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七年级下学期数学4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江苏省2022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份月考数学试卷 (2)

江苏省2022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份月考数学试卷 (2)

江苏省七年级下学期4月份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仅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a2=3a3B.a6÷a2=a3C.(a2)3=a6D.3a2﹣2a=a22.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2a+b)(2b﹣a)B.(x+1)(﹣x﹣1)C.(﹣m﹣n)(﹣m+n)D.(3x﹣y)(﹣3x+y)3.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x+3)(x﹣2)=x2+x﹣6 B.a x﹣ay﹣1=a(x﹣y)﹣1C.8a2b3=2a2•4b3D.x2﹣4=(x+2)(x﹣2)4.若x是不为0的有理数,已知M=(x2+1)(x2﹣1),N=(x2+1)2,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A.M>N B.M<N C.M=N D.无法确定5.2(3+1)(32+1)(34+1)(38+1)(316+1)(332+1)+1的个位数字为()A.1B.3C.7D.96.已知9m =,3n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m﹣n=1 B.2m﹣n=3 C.2m+n=3 D.=37.如图所示,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和b,如果a+b=10,ab=20,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10 B.20 C.30 D.408.△ABC中三边长a,b,c满足条件|a﹣2|+b2﹣6b+9=0,则c边不可能为()A.1B.2C.3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揭示了当今雾霾对人们生活的极大危害,同时它也给我们普及了PM 2.5是指大气压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0.若(|a﹣3|﹣1)0+(2a﹣1)﹣4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是.11.已知x(x﹣1)﹣(x2﹣y)=﹣2,则﹣xy=.12.把多项式﹣16x3+40x2y提出一个公因式﹣8x2后,另一个因式是.13.若(2x﹣3)x+3=1,则x=.14.已知a=2﹣100,b=3﹣75,c=5﹣50,将a、b、c用“<”从小到大连接起来:.15.我们规定一种运算:,例如,.按照这种运算规定,当x=时,.16.若3x+4y﹣3=0,则8x﹣2•16y+1=.17.已知x﹣6y=5,那么x2﹣6xy﹣30y的值是.18.已知9a•5•15b=36•55,则b﹣a=.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6分)19.计算(1)(﹣)﹣3﹣(3.14﹣π)0+()202X×(﹣2)202X(2)a•a2•(﹣a)3+(﹣2a3)2﹣a8÷a2(3)(2x﹣5y+1)(﹣2x+5y+1)(4)﹣2a2(12ab+b2)﹣5ab(a2﹣ab)20.因式分解(1)a3﹣4ab2(2)3x(a﹣b)﹣6y(b﹣a)(3)(x2+y2)2﹣4x2y2(4)81x4﹣72x2y2+16y4.21.先化简,再求值已知代数式(ax﹣3)(2x+4)﹣x2﹣b化简后,不含有x2项和常数项.(1)求a、b的值;(2)求(b﹣a)(﹣a﹣b)+(﹣a﹣b)2﹣a(2a+b)的值.22.已知n为正整数,且x2n=4(1)求x n﹣3•x3(n+1)的值;(2)求9(x3n)2﹣13(x2)2n的值.23.已知4x=m,8y=n.(1)求22x+3y;(2)求26x﹣9y.24.小颖家开了甲、乙两个超市,两个超市在3月份的销售额均为a万元,在4月份和5月份这两个月中,甲超市的销售额平均每月增长x%,而乙超市的销售额平均每月减少x%.(1)5月份甲超市的销售额比乙超市多多少?(2)如果a=150,x=2,那么5月份甲超市的销售额比乙超市多多少万元?25.阅读理解题有些大数值问题可以通过用字母代替数转化成整式问题来解决,请先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再解答后面的问题.例:若x=123456789×123456786,y=123456788×123456787,试比较x,y的大小.解:设123456788=a,那么x=(a+1)(a﹣2)=a2﹣a﹣2y=a(a﹣1)=a2﹣a,∵x﹣y=(a2﹣a﹣2)﹣(a2﹣a)=﹣2<0∴x<y看完后,你学到了这种方法吗?再亲自试一试吧,你准行!问题:计算:1.202X×0.202X×2.4030﹣1.202X3﹣1.202X×0.202X2.26.所谓完全平方式,就是对于一个整式A,如果存在另一个整式B,使A=B2,则称A 是完全平方式,例如:a4=(a2)2、4a2﹣4a+1=(2a﹣1)2.(1)下列各式中完全平方式的编号有;①a6;②x2+4x+4y2;③4a2+2ab+b2;④a2﹣ab+b2;⑤x2﹣6x﹣9;⑥a2+a+0.25(2)若4x2+5xy+my2和x2﹣nxy+y2都是完全平方式,求(m ﹣)﹣1的值;(3)多项式9x2+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能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加上的单项式可以是哪些?(请罗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直接写答案)27.实践操作题如图,有足够多的边长为a的小正方形(A类)、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B类)以及边长为b的大正方形(C类),发现利用图①中的三种材料各若干可以拼出一些长方形来解释某些等式.比如图②可以解释为:(a+2b)(a+b)=a2+3ab+2b2(1)取图①中的若干个(三种图形都要取到)拼成一个长方形,使其面积为(3a+b)(2a+2b),在下面虚框③中画出图形,并根据图形回答(3a+b)(2a+2b)=;(2)若取其中的若干个(三种图形都要取到)拼成一个长方形,使其面积为a2+5ab+6b2.根据你所拼成的长方形可知,多项式a2+5ab+6b2可以分解因式为;(3)若现在有3张A类纸片,6张B类纸片,10张C类纸片,每种纸片至少取一张,把取出的这些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则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最长可以是;(4)若取其中的六张B类卡片拼成一个如图④所示的长方形,通过不同方法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你能得到什么等式?并用乘法法则说明这个等式成立.七年级下学期月考数学试卷(4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仅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a2=3a3B.a6÷a2=a3C.(a2)3=a6D.3a2﹣2a=a2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可判断A、D,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可判断B,根据幂的乘方,可判断C.解答:解: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A错误;B、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B错误;C、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故C正确;D、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运算,根据法则计算是解题关键.2.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2a+b)(2b﹣a) B.(x+1)(﹣x﹣1) C.(﹣m﹣n)(﹣m+n)D.(3x﹣y)(﹣3x+y)考点:平方差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解答: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m﹣n)(﹣m+n),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3.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x+3)(x﹣2)=x2+x﹣6 B.a x﹣ay﹣1=a(x﹣y)﹣1C.8a2b3=2a2•4b3D.x2﹣4=(x+2)(x﹣2)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分析:根据分解因式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是多项式乘法,不是因式分解,错误;B 、右边不是积的形式,错误;C、不是把多项式化成整式的积,错误;D、是平方差公式,x2﹣4=(x+2)(x﹣2),正确.故选D.点评: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应用分解因式的定义来判断.4.若x是不为0的有理数,已知M=(x2+1)(x2﹣1),N=(x2+1)2,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A.M>N B.M<N C.M=N D.无法确定考点:完全平方公式;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平方差公式.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对M进行化简,将N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即可比较两者的大小.解答:解:∵M=(x2+1)(x2﹣1)=x4﹣1,N=(x2+1)2=x4+2x2+1,x是不为0的有理数,∴N>M,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几个特征:①左边是两个数的和的平方;②右边是一个三项式,其中首末两项分别是两项的平方,都为正,中间一项是两项积的2倍;其符号与左边的运算符号相同.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相乘,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a+b)(a﹣b)=a2﹣b2.5.2(3+1)(32+1)(34+1)(38+1)(316+1)(332+1)+1的个位数字为()A.1B.3C.7D.9考点:平方差公式;尾数特征.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中2变形为(3﹣1)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3﹣1)(3+1)(32+1)(34+1)(38+1)(316+1)(332+1)+1=(32﹣1)(32+1)(34+1)(38+1)(316+1)(332+1)+1=(34﹣1)(34+1)(38+1)(316+1)(332+1)+1=(38﹣1)(38+1)(316+1)(332+1)+1=(316﹣1)(316+1)(332+1)+1=(332﹣1)(332+1)+1=364﹣1+1=364,则结果的个位数字为1.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6.已知9m =,3n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m﹣n=1 B.2m﹣n=3 C.2m+n=3 D .=3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由9m =,可得32m =,即可得32m=3×3n=3n+1,从而可判断出答案.解答:解:∵9m =,∴32m =,∴32m=3×3n=3n+1,∴2m=n+1,即2m﹣n=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7.如图所示,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和b,如果a+b=10,ab=20,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10 B.20 C.30 D.40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意得到S阴影部分=S△BCD+S正方形CEFG﹣S△BGF,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得S阴影部分=•a•a+b2﹣•b•(a+b),变形后得到S阴影部分=[(a+b)2﹣3ab],然后把a+b=10,ab=20整体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S阴影部分=S△BCD+S正方形CEFG﹣S△BGF=•a•a+b2﹣•b•(a+b)=a2+b2﹣ab ﹣b2=[(a2+b2)﹣ab]=[(a+b)2﹣3ab],当a+b=10,ab=20时,S阴影部分=[102﹣3×20]=2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先进行整式的乘方运算,再进行整式的乘除运算,然后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也考查了整体思想的运用.8.△ABC中三边长a,b,c满足条件|a﹣2|+b2﹣6b+9=0,则c边不可能为()A.1B.2C.3D.4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已知等式左边后三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根据非负数之和为0,非负数分别为0求出a与b的值,即可得出第三边c的范围.解答:解:∵|a﹣2|+b2﹣6b+9=|a﹣2|+(b﹣3)2=0,∴a=2,b=3,∵△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b﹣a<c<b+a,∴3﹣2<c<3+2,即1<c<5.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揭示了当今雾霾对人们生活的极大危害,同时它也给我们普及了PM 2.5是指大气压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5×10﹣6.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 0025=2.5×10﹣6,故答案为:2.5×10﹣6.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 ×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0.若(|a﹣3|﹣1)0+(2a﹣1)﹣4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是a≠2且a≠4且a≠.考点: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分析:根据零指数幂有意义的条件,负整数指数幂有意义的条件,可得|a﹣3|﹣1≠0且2a﹣1≠0,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a﹣3|﹣1)0+(2a﹣1)﹣4有意义,∴|a﹣3|﹣1≠0且2a﹣1≠0,解得a≠2且a≠4且a≠.故答案为:a≠2且a≠4且a≠.点评: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a﹣3|﹣1≠0且2a﹣1≠0.11.已知x(x﹣1)﹣(x2﹣y)=﹣2,则﹣xy=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已知的式子可以化成x﹣y=2的形式,所求的式子可以化成(x﹣y)2代入求解即可.解答:解:x(x﹣1)﹣(x2﹣y)=﹣2,即x2﹣x﹣x2+y=﹣2,则x﹣y=2.故原式=(x﹣y)2=×4=2.故答案是:2.点评: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化简求值,正确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把所求的式子化成(x﹣y)2的形式是关键.12.把多项式﹣16x3+40x2y提出一个公因式﹣8x2后,另一个因式是2x﹣5y.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分析:根据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6x3+40x2y=﹣8x2•2x+(﹣8x2)•(﹣5y)=﹣8x2(2x﹣5y),所以另一个因式为2x﹣5y.故答案为:2x﹣5y.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把多项式的各项写成公因式与另一个因式相乘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13.若(2x﹣3)x+3=1,则x=﹣3或2或1.考点:零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类讨论.分析:分别根据x+3=0且2x﹣3≠0,2x﹣3=1,2x﹣3=﹣1且x+3为偶数三种情况讨论.解答:解:(1)当x+3=0且2x﹣3≠0,解得x=﹣3;(2)当2x﹣3=1时,解得x=2;(3)2x﹣3=﹣1且x+3为奇数时无解.(4)当2x﹣3=﹣1,即x=1时,x+3=4,原式成立,故x=﹣3或2或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非0数的0次幂等于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1的任何次幂等于1;﹣1的偶次幂等于1.14.已知a=2﹣100,b=3﹣75,c=5﹣50,将a、b、c用“<”从小到大连接起来:b<c<a.考点:实数大小比较;负整数指数幂.分析:首先将a,b,c化成分数形式再比较大小.解答:解:∵a=2﹣100==,b=3﹣75==,c=5﹣50==,∴b<c<a,故答案为:b<c<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和实数的大小比较,掌握负整数指数幂:a﹣p=(a≠0,p为正整数),将分母化为指数相同的幂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我们规定一种运算:,例如,.按照这种运算规定,当x=5时,.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新定义.分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所求式子化为普通方程,整理后求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x+1)(x﹣1)﹣(x﹣2)(x+3)=0,整理得:x2﹣1﹣(x2+x﹣6)=﹣x+5=0,解得:x=5.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属于新定义题型,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6.若3x+4y﹣3=0,则8x﹣2•16y+1=2.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首先根据3x+4y﹣3=0,求出3x+4y的值是多少;然后根据8x﹣2•16y+1=23x﹣6•24y+4=23x+4y﹣2,求出8x﹣2•16y+1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3x+4y﹣3=0,∴3x+4y=3,∴8x﹣2•16y+1=23x﹣6•24y+4=23x+4y﹣2=23﹣2=2,∴8x﹣2•16y+1的值是2.故答案为:2.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a m)n=a mn(m,n是正整数);②(ab)n=a n b n(n是正整数).(2)此题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底数必须相同;②按照运算性质,只有相乘时才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17.已知x﹣6y=5,那么x2﹣6xy﹣30y的值是25.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分析:原式后两项提取公因式,把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x﹣6y=5,即6y=x﹣5,∴原式=x2﹣6y(x+5)=x2﹣(x+5)(x﹣5)=x2﹣x2+25=25.故答案为:25.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熟练掌握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8.已知9a•5•15b=36•55,则b﹣a=.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负整数指数幂.分析:先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得到9a•5•15b=32a•5•(3b•5b)=32a+b•51+b,由9a•5•15b=36•55,得出32a+b•51+b =36•55,那么2a+b=6,1+b=5,求出a与b的值,再代入b﹣a,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9a•5•15b=32a•5•(3b•5b)=32a+b•51+b,9a•5•15b=36•55,∴32a+b•51+b=36•55,∴2a+b=6,1+b=5,∴b=4,a=1,∴b﹣a=4﹣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负整数指数幂,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6分)19.计算(1)(﹣)﹣3﹣(3.14﹣π)0+()202X×(﹣2)202X(2)a•a2•(﹣a)3+(﹣2a3)2﹣a8÷a2(3)(2x﹣5y+1)(﹣2x+5y+1)(4)﹣2a2(12ab+b2)﹣5ab(a2﹣ab)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负整数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三项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变形,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则,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3)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变形,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即可得到结果;(4)原式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8﹣1+(﹣×)202X×(﹣)=﹣;(2)原式=﹣a6+4a6﹣a6=2a6;(3)原式=1﹣(2x﹣5y)2=1﹣4x2+20xy﹣25y2;(4)原式=﹣24a3b﹣2a2b2﹣5a3b+5a2b2=﹣29a3b+3a2b2.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以及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因式分解(1)a3﹣4ab2(2)3x(a﹣b)﹣6y(b﹣a)(3)(x2+y2)2﹣4x2y2(4)81x4﹣72x2y2+16y4.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1)先提取公因式a,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2)先提取公因式3(a﹣b),然后整理即可得解;(3)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因式即可;(4)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解:(1)a3﹣4ab2,=a(a2﹣4b2),=a(a+2b)(a﹣2b);(2)3x(a﹣b)﹣6y(b﹣a),=3x(a﹣b)+6y(a﹣b),=3(a﹣b)(x+2y);(3)(x2+y2)2﹣4x2y2,=(x2+2xy+y2)(x2﹣2xy+y2),=(x+y)2(x﹣y)2;(4)81x4﹣72x2y2+16y4,=(9x2﹣4y2)2,=(3x+2y)2(3x﹣2y2).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21.先化简,再求值已知代数式(ax﹣3)(2x+4)﹣x2﹣b化简后,不含有x2项和常数项.(1)求a、b的值;(2)求(b﹣a)(﹣a﹣b)+(﹣a﹣b)2﹣a(2a+b)的值.