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解题中的应用.
质能守恒定律在高考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摘 要 本文重点介 绍了质 能守恒定律在高考化学计算 中的 应用 , 以期为面 临高考的学生更好地掌握质能守恒定律这个知识点 提供帮助。 关键词 质能守恒定律 高考化学计算 应用
里单独提 出的能量守恒则针对高中化学中的热化学方程式 中能量 守恒的应用。
3 质 能 守恒 定 律 的主 要 题 型
I 理化生 教学
质能守恒定律在 高考化学计算 中的应用
张 潇 云
( 攀枝花市第七高级 中学 四川・ 攀枝花 670 ) 100
中图分类号 : 3 . G6 3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7 — 8 4 2 0 1 —20 0 1 2 7 9 ( 0 9)7 2 — 2 6
【 解析 】 涉及 的化学反应 完全是学生未接触过的 , 此题 若以写 出 化学方程式再运算 , 大大增加难度 , 但若从氧化还原 中的得失 电子 守恒角度分析 , 找到得 电子 的元素与失 电子 的元素 , 只需 利用氧 化 还原的根本原理 : 电子 总数 = 电子 总数 , 得 失 计算非常简单 。找 出 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的是 N有 一 变N 移 3 m l 以需要 9 o 4价的 P 变为 0 , 6 o, 所 m1 + t 价 得失电子相等 , 即得
出答 案 为 C。
3 电化学中的守恒 . 2 例 2 以惰性电极 电解 C S : u O 溶液 , 若阳极上产生气体 的物 质 的量为 O 10 o 则阴极上析 出的 c . 0m l O , u的质量为( )
A..4 06 g B 12 g ..8 C..6 25 g D. 1 g 5.2
【 解析 】 阳极产生 气体为 0, : 直接根 据得失电子守恒得 到关 系
o — 2 u得 到答 案 为 B 2 C。 。 33 原 子 守 恒 .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考点讲解含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3、实验验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气体)4、理解:六不变: 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微观示意图:做题思路,将图转化成成化学式,能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最后分析做题.题型一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应用【经典例题】【2019黑龙江龙东】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NO+2CO N2+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O2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答案】C【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2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生成物质中有2个氮原子,所以X是CO2,故A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B正确;C、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0,所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C错误;D、含碳化合物中的碳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故选:C。
中考化学培优冲刺课程第9讲、运用元素质量守恒解题(学生版)

中考化学冲刺第9讲、运用元素质量守恒解题“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质量守恒法的主要依据是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这种解题技巧的优点是基于宏观的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式,可以避开繁杂的运算,不去追究细枝末节,因而能使复杂的计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是我们化学计算中必须掌握的方法之一。
由质量守恒法推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1、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2、元素的种类3、元素的质量4、原子的种类5、原子的数目6、原子的质量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及物质的粒子构成方式;可能改变的是:元素的化合价或分子总数。
下面我们来探讨质量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例1:化学反应中,肯定有变化的是()A.原子的数目B.分子的种类C.分子的数目D.总质量例2: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A.只含碳元素B.只含碳、氢元素C.一定含碳、氧、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例3: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A.SbO2B.H3SbO4C.HSbO3D.Sb2O5例4: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包括固体)比反应前减轻的是()A.硫酸铜溶液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氢溶液例5:将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其中B是催化剂)生成D,当A己全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为16g,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和C的质量之比为()A.5:1 B.5:3 C.5:2 D.4:1例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 g 18 1 2 32反应后质量/ g X 26 2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为1: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例7: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两种物质各10g,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后质量/ g 1.6 X 0.9 2.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X=5.3C.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84:53 D.丙、丁一定是单质例8: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只生成30gD;若再增加10gC,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A.3:2 B.2:3 C.5:2 D.5:3例9: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 g,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是多少?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例10:有一种含CaCO3与Ca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取该混合物16 g,经高温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足量的水中,固体全部溶解生成Ca(OH)2,则生成Ca (OH)2的质量为( )A、3.7 gB、7.4 gC、14.8 gD、22.2 g例11:锌粉、铝粉、铁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H2SO4)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固体(不含结晶水)11 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A、0.15 gB、0.20 gC、0.30 gD、0.45 g例12:某二价金属M的氧化物10 g与9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同学们,要动笔,可以避免出错
在a克A物质与b克B物质完全反应,
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 ( )B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什么时候= 或<呢?
