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xieyy

合集下载

高优指导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十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苏教版

高优指导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十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苏教版

考点规范练十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灵龟曹文轩王庄是个普通的庄子,这个庄子有段故事——庄上有一李姓人家,主人为人忠厚慈和。

这一日,李家主人见到一穷道士,正万分倦慵地坐在村前大槐树下,便邀请他来家里做客。

道士在李家一住一年有余,李家主人却无半句怨言,闲时,还常陪道士庄里庄外走走。

夜晚,常过来与他说话。

这一日,春光融融,李家主人正陪道士田边散步。

道士走到庄前远望,目光深邃不可测。

有风从田野上吹来,一边带来菜花的芳香,一边撩起道士的道袍,使它像天空的云一样猎猎飘动。

道士像是自己独语:“你知道这是一块好地方吗?”李家主人答:“不知。

”道士徐徐抬起瘦骨嶙峋的手,指指前面的路,又指指庄外几条河道:“你看不出,像只龟吗?福地啊!”“福地又如何?”“你回头去看你家的房子。

”“房子还是房子。

”“看它立的地方。

”“立在庄子中间。

”“不,立在灵龟背上。

它驮着你一家人。

”“驮着一家人又如何?”道士微微一笑,如春光灿烂。

晚上,道士对李家主人道:“那龟会走的。

明日,你去拿条铁链来,缠在门前的白果树上。

”第二天,李家主人并没有照道士说的去做。

“为什么不锁住它?”道士问。

“那龟既然是个活物,它要走,就让它走吧。

”“还是留住它好。

”李家主人转身四望:“我不好留住它。

”道士长叹了一声。

黄昏时,道士让李家的家人过来,道:“烦你取一根铁链来。

”家人取来铁链。

道士道:“你只管将铁链缠在白果树上就是了。

”家人遵嘱。

道士一阵晕眩,双眼随即瞎了。

李家主人见了,一迭声地:“你何苦来呢?你何苦来呢?”欲去解掉铁链。

道士道:“晚了。

”仰望苍天,面容竟无一丝悲哀与懊悔,倒是嘴角漾出微微笑意,犹如平静的秋水微起细澜。

几年之后,李家的三个孩子皆做了官,人丁兴旺。

然而这年秋天,李家主人却乘鹤西归了。

道士依旧住在李家。

他有时也出来走走,但只是孤身一人。

他或立在路头,仰脸而望,听雁叫长空,或走到村后的老林里,然后坐在朽烂的树根上,听凄风号林。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冲刺总复习教案:小说阅读1整体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冲刺总复习教案:小说阅读1整体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冲刺总复习教案:小说阅读1整体阅读第一课小说整体阅读●复习目标1. 认识小说文体特征。

2. 了解考场阅读要求,提高学生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1. 小说三要素、小说的分类。

2. 初步把握小说的情节、环境、形象、主题。

难点:掌握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方法。

●设计思想江苏卷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命题总体上会围绕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要素展开,但从不套路化,非常讲究命题的具体性和文本的针对性,对考生文本阅读要求高,尤其是对文本的速读、整读、细读、深读能力要求更高;对考生的思维素养要求高,要求思考具有严谨性、全面性、清晰性,突出围绕人物形象的设题。

鉴于江苏卷对文本阅读的高要求,在一轮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改变重做题、轻阅读的习惯,要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对文本的阅读上。

既要作整体把握阅读训练,如勾画核心句,划分层次,提炼要点,概括主旨,感知形象及特点等,又要作文本局部的精读或深读训练,如局部文字的内部层次,关键词语的含义,以及该文字与上下文的关联等。

●教学资源《小说整体阅读》教学PPT●教学设计一、认识小说文体特征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是一种与诗歌、散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具有重要作用。

2.小说的分类(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集生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小说类文本阅读:探究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小说类文本阅读:探究

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 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 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 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 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 “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命题法 2 典例 2
探究情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圣诞夜的歌声 [匈牙利]约卡伊· 莫尔
(4)“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民族心理主要指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点, 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 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 如重亲情、族情、乡情,爱好和平,知足常乐等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追求和维护,对人类 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主要 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尊重、关心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深怀忧 虑;二是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三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 审视自我,具有自我批判精神。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 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 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 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 “你的行李呢?” “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 “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 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拿手巾把!”

