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测试方法

肺活量测量法
01
使用肺活量计,受试者深吸一口 气,然后尽力吹气,测量吹气后 的肺活量值。
02
注意事项:受试者应掌握正确的 吹气技巧,避免漏气或吹气过猛 。
立定跳远测量法
受试者双脚并拢,双臂摆动,向前跳 出,测量跳远的距离。
注意事项:受试者应保持身体平衡, 尽量向前跳出。
坐位体前屈测量法
受试者坐在垫子上,双腿伸直,双臂伸直并拢,尽量向前弯腰,测量手尖与脚尖 的距离。
反映人体发育程度和营养状况的指标。
身体机能指标
01
02
03
肺活量
衡量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的 重要指标,反映肺的容积 和扩张能力。
心率
衡量心脏功能和心血管系 统健康状况的指标。
血压
反映血液循环系统状况和 心血管功能的重要生理指 标。
身体素质指标
力量
耐力
反映肌肉力量的测试, 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等。
反映人体在长时间活动 中克服疲劳的能力,如
制定目标
根据分析结果,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锻炼目标,以提高其体质健康 水平。Βιβλιοθήκη 制定锻炼计划制定计划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目标,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
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坚持并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
调整计划
根据学生执行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锻炼计划,以保持其有效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测试后注意事项
放松与恢复
测试结束后,应引导学生进行适 当的放松活动,促进身体恢复。
饮食与补水
提醒学生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帮助身体快速恢复。
结果反馈
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测试结果, 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一)身高体重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2.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体重仪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角)。
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测试仪器自动完成测试,并把成绩保存在测试仪器里,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二)肺活量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
2.测试方法测试者面对仪器站立、手持吹气口嘴,使用干燥的一次性口嘴,深吸气,屏住气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为止,吹气完毕后,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值。
每位受试者测2-3次,选取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以毫升为单位,不保留小数。
(三)坐位体前屈1.测试目的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2.测试方法测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脱鞋),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
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3.注意事项(1)身体前屈,两臂向前推游标时两腿不能弯曲。
(2)测试者应匀速向前推动游标,不得突然发力。
(四)50米跑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2.测试方法测试者两人一组测试。
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
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
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
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记录之。
3.注意事项(1)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不得穿皮鞋、凉鞋。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操作和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操作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
确定测试项目: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确定需要测试的项目,如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
准备测试器材:根据测试项目,准备相应的测试器材,如身高计、体重秤、肺活量计、坐位体前屈测试仪、立定跳远测试仪等。
