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常用分析及标准

合集下载

混凝土抗裂性能测试及评价

混凝土抗裂性能测试及评价

混凝土抗裂性能测试及评价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而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非常重要。

二、混凝土抗裂性能测试方法1.法国标准NF P18-406法国标准NF P18-406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抗裂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一定的拉应力,并测量试件上的裂缝宽度和拉应力来评价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美国标准ASTM C 1609美国标准ASTM C 1609也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抗裂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一定的切应力,并测量试件上的裂缝宽度和切应力来评价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中国标准GB/T 50082中国标准GB/T 50082也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抗裂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一定的拉应力,并测量试件上的裂缝宽度和拉应力来评价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三、混凝土抗裂性能评价指标1.破坏力破坏力是指混凝土试件在施加一定的载荷后发生破坏的能力,是评价混凝土抗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极限应变极限应变是指混凝土试件在施加一定的载荷后达到最大变形的能力,是评价混凝土抗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3.极限强度极限强度是指混凝土试件在施加一定的载荷后达到最大承载能力的能力,是评价混凝土抗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4.裂缝宽度裂缝宽度是指混凝土试件在施加一定的载荷后形成的裂缝的宽度,是评价混凝土抗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5.裂缝数量裂缝数量是指混凝土试件在施加一定的载荷后形成的裂缝的数量,是评价混凝土抗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混凝土抗裂性能评价方法1.评价方法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种方法。

定量评价是指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混凝土抗裂性能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对试件的破坏力、极限应变、极限强度、裂缝宽度和裂缝数量等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出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评价结果。

轴流式风机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轴流式风机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轴流式风机的性能测试及分析摘要轴流式风机在火力发电厂及当今社会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

本文介绍了轴流式风机的工作原理、叶轮理论、结构型式、性能参数、性能曲线的测量、运行工况的确定及调节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了轴流式风机工作的特点及调节方法。

关键词:轴流式风机、性能、工况调节、测试报告目录1绪论1.1风机的概述 (4)1.2风机的分类 (4)1.3轴流式风机的工作原理 (4)2轴流式风机的叶轮理论2.1概述 (4)2.2轴流式风机的叶轮理论 (4)2.3 速度三角形 (5)2.4能量方程式 (6)3轴流式风机的构造3.1轴流式风机的基本形式 (6)3.2轴流式风机的构造 (7)4轴流式风机的性能曲线4.1风机的性能能参数 (8)4.2性能曲线 (10)5轴流式风机的运行工况及调节5.1轴流式风机的运行工况及确定 (11)5.2轴流式风机的非稳定运行工况 (11)5.2.1叶栅的旋转脱流 (12)5.2.2风机的喘振 (12)5.2.3风机并联工作的“抢风”现象 (13)5.3轴流式风机的运行工况调节 (14)5.3.1风机入口节流调节 (14)5.3.2风机出口节流调节 (14)5.3.3入口静叶调节 (14)5.3.4动叶调节 (15)5.3.5变速调节 (15)6轴流风机性能测试实验报告6.1实验目的 (15)6.2实验装置与实验原理 (15)6.2.1用比托静压管测定质量流量6.2.2风机进口压力6.2.3风机出口压力6.2.4风机压力6.2.5容积流量计算6.2.6风机空气功率的计算6.2.7风机效率的计算6.3数据处理 (19)7实验分析 (27)总结 (28)致谢词 (29)参考文献 (30)主要符号pa-------------------------------------------------------------------------------当地大气压()p a pe-------------------------------------------------------------------------------测点平均静压()p a pm∆----------------------------------------------------------------------------测点平均动压()p aqm -------------------------------------------------------------------------------平均质量流量()skgpsg1-----------------------------------------------------------------------------风机入口全压()p a psg2----------------------------------------------------------------------------风机出口全压()p a pFC----------------------------------------------------------------------------风机全压()p a pSFC---------------------------------------------------------------------------风机静压()p a Q------------------------------------------------------------------------------体积流量()sm3V-------------------------------------------------------------------------------流体平均流速()s m p e-----------------------------------------------------------------------------风机有效功率()KW P a-----------------------------------------------------------------------------轴功率()KW η-------------------------------------------------------------------------------风机效率()00n-------------------------------------------------------------------------------风机转速()minrL------------------------------------------------------------------------------平衡电机力臂长度(m)G------------------------------------------------------------------------------风机运转时的平衡重量(N)0G----------------------------------------------------------------------------风机停机时的平衡重量(N)D------------------------------------------------------------------------------风机直径(m)α------------------------------------------------------------------------------流量系数ε-------------------------------------------------------------------------------膨胀系数1绪论1.1风机的概述风机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被输送流体的压能和动能的一种动力设备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气体能量并输送气体。

