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原卷版)
课时07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设计与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3.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当时的历史人物,如瓦特、哈格里夫斯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工业革命的意义。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过程、影响等方面,如:“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4.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历史分析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2.强调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变革;
3.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撰写一篇短文;
课时07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设计与
一、案例背景
本节历史课的主题是“课时07第一次工业革命”,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地点、重要发明、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通过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变革。
4.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原卷版)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2)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17世纪,英国的封建领主不再愿意将土地出租给农民,而更愿意将其出租给资本家去投资办农场或牧场。
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因素有A.农村劳动力的增加B.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农村土地价格的下降2.马克思曾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这段话表明A.蒸汽机改良成功,开始了工业革命B.工业革命直接原因是蒸汽机的发明C.市场需求的扩大,引发了工业革命D.工场手工业从来无法满足市场需求3.济贫税是英国圈地运动后为救济贫民而征收的税。
1802—1803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济贫税年均为530万英镑;1813年,增长到860万英镑:从1802年到1833年,济贫税增长了62%.导致济贫税增加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贫困人口的增加B.宪章运动的推动C.社会福利体制的完善D.工业革命的发展4.下列几幅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图片,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②①③D.①④②③5.作为英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动机和核心产业,没有别的工业的重要性能与其相比,“由它开创的长期经济增长最终变成‘持续性的增长’”。
“发动机和核心产业”是指A.毛纺织业B.棉纺织业C.冶金业D.交通业6.如图是1750~1851年英国专利授予量示意图。
由此可以推知英国A.工业革命促进专利制度诞生B.英国垄断近代自然科学成就C.科学理论和新技术紧密结合D.知识产权保护适应经济发展7.18世纪90年代,英国掀起了运河开凿热。
北起马基特哈伯勒南到牛津西达格洛斯特,东迄伦敦运河发起人比比皆是,报栏中关于运河运煤的报道铺天盖地。
但19世纪20年代后,这一热潮迅速降温。
这一变化可说明()A.铁路在英国内陆运输的作用增强B.工业化为运河业发展提供了契机C.自由放任政策阻滞了运河的开凿D.石化工业发展使运河开凿热降温8.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
高中历史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基础达标1.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它开始于( )A.棉纺织业 B.采矿业C.化学工业 D.交通运输业答案:A2.(2014·天津学业水平测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 A.手工作坊 B.手工工场C.工厂 D.垄断组织答案:C3.(2014·四川学业水平测试)工业革命后,英国在全球范围内加紧扩张的根本动机是( )A.掠夺黄金等财富 B.输出鸦片C.贩卖黑奴 D.掠夺原料和拓展市场答案:D4.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
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A.葡萄牙 B.荷兰C.西班牙 D.英国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依据“19世纪中叶”“满载着原料归来”“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等信息可推断,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史实,故选D项。
答案:D5.史学家统计英国19世纪人口结构(①农民②工人③资产阶级),下列图表中合乎史实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对图表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19世纪”的英国正处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和资产阶级的数量急剧上升,农民数量下降,故选B项。
答案:B6.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使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完全瓦解B.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C.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此时封建的落后的经济体制仍存在,故选A项答案:A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高一历史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有答案)

高一历史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有答案)
高一历史第7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有答案)
第7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五年高考新标真题演练
1(2007海南卷)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2.(2018江苏)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3.(2018宁夏)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越大
4.(2018广东基)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第七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步测试-精选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对廉价服装需求的无限扩大,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 市场需求的扩大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之一B.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2.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
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
“材料反映出()A. 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 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C. 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D. 英国的纺织业走向衰落3.(2019·广东湛江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8)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说: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关于“它”,说法正确的是()A. 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B. 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C. 标志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D. 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4.“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
”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光荣革命C. 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D. 工业革命5.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278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了乡村人口。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圈地运动发展,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B. 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C.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大量外国人口流入英国城市D. 城市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大大小于乡村6.(2019·河北保定高三期末)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理论至今经历了从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到“第三条道路”的重大交革。
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经济政策的调整()A. 通常是被动进行的、滞后的B. 极端化倾向明显C. 经常走在世界大国前列D. 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7.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
专题07 第一次工业革命(预)-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必修2) Word版含解析.pptx

【课前预习——要点填空】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它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的飞跃,即发明、使用
机 器并用机器生产取代
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首先出现在英国。
2.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新兴的工业
部门
业中,后来在
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生产效率大幅
学无止 境
2、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首先从英国开始,逐步向其他国家扩展;以机器的发明和实用为主要标志; 发明机器的主要是工人和技师; 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
3、想一想,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课前预习——史海拾贝】
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 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在使社会 生产力发生巨大飞跃的同时引起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轮船、火车以及汽车、飞机先后发明 ,
学无止 境
使人际关系、国际交往日趋密切,这种变化更加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 有助于国际间的人口流动和资本流通;扩大了分工的规模,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 依赖于国际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扩大了新兴工业世界的范围,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变 化与发展。
工业革命
早在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人把英国在 18 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以机器取代手工劳动、以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和家庭作坊的经济大变革称作“工业革命”。但一些学者认为,不能把工 业革命混同于一般的技术革命,因为工业革命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 个独特时期,它在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社会方面均独具深刻性。具体说来,工业革命时期的技 术进步及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突破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力的一次空前飞跃。生 产力的突破性发展还造成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使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使城市 文明把乡村文明排挤到次要地位,以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对立为基本特点的两极 社会结构取代了传统的多层社会结构,并使思想政治领域、社会观念、文化教育、人们的生 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革命实际上是突变和渐进的结合。它不同于政治革命 , 但其意义决不亚于后者。工业革命开始于经济领域,继而发展到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变革 。
专题08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原卷版)

