洣泉初二历史检测题(1112)

合集下载

历史测试题及答案初二

历史测试题及答案初二

历史测试题及答案初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哪位皇帝的政策?A. 汉武帝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宣帝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是选拔:A. 军事人才B. 文学人才C. 政治人才D. 经济人才4. 元朝时期,实行了行省制度,这种制度的创立者是:A. 忽必烈B. 成吉思汗C. 元世祖D. 元成宗5. 下列哪项不是明朝时期对外交往的成就?A. 郑和下西洋B. 修建长城C. 建立朝贡体系D. 与欧洲国家通商6. 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的直接后果是:A. 加强了与外国的交流B. 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C. 阻碍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D. 增强了民族自信心7. 清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A. 中华民国B. 中华人民共和国C. 中华帝国D. 中华联邦8.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北京条约》9.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C. 辛亥革命的失败D. 国内军阀混战10.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 提倡民主和科学B. 提倡封建礼教C. 提倡文言文D. 提倡闭关自守答案:1-5 C A B A C6-10 C A A A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2. 唐朝时期,______是著名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3.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4. 清朝时期,______起义是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对清朝统治造成了严重冲击。

5.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运动,其口号是“外争国权,______”。

初二历史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二历史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二历史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2. 被称为“书同文,车同轨”的皇帝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3. 以下哪一项不是唐朝时期的盛世?A. 开皇之治B. 文景之治C. 开元盛世D. 贞观之治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求盟友D. 探险发现5. 清朝末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辛亥革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__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7. 唐朝时期,________是著名的女皇帝,她开创了“开元盛世”。

8. 明朝时期,________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交流。

9. 清朝末期,________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________成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及其影响。

12. 简述清朝末期的“戊戌变法”及其失败的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4. 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五、答案解析1. 答案:C。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 答案: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书同文,车同轨”。

3. 答案:B。

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的盛世,不属于唐朝。

4. 答案:B。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

5. 答案:A。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 答案:郡县。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初二历史考试题及答案及解析

初二历史考试题及答案及解析

初二历史考试题及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C. 建立封建制度D. 推行科举制答案:A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将地方政权直接置于中央的控制之下。

2.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B解析:李白以其豪放洒脱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被誉为“诗仙”,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3. 明朝时期,以下哪项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B解析:火药在明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对军事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导致了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 以下哪项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种土地制度?A. 井田制B. 均田制C. 土地私有制D. 土地国有制答案:A解析: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将土地划分为井字形的小块,中央一块为公田,周围八块为私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________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答案:儒学7.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最著名的诗人是________。

答案:李白8. 清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溥仪9.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发生在________年。

答案:191910.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初二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分封制C. 允许诸侯拥有自己的军队D. 建立世袭制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战国四公子”?A. 信陵君B. 春申君C. 孟尝君D. 诸葛亮4.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汉朝D. 唐朝5.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望远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其首都被称为______。

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制。

8.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______朝,反映了周幽王的昏庸无道。

9.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为了争夺霸权,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中“战国四公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有哪些?12. 简述唐朝的文化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4. 论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及其对后世的启示。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D4. B5. D二、填空题6. 长安7. 郡县8. 周9. 信陵君、春申君、孟尝君、平原君10.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简答题1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主要包括: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加强了国家的统一性;修建长城,加强国防;推行法家思想,加强法制建设。

初二历史期末考试卷

初二历史期末考试卷

初二历史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秦朝B. 商朝C. 汉朝D. 唐朝2. 下列哪位皇帝是秦始皇的儿子?A. 刘邦B. 孝文帝C. 汉武帝D. 秦二世3.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家?A. 孔子B. 庄子C. 孙中山D. 祖冲之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化时期?A. 三国时期的统一B. 清朝结束的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的爆发D. 新中国成立的建国大典5. 1895年发生的甲午战争导致了以下哪个国家的独立?A. 朝鲜B. 日本C. 俄国D. 法国二、判断题(对的写“√”,错的写“×”)6. 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光荣抗战。

(×)7. 社会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化。

(×)8.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被誉为“卧龙”。

(√)9.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起点,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取得了台湾的归属权。

(×)三、简答题11.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代表性文物,你知道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吗?简要描述一下。

(简述制作过程)12. 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一下“一国两制”政策是什么意思。

(说明该政策的原则)13. 什么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描述丝绸之路的影响)四、论述题14. 请阐述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历史渊源和特色。