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分析:(1)先算乘法,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出关于a、b的方程,求出即可;(2)先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1)(ax﹣3)(2x+4)﹣x2﹣b=2ax2+4ax﹣6x﹣12﹣x2﹣b=(2a﹣1)x2+(4a﹣6)x+(﹣12﹣b),∵代数式(ax﹣3)(2x+4)﹣x2﹣b化简后,不含有x2项和常数项.,∴2a﹣1=0,﹣12﹣b=0,∴a=,b=﹣12;(2)∵a=,b=﹣12,∴(b﹣a)(﹣a﹣b)+(﹣a﹣b)2﹣a(2a+b)=a2﹣b2+a2+2ab+b2﹣2a2﹣ab=ab=×(﹣12)=﹣6.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的应用,能正确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难度适中.22.已知n为正整数,且x2n=4(1)求x n﹣3•x3(n+1)的值;(2)求9(x3n)2﹣13(x2)2n的值.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1)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及幂的乘方法则将原式化简为(x2n)2,再把x2n=4代入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及幂的乘方法则将原式化简为9(x2n)3﹣13(x2n)2,再把x2n=4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x2n=4,∴x n﹣3•x3(n+1)=x n﹣3•x3n+3=x4n=(x2n)2=42=16;(2)∵x2n=4,∴9(x3n)2﹣13(x2)2n=9x6n﹣13x4n=9(x2n)3﹣13(x2n)2=9×43﹣13×42=576﹣208=36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幂的乘方与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熟知幂的乘方法则是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已知4x=m,8y=n.(1)求22x+3y;(2)求26x﹣9y.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分析:分别将4x,8y化为底数为2的形式,然后分别代入(1)(2)求解即可.解答:解:(1)∵4x=m,8y=n,∴22x=m,23y=n,(1)22x+3y=22x•23y=mn;②26x﹣9y=26x÷29y=(22x)3÷(23y)3=.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以及幂的乘方,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小颖家开了甲、乙两个超市,两个超市在3月份的销售额均为a万元,在4月份和5月份这两个月中,甲超市的销售额平均每月增长x%,而乙超市的销售额平均每月减少x%.(1)5月份甲超市的销售额比乙超市多多少?(2)如果a=150,x=2,那么5月份甲超市的销售额比乙超市多多少万元?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专题:应用题.分析:先列出两超市3~5月的销售额的表格.(1)用5月份甲超市的销售额﹣乙超市的销售额;(2)将a=150,x=2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两超市3~5月的销售额可列表格如下:3月份4月份5月份甲超市销售额 a a(1+x%)a(1+x%)(1+x%)=a(1+x%)2乙超市销售额 a a(1﹣x%)a(1﹣x%)(1﹣x%)=a(1﹣x%)2(1)5月份甲超市与乙超市的差额为a(1+x%)2﹣a(1﹣x%)2=4ax%(万元);…(2)当a=150,x=2时,代入(1)中的化简式得4ax%=12(万元).…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分别得到甲、乙两个超市各月的销售额.25.阅读理解题有些大数值问题可以通过用字母代替数转化成整式问题来解决,请先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再解答后面的问题.例:若x=123456789×123456786,y=123456788×123456787,试比较x,y的大小.解:设123456788=a,那么x=(a+1)(a﹣2)=a2﹣a﹣2y=a(a﹣1)=a2﹣a,∵x﹣y=(a2﹣a﹣2)﹣(a2﹣a)=﹣2<0∴x<y看完后,你学到了这种方法吗?再亲自试一试吧,你准行!问题:计算:1.202X×0.202X×2.4030﹣1.202X3﹣1.202X×0.202X2.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专题:阅读型.分析:设0.202X=a,则1.202X=1+a,2.4030=2a,原式变形后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设0.202X=a,则1.202X=1+a,2.4030=2a,原式=(1+a)a×2a﹣(1+a)3﹣a2(1+a)=2a2+2a3﹣a2﹣a3﹣1﹣a﹣2a﹣2a2﹣a2﹣a3=﹣2a2﹣3a﹣1=﹣2×0.202X2﹣3×(0.202X)﹣1=﹣1.6857045.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6.所谓完全平方式,就是对于一个整式A,如果存在另一个整式B,使A=B2,则称A是完全平方式,例如:a4=(a2)2、4a2﹣4a+1=(2a﹣1)2.(1)下列各式中完全平方式的编号有①②⑥;①a6;②x2+4x+4y2;③4a2+2ab+b2;④a2﹣ab+b2;⑤x2﹣6x﹣9;⑥a2+a+0.25(2)若4x2+5xy+my2和x2﹣nxy+y2都是完全平方式,求(m﹣)﹣1的值;(3)多项式9x2+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能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加上的单项式可以是哪些?(请罗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直接写答案)考点:完全平方式.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求出m与n的值,即可确定出原式的值;(3)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解答:解:(1)①a6=(a2)3;②x2+4x+4y2,不是完全平方式;③4a2+2ab+b2=(2a+b)2;④a2﹣ab+b2,不是完全平方式;⑤x2﹣6x﹣9,不是完全平方式;⑥a2+a+0.25=(a+)2,各式中完全平方式的编号有①②⑥;(2)∵4x2+5xy+my2和x2﹣nxy+y2都是完全平方式,∴m=,n=±1,当n=1时,原式=;当n=﹣1时,原式=;(3)单项式可以为﹣1,﹣9x2,6x,﹣6x.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7.实践操作题如图,有足够多的边长为a的小正方形(A类)、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B类)以及边长为b的大正方形(C类),发现利用图①中的三种材料各若干可以拼出一些长方形来解释某些等式.比如图②可以解释为:(a+2b)(a+b)=a2+3ab+2b2(1)取图①中的若干个(三种图形都要取到)拼成一个长方形,使其面积为(3a+b)(2a+2b),在下面虚框③中画出图形,并根据图形回答(3a+b)(2a+2b)=6a2+8ab+2b2;(2)若取其中的若干个(三种图形都要取到)拼成一个长方形,使其面积为a2+5ab+6b2.根据你所拼成的长方形可知,多项式a2+5ab+6b2可以分解因式为(a+2b)(a+3b);(3)若现在有3张A类纸片,6张B类纸片,10张C类纸片,每种纸片至少取一张,把取出的这些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则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最长可以是a+3b;(4)若取其中的六张B类卡片拼成一个如图④所示的长方形,通过不同方法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你能得到什么等式?并用乘法法则说明这个等式成立.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专题:应用题.分析:(1)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和面积公式得出即可;(2)根据图形和面积公式得出即可;(3)由完全平方公式可得三种纸片拼出一个正方形,可以让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b,a+2b,a+3b,由此即可确定拼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4)用两种方法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即整个矩形面积减去6个B类卡片和阴影部分矩形的面积列式即可.解答:解:(1)如图:(3a+b)(2a+2b)=6a2+8ab+2b2;(2)a2+5ab+6b2=(a+2b)(a+3b);(3)∵有3张A类纸片,6张B类纸片,10张C类纸片,∴由完全平方公式可得每种纸片至少取一张,把取出的这些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可以让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b,a+2b,a+3b,所以拼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最长可以为a+3b;(4)整个矩形面积为:(a+2b)(a+b),6个B类卡片的面积为:6ab,阴影部分矩形的面积为:(2b﹣a)(b﹣a),(a+2b)(a+b)﹣6ab=a2+2b2﹣3ab,(2b﹣a)(b﹣a)=a2+2b2﹣3ab,∴(a+2b)(a+b)﹣6ab=(2b﹣a)(b﹣a),故答案为:6a2+8ab+2b2;(a+2b)(a+3b);a+3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解因式的应用,长方形的面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图形的能力和化简能力.。

七年级第二学期4月份月考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4月份月考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4月份月考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4的算术平方根是±2B .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0、1C .﹣27的立方根是﹣3D .﹣a 一定没有平方根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4是16的平方根B 2C .116的平方根是14D 53.下列数中π、227 3.1416,3.2121121112…(每两个2之间多一个1),0.3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m -一定表示负数B .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为0和1C .倒数是本身的数为1D .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530b -= )A .0B .±2C .2D .46.给出下列说法:①﹣0.064的立方根是±0.4;②﹣9的平方根是±3;=﹣;④0.01的立方根是0.0000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7.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4B 34;C 38D 348.在实数227-π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9.若a 、b 为实数,且满足|a -2|0,则b -a 的值为( )A .2B .0C .-2D .以上都不对10.下列说法:①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②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③某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非负数;④16的平方根是±4,用式子表示是4=±.⑤若a ≥0,则2a =,其中错误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1.若实数a 、b 满足240a b ++-=,则a b=_____. 12.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1x -和2x -,则x 的值为_______.13.现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任意有理数a 、b ,都有a ⊗b=a 2﹣b ,例如3⊗2=32﹣2=7,2⊗(﹣1)=_____.14.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输入n=100,输出结果是501;若输入n=25,输出结果是631,若开始输入的n 值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开始输入的n 值可以是________.15.若()221210a b c -+++-=,则a b c ++=__________.16.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17.若x <0,则323x x +等于____________.18.如图,数轴上的点A 能与实数15,3,,22---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19.若实数x ,y (2230x y ++=,则22x y --的值______. 20.若x ,y 为实数,且|2|30x y ++-=,则(x+y) 2012的值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下列等式:111122=-⨯,1112323=-⨯,1113434=-⨯,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1111111113111223342233444++=-+-+-=-=⨯⨯⨯. (1)观察发现:1n(1)n =+__________1111122334n(1)n ++++=⨯⨯⨯+ . (2)初步应用:利用(1)的结论,解决以下问题“①把112拆成两个分子为1的正的真分数之差,即112= ;②把112拆成两个分子为1的正的真分数之和,即112= ; ( 3 )定义“⊗”是一种新的运算,若1112126⊗=+,11113261220⊗=++,111114*********⊗=+++,求193⊗的值. 22.规律探究,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111111434a ⎛⎫==⨯- ⎪⨯⎝⎭ 第2个等式:2111147347a ⎛⎫==⨯- ⎪⨯⎝⎭ 第3个等式:311117103710a ⎛⎫==⨯- ⎪⨯⎝⎭ 第4个等式:41111101331013a ⎛⎫==⨯- ⎪⨯⎝⎭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以上规律写出第5个等式:=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2)用含n 的式子表示第n 个等式:=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n 为正整数) (3)求1234100a a a a a +++++ 23.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 (﹣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2③,读作“2的圈3次方”,(﹣3)÷(﹣3)÷(﹣3)÷(﹣3)记作(﹣3)④,读作“﹣3的圈4次方”,一般地,把n a a a a a ÷÷÷÷个(a≠0)记作a ,读作“a 的圈n 次方”.初步探究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③=________,1)2-(⑤=________; (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 .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都等于1; B .对于任何正整数n ,1=1; C .3④=4③ D .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1)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3)④=________;5⑥=________;1)2-(⑩=________.(2)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 的圈n 次方写成幂的形式等于________;(3)算一算:()3242162÷+-⨯④.24.已知2a -的平方根是2±,33a b --的立方根是3,整数c 满足不等式1c c <+. (1)求,,a b c 的值.(2)求2232a b c ++的平方根.25.阅读下列解题过程:为了求23501222...2+++++的值,可设23501222...2S =+++++,则2345122222...2S =+++++,所以得51221S S -=-,所以5123505121:1222...221S =-+++++=-,即;仿照以上方法计算:(1)2320191222...2+++++= .(2)计算:2320191333...3+++++(3)计算:101102103200555...5++++26.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写出来,而121的小数部分.请解答下列问题:(1_______,小数部分是_________;(2)的小数部分为a b ,求a b +(3)已知:100x y +=+,其中x 是整数,且01y <<,求24x y +-的平方根。

江苏省淮安市七年级下学期数学4月月考试卷

江苏省淮安市七年级下学期数学4月月考试卷

江苏省淮安市七年级下学期数学4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9七下·重庆期中) 如图,直线a、b和c相交,下列说法:①∠1与∠2是对顶角;②∠1与∠3是同位角;③∠2与∠3是内错角;④∠2与∠4是同旁内角;其中正确的有()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2. (2分) (2019七下·白水期末) 若点在第二象限,则点在()A . 第四象限B . 第三象限C . 第二象限D . 第一象限3. (2分)在实数、、、、中,无理数有()个。

A . 1B . 2C . 3D . 44. (2分) (2020七下·岱岳期中) 如图,在△ABC中,AD⊥BC , AE平分∠BAC ,若∠BAE=30°,∠CAD =20°,则∠B=()A . 45°B . 60°C . 50°D . 55°5. (2分) 16的平方根是()A . ±4B . ±2C . -2D . 26. (2分) (2020八上·青岛期末) 如图是老北京城一些地点的分布示意图.在图中,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轴、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如下四个结论:①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5,);②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0,);③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④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上述结论中,所有符合题意结论的序号是()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④D . ①②③④7. (2分)(2017·巴中) 如图,直线l1∥l2∥l3 ,点A,B,C分别在直线l1、l2、l3上,若∠1=72°,∠2=48°,则∠ABC=()A . 24°B . 120°C . 96°D . 132°8. (2分) (2020七上·奉化期末) 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这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是()A . 垂线段最短B .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 .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 .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9. (2分)如图是中国象棋的一盘残局,如果用(4,0)表示“帅”的位置, 用(3,9)表示“将”的位置,那么“炮”的位置应表示为()A . (8,7)B . (7,8)C . (8,9)D . (8,8)10. (2分) (2019八上·盐田期中) 16的平方根是()A . ±4B . 4C . -4D . 8二、填空题 (共6题;共10分)11. (1分) (2018八上·灌云月考) 已知5x﹣2的立方根是﹣3,则x的值是________.12. (1分) (2019七下·甘井子期中) 比较大小: ________ 填“ ”、“ ”或“ ” .13. (1分)有一个英文单词的字母顺序对应如图中的有序数对分别为(1,2),(1,3),(2,3),(5,1),请你把这个英文单词写出来或者翻译成中文为________.14. (5分)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已知:直线l及其外一点A.求作:l的平行线,使它经过点A.小云的作法如下:①在直线l上任取两点B,C;②以A为圆心,以BC长为半径作弧;以C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D;③作直线AD.直线AD即为所求.老师说:“小云的作法正确.”请回答:小云的作图依据是________.15. (1分) (2017七下·东城期中) 已知点到轴的距离等于到轴的距离的倍,则的值为________.16. (1分) (2019七下·来宾期末) 如图,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那么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三、解答题 (共10题;共89分)17. (10分)求下列各式的值:(1);(2) - ;(3) - + ;(4) - + .18. (10分) (2020八下·江阴月考)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1),OA=AC,∠OAC=90°,点D为x轴上一动点,以AD为边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1)当点D在线段OC上时(不与点O、C重合),则线段CF与OD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2)当点D在线段OC的延长线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3)设D点坐标为(t,0),当D点从O点运动到C点时,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E点坐标,求出E点所满足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E点所经过的路径长.19. (5分) (2019七下·青山月考) 如图,已知∠EFG+∠BDG=180°,∠DEF=∠B,求证:∠AED=∠C.20. (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写出点A的坐标;(2)将线段OA向上平移两次,每次平移1个单位,再将线段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线段O′A′,写出点O、A的对应点O′、A′的坐标;(3)在图中画出与线段OA相等的两条不同的线段.21. (10分) (2018九上·江海期末) 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2,8).(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此抛物线的对称轴;(2)判断点B(-1,-4)是否在此抛物线上.22. (5分) (2019七下·高安期中) 如图,若∠ADE=∠ABC,BE⊥AC于E,MN⊥AC于N,试判断∠1与∠2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3. (15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DE∥AC,CE∥BD.