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资源管理技术
多项目资源管理技术研究

lin eu s e f d te c nyadf s it.O e aiao e a w r f l-rjcrsuc nae n s m ・ a o sl r e s f i c ai ly n s bv ,a rme ok mutpoeteo re t r tvi i i e n e b i i h t b s f o i ma gmetyt id s e se s e, w ih ssh rvdgnt g rh t leh l—rjcmutrsuc v l g rbe T u ,a f n sd o t i d hc e empo e eeia o tm s v e tpoet l— o e ee n o l n g u t i cl i o o t mu i ie r l i p m. h s n o e e o t u t o utpoeteo re nae n eetd f l—rjc rsuc m i ma gmets rsne. ip Ke o d :mu i r et na e n; f e rjc d ai ; rsuc vl g hu t to s g nt loi yw r s l- o c tp j ma g met i dpoet u t n eorel ei ; edsc h d; eeia rh x r o e n i me c g t m
摘 要 : 了帮助企业在 多个项 目同时 实施 的情况下合理 、 效地 配置各种 资源 , 高资源利用 率 , 究 了多项 目多资源的 为 有 提 研
资 源 均 衡 问题 , 出 了解 决 此 类 问题 的基 本 方 案 。 分析 了几 种 传 统 理 论 与 方 法优 缺 点 , 出 其 中 不足 , 计 了 一种 改 进 的遗 给 指 设
me t o t eta i o a t o s r a y e dt e r e c e ce r o n e u . An i r v dg n t l o t m e in da dsmu i h r r s f dt n l i meh d e a a l s da i d f in is ep i tdo t n n h i a mp o e e e i ag r h i d sg e n i — c i s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两套)

操作系统期末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A )。
A. 动态性和并发性 B.顺序性和可再现性C.与程序的对应性 D.执行过程的封闭性2.为了使系统中各部分资源得到均衡使用,就必须选择对资源需求不同的作业进行合理搭配。
这项工作是由( A )完成的。
A.作业调度 B. 进程调度C.用户自己D.管理人员3.虚拟存储器给用户提供了特大的地址空间。
实际上它是( C )。
A. 扩大物理内存容量 B.扩大物理外存容量C. 扩大逻辑内存容量 D.扩大逻辑外存容量4.引入缓冲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C )。
A. 改善用户编程环境 B.提高CPU的处理速度C.提高CPU与设备之间的并行程度 D.降低计算机的硬件成本5.在微内核结构的现代操作系统中,进程( A )。
A. 只是资源分配的单位 B.只是调度运行的单位C.既是资源分配的单位,又是调度运行的单位 D.失去作用6. (A)没有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
A.dosB.unixB.windows D.os/27. 下列四个操作系统中,是分时系统的为(C)。
A.cp/mB.ms-dosC.unixD.windows nt8. 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一定,(B),响应时间越长。
A.内存越多B.用户数越多C.后备队列D.用户数越少9. 用户要在程序一级获得系统帮助,必须通过(D)。
A.进程调度B.作业调度C.键盘命令D.系统调用10. 操作系统是一组(C)。
A.文件管理程序B.中断处理程序C.资源管理程序D.设备管理程序二、判断题(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叙述划√,认为错误的划×并说明原因。
每题2分,共10分)1.用户程序应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这种特性就称作与设备无关性。
( )2.处理机调度可分为三级:高级、中级和低级。
在所有的系统中,都必须具备这三级调度。
( )3.信号量机制是一种有效的实现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工具。
信号量只能由PV 操作来改变。
13、技术资源管理

(2)集团公司技术资源库资源仅提供给集团公司内部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编写方 案、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参考资料,任何人下载后均不得用做其他用途。
(3)获准使用内部资源库资源的人员,有责任保证资源使用安全,任何人不得 有意或因失职而造成资源扩散。
照片 (1 寸)
参加工作时间
联系方式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
现从事专业
在岗状态
所荣获的国家称号及评比年度
本科
毕业 院校
研究生
其它
所学专业 所学专业 所学专业
学位 毕业时间
学位 毕业时间
(1)应收集的技术资源包括: a 国内外通用技术; b 新型、实用的成熟技术; c 国内外处于开发推广阶段的新技术; d 集团现有的先进技术;
2
