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水泥4

合集下载

4%水泥稳定碎石验证配合比

4%水泥稳定碎石验证配合比
S237祁东蒸园至太平桥公路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承包单位:湖南交通国际经济工程合作公司 监理单位:湖南省雁扬交通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合同号: 编 号:
CY330
基层 98% 7d
击实最大干密度(g/cm³) 养生前 浸水后 养生期间 吸水量 浸水前试 试件编号 试件质量 试件高度 的质量损 试件质量 试件高度 件质量(g) (g) 失(g) (g) (mm) (g) (mm) 6360 1 6369 150.2 9 6434 150.4 74 6362 2 6367 150.1 5 6433 150.5 71 6359 3 6364 150.1 5 6429 150.4 70 6356 4 6364 150.0 8 6430 150.4 73 6365 5 6369 150.1 4 6434 150.4 70 6359 6 6367 150.0 8 6433 150.3 74 6367 7 6370 150.0 3 6435 150.2 68 6363 8 6365 150.2 2 6430 150.2 67 6362 9 6364 150.2 2 6430 150.7 68
试件名称 试验用途 施工段落
4%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 1标
试验日期 配合比情况
2017/4/13 ~ 2017/4/20 40:0:20:40 2.366
桩号及部位 试件压实度 养生龄期
试验后的 平均抗 无侧限抗压强 最大压力 压强度 数理统计分析: 度(MPa) (kN) (MPa) 3.5 61.6 3.7 65.4 3.4 60.9 3.6 64.3 标准值S= 0.1 MPa 3.9 68.5 3.5 62.7 3.5 3.6 偏差系数Cv= 4.0 % 61.5 3.4 60.9 3.6 64.2 Rc-1.645S= 3.3 MPa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长韶娄高速公路第二十合同段路面基层施工采用4%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确定原材料由水泥、集料、水组成,其中集料由19~31.5mm 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掺配组成。

一、设计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E60-200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2007二、设计要求要求配合比7d无侧限抗压强度≥3.5MPa,确定混合料各组分的具体掺配比例,为路面基层施工做准备:原材料碎石: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产地为龙塘镇南风碎石场水泥:复合硅酸盐P.C32.5水泥,产地江西芦溪南方水泥厂水:饮用水三、设计过程1、基层级配要求: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分别对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进行水洗筛分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计算确定集料比例为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25:15:20:40。

2、确定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选取最经济的一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试定以下三组配合比:3、水泥稳定碎石重型击实试验本试验采用重型击实法,击实筒的规格为φ152×120mm,击实层数3层,锤击次数为98次/层。

对以上三种配合比例配料后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由平行试验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汇总如下:4、延迟时间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和干密度的影响5%水泥稳定碎石延迟时间2小时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2.361g/cm3和6.4MPa,4小时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2.315g/cm3和4.7MPa,6小时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2.273g/cm3和3.1MPa。

路床4%水泥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路床4%水泥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路床4%水泥土施工方案目录1.准备目的 (2)2.编译依据 (2)三、项目概况 (2)4.测试目的 (3)5.施工现场准备 (3)5.1附表 (3)5.2施工方法及检验标准 (3)5.3施工组织和人员配置 (4)5.4技术准备 (5)6 、水泥土施工方案 (5)6.1 .工艺流程图 (5)6.2路基验收 (6)6.3测量和支付 (7)6.4包装要求 (7)6.5控制平原土的铺装厚度 (7)6.6水分含量的测定和控制 (7)6.7撒水泥 (8)6.8混合 (8)6.9练级 (9)6.10滚动 (9)6.11健康与防护 (10)6.12验收 (10)7.质量控制 (11)8.质量保证体系 (13)8.1 .质量目标 (13)8.2 .质量保证措施 (13)9、文明施工 (16)10、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6)11、环保措施 (16)12.优秀措施 (16)路基4%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准备的目的为确保鸡西高速JXZT-1标准K25+600~K32+000路段路基水泥土填筑质量,开展“以模带路、带路引路”的首期项目评价工作业主提出的“以点为中心,全面创造卓越”的理念得到全面贯彻。

通过路基水泥土处理试验段K31+850-K32+000段的建设,掌握了最佳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并将项目推广到各标段进行指导路基填筑施工。

