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专业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6版)电气与新能源学院二○一六年九月目录《电路原理(一)/(二)》课程教学大纲 (1)《电力系统分析II》课程教学大纲 (9)《工程电磁场》课程教学大纲 (15)《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0)《输电线路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6)《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3)《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9)《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45)《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课程教学大纲 (50)《电力电缆》课程教学大纲 (5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II》课程教学大纲 (61)《电力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66)《土力学与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71)《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综合作业》课程教学大纲 (76)《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综合作业》课程教学大纲 (82)《架空输电线路运维综合作业》课程教学大纲 (88)《电力电缆线路综合作业》课程教学大纲 (94)《电路实验I》课程教学大纲 (100)《输电线路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102)《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企业课堂)》课程教学大纲 (107)《电力公司企业文化(企业课堂)》课程教学大纲 (110)《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课堂)》课程教学大纲 (113)《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企业课堂)》课程教学大纲 (117)《架空线路力学性能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20)《架空线路施工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124)《架空线路运维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128)《电力电缆在线监测技术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32)《继电保护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36)《校企联合培训(一)/(二)》课程教学大纲 (143)《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47)《电机学II》课程教学大纲 (152)《电子技术基础II》课程教学大纲 (156)《电力电子与高压直流输电》课程教学大纲 (161)《输电线路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 (166)《输电线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170)《线路金具》课程教学大纲 (174)《输电线路CAD》课程教学大纲 (178)《配电线路设计运行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182)《输电线路施工机械》课程教学大纲 (186)《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191)《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课程教学大纲 (195)《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课程教学大纲 (200)《输电线路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205)《电力系统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210)《电路原理(一)/(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电路原理课程英文名称:Circuits课程编号:C1280/C1281 应开课学期:2/3学时数:48/32 学分数:3/2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必修先修课程:高等数学I、线性代数I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专业的核心课与学位课,具有理论严密、逻辑性强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具备坚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领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技术的设计、研发、管理和应用工作。
二、培养要求1.具有扎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电路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等相关知识。
2.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技术的设计、研发和应用工作。
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够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团队中协作、沟通,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专业课程设置1.电路分析2.数字电路3.模拟电子技术4.信号与系统5.控制理论6.电力系统分析7.电力电子技术8.自动控制原理9.工程电磁场10.现代控制理论11.机器人技术12.计算机控制系统13.电气与电子实验1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15.电力电子实验16.自动控制实验四、实践教学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参加实验、设计、调试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项目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毕业要求1.具备坚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领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技术的设计、研发、管理和应用工作。
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够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团队中协作、沟通,为社会做出贡献。
4.能够熟练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需的设计软件、实验仪器和设备,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够独立设计、开发、改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十大最好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十大最好专业)专业解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与自动化的区别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很多家长都不太清楚,很容易把它当成一个专业。
其实就是两种一级学科。
今年我们就简单区分对比一下。
1.首先是两个专业的基本信息(基本信息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类:工程学科:电气类教育程度:本科学历:工程学士一些高校按照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电力、高压、电力系统、轨道交通、过程控制、输电线路、职业教师、港口自动化、供配电技术、供电技术、新能源发电、电机及其控制、输电线路工程、电力工程与管理、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电子技术、注册电气工程师、电力电子与风力发电、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新能源装置的运行与控制全国集中硕士学位专业:电气工程、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电力传输基本信息专业名称:自动化类:工程学科:自动化类教育程度:本科学历:工程学士部分高校培养以下专业方向:工程、控制、师范教育、电气工程、轨道交通、核电运营、楼宇智能化、数控技术、物流信息、智能建筑、自动控制、电气自动化、电站自动化、港口自动化、工厂自动化、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自动化、嵌入式软件外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硕士学位集中的专业有: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设备2.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从基本信息可以看出,虽然两者都是自动的,但是方向还是不一样的。
前者以电为主,属于电气类,强电为主,弱电为辅。
从电源开关到变电站,都有涉及。
后者偏向控制技术,属于自动化,电强电弱。
从楼宇门禁到轨道能源信号控制,都属于自动化的专业范畴。
两者是有交叉的,比如自动化包括电气自动化的专业方向。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有500多所学校,其中综合实力最强的是清华、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Xi交通大学、天大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大、各大高校等高校,以及华北电力、东北电力、上海电力等专业实力较强的高校。
输电线路专业介绍

电气类(输电线路工程)专业介绍一、专业简介:我校电气类(输电线路工程)专业自1991年依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开始在全国率先招收全日制专科生,1997年开始在全国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是国内最早招收本专业本科学生的大学。
