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办法(建筑公司山西中南部通道项目)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一、背景介绍山西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位于华北地区的中部。
山西中南部地区地势起伏,地质条件复杂,给铁路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
然而,山西中南部地区却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炭产业对于该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能源供应至关重要。
因此,为了加强山西中南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铁路交通建设,提高煤矿运输效率,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的建设成为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
二、建设目的和意义1. 缓解交通压力目前,山西中南部地区的主要交通方式主要依赖公路运输,但由于公路网络的有限和煤矿运输量大的特点,导致公路交通经常出现拥堵和交通事故。
通过建设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可以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高运输效率。
2. 促进煤炭运输山西中南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煤炭产量巨大。
然而,由于铁路运输条件不够完善,煤炭运输效率较低,导致运输成本高企。
建设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可以有效提高煤炭产地和各主要消费地之间的运输能力,降低运输成本,促进煤炭产业发展。
3. 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将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通过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可以加快区域间的人流和物流流动,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增强区域经济的活力,进一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建设规划和进展1. 建设规划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的建设规划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路线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交通需求,选择最合适的铁路路线,确保线路稳定和安全。
•设计标准:按照国家铁路建设标准,设计合理的线路标准和设施设备,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营。
•建设阶段:根据资金、技术等因素,将建设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确保建设顺利进行。
2. 建设进展目前,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关部门已经完成了路线的初步勘察和选址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方案和施工计划。
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内,将有更多的资金和专业人员投入到该项目的建设中,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建设对策和建议建设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涉及众多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问题,需要制定合理的对策和建议来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5.07.07•【字号】晋政发[1995]65号•【施行日期】1995.07.07•【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晋政发〔1995〕65号一九九五年七月七日)各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各大中型企业:为了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现将《山西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根据《山西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工程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建筑工程的安全、适用、美观等状况,达到国家和省现行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要求以及合同约定标准的程度。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组织实施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二)监督国家和省有关建筑工程的各项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的执行;(三)检查发包方、承包方和中介服务方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测手段;(四)监督建筑工程质量,核验质量等级;(五)查处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的违法行为。