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这则材料能够反映A.核能的运用促进了经济垄断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2.“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上述情况的出现是在哪一事件发生后A.新航路开辟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英国颁布《航海条例》3.到1878年,美国还没有一家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公司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
在当时全部54家上市公司中,有36家铁路公司、5家煤矿公司、4家电报公司、4家邮递公司、3家矿业公司、1家蒸汽船公司和1家地产公司。
这说明当时的美国A.制造业发展停滞不前B.铁路行业最早出现托拉斯C.制造业工业资本发达D.形成以钢铁业为主的工业结构4.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
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英国海外殖民地大幅减少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C.自由贸易政策的普遍推行D.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5.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率先通过大规模投资发展出大企业模式的美国和德国更有效地利用了这些资本密集的技术及其后续的创新,从而保证了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这说明A.美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最多的国家B.大规模的投资必然会推动技术的进步C.技术和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垄断组织产生D.资本集中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6.苯胺染料、电动机制造等从理论到应用,德国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使得许多发明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
专题07第一次工业革命(讲)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必修2)Word版含解析

【课堂讲解】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它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的飞跃,即发明、使用机器并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首先出现在英国。
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核心讲解】: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答案:(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可能性:①圈地运动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②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③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3)必要性: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
例题1: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答案】A【解析】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厂制度【拓展】: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这表明:市场的扩大是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
(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在当时的世界各国中,只有英国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所以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中期首先在英国发生。
2、工业革命的进程:(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业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飞梭不是真正的机器,第一台真正的机器是珍妮机。
珍妮机的出现是棉纺织业第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使纺织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
珍妮机的发明,一般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改良了蒸汽机
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水力织布机
D.研制成了发电机
2.西方某刊物上曾经登载了一幅机器人的想象画:一台冒烟的蒸汽机,正带动着人形的机器,挥舞着镰刀收割庄稼。
与该想象画同时期的发明创造最有可能的是
A.轮船
B.汽车
C.电灯
D.飞机
3.1796年,英国首相威廉·皮特称:“商业、工业和交换始终会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地位,它们只会被人为的措施所搞乱,这些措施一旦干扰它们的自然活动,就会阻止它们的良好作用。
”由材料可知,他主张A.实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C.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重视经济活动方面的立法
4.恩格斯认为:“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百年。
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这一“历史前提”是指
A.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
B.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出现
C.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D.建立代议制民主政治
5.下表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概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收入概况工种数典型工种例举
最高9 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等
居中16 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等
最低 6 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等
A.垄断现象导致了高收入群体出现
B.机器生产催生了新的技术行业
C.工业革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国家干预政策调节着收入分配
6.本杰明.迪斯累里曾在其小说《西比尔》中强调了这些阶级的生活是多么不同、多么互不相关:“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富人和穷人。
”这种情况
A.使社会出现新的种族
B.导致英国议会进行改革
C.反映了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分裂
D.动摇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基础
7.如图为英国的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
据此可知
A.当时英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B.重商主义促进海外市场扩大
C.技术进步推动工业快速发展
D.英国实行轻重工业并重政策
8.前工业化时代,英国儿童常被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劳动力资源”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工业革命早期,“工厂儿童”俨然成为儿童的代名词;19世纪80年代,学校被认为是儿童“恰当的去处”,学校儿童亦被视作“在未来诸多方面具有投资价值”。
这一变化
A.源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B.催生了英国近代教育事业
C.推动了福利国家制度诞生
D.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9.与传统史观相比,它“更关注人类历史的横向发展”,“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在“它”的指引下,史学家提出
A.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B.英国革命的爆发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C.历史研究须更重视社会生活变迁
D.辛亥革命是近代民主化进程的丰碑
10.1824年英国《加利尼亚尼信使报》报道了旨在为伦敦人供应新鲜空气的联合股份公司成立的消息,并称新鲜空气来自英国及欧洲大陆。
这说明当时
A.政府注重培育新型的商品市场
B.媒体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督
C.工业化严重破坏伦敦人居环境
D.工业革命推动私企迅速发展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本卷共2小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1.工业革命改变人类进程,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17世纪,伦敦就已经做好了充当世界资本主义首都角色的准备。
——彼得·伯克作为主导世界的帝国,英国开启了广阔的原材料资源和欧洲以外的新的市场。
用卡尔·马克思的话说,“资本主义生产纪元的黎明”与大英帝国的加强同时发生。
帝国从冒险中获得的资本——棉花、烟草、奴隶——为岛国跳跃式地冲向工业发展的新边疆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费尔南·布罗代尔(1)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伦敦被誉为“世界资本主义之都”的原因。
材料二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
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2)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英国工业革命
(3)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不到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英国的面貌。
依据材料,概括说明英国工业革命从哪些方面改变了英国的面貌?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英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