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窗》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精测卷(4)(含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精测卷(4)(含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精测卷(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我娘后窗我从小就不知道叫妈妈,只会叫娘。

我娘就是我的妈妈,这是大些时候才弄明白的事儿。

“为什么不让我们叫妈而叫娘呢?”娘的回答让我懂得了其中的缘由。

“本来你姐出生以后是管我叫妈妈的,可是等你出生以后就不能叫了。

算命先生说你这个孩子命硬,克妈,必须得改口叫娘才能避免。

”原来罪魁祸首是我啊!在我的影响下,相继出生的两个弟弟也都管妈妈叫娘,娘是我们姐弟四人的妈妈。

我娘是辽宁朝阳人,我爸是黑龙江朝阳人,“朝阳”是他们俩的缘分。

虽有一些空间距离,但都在东北三省范围内,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小东北人。

黑土地上一望无际的田野和父母的基因给了我们踏实、勤劳、朴拙、粗犷的共同性格。

然而,细细品来,我的身上似乎集中了父母身上的优点,而对他们的弱点都悄无声息地规避掉了。

我娘很聪明,上小学时成绩一直不错,到六年级毕业正赶上了特殊时期,不能继续读书了,只好回家劳动。

娘会唱歌还会跳忠字舞。

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没有什么娱乐生活,没钱买蜡烛,天一黑我们就躺在炕上睡觉了,睡不着,娘就教我们唱歌。

我觉得娘唱得真好听,就很认真地和她学,《大海航行靠舵手》《打靶归来》《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歌曲都是我跟娘学的,娘就是我的音乐启蒙老师。

我娘性子慢,我爸性子急,他俩合拍的时候很少,常常三句话不到我爸就急了,娘就会被责骂。

在强势的男人面前,她通常都会选择默默忍受,实在忍不住,会小声反抗一下,但声音很弱,她不想家里发生战争,让我们四个孩子受到惊吓。

除了给全家人安顿吃穿用度,我娘还要和我爸一起到地里干农活儿。

在我的记忆中,她从没有睡过懒觉,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烧火做饭,喂猪喂鸡,从早忙到晚,没有休息的时间。

我娘的女工活儿做得很好,不仅会缝缝补补,还会绣花。

我们小时候睡的枕头上,常有我娘绣的花,有牡丹,有蔷薇,有莲花,虽然是用粗布绣成的,却有一种别样的美。

前几年回家,娘从箱子里拿出几个枕套,是她绣的十字绣,她捡了一个最好看的给了我,说我有了新房子可以用,我看着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美丽图案,赞叹娘的心灵手巧。

2019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练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练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

专题十五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完美计划姜钦峰他站在门外,深呼吸,然后敲门。

这是一栋老式居民楼的顶层,夏日宁静的午后,敲门声显得格外清脆。

防盗门打开,探出一个小脑袋,是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长得眉清目秀。

“您好,请问是你们家打电话要修洗衣机吗?”他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夹杂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脸上带着职业的微笑,显得彬彬有礼。

小女孩扑闪着大眼睛,打量眼前的陌生人,小平头,浅蓝色马甲,胸前印着“专业维修”四个字,右手提着黑色的工具箱,看上去训练有素。

她疑惑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得问我的爸爸妈妈才行。

”“请问你家还有大人在家吗?”他脸带微笑,语气更加柔和了。

“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6点钟下班,要不你明天再来吧?”小女孩如实回答,口齿伶俐,条理清晰。

“哎呀,真是不凑巧。

”他喃喃自语,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顺手把工具箱放在地上,右手插进了裤兜,开始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处理。

“呀!叔叔,你手上在流血!”小女孩忽然尖叫一声,把他吓了一大跳,刚插进裤兜的右手像触电般猛地弹了回来。

他下意识地伸出右手,仔细看了看,没事,再看左手,果然手背上有一块殷红的血迹。

肯定是刚才上楼时太匆忙,不小心在扶梯上擦破了,自己居然浑然不知。

“真该死!”他在心里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

“叔叔,你一定很疼吧,我家里有创可贴。

”小女孩说完,不等他有所回应,就转身跑回了房间。

他站在门外,不知道该不该进屋,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

小女孩从房间里出来时,手里拿着一张创可贴,还有一根蘸了紫药水的棉签。

他接过棉签,低头仔细擦拭手上的伤口,觉得很凉爽。

“咱们不认识,你为什么要帮助我?”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得好笑,干吗跟一个孩子说这些。

小女孩骄傲地笑了,嘴角上扬,露出一对甜甜的小酒窝,“妈妈告诉我,每个人都应该互相帮助,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

”说话间,伤口已经处理完毕,他看了看手背上的创可贴,很舒服。

他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脸蛋,“小朋友,你真乖!叔叔明天再来。

《窗》阅读答案精选四篇

《窗》阅读答案精选四篇

《窗》阅读答案《窗》阅读答案「篇一」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

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去太阳上有路吗?""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个走呀?"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