各级各类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资质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核定。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质量监督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质量责任第五条建筑工程的发包方、承包方和中介服务方均应根据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以及合同的约定承担质量责任。
第六条发包方应配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
未配备质量管理人员的,应委托建设监理单位进行质量管理,并在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和委托监理合同中明确质量责任。
铁路隧道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4标刘家垣隧道进口二衬技术交底交底人:复核人:接受人: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4标项目经理部三分部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方法隧道拱墙二次衬砌采用全断面整体钢模衬砌台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泵送砼灌注,振捣器捣固.挡头模采用钢模或木模.混凝土浇筑通过台车工作窗分层下料左右对称进行,防止钢模台车偏移。
灌筑拱顶部混凝土时,利用台车内拱顶上料孔进料,在拱顶外侧端头板预留观察孔,混凝土由内向外灌筑,确认拱顶砼灌满后封端头模板. 砼生产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合,砼拌合站设置应满足冬季施工要求。
二、施工程序施工工艺流程:仰拱施工→铺设防水板→绑扎钢筋→台车就位模板固定→安装止水带、止水条→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1、二次衬砌施作应符合以下要求:(1)隧道二次衬砌施作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变形基本稳定应符合: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明显下降并趋于缓和;或水平收敛(拱脚附近7d平均值)小于0。
2mm/d,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5mm/d;或施作二次衬砌前的累积位移值,已达到极限相对位移值的80%以上;或初期支护表面裂隙(观察)不再继续发展。
(2)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或变形不收敛,又难以及时补强时,可提前施作二次衬砌,以改善施工阶段结构的受力状态,此时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2、二衬每板混凝土浇筑前,测量人员及技术人员要共同进行中线、高程测量放样。
校核台车内拱顶标高和隧道中线及两侧净空宽度。
二次衬砌前应用激光断面仪检查初期支护内轮廓断面,发现欠挖应及时处理。
隧道初次二衬施工需项目部测量工程师对台车就位情况进行放样复核后方可施工。
3、根据中线和标高铺设衬砌台车轨道,要求使用标准枕木和鱼尾板;轨距与台车轮距一致,左右轨面高差<10mm。
起动电动机使衬砌台车就位。
涂刷脱模剂.4、起动衬砌台车液压系统,根据测量资料使钢模定位,保证钢模衬砌台车中线与隧道中线一致,拱墙模板成型后固定,测量复核无误。
新建铁路山西中南部工程对林虑山地质公园的环境影响分析

新建铁路山西中南部工程对林虑山地质公园的环境影响分析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项目以及林虑山地质公园的概况,针对工程特点及林虑山地质公园的地理概况和地质特点,论述了工程建设对林虑山地质公园在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铁路;影响分析;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1 项目概况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为国家发改委铁路“十一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港口“十一五”发展规划项目。
该铁路是双线电气化铁路,西起山西省兴县,经河南省后,到达山东省日照市。
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山西、河南、山东三省的便捷铁路运输新通道,对完善路网规划、满足三省煤炭运输需求、特别是拉动豫北沿线地市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2项目对地质公园的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2.1地质公园概况林虑山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林州市西北部的太行山东麓,豫、晋、冀三省的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5°51′00″-35°59′00″,东经113°24′00″-113°39′30″,是一座以峡谷地貌、地质工程景观为主,水体景观与生态人文相互辉映的综合型地质公园。
该地质公园处于华北板块南部太行山隆起带的南段,地层属华北地层区山西分区的太行山小区,中生代燕山晚期岩浆活动较频繁,主要集中在北部,地质构造活动强烈,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较弱[1]。
园区内断裂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而且常具多期活动的特点,以北北东向和北西西向两组为主体,构成林州地区的构造格架。
两对规模较大的北北东向(林州和大乌山-道子岭)断裂带和北西西向(姚村-河顺和南寨-南老爷顶)断裂带,构成林州盆地的“边框”。