2. 编译依据2.1。

两阶段施工设计图2.2. 《河南省鸡西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技术导则》2.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JTG F80/1—2004)2.5、《公路岩土试验规程》(JTJ E40-2007)2.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三、项目概况根据《郑州机场至周口西华高速二期施工图设计》的相关内容、业主及监理要求,结合本次标段的具体情况,全线路基40cm部分填充4 % 水泥和土壤。

4%水泥土施工方案

4%水泥土施工方案

中原路西延上街辘把坡至巩义段S237 段快速通道新建工程路基4%水泥土施工方案中原路西延上街辘把坡至巩义S237段快速通道新建工程K17+515-K25+1164%水泥土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原路西延上街辘把坡至巩义段Ⅱ标项目部二0 一五年九月中原路西延上街辘把坡至巩义段S237 段快速通道新建工程路基4%水泥土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范围和原则 (1)二、工程概况 (2)三、施工整体部署 (2)四、施工安排计划 (2)五、施工前准备工作 (3)六、施工工艺 (5)七、质量通病防治 (8)八、质量保证体系 (9)九、安全保护措施 (9)十、环境保护措施 (10)中原路西延上街辘把坡至巩义段S237 段快速通道新建工程路基4%水泥土施工方案4%水泥土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范围和原则1、编制依据:(1)中原路西延上街辘把坡至巩义S237 段快速通道新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 1-2004)(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5)《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2、编制范围:中原路西延上街辘把坡至巩义S237 段快速通道新建K17+515-K25+116 段上路床4%水泥土施工。

3、编制原则:总的原则是施工组织设计符合现场实际施工需要,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时完成。

服从业主方、遵守设计的原则;确保工期的原则;质量第一的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科学管理的原则;文明施工的原则;降低工程成本的原则;遵照执行标准、规范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路床4%水泥土施工范围为K17+515-K25+116 段40cm厚上路床处治,分两层施工,压实度≥96%,强度要求不小于0.4MPa,工程量为56880m3.三、施工整体部署为充分利用路基施工的黄金时节,加快本合同段路床4%水泥土施工,以K21+820 为界东西方向各配置一个专业水泥土施工班组,定期对两个班组进行进度、质量评比,以先进督促后进,形成大干快上、不断提高施工质量的良好氛围。

15cm厚4%水泥稳定石屑层配合比

15cm厚4%水泥稳定石屑层配合比

15cm厚4水泥稳定石屑层配合比一、概述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基础工程中,水泥稳定石屑层是一种常用的路面材料,其性能稳定、抗压能力强,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基础工程中。

在水泥稳定石屑层的配合比中,4水泥稳定石屑层是一种常见的配方,其配合比的合理性对材料的性能和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4水泥稳定石屑层的配合比1.水泥4水泥稳定石屑层中的水泥是其主要固化材料,起着固化石屑、提高抗压强度的作用。

选择优质的水泥对提高石屑层的性能至关重要,常用的水泥类型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特种水泥等。

2.石屑石屑是4水泥稳定石屑层的主要骨料,其选用的粒径、硬度、形状等特性直接影响到石屑层的抗压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石屑包括碎石、砾石、砂石等,应选择坚硬、均匀、无泥土、无有机物质的石屑。

3.水水的使用量应严格控制,过多或过少的水都会影响到水泥的固化效果和石屑层的性能,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正常量的清水进行拌和,以确保石屑和水泥充分混合。

4.掺合料在4水泥稳定石屑层的配合比中,掺合料是一种常用的添加材料,其作用是填充石屑之间的空隙,提高石屑层的紧密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等,其使用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5.配合比的确定4水泥稳定石屑层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来确定,一般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以确保石屑层具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和稳定性。

常规的配合比设计包括水泥、石屑、水和掺合料的比例确定。

三、4水泥稳定石屑层配合比的性能特点1.抗压性能优越4水泥稳定石屑层在固化后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能够承受车辆和行人的荷载,保持路面的平整和稳定。

2.耐水性能良好通过合理的水泥稳定石屑层配合比设计,能够提高石屑层的抗水性能,保证其在潮湿环境下不易软化和破坏。

3.施工工艺简单4水泥稳定石屑层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可压实性,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整平和压实,施工工艺相对简单。

