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全国通用版)大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
第27讲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高考化学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和Cl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4.如图是氮元素形成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及氮循环的部分信息:
(3)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C装置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C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__缺__少___尾__气__处___理__装__。置
四、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与典型物质性质探究 8.某化学自主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H3、NO2的性质。 探究Ⅱ:探究NO2、O2混合气体的喷泉实验。
B 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可经催化氧化生成b 为红棕色,可转化为c
C.密闭体系中,c存在2NO2 N2O4 的溶液与Cu反应可生成b或c
由题中信息知,a为NH3,b为NO,NH3可经催化氧化生成NO,A说法正确; b为NO,为无色气体,与氧气反应可转化为c,即NO2,B说法错误; d为硝酸,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D说法正确。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解析:雾和霾的分散剂都是空气,A项正确; NH3参与反应生成铵盐,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C项错误; 过度施用氮肥会增加大气中氨的含量,D项正确。
真题演练
2.(2021·广东1月适应性测试,10)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相应氮元素的
2.含氮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典型物质间转化方程式再落实。
1.制备氨气:
(新课标)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章 排查落实练七 碳、硅、氯课件

盐酸、次氯酸,呈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而次氯酸又具有强 氧化性,使红色褪去
。 7.漂白粉、漂粉精为什么要密封包装,避光、隔潮存放?
答案 因为漂白粉、 漂粉精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下述反应而 失效:Ca(ClO)2+CO2+H2O===CaCO3↓+2HClO, 光照 2HClO=====2HCl+O2↑。
2.氯气及其化合物 (1)知识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必练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 Cl2 和 H2O 的反应 + - Cl2+H2O H +Cl +HClO ; ② Cl2 和 NaOH 的反应 Cl2+2OH-===Cl-+ClO-+H2O ; ③ Cl2 和石灰乳的反应 2Cl2+2Ca(OH)2===2Ca2++2Cl-+2ClO-+2H2O ; ④把 Cl2 通入到 Na2SO3 溶液中 2- 2- Cl2+SO3 +H2O===SO4 +2H++2Cl-; ⑤将 Cl2 和 SO2 混合通入 H2O - SO2+Cl2+2H2O===4H++2Cl-+SO2 4 ;
的火焰,在瓶口有白雾形成 。
5.强光照射 H2 和 Cl2 的混合气体, 现象是 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
产生棕黄色 6.Cu 在 Cl2 中燃烧现象 Cu 在 Cl2 中剧烈燃烧, 的烟
,加水后, 生成蓝色溶液
。
溶液
7.将 Cl2 通入 KI 溶液中,再加入 CCl4,其现象为 分层,上层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
高温 SiO2+2C=====Si+2CO↑
; ; ; ;
④ SiO2 和氢氟酸的反应 SiO2+4HF===SiF4↑+2H2O
⑤向 Na2SiO3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气体 - - SiO2 + 2CO + 2H O===H SiO ↓+ 2HCO 3 2 2 2 3 3
精品: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课件:4-14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解析】
由物质的转化图,逐一分析讨论可知甲为
AgI,乙是由铁和碘化银反应生成的产物,由于铁在该反应 中只能被氧化为+2价,故乙是FeI2,而Cl2将FeI2氧化为I2和 FeCl3:3Cl2+2FeI2===2I2+2FeCl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利 用步骤③生成的Ag来制取AgNO3,以循环利用,但步骤③得 到的Ag中含有过量的铁,可先加稀H2SO4将铁除去,再溶于 稀HNO3制得AgNO3。AgI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单质碘和 银,银不是晶体而为粉末状,显黑色;由于I2单质易升华, 易溶于有机溶剂,提纯I2可用升华法或萃取的方法。
(3)原子经济性: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其 期望产品的总质量 定义可表示为原子利用率= ×100%。 生成物的总质量 ①
光 ②CH4+Cl2――→CH3Cl+HCl
25 ① 上述两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的是 □
,其特点
26 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原子 为:反应物中的原子□ 经济性的反应有两个显著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 料,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排放。