"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

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

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

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

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

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

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

有趣极了,那苗儿长①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②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

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窗》阅读答案(精选16篇)

《窗》阅读答案(精选16篇)

《窗》阅读答案《窗》阅读答案(精选16篇)在各个领域,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窗》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窗》阅读答案篇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7分)心胃痛一证,《内经》条目甚多,先辈名公,分为九等,极为详尽。

《金鉴》遵之,编为歌诀而莫不有虚实之分,可谓无遗蕴矣。

曾忆邻村有医士姓王名维藩者,余同谱弟丹文茂才之族叔也,故业医.货药饵。

邻有妇人病胃痛者请王治之,王用《海上方》中失笑散,服之立效。

后凡有患心胃痛者。

王辄以失笑散治之,效否各参半。

王素食洋烟,一日自觉胃痛,亦自取失笑散服之,痛转甚,至夜半痛欲裂,捣枕椎床,天未明寂然逝矣。

因思失笑散为逐瘀之药,王之邻妇必因瘀血凝滞,故用之立效。

其余风寒暑热、饮食气郁,皆能致之。

若概以失笑散施治,又不求其虚实。

几何不误人性命乎。

王用失笑散不知曾杀几人,故己亦以失笑死,殆冥冥中之报也。

业医者,可不多读群书,以求其是乎。

——《醉花窗医案》1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1)《金鉴》遵之( ) (2)邻有妇人病胃痛者( )(3)王辄以失笑散治之( ) (4)殆冥冥中之报也( )18.“其余风寒暑热、饮食气郁,皆能致之”一句中的“之”指代的是___(2分)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1)故业医,货药饵。

(2)又不求其虚实,几何不误人性命乎。

20.医士王维藩服用失笑散丧命,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2分)21.文中王维藩的悲剧不仅在治病用药中发生,在其他方面也不乏这样的事例。

请另举一例并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五、17.(1)遵循,遵从(2)得……的病(3)就(4)大概(每个解释1分,共4分。

)18.心胃痛。

(2分)19.(1)原来以行医为业,买卖药材。

(3分,译出大意给1分,评分要点:故、业、货。

)(2)又不去追究到底是虚症还是实症,这样的(医生)不妨害病人的性命(的情形)是不多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窗》现代文阅读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窗》现代文阅读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窗》现代文阅读题本试卷满分13分,考试时间10分钟!试题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学们及时观察做题结果!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

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

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被扶起身来坐上一个小时。

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

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

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只有静静地躺着。

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

每天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

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

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了。

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一切。

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口的病人。

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能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

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就变得愈加强烈。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

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

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

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

稍过几天,剩下的这位病人就提出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

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接着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

初一语文阅读题后窗

初一语文阅读题后窗

初一语文阅读题后窗
1 母亲为了能让“我”休息好,不惜夜夜替“我”赶青蛙。

“做地认真有真诚”,这体现在哪里?摘录稳重语句回答。

2 对“月光把她的头发漂洗的很白”一句描写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3 集合语境,细细体味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一池的蛙声就这样紧紧缠住我的一双不幸的耳朵。

(2)我大声喊母亲,母亲却听不见,她全神贯注于手重的竹竿,生怕遗漏一处蛙声……
4 “有一种爱,能唤起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力量,帮助你去战胜一起困难。

”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本文记叙了高考前母亲关心我的那几件事?详想写了那几件事?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
2.阅读第八自然段,回答问题。

(1).看到母亲在赶蛙,此时此刻儿子有什么感受?
(2).母亲赶蛙,对儿子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1)我家离学校不远,她就跟老师说情,说寝室里吵闹,让我回家住宿,好早晚料理我的生活,给我增加营养。

(2)母亲杀光了家里的三十几个小鸡,想尽一切办法,让我恢复以前的体质。

(3) 母亲手拿一根长长的竹竿,她用竹竿轻轻地敲打池塘的每一处草丛。

母亲做得认真又虔诚,她绕着池塘一圈圈地走着,一遍遍用竹竿
仔细地敲打着草丛,有时她停下来,站一会儿,轻轻地咳嗽几声,用手捶捶背。

成考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例题

成考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例题

成考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例题在成考大学语文的现代文阅读理解部分,考生需要具备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一篇例题,旨在帮助考生熟悉考试题型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例题:阅读下面的现代文,然后回答问题。

《窗外》窗外,是一片繁华的街景。

霓虹灯闪烁,车水马龙,行人匆匆。

但在这喧嚣之中,有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前,目光穿透了玻璃,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他叫李明,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

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电脑前,处理着永无止境的文件。

他的生活,就像窗外的街景一样,忙碌而单调。

然而,李明的内心深处,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渴望。

他渴望能够摆脱这日复一日的循环,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他渴望能够像窗外的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