北北东向断层中规模最大的是林州隐伏大断层。
其长度大于40km,西盘上升,东盘下降,东西两盘最大断距达千余米,沿断裂西侧,耸立高达千米的大陡崖。
2.2新建铁路与地质公园的位置关系新建铁路经侯壁村后,沿红旗渠向东南,经青草洼,在克昌北侧进以18.3km的隧道下穿林虑山地质公园,经姚村北侧至焦家屯。
山西中南部铁路30 t轴重重载技术方案设计研究

山西中南部铁路30 t轴重重载技术方案设计研究杨文东;韩皓【摘要】在介绍国内外重载铁路轴重现状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结合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建设,对30 t轴重重载铁路线路、轨道、路基、桥梁及隧道工程技术方案设计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为开行30 t轴重重载列车提供技术保障。
%With reference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heavy haul railway axle load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wly-built South Central Railway of Shanxi ( SCRS )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gineering technical schemes in terms of alignment, track, roadbed, bridges and tunnels for 30 t axle load lines, providing technical support to the operation of 30 t axle load heavy haul trains.【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5页(P1-4,5)【关键词】重载铁路;技术方案;轴重;设计【作者】杨文东;韩皓【作者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2.33+41.1 山西中南部铁路概述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地处华北南部,西起山西吕梁,东至山东日照港,衔接南北向主要铁路干线,形成一条新的“西煤东运”的能源运输通道,也是我国东西向路网干线铁路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能源安全保障作用。
qc七大手法-QC小组 精品001

中铁七局山西中南部通道ZNTJ-14标项目经理部第一分部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贯彻集团公司“依靠科技、规范管理、质量保证、业主满意”的质量方针,充分发挥广大员工主人翁责任感和参加企业管理的积极性,自觉、扎实、有效地开展群众性地质量管理活动,不断提高工程产品质量,以满足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建设需求,结合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地实际情况,特制定一分部质量管理活动管理办法。
第二条全面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应为各单位地自觉行为,各工区要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将其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基本要素来抓。
各单位要积极主动地会同技术、科研等部门,广泛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并做好指导、帮助、推进和表彰工作,努力提高小组活动的普及率、活动率和成果率,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要从施工生产实际出发,同班组建设、小改革、小创新、合理化建议等相结合;要突出重点,针对急、难、险、重问题,组织开展小型课题攻关,不强求小组活动规模,主要应突出“小型、实用、创新”等特点,能够解决施工生产和辅助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组织和管理第三条 QC小组的组建应从实际出发,采取自愿结合或行政组织等各种方式,以活动方便、易出成果为原则。
QC小组人数一般以5~10人为宜。
要围绕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和现场施工存在的质量难题,以保证安全、改进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提高人员素质为目的。
QC小组主要类型有“现场型”、“攻关型”、“服务型”、“创新型”,即课题内容不仅局限于技术课题。
第四条分部成立QC小组管理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吴伟立组员:周熠、梅哲甦、刘海军、蔡岩、李中卫、各工区技术员及试验员。
质量管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分部安质环保部,由安质环保部负责注册登记、备案、协助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成果评比、表彰奖励等工作。
