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抗生素滥用
滥用抗生素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作文

滥用抗生素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作文
夜深了,医院走廊的灯还亮着,那抗生素,就像战士一样,跟
病魔斗得火热。
但你知道吗?滥用抗生素真的像玩火,后果不堪设想。
你知道吗?那些细菌,它们现在聪明得很!就像个狡猾的敌人,因为咱们滥用抗生素,它们学会了怎么对抗药物。
原本小病小痛,
现在变得超级难搞,免疫系统都快撑不住了。
医院里有个小伙子,脸色苍白得吓人。
他吃了那么多抗生素,
不但病没好,反而更难受了。
看着他那无助的眼神,我真心觉得滥
用抗生素太可怕了,真的不能乱来。
听说科学家们正忙着研究新抗生素,想要打败那些狡猾的细菌。
但说实话,再新的药也敌不过滥用带来的危害。
咱们得为自己的健
康负责啊!
现在大家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街头巷尾都在讨论。
大家都说,以后得小心用药,不能滥用抗生素了。
这场战斗,真的让大家
都醒过来了,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
所以啊,咱们得明智点,合理使用抗生素。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因为一时的疏忽,让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烦。
健康最重要,大家都
要记住啊!。
日常生活中不合理用药的典型案例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不合理用药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让人感到惋惜,更引起了人们对用药合理性的重视。
下面将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合理用药的典型案例,并分析其原因和对策。
一、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在临床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病的药物。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却滥用抗生素,导致了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
典型案例包括:1. 感冒时滥用抗生素很多人在感冒初期就会用抗生素来治疗,但其实感冒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疗感冒,还会导致人体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2. 动物滥用抗生素在养殖业中,为了促进动物生长,一些养殖场滥用抗生素,导致了动物体内抗生素残留,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针对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宣传,提高人们的用药意识,更加重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二、过度使用止痛药止痛药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药物,它可以缓解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然而过度使用止痛药也会带来不良影响。
1. 长期连续使用止痛药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原因,一些人会长期连续地使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长期过量使用止痛药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2. 错误的使用方法很多人在使用止痛药时都没有按照医嘱的剂量和频率来服用,而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随意服用。
这样易导致药物过量,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对于过度使用止痛药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人们正确使用止痛药的知识普及,提醒人们按照医嘱来使用止痛药,并且要有限度地使用。
三、误用抗菌药抗菌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但它也经常被误用在日常生活中。
典型案例包括:1. 用抗菌药治疗病毒感染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会把抗菌药当成治疗感冒等病毒感染的药物来使用,但事实上,抗菌药对病毒感染无效。
2. 不按时、不按量使用抗菌药在使用抗菌药时,很多人都会出现不按时、不按量使用的情况,这样会导致疗效不佳,还会增加抗菌药的耐药性。
面对抗生素的误用,我们应该提高人们对抗菌药的正确使用意识,严格按照医嘱来使用抗菌药,避免滥用和误用。
滥用抗生素四大危害

滥用抗生素四大伤害
抗生素是老苍生最熟习,也是最轻易被抗生素是老苍生最熟习,也是最轻易被滥用的药物.然而说到滥用,许多人其实其实不清晰个中的寄义.现实上,凡是超时.超量.不合错误症应用或未严厉规范应用抗生素,都属于滥用.一旦产生以上情形,就可能给患者带来四重伤害.
第一重:毒副感化
是药三分毒,应严厉遵守医嘱服药,切不成盼复心切,私自加大抗菌药物包含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如氟哌酸的药量,不然很可能毁伤神经体系.肾脏.血液体系.尤其是对肝肾功效消失平常的患者,更要郑重.须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轻度上呼吸道沾染选用口服抗生素即可,但许多人却选择了静脉输液,这无形中也增长了消失副感化的风险.
第二重:过敏反响
多产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示以过敏性休克最为轻微.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激发,个中青霉素最罕有也更为轻微.过敏反响轻微时可能致命.