e 集团正在引进、开发的先进技术; f 企业工法、标准。 (2)所收集的技术资源应涉及下列技术领域: a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b 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技术; c 模板技术; d 钢筋连接技术; e 外墙装修技术; f 地面施工技术; g 门窗安装技术; h 装饰 装修工艺; i 普通住宅、 j 高层住宅施工技术; k 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 l 旧房检测、改造技术; m 钢结构安装、检测技术; n 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 o 建筑节能技术设备安装技术(含石化工程); p 环保及水处理技术; q 道桥、市政工程技术; r 建筑材料; s 建筑机械、设备、机具。 (3)所收集的技术资源可以是下列任一种形式: a 技术论文、技术总结; b 表格; c 照片; d 录音、录像等声像资料。 (4)所收集的技术资源可以是下列任一种载体: a 书、期刊、复印件等纸质载体; b 计算机、软盘、光盘等电子文档载体; c 胶片、录音带、录像带等感光材料和磁性材料载体;
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根据用户历史行为和偏好,推荐相 关产品和服务。
04
06
信息资源管理未来趋势
数据驱动决策趋势
数据驱动决策成为主流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驱动决策在企业和政府等领域 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数据可视化助力决策
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和图像,帮 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数据挖掘发现价值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企 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智能化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赋能信息管理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自动化分类、标注和 推荐,提高信息管理效率。
智能分析助力决策
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对信息进行智能分析, 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信息资源
是指各种形式的信息及其载体,包括文字、数据、图像、 音频、视频等,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设备和人员等。
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
包括信息资源的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等,涉及对信 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重要性及意义
提高组织竞争力
通过有效的信息资源管理,组织可以 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决策效率 和准确性,从而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02
知识管理工具的应 用
各种知识管理工具的出现为知识 的获取、存储、传播和应用提供 了便利。
03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个人和组织 的持续学习与发展,以实现知识 创新和应用。
04
信息资源管理核心理论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信息创建
信息从无到有的过程,包括数 据输入、处理、存储等环节。
信息传播
农业资源管理与开发技术考试 选择题 56题

1. 农业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产量B. 保护环境C. 可持续发展D. 降低成本2.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资源?A. 土地B. 水C. 化肥D. 太阳能3. 土壤肥力管理中,有机肥料的主要作用是?A. 提供养分B. 改善土壤结构C. 增加土壤酸度D. 减少病虫害4. 水资源管理中,滴灌技术的优点是?A. 节约水资源B. 增加土壤盐分C. 提高成本D. 减少作物产量5. 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体现在?A. 提高单一作物产量B. 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C. 减少农业投入D. 增加农业成本6.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是?A. 焚烧B. 填埋C. 堆肥D. 排放到河流7. 农业气候资源管理中,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增加作物产量B. 减少病虫害C. 改变作物种植区域D. 降低农业成本8. 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中,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A. 过度耕作B. 增加有机肥料使用C. 减少化肥使用D. 增加灌溉9. 农业水资源管理中,节水灌溉技术包括?A. 漫灌B. 喷灌C. 滴灌D. 以上都是10. 农业生物资源管理中,转基因技术的优势是?A. 提高作物抗病性B. 降低作物产量C. 增加农业成本D. 减少生物多样性11. 农业能源资源管理中,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包括?A. 太阳能B. 煤炭C. 石油D. 天然气12. 农业信息资源管理中,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包括?A. 精准农业B. 农业大数据C. 农业物联网D. 