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社会生活的变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历史《社会生活的变迁》优秀课件1

部编人教版历史《社会生活的变迁》优秀课件1
2)全国建立比较密集的公路网,黄河长江等江河架设了一座座 公路大桥,许多偏僻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我国高速公路 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3)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中 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4)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许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 善交通状况。
现 代 化 的 交 通 工 具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习目标
1、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 面发生的变化
2、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在交通、通讯方面的进步。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 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8.这个镜头写出了人间父爱最动人的 地方, 为了孩 子,做 父亲的 愿意牺 牲自己 的一切 ,愿意 承担一 切的辛 酸痛苦 ,表现 出父爱 的无私 、隐忍 、深厚 ,令人 感动。

5.“不怕别人嘲笑奚落的人”理解错误。 菜农具 有憨厚 朴实, 做事专 注认真 ,热爱 生活, 追求内 心的宁 静,不 为名利 所累的 性格特 点。

6.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 内容分 析“成长”的含义 即可。 注意从 两方面 。一方 面特教 学生的 成长; 另一方 面:特 教老师 和校长 的心路 历程的 成长。 注意结 合内容 阐述。
(二)通信 1、改革开放后电信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迅速发展,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 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固定电话 早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
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2、通信事业发展的影响

5第五课经济政治与社会_课件

5第五课经济政治与社会_课件

我国三大产业发展变化图表
我国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年份 比重 产业
第一产业
1978 28.1
1998 18
2008 11.3
第二产业
48.2
49.2
48.6
第三产业
23.7
32.8
40.1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比重是:三、二、一
我国的产业结构比重是:二、三、一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东部地区 形成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带,珠三角、 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成为拉动经济发 展的增长极,但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 落后。
பைடு நூலகம்
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10倍,实现从温饱 不足到总体小康;
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城镇化率从不足18%上升 到53.7%左右;
外贸规模从世界第32位上升到第一位,外汇储 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3.82万亿美元;
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国家平均水平,科学技 术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总结: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小康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 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探究活动之二: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指哪三步? 什么是“新三步走”战略部署?
邓小平的“三步走”和新“三步走”战略
“三步走”战略的内容:
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 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比 199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意义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时间: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经济实力: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
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人民生活: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无忧备课课件(统编版)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无忧备课课件(统编版)

业领域( )
C
A.销售渠道单一 B.物资供应充沛
C.信息技术发展 D.市场监管规范
当堂检测
6.下列两幅图呈现出我国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它们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是( )
A.健全交通网,改善民生 B.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C.发展高科技英,巩国固国防 D.有利于海峡两岸交往
B
结果
图1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衣着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食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食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食物要 凭布票
北京的粗粮票(只能买玉米面)
米票(可以买大米)
50年代有啥吃啥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食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
电报
手摇式电话 投币式公共电话 BP机
2G时代
3G时代
4G时代
5G时代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通信方式的变化
中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 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问题探究: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经济方面: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科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领导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人民方面:全国人民的辛勤努力 环境方面:和平稳定的环境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生活会
迁的变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我国人民生活经历的三个阶段
物价飞涨 民生凋敝
经济恢复 物价稳定
人民生活 明显改善
新中国成立前

