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乳油有害溶剂替代新进展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乳油农药注意事项

乳油农药注意事项

乳油农药注意事项乳油农药是一种常见的农药类型,它主要由乳化剂、溶剂和活性成分组成,具有使用方便、喷雾效果好、渗透性强等优点。

然而,在使用乳油农药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以确保安全使用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果。

首先,要确保农药的质量和种类。

在购买乳油农药时,要选择正规品牌、合法渠道的产品,并检查是否有厂家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

同时,要根据农作物的不同需求和病虫害的不同类型选择合适的乳油农药,以确保效果和安全性。

其次,要准确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

每种乳油农药都有自己的使用说明书,我们在使用前要仔细阅读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特别要注意农药的使用量,避免过量使用造成农作物的损伤,同时也要保证足够的喷洒量,以确保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要注意农药的喷洒时间、条件和环境。

乳油农药一般在植物的叶片表面形成薄膜,因此喷洒要选择阳光充足、风速较小的时段,避免降雨或高温时使用。

此外,在高温时段或直射阳光下喷洒农药,可能会导致植物叶片灼伤,因此要避免这些情况发生。

此外,要注意农药的保存和处理。

乳油农药一般是有限的有效期,在使用前要检查农药的保质期和保存条件。

农药一般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食品和饮水源,避免照射和高温。

同时,要注意农药瓶盖的严实,防止农药泄漏或挥发,对于过期的农药要及时处理,防止误用带来的危害。

最后,要注意农药使用后的洗手和清洁。

在使用乳油农药后,要及时洗手、洗脸和洗净衣物,避免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喷洒农药的喷壶、喷枪等器具要及时清洗干净,防止农药残留积累和交叉污染。

总之,乳油农药在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我们在使用时也要注意安全和环保,正确选购、使用和处理农药,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农药效果的同时,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农药溶剂的种类以及苯类替代物

农药溶剂的种类以及苯类替代物

农药溶剂的种类与苯类替代溶剂应用作者: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张宗俭更新时间:2014-05-16溶剂一般指在化学组成上不发生任何变化并能溶解其他物质(一般指固体)的液体,或者与固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将固体溶解的液体。

也称溶媒,即含有溶解溶质的媒质之意。

一般农药行业通常所指的溶剂(solvent)是指农药生产和应用中使用的溶剂、液体稀释剂和/或载体的总称。

但一般狭义所谓的农药溶剂,常指用于农药加工和喷雾助剂等农药终端产品的有机溶剂,不含农药合成过程使用的有机溶剂以及水。

近年来,随着农药注册登记制度成熟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农药安全性能与对环境的影响日益重视,农药助剂的管理与助剂安全性成为农药产品更新换代与新产品研发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点。

我国农药助剂的管理通过多年的酝酿即将落实与实施。

一些高毒、难降解、易挥发,存在安全隐患或危害环境的农药助剂会逐步限用或被淘汰,苯类有毒有害溶剂由于在农药加工中使用量大、涉及剂型和产品种类多、易燃、易爆,对人高毒,污染环境等问题成为近年关注的重点,工信部组织编写制订的《乳油中溶剂限量标准(HG/T4576—2013)》的出台,开创了我国农药产品溶剂限量和助剂管理的新纪元,苯类溶剂替代与环保型替代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成为农药企业近年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农药溶剂的性能与要求农药溶剂因作为农药加工和使用中的重要组分,通常会对农药产品的安全性能、应用效果和使用环境以及接触者产生影响,所以,农药使用的溶剂有严格的要求。

一般作为农药使用的溶剂需要满足以下一些基本条件。

(1)要求对农药有效成分有很好的溶解能力;(2)化学性质稳定,不与农药有效成分或其他组分发生化学反应;(3)安全、无毒或低毒、环境相容性好,储存、使用、运输安全等;(4)挥发性适中(出口产品注意满足一些国家或组织对VOC控制的指标),闪点不低于30°C,确保生产、贮藏、运输和使用的安全;(5)对植物安全无药害,对土壤、水、大气等环境安全,易降解,不会产生残留污染或代谢为其他有毒有害产物;(6)有毒、有害杂质和多核芳烃含量低于规定限量;(7)易乳化,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或悬乳液;(8)冷凝点适中,常温下流动性好,不易固化;(9)货源供给稳定、价格适中,能稳定满足农药加工市场的需求。