农业化学实验13. 农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提高农民技能的主要途径是?A. 增加农业补贴B. 提供农业培训C. 减少农业税收D. 增加农业贷款14. 农业政策资源管理中,农业补贴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农民收入B. 减少农业产量C. 提高农业成本D. 减少农业投资15. 农业市场资源管理中,农产品品牌化的重要性体现在?A. 提高农产品价格B. 降低农产品质量C. 减少农产品销售D. 增加农业成本16. 农业技术资源管理中,农业机械化的优势是?A. 提高劳动效率B. 增加劳动强度C. 降低作物产量D. 增加农业成本17. 农业环境资源管理中,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化肥和农药B. 有机肥料C. 农业机械D. 农业废弃物18. 农业灾害资源管理中,农业保险的作用是?A. 减少农民收入B. 增加农业风险C. 保障农民收入D. 提高农业成本19. 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中,土地流转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 减少土地面积C. 增加土地成本D. 降低土地质量20. 农业水资源管理中,水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水资源开发B. 减少水资源利用C. 加强水资源管理D. 提高水资源价格21. 农业生物资源管理中,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A. 转基因技术B. 传统育种C. 组织培养D. 以上都是22. 农业能源资源管理中,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能源消耗B. 减少可再生能源利用C. 提高能源效率D. 增加化石能源使用23. 农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包括?A. 农业生产管理B. 农业市场分析C. 农业政策制定D. 以上都是24. 农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是?A. 增加农业补贴B. 提供农业教育C. 减少农业税收D. 增加农业贷款25. 农业政策资源管理中,农业税收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政府收入B. 减少农业投资C. 促进农业发展D. 提高农业成本26. 农业市场资源管理中,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A. 提高农产品价格B. 降低农产品质量C. 增加农产品销售D. 减少农业成本27. 农业技术资源管理中,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是?A. 增加农业投资B. 减少农业研究C.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D. 降低农业成本28. 农业环境资源管理中,农业生态保护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农业污染B. 减少农业生态建设C.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D. 提高农业成本29. 农业灾害资源管理中,农业灾害预防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农业灾害发生B. 减少农业灾害预防C. 加强农业灾害管理D. 提高农业成本30. 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中,土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土地开发B. 减少土地保护C. 加强土地管理D. 提高土地成本31. 农业水资源管理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水资源开发B. 减少水资源利用C. 加强水资源管理D. 提高水资源价格32. 农业生物资源管理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生物多样性破坏B. 减少生物多样性保护C. 加强生物多样性管理D. 提高生物多样性成本33. 农业能源资源管理中,能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能源消耗B. 减少能源节约C. 加强能源管理D. 提高能源成本34. 农业信息资源管理中,信息安全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信息泄露B. 减少信息安全C. 加强信息管理D. 提高信息成本35. 农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人力资源浪费B. 减少人力资源开发C.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D. 提高人力资源成本36. 农业政策资源管理中,政策执行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政策执行难度B. 减少政策执行C. 加强政策管理D. 提高政策成本37. 农业市场资源管理中,市场营销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市场营销难度B. 减少市场营销C. 加强市场管理D. 提高市场成本38. 农业技术资源管理中,技术创新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技术创新难度B. 减少技术创新C. 加强技术管理D. 提高技术成本39. 农业环境资源管理中,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环境污染B. 减少环境保护C. 加强环境管理D. 