第五条分部QC小组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主要职责(一)、分部QC小组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负责QC小组的注册登记、审核、批准工作。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机车车辆及大型机械设备防溜管理办法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机车车辆及大型机械设备防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防止机车车辆及大型机械设备溜逸,加强防溜工作管理,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调车作业标准》、《机车操作规程》、《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线行车安全管理办法》、《架桥机操作规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适用于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铺架基地、梁场以及工程线上的各种施工机械(包括各种工程列车、单机、自轮运转机械、轨道车、架桥机、龙门吊等)。
第二章工程机车车辆防溜管理措施防溜作业基本要求第3条各类机车车辆的防溜措施,均须确认止轮牢固可靠。
使用人力制动机或人力制动机紧固器防溜时,须拧紧制动机;使用铁鞋(止轮器)防溜时,鞋尖(止轮器)应紧贴车轮踏面,牢靠固定;使用防溜枕木防溜时,应在距停留车辆不大于5 m处放置。
第4条电气化区段不能采用人力制动机防溜时,应使用人力制动机紧固器防溜。
第5条工程车辆停留在不超过6‰坡度的工程线时,司机应拧紧两端车辆(设备)的人力制动机,并以铁鞋牢靠固定。
停留在超过6‰坡度的工程线上或人力制动机故障时,司机不得离开驾驶室、不得停机,并实施保压制动。
第6条因机车车辆进行技术检查或故障处理等作业,维修人员在撤除车站采取的防溜措施前,应根据检修作业的要求,按规定重新设置防溜措施,技术检查或故障处理完毕,应及时恢复原防溜措施。
机车停留防溜措施第7条机车出段(库)后及运行途中停留时,机车乘务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二人同时离开司机室,并对车列和机车实施制动。
不准关闭空气压缩机。
第8条机车停留后由到达司机实行单阀制动,机车闸缸压力不低于300 kPa,机车总风缸压力不低于700 kPa。
应将电钥匙、换向手柄、单阀手柄、自阀手柄、车门钥匙按规定交接保管,锁好车窗、门,电力机车要降下受电弓。
停留时间超过3小时,除单阀实行制动外,由到达司机按规定拧紧人力制动机。
当停留线路的坡度超过2.5‰时,还须在下坡方向端左第2位轮下放置铁鞋牢靠固定。
建筑公司技术部管理制度范文

建筑公司技术部管理制度范文建筑公司技术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建筑公司技术部综合管理水平,规范工作流程,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建筑公司技术部是建筑公司的核心部门,承担着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支持和监管任务。
第三条技术部的管理原则是科学、民主、公正、透明,注重团队合作,追求卓越。
第四条技术部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包括岗位职责制度、工作流程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保密制度、安全环保制度等。
第二章技术部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第五条技术部组织机构由技术总监、技术经理、项目经理、设计师等组成。
第六条技术总监是技术部的负责人,主要负责技术部的战略管理、人员培养、专业技术研究等工作。
第七条技术经理是技术部的副负责人,协助技术总监完成技术部的管理工作,同时负责技术部的规划、组织和协调。
第八条项目经理是技术部的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项目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支持,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第九条设计师是技术部的技术骨干,主要负责项目的设计工作,协助项目经理完成项目的技术工作。
第十条技术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对以上岗位设置副职或助理职位,具体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由技术总监决定并报公司领导审批。
第三章技术部的工作流程第十一条技术部的工作流程包括项目立项、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
第十二条项目立项阶段,技术总监负责组织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的目标和方案,并报公司领导审批。
第十三条项目规划阶段,技术经理负责组织编制项目规划,确定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等,同时协调项目各个部门的配合。
第十四条设计阶段,设计师负责根据项目规划编制项目设计方案,组织设计深化,设计经费、时间、成本等事项由技术经理负责控制。
第十五条施工阶段,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施工准备工作,协调各个施工单位的合作,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第十六条验收阶段,技术经理负责组织项目的验收工作,依据项目立项文件和设计方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项目可移交给运营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本工程应严格按设计和规范组织施工,争创山西中南部通道优质工程和样板工程;强化施工技术管理,积累完整的施工资料;建立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和通畅的计统调度信息系统;建立良好的施工秩序,做到科学施工,文明施工,确保工程项目的工期、安全、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最佳效益;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改进和优化施工工艺,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组建工程技术档案。
