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坚强的名人事例
历史名人自强不息的故事

历史名人自强不息的故事:
1. 贝多芬: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失去聆听能力后,仍然坚持创作音乐。
他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豪言壮志,用《命运》之曲谱写了自己生命的辉煌。
贝多芬的故事展示了他在困境中自强不息的精神。
2. 邓亚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在短短的11年间,拿到了153个冠军。
尽管身高和手臂短小,但她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努力,成为了世界乒坛的传奇人物。
邓亚萍的故事告诉我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便能战胜一切困难。
3. 鲁黛娜:巴勒斯坦难民营的女孩鲁黛娜,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始终不放弃学习。
她努力学习社会学,并已获得大学文凭。
为了能有更好的未来,她继续深造研究生。
鲁黛娜的故事展示了在困境中坚持自强的精神。
4. 岳飞:中国南宋时期的军事家岳飞,提倡“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观念。
他勇敢地为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福祉而战,展现了自强不息的军人精神。
5.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
他在国家危难时刻,积极参与抗清复明运动,展示了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6. 陈独秀:中国近代的思想家陈独秀,在清朝末年和新文化运动中,积极推动国家变革。
他倡导“爱国心置放于第一等重要位置”,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了力量。
这些历史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强不息是他们在困境中崛起、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的关键。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秉持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实现个人价值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古代自立自强的名人事迹三

古代自立自强的名人事迹三
古代自立自强的名人事迹篇7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
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
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
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古代自立自强的名人事迹篇8
《司马迁写出名传**的《史记》》
司马迁从小受父亲影响,喜欢历史,广泛积累资料,受父亲临终嘱托,开始研读整理资料,谁知一场飞来横祸使他入狱受**,惨遭宫刑,但他克制自己,发愤写作,耗尽一生心血,终于完成了史书。
古代自立自强的名人事迹篇9
《嗜学的范仲淹》
范仲淹小时候学习很努力,家里很穷。
他没有食物吃,所以他只能喝粥。
他冬天煮粥,让它冻住,然后用刀切成小块。
他每天只能吃一块。
当他的朋友知道这件事时,他糟蹋了食物,没有碰它。
他跟朋友说学不会享受,终于有所作为。
自强不息的古今中外名人故事

自强不息的古今中外名人故事自强不息的古今中外名人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1.岳飞:在国家内忧外患之时,岳飞决心投身疆场,为国家报仇雪耻。
他虽受尽磨难,但始终坚持报效国家,最终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
2.邓亚萍:她在乒乓球领域有着非凡的成就,但她并不满足于此。
她以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断挑战自己,最终成为了一位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人物。
3.贝多芬:他在创作音乐时,面临着失聪的困境。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作品,成为了世界闻名的音乐家。
4.爱迪生:他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
然而,他并没有被打败,而是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最终成功发明了电灯,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5.朱元璋:他曾经是一个穷苦的和尚,但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最终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拥有信念和毅力,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6.居里夫人:她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元素。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7.肯德基创始人山德士:他在65岁时开始创业,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最终创立了肯德基品牌,成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连锁快餐企业之一。
8.纳尔逊·曼德拉:他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也是该国反种族隔离运动的领袖。
虽然曾经被囚禁27年,但他始终坚定地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9.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登上月球的人。
他们的成功得益于团队的合作、技术的进步和不懈的努力。
10.海伦·凯勒:她是一位盲聋作家和教育家,尽管自身存在严重残疾,但她通过不懈努力学会了手语、打字和写作。
她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勇敢面对困难并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自立自强的人物事迹