提高环境成本40. 农业灾害资源管理中,灾害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灾害发生B. 减少灾害管理C. 加强灾害管理D. 提高灾害成本41. 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中,土地利用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土地浪费B. 减少土地利用C. 加强土地管理D. 提高土地成本42. 农业水资源管理中,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水资源浪费B. 减少水资源管理C. 加强水资源管理D. 提高水资源成本43. 农业生物资源管理中,生物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生物资源浪费B. 减少生物资源管理C. 加强生物资源管理D. 提高生物资源成本44. 农业能源资源管理中,能源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能源浪费B. 减少能源管理C. 加强能源管理D. 提高能源成本45. 农业信息资源管理中,信息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信息浪费B. 减少信息管理C. 加强信息管理D. 提高信息成本46. 农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人力资源浪费B. 减少人力资源管理C.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D. 提高人力资源成本47. 农业政策资源管理中,政策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政策浪费B. 减少政策管理C. 加强政策管理D. 提高政策成本48. 农业市场资源管理中,市场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市场浪费B. 减少市场管理C. 加强市场管理D. 提高市场成本49. 农业技术资源管理中,技术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技术浪费B. 减少技术管理C. 加强技术管理D. 提高技术成本50. 农业环境资源管理中,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环境浪费B. 减少环境管理C. 加强环境管理D. 提高环境成本51. 农业灾害资源管理中,灾害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灾害浪费B. 减少灾害管理C. 加强灾害管理D. 提高灾害成本52. 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中,土地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土地浪费B. 减少土地管理C. 加强土地管理D. 提高土地成本53. 农业水资源管理中,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水资源浪费B. 减少水资源管理C. 加强水资源管理D. 提高水资源成本54. 农业生物资源管理中,生物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生物资源浪费B. 减少生物资源管理C. 加强生物资源管理D. 提高生物资源成本55. 农业能源资源管理中,能源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能源浪费B. 减少能源管理C. 加强能源管理D. 提高能源成本56. 农业信息资源管理中,信息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信息浪费B. 减少信息管理C. 加强信息管理D. 提高信息成本答案1. C2. C3. B4. A5. B6. C7. C8. A9. C10. A11. A12. D13. B14. A15. A16. A17. A18. C19. A20. C21. D22. C23. D24. B25. C26. C27. C28. C29. C30. C31. C32. C33. C34. C35. C36. C37. C38. C39. C40. C41. C42. C43. C44. C45. C46. C47. C48. C49. C50. C51. C52. C53. C54. C55. C56. C。
操作系统(选择题)

1,引论引论一、单选1、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是( ) (分数:1 分)A. 把源程序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B. 实现计算机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C. 完成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转换D. 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程序的执行标准答案是:D。
2、操作系统是一组( ) (分数:1 分)A. 文件管理程序B. 中断处理程序C. 资源管理程序D. 设备管理程序标准答案是:D。
3、下列四个操作系统中,是分时系统的为( ) (分数:1 分)A. CP/WB. MS-DOSC. UNIXD. WINDOWS NT标准答案是:C。
4、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 (分数:1 分)A. CPU的利用率不高B. 失去了交互性C. 不具备并行性D. 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是:B。
5、在多道程序设计的计算机系统中,CPU( ). (分数:1 分)A. 只能被一个程序占用B. 可以被多个程序同时占用C. 可以被多个程序交替占用D. 以上都不对标准答案是:C。
