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项目_性能测试需求模板(2016.07.21)___给产品经理
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性能测试报告模板[性能测试报告]一、概述本文是针对某款软件系统性能测试的报告,旨在评估该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稳定性和性能表现。
具体测试范围包括用户登陆、数据查询、操作流程等方面。
二、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如下:服务器:XXX数据库:MySQL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 R2浏览器:Chrome、Safari等测试工具:LoadRunner三、测试方案本次测试主要针对以下方面:1.用户登陆:通过模拟用户登陆操作,测试系统对于并发登陆请求的响应性能。
2.数据查询:通过模拟大量数据查询操作,测试系统在并发查询时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3.操作流程:通过模拟常用操作流程,测试系统在高压力下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四、测试结果1.用户登陆方面:测试数据表明,系统在并发登陆请求达到100个时响应时间稳定在500ms左右,无明显的性能下降。
2.数据查询方面:测试数据表明,系统在并发查询请求达到500个时,响应时间在1秒左右,并无严重的性能下降。
但在超负载时会出现某些查询操作超时的情况。
3.操作流程方面:测试数据表明,系统在各种操作流程下的响应时间都比较稳定,且在并发操作压力下,系统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快的响应速度。
五、性能改进建议基于以上测试数据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性能改进建议:1.优化数据库设计和操作方式,提高查询和更新效率。
2.增加缓存机制,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减轻数据库负载。
3.优化系统代码,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六、总结通过本次测试,我们对该系统的性能表现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希望本报告能对公司的产品性能提升有所帮助。
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性能测试报告项目管理中心
目录
一、系统说明 (3)
二、性能需求 (3)
三、测试场景 (3)
(一)单业务场景 (3)
(二)混合场景 (3)
四、测试环境 (4)
五、测试方案 (4)
六、场景结果与分析 (4)
七、测试结论 (4)
系统说明
【编写说明】简要介绍被测试系统情况二、性能需求
三、测试场景
四、测试环境
五、测试方案
【编写说明】描述性能测试的具体方案,例如逐步增加用户数进行相关场景测试。
六、场景结果与分析
七、测试结论
【编写说明】根据业务需求或者产品需求,结合性能场景测试结果,出具性能测试结论。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XXX性能测试方案文档介绍本文档旨在阐述XXX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案。
通过本次性能测试,我们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发现系统存在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本文档适用于需要对XXX系统进行性能测试的相关人员。
测试目的本次性能测试的目的是评估XXX系统在高并发、大数据量、复杂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具体目标包括:测试系统的吞吐量、响应时间、并发数、负载能力、稳定性等指标,发现系统存在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读者对象本文档适用于需要对XXX系统进行性能测试的相关人员,包括测试工程师、开发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
参考资料本文档参考了以下资料:XXX系统架构设计文档XXX系统用户手册XXX系统开发文档术语与解释本文档中涉及到的术语和解释如下: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请求数量。
响应时间:系统响应请求所需的时间。
并发数:同时发起请求的数量。
负载能力:系统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
稳定性: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稳定的能力。
