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第1--4章
VF教案1-12

第1章Visual FoxPro 6.0 基础知识第1课时数据库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了解数据模型的相关知识3.了解关系操作知识4.掌握Visual FoxPro 6.0的启动与退出二、教学重、难点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Visual FoxPro 6.0的启动与退出三、教学方法举例讲授演示四、教学过程安全小知识: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动的项目,做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复习提问:1.同学平时使用什么软件处理数据?2.现在你知道常用的数据库系统哪些?数据库基本概念1.数据2.数据库3.数据库管理系统4.数据库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特性:(1) 特定的数据模型(2) 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3) 数据独立性(4) 数据的保护控制思考题:1.什么是数据库?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2.数据库系统主要有哪些主要特性?数据模型1.层次模型2.网状模型3.关系模型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关系型数据库是通过一个二维表来表示数据之间联系的。
表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每个字段都有惟一的名字是字段名,每个字段中所有的数据都必须是同一种数据类型;每行是一条记录,一个数据表中可以存储多条记录。
思考: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哪些?关系操作1.筛选:指从数据表文件中找出满足条件的若干记录。
2.投影:指从数据表文件中找出满足条件的记录的多个字段。
3.连接将两个数据表文件按某个条件筛选部分(或全部)记录及部分(或全部)字段组合成一个新的数据表文件,新生成的表包括两个表中记录的部分(或全部)字段(同名字段只出现一次)。
1.数据的组成字符:字段:记录:文件:2.关系的性质常用术语1.实体2.属性3.域4.元组5.关键字思考: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操作有哪些?Visual FoxPro 6.0的启动与退出1.启动Visual FoxPro 6.0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菜单项。
VF基础知识总结(1-8章)

11.MIN()函数字符函 Nhomakorabea:日期时间函数:
1.LEN()函数
1.DATE()函数
2.LOWER()函数
2.TIME()函数
3.UPPER()函数
3.DATETIME()函数
4.SPACE()函数
4.YEAR()函数
5.TRIM()函数
5.MONTH()函数
6.LTRIM()函数
6.DAY()函数
小结:排序与索引的区别
1、排序要执行两次,按关键字和记录号,要打开表;而索引只执行一次,按关 键字,不需要打开表;
2、排序生成一个新表,索引是针对原表生成一个指针文件 3、升降序的表示与书写方式不同:排序/a升序/d降序/c不区分大小写,索引 ascending和descending。 4、排序与索引的to的含义不同,排序的to 表示到一个新表,索引的to表示建立 单索引文件。
3、各类文件选项卡: ①“全部”选项卡(以下五项的全部内容) ②“数据”选项卡(数据库、自由表、查询、视图) ③“文档”选项卡(表单、报表、标签) ④“类”选项卡 ⑤“代码”选项卡 ⑥“其他”选项卡
第二章 数据与数据运算
1、字段数据类型(11种)
字符型
C
数值型
N
逻辑型
L(1)
日期型
D(8)
日期时间型 T(8)
****************************************************************** 小结:
1、用use 打开表时,记录号位于第一条记录 2、执行带all的命令,记录指针指向eof()=.T. 3、当为.T.时,bof的记录号总是为1,eof的记录号是记录数+1 4、空表的总记录是0,bof的记录号是1,eof的记录号是1
vf 第一章---第三章复习(1)

5.DB, DBS ,DBMS之间的关系是 DBS 包括 DB 和DBMS ____________ 6.数据库系统的特性:
(1)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2)特定的数据类型 (3)数据独立性 (4)数据的据模型:指数据库中数据与数据之间的 关系。 –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三种,分别是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关系模型 ___________ 关系型 – vfp6.0 是一种典型的___________ 数据 模型。 二维表 2.关系模型用___________ 形式表示实体 之间的联系的数据模型。