(1)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2)若∠ACB=30°,菱形OCED的面积为,求AC的长.24. (7分)观察图1: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是1,我们可以得到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1)图1中阴影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并由面积求正方形的边长,可得边长AB长为________;(2)在图2:3×3正方形方格中,由题(1)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设计一个方案画出长为的线段,并说明理由.25. (10分) (2019七上·句容期末)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E,射线EG在∠AEC内(如图1).(1)若∠BEC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3倍,则∠BEC=________°;(2)在(1)的条件下,若∠CEG比∠AEG小25度,求∠AEG的大小;(3)若射线EF平分∠AED,∠FEG=m°(m>90°)(如图2),则∠AEG﹣∠CEG=________°(用m的代表式表示).26. (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变换成△OA1B1 ,第二次将△QA1B1变换成△OA2B2 ,第三次将△OA2B2变换成△OA3B3 .已知A(1,3),A1(2,3),A2(4,3),A3(8,3);B(2,0),B1(4,0),B2(8,0),B3(16,0)(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三角形的变化规律,若再将△OA3B3变换成△OA4B4 ,则点A4的坐标为________,点B4的坐标为________;(2)若按第(1)题找到的规律将△OAB进行n次变换,得到△OAnBn ,则点An的坐标为________,点Bn的坐标为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填空题 (共6题;共10分)11-1、12-1、13-1、14-1、15-1、16-1、三、解答题 (共10题;共89分)17-1、17-2、17-3、17-4、18-1、18-2、19-1、20-1、20-2、20-3、21-1、21-2、22-1、23-1、23-2、24-1、24-2、25-1、25-2、25-3、26-1、26-2、。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4月份月考测试卷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4月份月考测试卷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4月份月考测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已知: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例:,令关于的函数(是正整数),例:=1,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或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4的算术平方根是±2 B .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0、1 C .﹣27的立方根是﹣3 D .﹣a 一定没有平方根3.对于实数a ,我们规定,用符号a ⎡⎤⎣⎦表示不大于a 的最大整数,称a ⎡⎤⎣⎦为a 的根整数,例如:93⎡⎤=⎣⎦,103⎡⎤=⎣⎦.我们可以对一个数连续求根整数,如对5连续两次求根整数:5221.若对x 连续求两次根整数后的结果为1,则满足条件的整数x 的最大值为( ) A .5B .10C .15D .164.实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 .ac >0B .|b |<|c |C .a >﹣dD .b +d >0 5.已知|x |=2,y 2=9,且xy <0,则x +y 的值为( ) A .1或﹣1 B .-5或5 C .11或7 D .-11或﹣7 6.某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这样的数有( )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7.33x y ,则x 和y 的关系是( ). A .x =y =0 B .x 和y 互为相反数 C .x 和y 相等D .不能确定8.有下列说法:①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②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③负数没有立方根;④17-是17的平方根.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9.下列实数中,..31-4π0-8647,3,,,,,无理数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10.7和6- ) A 76B 67C 76+D .76)-二、填空题11.定义一种对正整数n 的“F”运算:①当n 为奇数时,结果为3n+5;②当n 为偶数时,结果为2k n (其中k 是使2kn为奇数的正整数),并且运算重复进行.例如:取n=26,则:若449n =,则第201次“F”运算的结果是 . 12.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点如图所示,化简()()222a a b c b c ++---=__________.13.a 是10的整数部分,b 的立方根为-2,则a+b 的值为________. 14.m 的平方根是n +1和n ﹣5;那么m +n =_____. 15.27的立方根为 .16.实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a b b a ++-=___________.17.已知,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求31ab c d -+++=_____. 18.已知实数x 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2a +1和3-4a ,实数y 的立方根为-a ,则2x y +的值为______.19.若x 、y 分别是811-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则2x -y 的值为________. 20.如图,数轴上的点A 能与实数15,3,,22---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规律探究,观察下列等式: 第1个等式:111111434a ⎛⎫==⨯- ⎪⨯⎝⎭ 第2个等式:2111147347a ⎛⎫==⨯- ⎪⨯⎝⎭ 第3个等式:311117103710a ⎛⎫==⨯- ⎪⨯⎝⎭第4个等式:41111101331013a ⎛⎫==⨯- ⎪⨯⎝⎭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以上规律写出第5个等式:=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2)用含n 的式子表示第n 个等式:=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n 为正整数) (3)求1234100a a a a a +++++22.观察下列各式:111122-⨯=-+; 11112323-⨯=-+; 11113434-⨯=-+; …(1)你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用含n 的式子表示; (2)用以上规律计算:1111223⎛⎫⎛⎫-⨯+-⨯+ ⎪ ⎪⎝⎭⎝⎭11113420172018⎛⎫⎛⎫-⨯+⋅⋅⋅+-⨯ ⎪ ⎪⎝⎭⎝⎭23.观察下列两个等式:1122133-=⨯+,2255133-=⨯+,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 1a b ab -=+成立的一对有理数,a b 为“共生有理数对”,记为(),a b ,如:数对12,3⎛⎫ ⎪⎝⎭,25,3⎛⎫⎪⎝⎭,都是“共生有理数对”. (1)判断下列数对是不是“共生有理数对”,(直接填“是”或“不是”).(2,1)- ,(13,2) .(2)若 5,2a ⎛⎫-⎪⎝⎭是“共生有理数对”,求a 的值; (3)若(),m n 是“共生有理数对”,则(),n m --必是“共生有理数对”.请说明理由; (4)请再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 “共生有理数对”为 (注意:不能与题目中已有的“共生有理数对”重复). 24.请回答下列问题:(1介于连续的两个整数a 和b 之间,且a b <,那么a = ,b = ;(2)x 2的小数部分,y 1的整数部分,求x = ,y = ;(3)求)yx -的平方根.25.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如何计算1111122334910++++⨯⨯⨯⨯呢?小明带领的数学活动小组通过探索完成了这道题的计算.他们的解法如下: 解:原式1111111(1)()()()22334910=-+-+-++- 1110=- 910=请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111112233420192020++++⨯⨯⨯⨯;(2)计算:111126129900++++; (3)利用上述方法,求式子111115599131317+++⨯⨯⨯⨯的值. 26.规律探究计算:123499100++++⋅⋅⋅++如果一个个顺次相加显然太繁杂,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式子的特点,发现运用加法的的运算律,可简化计算, 提高计算速度.()()()12349910011002995051101505050++++⋅⋅⋅++=++++⋅⋅⋅++=⨯=计算:(1)246898100++++⋅⋅⋅++(2)()()()()22334100101a m a m a m a m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新定义的运算逐项进行计算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 A. ==0-0=0,故A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所以,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 =,= ,当k=3时,==0,= =1,此时,故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设n为正整数,当k=4n时,==n-n=0,当k=4n+1时,==n-n=0,当k=4n+2时,==n-n=0,当k=4n+3时,==n+1-n=1,所以或1,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明确运算的法则,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分析】根据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A错误;B、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0,故B错误;C、(-3)3=-27,所以-27的立方根是-3,故C正确;D、﹣a大于或等于0时,可以有平方根,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熟记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注意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异同.3.C解析:C【分析】对各选项中的数分别连续求根整数即可判断得出答案.【详解】解:当x=5时,5221,满足条件;当x=10时,10331,满足条件;当x=15时,15331,满足条件;当x=16时,16442,不满足条件;∴满足条件的整数x的最大值为15,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估算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4.D解析:D【分析】根据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大小,结合实数运算法则可得.【详解】根据数轴,﹣4<a<﹣3,﹣2<b<﹣1,0<c<1,2<d<3,∵﹣4<a<﹣3,0<c<1,∴ac<0,故A错误;∵﹣2<b<﹣1,0<c<1,∴1<|b|<2,0<|c|<1,故|c|<|b|,故B错误;∵﹣4<a<﹣3,2<d<3,∴﹣3<﹣d<﹣2,故a<﹣d,故C错误;∵﹣2<b<﹣1,2<d<3,∴b+d>0,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数与数轴以及实数的大小比较,熟练实数相关知识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A解析:A【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平方根定义,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以及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判断确定出x与y的值即可.【详解】解:∵|x|=2,y2=9,且xy<0,∴x=2或-2,y=3或-3,当x=2,y=-3时,x+y=2-3=-1;当x=-2,y=3时,原式=-2+3=1,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以及有理数的加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6.C解析:C【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可以先设出这个数,然后列等式进行求解.【详解】设这个说为a,=,a∴3a=a,∴a=0或±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立方根,熟练掌握立方根的定义是解题关键.7.B解析:B【解析】分析:先移项,再两边立方,即可得出x=-y,得出选项即可.详解:,=∴x=-y,即x、y互为相反数,故选B.点睛:考查了立方根,相反数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得出x=-y.8.B解析:B【详解】解:①实数和数轴上点一一对应,本小题错误;②π不带根号,但π是无理数,故本小题错误;③负数有立方根,故本小题错误;④17的平方根,本小题正确,正确的只有④一个,故选B.9.B解析:B【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由此分析判断即可.【详解】=,故是有理数;解:∵=-24..0.23是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属于有理数;17属于有理数;0是有理数;π-8,是无理数,故无理数共2个.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如下三种形式:①含π的数,如π,2π等;②开方开不尽的数;③像0.1010010001…这样有一定规律的无限不循环小数.10.C解析:C【分析】在数轴上表示7和-6,7在右边,-6在左边,即可确定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详解】如图,7和67在右边,6在左边,7和67-(6)7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可以发现借助数轴有直观、简捷,举重若轻的优势.二、填空题11..【详解】第一次:3×449+5=1352,第二次:,由题意k=3时结果为169;第三次:3×169+5=512,第四次:因为512是2的9次方,所以k=9,计算结果是1;第五次:1×3+5解析:8.【详解】第一次:3×449+5=1352,第二次:13522k,由题意k=3时结果为169;第三次:3×169+5=512,第四次:因为512是2的9次方,所以k=9,计算结果是1;第五次:1×3+5=8;第六次:82k,因为8是2的3次方,所以k=3,计算结果是1,此后计算结果8和1循因为201是奇数,所以第201次运算结果是8. 故答案为8.12.0 【分析】由数轴可知,,则,即可化简算术平方根求值. 【详解】解:由数轴可知,, 则, ,故答案为:0. 【点睛】此题考查数轴上数的大小关系,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整式的加减计算.解析:0 【分析】由数轴可知,0b c a <<<,则0,0a b b c +<-<,即可化简算术平方根求值. 【详解】解:由数轴可知,0b c a <<<, 则0,0a b b c +<-<,||()()0c a a b c b c a a b c b c =-+++-=--++-=,故答案为:0. 【点睛】此题考查数轴上数的大小关系,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整式的加减计算.13.-5 【解析】 ∵32<10<42, ∴的整数部分a=3, ∵b 的立方根为-2, ∴b=-8, ∴a+b=-8+3=-5. 故答案是:-5.解析:-5 【解析】 ∵32<10<42,a=3, ∵b 的立方根为-2,∴a+b=-8+3=-5.故答案是:-5.14.11【分析】直接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出n的值,进而求出m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n+1+n﹣5=0,解得n=2,∴m=(2+1)2=9,∴m+n=9+2=11.故答解析:11【分析】直接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出n的值,进而求出m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n+1+n﹣5=0,解得n=2,∴m=(2+1)2=9,∴m+n=9+2=11.故答案为1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正确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出n的值是解题关键.15.3【解析】找到立方等于27的数即可.解:∵33=27,∴27的立方根是3,故答案为3.考查了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用到的知识点为: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解析:3【解析】找到立方等于27的数即可.解:∵33=27,∴27的立方根是3,故答案为3.考查了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用到的知识点为: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16.【解析】由数轴得,a+b<0,b-a>0,|a+b|+=-a-b+b-a=-2a.故答案为-2a.点睛:根据,推广此时a可以看做是一个式子,式子整体大于等于0,把绝对值变为括号;式子整体小解析:2a-【解析】由数轴得,a+b<0,b-a>0,=-a-b+b-a=-2a.故答案为-2a.点睛:根据,0,0a aaa a≥⎧=⎨-<⎩,推广此时a可以看做是一个式子,式子整体大于等于0,把绝对值变为括号;式子整体小于0,把绝对值变为括号,前面再加负号.最后去括号,化简. 17.【分析】根据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求出ab=1,c+d=0,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a、b互为倒数,∴ab=1,∵c、d互为相反数,∴c+d=0,∴=﹣1+0+1=0.解析:【分析】根据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求出ab=1,c+d=0,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a、b互为倒数,∴ab=1,∵c、d互为相反数,∴c+d=0,∴1=﹣1+0+1=0.故答案为:0.【点睛】此题考查倒数以及相反数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18.3【分析】利用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出x 与y 的值,即可确定的值.【详解】解:根据题意的2a+1+3-4a=0,解得a=2,∴,,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熟解析:3【分析】利用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出x 与y 的值.【详解】解:根据题意的2a+1+3-4a=0,解得a=2,∴25,8x y ==-,∴=,故答案为:3.【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熟练掌握相关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9.【分析】估算出的取值范围,进而可得x ,y 的值,然后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的整数部分x =4,小数部分y =,∴2x-y =8-4+,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解析:4+【分析】估算出8-x ,y 的值,然后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34<<,∴4<85,∴8x=4,小数部分y=448=∴2x-y=8-4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题的关键是求出x,y的值.20.【分析】先把数轴的原点找出来,再找出数轴的正方向,分析A点位置附近的点和实数,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数轴的正方向向右,A点在原点的左边,∴A为负数,从数轴可以看出,A点在和之间,解析:【分析】先把数轴的原点找出来,再找出数轴的正方向,分析A点位置附近的点和实数12-.【详解】解:∵数轴的正方向向右,A点在原点的左边,∴A为负数,从数轴可以看出,A点在2-和1-之间,2<=-,故不是答案;刚好在2-和1-之间,故是答案;112->-,故不是答案;是正数,故不是答案;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基本概念、实数的比较大小,要掌握能从数轴上已标出的点得到有用的信息,学会实数的比较大小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11316⨯;11131316⎛⎫⨯-⎪⎝⎭;(2)[]13(1)(131)n n+-⋅+;13(3111311)n n ⎡⎤--+⎢⎣+⎥⎦;(3)100301. 【分析】(1)观察前4个等式的分母先得出第5个式子的分母,再依照前4个等式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前4个等式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即可;(3)利用题(2)的结论,先写出1234100a a a a a +++++中各数的值,然后通过提取公因式、有理数加减法、乘法运算计算即可.【详解】(1)观察前4个等式的分母可知,第5个式子的分母为1316⨯则第5个式子为:51111131631316a ⎛⎫==⨯- ⎪⨯⎝⎭ 故应填:11316⨯;11131316⎛⎫⨯- ⎪⎝⎭; (2)第1个等式的分母为:14(130)(131)⨯=+⨯⨯+⨯第2个等式的分母为:47(131)(132)⨯=+⨯⨯+⨯第3个等式的分母为:710(132)(133)⨯=+⨯⨯+⨯第4个等式的分母为:1013(133)(134)⨯=+⨯⨯+⨯归纳类推得,第n 个等式的分母为:[]13(1)(13)n n +-⋅+则第n 个等式为:[]1111313(1)(13)13(1)13n a n n n n +-⋅++⎡⎤==-⎢⎥⎣-⎦+(n 为正整数) 故应填:[]13(1)(131)n n +-⋅+;13(3111311)n n ⎡⎤--+⎢⎣+⎥⎦; (3)由(2)的结论得:[]10013(1001)(13100)298301311111329801a ⎛⎫==+⨯-⨯+⨯⨯=⨯- ⎪⎝⎭则1234100a a a a a +++++ 1111144771010132983011+++++⨯⨯⨯⨯⨯= 111111111111343473711132981031013301⎛⎫⎛⎫⎛⎫⎛⎫⨯-+⨯-+⨯-+⨯-++ ⎪ ⎪ ⎛⎫=⨯-⎪ ⎪⎝⎭⎝⎭⎝⎭⎝⎭⎪⎝⎭ 111111111++++344771*********3018=-⎛⎫⨯-+--- ⎪⎝⎭1330111⎛=⨯-⎫ ⎪⎝⎭30130103⨯=110030=.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运算的规律类问题,依据已知等式归纳总结出等式的一般规律是解题关键.22.(1)111111n n n n -⨯=-+++;(2)20172018- 【分析】 (1)由已知的等式得出第n 个式子为111111n n n n -⨯=-+++; (2)根据规律将原式中的积拆成和的形式,运算即可.【详解】 (1)∵第1个式子为111122-⨯=-+ 第2个式子为11112323-⨯=-+ 第3个式子为11113434-⨯=-+ ……∴第n 个式子为111111n n n n -⨯=-+++ 故答案为:111111n n n n -⨯=-+++ (2)由(1)知:原式1111111(1)()()()2233420172018=-++-++-++⋅⋅⋅+-+ 112018=-+20172018=-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及数字规律,分析题目,找出规律是解题关键.23.