第一章施工技术管理和基础工作和制度一、施工管理基础工作1、实行开工报告制度。
所有工程项目或工程项目中的单项工程,都应在正式开工或复工前办理开工报告审批手续,严禁私自开工。
开工报告的申报、审批按局指挥部的要求办理。
2、大型临时设施。
⑪凡属项目部批准的大型临时设施工程(包括过渡工程)及标准高、难度大、新工艺工程,施工中对安全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设施均需提出施工设计并进行安全检算。
⑫大型非标工程设施应进行独立设计检算,经分部技术部门和总工审核,局指挥部(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大型非标工程设施使用前须经检查或试验后,方可使用。
大型非标设计还应包括非标设备的操作、维修、保管方法,主要技术措施或应急处置预案等。
3、建立健全专业台帐。
主要有七种,即:工程进度台帐、变更设计台帐、验工计价台帐、工程大事记录台帐、主要工程项目综合指标台帐、机械设备台帐。
4、计划统计与调度。
(1) 加强工程调度工作,为分部领导有效组织、协调、指挥施工生产提供准确信息。
(2) 调度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为依据,通过各种手段,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施工动态;传达上级和分部领导对施工生产的指示、决议、要求,并检查、收集执行情况;不断对各项生产要素进行检查分析;迅速准确地向各级领导反映各种施工生产信息。
(3) 掌握重难点工程数量、工期、质量、安全及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情况及材料、人员、设备的配备情况。
(4) 了解有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措施执行情况。
(5) 建立健全调度台帐、调度记录,及时绘制、填报各种工程图表。
(6) 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各种值班记录;各工区调度应将施工生产情况定期与不定期向分部调度真实汇报,要及时、如实向本单位领导和局指挥部调度报告重大安全、质量、环境事故和施工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5、按时编报、下达年、季度、月份建议计划、计划和相关统计资料。
二、技术管理基础工作1、审查核对设计文件按规定分级进行审核,审核的目的和内容为:(1) 熟悉设计文件,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标准和工程特点。
(2) 核对设计图尺寸、定型图和标准图配套应用、设计数量,发现问题,消除差错,提出改善设计建议。
(3) 补充施工详图。
对复杂工程部位绘制大样图,供施工现场使用的详图。
(4) 做好审查记录。
发现问题按专业登记,经局指挥部总工程师审核后报建设、设计、监理单位研究处理。
2、变更设计的管理设计变更要遵循“先申请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原则。
(1) 变更设计,要按合同或有关规定的程序办理。
所有变更设计必须经业主和相关方面同意签字后方可组织施工,交付施工时应落实已做工程的损失处理办法和落实工程投资。
(2) 设计变更批准后应及时修改原设计文件并做好标识,当批准后的变更设计取代原设计时应及时对原设计加注“作废”标识并封存,防止误用。
3、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贯穿于施工全过程,通常采取分级分层交底和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面向各工区作业层的技术交底由分部总工或主管工程师、其它技术人员按职责分工分头负责。
⑪工程项目开工前,应请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并提供书面的技术交底资料。
⑫技术交底工作分层逐级向下进行;向作业队(工班)的技术交底应分批、段进行。
技术交底应形成书面文件,交接双方实行签字制度,交底实施完毕应予保存原交底记录。
⑬分部应组织对有关人员就工程项目设计(变更设计)的内容、技术标准、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施工方案与要求、施工顺序、工期、进度安排、工艺质量标准、设备物资供应的安排、安全质量措施等进行技术交底。
4、工程试验现场试验工作包括原材料取样和试件(块)制作、养护、填写委托试验报告、送达样品(件、块)和获取试验报告、按规范标准要求进行试验数据分析计算等工作。
现场取样制件(块)时,试验人员须遵守相关标准,取样制件完毕做好标识、登记、养护,并防止丢失损坏,及时送样(件、块)和索取试验报告。
所有试验、检验用工、器具、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送法定单位进行周期检定,周期检定后须有检定合格标识和检定证书。
自检自验工器具、设备应依据相关程序进行,做好记录并保存。
5、施工测量⑪施工测量工作包括:工程开工前桩橛、资料交接,开工前的精密复测,施工中的控制测量,工序各部位施工放样与复核测量,竣工测量。
⑫测量工作必须认真执行相关专业测量规范,测量精度应符合测量规范对相应测量级别精度的要求,并执行测量复核制度。
测量过程须做好记录并予以保存,记录应真实、清晰,不得伪造、涂改。
三、综合管理基础工作1、施工文件管理施工文件由施工技术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接收、登记、分发、保管工作,并注明是否“有效”。
施工文件管理范围:⑪工程设计图纸、说明书及附表资料、预(概)算、变更设计图及变更设计通知单等;⑫工程技术规范、工程设计采用的标准设计图纸;⑬承包工程的投标书、施工承包合同及补充文件;⑭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资料。
包括交接桩签认记录、施工复测资料,中线、水平原始测量记录,建筑物放样记录,工程检验、试验资料,创优工程资料,施工日志簿,质量事故或质量缺陷处理资料,竣工文件及资料,有关的施工协议、会议纪要,检查记录等;⑮项目部和建设、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的指令、通知文件。
⑯工程结束或停、缓建时施工文件处理:工程施工结束后,应组织人员对设计文件分别进行登记造册、归档或销毁。
