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熔融指数聚丙烯的生产探索
高熔指熔喷布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和相关行业资料

高熔指熔喷布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和相关行业资料聚丙烯PP的熔体流动性能与其分子量相关联,常规的聚丙烯PP树脂的分子量主要处于3×105~7×105之间,它们的熔融指数比较低,所以应用范围有限。
熔喷布聚丙烯专用料是熔指比较高的聚丙烯,熔喷布聚丙烯的熔指一般要求要在1200以上,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越好,熔喷出的纤维就越细,制作成的熔喷布过滤性也就越好。
制备高熔融指数聚丙烯树脂的方法一是通过控制聚合反应工艺以控制聚丙烯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如采用提高阻聚剂如氢气浓度的方法降低聚合物的分子量,从而提高熔融指数。
这种方法受催化体系、反应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熔融指数的稳定性不易控制,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另一种方法是将常规聚丙烯进行控制降解,降低其分子量,提高熔融指数。
过去常用高温降解方法来降低聚丙烯的分子量,但这种高温机械降解的方式有很多弊端,如添加剂流失、热分解以及工艺不稳定等不利因素。
此外还有超声波降解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需要添加溶剂,工艺难度和成本均增加。
近年来,聚丙烯化学降解的方法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化学降解法是使聚丙烯和化学降解剂如有机过氧化物等在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使聚丙烯分子链发生断裂而降低其分子量。
与其它降解方法相比,它具有降解完全、熔体流动性好、制备工艺简便易行等优点,容易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这个也是改性塑料厂商采用最多的方法。
当然,熔喷布聚丙烯并不只是要求熔融要高,还要求分子量分布窄、灰分低、无其他产物残留、纺丝性能好,过滤效率高,电荷储存能力高等特性,所以下游厂商还需要对厂商产品进行测试后才能进行应用。
近年来,聚丙烯共聚注塑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聚丙烯产品结构调整。
2014年聚丙烯。
熔喷布原料高熔指聚丙烯PP的配方和工艺资料

熔喷布原料高熔指聚丙烯PP的制备配方和生产工艺资料聚丙烯熔喷专用料可以用聚丙烯为基础原料,采用过氧化物降解,可控流变的方法来改善树脂的流动性及分子量分布。
可生产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300~1900g/10min范围的聚丙烯熔喷专用料。
产品适用于熔喷法无纺布成型工艺,是生产聚丙烯熔喷无纺布产品的主要原料。
口罩里面最重要的是熔喷层M,主要是为了隔离飞沫、颗粒物、酸雾、微生物等。
熔喷布PP的配方:聚丙烯树脂96%~99%,自由基引发剂0.1%~0.3%,复配型透明成核剂0~1.5%,芥酸酰胺(润滑剂)0.2%,抗氧剂0.01%,其中自由基引发剂为双二五,英文名称DCPD,阿克苏产,可参考过氧化氢。
附:1、一种石墨烯/聚丙烯复合母粒、熔喷布及其配方技术[简介]:本技术提供一种石墨烯/聚丙烯复合母粒,其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石墨烯材料0.1~10%,高碳烷烃大于0且小于0.1%,余量为聚丙烯。
本技术还涉及所述石墨烯/聚丙烯复合母粒的配方技术,利用所述石墨烯/聚丙烯复合母粒制备的石墨烯/聚丙烯熔喷布及其配方技术。
本技术的石墨烯/聚丙烯复合母粒助剂含量低,加工性能优良,石墨烯均匀分散,有效避免了石墨烯材料团聚而发生的喷头堵塞问题,适用于熔喷工艺,利用其制备的熔喷布品质及性能优良。
2、一种聚丙烯熔喷无纺布的配方技术及其驻极设备[简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熔喷无纺布的配方技术及其驻极设备,包括熔喷生产、纯水制备、驻极工艺、烘干工艺步骤。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水刺驻极可以产生更多的驻极体,从而弥补水刺驻极过程中损失的电极,使无纺布通透性更好,驻极体稳定,保持时间长,吸附性强,低阻力条件下,可以达到好的过滤效果,通过防溅水装置的作用可以防止雾化的水分流失到工作环境当中,达到改善工作环境的效果,通过纯水回收装置的作用可以最大程度的对穿刺后的纯水进行回收,防止纯水流到外部。
3、一种仿树皮聚丙烯/聚碳酸酯纳米纤维熔喷空气滤料及其配方技术[简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仿树皮聚丙烯/聚碳酸酯纳米纤维熔喷空气滤料及其配方技术。
熔喷法用高熔融指数聚丙烯

聚合 物
M R的 P F P树脂 ,贼
产品
HL o F 5 4B HL 0 F 58 B HL l F 52 B
1 。
M R ( 0 2 6 s , , i F 2 ℃, 1 ) ( 1 mn 3 . k g0 )
40 5 8o 0
一 黪
表 1P P树 脂规 格
32 卫生 领 域 .