第三重:二重沾染
当用抗菌药物克制或杀逝世迟钝的细菌后,有些不迟钝的细菌或霉菌却持续发展滋生,造成新的沾染,这就是二重沾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许多见.是以治疗艰苦,病逝世率高.第四重:耐药
大量应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才能的锤炼,在绝大多半通俗细菌被杀灭的同时,本来其实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并且因为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会遗传给下一代.超等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假如这种情形持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对沾染时无药可用的地步.。
中国居高不小的抗生素滥用情况及致命的危害

中国居高不小的抗生素滥用情况及致命的危害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开创了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新纪元。
几十年来,挽救了数以千百万计的生命,为人类健康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目前,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在世界上是应用最广、发展最快、品种最多的一类药物。
1978年,人类满怀信心地提出“限期消灭传染病”的乐观口号,联合国成员国并共同签署了《全人类健康2000》的协议,郑重向全世界宣布,人类将在21世纪到来之前,彻底消灭传染病。
然而协议签署不过20余年,越来越多的病毒和细菌就向人类发起了严峻的挑战。
某些传染性疾病又有了卷土重来的势头。
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1997年,美国学者皮特·布鲁克史密斯在《未来的灾难-瘟疫复活与人类生存》一书中写道:疫苗、抗生素以及近年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
然而,几乎与此同时,许多可怕的毁灭性新型疾病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
目前,全球已有17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约有2000万结核病病人,现在每年新增加病例800万,死于结核病的达300万人,高居传染病死亡人数之首。
接着是非洲大陆的埃博拉病毒的蔓延;炭疽热、疯牛病、艾滋病、SARS的推波助澜,就连禽流感这个过去仅在家禽内传播的疾病也开始肆虐人类。
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归根结底是人类的免疫系统出现故障,而这种故障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人类发明出来抵御细菌和病毒袭击的抗生素。
这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无情报复。
近年来,由于人类对于抗生素的滥用,狡猾的细菌开始对人类展开致命的反击。
WHO在国际范围内的多中心调查显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约30%,抗菌药物费用支出占全部药费的15%~30%。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曾作了一项调查,两年间总共调查共46477份儿童的病历。
他们发现,抗生素使用的频繁度极高,平均每个儿童一年间接受了3次抗生素处方,美国医师似乎非常喜欢用抗生素,其中有一半的抗生素是正常使用,用于处理中耳炎等问题,而有12%是用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这些疾病并不一定要使用这些抗生素。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与措施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与措施现代医学中,抗生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疾病,拯救生命。
然而,由于人们对于抗生素的滥用,已逐渐使得抗生素失去了初衷——对抗细菌感染。
抗生素滥用不仅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影响,还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负担。
在面临严峻的抗生素滥用风险时,我们有什么措施可以采取呢?一、抗生素滥用的危害1.促进耐药菌株的产生抗生素滥用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抗生素的作用是杀死致病菌,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当耐药菌株大量扩散时,就会使得抗生素失去治疗效果,从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2.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抗生素滥用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力,进而使得人体更容易感染其他病原体。
3.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抗生素在治疗动物、养殖业和农业中也被广泛使用,造成了环境问题。
抗生素会被排放到土壤和水源中,这些药物会破坏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甚至会使得益生菌数量降低,进而影响生态平衡。
二、抗生素滥用的原因1.误解抗生素的作用很多人认为,抗生素能够神奇地治愈各种疾病,因此过度依赖。
特定的细菌感染才能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普通感冒、流感等疾病使用抗生素并不能对症下药,反而还会加重病情。
2.医生过度开具处方对于一些病人来说,他们并不完全清楚抗生素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因此医生的处方替代了他们自身的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度日如年的工作压力也许导致过度的开药,这对于抗生素滥用的造成负面影响。
3.个别卖药人员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某些地区,一些卖药人员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在不允许的范围内销售抗生素。
三、抗生素的措施1.推广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系统都应该推广正确的抗生素使用方法。
公众可以通过媒体和其他途径了解抗生素的基本知识,以便就药和用药方面有更多的认知。
2.大力扫除抗生素虚假宣传社会各界应着手清除抗生素类“保健品”、“神奇药”等虚假宣传,消除买药者的迷茫感。
频繁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频繁使用抗生素的危害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它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