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一小说阅读(选考)(四)探究课后对点集训

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十一小说阅读(选考)(四)探究课后对点集训

探究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寂寞中的叩门声冯骥才唐先生坐在那张高背的皮椅子上,抽着烟斗。

他显得疲惫不堪,软弱无力,身子坐得那么低,好像要陷进椅子里似的。

那样子,仿佛一连干了三天三夜的重活,撑不住了,瘫在了这儿。

他的眸子黯淡无神,嘴角下那一对喜悦的旋涡不见了。

天才入秋,他就套上两件厚毛衣,当下还像怕冷似的缩着脖子。

屋里静得很,家具上蒙了一层薄薄的尘土,显然好几天没有擦抹过,没有客人。

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还是那个曾请他刻烟斗的艺术处处长定的。

那位处长本挺喜欢他的画,但为了迎合上边某种荒谬的理论,为了自己在权力的台阶上再登一级,亲手搞掉他。

一下子,他又失去了一切……喧闹的人声从屋内消失,好似午夜后关了门的小饭铺,静得出奇。

而玻璃书柜的第一层上还摆着几只名人和要人请他雕刻的烟斗。

这几只烟斗刻得精美极了,却放在那里,没人取……这时他听到有人轻轻叩门。

已经许久没听过这声音了。

他撂下烟斗,趿拖着鞋去开门。

打开门,不禁惊奇地扬起眉毛。

原来有一个人抱着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

因花枝太长,抱花盆的人努力耸着肩,把花盆抱得高高的,遮住他的脸,但枝梢还是一直拖到地上。

啊,是老花农——老范!不用说,肯定是他了。

他总是在这种时候出现;而在自己春风得意之时,他却悄悄避开了。

并且总是不声不响地用一片真心诚意对待自己。

唐先生感到一阵浓郁的花香,混着一股淳厚的人情扑在身上,心中有种说不出的乱糟糟的感触。

嘴里忙乱地说:“老范,老范,快请进,请进……好,好,就放在地上吧!这花儿开得多好!好大的一盆,重极了吧!”人把花儿放在地上,直起腰。

他看了不由得一怔,人竟不是老范。

他不认得。

是一个中等个子的青年人,穿件黑布夹袄,装束和气质都像个农民。

手挺大,宽下巴,一双吊着的小眼睛,皮肤黑而粗糙;鞋帮上沾着黄土。

“你?”“俺是您认得的那老范的儿子。

”唐先生听了,忽觉得他脸上某些地方确实挺像老范。

忙请他坐,并给他斟了杯热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描写、渲染、烘托、暗示、 象征等
通过情节表现;通过人物 表现;通过环境表现
-8整体攻略 学案一 重难特训 学案二 重难特训 学案三 审答规范 学案四 重难特训 学案五 审答规范
二、高考小说的特点 作为高考命题文本的小说,有着严格的思想主题、语言文字、表 达技巧的要求。从思想性上说,要符合“立德树人”的要求,要有积极 健康的思想主题;从语言文字上说,这类小说语言规范,是微型小说 (又称小小说)或者是独立性强的长篇、中篇小说节选,篇幅在1 500 字以内;在技巧上,能承载高考命题的要求,具有以下特征: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小说选材须短小精悍,有“一沙一石摹世态,一鳞一爪显人情”之说。 它常精选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宏大的生活主题。它 撷取的多半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 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写、一幅剪影、一个镜头、几段妙 趣横生的对话,从而反映大千世界、时代风云。
-7整体攻略 学案一 重难特训 学案二 重难特训 学案三 审答规范 学案四 重难特训 学案五 审答规范

识 自然环境:对人物活动的时 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 三 环 鸟虫等的描写 要 境 社会环境:对人物活动的具体 素 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 系等的描写 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 景、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 主题 的,贯串一部小说始终的基本 思想,又称中心思想
-6整体攻略 学案一 重难特训 学案二 重难特训 学案三 审答规范 学案四 重难特训 学案五 审答规范

识 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线索:单线结构、双线结构;人 三 物线索、情感线索、事物线索 情 要 等 节 素
手 法 ①一波三折式;②首尾呼 应式;③倒叙式开头;④设 疑式开头;⑤写景式开头; ⑥欧· 亨利式结局;⑦悲剧 式结局;⑧大团圆式结局; 等等 伏笔、照应、悬念、铺垫、 对比、渲染、烘托、倒叙、 情节的叙述方法:顺叙、倒叙、 插叙、详写、略写、变换 插叙、补叙、平叙 人称、先抑后扬、先扬后 抑等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练习(11)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小说阅读(A版,含答案)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练习(11)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小说阅读(A版,含答案)