乳过滤 、化学加工 以及各种空气过滤 ,如 口罩及空 调 、清洁房间过滤材料 。
它 们可以被加工 成袋式 、屏板式或筒 式结构 。
一
原料 为 1 /2 5g 的非织造 布用作 卫生材料 ,纤 m
网的表层均 匀 结点)是极为重要的。 用作 卫生制 品 ,如尿布 、成人尿 裤 、睡衣 、窗 帘及防护服的熔喷法非织造布要与纺粘法 非织造布 复 合 。这种复合 可 以是 S S ( 粘 一 喷一 粘) M 纺 熔 纺 、 S S( MM 纺粘— 喷— 熔 熔喷一 纺粘)或 S MM ( S S 纺粘 一 纺粘 一 喷一 喷一 熔 熔 纺粘 ) 。熔 喷法 非织造 布最 重要
3 加 工 性 能试 验
试验 是在 德 国采 用 R in  ̄sr 司制 造 的 e eh ue 公 f i
时, 拉伸更容易, 气流速度和空气量均可降低。
熔 喷设备在 6 年 代末 7 年代初商业化 ,当时 0 0 所 用的聚合物都是 低 M R级 的 ,所 以 只能 采用 已 F
有 的聚合 物为 原料 。这些 聚合物 的 MF R为 1/5 22 / 3 。在 18 5 9 5年 ,MF R为 9 0和 10的聚 合物 进 入 5
于 卫生及过滤领域应 用的 M R 1 0 树脂 的优 点。 F 20
均聚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研制

1 实验 部 分
1 . 1试验 原 料
生 产 高熔 体 强度 聚 丙烯 方 法 主要 有 :① 共 混 法 , 即用普 通 的聚丙 烯树 脂 与一 定量 的 L DP E 等 具 有 长支 链 结构 的聚 烯 烃材 料 共混 ,获 得熔 体 强
DQ 催 化 剂 : 中 国石化 催 化 剂 北京 奥达 分 公
司;
三 乙基铝 ( T E A):Ar b e ma r l e公 司 ;
度 提 高 的效 果 ,主 要用 于 涂覆 和化 学微 发泡 片 材
的原 料 生产 。② 化 学支 化 法 , 即通 过在 聚 丙烯 中 添 加 过氧 化 物和 其 他 多功 能 反应 单 体 ,在 挤压 机 内反 应生 成长 支链 聚丙 烯 ,从而 提 高聚 丙烯 的熔
H MS 2 0 Z,具有较 宽的分子 量分布和较 高的熔体强度 ,成功应用 于厚板材 的生产 。 关键词:分子量分布 ;高熔体 强度 ;直接聚合 法;聚 丙烯
D OI : 1 0 . 3 9 6 9 / j . c n . 1 2 . 1 3 5 0 ( t q ) . 2 0 1 4 . 0 2 . 0 0 2
升温 至 5 0  ̄ C,恒温 l mi n ;② 以 l O  ̄ C / mi n的速度 , 将 试样 自 5 0 ℃升至 1 9 0 ℃; ③在 1 9 0  ̄ C, 恒温 5 mi n ;
④以 1 0  ̄ C/ mi n的速 度 , 将试 样 自 1 9 0 ℃降至 5 0 ℃; ⑤在 5 0  ̄ C,恒温 1 mi n ;⑥ 以 1 0  ̄ C/ mi n的速 度 , 将试 样 自 5 0 ℃升至 1 9 0 ℃。 1 . 4样 品性 质 在双 环 管 反应 器聚 丙 烯 中试 装 置上进 行 均 聚
聚丙烯新产品高熔指数开发

聚丙烯新产品高熔指数开发本文阐述了聚丙烯高熔融指数在SPG工艺中改造前和改造后的工艺流程及其操作参数,并且将此项技术实施前后的聚丙烯产品进行了比较。
通过此项技术在SPG工艺上的成功应用,提高了装置产品质量优化,增加聚丙烯装置吨油利润。
标签:聚丙烯装置;熔融指数;氢气1.前言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分公司聚丙烯装置(简称PP装置)是由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连续法丙烯聚合装置。
此项工艺填补了国内聚丙烯工艺技术发展的一项空白。
SPG工艺是以高效载体催化剂为主催化剂、烷基铝(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丙烯液相本体与卧式釜气相本体相结合的聚合生产工艺。