四、结语4水泥稳定石屑层配合比的合理性对于石屑层的性能和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在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中充分考虑。

4%水泥石粉稳定层 配比

4%水泥石粉稳定层 配比

4%水泥石粉稳定层配比摘要:1.4% 水泥石粉稳定层的概述2.4% 水泥石粉稳定层的配比方法3.4% 水泥石粉稳定层的应用领域4.4% 水泥石粉稳定层的优势与注意事项正文:【4% 水泥石粉稳定层的概述】4% 水泥石粉稳定层,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水泥和石粉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料。

它在建筑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道路建设、桥梁工程等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种稳定层具有良好的抗压性、抗渗性和抗冻性,能够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4% 水泥石粉稳定层的配比方法】在实际工程中,4% 水泥石粉稳定层的配比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影响到稳定层的性能。

根据相关标准和经验,一般情况下,4% 水泥石粉稳定层的配比为:水泥4%,石粉15%,砂60%,水适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配比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和材料特性进行适当调整。

【4% 水泥石粉稳定层的应用领域】4% 水泥石粉稳定层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应用在以下领域:1.道路工程:用于公路、城市道路、停车场等道路基层和底基层,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2.桥梁工程:用于桥梁的基础和墩台,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3.机场、码头等大型基础设施:用于机场跑道、码头堆场等场所的基础处理,提高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4% 水泥石粉稳定层的优势与注意事项】4% 水泥石粉稳定层具有以下优势:1.良好的力学性能:抗压性、抗渗性和抗冻性能力强,能够满足不同工程的需要。

2.成本较低:相比其他类型的稳定层,4% 水泥石粉稳定层的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3.施工简便:水泥石粉稳定层的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便于推广应用。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优质的原材料,保证混合料的性能。

2.控制好配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4.做好施工后的养护工作,提高工程使用寿命。

总之,4% 水泥石粉稳定层在建筑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4水泥基本知识

4水泥基本知识

46
水泥磨控制指标
项目
SO3 细度
控制值或生产影响
合格率>70% 80mm筛余
47
比表面积 合格率>85%
水泥生产主要经济指标 名词解释
破碎机电耗: 原料磨系统电耗: 烧成系统电耗: 煤磨系统电耗: 水泥磨系统电耗: 单位熟料电耗: 水泥综合电耗: 熟料热耗:
破碎机系统单位产量用电量 原料磨系统单位产量用电量 烧成系统单位熟料产量用电量 煤磨系统单位产量用电量 水泥磨系统单位产量用电量 从破碎到熟料进库范围的单位电耗 全厂生产单位水泥耗电 烧成系统单位熟料耗热量
我们厂使用的燃料及用量
燃料用量 (t干)
每小时
25
每天
600
每月
18000
每年
185000
34
制成水泥的原料
熟料: 制成水泥的主要原料、也是形成水泥强度等性能的主要材料 石膏: 调节水泥凝结时间用 混合材:水泥添加料、改性材料
35
水泥熟料中主要化学成分及矿物组分
主要化学成分: 主要矿物组分:
硅酸三钙
5
通用水泥的部分标准
混合材掺量要求
6
通用水泥的部分标准
化学指标
7
通用水泥的部分标准(物理指标)
8
水泥生产主要过程
各种原料
粉磨成生料粉
粉磨成水泥
烧结成水泥熟料
9
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
石灰石
粘土

页岩
石膏
10
水泥生产主要过程
破碎成小块
石灰石、粘土 铁粉、其他
预均化
粉磨成生料粉
生料粉储存
原煤
粉磨成煤粉
CaO · 2SiO2 简写成C2S 名称:硅酸二钙或B矿

无机非金属材料百科

无机非金属材料百科

目录一.传统陶瓷 (2)1.定义 (2)2.特点 (2)3.分类 (2)4.原料 (2)5.工艺 (2)二.新型陶瓷材料 (3)1.特性 (3)2.结构陶瓷 (3)3.功能陶瓷 (3)4.生物陶瓷 (4)5.透明陶瓷 (4)6.智能材料 (4)三.水泥cement (5)1.定义 (5)2.性能 (5)3.分类 (5)4.硅酸盐水泥 (5)5.特种水泥和新型水泥 (5)四.玻璃 (7)1.组分构成 (7)2.主要原料 (7)3.生产工艺 (7)4.特种玻璃 (7)一.传统陶瓷1.定义用化合物粉末通过成型和高温烧结而成的具有高硬度和高脆性等的多晶固体材料。