低毒环保溶剂替代乳油中有害溶剂趋势分析

低毒环保溶剂替代乳油中有害溶剂趋势分析

比如组织更多科技下乡、 科学讲座等活动。 统防统治也是确保农产品安全 的途径 , 但目
前政 府对农 药 采 购 的 管理 政 策 还 不 够完 善 , 可 能 会进行 修 改 。
委托专业化的组织进行统 防统治 , 是最有效 的解 决病虫害问题 的途径 , 但这需要政府给予更 多资
金卒 贴。
苯、 甲苯 、 苯等芳烃溶剂 , 有 的还需添加一定量的 甲醇 、 D M F 等助溶剂。这些溶剂闪点低 、 易燃 、 易
挥发 、 有毒 , 生 产和施 用 时 , 既污染 环境 , 又 浪费石
化资源。
( 2 ) 植物源溶剂 , 主 要 是 从 植 物 中提 取 的天 然产 物及 其改性 物 , 如 可再 生 的长链 脂 肪 酸 和 脂 肪酸 甘 油 酯 , 松 脂 基 植 物油 、 油 酸 甲酯 、 环 氧化 植
在 乳油 不可 能 完 全禁 止 的情 况 下 , 需 要 摒 弃
的是乳 油中的有 害溶剂 , 而不是乳 油这一剂型。 工信部在 2 0 1 3 年1 0月颁布了《 农药乳 油中有害 溶剂 限量》 标准( H G / T4 5 7 6— 2 0 1 3 ) , 针对农药乳
油 中七种 有 害物质 提 出 了限量要 求 。
够, 无 法 提 高农 民的 重视 度 ; 给 农 药产 品 , 也 会 有 产 品无 法足 量到达 农 民手 中 。如果 政府 能够 直接
目前 国家对 农 药 的监 管 部 门很 多 , 监 管 力 度
也很大。农产品安全问题很多是农药使用不当造
成的 , 未 来政 府会 更 注重对 农 民科学 用药 的指 3 O个 产 品 拟 颁 发 农 药 产 品生 产 批 准 证 书
近 日, 根据《 行政许可法》 和《 农药管理条例》

农药制剂发展趋势及前沿技术概况

农药制剂发展趋势及前沿技术概况

农药一般不能直接使用,通常需要根据农药原药的性质、施用场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助剂成分,如乳化剂、稳定剂、分散剂、载体等,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剂加工技术,生产出高性能的制剂,如乳油、水剂、悬浮剂等,以改善农药原药的应用缺陷,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减少污染,避免对有益生物产生危害,延缓有害生物抗药性的发展,从而扩大农药品种的应用范围。

农药在控制或防治危害农业生产的病虫草害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保证粮食安全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传统的农药制剂容易受风力、湿度、温度、雨水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大量药液流失,这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益,还严重威胁了生态环境安全。

农业农村部公布2023年我国农药利用率达到40.6%,这意味着仍有约60%的药液无法在植物叶面完成沉积,而实际作用于靶标的活性成分更是仅有0∙1%左右。

因此,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确保粮食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我国的农药制剂发展也需要相关前沿理论和技术的支撑。

本文系统地将农药制剂加工涉及的理论研究和施用时稀释、喷雾、接触靶标、药物释放传导4个阶段影响药物传递的规律进行总结,提出未来农药制剂发展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农药制剂研发提供理论借鉴,打造农药制剂制造强国。

01、农药制剂发展概况1.1世界农药制剂发展概况世界农药制剂的发展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一代传统农药制剂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主要以乳油、粒剂、粉剂、可湿性粉剂等剂型为主。

此代农药制剂主要是以保持农药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增强农药颗粒的分散性、药液润湿性为基本要求,但具有以下缺点:(1)粉剂、可湿性粉剂等加工或使用时易形成粉尘污染,严重威胁非靶标生物和环境的安全;(2)此阶段乳油多使用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不仅污染环境,易产生药害,同时在贮运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3)此阶段的农药制剂加工技术强调农药短期的稳定性,忽略了农药施药过程中的农药药效、环境安全性和农产品安全。

常用农药剂型种类

常用农药剂型种类

农药原料合成的液体产物为原油,固体产物为原粉,统称原药。

绝大多数农药原药由于其理化性质和有效成分含量很高而不能直接使用,实践当中,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剂型。

目前,常用的农药剂型有以下几种:1. 乳油(EC)乳油主要是由农药原药、溶剂和乳化剂组成,在有些乳油中还加入少量的助溶剂和稳定剂等。

溶剂的用途主要是溶解和稀释农药原药,帮助乳化分散、增加乳油流动性等。

常用的有二甲苯、苯、甲苯等。

农药乳油要求外观清晰透明、无颗粒、无絮状物,在正常条件下贮藏不分层、不沉淀,并保持原有的乳化性能和药效。

原油加到水中后应有较好的分散性,乳液呈淡蓝色透明或半透明溶液,并有足够的稳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内不产生沉淀,不析出油状物。

稳定性好的乳液,油球直径一般在0.1~1微米之间。

目前乳油是使用的主要剂型,但由于乳油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施用后增加了环境负荷,所以有减少的趋势。

2. 粉剂(DP)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和填料混合加工而成。

有些粉剂还加入稳定剂。

填料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粘土、高岭土、滑石、硅藻土等。

对粉剂的质量要求,包括粉粒细度、水分含量、pH值等。

粉粒细度指标,一般95% ~ 98%通过2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30毫米;通过3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10~15微米。

通过325号筛目(超筛目细度),粉粒平均直径为5~12微米。

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小于1%。

PH 值6~8。

粉剂主要用于喷粉、撒粉、拌毒土等,不能加水喷雾。

3. 可湿性粉剂(WP)可湿性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填料和湿润剂混合加工而成的。