工程因故发生停建或缓建时,已完工程项目应按规定编制竣工文件;已经开展施工的工程项目应测绘已完工程图,编写说明(开工范围、数量、停工时间和原因);对工程设计文件、停工文件和有关施工资料进行清理、造册、保管。
2、标准化管理各级工程技术人员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积极推行施工技术标准化管理。
⑪具体工程项目技术标准依据合同规定执行,一般情况下不得擅自更改。
⑫坚持施工技术管理的标准化作业。
即:一项记录、二个方面的协调、三个阶段的审查、四项专业总结、备齐五种图、建六项台帐、严守七条工作要求、坚持八项内容检查、实施现场施工十不准。
(具体内容详见第六章)⑬严格施工操作中的计量标准化管理,定期检查,配备必要资源,采取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确保计量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要求。
3、工作制度(1) 技术岗位责任制。
按制订的岗位职责范围履行职责。
(2) 技术交底制。
提供必要的书面资料和图表,逐级向下交底,交底时做好交接签认记录。
⑬材料检验制。
各种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均应有出厂合格证明文件,运到工地时应先进行包装外观检查,核对规格和品质,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或复试,检查、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⑭测量双检制。
凡施工测量放线放样,均须进行双检即复核测量。
方法为:①两个测量组分别测量、核对结果;②一个测量组先后用不同方法测量,核对结果。
③由两个以上经精测复核的基点引至新待测点。
⑮交接桩记录签认制。
交接桩必须办理书面记录,双方签字,重要桩橛须用图示意说明,复杂地形须用仪器观测交桩。
一般地形允许点交,记录中应写明存在的误差及调整补救办法。
记录应作为移交文件,妥善保存。
⑯测量记录标准化。
所有测量必须有正式记录簿,不准乱涂乱写,不准在其中演算草式。
每次测量均应有测量人员签字,测量成果须归档妥善保存。
⑰经办人员签字负责制。
施工技术部门和各级技术人员经办的图纸、计算单、报表、资料、稿件等,制表者、编写者、计算者、审核者、批准者及部门负责人均应签字负责。
⑱文件图纸资料收发标准化。
建立登记和签收制度,借阅须办理借阅手续,避免丢失和错发、漏发。
⑲设计图纸审查制。
⑳开工报告制。
⑴变更设计管理制。
⑵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
凡技术含量高、结构新颖的工程或重要的临时设施的施组设计或施工方案,应分别按要求上报审批。
⑶临时工程管理制。
⑷竣工文件归档管理制。
4、技术培训制度⑪项目中标后,根据招标文件、设计标准、本单位管理要求,对参与项目施工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明确设计标准、施工要求、工作程序等。
⑫对新分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
⑬对参与施工的技术工种进行和特殊工种进行培训。
第二章项目分部及工程队施工技术部门职责和职权一、职责1、参加工程的施工调查,提出施工技术方面的调查报告和施工部署方案;依据投标承诺及合同、业主、上级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管理计划、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质量保证和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报批后组织实施。
2、审核设计文件,核对工程数量,填报审核记录,提出修改或变更设计意见,办理变更设计。
提供修改或补充预算资料,办理索赔事宜。
3、负责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施工员和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书面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4、进行项目范围内交接桩和施工复测、放线放样。
具体按相关行业的测量规范的规定执行,并执行复核制度。
5、检查项目内各工点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办理工点的开工报告,认真如实填写工程日志。
隐蔽工程自检合格后,备检查证,再办理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手续。
6、贯彻规范、规则、标准、作业细则,培训、指导施工人员掌握并执行工程质量标准和工艺标准。
7、制定施工临时设施的方案,报请上级对重要临时设施设置情况进行鉴定。
需上报审批的大型临时设施,应事先进行设计,逐级报批后再实施。
8、制定工程项目(含大型临时工程、过渡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应急预案,编制特殊过程、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按管理权限报批后组织实施。
9、会同安质部门结合工程实际制定预防质量通病、安全事故、保护环境和水土保持、文明施工等措施,协助调查分析安全、质量事故,对已发生或潜在工程质量不合格信息进行分析、记录和改进,对不合格或质量事故,组织实施纠正措施。
10、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拟定推广步骤,组织试验、试点,其成果、工艺标准经过权威机构鉴定后推广。
11、组织项目内技术攻关和开展QC活动,记录活动情况,整理上报活动成果。
12、提报下月和下季(年)度施工建议计划,同时提出主要材料、主要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调配等计划资料报项目部主管部门,据月计划制定本项目的旬、日作业计划并下达给班组。
13、协助组建现场工地试验室,督促作好试验工作。
14、认真执行调度值班制度。
掌握工程进度,填绘示意图表,了解现场存在问题,及时通报有关业务部门,按时报送生产简报、快报及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