表的相关概念
定义字段:为每个字段指定名称、数据类型和宽度,它们决定了表中的 数据是如何被标识和保存的 ⑴ 字段名:以字母或汉字开头,由字母、汉字、数字或下划线组成, 128 个字符,自由表字段名最长为 不能包含空格。数据库表字段名最长为____ 10 个字符 ____ ⑵ 字段类型:决定了存储在字段中的值的数据类型 ⑶ 字段宽度:指能够容纳存储数据的长度
高考链接
• 2012年高考 • 28.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有3种基本 的关系操作,不包括下面哪种..... ......(B ) • A.筛选 B.比较 • C.投影 D.连接 •
高考链接
• 2013年高考 • 28. 在Visual FoxPro中,以下关于关系模型 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构成关系模型的二维表中不允许有重复 的字段名 • B.构成关系模型的二维表中同一列数据可 以有不同的数据类型 • C.构成关系模型的二维表中不允许有完全 相同的记录 • D.在关系模型中数据被组织成二维表
2.5表的基本操作
• (2) 菜单方式追加表记录
VF 常用命令

VF 常用命令第三章命令:一、数据库命令1、创建数据库:creat database数据库名2、打开数据库:open database数据库名3、修改数据库:modify database数据库名4、关闭数据库:close database5、删除数据库:delete databas e 数据库名(被删除的数据库不能处于打开状态)二、表的操作命令1、创建表:create表名2、打开表:use表名3、修改表:modify stru表名4、关闭表:close table5、浏览表:browse6、删除表:drop table表名7、增加记录:append或ctrl+y8、物理删除记录:pack 和zap9、修改记录:replace字段名with字段值for条件10、定位记录指针:go、skip、locate for11、命令创建索引:INDEX ON 表达式(字段名)to\tag 索引名第四章常用命令一SQL查询命令格式:select -------from ------ where ----- order by ----- desc---- group by -----having-------into table计算函数:sum() \ avg() \ count() \ max() \ min()TopIn \ not in 用于where条件包含或不包含的意思Into array 将查询结果存到数组Into cursor 将查询结果存到临时文件into table 将查询结果存到永久表(即VF表里面)select 要查询的内容from 要查询的内容来自的表where查询的内容要满足的条件和表之间的联系order by排序字段名desc降序group by分组字段名having分组条件into table查询结果存入表的表名二操作功能1、插入记录insert into表名(字段名……)values(记录……)2、修改更新记录Update表名set字段名=字段值where条件3、删除记录Delete from 表名where条件三定义功能1、创建表Creat table表名(字段名类型(宽度)primary key主索引check字段有效性规则,…………)2、修改表(修改字段)(1)增加字段Alter table表名add字段名类型(宽度)primary key主索引check 字段有效性规则,……(2)修改已有的字段类型Alter table表名alter字段名类型(宽度)set check字段有效性规则。
第1章 飞机电源系统概述

七,低压直流电源系统存在的缺点
1)随着电源容量的增加,低压直流电源系 统的重量也在增大. 原因:有电刷,电压低,电流大→发电机的 体积重量及输电线路重量增大. 例如:航空直流发电机:18KW,重量为 41.5kg,喷油冷却航空交流发电机:60KVA 重量为17kg左右.
低压直流电源系统的缺点(续)
结构示意图: 特点: ① 无CSD,可靠性高,寿命周期费用低;但 技 术不稳定. ② VSCF电源与CSCF电源可互换,不需改变 配电和用电部分,通用性强. 应用:MD-90
VSCF与CSCF交流电源系统 供电质量对比
六,270伏高压直流电源系统
特点: —发电效率高; —发电和配电系统重量轻; —航空电子设备的电源装置重量轻; —易实现不中断供电及寿命周期费用低等优点 应用:军用飞机
二,飞机电网结构
直流电源:单线制 交流电源:两种 ① 以机体为中线的三相四/三线制 特点:有两个电压可供选择;较安全;
飞机电网结构(续)
② 无中线的三相三线制 特点:只有一个电压;故障时较危险.
A B B A
0
C 三相负载 单相负载 单相负载 单相负载
C
三.恒频交流电源系统的主要参数
1.电压 考虑因素:重量,电网允许电压降,导线强 度,人员安全性,绝缘强度等因素 ① 电压越高,电网重量越轻; ② 导线细,线路压降大;导线截面积受机械 强度限制,电压太高也无益处; ③ 电压太高,绝缘材料重量增加,熄弧困难 ④ 人员的安全性差.