确定测试时间和地点: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测试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
培训测试人员:对参与测试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测试项目、测试器材和测试方法,能够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测试。
二、测试阶段
组织学生有序进行测试:在测试前,组织学生有序进入测试场地,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测试。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试器材:在测试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试器材,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记录测试数据:在测试过程中,记录每个学生的测试数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的身
体出现异常情况,如晕倒、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测试,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结束阶段
整理测试数据:在测试结束后,对所有学生的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整理好的数据,对每个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加强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结构等,帮助学生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反馈结果: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规范方法

1、测试方法
50米跑应在平坦地面进行, 地质不限。
测试时,需使用发令旗,口哨 和秒表。
测试前,应在平坦地面上画长50米、宽 1.22米的直线跑道若干条,跑道线要清晰。 设一端为起点线,另一端为终点线。
பைடு நூலகம்
1.22米
起 点 线
1.22米
终
点
线
50米
受试者至少2人一组,采用站立式起跑; 当听到起跑信号后,立即起跑,全力跑向终 点线。
如:
7.53秒
记为
7.50秒
记为
7.6秒
7.5秒
测试值 0 7 . 6 0 7 . 5
又如: 7.01秒
记为
7.1秒
测试值 0 7 . 1
使用智能50米测试仪时,受试者站在起 跑线后,测试人员按下“确认”键,机器发 出“砰”的枪响后,受试者起跑,仪器显示 计时时间。
受试者到达终点,计时停止,仪器自动将 测试结果写入IC卡,并语音提示结果。
发令员站在起 点线的侧面,在 发出起跑信号的 同时,挥动发令 旗。
发令员:站在起点线 的侧面,在发出起跑 信号的同时,挥动发 令旗。
计时员位于终点线 的侧面,视发令旗挥 动的同时,开表计时; 当受试者胸部到达终 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
记录以秒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1位。 小数点后第2位数,按非“0”进“1”的原则进位。
学生体质健康各项目测试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范测试方法一、身高身高是反映学生生长发育水平的常用指标,与体重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身体的匀称度与营养状况。
1、测试方法:身高计应靠墙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
测试人员要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松动,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测试时,受试者赤足,背向立柱站立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
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上肢自然下垂,两腿伸直,两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60度。
足跟、骶骨部、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呈“三点一线”站立姿势。
测试人员单手将水平压板沿立柱向下滑动至受试者头顶读数时,测试人员双眼与水平压板水平面等高;记录时,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记录方式:将读数(含小数点后1位)填入方格内。
2、测试中常见错误受试者头顶上的发辫、发结未放开,饰物未取下,应让其放开发辫、发结,取下饰物后再测。
受试者头过低或过高,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未呈水平位;或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未与立柱相接触;或穿鞋站立于身高计上,应纠正后再测。
3、注意事项测试前,受试者不得进行剧烈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测试人员读数完毕后,要将水平压板推回到安全高度,以防碰坏水平压板或碰伤受试者。
二、体重体重是反映学生身体重量的常用指标,与身高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评价学生身体的匀称度营养状况。
1、测试方法体重采用电子体重计或杠杆秤进行测量,不允许使用弹簧式体重计。