2.特点●相组成:景相,玻璃相,气相。

●结合键:离子键,共价键,混合键。

●高硬,高脆,高耐磨,高熔点,低导热性,耐高温,耐腐蚀。

3.分类●氧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其他。

●普通陶瓷,特种陶瓷。

●结构陶瓷,功能陶瓷。

4.原料●主料:黏土+长石+石英矿●辅料:白云石(CaCO3·MgCO3三方晶系),方解石(CaCO3三方晶系),菱镁矿(MgCO3),石灰岩(CaCO3三方晶系),滑石(3MgO·4SiO2·H2O三斜晶系),蛇纹石(3MgO·2SiO2·2H2O),硅灰石(CaO·SiO2针状晶系),透辉石(CaO·MgO·2SiO2单斜晶系),磷灰石。

5.工艺原料处理——制胚料——成型——制釉施釉——干燥——烧成●制坯:粉碎——淘洗——沉淀——练泥——陈腐●成型: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压制成型。

●制釉施釉:釉:硅酸盐,形成陶瓷表面玻璃质薄层。

有Li2O,Na2O,K2O,PbO,CaO,MgO等。

配方要求:适应坯体性能及烧制工艺要求,热膨胀系数接近。

形成:原料分解——化合——熔化及凝固。

二.新型陶瓷材料1.特性耐高温,高强度;电学特性;光学特性;生物特性。

2.结构陶瓷●氧化物陶瓷◆氧化铝(α-Al2O3)陶瓷(人造刚玉),用做陶瓷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3-7
品种( 品种(硅 盐类) 酸 盐类) 硅酸盐水 泥 代号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指标
烧失量 不大于 三氧化硫 不大于 氧化镁不 大于
%
不深物 不大于
氯离子不 大于
P·Ⅰ P·Ⅱ
普通水泥
0.75 1.5
2.0 2.5 5.0 6.0 4.0 0.06 3.5 5.0
P·O P·S·A
矿渣水泥
P·S·B
除四种主要成分外, 水泥中尚含有少量游离CaO、 除四种主要成分外 , 水泥中尚含有少量游离 、 MgO、SO3、 及碱( K2O、Na2O)这些均为有害成 及碱( 、 、 ) 分,国家标准中有严格限止
Construction11 Materials
2.石膏 2.石膏 • 石膏主要有天然石膏分为( G和M两类 ) 石膏主要有天然石膏分为( 和 两类 和工业副产石膏。 和工业副产石膏。 • 石膏也很快与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难溶的水 化硫铝酸钙针状结晶体(称为钙矾石)。 化硫铝酸钙针状结晶体(称为钙矾石)。 • 该晶体难溶,包裹在水泥熟料的表面上,形 该晶体难溶,包裹在水泥熟料的表面上, 成保护膜,阻碍水分进入水泥颗粒内部, 成保护膜,阻碍水分进入水泥颗粒内部,从 而阻碍了铝酸三钙的水化, 而阻碍了铝酸三钙的水化,降低了水泥的水 化速度,使水泥的凝结时间得以延缓。 化速度,使水泥的凝结时间得以延缓。 • 所以,石膏在水泥中起调节凝结时间的作用。 所以,石膏在水泥中起调节凝结时间的作用。 • 为什么石膏用量不能过多,这个问题将通过 为什么石膏用量不能过多, 水泥石腐蚀的学习得到答案。 水泥石腐蚀的学习得到答案。
掺入石膏过多,硬化后,仍有CaSO4存 ②掺入石膏过多,硬化后,仍有 存 在,则CA、水化铝酸钙与之反应,形成 、水化铝酸钙与之反应, 钙矾石(水泥杆菌) 体积膨胀1.5倍 钙矾石 ( 水泥杆菌 ) , 体积膨胀 倍 , 引起水泥石开裂。 引起水泥石开裂。 熟料中含游离氧化钙( ③熟料中含游离氧化钙(f-CaO)过多,熟 )过多, 料中f-CaO、是过烧的,结构致密,水化 料中 、是过烧的,结构致密, 很慢; 水泥硬化后才吸收孔隙中水分熟 很慢 ; 生成氢氧化钙体积膨胀97% 以上, 化 , 生成氢氧化钙体积膨胀 % 以上 , 从而引起不均匀体积膨胀, 从而引起不均匀体积膨胀 , 使水泥石开 裂。
(3)窑灰
• 水泥回转窑窑尾废气中收集的粉尘。 水泥回转窑窑尾废气中收集的粉尘。
4.助磨剂 4.助磨剂
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但不应超过水泥 质量的5% 5%。 质量的5%。 三、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
1.化学指标 1.化学指标 (1)不容物 是指经盐酸处理后的残渣,再以氢氧化钠溶液处 是指经盐酸处理后的残渣, 理,经盐酸中和过渣后所得的残渣经高温灼烧所 剩的物质。 剩的物质。 (2)烧失量 是用来限制石膏和混合材料中的杂质, 是用来限制石膏和混合材料中的杂质,以保证水泥 质量。 质量。
5强