然而,频繁使用抗生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
本文将就频繁使用抗生素的危害展开探讨。
1.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性的增加抗生素滥用是指在使用抗生素时没有正确的指导和监督。
当人们频繁使用抗生素,尤其是过量或不必要的使用时,细菌会逐渐产生耐药性,抗生素对其的杀灭作用减弱甚至失效。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耐药性增加。
一旦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治疗感染将变得困难,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细菌感染无法控制,甚至危及生命。
2.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人的肠道内寄居着大量的有益菌群,它们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频繁使用抗生素会杀死不仅致病菌,也会破坏有益菌群。
这种破坏会导致肠道消化功能异常,容易引发腹泻、便秘甚至肠道炎症等问题。
同时,肠道菌群平衡的破坏还会使免疫系统受到影响,增加人们患上其他感染的风险。
3.增加过敏反应的可能性抗生素使用不当也会增加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有些人对某些抗生素成分过敏,一旦频繁使用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如果患者事先不知道自己对某种抗生素过敏,频繁使用时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4.破坏正常菌群平衡引发其他问题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抗生素不仅会杀死病菌,也会对正常菌群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这可能导致其他问题的发生,如真菌感染、口腔问题、皮肤感染等。
5.浪费资源和增加医疗费用频繁使用抗生素不仅在医学上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也带来了经济负担。
抗生素的滥用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频繁使用抗生素的危害不容忽视。
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这些危害,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此外,需加强医疗管理,合理限制抗生素的使用,以减少滥用现象的发生,并提倡预防为主的健康观念,从而减少细菌感染的发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人们的健康。
滥用抗生素案例

滥用抗生素案例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问题日益凸显。
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对细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正确地使用抗生素,使得它们的功效大打折扣,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
以下是一些关于抗生素滥用的案例。
首先,许多人滥用抗生素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细菌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例如,有些人认为感冒就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实际上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对抗生素无效。
然而,许多人仍然购买非处方的抗生素药物来治疗感冒,这不仅无法治愈感冒,还可能导致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其次,一些医生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滥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但对许多其他疾病,如病毒感染或其他传染病,抗生素并不起作用。
然而,一些医生不加区分地给患者开具抗生素处方,这导致了抗生素的滥用,加重了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
此外,由于一些人对抗生素的误解和滥用,在养殖业中抗生素也被滥用。
农民为了预防和治疗动物的疾病,常常将抗生素添加到饲料中,以期提高养殖效益。
然而,这种滥用抗生素不仅影响了人畜共患病的治疗效果,还导致了在畜牧业中广泛存在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针对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加强对公众和医生的教育,宣传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适应症。
公众应当正确理解抗生素的作用和使用范围,不滥用抗生素。
医生则应根据病情,有选择地开具抗生素处方,避免滥用抗生素。
其次,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非法销售抗生素的行为,遏制抗生素的滥用。
同时,加强研发新型抗生素,提高抗生素的疗效和安全性。
最后,鼓励生态农业和绿色养殖,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推动可持续发展。
总之,抗生素的滥用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监管和研发新型抗生素,我们可以共同应对抗生素滥用问题,确保抗生素的有效使用,保护公众的健康。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它在医学领域被广泛使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意识到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就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进行探讨,并呼吁大家对于使用抗生素要谨慎对待。
1. 增加抗药性细菌的风险滥用抗生素是导致抗药性细菌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人们滥用抗生素、错误使用抗生素,或者使用过期的抗生素时,细菌有机会产生耐药基因。
这些抗药性细菌不受抗生素的影响,难以根除,并有可能进一步传播给他人。
因此,滥用抗生素不仅危害了个体的健康,还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威胁。
2. 副作用的增加抗生素的滥用也会增加患者承受副作用的风险。
抗生素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头痛等症状。