体重计应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
测试时,男性受试者身着短裤,女性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赤足,自然站立在体重计中央,保持身体平稳。
测试人员读数时,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
使用电子体重计时,受试者按要求站立在体重计中央,3-5秒后,显示屏显示体重数值,测试人员记录数值。
2、测试中常见错误受试者没有站立在体重计中央,穿鞋站立于体重计上或持物品站立于体重计上,应纠正后再测。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及训练方法

60分标准:
一年级:男17,女17
二年级:男25,女27
三年级:男34,女39
四年级:男45,女49
五年级:男56,女58
六年级:男65,女66
100分标准
一年级:男109,女117
二年级:男117,女127
三年级:男126,女139
四年级:男137,女149
五年级:男148,女158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3)快速摆臂摆腿练习,要求腿臂动作协调进行。
3.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方法: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
1.测试服装要轻便,轻便、防滑运动鞋,穿着柔软底面的运动鞋。
2.绕杆前减小步幅,提高步频,降低重心,但是幅度要小。
3.绕杆时,注意两脚蹬地的位置和身体重心的改变。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规范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范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范测试方法与要求
测试要求 1.测试前,受试者需做充分的 准备活动。 2.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向 受试者报数。
测试方法: 1.受试者仰卧于软垫上,屈膝呈90°,两手手指交叉贴于脑后。 2.同伴按压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 3.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 4.受试者仰卧时,两肩胛没有触垫、双手没有抱头,膝关节没有屈曲成90度、 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完成起坐时,该次不计数,立即纠正后,继续 测试。
接触,呈“三 点一线”站立
分开约60度。
姿势。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范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范测试方法与要求 成绩测量与记录
读数时,测试人员双眼与 压板水平面等高;记录时,
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
数点后一位。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范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范测试方法与要求
2.受试者至少2人一组,采用站立式起跑;
3.在到达折返线时,按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后跑回起、终点线,再 按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后跑向折返线,为完成一圈;共跑4圈。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范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范测试方法与要求
测试方法与要求 受试者面向仪器,坐在软垫上,两腿向前伸直;两足跟并拢, 蹬在测试仪的挡板上,脚尖自然分开约10-15厘米。测试时,受试 者双手并拢,掌心向下平伸,膝关节伸直,身体前屈,用双手中 指指尖匀速推动游标平滑前行,直到不能推动为止。记录时,游 受试者共测试2次,记录最大值,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 后1位。 易犯错误 受试者单手向前或双臂突然发力向前推动游标;
标超过“0”点,记录为正值;游标未超过“0”点,记录为负值。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项目测试方法及要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项目测试方法及要求一.身高、体重测试目的: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及营养状况。
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体重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成60度角)。
要求: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
二.肺活量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测试方法:测试者将所发吹嘴套平稳的插在吹嘴上,不必紧张,深吸气后屏住气对准吹嘴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尽力深呼气,直到不能呼出为止。
要求:测试时口紧贴吹嘴,避免从嘴角漏气,测试中不能二次吸气,否则成绩只计到二次吸气时的数据。
提示:测试时嘴要张开个小口,还要能够明显听到气流通过的声音,但吹气速度不能过大。