丙烯和催化剂进入预聚釜,然后进入立式反应釜进行淤浆聚合,再进入气相釜聚合,生产出来的聚丙烯粉料经气固分离,气相丙烯经低压油洗、高压丙烯回收利用,粉料经由干燥、汽蒸进入自动包装系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SPG工艺主要吸收了液相法易于生产均聚物,气相法易于生产共聚物的特点,生产的产品粒度分布均匀,综合能耗较低、催化剂利用效率高。
转产前装置一直长期生产PPH-XD-045产品,熔融指数在(2.0-6.0)g/10min.2.聚丙烯转产前运行情况转产前装置一直长期生产PPH-XD-045产品,偶尔生产部分PPH-XD-012和PPH-XD-075产品,2003年装置曾经转产过PPH-XD-140产品,当时基础数据积累较少,大部分操作参数已不能参考,为保证转产成功,转产前,多次组织召开方案讨论会,确定转产方案,同时对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期间共生产产品478吨,由于氢气质量流量计问题,转产期间,产品质量在PPH-XD-225范围略有偏离。
转产前情况:装置生产PPH-XD045,加入A催化剂型号CS-1型,厂家营口向阳有限责任公司,加入量60秒/次;B催化剂三乙基铝,厂家营口向阳有限责任公司,加入量1200ml/h;C催化剂二甲苯二甲氧基硅烷,厂家江苏永健化工有限公司,加入量650ml/h;氢气(FIC213B)纯度99.5%,来源于公司2#制氢装置,加入量45~50l/min;D201液相温度66~68℃,气相温度67.5~69.5℃,气相压力3.15~3.25MPa;D203温度80~90℃,压力2.4~2.6MPa;总进料量:5.3吨/时(含循环丙烯);聚丙烯产量75~80吨/天.本装置有两台氢气流量计FIC213A和FIC213B(量程均为100克/升),调整前,装置一直生产PPH-XD-045产品,使用FIC213B,流量约为45~50升/分,接到转产通知后,装置对FIC213A进行了调试,发现该设备运行故障,流量设定值在47~55时能自动跟踪,超过55时,只能调整至55,低于47时流量大幅度波动,调整无果。
高熔融、多牌号聚丙烯的开发与生产

总第 1 6期 2 0 1 0 2年 第 2期
安
徽
化
工
1 3
高熔 融 、 多牌 号聚 丙烯 的开发 与生产
肖春 宝 ຫໍສະໝຸດ ( 庆石 化 炼油 厂 ,4 0 1) 安 26 0
摘要 研究 了在小本体 聚合 釜上用氢调的手段控制聚丙烯分子 量 , 生产高熔 融 、 多牌 号聚丙烯 的方法 。并对生 产条件 和影 响因素进行 了
已突破 30万 吨 ,其 中小 本 体 聚丙烯 产量 也 超过 8 0 O万 吨。 之 , 加 近几 年 石化 产 品关 税下 降 , 丙烯 进 口量 一直 聚 增加 , 方 面聚 丙烯 总 量 的增 加 满 足 了市 场对 聚 丙烯 树 一
催化剂活性 , 并且也不改变原催 化体 系的聚合特性。能 够达到要求的 , 也是 目前使用较多 的方法 , 就是 用氢作 链 转移 剂 。其 反应 历 程 如下 :
酯的需求 , 另一方面也对价格产 生了冲击 , 聚丙烯价 使 格一 直 走下 降 通道 , 由前几 年 的 100多元 /到 目前 的 00 t
50 00元 /左 右 , t 由暴 利 到微 利 , 至 亏 损 , 别 小 本 体 甚 个 聚 丙烯 厂 因 亏损 而倒 闭 。 对 目前 的现 状大 本体 纷 纷进 面
一
一 +, 一/+HHC C 一 HC C ) T {RH H — H H TC一 一,() i 一 T R… — 3。 2 一 【 — I i 一 C - 1  ̄ i H 一 3 H
一
/
/
/
步扩 大 规模 , 降本 增 效 , 小本 体 由于工 艺 路线 所 限 , 而
在 这 方面无 法 与 大本 体相 比 , 何抢 占商 机 , 如 占领 市场 , 满 足 不 断 发 展 的 市场 要 求 成 为 小 本 体 聚丙 烯 急 需 解 决 的问题 。小本 体 聚丙烯 只有 发挥 自身 优 势 , 利用 生 产条 件 、 作 方案更 改 灵 活 的特 点 , 操 在专 用 料 、 种料 生 产 上 特 下 功 夫 , 产小 批 量 、 品种 、 生 多 多牌 号 而市 场 上 又需要 的 品种 , 占市 场缝 隙 , 挤 寻求 发 展之 道 。 庆石 化 炼油 厂 聚 安 丙 烯 的技 术人 员 经过 努 力 , 生产 工艺 进 行 分析 、 究 , 从 研 探索 生 产 条件 与方 案 ,成功 地 开 发 生 产 了 M30 M4 5 0 , 2 及 以上 牌 号 的高 熔 融 指数 的产 品 , 拓 了市场 , 得 了 开 取