此外,某些抗生素还会对患者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谨慎选择适合的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3. 破坏身体的微生物平衡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它们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滥用抗生素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的微生物平衡。
抗生素的广谱杀菌作用不仅会杀灭致病菌,还会同时消灭一些有益的微生物。
这种微生物平衡的破坏可能导致胃肠道问题、免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的发生。
4. 浪费医疗资源滥用抗生素不仅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对医疗资源造成浪费。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不仅增加了医疗费用的负担,还可能导致抗生素短缺现象。
在面对严重感染病例时,如果抗生素的效果降低,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避免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教育宣传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和医疗从业者对滥用抗生素危害的认识。
人们应该明白,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有时候一些疾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有效治疗。
2. 指导合理使用医生需要在使用抗生素时严格按照临床适应症进行指导,并向患者详细解释用药的原因和剂量。
此外,患者自己也应该遵循医嘱,不可过量或随意更改用药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怕的抗生素滥用编者按: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
在医学上,他们被称为"药源性致死"。
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病死的,而是吃药吃死的。
这当中,40%死于抗生素的滥用,该数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抗生素专家张永信教授说,"我越来越心虚,因为我们武器库里的武器已经越来越少。
"这位担任上海华山医院党委书记的医生忧心忡忡:因为旷日持久的滥用,曾经是治疗细菌感染"灵丹妙药"的抗生素,越来越多地失效,这意味着也许不久的将来,罹患细菌感染的中国人,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
细菌感染曾是人类第一死因,漫长的黑暗时代后,抗生素的发明带给了人类希望之光。
从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发明到今日,不过60多年的时间。
现在,希望的火种正日益暗淡,如果不解决抗生素滥用的问题,等待人类的将是下一次黑暗。
什么是抗生素滥用?医学界流行一句话说,在美国买枪很容易,但买抗生素却很难。
而中国正好相反。
世界军医会议召开期间,美国陆军卫生部长问我国的一位博士,听说第三代头孢在中国谁都可以买,到处可以开,是这样吗?在美国这是不可能的。
美国对抗菌药物控制很严格,定期考核医生的抗菌药知识,不及格者将停止其处方权。
目前,中国的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则高达95%。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专家说,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抗生素与病菌耐药性的赛跑1928年的一次医学实验中,一个葡萄球菌培养基受到了一种霉的污染。
试验者弗莱明注意到,霉周围的细菌消失了。
他断定这种霉生产了某种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
在他的启发下,英国医学家弗洛里和钱恩提纯了青霉素,先后给实验室动物和病人试用,证明青霉素对细菌感染有惊人疗效。
三人因此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霉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抗生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战争伤员,揭开了抗生素家族救苦救难的开端,人类平均寿命因此增加10岁。
医学史上,很多细菌感染曾是无药可治的绝症,造成了难以计数的人类死亡。
到1980年代,随着品种众多、价格低廉的抗生素广泛随意地使用在医学和其他领域,医学界人士乐观地认为,抗生素已经彻底解决了细菌感染的问题。
然而不到10年时间,抗生素的普遍使用使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医生们发现,原来有特效的抗生素对耐药菌的作用越来越小。
每一种抗生素投入使用,没有被杀灭的细菌会迅速产生对这一抗生素的抗体,成为耐药菌。
如绿脓杆菌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阻止青霉素类药物的进入;结核杆菌通过改变体内蛋白质结构阻止抗生素与其结合;更有甚者,有的革兰氏阴性菌可以主动出击,用水解酶水解掉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
这种耐药性既能横向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能纵向遗传给后代。
从细菌的耐药发展史可以看出,在某种新的抗生素出现以后,就有一批耐药菌株出现。
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于是医生一边加大用药剂量,研究者一边研究新药。
更先进的抗生素不断发明,细菌的耐药性同时飞快增强。
一场抗生素和细菌耐药性的赛跑始终在进行着。
这场赛跑的胜者是谁,现在难以预料,但现在的情况并不乐观。
在被称为抗生素"黄金时代"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而这一数字到了1999年上升到2000万。
美国1982至1992年间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了40%,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
造成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耐药菌带来的用药困难。
临床上出现很多这样的现象:由于耐药菌引起感染,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病人死亡。
张永信说,二战中,几十到100单位的青霉素挽救了无数伤员的生命,病员的小便还能回收青霉素,相同病情,现在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没有效果。
也许有一天,曾经用青霉素一针见效的病症,将会重新变成抗生素发明出来之前那样的绝症。
张永信关于中国细菌耐性的研究文章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后,外国医生表示难以置信:中国的细菌有那么厉害吗?有远见的医学界人士担心,有朝一日病菌耐药性"进化"速度超过抗生素的研制速度,我们又将回到抗生素诞生前的黑暗岁月。