[真题呈现]一、(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塾师老汪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

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

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

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

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

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

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

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

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

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

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

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

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

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

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

2017版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5.1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2017版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5.1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四、领悟小说主题 高考中涉及的小说虽然是微型小说,却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 常常是以小见大,以微见著,以小事件或平常现象反映大主题或深刻 的道理。所以阅读时,必须透过情节、人物和事件,概括出文章的大 主题。 如 2012 年江苏卷《邮差先生》以邮差送信为线索,通过他的感受 和见闻展现了小城的恬淡、宁静,人际关系的友善,表达了对小城中 人们生活状态的礼赞。
【解读探究】 阅读下面小说,结合前面所学内容,试做后面问题,完成小说的 初步阅读。 驼 背 赵主任上任的头一天,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单位工作人员,除 两位副职之外,皆弓着脊背。起初,他认为是对他的到来表示和善、 友好,他一一握手之后说:“大家不必客气,从今天开始,我们都要 一起共事,我的性格大家逐渐会了解。” 可是,大家仍旧弓着脊背,呈典型的“C”状。赵主任很快从两位副 职的口中得知,这是前几任主任留下的传统,由此,导致了单位这种 恭敬、谦虚、谨慎的风气。赵主任似乎自嘲地摇头笑笑。
小说的一般阅读方法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 基本特征, 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我们阅读小说时可以把“三要素” 作为突破口。 一、梳理故事情节 小说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情节的精巧别致。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 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说中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 品主题等作用。所以阅读小说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 脉络,既是小说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
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 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及修辞手法等, 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的而又独具特色的艺 术才能。 如 2013 年山东卷《活着》中写道:“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 着个孩子似的。”本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牛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形 象生动地体现了老人对亲人的渴望。