2005年以机械类(输电线路工程)设单独专业代码(0803)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2010年调整为电气类(输电线路工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和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品牌专业。
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建立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有较强科研开发及工程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方向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成熟,学科建设规划科学,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实践教学基地稳定,办学基础条件厚实,科研、教学、教材等建设成果突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并被广泛采用。
毕业生就业良好,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达到98%以上,为我国电网建设输送了近2000余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正成为我国电网建设领域技术及管理等重要岗位的骨干力量。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输电线路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技术理论,具备实际工程应用能力,能从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施工管理、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与特色(1)培养要求、特色本专业主要学习输电线路设计、输电线路施工、输电杆塔及杆塔基础设计、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基本知识,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毕业生应具有进行输电线路设计、线路施工与施工管理、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的能力和一定科学研究能力。
(2)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知识和能力:①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②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电工学、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电磁场、电力金具、电力电缆技术、机械基础、金属结构设计、输电线路CAD技术基础等课程;③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理论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输电线路设计、输电线路杆塔及杆塔基础设计、输电线路施工、输电线路工程概预算、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配电线路设计、运行与管理、直流输电等专业课程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④获得较好的输电线路设计、施工与施工管理、线路运行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⑤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考研专业院校:三峡大学电气工程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考研专业院校:三峡大学电气工程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现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省级品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含输电线路工程专业方向)、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3 个本科专业;设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个工学硕士授予点,还具有相关学科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电气工程领域、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在校本科生3162人、专科生210人、硕士研究生236人、工程硕士321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36人。
其中专任教师95人,教授21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32人,具有硕士学位54人,硕士生导师57人,兼职教授2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2人,楚天学者上岗教授2 人,三峡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三峡大学“151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11人。
是一支老中青结合、中青年为主、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队伍。
学院下设电力工程系、电力电子与应用电子系、输电线路工程系、控制工程系、实验教学中心(湖北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风电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研究中心、水电仿真实验中心(部级重点实验室)、电气设备检测试验中心(获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认证)及检测技术与控制实验室(宜昌市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校级开放实验室)等教学和科研机构。
学院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实力。
近三年,学院教师在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
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奖励8项;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项目合同经费达2000余万元,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充分发挥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的作用。
输电线路专业介绍

输电线路专业介绍电气类(输电线路工程)专业介绍一、专业简介:我校电气类(输电线路工程)专业自1991年依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开始在全国率先招收全日制专科生,1997年开始在全国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是国内最早招收本专业本科学生的大学。
202X年以机械类(输电线路工程)设单独专业代码(0803)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202X 年调整为电气类(输电线路工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和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品牌专业。
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建立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有较强科研开发及工程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方向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成熟,学科建设规划科学,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实践教学基地稳定,办学基础条件厚实,科研、教学、教材等建设成果突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并被广泛采用。
毕业生就业良好,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达到98%以上,为我国电*建设输送了近2000余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正成为我国电*建设领域技术及管理等重要岗位的骨干力量。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输电线路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技术理论,具备实际工程应用能力,能从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施工管理、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与特色(1)培养要求、特色本专业主要学习输电线路设计、输电线路施工、输电杆塔及杆塔基础设计、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基本知识,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毕业生应具有进行输电线路设计、线路施工与施工管理、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的能力和一定科学研究能力。