(详细解释西安的历史)15.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哪里?请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结合历史,说明复兴的关键)五、综合题16. 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的看法,并说明他/她对中国历史和现代建设的影响。

(选取一个人物作为案例,分析其贡献)17. 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封建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哪些?请详细谈论。

初二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禅让制C. 世袭制D. 封建制答案:A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D3.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中宗答案:B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传播文化C. 展示国威D. 寻找宝藏答案:C5. 清朝末年,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辛亥革命?A. 光绪帝B. 宣统帝C. 道光帝D. 同治帝答案:B6.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望远镜答案:E7. 唐朝时期,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8. 清朝时期,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洋务运动?A. 康熙帝B. 乾隆帝C. 道光帝D. 光绪帝答案:D9. 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不是“春秋五霸”之一?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始皇答案:D10. 明朝时期,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海禁”政策?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宣宗D. 明英宗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__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郡县制2. 唐朝时期,________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

答案:唐太宗3. 明朝时期,________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海禁”政策。

答案:明太祖4. 清朝时期,________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洋务运动。

答案:光绪帝5. 春秋时期,________被誉为“春秋五霸”之首。

答案:齐桓公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唐朝时期“开元盛世”的特点。

答案:唐朝时期“开元盛世”是在唐玄宗的统治下,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社会安定,是唐朝乃至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初二历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二历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二历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一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2. 唐朝时期,下列哪一位不是著名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D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答案:A4.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答案:A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有多大?A. 几十艘船B. 几百艘船C. 几千艘船D. 上万艘船答案:B...(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指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答案:汉文帝、汉景帝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述的是古代的_________。

答案:剑门关3.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是_________。

答案:都江堰...(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唐朝的对外交流情况。

答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

唐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等地区进行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同时,唐朝还与日本、新罗等东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促进了文化和技术的传播。

2.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朝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采取的一种限制和排斥外来文化、经济影响的政策。

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但同时也导致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历史试题答案及分析初二

历史试题答案及分析初二

历史试题答案及分析初二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 选拔人才B. 巩固皇权C. 增加税收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展示国威B. 寻找宝藏C. 贸易往来D. 寻找失踪的皇帝答案:A二、填空题4.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李白被称为“______”。

答案:诗仙5.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______”政策。

答案:削藩三、简答题6. 简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义。

答案: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意味着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主导思想,其他学派如法家、道家等被边缘化。

这一政策的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文化,为汉朝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

四、材料分析题7. 阅读以下材料:“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的一项重要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等。

”请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和影响。

答案: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是北宋时期国家财政困难,社会矛盾尖锐。

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社会经济状况。

影响方面,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危机,但同时也引起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能长期持续。

五、论述题8. 论述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的经济发展,减少了外来侵略的风险。

然而,长期闭关锁国也导致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减少,科技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最终在近代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因此,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洣泉初二历史检测题(11.12)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计50分)1.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与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苦难十四年”应开始于:A.一·二八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 “日本人,真凶暴。

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B.日本侵略军大规模进攻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D.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3.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一二·九运动4、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C.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 D.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5、如果你导演话剧《西安事变》,下列哪个历史人物不可能出现在西安谈判的场景中:A.蒋介石B.张学良C.毛泽东D.周恩来6.某校初二(1)班同学准备举行“1919 —l949 年历史图片展”。

小军找到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B.十年对峙烽火绵延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7.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最真实再现这一事件的是:A.历史学家撰写的有关著作 B.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C.电影《南京!南京!》 D.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8. 在央视“非常6+1给你打求助电话,你应该选择: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淞沪会战9.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多年革命探索后,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最早提出这个政治主张是在: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0. 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强震,导致了福岛核电站出现了核泄漏,危胁到了人类的安全。

1945年8月上旬,美国对哪国投掷了原子弹,给当地人民造成了核灾难:A.意大利 B.德国 C.苏联 D.日本11.某电视台组织了一次“追寻历史足迹”活动,途经卢沟桥和山东的台儿庄等地,是为了纪念:A.北伐战争B.反“围剿”斗争C.抗日战争D.红军长征12.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

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A.民主、和平 B.爱国、救亡 C.自强、求富 D.和平、发展13.某地初中同学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国民党报刊中,查阅到一些民主人士对毛泽东的称赞:“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