氢调法生产高熔指抗冲聚丙烯过程控制

氢调法生产高熔指抗冲聚丙烯过程控制通过氢调法生产的高熔融指数(MFR)抗冲聚丙烯共聚产品K9928H,因其流动性好,加工性能优异,抗冲击性能尤为突出。
因此被广泛用于洗衣机部件生产,可谓是洗衣机塑料原材料的佼佼者。
相比传统依靠加入过氧化物使聚丙烯发生部分降解得到高融指抗冲产品,通过氢调法生产高MFR抗冲产品,具有更好的产品性能且产品无过氧化物残留气味,同时还能部分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本文结合聚丙烯装置由均聚产品S1003连续转产高MFR抗冲产品K9928H的生产过程,论述了氢调法生产高MFR 抗冲共聚产品K9928H的主要步骤及控制要点。
标签:氢调;高熔指;控制由于抗冲聚丙烯产品具有良好的刚性与韧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等行业。
随着聚丙烯制品形状不断薄壁化、复杂化,对聚丙烯的流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聚丙烯产品具有很高的熔融指数(MFR)。
生产高MFR抗冲聚丙烯产品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氢调法,即采用先进的催化剂体系,严格控制聚合工艺,用氢气作为分子量调节剂来大幅提高产品的MFR;另一种是降解法,即采用过氧化物对聚丙烯进行降解处理来提高聚丙烯的MFR。
降解法由于生产工艺简单,容易实现不同牌号产品间的转换,因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过氧化物的分散不均和残留会导致产品的MFR稳定性差并伴有刺激性气味,产品的应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
与降解法产品相比,氢调法获得的高MFR产品,分子量分布较宽,产品的刚性和韧性较高[1]。
因此,采用氢调法生产高MFR聚丙烯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结合聚丙烯装置采用氢调法由均聚产品S1003连续转产高MFR抗冲产品K9928H的生产过程,论述了氢调法生产高MFR抗冲共聚产品K9928H的主要步骤及控制要点。
1 生产前准备本文应用INEOS气相聚丙烯技术[2],使用氢调法由聚丙烯均聚产品S1003连续转产高MFR抗冲产品K9928H,实现在装置不停工情况下连续转产。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研究解析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研究简介1 PP概述聚丙烯(PP),分子量一般为10~50万。
1957年由意大利蒙特卡迪尼(Mont-ecati ni)公司实现工业化生产。
聚丙烯为白色蜡状材料,外观与聚乙烯相近,但密度比聚乙烯小,透明度大些,软化点在165℃左右,热性能好,在通用树脂中是唯一能在水中煮沸,并能在130℃下消毒的品种,脆点-10~20℃,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
溶解性能及渗透性与PE相近。
作为一种通用塑料,聚丙烯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聚丙烯的成型收缩率较聚乙烯小,具有良好的耐应力开裂性。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薄膜、电绝缘体、容器、包装品等,还可用作机械零件如法兰、接头、汽车零部件、管道等,聚丙烯还可以拉丝成纤维。