三.坐位体前屈测试目的: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腿伸直,坐在测试仪器上两脚赤足贴紧档板,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匀速推动滑板,直到不能前推为止。
要求:两腿不能弯曲,禁止用力加速向前推进,加速推或中途稍有停顿者将会得负分。
四.立定跳远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
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每人试跳两次,计最好成绩。
要求:发现第一次犯规后,应遵守规则认真测试;可以赤足,但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测试。
提示:测试时保持室内安静,踩线时能听到仪器的报警声;女生一般在踏板中间起跳、男生一般在踏板后端起跳(前、后起跳点选择以能否跳过2米为依据);落地后向前或从侧面离开仪器,成绩为距起跳点最近的接触点,因此不能后退。
特别注意:落地时双脚一定要落在中间摩擦力较大的落地区域,否则,可能会身后滑倒直接影响测试成绩。
五.50米跑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准确度检验的方式是 采 用 备 用 的 10 千 克 、 20 千 克 、 30 千 克 标 准 砝 码 分别进行称量,检验误 差不得大于0.1千克。
❖ 测试时,男性 受试者身着短裤, 女性受试者身着 短裤、短袖衫, 赤足,自然站立 在体重计中央, 保持身体平稳。
❖ 测试人员读数时,以千克为单位,精确 到小数点后一位。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 使用电子体重计时,受试者按要求站立在 体重计中央,3-5秒后,显示屏显示体重数 值,测试人员记录数值。
如果受试者身高不足100厘米,则在方 格首位加“0”。
如:某受试者,身高测量值为99.6厘米,则记录为
0 9 9 .6
❖使用电子身高计测量时,受试者应按要求 站立在身高计底板上,测试人员单手将水平 压板沿立柱下滑至受试者头顶。显示屏显示 身高数值;测试人员记录数值。
❖使用智能身高计测量时,按照语音 提示进行测量,测试数值将自动写 入IC卡内。
1、测试方法
❖ 肺活量 测试采用肺 活量计进行。 应放在平稳 的桌面或专 用支架上 。
❖ 使用前, 用标准气体 容量测试器 进行肺活量 计的检验。 ❖ 测试应在 通风良好的 房间内进行。
❖ 使用电子肺活量计时,测试人员打开电源 开关,待显示屏上的闪烁信号定格在“0”时, 表明肺活量计进入了工作状态。
测试指标(初中以上学校各年级)
组别
初中以上 学校各年级
测试项目
身高、体重、肺活量、 50米跑 立定跳远、1分钟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 800米(女)、1000米(男)、坐位体前屈
一、身 高
由免费 学习考试宝典网 提供
❖ 身高是反映学生生长发育水平的 常用指标,与体重配合使用,可以有 效地评价学生身体的匀称度与营养状 况。该指标的测试适用于小学至大学 的各个年级。
3、注意事项
❖ 测试前,受试者需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3次均无成绩者, 须再跳,直至取得成绩为止。
❖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凉鞋参加测 试。
六、引体向上
❖ 引体向上是反映学生上肢肌肉力量和耐 力的常用指标,其成绩与体育锻炼程度有 关。该指标的测试适用于初中至大学各个 年级的男生。
❖ 使用电子身高计时,测试人员打开电源 开关,将水平压板移至挡板处,按“按键”, 显示屏显示90.0表明身高计已进入工作状态。
❖ 测试时,受试者赤 足,背向立柱站立在 身高计的底板上;躯 干自然挺直,头部正 直,两眼平视前方。 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 下缘呈水平位。
❖上 肢 自 然 下 垂,两腿伸直, 两足跟并拢, 足 尖 分 开 约 60 度。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规范测试方法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测试指标(小学)
组别
一、二年级 三、四年级
五、六年级
测试指标
身高、体重、肺活量 50米跑、1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
身高、体重、 肺活量 50米跑、1分钟跳绳、 1分钟仰卧起坐 坐位体前屈
身高、体重、肺活量 50米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50米×8往返跑 坐位体前屈
❖ 测试人员记录受试者完成的次数。以次 为单位。
❖ 使用电子引体向上测试仪时,应将臂带绑 在受试者上臂中部。测试完毕后,显示屏显示 引体向上的次数。
2、测试中常见错误
❖ 受试者反手握单杠,应纠正。 ❖ 下颌达不到横杠上缘,或引体时,身体有摆 动、屈膝、挺腹等动作,该次不计数,立即纠 正,继续测试。
测试值 1 1 0 . 1 厘米 0 8 0 . 2 厘米
❖ 使用智能立定跳远测试仪时,要将测试传感 器摆放到平整的场地,受试者选择合适的起跳 点,按动作要领测试,起跳落地后从测试区正 前方走出,测试结果自动存入IC卡。
2、测试中常见错误
❖ 受试者起跳前两脚尖触线、过线或起 跳时有垫跳、助跑、连跳等动作,应判犯 规,须重跳。
1、测试方法
免费学习考试宝典网提供
❖ 身高采用身高计进行测量
机械身高计
电子身高计
智能身高计
❖身高计应靠墙放置在平 坦的地面上,立柱的刻度 尺应面向光源。 ❖测试人员要检查立柱是 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 有无松动,若发现问题要 及时纠正。
❖测试前,应对机械身高计 “0”点进行检验。常用方 法是使用“标准钢尺”放 置在身高计底板上,检验 身高计刻度,最小刻度不 得大于0.1厘米,检验误差 不得大于0.1厘米。
1、测试方法
❖ 一分钟仰卧起坐测试采用软垫,秒 表进行测试; ❖ 测试应在平坦、整洁的场地进行, 地质不限。