6、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是( ). (分数:1 分)A. 为了充分利用主存储器B. 增强系统的交互能力C.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D. 充分利用CPU,减少CPU的等待时间标准答案是:D。
7、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和资源共享. (分数:1 分)A. 多道程序设计B. 中断处理C. 程序的并发执行D. 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标准答案是:C。
8、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1 分)A. 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B. 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C. 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D. 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标准答案是:A。
9、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 ). (分数:1 分)A. 分时系统B. 单道批处理系统C. 多道批处理系统D. 实时系统标准答案是:A。
10、批处理操作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但( ). (分数:1 分)A. 系统吞吐量小B. 在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C. 系统资源利用率不高D. 不具备并行性标准答案是:B。
资源管理办法

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类资源,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资源管理办法。
一、人力资源管理1. 人才招聘与培养:建立科学的招聘流程,吸引和选拔适合岗位的人才,并通过培训和发展计划提升员工能力。
2. 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估体系,根据绩效结果进行激励和奖励,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财务资源管理1. 预算控制与优化: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进行预算控制和费用管理,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
2. 资金筹措与投资决策:合理规划资金筹措渠道,根据风险收益评估进行投资决策,实现资金的最优配置。
三、物资资源管理1. 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和质量保证。
2. 库存管理与优化:运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精确控制库存水平,降低库存成本和物资损耗。
四、技术资源管理1. 技术创新与研发:鼓励技术创新,进行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
2. 技术应用与升级:及时采用新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和工作方式,提高效率和质量。
五、信息资源管理1. 信息采集与整合:建立信息采集渠道,收集各类信息,并进行整合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2. 信息安全与保护: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保护企业的核心数据和知识产权。
六、环境资源管理1. 节能减排与环保: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 可持续发展:关注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纳入企业战略和运营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七、项目资源管理1. 项目规划与调度: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资源分配、进度安排和任务调度,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2. 风险管理与应急准备:识别和评估项目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降低项目风险。
八、合作伙伴资源管理1. 合作伙伴选择与管理: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并进行有效的合作伙伴管理。
2. 协同创新与资源共享:与合作伙伴共享资源,进行协同创新,提高资源的综合效益。
C05 信息资源管理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第四版)-张凯-清华大学出版社

• 5.1.2图像字化设备,将光信 号量化为数值,并按一定的格式组织而得到的。 这些数字化设备常用的有扫描仪、图像采集卡、 数码相机等。
• 光盘以光信息作为存储载体,用来存储数据,采 用聚焦的氢离子激光束处理记录介质的方法存储 和再生信息。
• U盘是一种拥有USB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 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可以通过USB接口与 计算机连接,实现即插即用。
• 5.2.2数据库
– 1、数据库定义