灭火器安全性能评估方法及标准分析

灭火器安全性能评估方法及标准分析

灭火器安全性能评估方法及标准分析随着火灾发生的频率增加,灭火器作为重要的灭火工具,其安全性能评估方法和标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讨论灭火器安全性能评估的方法和现行标准,并分析其优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灭火器安全性能评估方法1. 灭火效果评估灭火效果是评估灭火器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火灾场景,测试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对不同火源的灭火效果。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灭火时间、灭火距离和灭火效率等。

2. 灭火剂成分分析灭火器的灭火剂成分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可以对灭火剂的成分进行分析,确定其具体成分和浓度,并评估其对火源的灭火效果。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和质子核磁共振等。

3. 环境适应性评估灭火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是评估其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在不同环境参数下进行试验,如温度、湿度、压力和高度等,评估灭火器在不同条件下的灭火效果和可靠性。

4. 压力性能评估压力是灭火器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对其性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对灭火器的压力进行测试,确定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评估其在不同压力下的性能稳定性。

二、现行标准分析1. 国际标准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灭火器标准包括ISO 6182-1:2003和ISO 7165:2017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灭火器的设计要求、性能测试和维护要求,为灭火器的安全性能评估提供了指导。

2. 国内标准在中国,灭火器的相关标准主要有GB 4351-2005和GB 19826-2005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灭火器的类型、结构和性能要求,为灭火器的安全性能评估提供了依据。

三、评估方法和标准的优缺点1. 评估方法的优点灭火器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实验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灭火器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

这些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可以为灭火器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2. 评估方法的缺点评估方法的缺点在于需要昂贵的实验设备和专业知识,且评估时间较长。

性能测试的几种常见方法

性能测试的几种常见方法

性能测试的⼏种常见⽅法性能测试的⼏种常见⽅法(转)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户观点的测试⾏为。

简单说来就是负载测试就是让系统在⼀定得负载压⼒下进⾏正常的⼯作,观察系统的表现能否满⾜⽤户的需求。

⽤户的需求从何⽽来?需求分析——特指性能测试的需求分析。

由此看来需求分析是相当重要的。

负载测试是站在⽤户的⾓度去观察在⼀定条件下软件系统的性能表现。

负载测试的预期结果是⽤户的性能需求得到满⾜。

此指标⼀般体现为响应时间、交易容量、并发容量、资源使⽤率等。

负载测试也是最常⽤的性能测试⽅法,因此也有不少⼈将负载测试混淆为性能测试。

压⼒测试:压⼒测试的关键字就是“极端”。

通过对系统的极端加压,从⽽观察系统的所表现出来性能问题。

再对此性能问题进⾏分析,从⽽达到系统优化的⽬的。

所以压⼒测试就是⼀定要让系统出问题,如果系统没有出问题,那么压⼒测试的⼿段和⽅法就肯定存在问题。

并发测试:验证系统的并发能⼒。

通过⼀定的并发量观察系统在该并发量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为特征,确定系统是否满⾜设计的并发需要。

并发测试是系统观点的测试⾏为。

基准测试:顾名思义,基准测试要有⼀个基准点,也就是说供⽐较基点。

当软件系统中增加⼀个新的模块的时候,需要做基准测试,以判断新模块对整个软件系统的性能影响。

按照基准测试的⽅法,需要打开/关闭新模块⾄少各做⼀次测试。

关闭模块之前的系统各个性能指标记下来作为基准(Benchmark),然后与打开模块状态下的系统性能指标作⽐较,以判断模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稳定性测试:很简单,长时间进⾏负载测试,从⽽观察系统的稳定性。