3.电解氯化钠、氯化镁的水溶液,可以制得钠和镁。 (×) 解析:钠、镁的冶炼是通过电解熔融盐(氯化物)来完成 的。 4.理想的原子经济性的合成反应仅需要催化剂。(√) 解析:理想的原子经济性的合成反应应该是原料分子中 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仅需要无损耗的催化剂。
5.提取海水中的镁、钾、溴、碘等化工产品需要解决 物质的富集问题。(√) 解析:海水中含有的各种元素的特点:种类多,总储量 大,富集程度低。因此,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需要解决物质的 富集问题。 6.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 理。(×) 解析: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 对环境的污染。
高考化学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能力第2章第4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2018·高考北京卷)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解析:选C。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FeSO4===Fe(OH)2↓+Na2SO4,生成白色沉淀Fe(OH)2,Fe(OH)2不稳定,迅速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4Fe(OH)2+O2+2H2O===4Fe(OH)3,后一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红色物质氧化,溶液红色褪去,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Na2S 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发生了沉淀的转化:Na2S+2AgCl Ag2S+2NaCl,此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项符合题意;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发生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生成无色气体NO,但NO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2NO+O2===2NO2,这两步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2.(2017·高考北京卷)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解析:选B。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都不变,A项错误;溶液变黄说明有溴单质生成,反应后溴元素化合价升高,溴离子被氧化,氯气被还原,B项正确;乙烯与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C项错误;氨气与氯化铝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是复分解反应,D项错误。
(新课标)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章 第1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课件

性 ②与酸 只与氢氟酸反应: SiO2+ 质 反应 4HF===SiF4↑+2H2O
不反应
化学 性质
CO2 少量:CO2+2NaOH=== Na2SiO3+H2O (盛 Na2CO3+H2O 碱反 、 CO2 过量: 碱液的试剂瓶用 CO2+NaOH===NaHCO3 应 橡胶 塞) ③与 如与 Na2SiO3 反应:Na2SiO3+ ④与 如与 Na2CO3 反应: H2O + CO2( 不 足 )===H2SiO3↓ 高温 +Na CO 2 3 SiO + Na CO ===== 盐反 或 Na2SiO3+ 2H2O 2 2 3 应
③用途:黏合剂(矿物胶),耐火阻燃材料。
深度思考
1.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看,碳和硅均为ⅣA 族元素,自然 界中有碳的多种单质存在, 自然界中有硅的单质吗?为 什么?
答案 没有,因为硅有很强的亲氧性,在地壳形成时硅与 氧易结合,难分离,因而硅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氧化物和硅 酸盐形式存在。
2.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混有的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 )可采取的 方法:
制饮料、 制碳酸盐
4.硅酸和硅酸钠 (1)硅酸 硅酸不溶于水,其酸性比碳酸弱,硅酸 不能 或“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填“能”
△ ①硅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H2SiO3=====SiO2+H2O 。
②硅酸能与碱溶液反应, 如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H2SiO3+2NaOH===Na2SiO3+2H2O 。 ③硅酸在水中易聚合形成胶体。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常 用作干燥剂。
无定形硅
两大类。
(2)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与用途比较 碳 结构 硅
金刚石: 空间网状 结构 晶体硅:与金刚石类似 石墨:层状结构 金刚石熔点高、硬度大 的空间网状结构 晶体硅为灰黑色固体, 熔点 高 晶体硅用作 半导体 材 料、硅芯片和硅太阳能 电池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课标通用)复习课件专题六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17高考真题及解析) (共184张PPT)

学霸有招
高手洞考
高手锻造
高考考点
22.硫及其氧化 物的性质及应 用 环境保护 23.硫酸的性质
2及 SO4 的检验 方法 24.氮气、氮的 氧化物、 硝酸的 性质及应用