(2007南通)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 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5gA与8gB2充分反应, 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A
11
生物与化学的结合
例3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H2O + CO2
淀粉 + O2 由此判断: 注
淀粉中一定含有 _______元素,可能含 意
有
元素。
反
应
分析:H2O + CO2
淀粉 + O2
类 型
H OC
C,H O
的 不
某纯净物稍加热就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 同
和水。根据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A )
(1)三组实验哪些组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 (2)第----组实验硫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2007南京)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
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
该反应示意图如下:
Hg
O
O
△
+O
Hg
Hg
Hg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氧化汞讨、论汞:、根氧据气图都示是,化能合物 D.氧化汞得、到汞什、么氧信气息都?由分子构成
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及其联系
1、从微观上看不发生改变的是 __原__子__种_类______、
巧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题

巧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题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是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前后有“五不变”:微观方面——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宏观方面——元素的种类,物质总质量不变。
因此,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其具体应用相当广泛,对它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十分重要。
初中阶段该定律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类型一、解释问题:此类型题目是考查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律意义的理解,要求大家把握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并且各物质之间有一定的质量比,不是任意质量都可以参加反应的,并用来解决问题。
【例】有人说:“15g磷与16 g氧气化合可生成31 g五氧化磷”。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解析: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每124份质量的磷可跟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时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磷,所以16g氧气只能与12.4g磷完全反应生成28.4g二氧化硫。
类型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此类型题目要求同学们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相结合,通过“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没有变、数目没有增减”这一重要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潜艇中船员呼吸产生的co2能通过化学反应:2na2o+2co2=2x+o2吸收,则x的化学式为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没有变、数目没有增减;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碳原子、钠原子、氧原子个数要相等。
反应前有4个钠原子,那么x中就有两个钠原子,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则x中就要有1个碳原子,反应前有6个氧原子,而生成物只有2个氧原子、则x中就要有3个氧原子所以答案为na2co3。
类型三: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微观粒子的变化此类型题目要求同学们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相结合,通过“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这一重要知识,来解决问题。
质量守恒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指出在任何系统中,质量都是不会减少或增加的,即系统中的总质量不变。
在解题中,质量守恒定律通常用于分析物质的转移和变化。
例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知道了反应物的质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就可以计算出生成物的质量。
同样,如果我们知道了生成物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也可以计算出反应物的质量。
在物理学中,质量守恒定律同样适用。
例如,在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的总质量在碰撞前后都是不变的。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以及碰撞前后的速度和方向,就可以计算出另一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总之,质量守恒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化学和物理学中。
只要我们知道系统中的质量变化,就可以利用这个定律计算出所需的物理量。
- 1 -。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十种解题技巧(含经典例题解析)

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几个不变”,即:(1)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2)元素种类不变(3)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技巧与方法:㈠、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1: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㈡、关系法: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例 1.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解:㈢、守恒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因此原子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例 1.某不纯的烧碱(Na2CO3 )样品中含有Na2CO3 3.8%、Na2O 5.8% 、NaOH 90.4%。
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8.75%的盐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多少克?解:㈣、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通过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就符合要求,这样可以避免过多计算,准确而快捷地选到正确答案。
例 1.测知Fe2O3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为50%,则加一种氧化物可能是:A. MgOB. Na2OC. CO2D. SO2解:㈤、规律法: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理量往往是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的,这些数量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应规律,表现为通式或公式,包括有机物分子通式,燃烧耗氧通式,化学反应通式,化学方程式,各物理量定义式,各物理量相互转化关系式等,甚至于从实践中自己总结的通式也可充分利用.熟练利用各种通式和公式,可大幅度减低运算时间和运算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其运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其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本知识之一,也是各地中考必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因此,必须正确理解、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一、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是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应从如下六个方面去理解。