(1)不是;是;(2)a=37-;(3)见解析;(4)(4,35)或(6,57) 【分析】(1)根据“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即可判断;(2)根据“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根据“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即可判断;(4)根据“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2-1=-3,-2×1+1=1,∴-2-1≠-2×1+1,∴(-2,1)不是“共生有理数对”,∵3-12=52,3×12+1=52,∴3-12=3×12+1,∴(3,12)是“共生有理数对”;故答案为:不是;是;(2)由题意得:a-5()2- =512a-+,解得a=37 -.(3)是.理由:-n-(-m)=-n+m,-n•(-m)+1=mn+1∵(m,n)是“共生有理数对”∴m-n=mn+1∴-n+m=mn+1∴(-n,-m)是“共生有理数对”,(4)3344155-=⨯+;5566177-=⨯+∴(4,35)或(6,57)等.故答案为:是,(4,35)或(6,57)【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1)4;b=(2−4;3(3)±8【分析】((1)由16<17<25a,b的值;(2)根据(1)的结论即可确定x与y的值;(3)把(2)的结论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16<17<25,∴4<5,∴a=4,b=5,故答案为:4;5;(2)∵4<5,∴6+2<7,由此整数部分为6,∴x −4,∵4<5,∴3-1<4,∴y =3;;3(3)当x ,y =3时,)y x =)3=64, ∴64的平方根为±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力,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逐步逼近”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25.(1)原式=20192020 (2)原式=99100 (3)原式=417 【分析】(1)类比题目中的拆项方法,类比得出答案即可;(2)先把原式拆分成题(1)原式的样子,再根据(1)的拆项方法,类比得出答案即可; (3)分母是相差4的两个自然数的乘积,类比拆成以两个自然数为分母,分子为1的两个自然数差的14即可. 【详解】解:(1)原式=(1-12)+(12-13)+(13-14)+……+(12019-12020) =1-12020 =20192020; (2)原式=111112233499100++++⨯⨯⨯⨯ =(1-12)+(12-13)+(13-14)+……+(199-1100) =1-1100=99100(3)原式=14×(444415599131317+++⨯⨯⨯⨯) =14×(1-15+15-19+19-113+113-117) =14×(1-117) =14×1617 =417【点睛】本题考查算式的规律,注意分子、分母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规律灵活拆项,并进一步用规律解决问题.26.(1)2550;(2)50505150a m +【分析】(1)利用所给规律计算求解即可;(2)先去括号,再分组利用所给规律计算.【详解】解:(1)原式()()()21004985052=++++⋅⋅⋅++102252550=⨯=(2)原式()()23100234101a a a a m m m m =+++⋅⋅⋅+++++⋅⋅⋅+50505150a m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去括号与添括号、有理数的加法、合并同类项,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是解此题的关键.。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4月份月考测试卷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4月份月考测试卷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4月份月考测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对一组数(x,y)的一次操作变换记为P 1(x,y),定义其变换法则如下:P 1(x,y)=(x+y,x-y),且规定P n (x,y)=P 1(P n-1(x,y))(n 为大于1的整数),如:P 1(1,2)=(3,-1),P 2(1,2)= P 1(P 1(1,2))= P 1(3,-1)=(2,4),P 3(1,2)= P 1(P 2(1,2))= P 1(2,4)=(6,-2),则P 2017(1,-1)=( ).A .(0,21008)B .(0,-21008)C .(0,-21009)D .(0,21009) 2.对一组数(),x y 的一次操作变换记为()1,P x y ,定义其变换法则如下:()()1,,P x y x y x y =+-,且规定()()()11,,n n Px y P P x y -=(n 为大于1的整数), 如,()()11,23,1P =-,()()()()()21111,21,23,12,4P P P P ==-=,()()()()()31211,21,22,46,2P P P P ===-,则()20171,1P -=( ). A .()10080,2B .()10080,2-C .()10090,2-D .()10090,23.圆的面积增加为原来的m 倍,则它的半径是原来的( ) A .m 倍B .2m 倍C .m 倍D .2m 倍4.观察下列各等式:231-+=-5-6+7+8=4-10-l1-12+13+14+15=9-17-18-19-20+21+22+23+24=16 ……根据以上规律可知第11行左起第11个数是( ) A .-130B .-131C .-132D .-1335.如图,数轴上的点E ,F ,M ,N 表示的实数分别为﹣2,2,x ,y ,下列四个式子中结果一定为负数是( )A .x +yB .2+yC .x ﹣2D .2+x 6.估计65的立方根大小在( ) A .8与9之间B .3与4之间C .4与5之间D .5与6之间7.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2--,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点C ,则点C 所表示的数是( )A .12B 21C .22D 228.如图,数轴上的点A ,B ,O ,C ,D 分别表示数-2,-1,0,1,2,则表示数25-的点P 应落在( )A .线段AB 上B .线段BO 上C .线段OC 上D .线段CD 上9.若4a =2=3b ,且a +b <0,则a -b 的值是( ) A .1或7B .﹣1或7C .1或﹣7D .﹣1或﹣710.若一个数的平方根与它的立方根完全相同.则这个数是()A .1B .1-C .0D .10±,二、填空题11.若已知()21230a b c -++-=,则a b c -+=_____. 12.符号“f ”表示一种运算,它对一些数的运算结果如下: (1)f (1)=0,f (2)=1,f (3)=2,f (4)=3,…; (2)f (12)=2,f (13)=3,f (14)=4,f (15)=5,… 利用以上规律计算:1(2019)()2019f f ____. 13.313312+333123++33331234+++333312326++++=__________.14.若()221210a b c -+-=,则a b c ++=__________. 15.为了求2310012222+++++的值,令2310012222S =+++++,则234101222222S =+++++,因此101221S S -=-,所以10121S =-,即231001*********+++++=-,仿照以下推理计算23202013333+++++的值是____________.16.如果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为a+1和2a-7,则这个正数为_____________. 17.用“*”表示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正实数a ,b ,都有*1a b b .例如89914*=,那么*(*16)m m =__________.18.若实数x ,y (2230x y ++=,则22xy --的值______.19.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1a +和2a +,则这个正数是____________. 20.如果36a =b 7的整数部分,那么ab =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长方形ABCD 的面积为300cm 2,长和宽的比为3:2.在此长方形内沿着边的方向能否并排裁出两个面积均为147cm 2的圆(π取3),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22.先阅读然后解答提出的问题:设a 、b 是有理数,且满足2322+=-a b ,求b a 的值. 解:由题意得(3)(2)20-++=a b ,因为a 、b 都是有理数,所以a ﹣3,b+2也是有理数, 由于2是无理数,所以a-3=0,b+2=0, 所以a=3,b=﹣2, 所以3(2)8=-=-ab .问题:设x 、y 都是有理数,且满足225y 1035x y -+=+,求x+y 的值. 23.操作与推理: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一个点来表示,根据下列题意解决问题:(1)已知x=2,请画出数轴表示出x 的点:(2)在数轴上,我们把表示数2的点定为基准点,记作点O ,对于两个不同的点A 和B ,若点A 、 B 到点O 的距离相等,则称点A 与点B 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例如图2,点A 表示数-1,点B 表示数5,它们与基准点O 的距离都是3个单位长度,我们称点A 与点B 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①记已知点M 表示数m ,点N 表示数n ,点M 与点N 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I .若m=3,则n= ;II .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n= ;②对点M 进行如下操作:先把点M 表示的数乘以23,再把所得数表示的点沿着数轴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N ,若点M 与点N 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求点M 表示的数; ③点P 在点Q 的左边,点P 与点Q 之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对Q 点做如下操作: Q 1为Q 的基准等距变换点,将数轴沿原点对折后Q 1的落点为Q 2这样为一次变换: Q 3为Q 2的基准等距变换点,将数轴沿原点对折后Q 3的落点为Q 4这样为二次变换: Q 5为Q 4的基准等距变换点......,依此顺序不断地重复变换,得到Q 5,Q 6,Q 7....Q n ,若P 与Q n .两点间的距离是4,直接写出n 的值.24.请回答下列问题:(117介于连续的两个整数a 和b 之间,且a b <,那么a = ,b = ; (2)x 172的小数部分,y 171的整数部分,求x = ,y = ; (3)求)17yx -的平方根.25.已知2+a b(1)求2a -3b 的平方根;(2)解关于x 的方程2420ax b +-=. 26.观察下列解题过程: 计算231001555...5+++++ 解:设231001555...5S =+++++① 则23410155555....5S =+++++② 由-②①得101451S =-101514S -∴= 即10123100511555 (5)4-+++++= 用学到的方法计算:2320191222...2+++++【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解析】分析:用定义的规则分别计算出P 1,P 2,P 3,P 4,P 5,P 6,观察所得的结果,总结出规律求解.详解:因为P 1(1,-1)=(0,2); P 2(1,-1)=P 1(P 1(1,-1))=P 1(0,2)=(2,-2); P 3(1,-1)=P 1(P 2(2,-2))=(0,4); P 4(1,-1)=P 1(P 3(0,4))=(4,-4); P 5(1,-1)=P 1(P 4(4,-4))=(0,8); P 6(1,-1)=P 1(P 5(0,8))=(8,-8); ……P 2n-1(1,-1)=……=(0,2n ); P 2n (1,-1)=……=(2n ,-2n ). 因为2017=2×1009-1, 所以P 2017=P 2×1009-1=(0,21009). 故选D.点睛:对于新定义,要理解它所规定的运算规则,再根据这个规则进行相关的计算;探索数字的变化规律通常用列举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列举一定数量的运算过程和结果,从运算过程和结果中归纳出运算结果或运算结果的规律.2.D解析:D 【详解】 因为()()11,10,2P -=,()()()()()21111,11,10,2=2,2P P P P -=-=-,()()()()()31211,11,22,20,4P P P P -=-=-=,()()41,14,4P -=-,()()51,10,8P -= ()()61,18,8P -=-,所以()()211,10,2n n P --=,()()21,12,2n n n P -=-,所以 ()()100920171,10,2P -=,故选D.3.C解析:C 【分析】设面积增加后的半径为R ,增加前的半径为r ,根据题意列出关系式计算即可. 【详解】设面积增加后的半径为R ,增加前的半径为r , 根据题意得:πR 2=mπr 2,∴,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注意,圆的面积和半径之间是平方关系而非正比例关系.4.C解析:C 【分析】通过观察发现:每一行等式右边的数就是行数的平方,故第n 行右边的数就是n 的平方,而左起第一个数的绝对值比右侧的数大1,并且左边的项数是行数的2倍,前一半的符号为负,后一半的符号为正. 【详解】解:第一行:211=; 第二行:224=; 第三行:239=; 第四行:2416=; …… 第n 行:2n ; ∴第11行:211121=.∵左起第一个数的绝对值比右侧的数大1,并且左边的项数是行数的2倍,前一半的符号为负,后一半的符号为正.∴第11行左起第1个数是-122,第11个数是-132. 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正确找出规律是解题关键.5.C解析:C 【分析】根据点E ,F ,M ,N 表示的实数的位置,计算个代数式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2<0<x <2<y ,∴x +y >0,2+y >0,x ﹣2<0,2+x >0,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以及实数与数轴,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6.C解析:C 【分析】先确定65介于64、125这两个立方数之间,从而可以得到45<<,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3464=,35125= ∴6465125<<∴4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夹逼法”是估算的一种常用方法,找到与65临界的两个立方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D解析:D 【分析】设点C 的坐标是x ,根据题意列得12x=-,求解即可. 【详解】解:∵点A 是B ,C 的中点. ∴设点C 的坐标是x ,则12x=-,则2x=-+∴点C表示的数是2-+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数轴上两点的中点的计算公式:两点的中点所表示的数等于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平均数,正确掌握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分析】【详解】由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由不等式的性质得: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无理数大小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正确估算无理数的大小.9.D解析:D【分析】根据题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及二次根式性质化简,确定出a与b的值,即可求出-a b的值.【详解】a==,且a+b<0,解:∵3∴a=−4,a=−3;a=−4,b=3,则a−b=−1或−7.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掌握绝对值即二次根式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详解】任何实数的立方根都只有一个,而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这个数是0,故选C.二、填空题11.6【分析】分别根据绝对值、平方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得a、b、c的值,代入即可.【详解】 解:因为, 所以, 解得, 故,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主要考查绝对值、平方解析:6 【分析】分别根据绝对值、平方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得a 、b 、c 的值,代入即可. 【详解】解:因为()2120a b -+++=, 所以10,20,30a b c -=+=-=, 解得1,2,3a b c ==-=, 故1(2)36a b c -+=--+=, 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主要考查绝对值、平方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理解几个非负数(式)的和为0,那么这几个数或(式)都为0是解题关键.12.-1 【分析】根据新定义中的运算方法求解即可. 【详解】∵f(1)=0,f(2)=1,f(3)=2,f(4)=3,…, ∴f(2019)=2018.∵f()=2,f()=3,f()=4,f()解析:-1 【分析】根据新定义中的运算方法求解即可. 【详解】∵f(1)=0,f(2)=1,f(3)=2,f(4)=3,…, ∴f(2019)=2018. ∵f(12)=2,f(13)=3,f(14)=4,f(15)=5,…,∴1()2019f2019,∴1(2019)()2019f f2018-2019=-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明确新定义的运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351【分析】先计算题干中四个简单式子,算出结果,找出规律,根据规律得出最后式子的的值.【详解】=1=3=6=10发现规律:1+2+3+∴1+2+3=351故答案为:351【点解析:351【分析】先计算题干中四个简单式子,算出结果,找出规律,根据规律得出最后式子的的值.【详解】=10=1+2+3+n+=1+2+326+=351故答案为:351【点睛】本题考查找规律,解题关键是先计算题干中的4个简单算式,得出规律后再进行复杂算式的求解.14.【分析】先根据绝对值、算术平方根、偶次方的非负性求出a 、b 、c 的值,再代入即可得. 【详解】由题意得:,解得, 则,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算术平方根、偶次方的非负性的应用解析:12-【分析】先根据绝对值、算术平方根、偶次方的非负性求出a 、b 、c 的值,再代入即可得. 【详解】由题意得:2102010a b c -=⎧⎪+=⎨⎪-=⎩,解得1221a b c ⎧=⎪⎪=-⎨⎪=⎪⎩,则()112122a b c ++=+-+=-, 故答案为:12-.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算术平方根、偶次方的非负性的应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绝对值、算术平方根、偶次方的非负性是解题关键.15.【分析】令,然后两边同时乘以3,接下来根据题目中的方法计算即可. 【详解】 令 则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问题,掌握题目中的运算技巧以及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是解解析:2021312- 【分析】令23202013333S =+++++,然后两边同时乘以3,接下来根据题目中的方法计算即可.【详解】令23202013333S =+++++ 则23202133333S =++++∴2021331S S -=- ∴2021312S -= 故答案为:2021312-.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问题,掌握题目中的运算技巧以及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6.9【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且互为相反数求出a 的值,即可确定出这个正数.【详解】解:根据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为a+1和2a-7得: ,解得:,则这个正数是.故答案为:9.【解析:9【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且互为相反数求出a 的值,即可确定出这个正数.【详解】解:根据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为a+1和2a-7得: 1270a a ++-=,解得:2a =,则这个正数是2(21)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17.+1首先正确理解题目要求,然后根据给出的例子进行计算即可.【详解】m*(m*16)=m*(+1)=m*5=+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首先正确理解题目要求,然后根据给出的例子进行计算即可.【详解】m*(m*16)=m*)=m*5=..【点睛】此题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运算法则.18.【分析】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y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和二次根式的非负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计算的方法,准确地进解析:1【分析】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y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0y +=∴x 20y 0+=⎧⎪⎨+=⎪⎩∴x -2=⎧⎪⎨⎪⎩∴(2222-=-=2-3=-1y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和二次根式的非负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计算的方法,准确地进行化简求值.19.1【分析】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由此即可列式2a+1+a+2=0,求出a 再代回一个根再平方即可得到该正数.【详解】由题意得2a+1+a+2=0,解得a=-1,∴a+2=1解析:1【分析】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由此即可列式2a+1+a+2=0,求出a 再代回一个根再平方即可得到该正数.【详解】由题意得2a+1+a+2=0,解得a=-1,∴a+2=1,∴这个正数是22(2)11a +==,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20.12【分析】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出a 的值,再根据无理数的估算得出b 的值,然后计算有理数的乘法即可.,即的整数部分是2,即则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解析:12【分析】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出a的值,再根据无理数的估算得出b的值,然后计算有理数的乘法即可.【详解】6a==<<479<<<<23∴的整数部分是2,即2b=ab=⨯=则62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无理数的估算,根据无理数的估算方法得出b的值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不能,说明见解析.【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长宽比设长方形的长DC为3xcm,宽AD为2xcm,结合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300cm2,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x的值,从而得出AB的长,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以及圆的面积147cm2,即可求出圆的半径,从而可得出两个圆的直径的长度,将其与AB的长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长方形的长DC为3xcm,宽AD为2xcm.