每当夜幕降临,李明就会坐在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外的世界。

他想象着自己能够穿越那片繁华,去到一个未知的地方,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

李明知道,他不能就这样轻易地放弃现有的生活。

他有家庭,有责任,有太多的牵绊。

他只能将那份渴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直到有一天,李明在窗前看到了一个流浪歌手。

那歌手的歌声,充满了自由和不羁,触动了李明的心弦。

他突然意识到,生活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从那以后,李明开始尝试着改变。

他不再只是机械地工作,而是开始寻找工作中的乐趣。

他开始学习新的技能,拓宽自己的视野。

他甚至开始尝试创作,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渐渐地,李明发现,生活真的可以有所不同。

他不再只是窗外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生活的参与者。

他开始享受每一天,享受每一个小小的改变。

窗外的世界,依旧繁华如故。

但对李明来说,它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因为在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问题:1. 李明在窗前看到了什么,这对他的内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李明是如何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的?3. 文中提到的“流浪歌手”对李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李明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他意味着什么?答案:1. 李明在窗前看到了一片繁华的街景和一位流浪歌手。

高中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讲解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文章:《窗外》我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了窗台上。

一阵风吹过,树叶轻轻摇曳,阳光也随之跳跃。

偶尔,一只小鸟飞过,它那轻快的身影在阳光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

我想起了小时候,那时的我总爱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世界。

那时的窗外,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风吹过,稻浪起伏,像海浪一样。

那时候的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现在,窗外的景色变了。

高楼大厦取代了稻田,车水马龙取代了宁静。

但我依然喜欢坐在窗前,感受着窗外的一切。

因为我知道,无论世界如何变化,窗外总有一些不变的东西。

问题:1. 文章中作者为什么喜欢坐在窗前?2. 作者小时候窗外的景色是怎样的?3. 现在的窗外景色与作者小时候有何不同?4. 作者认为窗外有哪些不变的东西?答案:1. 作者喜欢坐在窗前,是因为那里可以让他感受到外面的世界。

无论是小时候的绿油油的稻田,还是现在的高楼大厦,坐在窗前,作者都能观察到外面的变化,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2. 作者小时候窗外的景色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

风吹过,稻浪起伏,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

这样的景色让作者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3. 现在的窗外景色与作者小时候有很大的不同。

高楼大厦取代了稻田,车水马龙取代了宁静。

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4. 尽管窗外的景色在变化,但作者认为总有一些不变的东西。

这些不变的东西可能是作者对窗外世界的好奇心,也可能是窗外自然景观中的某些元素,如阳光、风等。

这些不变的东西让作者即使在变化中也能找到一种宁静和安慰。

讲解:在回答这类阅读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其次,要关注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作者对窗外景色的描述和感受。

最后,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确保答案能够准确反映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后窗
何立文
家里距学校大约三公里。

早上七点,儿子从地下室推出那辆旧自行车,透过后阳台窗玻璃,我目送儿子的白色校服慢慢消失在小区道路的拐角。

闭上眼睛,我能想象他弓着背蹬着自行车,出了小区西大门,在竹山路上汇入早起车流中的情景。

第一个红绿灯前,儿子单脚着地,一会儿,绿灯亮起,他左拐进入仙来大道,前行四五百米后右拐上五一大道,再往前行驶,拐入北湖路,最后与众多白色校服一起涌入第四中学大门,在停车棚里锁好车子,背着沉重的书包爬上初中部教学楼四楼,开始一天的紧张学习。

儿子上学的交通方式,我们想来想去,还是觉得骑自行车最好。

一来方便,二来借此锻炼身体。

尽管儿子遗传了我胆小谨慎的性格,从不违反交通规则,但频发的交通事故还是让我担忧。

碰上一个醉酒的或者情绪失控的司机,正常行走的人都往往遭殃,这种事情还少吗?我曾经把我的担忧告诉妻子,她总笑我杞人忧天,说要是这样,难道你打算天天接送?儿子一天天长大,总有一天离开我们去远方发展,这点独立自理能力都没有,能成吗?妻子虽然说得有理,我还是有点放不下。

每天早上,儿子换鞋出门时,我总叮嘱他小心点,注意安全。

好在儿子对我的唠叨并没有表示反感,一面答应着,一面噔噔噔下楼去了。

有一件事说出来可能会觉得很好笑——儿子刚学会骑车,我教他
横穿斑马线时下来推着车走。

我的理由是,车来车往的,这样更保险。

下雨时,儿子试探着问,爸爸,可以送我一下吗?我正犹豫,妻子看了看外面说,这么点雨,自己披个雨衣骑车去。

儿子只好穿上雨靴,噔噔噔下楼去了。

透过玻璃,隔了几分钟,才看见儿子推出自行车,原来他在地下室罩好了雨衣再出来的。

密密雨丝中,儿子的黄色雨衣一扭一扭地,渐渐消失在小区马路的拐角。

我默念着,儿子,你慢点,雨天路滑,车来车往,眼睛灵活点。

突然又有点后悔,明明有车子,干吗不送一下呢?买了车子干什么的,不就图个方便吗?妻子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孩子正在长身体,吃这点苦算什么,应该锻炼锻炼。