自立自强的人物事迹自立自强的人物事迹自立自强是指一个人具备自主能力,能够独立地做出决策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以下是一些具有自立自强精神的人物事迹,展示了他们在不同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
1. 乔布斯(Steve Jobs):作为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乔布斯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坚定的决心,在科技行业创造了许多划时代的产品。
尽管他在苹果公司的早期遭遇了失败和挫折,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理念,并最终将苹果带到了全球领先的地位。
2. 爱迪生(Thomas Edison):作为发明家和企业家,爱迪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发明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如电灯和电话。
他花费了数千个小时进行试验和研究,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 村上春树:作为一位著名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通过他的写作和创造力,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喜爱。
他的作品大多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个人自由和存在主义问题,以及对人际关系和心灵状态的深入思考。
他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不断探索新的创作领域,成为了一位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巨匠。
4. 玛丽·居里(Marie Curie):作为一位科学家,玛丽·居里通过她的坚持和勤奋,成为了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
她在放射性研究方面的贡献被公认为是改变了医学和科学领域的重要突破,她的工作还为许多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这些人的事迹都展示了自立自强的品质,他们不仅具备了独立思考、决策和行动的能力,还具备了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他们以自己的努力和毅力,不断超越自我,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鼓舞着我们,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下去,相信自己的能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我们具备自立自强的品质,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并影响他人。
自立自强的名人事例5篇

自立自强的名人事例5篇1,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
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
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
2,华罗庚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
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
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
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
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
“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
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
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
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
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了。
3,尼克胡哲。
一出生就没有四肢,却依靠自己考上了大学,并获得了会计与财务规划双学士学位,之后四处演讲,为人们带去希望和信心。
4,贝多芬。
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二十六岁时,贝多芬听力渐渐衰退;四十五岁时耳朵完全失聪,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
自强自立的名人故事

⾃强⾃⽴的名⼈故事⾃强⾃⽴的名⼈故事(精选14篇) 古今中外,有很多名⼈,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更要看到他们背后的故事。
下⾯是⼩编为⼤家收集的⾃强⾃⽴的名⼈故事(精选1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强⾃⽴的名⼈故事篇1 邓亚萍在我国乒坛乃⾄世界乒坛上的地位是⽆可争议的。
⾃她1986年13岁那年拿到第⼀个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开始,到1997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短短的11年间,⼀共拿到153个冠军。
这不但在中国乒坛,⽽且在世界乒乓史上都是光辉的⼀页。
在邓亚萍⼩的时候,为了培养她成才,⽗亲曾将她送到河南省乒乓球队去深造。
然⽽,去后不久便被退了回来,其理由是个⼦矮,⼿臂短,没有发展前途,这给少年邓亚萍的⼼灵上留下了⼀道深深的伤痕。
令⼈欣慰的是,在⽗亲的⿎励下,倔强的邓亚萍并未因此⼀蹶不振,相反,她练得更加刻苦。
可以这样说,是困难、挫折和毅⼒成就了乒坛“国⼿”。
⽓场拥有者敢于接受任何挑战,⾃强不息,正是这种⾃我肯定为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让他最终实现⾃⼰的价值。
即使⾝处逆境,只要你敢于挑战⽣活,勇于突出界限,那么逆境就会变成推动你前进的动⼒。
⽣命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
只要看重⾃⼰,⾃珍⾃爱,⽣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多数⼈的命运表明,⽆论你是从事任何职业,⽆论你是在较⾼层次的平台上演绎⼈⽣,还是在⼀般层次上努⼒求索,尽管所遇到的困境、逆境及诸种⽭盾的状况不⼀,但有⼀点是共同的:必须依靠⾃⼰点燃与命运搏⽃的激情之⽕,依靠⾃我去抓住可⾏的机遇,挖掘⾃⾝的潜能,开拓创造新的命运之路。
⼈⽣恰似海上⾏船,难免会遭遇到风浪,甚⾄有触礁的危险。
⼈⽣变幻莫测,⼜有多少⼈能够预测厄运的突袭呢?⼀位哲⼈说过这样⼀句话:“⾃救是摆脱厄运的唯⼀的武器。
”是的,当你⾝遭痛苦与不幸之时,你可以诅咒命运的不公,但绝不可以放弃⼼中的勇⽓和希望。
不要总是依赖别⼈,把⼀切希望都寄托在别⼈⾝上,⽽要依靠⾃⼰解决问题,最能依靠的⼈只能是你⾃⼰。
关于坚强的名人故事7篇