机载用电设备分类(续4)
(3)通用设备及厨房设备 如客舱一般照明设备,旅客娱乐设备,厨房设备 等,一般接在通用汇流条,厨房汇流条或卸载汇流 条上;是单发飞行或起动主发时的卸载对象. 3.不同飞行阶段的负载分配 负载分布情况:重要负载—约占50%左右; 厨房负载—约占40%左右
VF各章练习题[1]
![VF各章练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4b1c9615964bcf84b9d57b5b.png)
VF练习题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C )(A)数据库(B)操作系统(C)数据库管理系统(D)文件2.Visual FoxPro支持的数据模型是__B____。
(A)层次数据模型(B)关系数据模型(C)网状数据模型(D)树状数据模型3.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4.在Visual Foxpro 的项目管理器中不包括的选项卡是(D)(A)数据;(B)文档;(C)类;(D)表单(P245)5.在“选项”对话框的“文件位置”选项卡中可以设置(B)(A)表单的默认大小(B)默认目录(C)日期和时间的显示格式(D)程序代码的颜色6.Visual FoxPro 6.0是一个(C)A、8位数据库开发系统B、16位数据库开发系统C、32位数据库开发系统D、64位数据库开发系统7.退出Visual FoxPro的操作方法是:(D)A、从"文件"下拉菜单中选择"退出"选项B、用鼠标左按钮单击关闭窗口按钮C、在命令窗口中键入QUIT命令,然后按回车键D、以上方法都可以8.显示与隐藏命令窗口的操作是:(D)A、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命令窗口"按钮B、通过"窗口"菜单下的"命令窗口"选项来切换C、直接按Ctrl+F2或Ctrl+F4组合键D、以上方法都可以9.SQL语句中修改表结构的命令是(C)(A)MODIFY TABLE (B)MODIFY STRUCTURE(C)ALTER TABLE (D)ALTER STRUCTURE10.查询设计器中包括的选项卡有(B)(A)字段、条件、分组依据(B)字段、筛选、排序依据(P157,视图设计器P162)(C)条件、排序依据、分组依据(D)条件、筛选、杂项11. 下面关于查询描述正确的是(C)(A)可以使用CREATE VIEW打开查询设计器(B)使用查询设计器可以生成所有的SQL查询语句(C)使用查询设计器生成的SQL语句存盘后将存放在扩展名为QPR的文件中(D)使用DO语句执行查询时,可以不带扩展名12. 有如下程序:INPUT TO AIF A=10S=0ENDIF?S假定从键盘输入的A的值一定是数值型,那么上面条件选择程序的执行结果是:(C)(A)0 (B)1 (C)由A的值决定(D)程序出错13. Visual Foxpro参照完整性规则不包括(C)(A)更新规则(B)删除规则(C)查询规则(D)插入规则14. 表达式"VF"$"Visual FoxPro"的结果是____C____。
VF教案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章教案课题名称1.1数据库基础知识 1.2 关系数据库授课时间时数2教学目标应知了解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历程应会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教材分析重点数据库系统难点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库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资源教学参考书教学内容时间分配1、数据库基础知识2、关系数据库30分60分教学后记作业内容备 注引入:为什么要学数据库管理?§1.1数据库基础知识§ 1.1.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一、数据与数据处理1.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是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事物特性。
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
2.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有用结果。
或是能表示一定含义的数据。
例:数据描述: 王阳,9098135,男1980,江苏,计算机系,1998。
经过简单的推论后,可得出这样的信息:王阳是位男大学生,学号为9098135,1980年出生,江苏人,1998年考入计算机系。
3.数据处理: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内容包括:数据收集 →数据整理(鉴别) → 存储数据 → 使用数据(计算、统计、查询等) →维护数据????故通过数据处理可以获取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解释、推论、归纳、分析、综合等而产生决策。
在一个企事业单位中,数据的处理与作用呈金字塔形,如下图所示:战略层战术层 操作层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对数据的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分类、编码、检索和维护所提供的操作手段。
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1、人工管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特点:①程序员必须掌握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地址和方式,才能在程序中正确的使用数据。
②程序与数据不独立,数据不能保存,程序之间有数据冗余。
2.文件系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特点:①数据存储在数据文件中,由文件管理系统使用数据。
②数据文件和程序文件相互依赖,数据冗余度大,且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VF第一章节报表菜单习题

VF第一章节报表菜单习题对三《ViualFo某Pro》月考试题(2022.1)章节:基础、菜单、报表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涂物理1、修改报表、打开报表设计器的命令是A)UPDATEREPORTC)REPORTFROMB)MODIFYREPORTD)EDITREPORT2、为了在报表中加入一个表达式,这时应该插入一个A)PREVIEWREPORTB)REPORTFORMPREVIEWC)PRINTREPORTPREVIEWD)REPORTPREVIEWD)文本控件4、在“报表设计器”中,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预览”功能查看报表的打印效果。
以下几种操作中不能实现预览功能的是______。
A)打开“显示”菜单,选择“预览”选项B)直接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印预览”按钮C)在“报表设计器”中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预览”D)打开“报表”菜单,选择“运行报表”选项5、为了在报表中加入一个文字说明,这时应该插入一个A)表达式控件6、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的______。
A)报表必须有别名C)报表的数据源不能是视图7、不属于常用报表布局的是______。
A)行报表B)列报表C)多行报表D)多栏报表B)必须设置报表的数据源D)报表的数据源可以是临时表8、使用______工具栏可以在报表或表单上对齐和调整控件的位置。