"洁身自好"有用吗?有人说,自己和家人都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因此耐药菌不会在自己身上形成。
然而,事实远比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残酷。
时至今日,中国人几乎生活在一个无处不有抗生素、因此无处不有耐药菌的环境中。
"洁身自好"并不能保证自己不成为抗生素滥用的受害者。
动物都与人一起使用起抗生素,因为使用抗生素可以使它们生长更快,生产产品更多,获利更多。
在农业中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已经囊括了人类自身使用的全部抗生素的种类。
饲养动物使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
这些耐药菌又通过食物或动物与人的接触,传播给了人。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土壤和农田地下水中的细菌从来自猪的肠道菌那里获得了耐受四环素的耐药基因。
耐药基因长期存在于土壤和水生细菌中,而且可能传播到那些毒性很强的细菌身上。
如果人饮用这样的水,毒性很强的耐药细菌也会传播给人。
而人类消费排泄的废物污染环境和食物链,自然环境中的细菌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抗生素,由此产生了耐药性,导致抗生素的耐药基得以蔓延:细菌耐药性扩散的链条由此形成。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肉类、乳品乃至医院的空气中,都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充满了抗生素和耐药菌。
这些耐药菌通过饮食、呼吸进入了我们的身体。
人类本身成了一个耐药菌库。
一旦发生细菌感染,即使从来没有使用过抗生素药物的人,同样可能面临抗生素治疗束手无策的局面。
今后,我们拿什么来抗感染◆细菌性感冒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感冒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用抗生素来抗菌,从前普通老百姓应用得也比较多。
如属于轻度感染,也完全可以不使用抗生素,而服用一些清热的中药或中西结合制剂如鱼腥草冲剂、桑菊感冒片、维C银翘片、小柴胡汤等进行治疗。
◆发热许多人习惯地认为,发烧就要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来退烧,这是不正确的。
首先,对于病毒性疾病(如腮腺炎、病毒性感冒、麻疹)引起的发热,抗生素都是没有用的。
对这些疾病,使用抗生素,对病人有害而无益。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如果程度不严重,也可以不用抗生素,而采用一些纯中药的退热冲剂如小柴胡冲剂、麻杏石甘汤(又名白虎汤,由麻黄6克、杏仁9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组成)和口服液等。
◆肠道感染对于肠道感染,首先应该明确其原因,如果是细菌引起的,则仍应考虑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但是如果是其他原因(如药物性或病毒性)则不需使用抗生素,可选用收敛性药物、对症治疗药物、抗病毒药物,根据病情到医院进行治疗。
此外,民间用中草药治疗肠道感染,效果也不错。
走出使用抗生素的9个误区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
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
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
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
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
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
误区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6:感冒就用抗生素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
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
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误区7:发烧就用抗生素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
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误区8:频繁更换抗生素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
况且,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9:一旦有效就停药前面我们知道,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
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
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抗生素滥用之痛没有接受过正规医学训练的蒋刚是村里的赤脚医生。
那天,淋了点雨的他有些感冒,还伴着发烧。
吃了点普通感冒药,并没有能够退烧,于是蒋刚决定给自己注射青霉素。
因为从来都不对青霉素过敏,蒋刚就没有给自己做皮试,认为没有什么大问题。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样,蒋刚身上很快就出现了皮疹,同时开始发热,然后是呼吸困难,恶心并且想吐。
很明显,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在了他身上。
当家人手忙脚乱地把蒋刚送到镇卫生院时,他却因为过敏性休克而再也没有苏醒过来......例中的蒋刚是死于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严重不良反应,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彭毅志教授,以及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吴昌归教授解释道,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发热、斑丘疹和荨麻疹、剥脱性皮炎、红斑、血清病和溶血性贫血等。
其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约为万分之零点四到万分之四,死亡率约为万分之零点一。
其表现为立即出现低血压、支气管痉挛性哮喘、腹痛、恶心、呕吐及紫癜样皮疹等,抢救不及时可迅速死亡。
小王是一名外企职员,平时身体不太好,老爱感冒。
这不,一不注意又感冒了,而且烧得厉害。
同事老刘热心地向小王介绍,先锋霉素退烧最好。
老刘说:"我平时发烧都是用它来退烧。
"看老刘这么热心,小王就在药店买了先锋霉素来服用,结果烧是退了,皮肤却开始发痒,而且在皮肤上出现了一些鲜红色的斑点。
小王连忙到医院检查,医生详细询问了小王的情况后说,小王患的是荨麻疹,是先锋霉素过敏的表现。
"先锋霉素也称头孢菌素,"吴昌归教授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常见不良反应有血小板减少、荨麻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