由题意,得3x•2x=300,∵x>0,∴x=∴AB=,BC=cm.∵圆的面积为147cm 2,设圆的半径为rcm ,∴πr 2=147,解得:r=7cm .∴两个圆的直径总长为28cm . ∵350364382428<=⨯=<,∴不能并排裁出两个面积均为147cm 2的圆.22.7或-1.【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方法,对所求式子进行变形,求出x 、y 的值,进而可求x+y 的值.【详解】解:∵225y 1035x y -+=+,∴()()22105y 350x y --+-=, ∴2210x y --=0,5y 35-=0∴x=±4,y=3当x=4时,x+y=4+3=7当x=-4时,x+y=-4+3=-1∴x+y 的值是7或-1.【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中给出的解答方法,然后运用类比的思想进行解答.23.(1)见解析;(2)①I ,1;II 4-m ②112;③2或6. 【分析】(1)在数轴上描点;(2)由基准点的定义可知,22m n +=; (3)(3)设P 点表示的数是m ,则Q 点表示的数是m+8,由题可知Q 1与Q 是基准点,Q 2与Q 1关于原点对称,Q 3与Q 2是基准点,Q 4与Q 3关于原点对称,…由此规律可得到当n 为偶数,Q n 表示的数是m+8-2n ,P 与Q n 两点间的距离是4,则有|m-m-8+2n|=4即可求n ;【详解】解:(1)如图所示,(2)①Ⅰ.∵2是基准点,m=3,3到2的距离是1,所以到2的距离是1的另外一个点是1,∴n=1;故答案为1;Ⅱ.有定义可知:m+n=4,∴n=4-m;故答案为:4-m②设点M表示的数是m,先乘以23,得到23m,再沿着数轴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N为23m+2,∵点M与点N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23m+2+m=4,∴m=1 12;③设P点表示的数是m,则Q点表示的数是m+8,如图,由题可知Q1表示的数是4-(m+8),Q2表示的数是-4+(m+8),Q3表示的数是8-(m+8),Q4表示的数是-8+(m+8),Q5表示的数是12-(m+8),Q6表示的数是-12+(m+8)…∴当n为偶数,Q n表示的数是-2n+(m+8),∵若P与Q n两点间的距离是4,∴|m-[-2n+(m+8)]|=4,∴n=2或n=6.【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数轴上数的特点;能够理解基准点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从定义中探究出基准点的两个点是关于2对称的;(3)中找到Q的变换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4.(1)4;b=(217−4;3(3)±8【分析】((1)由16<17<2517a,b的值;(2)根据(1)的结论即可确定x与y的值;(3)把(2)的结论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16<17<25,∴417<5,∴a=4,b=5,故答案为:4;5;(2)∵417<5,∴617+2<7,由此整数部分为617,∴x17−4,∵417<5,∴3-1<4,∴y =3;;3(3)当x ,y =3时,)y x =)3=64, ∴64的平方根为±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力,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逐步逼近”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25.(1)23a b -的平方根为4±;(2)3x =±.【分析】(1)先由相反数的定义列出等式,再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a 、b 的值,然后代入,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2)先将a 、b 的值代入,再利用平方根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1)由相反数的定义得:20a b ++=由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得:203120a b b +=⎧⎨+=⎩解得24a b =⎧⎨=-⎩则23223(4)41216a b -=⨯-⨯-=+=故23a b -的平方根为4±;(2)方程2420ax b +-=可化为224(4)20x +⨯--=整理得22180x -=29x =解得3x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平方根的定义等知识点,利用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解是常考知识点,需重点掌握. 26.22020−1【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求解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设S =2320191222...2+++++①则2S =2+22+23+…+22019+22020,②②−①得,S =(2+22+23+…+22019+22020)-(2320191222...2+++++)=22020−1即2320191222...2+++++=22020−1.【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读懂题目信息,理解并掌握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4月份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4月份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4月份月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设记号*表示求,a b 算术平均数的运算,即*2a b a b +=,那么下列等式中对于任意实数,,a b c 都成立的是( )①()()()**a b c a b a c +=++;②()()**a b c a b c +=+;③()()()**a b c a b a c +=++;④()()**22a a b c b c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D .②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B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是0,1C .a -一定是负数D .若a b =,则a b =3.如图,数轴上的,,A B 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c 、、,其中AB BC =,如果||||||a c b >>那么该数轴的原点O 的位置应该在( )A .点A 的左边B .点A 与点B 之间C .点B 与点C 之间D .点C 的右边 4.已知280x y -++=,则x y +的值为( ) A .10 B .-10 C .-6 D .不能确定5.若将代数式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为完全对称式,如a b c ++就是完全对称式(代数式中a 换成b ,b 换成a ,代数式保持不变).下列三个代数式:①2()a b -;②ab bc ca ++;③222a b b c c a ++.其中是完全对称式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6.按照下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出y 的值为22,则输入的值x 为( )A .3B .-3C .±3D .±97.实数310,25 )A 310325<<B .331025<C 310253<<D 325310<< 8.估算231﹣的值是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 A .0和1 B .1和2 C .2和3 D .3和49.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②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③两条边分别平行的两个角相等;④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A .4个B .3个C .2个D .1个10.若4a =,且a +b <0,则a -b 的值是( )A .1或7B .﹣1或7C .1或﹣7D .﹣1或﹣7二、填空题11.若x +1是125的立方根,则x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12.如果一个有理数a 的平方等于9,那么a 的立方等于_____.13.对于有理数a ,b ,规定一种新运算:a ※b=ab +b ,如2※3=2×3+3=9.下列结论:①(﹣3)※4=﹣8;②若a ※b=b ※a ,则a=b ;③方程(x ﹣4)※3=6的解为x=5;④(a ※b )※c=a ※(b ※c ).其中正确的是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14.现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任意有理数a 、b ,都有a ⊗b=a 2﹣b ,例如3⊗2=32﹣2=7,2⊗(﹣1)=_____.15.如果某数的一个平方根是﹣5,那么这个数是_____.16.有若干个数,第1个数记作1a ,第2个数记为2a ,第3个数记为3a ,……,第n 个数记为n a ,若1a =13,从第2个数起,每个数都等于1与前面的那个数的差的倒数,则2019a =_____.17.对于任意有理数a ,b ,定义新运算:a ⊗b =a 2﹣2b +1,则2⊗(﹣6)=____.18.设a ,b 都是有理数,规定 *=a b ()()48964***-⎡⎤⎣⎦=__________.19.44.9444≈⋯14.21267≈⋯(精确到0.01)≈__________.20.已知正实数x 的平方根是m 和m b +.(1)当8b =时,m 的值为_________;(2)若22()4m x m b x ++=,则x 的值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先阅读然后解答提出的问题:设a 、b 是有理数,且满足3+=-a b a 的值.解:由题意得(3)(0-++=a b ,因为a 、b 都是有理数,所以a ﹣3,b+2也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所以a-3=0,b+2=0,所以a=3,b=﹣2, 所以3(2)8=-=-a b .问题:设x 、y 都是有理数,且满足2210x y -+=+x+y 的值.22.操作与推理: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一个点来表示,根据下列题意解决问题:(1)已知x=2,请画出数轴表示出x 的点:(2)在数轴上,我们把表示数2的点定为基准点,记作点O ,对于两个不同的点A 和B ,若点A 、 B 到点O 的距离相等,则称点A 与点B 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例如图2,点A 表示数-1,点B 表示数5,它们与基准点O 的距离都是3个单位长度,我们称点A 与点B 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①记已知点M 表示数m ,点N 表示数n ,点M 与点N 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I .若m=3,则n= ;II .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n= ;②对点M 进行如下操作:先把点M 表示的数乘以23,再把所得数表示的点沿着数轴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N ,若点M 与点N 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求点M 表示的数; ③点P 在点Q 的左边,点P 与点Q 之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对Q 点做如下操作: Q 1为Q 的基准等距变换点,将数轴沿原点对折后Q 1的落点为Q 2这样为一次变换: Q 3为Q 2的基准等距变换点,将数轴沿原点对折后Q 3的落点为Q 4这样为二次变换: Q 5为Q 4的基准等距变换点......,依此顺序不断地重复变换,得到Q 5,Q 6,Q 7....Q n ,若P 与Q n .两点间的距离是4,直接写出n 的值.23.观察下列两个等式:1122133-=⨯+,2255133-=⨯+,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 1a b ab -=+成立的一对有理数,a b 为“共生有理数对”,记为(),a b ,如:数对12,3⎛⎫ ⎪⎝⎭,25,3⎛⎫ ⎪⎝⎭,都是“共生有理数对”. (1)判断下列数对是不是“共生有理数对”,(直接填“是”或“不是”). (2,1)- ,(13,2) . (2)若 5,2a ⎛⎫- ⎪⎝⎭是“共生有理数对”,求a 的值; (3)若(),m n 是“共生有理数对”,则(),n m --必是“共生有理数对”.请说明理由; (4)请再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 “共生有理数对”为 (注意:不能与题目中已有的“共生有理数对”重复).24.已知32x y --的算术平方根是3,26x y +-的立方根是37的整数部分是z ,求42x y z ++的平方根.25.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何计算1111122334910++++⨯⨯⨯⨯呢? 小明带领的数学活动小组通过探索完成了这道题的计算.他们的解法如下:解:原式1111111(1)()()()22334910=-+-+-++-1110=- 910= 请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111112233420192020++++⨯⨯⨯⨯; (2)计算:111126129900++++; (3)利用上述方法,求式子111115599131317+++⨯⨯⨯⨯的值. 26.(1)如图,分别把两个边长为1cm 的小正方形沿一条对角线裁成4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则大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cm ;(2)若一个圆的面积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都是22cm π,设圆的周长为C 圆,正方形的周长为C 正,则C 圆_____C 正(填“=”或“<”或“>”号);(3)如图,若正方形的面积为2400cm ,李明同学想沿这块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2300cm 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和宽之比为3:2,他能裁出吗?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材料新定义运算的描述,把等式的两边进行变形比较即可.【详解】①中()*2b c a b c a ++=+,()*()22a b a c b c a b a c a ++++++==+,所以①成立; ②中()2a b c a b c ++*+=,()*2a b c a b c +++=,所以②成立; ③中,()()32*2a b c a b a c ++++=,()2*2a b c a b c +++=,所以③不成立; ④中()2a b a b c c +*+=+,22(*2)22222a abc a b c a b b c c +++++=+==+,所以④成立.故选:B .【点睛】 考核知识点:代数式.理解材料中算术平均数的定义是关键.2.A解析:A【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定义、立方的性质、负数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对各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正确;B.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是-1,0,1,错误;C. a -不一定是负数,错误;D. 若a b =,则a b =或=-a b ,错误;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判断说法是否正确的问题,掌握有理数的定义、立方的性质、负数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C【分析】根据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分别判断出点A 、B 、C 到原点的距离的大小,从而得到原点的位置,即可得解.【详解】∵|a|>|c|>|b|,∴点A 到原点的距离最大,点C 其次,点B 最小,又∵AB=BC ,∴原点O 的位置是在点B 、C 之间且靠近点B 的地方.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C【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x ,y ,然后再求x+y 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x-2=0,y+8=0∴x=2,y=-8∴x+y=2+(-8)=-6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掌握若干个非负数之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A解析:A【分析】在正确理解完全对称式的基础上,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根据信息中的内容知,只要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就是完全对称式,则:①(a-b )2=(b-a )2;是完全对对称式.故此选项正确.②将代数式ab+bc+ca 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故ab+bc+ca 是完全对称式, ab+bc+ca 中ab 对调后ba+ac+cb ,bc 对调后ac+cb+ba ,ac 对调后cb+ba+ac ,都与原式一样,故此选项正确;③a 2b+b 2c+c 2a 若只ab 对调后b 2a+a 2c+c 2b 与原式不同,只在特殊情况下(ab 相同时)才会与原式的值一样∴将a 与b 交换,a 2b+b 2c+c 2a 变为ab 2+a 2c+bc 2.故a 2b+b 2c+c 2a 不是完全对称式.故此选项错误,所以①②是完全对称式,③不是故选择:A .【点睛】本题是信息题,考查了学生读题做题的能力.正确理解所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C【分析】根据操作步骤列出方程,然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得:23522x -=,∴29x =,∵2(39)±=,∴3x =±,【点睛】此题考查平方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利用平方根的定义解方程,正确理解计算的操作步骤得到方程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D【分析】先把3化成二次根式和三次根式的形式,再把3做比较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3==∴3=<3=><<,3故D为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能熟练化简二次根式和三次根式是解题的关键,当二次根式和三次根式无法再化简时,可把整数化成二次根式或者三次根式的形式再做比较. 8.C解析:C【分析】利用估算无理数的方法得出接近无理数的整数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原式∵1.5<2∴3<4∴2<<3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立方根及互补的定义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①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故错误,是假命题;②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0,±1,故错误,是假命题;③两条边分别平行的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错误,是假命题;④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正确,是真命题,真命题有1个,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行线的性质、立方根及互补的定义等知识,难度不大.10.D解析:D【分析】根据题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及二次根式性质化简,确定出a与b的值,即可求出-a b的值.【详解】a==,且a+b<0,解:∵3∴a=−4,a=−3;a=−4,b=3,则a−b=−1或−7.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掌握绝对值即二次根式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2【分析】先根据立方根得出x的值,然后求平方根.【详解】∵x+1是125的立方根∴x+1=,解得:x=4∴x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立方根和平方根,注意一个正解析:±2【分析】先根据立方根得出x的值,然后求平方根.【详解】∵x+1是125的立方根∴x=4∴x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立方根和平方根,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算术平方根只有1个.12.±27【分析】根据a的平方等于9,先求出a,再计算a3即可.【详解】∵(±3)2=9,∴平方等于9的数为±3,又∵33=27,(-3)3=-27.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考查了解析:±27【分析】根据a的平方等于9,先求出a,再计算a3即可.【详解】∵(±3)2=9,∴平方等于9的数为±3,又∵33=27,(-3)3=-27.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及有理数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方根的概念及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3.①③【解析】【分析】题目中各式利用已知的新定义公式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详解】(−3)※4=−3×4+4=−8,所以①正确;a※b=ab+b,b※a=ab+a,若 a=b ,两式解析:①③【解析】【分析】题目中各式利用已知的新定义公式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详解】(−3)※4=−3×4+4=−8,所以①正确;a※b=ab+b,b※a=ab+a,若a=b,两式相等,若a≠b,则两式不相等,所以②错误;方程(x−4) )※3=6化为3(x−4)+3=6,解得x=5,所以③正确;左边=(a※b)※c=(a×b+b) )※c=(a×b+b)·c+c=abc+bc+c右边=a※(b※c)=a※(b×c+c)=a(b×c+c) +(b×c+c)=abc+ac+bc+c2两式不相等,所以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有①③.故答案为①③.【点睛】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解一元一次方程,属于定义新运算专题,解决本题的关键突破口是准确理解新定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运算能力.14.5【解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可得:2⊗(﹣1)=4﹣(﹣1)=4+1=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解析:5【解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可得:2⊗(﹣1)=4﹣(﹣1)=4+1=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5.25【分析】利用平方根定义即可求出这个数.【详解】设这个数是x(x≥0),所以x=(-5)2=25.【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方根的定义.解析:25【分析】利用平方根定义即可求出这个数.【详解】设这个数是x(x≥0),所以x=(-5)2=25.【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方根的定义.16.