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

合集下载

玉米秸秆做饲料的十种加工方法

玉米秸秆做饲料的十种加工方法

玉米秸秆做饲料的十种加工方法玉米是供作饲料为主的粮、经、饲兼用作物,玉米秸秆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

作为一种资源,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可用作畜牧业饲料的原料。

长期以来,玉米秸秆就是牲畜的主要粗饲料的原料之一。

有关化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质和0. 5%—1%的脂肪,既可青贮,也可直接饲喂。

就食草动物而言,2 kg 的玉米秸秆增重净能相当于1kg 的玉米籽粒,特别是经青贮、黄贮、氨化及糖化等处理后,可提高利用率,效益将争更可观。

据研究分析,玉米秸秆中所含的消化能为2 235. 8kJ/kg,且营养丰富,总能量与牧草相当。

对玉米秸秆进行精细加工处理,制作成高营养牲畜饲料,不仅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而且通过秸秆过腹还田,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玉米秸秆饲料加工技术是采用机械工程、生物和化学等技术手段,完成从玉米秸秆的收获、饲料加工、贮藏、运输、饲喂等过程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秸秆饲料加工新技术也层出不穷。

玉米秸秆除了作为饲料直接饲喂外,现在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多种加工技术在实际中得以推广应用,实现了集中规模化加工,开拓了饲料利用的新途径。

1 、玉米秸秆青贮加工技术:属于生物处理技术,是玉米秸秆饲料利用的主要方式。

该项技术是将腊熟期玉米通过青贮收获机械一次性完成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青玉米秸秆铡碎至1—2cm 长,使其含水量为67%—75%,装贮于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压实密封贮藏,人为造就一个厌氧的环境,自然利用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由于乳酸的不断积累,最后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长,以保持青秸秆的营养,并使得青贮饲料带有轻微的果香味,牲畜比较爱吃。

2、玉米秸秆微贮加工技术:这也是生物处理方法,把玉米秸秆切短,长度以养牛5-8cm、养羊3—5cm为宜,而养猪需粉碎,这样易于压实和提高微贮窖的利用率及保证贮料的制作质量。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方案(三)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方案(三)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处理和利用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和堆肥,这种方式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加环保和经济的秸秆利用方式,将秸秆转化为高效的饲料,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二、工作原理该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将农作物秸秆进行加工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硬质部分,然后进行压缩和干燥,最终制成饲料颗粒。

这种饲料颗粒具有高蛋白、高纤维、高能量的特点,适合用于牲畜和家禽的饲养。

三、实施计划步骤1. 秸秆收集:与农民合作,建立秸秆收集站,对农民提供收购秸秆的价格,鼓励农民主动将秸秆卖给收集站。

2. 加工处理:将收集到的秸秆送往加工厂,进行去杂、去硬处理,然后进行压缩和干燥。

3. 饲料制作:将处理后的秸秆进行颗粒化处理,制成饲料颗粒。

4. 销售和推广:将制成的饲料颗粒销售给养殖户,并进行推广,宣传其高效、环保的特点。

四、适用范围该方案适用于农作物秸秆较为丰富的地区,特别是农业发达地区。

同时,由于该方案需要相应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支持,适用范围还需要考虑当地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

五、创新要点1. 加工处理技术:采用先进的秸秆加工处理技术,去除杂质和硬质部分,提高饲料颗粒的质量。

2. 饲料颗粒制作技术:采用颗粒化技术,将秸秆制成颗粒,提高饲料的可食性和营养价值。

3. 销售和推广策略:通过与养殖户的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并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饲料颗粒的市场占有率。

六、预期效果1. 农民收入增加:通过将秸秆转化为高效饲料,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 环境污染减少:减少秸秆焚烧和堆肥带来的环境污染。

3. 资源利用增加:将秸秆转化为饲料,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七、达到收益1. 农民收入增加:通过销售秸秆饲料颗粒,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2. 加工企业收益增加:通过加工处理和销售饲料颗粒,加工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实施方案范文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实施方案范文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实施方案范文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作物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农作物秸秆的处理。

传统的处理方式是焚烧或者堆放,这种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成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秸秆的收集和储存
在农作物收割后,将秸秆进行收集,并进行分类储存。

不同种类的秸秆可以根据其营养成分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的饲料加工。

二、秸秆的加工
将秸秆进行粉碎、压缩等加工处理,使其更易于储存和运输。

同时,加工后的秸秆也更易于消化吸收,提高了其饲料价值。

三、秸秆饲料的配方
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将不同种类的秸秆进行配比,以达到最佳的饲料效果。

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以满足动物的不同需求。

四、秸秆饲料的喂养
将加工好的秸秆饲料喂养给动物,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同时,秸秆饲料的使用也可以减少传统饲料的使用量,降低饲料成本。

五、秸秆饲料的监测和调整
在喂养过程中,需要对秸秆饲料的营养成分进行监测和调整,以保证其饲料价值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进行监测,以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喂养方式。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是一种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秸秆处理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环境保护水平。

秸秆饲料四招提高利用率

秸秆饲料四招提高利用率

秸秆饲料四招提高利用率
农作物的秸秆如麦秸、玉米秆等,是家畜饲料的重要来源。

许多农户都习惯把秸秆铡碎喂牲畜,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因为在作物的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很难被消化和吸收利用。

如果在使用前把秸秆进行一番处理,使纤维素水解和膨胀,吸收利用率就会大大提高。

现将常用的几种碱化处理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火碱溶液处理法
火碱又叫苛性钠,每100公斤秸秆用45公斤火碱,溶解在80~100公斤的水中,在常温下放置,停8~10个小时即可使用。