JJ-55ISO行星式搅拌机 行星式搅拌机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
水泥胶砂三联试模 水泥电动抗折机
细度( (4)细度(选择性指标 ) (1)定义: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或分散度。 定义: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或分散度。 细度与性质关系: (2)细度与性质关系:细度决定了水泥与水 接触的表面积, 接触的表面积,从而影响水泥的凝结时间和 性质。 性质。
Materials
Construction 5 Materials
正在建设中的三峡大坝
Construction 7 Materials
依掺合料的品种和掺量分( 依掺合料的种和掺量分(P65表3-5): 表 ):
表3-5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和分类
组分 品种( 品种(硅酸 盐类) 盐类) 代号 熟料+ 熟料+石膏 P·Ⅰ 水泥 P·Ⅱ ≧95 普通水泥 矿渣水泥 P·S·B 火山灰水泥 粉煤灰水泥 复合水泥 P·P P·F P·C ≧30且 50且 ≧30且<50 >50且≦70 ≧60且 ≧60且<80 ≧60且 ≧60且<80 ≧50且<80 ≧50且 >20且≦50 20且 >20且≦40 20且 >20且 20且 ≦40 P·O P·S·A ≧80且<95 ≧80且 ≧50且 ≧50且<80 >5且≦20 ≦5 100 ≧95 ≦5 粒化高炉 渣 火山灰质混 合材料 粉煤 灰 石灰 石
水泥细度和性质关系 与水接触面积 凝结硬化速度 性质 高 大 早强高 硬化收缩大, 过细 很大 很高 硬化收缩大,易受潮 而降低活性; 而降低活性;成本高 >100 μ 小 低 强度低 细度 <40μ
3. 生产概况
石膏 石灰石
配料、 配料、 粘 土
磨细、匀化 磨细、
煅烧 生 料 1450℃ 熟料
磨细
水泥
铁矿粉
硅酸盐水泥生产工艺示意图
Construction 9 Materials
Construction 10 Materials
二、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材料
1.硅酸盐水泥熟料 硅酸盐水泥熟料
§3.4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与技术要求 3.4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与技术要求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重点介绍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 重点介绍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水 化硬化机理、 影响水化因素; 化硬化机理 、 影响水化因素 ; 硅酸盐水 泥主要技术性质; 水泥石的腐蚀和防止; 泥主要技术性质 ; 水泥石的腐蚀和防止 ; 同时介绍了其它掺混合材的水泥、 同时介绍了其它掺混合材的水泥 、 特种 水泥;达到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水泥。 水泥;达到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水泥。
3.混合材料 3.混合材料
• 掺入作用:加入后在常温下反应可以生成水硬性的水 掺入作用: 化物,改善水泥石的性能. 化物,改善水泥石的性能.
(1)活性混合物材料: 活性混合物材料:
特点:磨细后与水拌合, 特点:磨细后与水拌合, 本身并不具有胶凝性质或 胶结能力很小,但与石灰、 胶结能力很小,但与石灰、 根据性能分类 石膏或硅酸盐水泥一起加
• 国家标准规定: 国家标准规定: • 氧化镁(MgO): ):<5%,影响体积稳定 氧化镁( ): , 性 • 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SO3):<3.5%,影响体积稳定性 , • 碱(Na2O、K2O):<0.6%, 超量造成碱骨 、 , 料反应破坏 (3)强度 各类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低于 P69表 的要求。 P69表3-8的要求。
非活性混合 活性混合材
水拌和后, 水拌和后,在常温下能生