部编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公开课课件1

部编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公开课课件1
部编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公开课 课件1
部编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公开课 课件1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 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 “讲轻工业,不能忘 记张謇。”
部编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公开课 课件1
部编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公开课 课件1
张謇创办的事业: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 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 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资本主义的压迫。
官僚资本主义是国家权力和财产私人所有制 的结合,其目的是追求超过自身创造能力之外 的财富。
部编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公开课 课件1
部编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公开课 课件1
知 识 拓 展
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 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 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有道是:“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
部编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公开课 课件1
部编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公开课 课件1
实业“热潮”
孙中山强调发展实业,
特设“实业部”,令各 省开设实业公司,作
为“富国裕民之计”。 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
企业,一经申请无不
一一批准立案。甚至
国家拨款对实业发展
予以扶植。对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明
显的促进作用。
论从史出
部编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公开课 课件1
部编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公开课 课件1 部编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公开课 课件1
一 个 大 茶 馆 就 是 一 个 小 社 会
部编版《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公开课 课件1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精品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精品课件)
B
6.[2022·随州模拟]下图主要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 )A.交通设施改善发展B.通信产业迅速发展C.知识经济提高效率D.休闲娱乐成为时尚
B
1.[2022·重庆]以下示意图根据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账本制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变迁。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生活方式的变化C.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城市化进程加速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不同地方的人们之间的通信主要靠信件传递。那时一封信要走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到达。
21世纪的中国,人们可以用哪些方式与亲友联系?
上网
通信方式的变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侧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材料研读
结合右表,搜集材料,说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A
2.[原创题]下表是2020年发布的近十年民生科技代表成果统计(部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技进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B.科学研发可以消除安全问题C.科技发展引发自然环境问题 D.我国科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A
卫生健康
公共安全
防灾减灾
◆制定并推广了肝炎、心脑血管疾病等150余项疾病的诊疗指南、技术规范和防控策略
日常生活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36张PPT)
——摘编自杜博奇《荣氏百年:中国商业第一家族》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荣氏企业又面临了哪些危机?
相关史事 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 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当 它历经艰险渡过难关后不久,又遭到日本侵华战火 的洗劫,企业遭受重创,荣宗敬忧愤而死。抗战胜 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 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
旗袍在全国的迅速流行说明了什么?
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
民国之后,新式称呼逐渐取代旧称呼,说明 人们在寻求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旧称呼
新称呼
老爷
奴才
先生
先生
大人
草民
同志
同志
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二)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
读图 1865年,英商在北京铺设铁 路。 1876年,英商又铺设上海至 吴淞口的铁路。 …… 1881年,中国自办的唐胥铁 路建成通车。 …… 至1926年,全国共有铁路约 1.3万千米。
1899年5月,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建成投产
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
艰难起步
大生纱厂部分年度资本与盈利情况表
年度
资本(两) 纯益(两)
1900 1902 1904 1906
500,000 580,000 1,130,000 1,802,,204
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但 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 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 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张謇为什么认为办实业可以救国?
1895.10起 开始招商筹资
1896.1
定名、选址、购地
1896.8 1896.12 1897.1起

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29页)

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29页)
旁白: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的一个村,出现了一件新鲜事,18户贫 下中农要组织起来,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故事就从午饭时分说起。
情景 再现
中农小喇叭:哎,你们听说了吗?张能人他们好像要组啥社呢,咋回事吗?
中农老六:听说是要组个合作社,就是他们18户要把各自的土地搞到一起种。
中农小喇叭:啥?把我的甲地和那些丁地一块种?打下粮食算谁的?我不干!
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的新厂牌 工商界向主席报喜 北京各界组成献礼报喜队
上海信大祥绸布店
全行业公私合营是我国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
读图,说说到1956年底我国经济基础发生了哪些变化?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土改后鄂湘皖三省生产资料占有情况调查表
材料2: 土改之后,中国农民拥有了土地,但是一些农民因为缺少农 具、牲畜等,生产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了荒地、出租土地和卖地 等情况。
农业实行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部分农民 因缺少生产资金、生产资料等,无力耕种,只 能卖地或出租土地。
阅读课文,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弊端及影响?
考考你
土地改革前
把下面的关系按照你的理解进行连线:
农业生产合作社 (方式)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归地主私有)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没收地主土地分 给无地少地农民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归农民私有)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土地归集体公有)
农业合作化的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你知道荣氏家族之后的故事吗?
八一三事变后,荣氏企业备受重创,三家面粉厂被毁,其他企业不同 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在此逆境下,荣氏家族为求生存,历经艰 难将申新四厂、福新五厂迁往后方。抗战胜利后,荣德生力阻荣氏部分 企业向海外拆迁,坚守产业,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25张PPT)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25张PPT)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表现:
材料1: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价表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万袋)
1911年
40
600多
4.3
1919年
120
4500
18.8
材料2: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 1912-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 个,投资近一亿元。这8年相当于过去的全部投资的总额。其中,纺 织业新设厂27家,投资额2998.4万元……面粉业新设厂91家;投资额 472.3万元,烟草业新设厂12家;投资额为601.9万元。
④易服
马褂 西装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清 朝 旗 袍
清官服
民 国 旗 袍
中山装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⑤新式风俗 饮食、娱乐、婚丧崇洋逐新
民国时期上海西餐厅
娱乐场所
新式婚礼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不平衡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 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A、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B、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C、西方风俗已成主流 D、社会生活新旧并呈
B 现了 ( )
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 C、博爱思想 D、专制思想
课堂练习
4、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上海,既有人身着长袍马,也有人西装革履, 更多的是旗袍和中山装;街道边既有传统中餐饭馆、酒楼,也可以看 到咖啡馆、西餐厅;有人称呼“先生””女士”,也有人称“老爷”。
D 这些现象表明近代中国( )
中国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废跪拜
跪拜、作揖
鞠躬、脱帽礼、握手
小结
清末民初在进步,社会生活面貌变, 照相电影均出现,首部电影《定军山》, 追求平等新国民,改变称呼剪发辫, 西服高领中山装,时代潮流服饰显。
1、各地兴起剪辫运动是在( B)
A、洋务运动开始之后 B、辛亥革命爆发之后 C、维新变法运动期间 D、五四运动的后期
电影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 影是1905年拍摄 的、由京剧大师谭 鑫培先生主演的京 剧片《定军山》。
胡蝶
1931年第一部 有声电影《歌 女红牡丹》
1935年《渔 光曲》获莫斯
科电影节“荣誉
奖”第一部获 国际奖电影
举出下列各时期创办的报纸名称
时间
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时期
出版的报纸
《时务报》 《中外纪闻》