❖ 受试者仰卧于软垫上,两腿稍分开, 屈膝呈90°,两手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同 伴按压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
❖ 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 计时,记录1分钟内受试者完成次数。受试者 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
两肩胛间 骶骨部
足跟
足跟、骶骨 部、两肩胛 间与立柱相 接触,呈 “三点一线” 站立姿势。
❖测 试 人 员 单手将水平 压板沿立柱 向下滑动至 受试者头顶。
❖读数时,测试人员双眼与水平压板 水平面等高; ❖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
❖ 记录时,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 数点后一位。
记录方式:将读数(含小数点后1位) 填入方格内。
开关
❖ 测试前,测试 人员首先要将口嘴 装在文式管的进气 口上,交给受试者; 向受试者讲解测试 要领,嘱其不必紧 张。
口嘴
进气口
文式管
出气口 导压软管
❖ 测试时,受试者呈自然站立 位,手握文式管手柄,使导压软 管在文式管上方,头部略向后仰, 尽力深吸气 直到不能吸气为止。
❖ 然后,将嘴对准口嘴缓慢 地呼气,直到不能呼气为止。 此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即 为肺活量值。
1、测试方法
❖ 引体向上采用高单杠或高横杠进行测试, 杠的粗细以受试者手能握住为准。
❖ 受试者面向单杠, 自然站立; ❖然 后 跃 起 正 手 握 杠 , 双手分开与肩同宽, 身体呈直臂悬垂姿势。
❖ 待身体停止 晃动后,两臂同 时用力,向上引 体; ❖ 引体时,身 体不得有任何附 加动作。
❖ 当下颌超过横杠上缘时, 还原,呈直臂悬垂姿势,为 完成1次。
2、测试中常见错误
❖ 受试者踩、跨起跑线、抢跑或 途中串道,应召回重跑。
3、注意事项
❖ 测试前,受试者需做充 分的准备活动 ; ❖受试者应穿运动鞋或胶鞋, 不能穿钉鞋、皮鞋、凉鞋参 加测试; ❖测试时,如遇风,一律顺 风跑。
五、立定跳远
❖ 立定跳远是反映学生下肢爆发力及 身体协调能力的常用指标,其成绩与 体育锻炼程度有关。立定跳远测试适 用于初中至大学各个年级。
1、测试方法
❖ 立定跳远采用丈量尺在沙面与地面平齐的 沙坑或土质松软的平坦地面上进行测试。 ❖ 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凹陷,起跳线至 沙坑近端距离不得小于30厘米。
❖ 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在起跳线 后,双脚原地同时起跳。丈量起跳线后 缘至最近着地点后缘之间的垂直距离。
❖ 测试3次,记录最好成绩; ❖ 以厘米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
如:
7.53秒
记为
7.50秒
记为
7.6秒
7.5秒
测试值 0 7 . 6 0 7 . 5
又如: 7.01秒
记为
试仪时,受试者站在起 跑线后,测试人员按下“确认”键,机器发 出“砰”的枪响后,受试者起跑,仪器显示 计时时间。
❖ 受试者到达终点,计时停止,仪器自动将 测试结果写入IC卡,并语音提示结果。
记录方法:
❖ 以千克为单位,将读数(含小数点后1位)填 入方格内。
❖ 如,受检者体重不足100千克,方格首位应加0。
如,
某受检者体重测量结果为25.4千克,正确的记录应为
0 2 5 . 4 kg
❖ 使用智能体重 计时,按照语音提 示进行测量,测试 数据将自动写入IC 卡内。
2、测试中常见错误
❖ 受试者没有 站立在体重计 中央,穿鞋站 立于体重计上 或持物品站立 于体重计上, 应纠正后再测。
3、注意事项
❖ 测试前,受试者不得进行剧 烈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不要大 量饮水。 ❖ 杠杆秤每天都要按照要求进 行校验,避免系统误差。
三、肺活量
❖ 肺活量是指人在尽最大努力吸气后,再尽 最大努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是反映学 生肺容积和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它的大小 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胸围及体育锻 炼程度有关。该指标的测试适用于小学五年 级至大学的各个年级。
❖ 发令员站在起 点线的侧面,在 发出起跑信号的 同时,挥动发令 旗。
发令员:站在起点线 的侧面,在发出起跑 信号的同时,挥动发 令旗。
❖ 计时员位于终点线 的侧面,视发令旗挥 动的同时,开表计时; 当受试者胸部到达终 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
❖ 记录以秒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1位。 ❖ 小数点后第2位数,按非“0”进“1”的原则进位。
❖ 1分钟到时,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触 及双膝者不计该次数。 ❖ 记录受试者1分钟完成的次数,精确到个位。
如:
28次
❖ 使用电子仰卧起坐测试仪时,受试者仰 卧于测试板上。测试人员根据受试者躯干和 下肢的长度调节托膝架和搁脚板位置,使受 试者屈膝呈90°。
❖ 按下测试板上的红色开始键。受试者听到 蜂鸣器“嘀”的一声响后,开始完成1分钟 仰卧起坐。
1、测试方法
❖ 50米跑应在平坦地面进行, 地质不限。
❖测试时,需使用发令旗,口哨 和秒表。
❖ 测试前,应在平坦地面上画长50米、宽 1.22米的直线跑道若干条,跑道线要清晰。 设一端为起点线,另一端为终点线。
1.22米
起 点 线
1.22米
终
点
线
50米
❖ 受试者至少2人一组,采用站立式起跑; ❖ 当听到起跑信号后,立即起跑,全力跑向终 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