在近年来所举的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化技术中,聚丙烯作为首选材料不断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但PP也存在低温脆性、机械强度和硬度较低以及成型收缩率大、易老化、而热性差等缺点。
因此在应用范围上,尤其是作为结构材料和工程塑料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为此,从70年代中期国内外就采用化学或物理改性方法对PP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特别是针对提高PP的缺口冲击强度和低温韧性方面进行了多种增强增韧改性研究开发。
常见的改性方法有共聚改性、共混改性和添加成核剂等。
1.1 PP生产方法和种类中国聚丙烯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生产技术、工艺也趋于多样化,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淤浆法、液相本体-气相法、间歇式液相本体法、气相法等多种生产工艺并举,大中小型生产规模共存的生产格局。
中国的大型聚丙烯生产装置以引进技术为主,中型和小型聚丙烯生产装置以国产化技术为主。
由最初的浆液工艺发展到目前广泛使用的液相本体法和气相法,液相本体法因其不使用稀释剂、流程短、能耗低,现已显示出后来居上的优势。
(1)淤浆法:在稀释剂(如己烷)中聚合,是最早工业化的方法;(2)液相本体法:在70℃和3MPa的条件下,在液体丙烯中聚合;(3)气相法:在丙烯呈气态条件下聚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熔融指数聚丙烯 的生产探索
郑 晓 曦 ,李新 昌
(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 ,广西 钦州 5 3 5 0 0 8)
摘
要: 在 聚丙 烯材料高速发展 的时代 ,高熔融指数P P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在 通过可控流变法生产P P 的过程
中,降解 剂 ( 有机过氧化 物 )的选择 尤为重要 。本文 着重介绍 了2 种高熔融指 数P P 的制备方法 ,以及 目前生产 中
常 用 的有 机 过 氧 化 物 降 解 剂 。
关键词 : 高熔融指数 ; 氢调法 ; 可控流变法 ; 过氧化物 ; 聚丙烯 中图分类号: T Q 3 2 5 . 1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9 9 0 5 ( 2 0 1 3 ) 0 4 - 0 0 3 8 — 0 2
牌号 P P成 为 可 能 。 从 市 场 角 度 看 , 自2 0世 纪 9 0
剂才 能 实现 ; ( 4) 相 对 于可 控流 变法 , 氢 调法 生 产 出 来的P P分 子 量分 布 较 宽 , 对后期加工( 如纺 丝 强 度 等) 产生 不利 影 响( 图1 ) 。
年代 以来 , 在众 多牌号 的聚丙烯 产品 中, 高熔融指 数P P占十 分 重要 的地位 。它 被做 成 短纤 、 长丝 、 无
应 过 程 可 以概 括 如 下 : ( 1 ) 过 氧化 物 首 先 进 行 热 降 解, 形 成初 级 自由基 ; ( 2 ) 初 级 自由基夺 取 聚合 物 上 的 H原 子 , 聚合 物形成 大 自由基 ; ( 3 ) 大 自由基倾 向
为了达到较高的熔融指数 , 在丙烯聚合反应的
过程 中 , 加 人 较 多 量 的链 转 移 剂 ( 又 称 分 子 量 调 节
第4 2 卷 第 4期
2 0 1 3 年 4月
化
工
技
术
与
开
发
Vo 1 . 4 2 No . 4
Ap r . 2 01 3