1 明确适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说明质量守恒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包括物理变化。
2 强调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它物理量(如体积)。
实际上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的化学反应来说,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总和相等,但体积总和不一定相等。
3 理解“参加反应”定律中的“参加反应”是指真正参与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如果反应物没有全部参加反应,则剩余部分不能计算在内。
4 记住“质量总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否则,就会出现“表面不守恒”现象。
5 抓住守恒实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 建立知识网络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将化学反应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并形成如下知识网络:二、具体运用1 判断某些说法是否正确例1(2022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对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计量数与的和一定等于m和n的和B 若反应物A、B各为a克,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不一定是2a克C 反应物A与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与D的质量比D 若生成物C是单质,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解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但由于反应前后不同分子中原子数目不一定相等,所以由原子构成分子的数目则不一定相等,所以表示分子数目的系数不一定等于;质量守恒定律明确指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而不是给定的反应物质量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固定的质量比,不可理解为反应物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比;置换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就不是置换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已知反应A +B = C + D,且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 量比为5:3,若反应后生成3g C和2.6g D,则消耗反应 物B的质量为 g。
③有三种物质X、Y、M各15g,将它们混合后加热反应 生成新物质N为30g,若在原混合物中增加10g M,仍在 原条件下加热反应,则化合后M、X无剩余而Y有剩余。 据分析知三种物质X、Y、M化合时的质量比为( ) A.1:1:1 B.2:1:5 C.3:2:5 D.3:2:3
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和水,则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组成说法中正 确的是:( B ) A.肯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肯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肯定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不可能同时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经典考题赏析1
1.TNT是一种烈性炸药,它爆炸时发生 如下的化学反应: TNT + 21O2 ==28CO2 + 10H2O + 6N2 则组成TNT的元素分别是 ___________
四、应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 变的原理解题 在2A+B=3C+D的化学反应中,已知 20gA与15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5gC, 求制取5gD至少需要多少克的A?
解:由题意可得各物质的质量比:
2A
20 x
+
B
15
3C
25
+
D
m=10g 5g
解得x=10g
经典考题赏析4
①某化学反应A + B = C + D,若15g A和25g B完全反应可 生成10g C,那么生成10g D时,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是( ) A. 20g B. 15g C. 10g D. 5g
质量守恒定律
宏观
反应前后 物质质量 不变 微观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2.我国在古代炼丹中,经常使用到红丹, 俗称铅丹。在一定条件下,铅丹与硝酸 能发生如下反应:
铅丹 + 4HNO3 = PbO2 + 2Pb(NO3)2 + 2H2O。
则铅丹的化学式是 _______
三、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没有 变化的原理解题 1.4g某物质在适量的氧气中燃烧后, 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这种物质 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定律妙用
将足量的氢气通入装有5g氧化铜的试管加 热一段时间,经冷却后,称得残留混合物的 质量为4.4g,求发生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
提示:质量减少了0.6g,减少的是什么的质量? 解:设CuO质量为X,由题意有:
H2
+
CuO
80 X 解得:X=3g
H2O +
Cu
64
固体质量减少
16 5g-4.4=0.6g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关埠初级中学
林湖彪
2015.10.22
回忆: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方 面来说应该怎样解释?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就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 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 变化。
一、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 (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的原理解题
解:设该物质为X,由题意有:
X 1.4g
+
O2 m =8g
H2O 7.2g
+
CO2 2.2g
生成物中氧元素质量=7.2g×16/18 + 2.2×32/44=6.4g+1.6g=8g ∵参加反应的O2质量=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X中只含有 C H元素
经典考题赏析3
①.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 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g 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2.2g CO2和7.2g H2O,试通过计算推断 柠檬醛的元素组成。 ②3.2克有机物A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后生 成二氧化碳4.4克,水3.6克,则A可能是( ) A. CH4 B. CH3OH C. C2H2 D. C2H5OH
二、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 数目没有增减的原理解题
农业生产中我们常用到一种氮肥硝酸铵。 已知高温或猛烈撞击均会使硝酸铵产生大量 气体,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发生爆炸。已知 硝酸铵发生爆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H4NO3=2N2 +O2 +4X,则X的化学 式为:H2O
经典考题赏析2
1.已知 2Cu + 8HNO3 == 2 Cu(NO3)2 + 4X↑+ 4H2O,则 X的化学式是: A、N2O B、NO C、NO2 D、N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