可恢复性测试:测试系统能否快速地从错误状态中恢复到正常状态。

⽐如,在⼀个配有负载均衡的系统中,主机承受了压⼒⽆法正常⼯作后,备份机是否能够快速地接管负载。

可恢复测试通常结合压⼒测试⼀起来做。

好吧,如果以上概念仍然过于“神乎其技”让⼈如同满⽂**过⽣⽇⼀般如坠云⾥雾⾥,下⾯我将会以打⽐⽅的⽅式让⼤家更好的理解上述内容。

拉拔试验检测标准

拉拔试验检测标准

拉拔试验检测标准摘要拉拔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力学试验方法,用于评估材料的抗拉性能。

本文旨在介绍拉拔试验的检测标准,包括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结果的分析方法,以帮助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更好地进行拉拔试验及结果的解读。

一、引言拉拔试验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在材料上施加拉力来评估其抗拉性能。

拉拔试验可以帮助确定材料的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关键参数,对于材料的设计和选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试验标准2.1 试验前准备在进行拉拔试验前,需要对试验样品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试验样品的几何尺寸符合标准要求,通常需要制作平整的试样头部以确保试验载荷的均匀传递。

另外,还需要根据试验标准确定试验条件,如载荷速率、环境温度等。

2.2 试验过程拉拔试验的试验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在试验过程中保持试样和试验设备的稳定性; - 记录试验载荷和试验位移数据,并及时处理异常数据; - 注意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并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3 结果分析拉拔试验完成后,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解读。

通过对载荷-位移曲线的分析,可以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点和断裂点等关键参数。

此外,还可以通过显微观察等方法对断裂面进行分析,帮助了解材料的断裂机制和性能表现。

三、结论拉拔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对于评估材料的抗拉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熟悉拉拔试验的检测标准,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更好地进行试验,并准确解读试验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上是关于拉拔试验检测标准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pa66 gf 35 测试 标准

pa66 gf 35 测试 标准

一、PA66 GF 35材料的概述PA66 GF 35是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酰胺66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外壳、工程机械零部件等领域。

二、PA66 GF 35材料的测试标准1. 机械性能测试PA66 GF 35材料的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指标。

这些性能指标可以通过ASTM标准测试方法进行检测。

2. 耐热性能测试PA66 GF 35材料的耐热性能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可通过热失重测试、热变形温度测试等方法进行评估。

3. 化学稳定性测试PA66 GF 35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可通过耐候性测试、耐腐蚀性测试等方法进行评估,以保证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

4. 尺寸稳定性测试PA66 GF 35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尺寸稳定性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可通过热变形温度、热膨胀系数等测试进行评估。

5. 其他测试除了以上常见的测试标准外,根据具体的应用领域和要求,还可以进行其他性能指标的测试,比如电气性能、阻燃性能等。

三、PA66 GF 35材料测试的重要性1. 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对PA66 GF 35材料进行全面的测试,可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性能和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降低产品风险材料性能不达标可能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通过测试可以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避免产品召回和售后问题。

3. 满足客户需求定制化产品对材料性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测试可以保证产品的性能指标符合客户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测试方法的选择在对PA66 GF 35材料进行测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标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结论通过对PA66 GF 35材料进行全面的测试,可以保证其在各种应用环境下具有稳定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建立健全的测试体系和标准非常重要,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软件测试的标准

软件测试的标准

软件测试的标准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进行软件测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本文将介绍软件测试的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软件测试的要点和方法。

首先,软件测试的标准应该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和兼容性测试等方面。

在进行功能测试时,需要验证软件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功能要求,包括输入、输出、处理和用户界面等方面的功能。

性能测试则需要验证软件在各种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并发用户数等指标。

安全测试则需要验证软件在面对各种安全威胁时的表现,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方面的安全性。

兼容性测试则需要验证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和设备上的兼容性,确保软件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正常运行。

其次,软件测试的标准还应该包括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环境搭建和测试执行等方面。

在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时,需要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文档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覆盖软件的各项功能和场景。

测试环境搭建则需要准备测试所需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环境,以确保测试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

测试执行则需要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并及时反馈给开发人员。

另外,软件测试的标准还应该包括测试结果评审、缺陷管理和测试报告等方面。

在进行测试结果评审时,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缺陷管理则需要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进行记录、跟踪和验证,以确保缺陷得到及时修复。