A《定军山》
B 《渔光曲》
C《难夫难妻》
D 《风云儿女》
B 6、电影传入中国后,首先落户于哪个城市( )A 来自京B 上海C 武汉
D 广州
D 7、剪发辫、改称呼始于(

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后
C 维新变法运动后 D 辛亥革命后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鞠躬、脱帽、握手
1、剪发辫
近代男子发型
清朝男子发式
溥仪剪辫装
南京临时 政府成立 以后,孙 中山通令 全国各地 男子掀起 剪辫
辛亥革命以后军 警为行人剪辫
2、易服饰
传统 旗袍
清末妇女
民国妇女
易服饰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 要的礼服。图为清末的一张人物合影,照片中的服饰几乎包 揽了当时男服的所有款式。
文化生活的变化
方式
时间
代表
照相 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
相片首例之一:
耆英
电影 19世纪末传入中国
又称:“电光影戏” “西洋影戏”
报刊
图书 出版
1872年在上海创刊 1897年夏瑞芳等创办
发行时间最久,现代报
纸开端: 《申报》
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商务印书馆
小故事:
慈禧太后酷爱照相, 有专人为她摄影,她一 生共留下了七八百张照 片。后来的末代皇帝溥 仪和皇后婉容也都是拍 照片的狂热追求者,他 们也留下了大量的照片。 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大 量的资料。
《民报》
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青年》
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是什么报纸?
《申报》 1872年在上海创 刊,1949年停刊。它 前后总计经营了77年 ,历经晚清、北洋政 府、国民政府三个时 代,共出版27000余期 。在近代中国发行时 间最久,是中国现代 报纸开端和标志。被 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 代史的“百科全书” 。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新礼服兴,翎[líng]顶补服灭;
背景:
剪发兴,辫子灭; 爱国帽兴,瓜皮帽灭;
1、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天足兴,纤足灭;
2、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阳历兴,阴历灭;
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 你在课余生活喜欢拍照、看电影吗? 常读报纸吗?
想一想
照相、读报、 看电影是什 么时候在中 国人的生活 中出现的? 在中国有怎 样的发展历 史呢?
严谨治身的理念。
不缠足的开路先锋 ——康有为和他的女儿
3、1禁912缠年足孙中山下通令禁止缠足
什么是缠足? 三寸金莲
”始于五代南唐(公元 937-975年)。当时五 代李后主喜爱音乐和美 色,他令寞娘用帛缠足 ,使脚纤小弯曲如新月 状及弓形,并在六尺高 的金制莲花台上跳舞, 飘然如仙子凌波,故称 “三寸金莲”。以后从 宫内到民间皆仿行,
2、20世纪20年代后,城市流行的女士服装是(D )
A、西服 B、褂裙 C、长衫 D、旗袍
3、剪辫运动直接带动兴起的服务行业是( A)
A、理发业 B、服装业 C、制帽业 D、饮食业
4、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外人士交往时开始使用(C)
A、脱帽礼 B、跪拜礼 C、握手礼 D、鞠躬礼
A 5、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西装
中山装
在国外一些 大场合,我从来都 是穿唐装、中山装 ,我想告诉所有人 ,我很骄傲,我是 中国人。
——成龙
你知道吗?
• 中山装的含义: 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 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 五个扣子寓意国民党五权分立; 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 衣领为封闭竖领,表示“三省吾身”
发明:19世纪30年代达盖尔(法)
连连看
发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法)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难夫难妻》
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1931年《歌女红牡丹》
我国第一部故事片
1905年《定军山》
以上哪部电影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揭开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第一次放映是在1896年上海徐园 “又一村”茶楼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 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二、社会风俗的变迁
1、背景: ——辛亥革命爆发后
2、表现:
形式
变化前
变化后
1、剪发辫
2、易服饰 3、禁缠足 4、改称呼 5、废旧礼
留长发辫
袍褂
缠足
“大人” “老爷”
跪拜、作揖
剪发辫
男:西装-中山装 女:旗袍
禁缠足、放足运动
官员:“官职”相称 民间以“先生”“某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