成具有水硬性的水化产物 常用品种:粉煤灰、 常用品种:粉煤灰、火山灰 质的材料、粒化高炉矿渣。 质的材料、粒化高炉矿渣。
(2)非活性混合材料
• 特点:指不与水泥成分起化学作用或作用很 特点: 小的混合材料。 小的混合材料。 • 掺入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水泥的产量, 掺入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水泥的产量, 调整水泥的标号, 调整水泥的标号,减少水化热 • 被称为填充性混合材料。 被称为填充性混合材料。 • 常用品种:如石英、黏土、慢冷矿渣 常用品种:如石英、黏土、
2.碱含量 2.碱含量 计算值表示, 水泥中碱含量以 Na 2 O + 0.658K 2 O 计算值表示, 若使用活性集料,用户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 若使用活性集料,用户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 水泥中的碱含量应不大于0.6% 0.6%或有双方协商 水泥中的碱含量应不大于0.6%或有双方协商 确定 。 3.物理指标 3.物理指标 (1)凝结时间 (1)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 初凝时间 (t 初)- 水泥开始加水拌和至水泥浆 所需的时间。 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 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 终凝时间(t终) -水泥开始加水拌和至水泥浆 终凝时间( 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完全失去可塑性 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 GB1346规定: 1346规定 45min GB1346规定: t初≮45min ; t终≯6.5h
主要原料为氧化钙、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铁。 主要原料为氧化钙、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铁 。 硅酸三钙( 硅酸三钙(3CaO.SiO2)-C3S 37~60% ~ % 硅酸二钙( 硅酸二钙(2CaO.SiO2)-C2S 15~37% ~ % 铝酸三钙( 铝酸三钙(3CaO.AlO3)-C3A 7~15% ~ % 铁铝酸四钙( 铁铝酸四钙(4CaO.AlO2.Fe2O3)-C4AF 10~18% ~ %
古罗马水泥- 古罗马水泥-1796年,用含有一定比例粘土 年 成分的石灰石煅烧而成,如古罗马“庞贝” 成分的石灰石煅烧而成,如古罗马“庞贝” 城遗址; 城遗址; 1824 年 , 英 国 泥 瓦 工 约 瑟 夫 . 阿 斯 普 丁 (Joseph Aspdin)申报波特兰水泥专利: )申报波特兰水泥专利: 把粘土和焙烧过的石灰石混合, 把粘土和焙烧过的石灰石混合,经煅烧至 二氧化碳释放, 二氧化碳释放,将所得到的产物磨细成粉 这种粉末在与水拌合时, 末。这种粉末在与水拌合时,具有水硬胶 凝性,由于它硬化后外观象波特兰( 凝性,由于它硬化后外观象波特兰(英国 一港口城市)的石头, 一港口城市)的石头,就起名为波特兰水 泥 。
Construction 1 Materials
水泥的起源
而最早采用具有水硬性胶凝材料制备混凝土的 是中国人, 是中国人,而不是多少年来一直误认为的古 罗马人。 罗马人。 据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于1980年和 年和1983年考察, 年考察, 据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于 年和 年考察 在该省秦安县的大地湾(黄河支流渭水之畔, 在该省秦安县的大地湾(黄河支流渭水之畔, 西安以西约600公里处 ) 先后发掘出两个大 公里处) 西安以西约 公里处 型住宅遗址,该遗址的地坪系用混凝土建造, 型住宅遗址,该遗址的地坪系用混凝土建造, 经测算距今已有5千年 相当于“ 千年, 经测算距今已有 千年 , 相当于 “ 新石器时 代”。从大地湾发掘出的混凝土是用水硬性 的水泥所制成。这种水泥以礓石——一种富 的水泥所制成。这种水泥以礓石 一种富 含碳酸钙的粘土为原料煅烧而成. Materials 含碳酸钙的粘土为原料煅烧而成 Construction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