测试报告则需要对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向相关人员提供测试的有效信息和建议。

综上所述,软件测试的标准是确保软件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它涵盖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和兼容性测试等方面,包括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环境搭建、测试执行、测试结果评审、缺陷管理和测试报告等方面。

只有遵循正确的测试标准,才能够有效地保障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要点

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要点

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要点2008-12-16 13:58:04 / 个人分类:转载好东西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要点1、明确用户的性能需求(显示的和隐式的),性能测试点,找出瓶颈1)用户直接需求的和使用过程中(行业经验)可能遇到的性能瓶颈点必须测试和分析到。

当然,客户不需要的,也没有必要去花时间和精力。

2)从中获取相应的性能测试参数,峰值和平均值。

3)客户的性能容忍度和系统所能承受的容忍度同样重要。

4)确认系统运行的最低硬件环境要求(虽然硬件便宜的多了,但客户能不能改造自己的环境还得客户说了算)5)如果可以的话,将系统的容错性做为性能测试的一部分进行测试2、测试对象和性能负载分布1)基本的3个对对像:C/S、B/S中的客户端和服务器,其中还有网络进行连接或中间件。

2)服务端可能分为数据端、业务端和服务容器。

3)跟据实际的测试结果合理的进行相应的性能负载分布。

3、负载、容量和压力测试逐一进行(如果需要)1)更多的情况下,性能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是最初的设计时应存在的问题。

如果可能,建议对相应的性能提前做测试和优化。

2)够用就好,不是所有的系统都要进行性能测试,一切以客户需求和实际需要为准。

4、测试点1)CPU和内存使用(系统自身的原因)。

是否可以正常的使用和释放,是否存在内存溢出。

2)访问的速度(客户需求或是实际的应用要求说了算)3)网络。

网络传输速度,网络传输丢包率。

(找些工具,有免费的)4)服务器。

指令、服务应答响应时间,服务器对信息处理的时效性,服务器对峰值的处理(建议进行服务器优化或是进行服务负载均衡,有大量的文档对此进行描述)5)中间件。

中间件在信息传递中的处理性能及信息处理的正确性。

5、测试和监控数据1)均值下的持续运行(通过分析对整体的性能进行预测和评估)2)短时间的峰值运行(分析系统的处理能力)3)最低配置和最佳配置下的性能对比4)多用户。

同时访问,同时提交。

5)对4 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和监控6、选择测试工具现有的测试工具太多了,不在一一列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响应的时间标准
参考了业内比较通行的“2-5-10原则”——当然你也可以为自己的测试制定其他标准,只
要得到企业内的承认就可以。所谓的“2-5-10原则”,简单说,就是当用户能够在2秒以内得
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很快;当用户在2-5秒之间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速
度还可以;当用户在5-10秒以内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很慢,但是还可以接
受;而当用户在超过10秒后仍然无法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糟透了,或者认为系统已经
失去响应,而选择离开这个Web站点,或者发起第二次请求。
针对基础数据库添加企业信息:
添加10家企业,9家成功,1家失败,失败详细信息
Action.c(62): Error -26612: HTTP Status-Code=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for
"http://202.117.99.211/basedatabasesite/PSInfo/IndustryFact/PSBaseInfoAdd.aspx?
PSClassCode=1&%3f"

Monitor name :Windows Resources. Cannot access data for measurement Processor|% Processor
Time|_Total on machine 202.117.99.211.
Details: 检测出一个含有负分母值的计数器。

Hint:
Check that there is such a measurement on the machine (use the Add Machine dialog box) (entry
point: CNtMeasurement::GetNewData3). [MsgId: MMSG-47295]

功能名称
:企业基本信息维护,添加企业基本信息

10用户模拟并发操作:
系统响应时间:最短 1.078秒 最长4.901秒,属于可接受范围
资源使用情况:
内存分析:

其中:
Handle Count(process _total)值由71030变化为71515 差值485bytes
private bytes 值由2442407936变化为2469638144差值 27230208bytes 变化范围约3M
committed bytes 值由2625691648 变化为2652794880 差值 27103232
可用内存变化情况 虚拟内存变化
由以上2表可以看出,在系统20运行20秒时候存在较多的页交换
此时查看error表 发现

虚拟用户信息出错时间为第20秒
http返回值500 表示 内部服务器错误。由此发现错误造成了内存泄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