(2)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知识和能力:①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②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电工学、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电磁场、电力金具、电力电缆技术、机械基础、金属结构设计、输电线路CAD技术基础等课程;③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理论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输电线路设计、输电线路杆塔及杆塔基础设计、输电线路施工、输电线路工程概预算、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配电线路设计、运行与管理、直流输电等专业课程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④获得较好的输电线路设计、施工与施工管理、线路运行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⑤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及培养目标就业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及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一、专业介绍: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工学中的电气类。
专业目录调整后,以前电气信息类中的部分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这一专业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不同的大学在课程设置上都会有各自的侧重点,传统的电气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在电能的发、送、配、用四个阶段的设计、安装和维护人才。
简单的来说,就是培养电气工程师的专业。
如发电机的维护、变压器的安装检测、输电线路的设计、安装后的调试,这些都是电气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二、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三、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该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四、学科要求:该专业对物理科目要求较高。
该专业适合对电气工程研究、设计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五、知识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六、考研方向: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工程七、主要课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路理论、信息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电气工程基础、电机学、电器学、电力系统分析、电机设计、高低压电器、电机控制、智能化电器原理与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建筑供配电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8级执行)一、专业名称和代码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电气类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080601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能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理论知识,接受电气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电气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具备电气工程与机械工程、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基本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中从事工程设计、装备制造、应用研究、运行管理、营销服务等岗位的工作,具备“实基础、强能力、能创新、高素质”应用型电气工程专门人才。
目标1. 毕业生能在工业自动化、电力供电、仪器仪表、机电重工、新能源、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行业从事工作;目标 2. 毕业生具备电气设备生产与检测的能力;目标3. 毕业生具备电气自动化生产过程、设备基本规律和原理知识;目标 4. 毕业生具备电气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的能力;目标 5. 毕业生具工程实践操作和工程初步设计能力;目标6. 毕业生具有团队协作意识、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规格(毕业要求)依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泉州地区和我国电气工程行业的技术发展、毕业生和社会调查情况分析、国内外高校的相关专业培养要求,并结合本专业多年的人才培养经验和近年来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相关要求,确定本专业现阶段的毕业要求为: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
1.1 掌握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等数学知识。
并能用于对电气系统过程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恰当的公式表征和计算。
1.2 掌握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基础知识,并能用于对电气系统过程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恰当的公式表征和计算。
1.3 掌握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工程制图、电子电工等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用于对电气系统过程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恰当的公式表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专业本科
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
专业代码:080601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
一、培养目标
坚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遵守工程伦理和职业规范,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胜任电力行业输电线路工作岗位的要求;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
二、毕业要求
1.能够将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能够设计针对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能够针对与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
6.熟悉国家和地方涉及电力行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10.能够就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不断适应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专业特色
三峡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输电线路工程方向)长期以来一直引领着我国输电线路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专业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该专业属于电气类,通过融会贯通地学习、探讨与探索,并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与良好素质;系统的输电线路工程领域及交叉学科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的输电线路工程领域本科毕业生,为电力行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才。
四、学位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电路原理、高电压技术、输电线路力学基础、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电力电缆。
五、毕业条件与授予学位要求
1、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1)最低课程教学总学分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全部规定内容学分150学分。
(2)课外学分
本专业须修满10分。
2、授予学位及要求
符合三峡大学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课程设置说明
培养方案由通识核心课40学分、素质拓展课(最低要求选修10学分)、学科基础课28.5学分、专业核心课52学分和专业拓展课(最低要求选修19.5学分)五部分组成。
注:此表不含课外学分
七、课程设置总表
2.《形势与政策》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另行制订考试和课程开设方案并告知学生。
2.专业课程
2.1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2.2 专业核心课程
备注:加“*”课程将开出全英文、双语、中文班,供学生选修;每位学生必须从中选修至少一门全英文或双语课程。
2.3专业拓展课程
十、其他说明
2.素质拓展(学科竞赛类)课程修读说明
2.1.“素质拓展(学科竞赛类)课程设置一览表”已列出经审核认可的主要竞赛项目,学生也可以选修其它经审核认可的学科竞赛项目。
2.2.素质拓展(学科竞赛类)课程修读办法:
⑴该课程统一安排在第七学期由学生自行选课。
⑵素质拓展(学科竞赛类)课程考核程序:竞赛报名确认、竞赛过程培训、参加竞赛(或成果展示)。
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
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者凭获奖证书;
参加校级(院级)学科竞赛,由相关指导教师确认,学校(学院)主管部门审核通过获得参赛证书。
⑷成绩评定标准:
获国家级证书成绩评定为“优”、获省级证书成绩评定为“良”、获校级证书成绩评定为“中”、获院级证书成绩评定为“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