the human heart) or walking through 3D places (such as Miletus or Virtual Harlem). It allows us to visit places that:Virtual Experiences of the Harlem Renaissance:and Days 37/38, Spring/Fall 2001, V ol. 19.1&2. pp.附录二教学技术中的虚拟现实Andy Johnson虚拟现实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由于人们对虚拟现实有很多不同的定义,我首先要定义一下我所讲的虚拟现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