考查内容 高考示例
2.了解 常见非 金属元 素单质 及其重 要化合 物对环 境的影 响 3.以上 各部分 知识的 综合应 用
考查 频率
(NO3 +H+)等。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喻恩帅 Nhomakorabea-
学霸有招
高手洞考
高手锻造
高考考点 考查内容 高考示例 考查频率 命题趋向 18.碳单质及 2017 课标全 主要考查形式 其化合物的性 1.了解常 国Ⅱ26; 有两种:一是 见非金属 2017 课标全 ★★★★★ 质及应用 对元素及其化 元素(如 国Ⅲ26; 19.硅及无机 5 年 9 考 合物性质的直 非金属材料的 H、C、N 、 2016 课标全 接考查,通常出 O 、 Si 、 S 、 国Ⅰ10、26、 性质及应用 现在选择题的 28; Cl 等 ) 单 20.氯及其化 选项中,且往往 2016 课标全 合物的性质及 质及其重 是对多种元素 国Ⅱ 12 、 26; 要化合物 应用 的组合考查,考 的制备方 2016 课标全 ★★★★★ 查点侧重于元 国Ⅲ 7 、 27; 法 , 掌握其 21.卤素的性 5 年 11 考 素及其化合物 质及海水资源 主要性质 2015 课标全 间的转化、性 国Ⅰ 7 、 10 、 及应用 的开发利用 质或应用等; 26、 28;
线上的 a 点为样品失重 4.0%(即
样品起始质量-a 点固体质量 样品起始质量
学霸有招
考点18 考点19 考点20 考点21 考点22 考点23
第18讲 铜 金属材料 金属冶炼-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

2ml10%NaOH+2%CuSO4 4~8滴
蓝色絮状沉淀
4. 铜 盐
1)无水CuSO4: 白色粉末 (可作为水的检验依据) 但不适于作干燥剂
CuSO4 + 5H2O = CuSO4·5H2O [化学变化]
白色粉末
蓝色晶体
知识梳理
2) CuSO4·5H2O 蓝色晶体 俗称蓝矾、胆矾 CuSO4·5H2O =△= CuSO4 + 5H2O (加热仪器: 坩埚 )
2.碱式碳酸铜又名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呈绿色,是一种具有广泛用 途的化工产品。某化学小组探究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反应条件并制备少量碱式碳酸铜。 试剂:0.25 mol·L-1 Na2CO3溶液、0.5 mol·L-1 NaOH溶液、0.5 mol·L-1 Cu(NO3)2溶 液各100 mL。
试剂:0.25 mol·L-1 Na2CO3溶液、0.5 mol·L-1 NaOH溶液、0.5 mol·L-1 Cu(NO3)2溶 液各100 mL。
实验3:制备碱式碳酸铜
按最佳物料比取50 mL 0.5 mol·L-1 Cu(NO3)2溶液、50 mL 0.5 mol·L-1 NaOH溶液和
相应体积的0.25 mol·L-1Na2CO3溶液,在最佳反应温度下进行实验,待反应完全后,
氧化亚铜 C+1u2O
黑色 [均为碱性氧化物] 砖红色
与酸反应 CuO+2H+ = Cu2++H2O (H+)
Cu2O+2(H歧+=化Cu反2+应+)Cu+H2O Cu2O+H2SO4=CuSO4+Cu+H2O
与H2反应 CuO+H2 == Cu+H2O 将黑色CuO加热至1000℃
转化关系 以上,变成红色的Cu2O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4 第11讲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 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及与化工生产相结合的资源综合利用。
考点一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氯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能溶于水(1∶2),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氯水常代替氯气实验。
2.化学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1)Cl 2与金属反应Fe :2Fe +3Cl 2=====点燃2FeCl 3,棕红色烟 Cu :Cu +Cl 2=====点燃CuCl 2,棕黄色烟 (2)Cl 2与非金属反应H 2:H 2+Cl 2=====点燃2HCl ,苍白色火焰 H 2和Cl 2的混合气体光照时会发生爆炸。
(3)Cl 2与H 2O 反应 化学方程式:Cl 2+H 2O HCl +HClO , 离子方程式:Cl 2+H 2O H ++Cl -+HClO 。
(4)Cl 2与碱反应①与烧碱反应: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
②制取漂白粉: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2,有效成分是Ca(ClO)2。
(5)与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反应:①与碘化钾溶液反应:Cl2+2KI===2KCl+I2。
②与SO2水溶液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
③与FeCl2溶液反应:Cl2+2FeCl2===2FeCl3。
3.从平衡的角度理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1)氯水中存在三个平衡关系:①Cl2+H2O HCl+HClO②HClO H++ClO-③H2O H++OH-(2)氯水性质的多重性新制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氯水中参与反应的微粒不同。
(3)Cl2+H2O HCl+HClO平衡移动的应用向氯水中加入的物质浓度变化平衡移动的方向应用可溶性氯化物c(Cl-)增大左移①用饱和食盐水除Cl2中的HCl②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盐酸c(H+)和c(Cl-)增大左移次氯酸盐与浓盐酸反应制Cl2NaOH c(H+)减小右移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Cl2Ca(OH)2 c (H +)减小 右移 制漂白粉CaCO 3 c (H +)减小 右移 制高浓度的HClO 溶液 光照c (HClO)减小右移氯水避光保存或现用现配4.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 (1)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HClO=====光照2HCl +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