关于坚强的名人故事7篇有许多名人,他们遇到了困难,坚强地面对着,没有逃避。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坚强的名人故事7篇,欢迎阅读!关于坚强意志的名人故事1:张海迪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
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
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
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
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关于坚强意志的名人故事2:霍金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
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
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
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
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着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
顽强奋斗坚韧不拔的名人故事

顽强奋斗坚韧不拔的名人故事
1、海伦·凯勒:尽管她生来就有视觉和听觉障碍,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毅力,她学会了说话,并最终成为了一名作家和演说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2、托马斯·爱迪生:他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但他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
他在研发电灯泡的过程中失败了上千次,但他从未放弃,最终发明出了第一只实用的电灯泡。
3、莱昂纳多·达·芬奇: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发明家和科学家,但他的一生并不顺利。
他在追求艺术和科学的过程中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最终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4、乔布斯:他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但他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他在初创阶段被苹果公司解雇,但他并没有放弃,最终重新崛起并带领苹果公司成为了全球最具价值的公司之一。
5、阿波罗13号宇航员:他们在执行任务时遇到了意外,但通过团队的合作和毅力,他们成功地返回了地球,成为了英雄。
这些名人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
爱迪生虽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才智,自信,自强,自立获得巨大成功。
他自学成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美国发明家、企业家。
他发明自动电报帮电机,留声机;实验并改进了电灯(白炽灯)和电话。
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因此而被誉为“发明大王”。
作家海伦·凯勒她耳朵失聪了,身体瘫痪了,也不能说话,也看不见,但是她靠着一种顽强的精神创作,还能自立家务.可见,海伦·凯勒的的自立能力是多么强啊!同学们,我们自己有自立吗?人需要自立,不能凡事都依靠别人,如果我们考上了好的大学,但是自立能力不行,那也不能让母亲去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呀!自立应该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如果我们学会了自立,即使没有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也是一个成功的人
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是兄弟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出色能干的一个。
他的事业不在石油上,而在大名鼎鼎、位列世界十大银行第六位的曼哈顿银行上。
他任该银行执行委员会主席兼总经理以后,使该银行从资金二十亿美元上升到资产净值达三十四亿美元。
1915年,大卫出生于纽约市,当时他家虽已有亿万财产,可孩子们每周只能得到三角的零用钱,同时每人还必须准备一个小账本,按父亲的要求将三角钱的使用去向登记在上面,经检查后,如果使用合理,还能得到奖励。
孩子们得到的零用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十一二岁时,每周能得到一美元,十五岁时,每周能得到两美元左右。
因此大卫长到后离开家时,已拥有许多账本。
大卫的父亲为了教育孩子从小懂得金钱的价值,故意将孩子们处于经济压力之下。
零用钱很有限,如果想多用怎么办?方法只有一个,自己去挣。
大卫小的时候就知道从家庭杂物中挣钱:捉住阁楼上的老鼠,每只可挣五分钱,而劈柴禾、拔杂草等杂活则按照时间来计算工钱。
大卫有一招更绝,他设法取得了为全家擦皮鞋的特许权。
然而,他必须在清晨六点以前起床,以便在全家人起床前完成工作,擦一双皮鞋五分钱,一双长统靴一角钱。
大卫在童年时代没有享受过任何超级富豪的生活,他穿着和雇工一样的普通衣服,生活既简单朴素又紧张而快乐。
他有一位大学时的同学,是位大手大脚花钱的富家子弟,甚至可以在开口索要之前就能获得他想要的东西。
可大卫说:“他是我认识的最不幸的人,他结了三次婚,换了数次工作,永远也不会发挥自己的能力。
成长启迪:自强自立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大卫学会了自强自立,并一生坚持,积极进取,终于打出了自己的一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