她说得很在理,我上学时家里穷,雨靴都没有,不是光脚步行五公里去学校吗?可不知为什么,想象儿子吃力地蹬车的样子,我还是有点心酸。

雨越下越大。

一下子就模糊了视线。

放学时间到了,我一边准备晚饭,一边幻想着儿子收拾书包,下楼,开锁,上车,与同学说笑着出学校大门的情形。

抽油烟机的轰鸣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实,饭菜准备好了,我守在后窗前,静静等待那个熟悉的身影。

直到看见儿子从小区马路的缓坡上拐下来,我才长吁一口气,朝客厅里的妻子喊,“儿子回来了,开饭!”
有几次,不知为何,儿子回来很晚。

我靠在窗台上,路灯下三三两两的人影闪过,背着书包的小学生,挎着皮包、塞着耳机的少女,头戴安全帽、骑着摩托车的农民工……就是不见儿子和他的自行车。

他在哪呢?
我在后阳台上来回走着,朝窗玻璃哈气,反复写下儿子的名字。

不一会儿,那些字便模糊成一团水渍。

时钟滴答滴答地响着,最后,我真想下去看看,说不定真的在路上接着儿子了,还能帮他背书包、推车子。

妻子一边拖地一边说,再等等,没事的。

又过了几分钟,菜都要凉了,我推开后窗,终于看见儿子。

一切正常,儿子稍稍偏一下车头,自行车便轻巧地滑到地下室门前,我紧绷的神经才松弛下来。

我借以容身守望儿子的地方,确切说应该是一个不到三平米的小阳台。

作为厨房的有效延伸,里面放满了大米、食用油、面条、米粉……可以说充满物质主义的气息。

可我喜欢待在这儿。

拉开窗帘,有时仰望灰暗的天空,看对面楼里的老头儿倚在阳台上抽烟,更多时候俯视小区里来来往往的人们,在这些人影中辨认那个熟悉的瘦小身影。

那是我血脉里回响的强音,从他身上,我总能看见自己遥远、模糊的童年。

很多时候,我真的很感激这个后窗。

作为房子的一小部分,它朝北微微凸起,伸向天空,仿佛一只精巧的耳朵。

借助这只耳朵,我听风观雨,俯瞰地上的树木与花草,在市声中守候儿子的归来,安享世俗生活带给我的作为一个普遍父亲的爱与痛。

每个人都有秘密。

这个狭小空间里,存储着我太多难以言说的心事,若干年后,必将成为回忆的富矿。

耳朵与倾听,恰好构成一对生动的隐喻。

夜幕降临,视线所及处,我与儿子的身影重叠、交织。

以前,对父母的牵挂总是不解,觉得自己在外面好好的,父母瞎操什么心呢?为人父了,才明白我们在父母的眼里永远是孩子。

儿子渐渐长大,再过两年,身高可能就超过我了。

外面的世界属
于他们,时间的脚步是挡不住的,羽翼丰满的一天他将离开我们,离开这个家,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而我能想见那时的模样——一个须发皆白的父亲,安静地站在后窗,暮色苍茫中守候儿子的归来。

123.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杞.人忧天(______)②唠.叨(_______)③水渍.(_______)④紧绷.(_______)
124.后窗中无数次的凝眸和情溢于中的想象展示无私而厚重的父爱。

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最让你感动的两次。

125.作者每天牵挂着孩子的安危,为什么还选择让孩子骑自行车上学呢?
126.成功的人物描写总是能捕捉到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细节,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请赏析下面句子的精妙之处。

我在后阳台上来回走着,朝窗玻璃哈气,反复写下儿子的名字。

不一会儿,那些字便模糊成一团水渍。

127.一个不到三平米的小阳台,为什么作者说“若干年后,这个狭小空间必将成为回忆的富矿”?
【答案】
123.qǐláo zìbēng
124.围绕“想象儿子上学路上情形;幻想儿子放学时情形;守候儿子回家;儿子回来晚时内心的焦虑和担忧”回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125.围绕“一来方便,二来借此锻炼身体即可。

也可以加上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回答出两点即可。

126.围绕“作者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走’‘哈’‘写’等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焦虑地等待孩子回家的父亲形象,表现了父亲内心对儿子安全的忧虑和等待儿子焦虑的心理”回答,意思对即可。

127.围绕“观赏自然景物、体味城市生活;存储许多难以言说的心事;作为父亲的爱”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