• 数据库(Database)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 的、有组织的、有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
– 6、视觉识别技术
• 视觉识别系统可以看作是这样的系统:它能获取 视觉图像,而且通过一个特征抽取和分析的过程, 能自动识别限定的标志、字符、编码结构或可作 为确切识断的基础呈现在图像内的其它特征。
– 7、射频识别技术(RFID)
• 射频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来进行通讯的一种自动 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读头和粘附在物体 上的标签之间的电磁耦合或者电感耦合来进行数 据通讯以达到对标签物品的自动识别。
• 声学模型
音技术课题组,研发的 非特定人汉语识别系统
• 语言模型
的识别精度,达到
94.8%(不定长数字
串)和96.8%(定长
数字串)。
– 3、手写输入
• 手写输入方法,是把要输入的汉字写在一块叫书写板 的设备上 。
• 汉字识别的方法基本上分为结构识别、统计识别方法 等几大类。
• 联机手写识别系统采用的是结构识别方法。优点是区 分相似字的能力强,缺点是抗干扰能力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四个阶段:
1. 2. 3. 4.
手工操作阶段 成批处理系统 执行程序系统 多道程序系统
成批技术、 脱机技术 硬件上引进 了通道和中 断(假脱机)
内存中同时存放 多道程序,相互独 立,共享资源
发展经历三个变化
从人工操作 到 机器自动处理 人工操作缓慢 机器按照程序自动完成任务转换 从联机I/O 到 脱机I/O I/O设备、CPU串行工作, CPU 花大量时间等待设备 输入输出在外围机控制下进行 从单道程序处理 到 多道程序同时处理
程序C 必须是可重入程序
(3) 程序并发执行可以互相制约
规定I1到I3的代码不可重入
程序顺序执行与并发执行比较
顺序执行 并发执行
程序顺序执行 程序具有封闭 性 独享资源 具有可再现性 间断执行,多个程序各自 在“走走停停”中进行 程序失去封闭性 ,有直接 和简接的相互制约 共享资源 失去可再现性
并发程序的特点:
可以看出,并发程序与 顺序程序具有本质区别,并 发程序具有并发性和共享性。 为了说明多道程序并发 执行时的动态特性,引入一 个新的概念:进程。
4.2.2 进程
1. 进程的基本概念
进程是指一个具有一定独立 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 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是可以并发执行的程序 的执行过程,它是控制程序管理 下的基本的多道程序单位。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任务: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操作系统 的功能和任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处理机管理 对所有作业进行 合理组织、唯一 有效的管理各种 主要任务:充分 对有限的内存合 2. 存储器管理 分类,按照某种 标识计算机中的 外部设备,充分 发挥处理机的作 理分配,以满足 规则源源不断的 3. 设备管理 每组信息,使用 发挥其效率;为 用,提高它的使 多个用户程序运 选取作业交给计 户能方便、安全 用户提高简单易 4. 文件管理 用效率。 行的需要 算机处理 用的设备接口 的使用它们 5. 作业管理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互相转化
(1) 处 于 就 绪 状 态 的 进 程 , 一 旦 分 配 到 CPU,就转为运行状态。 (2) 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当需要等待某 个事件发生才能继续运行时,则转为等 待状态;或者由于分配给它的时间片用 完,就让出CPU而转为就绪状态。 (3) 处于等待状态的进程,如果它等待的 事件已经发生,即条件得到满足,就转 为就绪状态。 刚创建的进程可以处于三种状态中 的任何一种,但进程只能在运行状态下 结束。
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
(1) 管理系统资源。包括对CPU、内存储 器、输入输出设备、数据文件和其他软件 资源的管理。 (2) 为用户提供资源共享的条件和环境, 并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合理调度。 (3) 提供输入/输出的方便环境,简化用 户的输入输出工作,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 (4) 规定用户的接口,发现、处理或报告 计算机操作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错误。
协调进程A、B之间的关系
(2) 进程的同步
进程之间为了合作 完成一个任务,而需要互 相等待和互相交换信息的 相互制约关系称为同步。
死锁的发生是与进程 的相对运行速度有关的, 而进程的相对运行速度又 是不可预测的,因此,死 锁是一种与时间有关的问 题,并且是不可再现的。
假设系统中共有10台磁带机,由A,B,C三个进 程所共享现假定A,B,C已分别占用了2台,3台和2 台磁带机,它们的最大需求量分别为4台,6台和8台。 并且还假定每个进程只有满足了最大需求量后才可 能释放其所有的资源。 在图示情况下,如果C又申请了3台,则磁带机 全部分配完。如果某个进程再提出申请,则发生死 锁。
3. 进程控制块及其组织
(1) 进程控制块(PCB)是由系统为每
个进程建立,用以记录对应进程的程 序和数据的存储行状态信息 ⑤调度优先数 ⑦系统栈 ⑨资源占有信息 ②特征信息 ④通信信息 ⑥现场信息 ⑧进程映象信息 ⑩族关系
进程外部名称, 一目了然
作业 成批进入 高速 输入井
输出井
其它
单道批处理系统
作业 成批进入
多道并发执行
输出井
输入井
其它
多道批处理系统
多道批处理对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提高CPU的利用率 提高内存利用率 提高I/O设备的利用率