也可以用火碱溶液将粉碎的秸秆喷洒、湿润、拌匀、堆积压制成块状饲料,供长期使用。

二、石灰溶液处理法
每100公斤铡碎的秸秆用12公斤生石灰,加水200~300公斤,再加入0.51公斤食盐,拌匀后在水泥地面上堆放24~36个小时即可使用。

三、混合液处理法
将完整的秸秆铺放成15~20厘米厚的一层,喷洒1.5%的火碱和同样浓度的生石灰混合液,使秸秆的含水量达到70%左右,压实后再一层一层地铺放喷洒,每100公斤秸秆喷80公斤混合液,经过7~10天堆放即可使用。

四、氨水处理法
先将秸秆铡碎,装进窖内压实。

然后按照每100公斤秸秆浇灌
12公斤25%浓度的氨水溶液,或19公斤15%的氨水溶液,窖内温度不要低于20℃,密封贮存5天后取出晾晒,待氨水气味消失后即可使用。

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饲料化利用案例

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饲料化利用案例

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饲料化利用案例
案例名称: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饲料化利用
案例背景:农作物秸秆是农田中常见的农作物残余物,传统上一般是将其焚烧或者埋在地下作为耕地改良。

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存在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因此,将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并利用为饲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利用方式。

案例描述:某农场为了解决农作物秸秆的处理问题,选择将其进行生态发酵并利用为饲料。

该农场选取了农民饲养的猪、牛、鸡等动物的饲料需求作为市场需求基础,通过科学的发酵技术和设备,将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处理,得到了高品质的饲料颗粒。

该农场的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过程如下:
1. 收集农作物秸秆,并将其进行粉碎处理,增加表面积,便于发酵。

2. 将发酵剂(如沼液、菌剂等)添加到秸秆中,促进发酵过程。

3. 对发酵过程进行控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发酵顺利进行。

4. 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好的饲料进行干燥、粉碎和包装,得到最终的饲料产品。

通过将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并利用为饲料,该农场获得了以下益处:
1. 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饲料,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 减少环境污染:避免了农作物秸秆焚烧或埋地下产生的大量废气和温室气体的释放。

3. 降低饲料成本:通过自制饲料,减少了购买外部饲料的成本,提高了农场的经济效益。

4. 提高动物养殖效益:饲料的质量较好,动物的养殖效益得到提高。

结论: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饲料化利用可以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的处理问题,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对于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

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

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
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是指将农作物的秸秆作为一种饲料资源进行利用的技术。

秸秆是农作物的茎、叶和花序等部分的残余物,通常被视为农作物的副产品,常常被焚烧掉或直接用作覆盖物,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可以将秸秆加工成饲料,用于牲畜的生产和饲养。

主要的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秸秆粉碎技术:将秸秆进行机械粉碎,使其纤维结构更易被动物消化吸收。

2、发酵技术:将粉碎后的秸秆进行微生物发酵,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

3、混合饲料技术:将秸秆与其他饲料原料混合,以达到均衡饲养的目的。

4、高温高压处理技术:将秸秆进行高温高压处理,破坏其中的纤维结构,增加其可消化性和饲料价值。

5、化学处理技术:采用化学方法对秸秆进行处理,使其更易于动物消化。

- 1 -。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方案(二)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方案(二)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机械化的加快,农作物秸秆的产量逐年增加。

传统上,农作物秸秆主要用于农田的还田和直接焚烧,但这种方式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秸秆饲料化利用成为了解决农作物秸秆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工作原理: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将农作物秸秆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如粉碎、发酵、脱水等,将其转化为饲料。

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以为畜禽提供能量和营养,同时减少了农作物秸秆的浪费。

三、实施计划步骤:1. 秸秆收集:建立秸秆收集网络,与农民合作,将农作物秸秆收集起来。

2. 秸秆处理:对收集到的秸秆进行粉碎、发酵等处理工艺,将其转化为易于畜禽消化的饲料。

3. 饲料生产:将处理好的秸秆进行脱水、压制等工艺,生产成饲料颗粒。

4. 饲料销售:将生产好的饲料销售给养殖户,提供给畜禽食用。

四、适用范围: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方案适用于农作物秸秆产量较大的地区,如粮食主产区、棉花主产区等。

同时,该方案也适用于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可以解决养殖业的饲料问题。

五、创新要点:1. 建立秸秆收集网络:与农民合作,建立秸秆收集网络,确保秸秆的及时收集。

2. 秸秆处理工艺创新: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如粉碎、发酵等,提高秸秆的饲料化利用率。

3. 饲料生产工艺创新:采用脱水、压制等工艺,生产成易于储存和使用的饲料颗粒。

六、预期效果:1. 解决秸秆问题:通过饲料化利用,将秸秆转化为有价值的饲料,避免了秸秆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2. 节约饲料成本:秸秆饲料相对于传统饲料来说成本较低,能够有效降低养殖业的饲料成本。

3. 提高农民收入:通过秸秆饲料的销售,可以为农民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

七、达到收益:1. 环境效益:减少了农作物秸秆的焚烧,减少了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2. 经济效益:降低了养殖业的饲料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3. 社会效益:促进了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秸秆利用的五种方法

秸秆利用的五种方法

秸秆利用的五种方法
秸秆利用的五种方法包括:
1.秸秆肥料化:通过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积堆沤肥等方式,将秸秆转化为
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秸秆饲料化:将秸秆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热喷等技术处理,改变秸秆
的组织结构,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

3.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进行生物质发电、制作沼气、气化等,实现能源的
可持续利用。

4.秸秆原料化:将秸秆用作造纸的原料、压制纤维木材等,替代部分木材和
砖石材料等,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5.秸秆基料化:以作物秸秆为主要培养基质,再配合其他原料,进行食用菌
的栽培。

以上是秸秆利用的五种方法,它们能够有效地减少秸秆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