这些民主人士主要称赞毛泽东: A.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举 B.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胆魄C.在北平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 D.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业14.1946年,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是:A.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B.国民党进攻华东解放区C.国民党进攻西北解放区D.国民党进攻华北解放区15.彭德怀指挥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对哪里的重点进攻?A.河南B.山东C.山西D.陕北16.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中共中央根据地敌我力量的变化,决定转入战略进攻。

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是: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17.1947年夏,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的是:①彭德怀②贺龙③刘伯承④邓小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毛泽东经常不顾疲劳,彻夜不眠地工作。

在他屋的那张旧写字台上,为前线起早的指示、电文竟达190份之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对此,周恩来感慨道:“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

”这里“规模最大的战争”是指: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19.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中说:“(几十万民工)骏马高车运粮食,随军旋转逐东西。

这种现象说明了”A.粮食的供给是战争胜利的基础B.人民的支持是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C.淮海战役是一场后勤补给战争D.正确的战略战术是赢得胜利的关键20.下列战役发生在解放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辽沈战役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③渡江战役④淮海战役A.③①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21.“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

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它描写的是哪一战役的场景?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22.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直接相关?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23.发生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与邓小平有关的史实有:①南昌起义②重庆谈判③千里跃进大别山④淮海战役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③④24.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由弱变强,短短三年就打败了国民党,其主要原因是:A.毛泽东懂军事,蒋介石不懂军事 B.解放军作战勇敢C.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D.国民党指挥失当25.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①《马关条约》签订②中华民国建立③抗日战争胜利④渡江战役胜利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洣泉初二历史检测题(11.12)姓名班次学号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表格内,25小题,每题2分)二、非选择题。

21.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导的—则消息,请回答:(1)此消息报导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2)此事件的策划者是谁?他们策划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4分)(3)此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何重大意义?(4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嘘。

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

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

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

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

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血耻了。

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1)“半个世纪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哪些重大侵华事件?(两点以上)(4分)(2)材料告诉我们,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回答,抗日战争胜利具有哪些重大意义(不得摘抄原文)?(4分)(4)21世纪中日两国会再次交战吗?为什么?(2分)(5)如果21世纪中日再次交战,中国要取得胜利,那么我们现在该做什么?(写出两点以上措施或做法)(4分)23.1937年12月,日军的向井敏明、野田岩两名军官在中国某城市进行杀人比赛,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把两人作为大和民族的英雄进行了专题报道(如下图)。

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向井敏明、野田岩两名军官在中国进行杀人比赛的具体地点最可能会是哪个城市?日军在那里屠杀中国人有多少?此消息报道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4分)(2)看到这则新闻报道,你有何感想?(2分)24.右图《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合影》摄于1945年重庆,回答下列问题:(1)与该合影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2)毛泽东为何要到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2分)(3)谈判结果如何?(2分)国民党执行了谈判结果吗?请举例说明。

(4分)25.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南京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南京的近代史进行专题探究,请你参与,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南京曾因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为耻,请问是什么事件导致南京蒙受此耻辱的?(2分)(2)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

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宣誓就职,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填空,每空1分,共2分)(3)上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如果当时你见证了这一历史事件,你会有何感想?(4分)洣泉初二历史检测题(11.12)姓名班次学号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表格内,25小题,每题2分)21.(1)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2分)(2)张学良、杨虎城(2分)。

逼蒋抗日。

(2分)(3)和平解决。

(2分)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分)22.(1)甲午侵华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4分)(2)反法西斯力量(中、苏、美、英等国)的联合打击(2分)(3)中华民族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消除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威胁);洗刷了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反侵略斗争的首次完全胜利。

(写两点即可,每点两分,共4分)(4)提示:开放式题目,持一种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2分)(5)我们现在要需吸取教训,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政府要真正重视科教兴国,重视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

加大国防投入,加强国防建设,积极进行自主创新,研发高尖端的杀手锏,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的人民解放军队伍,保家卫国(其它相似的内容亦可。

任写两点,每点两分,共4分)。

23.(1)南京。

(1分)30多万人。

(1分)日军在南京制造了大屠杀。

(2分)(2)①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体现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②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③中国的贫穷和落后是人民惨遭屠杀的原因,国富才能民强(言之有理均可。

写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24.(1)重庆谈判。

(2分)(2)一是蒋介石因内战准备不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到重庆共商国事;(1分)二是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到重庆谈判。

(1分)(3)签订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2分)没有执行。

(2分)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撕毁了《双十协定》。

(2分)25.(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2分)(2)1912。

(1分)孙中山。

(1分)(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分)第二问是开放式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