-2【分析】根据1与它前面的那个数的差的倒数,即,即可求得、、……,然后根据得到结果出现的规律,即可确定.【详解】解:=……所以数列以,,三个数循环,所以==故答案为:.【解析:-2【分析】根据1与它前面的那个数的差的倒数,即111n n a a +=-,即可求得2a 、3a 、4a ……,然后根据得到结果出现的规律,即可确定2019a .【详解】解:1a =13 2131213a ==-312312a ==--411123a ==+ …… 所以数列以13,32,2-三个数循环, 20193673÷=所以2019a =3a =2-故答案为:2-.【点睛】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是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17.【分析】根据公式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b=a2﹣2b+1,∴2⊗(﹣6)=22﹣2×(﹣6)+1=4+12+1=17.故答案为:17.【点睛】此题考查新定义计算公式,正解析:【分析】根据公式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b =a 2﹣2b +1,∴2⊗(﹣6)=22﹣2×(﹣6)+1=4+12+1=17.故答案为:17.【点睛】此题考查新定义计算公式,正确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8.1【分析】根据规定,利用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得答案.【详解】∵,∴=()()=(2+2)(3-4)=4(-1)==2-1=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平方解析:1【分析】根据规定,利用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得答案.【详解】∵*=a b∴()()48964***-⎡⎤⎣⎦=*)=(2+2)*(3-4)=4*(-1)==2-1=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与立方根,正确理解规定,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9.50【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解答.【详解】∵20.2是202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应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故答案为:4.50.【点睛】此题考查算术平解析:50【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解答.【详解】∵20.2是202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04.5≈,故答案为:4.50.【点睛】此题考查算术平方根小数点的移动规律,熟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0.-4【分析】(1)根据正实数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即可求出m 的值;(2)根据题意可知,再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1)∵正实数的平方根是和,∴,∵,∴,∴;(2)∵正解析:【分析】(1)根据正实数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即可求出m 的值;(2)根据题意可知22,()m x m b x +==,再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1)∵正实数x 的平方根是m 和m b +,∴0m b m ++=,∵8b =,∴28m =-,∴4m =-;(2)∵正实数x 的平方根是m 和m b +,∴22,()m x m b x +==,∴224x x +=,∴22x =,∵x 是正实数,∴x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方根,掌握正实数平方根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21.7或-1.【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方法,对所求式子进行变形,求出x 、y 的值,进而可求x+y 的值.【详解】解:∵2210x y -=+∴()22100x y --+-=,∴2210x y --=0-=0∴x=±4,y=3当x=4时,x+y=4+3=7当x=-4时,x+y=-4+3=-1∴x+y 的值是7或-1.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中给出的解答方法,然后运用类比的思想进行解答.22.(1)见解析;(2)①I ,1;II 4-m ②112;③2或6. 【分析】(1)在数轴上描点;(2)由基准点的定义可知,22m n +=; (3)(3)设P 点表示的数是m ,则Q 点表示的数是m+8,由题可知Q 1与Q 是基准点,Q 2与Q 1关于原点对称,Q 3与Q 2是基准点,Q 4与Q 3关于原点对称,…由此规律可得到当n 为偶数,Q n 表示的数是m+8-2n ,P 与Q n 两点间的距离是4,则有|m-m-8+2n|=4即可求n ;【详解】解:(1)如图所示,(2)①Ⅰ.∵2是基准点,m=3,3到2的距离是1,所以到2的距离是1的另外一个点是1,∴n=1;故答案为1;Ⅱ.有定义可知:m+n=4,∴n=4-m ;故答案为:4-m②设点M 表示的数是m ,先乘以23,得到23m ,再沿着数轴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N 为23m+2,∵点M 与点N 互为基准等距变换点,∴23m+2+m=4,∴m=112; ③设P 点表示的数是m ,则Q 点表示的数是m+8,如图,由题可知Q 1表示的数是4-(m+8),Q 2表示的数是-4+(m+8),Q 3表示的数是8-(m+8),Q 4表示的数是-8+(m+8),Q 5表示的数是12-(m+8),Q 6表示的数是-12+(m+8)…∴当n 为偶数,Q n 表示的数是-2n+(m+8),∵若P 与Q n 两点间的距离是4,∴|m-[-2n+(m+8)]|=4,∴n=2或n=6.本题考查新定义,数轴上数的特点;能够理解基准点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从定义中探究出基准点的两个点是关于2对称的;(3)中找到Q的变换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3.(1)不是;是;(2)a=37-;(3)见解析;(4)(4,35)或(6,57)【分析】(1)根据“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即可判断;(2)根据“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根据“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即可判断;(4)根据“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2-1=-3,-2×1+1=1,∴-2-1≠-2×1+1,∴(-2,1)不是“共生有理数对”,∵3-12=52,3×12+1=52,∴3-12=3×12+1,∴(3,12)是“共生有理数对”;故答案为:不是;是;(2)由题意得:a-5()2- =512a-+,解得a=37 -.(3)是.理由:-n-(-m)=-n+m,-n•(-m)+1=mn+1∵(m,n)是“共生有理数对”∴m-n=mn+1∴-n+m=mn+1∴(-n,-m)是“共生有理数对”,(4)3344155-=⨯+;5566177-=⨯+∴(4,35)或(6,57)等.故答案为:是,(4,35)或(6,57)【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6±【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对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x 和y 的值,再根据题意得到z 的值,即可求解本题.【详解】解:由题意可得3x 29268y x y --=⎧⎨+-=⎩, 解得54x y =⎧⎨=⎩,36<<67∴<<, 6z ∴=,424542636∴++=⨯++⨯=x y z ,故42x y z ++的平方根是6±.【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25.(1)原式=20192020 (2)原式=99100 (3)原式=417 【分析】(1)类比题目中的拆项方法,类比得出答案即可;(2)先把原式拆分成题(1)原式的样子,再根据(1)的拆项方法,类比得出答案即可; (3)分母是相差4的两个自然数的乘积,类比拆成以两个自然数为分母,分子为1的两个自然数差的14即可. 【详解】 解:(1)原式=(1-12)+(12-13)+(13-14)+……+(12019-12020) =1-12020 =20192020; (2)原式=111112233499100++++⨯⨯⨯⨯ =(1-12)+(12-13)+(13-14)+……+(199-1100)=1-1100 =99100(3)原式=14×(444415599131317+++⨯⨯⨯⨯) =14×(1-15+15-19+19-113+113-117) =14×(1-117) =14×1617 =417【点睛】本题考查算式的规律,注意分子、分母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规律灵活拆项,并进一步用规律解决问题.26.(1;(2)<;(3)不能裁剪出,详见解析【分析】(1)根据所拼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即可求得大正方形的边长;(2)由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分别求的圆的半径及正方形的边长,进而可求得圆和正方形的周长,利用作商法比较这两数大小即可;(3)利用方程思想求出长方形的长边,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1)∵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 ,∴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cm 2,∴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2cm 2,即所拼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 cm 2,cm ,(2)∵22r ππ=,∴r =∴2=2C r π=圆,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22a π=,∴a∴=4C a =正∴1C C ===<圆正故答案为:<;(3)解:不能裁剪出,理由如下:∵长方形纸片的长和宽之比为3:2,∴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x ,宽为2x ,则32300x x ⋅=,整理得:250x =,∴22(3)9950450x x ==⨯=,∵450>400,∴22(3)20x >,∴320x >,∴长方形纸片的长大于正方形的边长,∴不能裁出这样的长方形纸片.【点睛】本题通过圆和正方形的面积考查了对算术平方根的应用,主要是对学生无理数运算及比较大小进行了考查.。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4月份月考测试卷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4月份月考测试卷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4月份月考测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 1.2(4)-的平方根与38-的和是( )A .0B .﹣4C .2D .0或﹣4 2.16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2B .2±C .4D .4±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1155⎛⎫-= ⎪⎝⎭ B .()239-= C .42=± D .()515-=- 4.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EG 平分BEF ∠.若1 50∠=︒.则2∠的度数为( )A .50︒B .65︒C .60︒D .70︒5.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②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③两条边分别平行的两个角相等; ④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A .4个B .3个C .2个D .1个 6.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0的平方根是0B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C .算术平方根最小的数是0D .最大的负整数是﹣1 7.若m 、n 满足()21150m n -+-=m n +的平方根是( ) A .4± B .2± C .4D .2 8.在实数:3.14159364,1.010010001....,4.21••,π,227中,无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9.33x y ,则x 和y 的关系是( ).A .x =y =0B .x 和y 互为相反数C .x 和y 相等D .不能确定10.若x ,y 都表示有理数,那么下列各式一定为正数的是( )A .212x +B .()2x y +C .22x y +D .5x +二、填空题11.若已知x-1+(y+2)2=0,则(x+y)2019等于_____.12.实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a b b a ++-=___________.13.已知,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求31ab c d -+++=_____.14.对于任意有理数a ,b ,定义新运算:a ⊗b =a 2﹣2b +1,则2⊗(﹣6)=____.15.将2π,9,3-272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________. 16.46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_.17.已知a 、b 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 <19<b ,则a +b =_____.18.已知正实数x 的平方根是m 和m b +.(1)当8b =时,m 的值为_________;(2)若22()4m x m b x ++=,则x 的值为___________19.任何实数,可用[a]表示不超过a 的最大整数如[4]=4,[5]=2,现对72进行如下操作:72[72]8[8]2[2]1→=→=→=,这样对72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类似地,对正整数x 只进行3次操作后的结果是1,则x 在最大值是_____.20.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 值为7,我们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10,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5,……,第2019次输出的结果为_____.三、解答题21.阅读下面文字:对于5231591736342⎛⎫⎛⎫⎛⎫-+-++- ⎪ ⎪ ⎪⎝⎭⎝⎭⎝⎭可以如下计算: 原式()()()5231591736342⎡⎤⎡⎤⎡⎤⎛⎫⎛⎫⎛⎫⎛⎫=-+-+-+-+++-+- ⎪ ⎪ ⎪ ⎪⎢⎥⎢⎥⎢⎥⎝⎭⎝⎭⎝⎭⎝⎭⎣⎦⎣⎦⎣⎦ ()()()5231591736342⎡⎤⎛⎫⎛⎫⎛⎫=-+-++-+-+-++-⎡⎤ ⎪ ⎪ ⎪⎢⎥⎣⎦⎝⎭⎝⎭⎝⎭⎣⎦1014⎛⎫=+- ⎪⎝⎭114=- 上面这种方法叫拆项法,你看懂了吗? 仿照上面的方法,计算:(1)115112744362⎛⎫⎛⎫-+-++- ⎪ ⎪⎝⎭⎝⎭ (2)235120192018201720163462⎛⎫⎛⎫-++-+ ⎪ ⎪⎝⎭⎝⎭ 22.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 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 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2③,读作“2的圈 3 次方,”(﹣3)÷(﹣3)÷(﹣3)÷(﹣3)记作(﹣3)④,读作:“(﹣3)的圈 4 次方”.一般地,把个记作 a ⓝ,读作 “a 的圈 n 次方” (初步探究)(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③,(﹣12)③. (深入思考) 2④21111112222222⎛⎫=⨯⨯⨯=⨯= ⎪⎝⎭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2)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5⑥;(﹣12)⑩. (3)猜想:有理数 a (a ≠0)的圈n (n ≥3)次方写成幂的形式等于多少.(4)应用:求(-3)8×(-3)⑨-(﹣12)9×(﹣12)⑧ 23.阅读下列材料: ()1121230123⨯=⨯⨯-⨯⨯ 123(234123)3⨯=⨯⨯-⨯⨯ ()1343452343⨯=⨯⨯-⨯⨯ 由以上三个等式相加,可得读完以上材料,请你计算下列各题.(1)求1×2+2×3+3×4+…+10×11的值.(2)1×2+2×3+3×4+……+n×(n+1)=___________.24.已知:b 是立方根等于本身的负整数,且a 、b 满足(a+2b)2+|c+12|=0,请回答下列问(1)请直接写出a 、b 、c 的值:a=_______,b=_______,c=_______.(2)a 、b 、c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C ,点D 是B 、C 之间的一个动点(不包括B 、C 两点),其对应的数为m ,则化简|m+12|=________. (3)在(1)、(2)的条件下,点A 、B 、C 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B 、点C 都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A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 秒钟过后,若点A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 ,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请问:AB−AC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AB−AC 的值.25.已知2+a b(1)求2a -3b 的平方根;(2)解关于x 的方程2420ax b +-=.26.已知2a -的平方根是2±,33a b --的立方根是3,整数c 满足不等式1c c <+. (1)求,,a b c 的值.(2)求2232a b c ++的平方根.【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详解】=4,4的平方根是±2,的平方根为±2,2,﹣2+(﹣2)=﹣4,2+(﹣2)=0.0或﹣4.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熟知平方根的定义及立方根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析:C【分析】本题是求16的算术平方根,应看哪个正数的平方等于16,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详解】∵(±4)2=16,∴16的算术平方根是4.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运算.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应该是非负数.3.B解析:B【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以及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211525⎛⎫-=⎪⎝⎭,所以,选项A运算错误,不符合题意;B.()239-=,正确,符合题意;2=,所以,选项C运算错误,不符合题意;D.()511-=-,所以,选项D运算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以及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运算法则.4.B解析: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性质可求.【详解】解:∵AB∥CD,∴∠1+∠BEF=180°,∠2=∠BEG,∴∠BEF=180°-50°=130°,又∵EG平分∠BEF,∴∠BEG=12∠BEF=65°,∴∠2=65°.故选:B.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这两个性质.5.D解析:D【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立方根及互补的定义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①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故错误,是假命题;②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0,±1,故错误,是假命题;③两条边分别平行的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错误,是假命题;④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正确,是真命题,真命题有1个,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行线的性质、立方根及互补的定义等知识,难度不大.6.B解析:B【分析】分别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无理数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负整数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0的平方根为0,所以A选项为真命题;B、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所以B选项为假命题;C、算术平方根最小的数是0,所以C选项为真命题;D、最大的负整数是﹣1,所以D选项为真命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的定义、无理数的定义、算术平方根和负整数,掌握无理数指的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B【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m、n,根据平方根的概念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得,m-1=0,n-15=0,解得,m=1,n=15,=4,4的平方根的±2,故选B.【点睛】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平方根的概念,掌握非负数之和等于0时,各项都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分析】有理数能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只能写成无限不循环小数,据此判断出无理数有哪些即可.【详解】解:因为3.14159,227是有限小数,4.21是无限循环小数,所以它们都是有理数;=4,4是有理数;因为1.010010001…,π=3.14159265…,所以1.010010001…,π,都是无理数.综上,可得无理数有2个:1.010010001…,π.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9.B解析:B【解析】分析:先移项,再两边立方,即可得出x=-y,得出选项即可.详解:,=∴x=-y,即x、y互为相反数,故选B.点睛:考查了立方根,相反数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得出x=-y.10.A解析:A【分析】根据平方的非负性、绝对值的非负性以及实数的分类进行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A.∵20x ≥ ∴21122x +≥ ∴212x +一定是正数; B. ∵()20x y +≥∴()2x y +一定是非负数;C.∵20x ≥,20y ≥∴220≥+x y∴22x y +一定是非负数;D. ∵50x +≥ ∴5x +一定是非负数.