测试环境本次性能测试将在以下环境中进行: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6CPU:**************************内存:64GB网络:千兆以太网软件环境:XXX系统版本号为1.0.0,数据库使用MySQL 8.0,Web服务器使用Tomcat 9.0.注:以上测试环境仅为参考,实际测试环境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1 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对于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在测试环境中,需要考虑硬件和软件的因素,以保证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测试环境应该与实际使用环境尽可能相似,以便更好地模拟实际使用情况。
2.2 测试工具测试工具是测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选择测试工具时,需要考虑测试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测试工具。
3 测试需求测试需求是测试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了解测试的目的和要求。
测试需求包括测试功能点和性能需求两部分。
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XX项目性能测试报告目录1测试结论 (3)1.1产品性能 (3)1.1产品风险 (3)2性能通过标准 (3)3测试场景 (4)3.1测试场景一 (4)3.1.1测试场景描述 (4)3.1.2测试结果 (4)3.1.3并发用户数分析 (4)3.1.4吞吐量分析 (4)3.1.5响应时间分析 (4)3.1.6性能评估 (5)4测试环境 (5)4.1测试环境网络拓扑图 (5)4.2服务器环境 (5)4.3软件环境 (5)1 测试结论1.1 产品性能提示:概括各被测模块目前所能达到的性能并说明系统瓶颈。
1.1 产品风险2 性能通过标准提示:描述与产品方确定的性能测试通过标准,如果性能达到了则性能测试通过;如果达不到则不通过。
示例如下:3 测试场景3.1 测试场景一3.1.1 测试场景描述3.1.2 测试结果场景名称场景描述测试数据性能目标业务性能指标TPS MRT 90%RT 成功率运行时长备注并发用户数501002005003.1.3 并发用户数分析---随着并发的增加,TPS和MRT变化趋势图,也可以扩展为90%值等,随着并发的增加TPS呈抛物线趋势,同时MRT呈指数上升趋势,表明被测服务在某一点达到性能拐点,由于某一资源成为性能瓶颈导致TPS下降。
3.1.4 吞吐量分析---该指标说明被测服务的性能指数表现是否平稳,如果波动较大,有明显剧烈上升或下降,则可能存在一些性能问题;如果波动不明显,则比较正常。
3.1.5 响应时间分析---该指标说明被测服务的性能指数表现是否平稳,如果波动较大,有明显剧烈上升或下降,则可能存在一些性能问题;如果波动不明显,则比较正常。
3.1.6 性能评估---评估结果是不是通过4 测试环境4.1 测试环境网络拓扑图描述性能测试环境拓扑图或环境部署情况4.2 服务器环境4.3 软件环境。
性能测试用例设计模板

性能测试场景说明
1.1 测试场景一
场景名称场景的名字
场景描述业务操作的流程,以及设置思考时间。
可以以流程图的形式提供。
测试数据测试场景涉及到的数据,包括系统内的初始化数据,以及测试脚本中使用到的数据性能目标性能目标,主要是对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错误率等设置通过标准。
1.2 测试场景二
场景名称场景的名字
场景描述业务操作的流程,以及设置思考时间。
可以以流程图的形式提供。
测试数据测试场景涉及到的数据,包括系统内的初始化数据,以及测试脚本中使用到的数据性能目标性能目标,主要是对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错误率等设置通过标准。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XXX容灾系统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方案 .文档资料信息发送列表版本历史注意事项内部传阅 .目录1项目介绍 (5)1.1测试背景 (5)1.2测试目的 (5)1.3参考文档 (5)1.4缩略语和术语说明 (5)2测试范围 (5)2.1涉及系统 (6)3压测环境搭建 (6)3.1生产环境拓扑图 (6)3.2压测环境拓扑图 (6)3.3测试设备列表 (6)3.4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差异 (6)3.5性能测试机配置 (7)3.6性能测试工具 (7)4压测条件准备 (7)4.1准备工作 (7)5性能测试方案 (7)5.1性能测试策略 (7)5.2性能测试通过准则 (8)5.3测试业务模型 (8)5.4测试场景设计 (8)5.4.1第一轮测试 (9)5.4.2第二轮测试 (12)5.5测试数据要求 (12)5.6监控内容 (13)6测试计划 (13).7团队 (13)8风险 (14)9通过标准 (14)10优化建议 (14).1项目介绍1.1测试背景随着业务量和业务能力的拓展,为了防止XXX系统因事故无法使用,建立灾备系统1.2测试目的本次性能测试的目的是检测灾备系统的性能情况。
作为XXX的灾备系统,能够在事故发生后切换至灾备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对该系统进行核心业务场景的性能测试。