2. 分时操作系统
为了使程序运行时可以有人机交 互,用户可以及时得到响应,又出现 了分时系统。 在分时系统中,多个用户分享使 用同一台计算机(主机),即在一台 计算机上联接若干台终端,每个用户 可以独占一台终端。
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1) 资源的独占使用。 (2) 资源的非抢占分配。 (3) 资源的部分分配。 (4) 对资源的循环等待。
死锁的预防、避免、检测和消除 资源的静态预分配:预防死锁 资源顺序分配法:预防循环等待 银行家算法:通过计算决定是否 分配资源,避免死锁 死锁发生时,及时地检测到它, 并让系统从死锁状态中解脱出来
4. 通用操作系统
根据实际需要,往往要将以上 这些系统的功能组合起来使用,从 而形成了通用操作系统。 例如:以成批处理系统完成后 台作业,以分时处理系统或实时系 统完成前台作业,即能充分发挥系 统资源的作用,又能具有一定的实 时性和交互性。
4.2 多道程序设计
4.2.1 并发程序设计 4.2.2 进程 4.2.3 进程之间的通信
实时系统的提出: 分时系统的响应往往要等待 一个循环周期。 实时系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 内对用户请求或外部事件及 时响应
实时系统分为两类:
实时过程控制系统 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实时系统特点:
多路性: 多路信息采集,多对象控制 独立性: 信息采集和对象控制是相互独立的 及时性: 有较严格的时间限制,响应时间短 交互性: 主要与管理员进行简单的交互 可靠性: 多级容错
进程A分配打印机的过程为: ①逐项检查分配标志,找出分配标志为0的 台号; ②把该台分配标志置1; ③把用户名和设备号填入分配表中相应的位 置。 进程B释放打印机的过程为: ①逐项检查分配表的各项信息,找出分配标 志为1,并且用户名和设备号与被释放的用 户名和设备号相同的打印机台号; ②该台分配标志置0; ③清除该台打印机的用户名和设备号。 如果进程B的②、③之间被进程A打断,则会 出现问题。
分时系统实现:
t
作业 1 2 3 1 2 3
将时间片划分很小,从一个较长 时间看,每一个用户都似乎独享 主机
分时系统的特点:
同时性
同时连接多台终端
独立性
终端间互不影响
第一个 分时操 作系统 就是 UNIX操 作系统。
及时性
在人们能接受的时间内响应 方便的人机对话
交互性
3. 实时操作系统 所谓实时,是指对 随机发生的外部事件作 出及时的响应并对其进 行处理。
分时操作系统
所谓分时,是指若干个并发程序 对CPU的分时,其中每个程序对CPU的 时间分享单位称为时间片。 例如,设时间片长度为100毫秒, 现有10个用户,则操作系统对每个用 户的平均响应时间为10×100毫秒=1 秒。也就是说,每个用户依次轮流使 用100毫秒的时间片。
分时系统的提出:
人机交互,及时响应,共享主机 按时间片轮转作业 时间片:作业使用CPU的时间 时间片中断处理
外 围 机
输入井 高速
低速
3)从单道程序处理 到 多道程序同时处理
3 2 1
演示
9 6 3
4.1.3 操作系统的分类
按照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 使用环境和访问方式,可以将操 作系统分为:
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
1. 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
“多道”是指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 入多个用户作业,“同时”进行处理。 “批处理”是指这样一种操作方式: 在外存中存入大量的后备作业,作业 的运行完全由系统控制,用户与其作 业之间没有交互作用,用户不能直接 控制其作业的运行,通常称这种方式 为批操作。
4.2.1 顺序程序与并发程序
顺序程序具有以下特点: (1) 顺序性:处理机的操作严格按照程序 所规定的顺序执行,每个动作都必须在上 个动作执行完成后开始。 (2) 封闭性:程序运行时独占全机资源, 程序一旦开始执行,其执行结果不受外界 因素影响。 (3) 可再现性:只要程序执行时的环境和 初始条件相同,都将获得相同的结果。程 序结果与运行速度无关。(不论是从头到尾 不停顿地执行,还是“停停走走”)
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 直接控制和管理 ④手段 各种软硬件资源, ②对象 以方便用户 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③目标 的程序的集合 ①实体
操作系统是:紧靠硬件的第一层软件
操作系统的性质
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系统 软件, 是直接与硬件相邻的第一 层软件,它对硬件功能进 行首次扩充, 是其他软件运行的基础。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与联 系
(1) 进程是程序在处理机 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 动态的概念。而程序只是 一组指令的有序集合,其 本身没有任何运行的含义, 它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与联 系
(2) 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 是一次运行活动。因此,进程 具有一定的生命期,它能够动 态地产生和消亡。而程序是可 以作为一种软件资源长期保存 的,它的存在是永久的。
顺序程序与并发程序
并发程序的执行情况比顺序程 序要复杂的多,程序设计时要考虑 更多的因素。 (1)并发程序没有可再现性 (2)并发程序没有封闭性 (3)程序并发执行可以互相制约
(1)不可再现性: 程序在并发执行时, 由于失去了封闭性,导致不可再现性
(2) 并发程序与其执行过程不是 一一对应的关系
4.2.3 进程之间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