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的非负性、绝对值的非负性以及实数的分类,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1【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先求出x 与y ,然后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y+2)2=0∴∴(x+y)2019=-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熟解析:-1【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先求出x 与y ,然后代入求解即可.【详解】(y+2)2=0∴1020 xy-=+=⎧⎨⎩12 xy=⎧∴⎨=-⎩∴(x+y)2019=-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并求出x与y是解题的关键.12.【解析】由数轴得,a+b<0,b-a>0,|a+b|+=-a-b+b-a=-2a.故答案为-2a.点睛:根据,推广此时a可以看做是一个式子,式子整体大于等于0,把绝对值变为括号;式子整体小解析:2a-【解析】由数轴得,a+b<0,b-a>0,=-a-b+b-a=-2a.故答案为-2a.点睛:根据,0,0a aaa a≥⎧=⎨-<⎩,推广此时a可以看做是一个式子,式子整体大于等于0,把绝对值变为括号;式子整体小于0,把绝对值变为括号,前面再加负号.最后去括号,化简. 13.【分析】根据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求出ab=1,c+d=0,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a、b互为倒数,∴ab=1,∵c、d互为相反数,∴c+d=0,∴=﹣1+0+1=0.解析:【分析】根据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求出ab=1,c+d=0,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a、b互为倒数,∴ab=1,∵c、d互为相反数,∴c+d=0,∴1=﹣1+0+1=0.故答案为:0.【点睛】此题考查倒数以及相反数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14.【分析】根据公式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b=a2﹣2b+1,∴2⊗(﹣6)=22﹣2×(﹣6)+1=4+12+1=17.故答案为:17.【点睛】此题考查新定义计算公式,正解析:【分析】根据公式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b=a2﹣2b+1,∴2⊗(﹣6)=22﹣2×(﹣6)+1=4+12+1=17.故答案为:17.【点睛】此题考查新定义计算公式,正确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5.<<【分析】先根据数的开方法则计算出和的值,再比较各数大小即可.【详解】==,==,∵>3>2,∴<<,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正确化简得出和的值是解π<2【分析】的值,再比较各数大小即可. 【详解】3=33=22=32-=32, ∵π>3>2,∴22<32<2π,即3<2π,故答案为:3<2π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正确化简得出3的值是解题关键. 16.6【分析】 求出在哪两个整数之间,从而判断的整数部分.【详解】∵,,又∵36<46<49∴6<<7∴的整数部分为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的估算,正确掌握整数的平方数是解解析:6【分析】的整数部分.【详解】∵246=,2636=,2749=又∵36<46<49∴6<7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的估算,正确掌握整数的平方数是解题的关键.17.9【分析】首先根据的值确定a、b的值,然后可得a+b的值.【详解】∵<,∴4<<5,∵a<<b,∴a=4,b=5,∴a+b=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解析:9【分析】a、b的值,然后可得a+b的值.【详解】∴45,∵a b,∴a=4,b=5,∴a+b=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关键是正确确定a、b的值.18.-4【分析】(1)根据正实数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即可求出m的值;(2)根据题意可知,再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1)∵正实数的平方根是和,∴,∵,∴,∴;(2)∵正解析:【分析】(1)根据正实数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即可求出m 的值;(2)根据题意可知22,()m x m b x +==,再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1)∵正实数x 的平方根是m 和m b +,∴0m b m ++=,∵8b =,∴28m =-,∴4m =-;(2)∵正实数x 的平方根是m 和m b +,∴22,()m x m b x +==,∴224x x +=,∴22x =,∵x 是正实数,∴x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方根,掌握正实数平方根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 19.255【分析】根据规律可知,最后的取整是1,则操作前的一个数字最大是3,再向前一步推,操作前的最大数为15,再向前一步推,操作前的最大数为255;据此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只解析:255【分析】根据规律可知,最后的取整是1,则操作前的一个数字最大是3,再向前一步推,操作前的最大数为15,再向前一步推,操作前的最大数为255;据此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1=,3=,15=,∴只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255,故答案为:255.【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大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逆推思维能力.20.1【分析】分别求出第1次到第7次的输出结果,发现从第4次输出的结果开始,每三次结果开始循环一次,则可确定第2019次输出的结果与第6次输出的结果相同.【详解】解:x=7时,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解析:1【分析】分别求出第1次到第7次的输出结果,发现从第4次输出的结果开始,每三次结果开始循环一次,则可确定第2019次输出的结果与第6次输出的结果相同.【详解】解:x=7时,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10,x=10时,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1105 2⨯=,x=5时,第3次输出的结果为5+3=8,x=8时,第4次输出的结果为184 2⨯=,x=4时,第5次输出的结果为142 2⨯=,x=2时,第6次输出的结果为121 2⨯=,x=1时,第7次输出的结果为1+3=4,……,由此发现,从第4次输出的结果开始,每三次结果开始循环一次,∵(2019﹣3)÷3=672,∴第2019次输出的结果与第6次输出的结果相同,∴第2019次输出的结果为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和与实数运算相关的规律题;根据题意,求出一部分输出结果,从而发现结果的循环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14-(2)124-【分析】(1)根据例子将每项的整数部分相加,分数部分相加即可解答;(2)根据例子将每项的整数部分相加,分数部分相加即可解答.【详解】(1)115112744362⎛⎫⎛⎫-+-++- ⎪ ⎪⎝⎭⎝⎭()115112744362⎛⎫=--+-+--+- ⎪⎝⎭ 104⎛⎫=+- ⎪⎝⎭ 14=- (2)原式()235120192018201720163462⎛⎫=-+-++-+-+ ⎪⎝⎭ 124⎛⎫=-+- ⎪⎝⎭ 124=- 【点睛】此题考察新计算方法,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例子即可仿照计算.22.(1)12,-2;(2)(15)4,(﹣2)8;(3)n-21a ⎛⎫ ⎪⎝⎭;(4)7-28. 【分析】(1)分别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把除法化为乘法,第一个数不变,从第二个数开始依次变为倒数,由此分别得出结果;(3)结果前两个数相除为1,第三个数及后面的数变为1a ,则a ⓝ=a ×(1a )n-1; (4)将第二问的规律代入计算,注意运算顺序.【详解】解:(1)2③=2÷2÷2=12,(﹣12)③=﹣12÷(﹣12)÷(﹣12)=﹣2; (2)5⑥=5×15×15×15×15×15=(15)4,同理得;(﹣12)⑩=(﹣2)8; (3)a ⓝ=a×1a ×1a ×…×n-211a a ⎛⎫= ⎪⎝⎭; (4)(-3)8×(-3)⑨-(﹣12)9×(﹣12)⑧ =(-3)8×(1-3 )7 -(﹣12)9×(-2)62=-3+18 =7-28. 【点睛】本题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也是一个新定义的理解与运用;一方面考查了有理数的乘除法及乘方运算,另一方面也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注意:负数的奇数次方为负数,负数的偶数次方为正数,同时也要注意分数的乘方要加括号,对新定义,其实就是多个数的除法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23.(1)440;(2)()()1123n n n ++. 【分析】通过几例研究n(n+1)数列前n 项和,根据题目中的规律解得即可.【详解】.(1)1×2+2×3+3×4+…+10×11 =1(123012)3⨯⨯-⨯⨯+1(234123)3⨯⨯-⨯⨯+1(345234)3⨯⨯-⨯⨯+…+1(10111291011)3⨯⨯-⨯⨯ =1101112=4403⨯⨯⨯.(2)1×2+2×3+3×4+……+n×(n+1) =1(123012)3⨯⨯-⨯⨯+1(234123)3⨯⨯-⨯⨯+1(345234)3⨯⨯-⨯⨯+…+ ()()()()121113n n n n n n ++--+⎡⎤⎣⎦ =()()1123n n n ++. 故答案为:()()1123n n n ++.【点睛】本题考查数字规律问题,读懂题中的解答规律,掌握部分探究的经验,用题中规律进行计算是关键.24.(1)2;-1;12-;(2)-m-12;(3)AB−AC 的值不会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AB2【分析】(1)根据立方根的性质即可求出b的值,然后根据平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求出a和c 的值;(2)根据题意,先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m+12<0,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去绝对值即可;(3)先分别求出运动前AB和AC,然后结合题意即可求出运动后AB和AC的长,求出AB−AC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b是立方根等于本身的负整数,∴b=-1∵(a+2b)2+|c+12|=0,(a+2b)2≥0,|c+12|≥0∴a+2b=0,c+12=0解得:a=2,c=1 2 -故答案为:2;-1;12 -;(2)∵b=-1,c=12-,b、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B、C,点D是B、C之间的一个动点(不包括B、C两点),其对应的数为m,∴-1<m<1 2 -∴m+12<0∴|m+12|= -m-12故答案为:-m-12;(3)运动前AB=2-(-1)=3,AC=2-(12 -)=52由题意可知:运动后AB=3+2t+t=3+3t,AC=52+2t+t=52+3t∴AB-AC=(3+3t)-(52+3t)=12∴AB−AC的值不会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AB-AC=12.【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立方根的性质、非负性的应用、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和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平方、绝对值的非负性、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和行程问题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5.(1)23a b -的平方根为4±;(2)3x =±.【分析】(1)先由相反数的定义列出等式,再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a 、b 的值,然后代入,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2)先将a 、b 的值代入,再利用平方根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1)由相反数的定义得:20a b ++=由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得:203120a b b +=⎧⎨+=⎩解得24a b =⎧⎨=-⎩则23223(4)41216a b -=⨯-⨯-=+=故23a b -的平方根为4±;(2)方程2420ax b +-=可化为224(4)20x +⨯--=整理得22180x -=29x =解得3x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平方根的定义等知识点,利用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解是常考知识点,需重点掌握.26.(1)6a =,8b =-,2c =;(2)12±【分析】(1)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以及估算方法确定出a ,b ,c 的值即可;(2)把a ,b ,c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所求.【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a−2=4,a−3b−3=27,23<<,∴a=6,b=−8,c=2;(2)原式=2×62+(-8)2+23=72+64+8=144,144的平方根是±12.∴2232a b c ++的平方根是±12.【点睛】此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4月份月考检测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4月份月考检测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4月份月考检测测试卷一、选择题1.40在下面哪两个整数之间( )A .5和6B .6和7C .7和8D .8和9 2.下列选项中的计算,不正确的是( )A .42=±B .382-=-C .93±=±D .164=3.关于2的判断:①2是无理数;②2是实数;③2是2的算术平方根;④122<<.正确的是( )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下列各数中,比-2小的数是( )A .-1B .-5C .0D .15.若将代数式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为完全对称式,如a b c ++就是完全对称式(代数式中a 换成b ,b 换成a ,代数式保持不变).下列三个代数式:①2()a b -;②ab bc ca ++;③222a b b c c a ++.其中是完全对称式的是(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6.如图,数轴上O 、A 、B 、C 四点,若数轴上有一点M ,点M 所表示的数为m ,且5m m c -=-,则关于M 点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A 点左侧B .在线段AC 上C .在线段OC 上D .在线段OB 上 7.估算231﹣的值是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 A .0和1 B .1和2 C .2和3 D .3和4 8.下列各组数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56B 3πC .5.329D . 3.1->﹣3.19.下列实数中,..31-4π0-8647,3,,,,,无理数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93=±B 382=C |4|2-=-D 2(8)8-=-二、填空题1164___________.12.若()2320m n ++-=,则m n 的值为 ____.13.对于三个数a ,b ,c ,用M{a ,b ,c}表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用min{a ,b ,c}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例如:M{-1,2,3}=123433-++=,min{-1,2,3}=-1,如果M{3,2x +1,4x -1}=min{2,-x +3,5x},那么x =_______.14.a※b 是新规定的这样一种运算法则:a※b=a+2b,例如3※(﹣2)=3+2×(﹣2)=﹣1.若(﹣2)※x=2+x,则x 的值是_____. 15.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输入n=100,输出结果是501;若输入n=25,输出结果是631,若开始输入的n 值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开始输入的n 值可以是________. 16.已知72m =,则m 的相反数是________.17.27的立方根为 .18.对于任意有理数a ,b ,定义新运算:a ⊗b =a 2﹣2b +1,则2⊗(﹣6)=____. 19.如果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为a+1和2a-7,则这个正数为_____________. 20.已知2(21)10a b ++-=,则22004a b +=________.三、解答题21.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运算:a ⊕b =ab -2a -2b +1. (1)计算5⊕4的值; (2)计算[(-2)⊕6]⊕3的值;(3)定义的新运算“⊕”交换律是否还成立?请写出你的探究过程.22.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小白在草稿纸上画了一条数轴进行操作探究: 操作一:(1)折叠纸面,若使表示的点1与﹣1表示的点重合,则﹣2表示的点与 表示的点重合; 操作二:(2)折叠纸面,若使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 3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②若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距离为8(A 在B 的左侧),且A 、B 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则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三:(3)在数轴上剪下9个单位长度(从﹣1到8)的一条线段,并把这条线段沿某点折叠,然后在重叠部分某处剪一刀得到三条线段(如图). 若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之比为1:1:2,则折痕处对应的点所表示的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2的一系列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来估计它的大小的过程如下:因为2211,24==, 所以122,<<因为21.4 1.96=,21.5 2.25=, 所以1.42 1.5,<<因为221.41 1.9881,1.422.0164==, 所以1.412 1.42<<因为221.414 1.999396,1.4152.002225==, 所以1.4142 1.415,<<2 1.41≈(精确到百分位),5(精确到百分位).(2)我们规定用符号[]x 表示数x 的整数部分,例如[]0,2.42,34=⎤⎢⎥⎦=⎡⎣①按此规定102⎤⎦= ;35a ,b 求a b -的值. 24.已知:b 是立方根等于本身的负整数,且a 、b 满足(a+2b)2+|c+12|=0,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直接写出a 、b 、c 的值:a=_______,b=_______,c=_______.(2)a 、b 、c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C ,点D 是B 、C 之间的一个动点(不包括B 、C 两点),其对应的数为m ,则化简|m+12|=________. (3)在(1)、(2)的条件下,点A 、B 、C 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B 、点C 都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A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 秒钟过后,若点A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 ,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请问:AB−AC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AB−AC 的值.25.(1)计算:3231927|25(2)-++-;(2)若21x -的平方根为2±,21x y +-的立方根为2-,求2x y -的算术平方根. 26.观察下列解题过程:计算231001555...5+++++ 解:设231001555...5S =+++++① 则23410155555....5S =+++++② 由-②①得101451S =-101514S -∴= 即10123100511555 (5)4-+++++= 用学到的方法计算:2320191222...2+++++【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6<7. 【详解】所以6<7. 故选:B . 【点睛】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2.A解析:A 【分析】根据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意义判断即可. 【详解】解:2=2=±错误,本选项符合题意;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3=±,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4=,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与立方根,正确理解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分析】根据实数、无理数,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和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是无理数,正确;是实数,正确;是2的算术平方根,正确;④12,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无理数,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和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等知识点,是常考题型.4.B解析:B【分析】根据正数大于零,零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越大负数反而小,可得答案【详解】解:1>0>-1,|>|-2|>-1,∴-2<-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利用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负数反而小是解题关键.5.A解析:A【分析】在正确理解完全对称式的基础上,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根据信息中的内容知,只要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就是完全对称式,则:①(a-b)2=(b-a)2;是完全对对称式.故此选项正确.