希望在模拟生产环境的情况下,能够收集相应的系统参数,作为灾备系统评估的依据。
1.3参考文档《XXX环境应用服务器列表清单》、《XXXdb清单v2》、《XXX环境网络拓扑图》1.4缩略语和术语说明性能测试: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指定的软件、硬件和网络环境等)确定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压力的测试过程。
场景:一种文件,用于根据性能要求定义在每一个测试会话运行期间发生的事件。
虚拟用户:在场景中,LoadRunner 用虚拟用户代替实际用户。
模拟实际用户的操作来使用应用程序。
一个场景可以包含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个虚拟用户。
虚拟用户脚本:用于描述虚拟用户在场景中执行的操作。
(完整版)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xxx性能测试方案文档修改历史目录1.文档介绍 (3)1.1.测试目的 (3)1.2.读者对象 (3)1.3.参考资料 (3)1.4.术语与解释 (3)2.测试环境 (3)2.1.测试环境 (3)2.2.测试工具 (4)3.测试需求 (4)3.1.测试功能点 (4)3.2.性能需求 (4)4.准备工作 (5)5.测试完成准则 (5)6.测试风险 (6)7.测试设计策略 (6)7.1.关键资源不处于阻塞状态 (6)7.2.组合测试用例策略 (6)7.3.测试执行策略 (6)8.业务模型 (7)8.1.场景一 (7)8.2.场景二 (7)8.3.场景三 (8)9.测试报告输出 (8)1.文档介绍1.1.测试目的本次性能测试的目的是检测xxx系统的性能情况。
即:为了xxx系统上线后能够稳定运行,有必要在上线前对核心业务场景的压力情况有充分了解。
因此,希望在模拟生产环境的情况下,模拟上线后的用户并发数,对系统核心业务进行压力测试,收集相应的系统参数,并最终作为上线的依据。
编写本方案的目的是指导本次性能测试有序的进行,相关人员了解本次性能测试。
1.2.读者对象本方案的预期读者是:项目负责人、测试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1.3.参考资料1.4.术语与解释无2.测试环境模拟客户使用环境(最好模拟客户实际使用的配置环境)。
具体如下:2.1. 测试环境网络环境:Lan(100M)硬件环境:➢应用服务器数量:1台配置:型号、CPU、内存等➢数据库服务器数量:1台配置:型号、CPU、内存等➢测试客户端数量:2台配置:型号、CPU、内存等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 XP SP3➢应用服务软件:WebSphere,Tomcat5.5➢数据库:DB2,Oracle 10g2.2. 测试工具LoadRunner9.53.测试需求3.1. 测试功能点本次测试共涉及登录,新闻发布......模块。
xxx项目测试方案(模板)

xxx项目测试方案(模板)1. 测试目标本测试方案致力于验证xxx项目的功能和性能,确保其能够按照预期的需求和要求正常运行。
具体测试目标如下:1. 验证项目的功能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实现。
2. 确保项目的性能满足预期的要求。
3. 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4. 评估项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测试策略为了有效地完成测试目标,我们选择以下测试策略:1. 单元测试:针对项目的各个组件和模块进行单元测试,确保其功能的正确性。
2. 集成测试:测试整个项目的不同模块之间的集成,确保它们能够正确地协同工作。
3. 系统测试: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验证其是否满足预期的需求。
4. 性能测试:对项目进行负载和压力测试,评估其性能指标和容量。
5. 安全测试:对项目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风险。
6. 用户验收测试:邀请项目的最终用户参与测试,确保项目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3. 测试计划根据测试策略,我们制定了以下测试计划:1. 单元测试阶段: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每个组件和模块完成后即进行单元测试。
2. 集成测试阶段:在所有的单元测试完成后,对不同模块进行集成测试。
3. 系统测试阶段:在集成测试通过后,对整个项目进行功能测试。
4. 性能测试阶段:在系统测试通过后,对项目进行负载和压力测试。
5. 安全测试阶段:在性能测试通过后,对项目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6. 用户验收测试:在所有测试阶段完成后,邀请最终用户参与测试并提供反馈。
4. 测试环境为了有效地进行测试,我们需要以下测试环境:1. 操作系统:支持项目的要求。
2. 开发工具:用于编译、调试和执行项目。
3. 测试工具:用于执行各个阶段的测试。
4. 数据库:用于存储测试数据和结果。
5. 硬件设备:满足项目的要求。