2017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

2017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
-24-
(五)、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应充分认识其 特征。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微型小说篇幅短小,常常精选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 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它撷取的多半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 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 写、一幅剪影、一个镜头、几段妙趣横生的对话,从而反映大 千世界、时代风云。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2.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及其作用 (1)正面描写 ①外貌(肖像)描写: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包括人物的身 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 等。 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 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 个人的相互交谈。人物的语言要体现个性化,符合人物身份。 作用: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 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促进情节的发展,描摹人 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4.探究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 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17考纲与2016考纲的变化
• 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
• 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原来的选考变为 必考。都在原来的能力层级的基础上增加了 “理解B”,即“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概念) 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 考点。
2、情节安排的常见技巧
(1)、叙述技巧
、人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对点真题: 1.(2014年Ⅰ,P79)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 分析。
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他喜欢“我”这种孝顺父母的人; ②刚强不屈。他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 ③坚韧不拔。无论遭遇什么,他始终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 自在的生活信念。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对点真题: 2. (2015年Ⅰ,P77)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 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2015Ⅰ:(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 特征?请简要分析。(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 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 有什么效果。
2015Ⅱ:(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
选择题备考要点
(一)选择题常见设误类型
1.对人物形象/性格的评价褒贬失当(简单粗暴) 2.对人物内心的分析肤浅,或脱离作品
3.对细节的理解脱离或违背语境
4.对艺术特征的概括乱贴标签,不合作品实情 (二)备考策略 1.精读作品 2.判定选项的评析是否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关于小说艺术的基本知识(如人物描写、环境作用、叙述方 式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小说基本知识及考情分析
小说基本知识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 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 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 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
要要素。
环境、情节常常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塑造人物形象 是为了表达主题。
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 什么效果。】
分析人物形象解题思路
1.注重作者的情感倾向——褒、贬;颂扬、讽刺。 2.注意作者及文中次要人物对他(她)的认识、介绍或评价。 3.借助故事情节——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去分析。 4.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技能去分 析。 5.注意环境描写(写作背景)——环境是为人物而设置的,小说 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的,环 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 求。
人物形象刻画的基本技巧及作用
2.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
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人物形象的作用(塑造意图)
1.主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体现主题。
(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其社会意义:先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 性,再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折射的社会现象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启 示。) 2.次要人物:A人物:对主要人物起到烘托作用。B线索:贯穿全文 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 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C情节:推动情节发展。D主题:揭示或 暗示主题。
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某一部分的作用,情节之间的铺垫、 照应等。
常考题型: 1.分析小说开头、结尾的作用。
2.探究小说详略安排的意图。
3.找出小说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小说的结构艺术
1.分析小说开头段的作用
小说一开始就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开头段的作用,要像散文那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分析时既要把握该段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又要结合下文的故事情节, 同是需要关注与题目、全文主题的照应。
①“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 强化了峡谷的荒凉僻静, 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特的背景;(环境) ②“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 ,暗示骑手来了;(情节) ③“那只鹰又出现了” ,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 的骑手相互比照,丰富了骑手的形象内涵。(形象)
人物形象的作用(塑造意图)
对点真题 (2016年Ⅲ)“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 要分析。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郑鄂是一个与世隔绝、高雅的、悠然自得的隐者。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门径”、 “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在一 个虽偏僻但环境优美、富有生机、高雅的地方,侧面烘托郑 鄂的与世隔绝、悠然自得。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提问方式:
1. ……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形象的特点,并简要 分析。
【先用词或短语概括出特点,然后分析。】
2.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人)?请简要分析。
【先用陈述性的句子概括,再具体内容说明;或先转述作 品内容,再陈述人物相关特点。】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对点真题: (2013年ⅠP81)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 简要分析。
3.线索人物:特殊的次要人物,有对比、衬托、烘托、线索、揭示 主题的作用。
4.物象: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做为线索,串起相关情节。
人物形象的作用(塑造意图)
对点真题 (2013年ⅠP81《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影子”对小 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①通过影子逼真神妙的表演,表现主人公幻术技艺的高超;
①情节式(悬念式): 在作品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 回答疑问。
2Hale Waihona Puke 14Ⅰ:(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013Ⅰ:(3)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人物形象概括与分析的地位
☆全国卷高考试题,近4年来都考了小说。只 要考小说,都考查了人物形象题;只要考 查人物形象题,基本都有考查人物形象的
概括与分析题。
高考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题常见的提问方式
试赏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旅途中过节而思念家人的游子形象。
“抱膝”二字,活画出孤身一人枯坐的神态,表现了诗人
内心的孤寂之感;而“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借家中人思念自己来抒发自己刻骨的思乡之情。
考情总结
1.考查文体:小说 2.考查形式:1选择题+2简答题
3.考查重点:理解能力、鉴赏能力
命题要点
1.揣摩人物形象 2.把握故事情节 3.注意环境描写 4.概括主题内容 5.品味语言特色 写什么
为何写 怎么写
6.分析写作技巧
选择题例析
E 3分,C 2分,D 1分
例:2015新课标全国卷第11(1)题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 是(5分)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 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 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 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 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 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 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 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
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 节得以发展变化;
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 更加鲜明。
情节结构
小说的结构艺术
结构:小说组织材料、谋篇布局的方式。
主要涉及写作顺序,如倒叙、插叙等; 结构特点,如双线结构、欲扬先抑等;
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
发展。 4.细节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②深化主题;③推动故事情节的 发展。
人物形象刻画的基本技巧及作用
1.(金太阳联考(一)《代狗》)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运用了哪 些描写手法?请结合具体实例简要分析。 2. (汕头金中第一学期摸底考试《鉴赏家》)小说是通过哪些情 节来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请结合文本作概括。
• 简要概括××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 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的形象特点
• 请简析××这一人物形象
• ××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加以概括
分析人物形象
性格:人物形象在待人接物言行态度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 比较突出的心理特点(如坚强、乐观、勇敢、懦弱等)或 道德品质(如善良、宽容、诚实、虚伪等)。 A人物形象的内涵大于人物性格的内涵 B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 物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能 力)、行为习惯等因素。
①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子随听,是个大方的人;
②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力开导安慰,是个友善的人; ③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 ④不因银瓶而辞退老汪,是个识大体的人。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1.(上学期期中考《母语》)小说中的“父亲”这一形象有哪些 特点?请简要分析。 2.(金太阳联考(二)《在流放地》)小说中的谢苗有哪些形象 特点?请简要分析。 3.(衡水全国高三大联考《四八二十四》)面馆师傅这个形象有哪 些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汕头一模《一路向暖》)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 人物形象?对待生病的父亲,她在情感上出现了哪些变化? 请简要分析。【(2015年Ⅰ,P77)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