②将代数式ab+bc+ca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故ab+bc+ca是完全对称式, ab+bc+ca中ab对调后ba+ac+cb,bc对调后ac+cb+ba,ac对调后cb+ba+ac,都与原式一样,故此选项正确;③a2b+b2c+c2a 若只ab对调后b2a+a2c+c2b 与原式不同,只在特殊情况下(ab相同时)才会与原式的值一样∴将a与b交换,a2b+b2c+c2a变为ab2+a2c+bc2.故a2b+b2c+c2a不是完全对称式.故此选项错误,所以①②是完全对称式,③不是故选择:A.【点睛】本题是信息题,考查了学生读题做题的能力.正确理解所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D【分析】根据A、C、O、B四点在数轴上的位置以及绝对值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m-5|表示点M与5表示的点B之间的距离,|m−c|表示点M与数c表示的点C之间的距离,|m-5|=|m−c|,∴MB=MC.∴点M在线段OB上.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与数轴,熟知实数与数轴上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C解析:C【分析】利用估算无理数的方法得出接近无理数的整数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原式∵1.5<2∴3<4∴2<<3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A【分析】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详解】,∴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不符合题意;∵5.3∴选项C不符合题意;∵ 3.1-<﹣3.1,∴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正实数>0>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9.B解析:B【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由此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24=,故是有理数;..0.23是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属于有理数;17属于有理数;0是有理数;π2个.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如下三种形式:①含π的数,如π,2π等;②开方开不尽的数;③像0.1010010001…这样有一定规律的无限不循环小数.10.B解析:B【分析】根据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故该选项运算错误,2=,故该选项运算正确,2=,故该选项运算错误,8=,故该选项运算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平方根叫做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个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二、填空题11.2【分析】的值为8,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8的立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明确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解析:2【分析】8,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8的立方根是2,8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明确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2.【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m、n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得,m+3=0,n-2=0,解得m=-3,n=2,所以,mn=(-3)2=9.故答案为9.【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m、n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得,m+3=0,n-2=0,解得m=-3,n=2,所以,m n=(-3)2=9.故答案为9.【点睛】此题考查绝对值和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3.或【解析】【分析】根据题中的运算规则得到M{3,2x+1,4x-1}=1+2x,然后再根据min{2,-x+3,5x}的规则分情况讨论即可得.【详解】M{3,2x+1,4x-1}==2x+1解析:12或13【解析】【分析】根据题中的运算规则得到M{3,2x+1,4x-1}=1+2x,然后再根据min{2,-x+3,5x}的规则分情况讨论即可得.【详解】M{3,2x+1,4x-1}=321413x x+++-=2x+1,∵M{3,2x+1,4x-1}=min{2,-x+3,5x},∴有如下三种情况:①2x+1=2,x=12,此时min{2,-x+3,5x}= min{2,52,52}=2,成立;②2x+1=-x+3,x=23,此时min{2,-x+3,5x}= min{2,73,103}=2,不成立;③2x+1=5x,x=13,此时min{2,-x+3,5x}= min{2,83,53}=53,成立,∴x=12或13,故答案为12或13.【点睛】本题考查了阅读理解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依题意分情况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14.4【解析】根据题意可得(﹣2)※x=﹣2+2x,进而可得方程﹣2+2x=2+x,解得:x=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是一个阅读理解型的新运算法则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新运算法则的特点,然后直接根解析:4【解析】根据题意可得(﹣2)※x=﹣2+2x,进而可得方程﹣2+2x=2+x,解得:x=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是一个阅读理解型的新运算法则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新运算法则的特点,然后直接根据新定义的代数式计算即可.15.131或26或5.【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得,5n+1=656,解得n=131,5n+1=131,解得n=26,5n+1=26,解得n=5.解析:131或26或5.【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得,5n+1=656,解得n=131,5n+1=131,解得n=26,5n+1=26,解得n=5.16.【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解:的相反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个数的相反数以及实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相反数.解析:2【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解:m的相反数是2)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个数的相反数以及实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相反数.17.3【解析】找到立方等于27的数即可.解:∵33=27,∴27的立方根是3,故答案为3.考查了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用到的知识点为: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解析:3【解析】找到立方等于27的数即可.解:∵33=27,∴27的立方根是3,故答案为3.考查了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用到的知识点为: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18.【分析】根据公式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b=a2﹣2b+1,∴2⊗(﹣6)=22﹣2×(﹣6)+1=4+12+1=17.故答案为:17.【点睛】此题考查新定义计算公式,正解析:【分析】根据公式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b=a2﹣2b+1,∴2⊗(﹣6)=22﹣2×(﹣6)+1=4+12+1=17.故答案为:17.【点睛】此题考查新定义计算公式,正确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9.9【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且互为相反数求出a的值,即可确定出这个正数.【详解】解:根据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为a+1和2a-7得:,解得:,则这个正数是.故答案为:9.【解析:9【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且互为相反数求出a 的值,即可确定出这个正数.【详解】解:根据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为a+1和2a-7得: 1270a a ++-=,解得:2a =,则这个正数是2(21)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20.【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方程求出a 、b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2a+1=0,b −1=0,∴a=,b =1,∴,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 解析:54【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方程求出a 、b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2(21)0a +=,∴2a +1=0,b−1=0,∴a =12-,b =1, ∴222004200411511244a b ⎛⎫+=-+=+= ⎪⎝⎭, 故答案为:54.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三、解答题21.(1)3;(2)-24;(3)成立.【解析】【分析】(1)按照给定的运算程序,一步一步计算即可;(2)先按新定义运算,先计算(-2)⊕6、再将所得结果-19与3计算规定运算可得; (3)成立,按新定义分别运算即可说明理由.【详解】(1)5⊕4=5×4-2×5-2×4+1=20-10-8+1=2+1=3.(2)原式=[-2×6-2×(-2)-2×6+1]⊕3=(-12+4-12+1)⊕3=-19⊕3=-19×3-2×(-19)-2×3+1=-24.(3)成立.∵a ⊕b =ab -2a -2b +1,b ⊕a =ab -2b -2a +1,∴a ⊕b =b ⊕a ,∴定义的新运算“⊕”交换律还成立.【点睛】此题是定义新运算题型.直接把对应的数字代入所给的式子可求出所要的结果.22.(1)2 (2)①2--5,3(3)71937,,288 【分析】(1)根据对称性找到折痕的点为原点O ,可以得出-2与2重合;(2)根据对称性找到折痕的点为-1,a 表示的点重合,根据对称性列式求出a 的值;②因为AB=8,所以A 到折痕的点距离为4,因为折痕对应的点为-1,由此得出A 、B 两点表示的数;(3)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设折痕处对应的点所表示的数是x ,如图1,当AB :BC :CD=1:1:2时,所以设AB=a ,BC=a ,CD=2a ,得a+a+2a=9,a=94,得出AB 、BC 、CD 的值,计算也x 的值,同理可得出如图2、3对应的x 的值.【详解】操作一,(1)∵表示的点1与-1表示的点重合,∴折痕为原点O,则-2表示的点与2表示的点重合,操作二:(2)∵折叠纸面,若使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折痕表示的点为-1,①设3表示的点与数a表示的点重合,则3-(-1)=-1-a,a=-2-3;②∵数轴上A、B两点之间距离为8,∴数轴上A、B两点到折痕-1的距离为4,∵A在B的左侧,则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5和3;操作三:(3)设折痕处对应的点所表示的数是x,如图1,当AB:BC:CD=1:1:2时,设AB=a,BC=a,CD=2a,a+a+2a=9,a=94,∴AB=94,BC=94,CD=92,x=-1+94+98=198,如图2,当AB:BC:CD=1:2:1时,设AB=a,BC=2a,CD=a,a+a+2a=9,a=94,∴AB=94,BC=92,CD=94,x=-1+94+94=72, 如图3,当AB :BC :CD=2:1:1时,设AB=2a ,BC=a ,CD=a ,a+a+2a=9, a=94, ∴AB=92,BC=CD=94, x=-1+92+98=378, 综上所述:则折痕处对应的点所表示的数可能是198或72或378. 23.(1)2.24;(2)①5,②35-【分析】(12近似值的方法解答即可;(210102的范围,再根据规定解答即可;3的整数部分a 5b 的值,再代入所求式子化简计算即可.【详解】解:(1)因为2224,39==, 所以253,<<因为222.2 4.84,2.3 5.29==, 所以2.25 2.3<<,因为222.23 4.9729,2.24 5.0176==, 所以2.235 2.24,<< 因为222.236 4.999696,2.237 5.004169==,所以2.2365 2.237<<, 5 2.24≈.(2)①因为3.12=9.61,3.22=10.24,所以3.110 3.2<<,所以5.1102 5.2<<,所以2⎤⎦=5;故答案为:5;②因为12,23<<<,所以1,2a b ==,所以原式12=)1212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夹逼法求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对算术平方根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的认识以及实数的简单计算,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4.(1)2;-1;12-;(2)-m-12;(3)AB−AC 的值不会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AB -AC=12【分析】 (1)根据立方根的性质即可求出b 的值,然后根据平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求出a 和c 的值;(2)根据题意,先求出m 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m+12<0,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去绝对值即可;(3)先分别求出运动前AB 和AC ,然后结合题意即可求出运动后AB 和AC 的长,求出AB−AC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b 是立方根等于本身的负整数,∴b=-1∵(a+2b)2+|c+12|=0,(a+2b)2≥0,|c+12|≥0 ∴a+2b=0,c+12=0 解得:a=2,c=12-故答案为:2;-1;12-; (2)∵b=-1,c=12-,b 、c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B 、C ,点D 是B 、C 之间的一个动点(不包括B 、C 两点),其对应的数为m ,∴-1<m <12-∴m+12<0 ∴|m+12|= -m-12 故答案为:-m-12; (3)运动前AB=2-(-1)=3,AC=2-(12-)=52由题意可知:运动后AB=3+2t +t=3+3t ,AC=52+2t +t=52+3t ∴AB -AC=(3+3t )-(52+3t )=12∴A B−AC 的值不会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AB -AC=12.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立方根的性质、非负性的应用、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和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平方、绝对值的非负性、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和行程问题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5.(11;(2【分析】(1)根据立方根、绝对值、乘方进行运算即可;(2)利用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出x 、y 的值,再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解:(1)原式=1334-+-++=(2)∵21x -的平方根为2±,21x y +-的立方根为2-∴2x 142x y 18-=⎧⎨+-=-⎩ ∴5x 2y 12⎧=⎪⎨⎪=-⎩ ∴52=2+12=172-⨯x y ∴2x y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乘方、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计算的方法,准确的进行化简求值.26.22020−1【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求解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设S =2320191222...2+++++①则2S =2+22+23+…+22019+22020,②②−①得,S =(2+22+23+…+22019+22020)-(2320191222...2+++++)=22020−1 即2320191222...2+++++=22020−1.【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读懂题目信息,理解并掌握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淮安市七年级下学期数学4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零是最小的有理数
B . 如果两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数也一定相等
C . 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
D .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零
2. (2分)下列命题中,错误的个数是()
(1)三点确定一个圆;
(2)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3)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4)正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3. (2分)(2017·随州) 如图,用尺规作图作∠AOC=∠AOB的第一步是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
①,分别交OA、OB于点E、F,那么第二步的作图痕迹②的作法是()
A . 以点F为圆心,OE长为半径画弧
B . 以点F为圆心,EF长为半径画弧
C . 以点E为圆心,OE长为半径画弧
D . 以点E为圆心,EF长为半径画弧
4. (2分)﹣125开立方,结果是()
A . ±5
B . 5
C . ﹣5
D . ±
5. (2分) (2019七下·大连期中) 点P(1,-2)在()
A . 第一象限
B . 第二象限
C . 第三象限
D . 第四象限
6. (2分) (2017七下·门头沟期末) 如图,在一个三角形三个顶点和中心处的每个“ ”中各填有一个式子,如果图中任意三个“ ”中的式子之和均相等,那么a的值为()
A . 1
B . 2
C . 3
D . 0
7. (2分)如图L1∥L2 ,∠1=120°,∠2=100°,则∠3 =()
A . 20°
B . 40°
C . 50°
D . 60°
8. (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6-2x,x-5)在第四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
A . x<5
B . -3<x<5
C . -5<x<3
D . x<3
9. (2分)已知方程组的解中x与y之和为1,则k的值是()
A . ﹣1
B . 2
C . ﹣2
D . 1
10.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总有三个交点;
⑤若a∥b,b∥c,则a∥c.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二、填空题 (共6题;共6分)
11. (1分) (2019八上·景泰期中) 点P(﹣4,3)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到y轴的距离是________,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
12. (1分)命题“若ab=0,则a=0”是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若是假命题,请举一个反例,如________.
13. (1分) (2015九上·宁波月考) △ABC中,∠A、∠B均为锐角,且,则△ABC的形状是________.
14. (1分) (2015七下·启东期中) 如图,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________度.
15. (1分) (2013八下·茂名竞赛) 将直线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
16. (1分)相反数是________,﹣的绝对值是________,()2=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7题;共53分)
17. (10分) (2018八下·柳州期末) 计算: .
18. (10分) (2017八上·夏津开学考) 解方程组:
19. (5分)如图所示,已知AD、BC相交于O,∠A=∠D,试说明一定有∠C=∠B.
20. (6分) (2016八下·江汉期中)
(1)
如图1,点P是▱ABCD内的一点,分别过点B、C、D作AP的垂线BE、CF、DH,垂足分别为E、F、H,猜想BE、CF、DH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证明;
(2)
如图2,若点P在▱ABCD的外部,△APB的面积为18,△APD的面积为3,求△APC的面积;
(3)
如图3,在(2)的条件下,增加条件:AB=BC,∠APC=ABC=90°,设AP、BP分别于CD相交于点M、N,当DM=CN 时, =________(请直接写出结论).
21. (5分)平面上有7条不同的直线,如果其中任何三条直线都不共点.
(1)请画出满足上述条件的一个图形,并数出图形中各直线之间的交点个数;
(2)请再画出各直线之间的交点个数不同的图形(至少两个);
(3)你能否画出各直线之间的交点个数为n的图形,其中n分别为6,21,15?
(4)请尽可能多地画出各直线之间的交点个数不同的图形,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2. (2分)一家商店进行装修,若请甲、乙两个装修组同时施工,8天可以完成,需付两组费用共3520元,若先请甲组单独做6天,再请乙组单独做12天可以完成,需付费用3480元,问:
(1)
甲、乙两组工作一天,商店各应付多少钱?
(2)
已知甲单独完成需12天,乙单独完成需24天,单独请哪个组完成商店所需费用少?
(3)
若装修完后,商店每天可赢利200元,你认为如何安排施工更有利于商店?请你帮助商店决策.(可用(1)(2)问的条件及结论)
23. (15分) (2019八下·温江期中) 在△ABC中,∠ABC<90°,将△ABC在平面内绕点B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度不超过180°),得到△DBE,其中点A的对应点为D,连接CE,CE∥AB.
(1)如图1,试猜想∠ABC与∠BEC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2)如图2,若点D在BC边上,DC=4,AC= ,求AB的长.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6题;共6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三、解答题 (共7题;共53分)
17-1、
18-1、19-1、
20-1、
20-2、
20-3、
21-1、
22-1、22-2、
22-3、23-1、
23-2、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