5. 测试报告和缺陷管理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将生成测试报告和缺陷管理,以便全面记录和跟踪测试结果。
测试报告将包含以下内容:1. 测试目标和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0_CR001 _Case.001 V1.0_CR001 _Case.002 V1.0_CR001 _Case.003 V1.0_CR001 _Case.004 V1.0_CR001 _Case.005 V1.0_CR001 _Case.006 V1.0_CR001 _Case.007 V1.0_CR001 _Case.008
13、TPS计算方法: 按某系统去年全年处理“WEB登录”约 100 万笔,考虑到 3 年后登录量递增到每年 200万笔。 假设每年登录量集中在 8 个月,每个月 20 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 8 小时,试采用 80~20 原理估算系统服务器高
假设每年登录量集中在 8 个月,每个月 20 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 8 小时,试采用 80~20 原理估算系统服务器高 200万/8=25万/月 25万/20=1.25万/日 1.25万*80%/(8*20%*3600)=1.74TPS
9、90%响应时间:所有业务所需要的时间90%的比例都比此值小的时间,也就是90%的数据中所拥有的峰值。 10、事务成功率:事务通过数/(事务通过数+事务失败数) 事务通过数:在测试期间,系统一共正确处理的 11、TPS:有这个需求可以提,没有这个需求忽略(即系统每秒钟处理业务数。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服 数,最终利用这些信息来估计)比如:在100个并发用户的高峰期,“登录系统”处理能力至少达到 12、备注:一些其它需求请备注
90%响应时间 (s)
响应时间要求 登录 Y在线X并发 ≦ 3s 页面加载 Y在线X并 发 ≦3s 查询 Y在线X并发 ≦3s(和数据量有 关;一般数据量小 表结构简单的查 询,要求90%响应 时间≦3s)
事务成功率 内存平均使用率 CPU平均使用率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4G ≦80% 8G ≦60% 16G ≦40% 32G ≦20% 64G ≦10% 2核 ≦80% 4核 ≦70% 6核 ≦60% 8核 ≦50% 16核 ≦20%
测试点(简单描 述,具体到按钮)
目的
功能描述 (功能做什么 的?及此功能操作步 骤)
业务数据量
在线数 并发数
V1.0_CR00 1_MixedCas e.001
1、在线数:取系统最高同时使用人数 2、并发数:在线数据的10%~100%不等(一般取在线数的10%~30%) (1、混合场景并发数的基数取 在线数的10%(范围 10%~30%);2、混合场景中的每个测试点的并 3、需求中有要测第三方的,请开发提供接口方可测试。接口测试的并发数和在线数相同 4、性能测试的最终测试内容需结合客户真实的应用场景,客户应用最多,使用最频繁的功能 5、根据二八原则,通常系统用户经常使用的功能模块大概占用系统整个功能模块数据的20% 6、测试点:菜单下面具体功能点,具体到页面按钮 7、业务数据量:如使用对象、上传/下载文件大小、查询相关数据量等…,没有请忽略 8、响应时间:对请求作出响应所需要的时间 网络传输时间:N1+N2+N3+N4 应用服务器处理时间:A1+A3 数据库服务器处理时间:A2 响应时间=N1+N2+N3+N4+A1+A3+A2
调研情况
线上真实使用情 况,如测试环境 、用户数据等
表单提交 Y在线X并 发 ≦3s(和表单数 据有关;一般数据 量小表结构简单的 提交,要求90%响 应时间≦3s) 超过以上要求需要 备注中注明原因
≧99% ≧99% ≧99% ≧99%
混合场景中的每个测试点的并发数比例分配根据业务实际情况分析确定,并且≦单场景中对应测试点的并发数)
14、性能测试点的选取: 1)、发生频率非常高的(如邮箱:登录、收发邮件等业务) 2)、关键程序非常高的(认为绝对不能出现问题的,如登录) 3)、资源占用非常严重的(引起I/O非常大的,如某个业务查询或提交时,检索出大量的数据记录或需要向多个 15、性能测试类型: 1)性能测试:这里指的是多用户并发性能测试; 2)容量测试:确定系统可处理的最大用户数;
原理估算系统服务器高峰期“WEB登录”的吞吐量应达到怎样的一个处理能力
量的数据记录或需要向多个表存取数据等)
性能测试服务器
性能测试类型备注源自需求评审三方确 认的测试服务器 配置、数量和来 源,并明确如测 试部现有资源不 能满足或测试阶 段项目冲突难以 协调时的资源解 决方案
1.性能测试 2.容量测试(选择此 类型时,对应测试点 可不填写在线数和并 发数) 3.容量测试只针对没 有实际客户的标准化 产品,项目周期允许 情况下,可以选;此 类测试的测试时间较 长
应测试点的并发数)
器响应后结束计时,以此来计算使用的时间和完成的事务个
的数据中所拥有的峰值。90%响应时间,可能表述为75%、80%等 期间,系统一共正确处理的业务数 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服务器做出反应的过程。客户机在发送请求时开始计时,收到服务器响应后结束计时,以此来计算使 理能力至少达到100TPS或不等
原理估算系统服务器高峰期“WEB登录”的吞吐量应达到怎样的一个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