A)调色板B)布局C)表单控件D)表单设计器9、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D: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10、关系数据库的任何检索操作都是由三种基本运算组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运算不包括______。
A:连接B:比较C:选择D:投影11、ViualFo某Pro6.0是一个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F6.0程序设计教程西昌学院数理系王云珊目录: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第二章VF6.0初步知识第三章VF6.0的数据基础第四章VF6.0数据表的创建和基本操作第五章查询,统计和多表操作第六章数据库操作与视图第七章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第八章程序设计基础第九章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第十章表单设计第十一章报表设计第一节数据、信息与数据处理1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可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
注:①数据内容是事物特性的反映或描述②描述的事物可以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或声音等多种类型。
存储在存储器上,就有不同的数据形式。
(对应的称为有多种数据类型)2 信息:是人们消化理解了的数据,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即知识。
它是抽象的,用不同的数据形式可以表示同样的信息。
数据反映了信息,而信息又依靠数据来表达,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3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广义地讲,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分类,检索,传播等一系列活动。
信息=数据+处理第二节数据管理的发展一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与应用软件之间的关系如图:特点:1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
2数据不长期保存。
3系统中没有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
应用程序1应用程序2应用程序n 数据集1数据集2数据集n…………二文件系统阶段数据与程序之间关系如图:应用程序1应用程序2应用程序n物理文件1物理文件2物理文件n 文件系统…………程序文件数据文件特点:1出现了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是专门管理外存储器的数据管理软件。
2程序和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有了程序文件和数据文件的区别。
数据的存取以记录为基本单位,并出现了多种文件组织形式,如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等。
3在文件系统,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别。
数据与程序之间有物理独立性,程序只需用文件名访问数据,不必关心数据的物理位置。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呈现在用户前面的数据结构。
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指数据在物理设备上的实际存储结构。
文件系统阶段仍有一些根本问题没有解决,表现在:1 数据冗余度大。
(数据不必要的重复存取,同一数据项重复出现在多个文件中,数据文件基本上与各自的应用程序相对应,数据不能以记录和数据项为单位共享)2 数据独立性差。
(数据与程序相互依赖,如果改变数据的逻辑结构或文件的组织方法,必须修改相应有应用程序;如果修改应用程序,也将影响数据文件的结构)3 数据无集中管理。
除了对记录的存取由文件系统承担外,文件没有统一的管理体制,其安全性与完整性无法保障三数据库系统阶段应用程序1应用程序2应用程序n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DB……数据库(DataBase):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独立于应用程序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在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而配置的软件。
它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是引入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1数据结构化且统一管理:在文件系统中记录内部有某些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
在数据库中,数据是有结构的,DBMS既管理数据的物理结构,也管理数据和逻辑结构;既考虑数据本身,也考虑数据之间以及文件之间的联系;不仅考虑某个应用程序的数据结构,还考虑整个组织的数据结构(例:员工管理系统中不仅要考虑员工登记管理,还要考虑员工业绩管理,员工工资管理,员工培训管理等);在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的定义和描述已经从应用程序中分离出来,通过数据管理系统来统一管理。
数据的最小访问单位是数据项。
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正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2 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在文件系统中,一个应用面对自己专用的一个或几个数据文件,会有许多数据重复,产生数据冗余。
数据库系统是从整体上,描述数据的,数据不仅面向某个应用而且面向整体应用,减少数据冗余。
3 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
文件系统只表示记录内的联系,而不涉及不同文件记录之间的联系。
要实现在不同文件中查询相关的数据,只有编写程序。
数据库系统通过特定的数据模型,不仅表示事物内各数据项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表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4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数据库具有三级体系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和两级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确保应用程序对数据结构和存取方法有较高的独立性。
用户只以简单的逻辑结构来操作数据,无需考虑数据在存储器上物理位置与结构。
5 数据的共享性好:在数据库中数据库冗余度小,减少了由于数据冗余造成的同一数据重复存储而导致修改时的困难和可能造成数据的不一致。
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使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种用户或以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