Te c h no l o g y &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C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R -O- -O -R2 ——— R 一0・ + ・ OR2 PH+ R 0・ ——— P . + R OH
I I l I I I I I
聚合反应原料中氢气 的比例完成聚合 ; ( 2 ) 粒料产
品不 因加入 其 它添加 剂 而产生 气 味; ( 3 ) 不 增 加 造粒 添加 剂 的成本。与此 同时 , 这 种 方 法 也 存 在 着严重 的缺 陷: ( 1 ) 为了获得较高 的熔融指数 , 加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2 — 0 6
(1 ) ( 2)
、. 人
人
人
+. L 、^ . ( 3 )
图2 P P在有 机过 氧化 物作 用下 的 降解过 程
第 4期
郑晓曦等 :高熔融指数聚丙烯的生产探索
3 9
可控 流变 法 的优 点 主 要 包 括 : ( 1 ) 在 造 粒 工 段 加入过氧化物, 对 聚合 反应 工 艺 及催 化 剂 体 系无 直 接关系 , 有利 于进 行牌 号 间 的转换 ; ( 2) 在 聚合 反应 工段 , 无 需 过高 的 H 比例 , 相 比于 氢调 法 更加 安全 ; ( 3 ) 在 过 氧 化物 对 粉 料 进行 降解 的过 程 中 , 夺 H反
剂, 如H ’ ) 控制分子量及其 分布 , 称 为氢调 法。 目 前采 用 氢 调法 技 术 的公 司 有 S o l v a y 公司 、 A m o c o 公
司 等 。这 种 方 法 具 有 如下 优 点 : ( 1 ) 直 接 通 过调 整
于分裂为一个仲碳原子中心 自由基和一个较小的不 饱和链( 即B 断裂反应 ) , 实现聚合物的降解( 图2 ) 。
纺布( 纺 粘 和熔 喷 ) 、 烟用 丝束 、 膨体 连续 长 丝 ( B C F) 等形 式 , 应 用 于包装 、 香 烟滤 材 、 土工 、 建材 、 服装 、 地
毯、 医疗卫生制品、 注塑等众多领域 , 发展潜力巨大 。
1 高熔 融指 数 P P的制备方法
以纤 维料 为例 , 由于在 后加 工 过程 中需 要对 P P
聚丙 烯 ( P P) 具 有 优 良的 物 理性 能 、 加工性 、 耐
入H : 比例提 高 , H 浓 度 接近 其本 身 的爆炸 极 限 ( 2 ) 使用该方法受先进 的催化剂体系和严格的合成 工艺 的 限制 , 控 制 难度 较大 ; ( 3 ) 使用 氢调 法 的生 产
装置 , 生 产牌号 转换 较 为 困难 , 需要 更换 不 同 的催 化
溶剂性 、 耐 高温性 等 , 是通用塑料 中发展最快 的一 ( 4 %~ 7 4 . 2 %) , 使 得 整个 反应 存 在 严 重 的 安 全 隐 患 ; 种材料 , 广泛应用在编织产品、 薄膜产 品、 纤维产品、 注 塑产 品 、 P P R管材 、 高透明 P P产 品等领 域 中 。随 着工艺的不断改进及催化剂体系的不断更新 , 使得 开 发 高熔 体 强 度 、 高透明、 高结 晶度 、 高 流动 性 的新
布, 以获得 均 一 、 稳 定 的产 品 。 目前 , 生产 高 熔融 指
在 造 粒 的过程 中加 入有 机 过 氧化 物 , 将粉 料 P P
数P P的方法 主要有氢调法和可控流变法两种 。
1 . 1 氢 调法
降解成低分子量链 , 从而提高产品的熔融指数 , 这种 方 法称 为可 控流 变法 ( 又 称过 氧化 物 降解 法 ) 。其反
粘 均 分 子 量 Mv ( X 1 0 0 )
图 1 聚丙 烯纤 维料 粘均分 子 量 (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y) 对 产 品纺 丝强 度的 影 响
进行纺丝 、 拉伸 、 骤冷等过程 , 这就要求纤维料应具
有 较 好 的 流 动性 ( 高熔 融 指 数 ) 和 较 窄 的分 子 量 分
1 . 2 可 控流 变法 ( 过 氧化 物 降解 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