6 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控制功能包括对数据库中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四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是一个逻辑上统一,地域上分布的数据集合,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各个结点局部数据库的逻辑集合,同时受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计算机1 DB1计算机2DB2计算机3DB3通信网络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1 分布透明性2 局部自冶与集中控制相结合。
3 可靠性和可用性。
4 效率和灵活性。
第三节数据库系统一数据库系统:是指引进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
由五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最终用户专业用户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要功能DBMS提供的主要功能:1 数据库的定义功能。
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或者操作命令对各级数据模式进行具体的描述。
因此,系统必须包含DDL的编译或解释程序。
2 数据操纵功能。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追加,插入,修改,删除,检索等操作命令,称为数据操纵语言DML。
不同的DBMS语言的语法格式不同,以其实现方法而言,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DML可以独立使用,不依赖于任何其它程序设计语言,称为自含型或自主型语言。
例:FOX系统。
另一类是宿主型DML,嵌入到宿主语言中使用,如嵌入到C,FORTANT等程序设计语言中。
在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中,如果需要调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则要用宿主型DML语句来操枞数据。
3 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
用户对数据的存取可以是并发的,多个用户可同时使用同一个数据库。
为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对数据库进行保护。
包括有数据的完整性控制,数据库的并发操作控制,数据的安全控制,数据库的恢复。
4 数据字典DD。
存放对实际数据库各级模式所作的定义,即对数据结构的描述。
这些数据是数据库系统中有关数据的数据,称之为元数据。
DD提供对数据库数据描述的集中管理手段,对数据库的使用和操作都要通过查阅数据字典来进行。
第四节数据模型一三个世界人们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到计算机中,经历了对现实生活中事物特性的认识,概念化到计算机数据库里的具体表示的逐级抽象过程。
即现实世界---概念世界---机器世界。
现实世界概念世界机器世界实体实体记录记录特性属性数据项或字段实体集实体记录库文件或表文件或关系标识特性标识属性关键字或主码实体与实体间的联系E-R模型数据模型所有客观对象条理化的信息数据库二E-R模型:是建立概念模型的实有工具,用它来描述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
实体之间的联系常见有三种类型: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二数据模型:它是以实际事物的数据特征的抽象来刻画事物的,描述的是事物数据及数据之间存在的整体逻辑关系。
数据模型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模型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规则。
其中模型结构是数据模型最基本的部分,它将确定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属于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提供对数据库的操纵手段,主要有检索和更新两大类操作,属于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完整性规则是对数据库有效状态的约束。
最常见的数据模型有三种,按出现的顺序它们是: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第五节关系型数据模型一关系模型:一个关系的逻辑结构就是一张二维表。
以文件形式存储。
例:学生基本情况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成绩2001001张红雨女1983年5月13日财会01550 2001002李强男1984年9月25日市场营销01498 2001003王东东男1984年9月30日计算机014851 表名。
亦可作为表文件名。
2 表由表头及表内容组成。
表格的第一行称为表头,由若干个字段名组成,每一个字段名反映实体某一个方面的特性。
表格的其它各行称为表内容,每一行亦称为一条记录,每一条记录反映一个实体。
一条记录由若干个字段值组成,反映事物多个方面特性。
3 改变各列顺序不影响表结构。
改变记录顺序不影响表结构。
规定:1 表中的第一字段名都是不可再分的基本字段。
2 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字段名。
3 不允许出现相同的记录。
二关系术语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
元组:表中的行称为元组。
一行是一个元组,对应存储文件中一条记录。
属性:每一列称为属性。
每一列有一个属性名,及属性值。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不同元组对现一个属性的取值所限定的范围。
关键字:属性或属性组合,其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
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3,….属性名n )元数:关系模式中属性的数目。
三关系运算选择运算:从关系中找出满足条件的那些元组,从行的角度进行的运算。
利用for子句或while子句完成。
投影运算:从关系模式中挑选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从列的角度进行的运算。
利用fields子句完成。
联接运算:是二目运算,将两个关系按照公共的属性名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
第六节数据库的保护一数据的完整性控制:是对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的测度。
数据应该始终保持在正确状态,防止不符合语义数据的输入与输出错误结果或无效操作。
完整性控制分为:1实体参照性:数据库的主属性不能为空值(null)。
数据库对应于现实世界中的实体,而现实世界中实体是可区分的,也就是说每个实体具有唯一性标识,在关系模型中,由主属性来做唯一标识的,若主属性取空值,则说明这个实体不可标识,即不可区分。
2域完整性控制:数据库中每一个字段(数据项)都有一个定义域。
域是某个特定字段中允许的数据元素的类型和范围。
建立数据库时对字段的描述,包括数据大小,数据类型,数据宽度等均属于基本的完整性控制。
3参照完整性控制:例:教职工关系(职工号,职工名,工资,部门号)和部门关系(部门号,部门名),其中部门关系中的部门号是主码,职工关系中,对每个职工也有部门号一项,表明这个职工是在哪个部门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