可湿性粉剂对填料的要求及选择与粉剂相似,但对粉粒细度的要求更高。

湿润剂采用纸浆废浆液、皂角、茶枯等,用量为制剂总量的8%~10%;如果采用有机合成湿润剂(例如阴离子型或非离子性)或者混合湿润剂,其用量一般为制剂的2%~3%。

对可湿性粉剂的质量要求应有好的润湿性和较高的悬浮率。

悬浮率不良的可湿性粉剂,不但药效差,而且往往易引起作物要害。

悬浮率的高低与粉粒细度、湿润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有关。

绿色乳油发展提速

绿色乳油发展提速

万~ 4 0 万 吨 甲 苯 、二 甲苯等 有 机 轻 芳 烃 。但 甲苯 、二 甲苯 等溶 剂的大量使 用
今 年 首批 共 2 0 . 5 个 农药 产 品获 生 产 批 准 证 书
根据 《 农药管 理条例 》 的有关 规定 ,经 工信部 审核合 格 ,2 0 1 3 年第 - t L L 共2 0 5 个 农药产 品获 得生产 批准 证书 。其 中 ,除草  ̄ J l 4 0 个 、杀 虫剂及 杀虫/ 杀螨剂 6 8 个 、杀菌{ U 5 9 个 、卫生 杀虫剂2 7 个 、种 衣剂5 个 、生长调 节剂4 个及 杀软体 动物剂 2 个 。此次 颁
较 大隐患 ,对农药 生产者和使 用者 的健 康 也 存 在 潜 在 危 害 , 目前 国外 已慢 慢
在 减 少 使 用 , 中国也 要 求减 少 有 机 溶 剂 的用量 。而且 《 农药工业 十二 五发展
害或低毒 低害 原料 ( 产品 ) ;应 用类指
已开 发成功 、具有较好推 广使 用前景 、 尚未 实现 产业 化应用 的无毒无害 或低毒
油 、松节油 、大豆油 等毒 性较 小 的溶 剂
加 以替代 。 专 家同时指 出 ,替代 工作必须 关注 两大 问题 。首先 ,人们对 绿色乳油 的添 加和使 用会 有一 个认识 的过程 。所 以替 代工作必 须从 改变农 药厂 的调配 习惯和 农 民的使 用 习惯 人手 。而且在 ̄ L f E h 绿色 化上还 要不 断寻 求新 的 、充足 的替代 来 源 ,包 括三 甲苯 、四甲苯或其他 一些植
其 中 ,开发类指 急需进行 开发 的无毒无
对 生产安全 、人体健 康和生 态环境都 有
剂在 农药 中的添加 。对 有些农 药原药 品 种来说 ,因为其溶解 性的的 问题 ,必须 要 添 加 部分 溶 - / i : 0 。对 此 ,在 《标 准 》 中都 提 出 了限 量指 标 ,最 高 不 能 超 过 1 0 %。如阿维 菌素8 0 % ~9 0 %添加 的都 是乳 油溶剂 ,添加量 非常 大 ,正在推 荐 使 用一 些 水 基 成 分 的产 品 。或 用 松 子

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正式实施

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正式实施
近年来 , 中国农 药 行业 对 制 剂 所用 有 害溶 剂
2 0 1 3年 1 O月 1 7 日, 工信部发布第 5 2号 公
告, 对 二 甲苯 、 甲苯 、 苯、 甲醇 和 N, N 一二 甲基 甲 酰胺 5种有 害溶 剂 均设 有 明确 的限量 指 标 , 该 标 准于 2 0 1 4年 3月 1日起 开始实 施 。 乳 油 中有害 溶剂 限定 含 量分 别 为 : 苯1 . 0 %、 甲苯 1 . 0 %、 二 甲苯 1 0 . 0 %、 甲醇 5 . 0 %、 N, N一二
So ut h Pe s坑c i d e 0 . j 8. 2
农 药 乳 油 中有 害 溶 剂 限量标 准 正 式 实 施
3月 1日, 受 工信 部委 托 、 中 国农 药 工 业协 会 吨 以上 , 其 中二 甲苯 、 甲苯 、 苯 等轻芳 烃溶 剂 , 每年
耗用 3 0万 吨左 右 , 甲醇 、 N, N一二 甲基 甲 酰胺 等
品安全 国家标 准 《 食 品中农 药最 大残 留限量》
( G B 2 7 6 3—2 0 1 4 ) 。新 标准将 于 2 0 1 4年 8月 1 F t
起 开始 施行 。
哺乳 动物 肉类 、 蛋类 、 禽 内脏 和 肉类 等 1 2大类 作
物或产 品 。
除常规 的谷 物 、 蔬菜 、 水果外 , 首 次 制 定 了果
三 是重 点增 加 了蔬 菜 、 水 果 等 鲜食 农 产 品 的
限量指 标 。
此 次新 发布标 准具 有 以下特点 :

是扩 大 了食 品农 产 品种类 。
针 对蔬 菜 、 水果、 茶 叶 等鲜食农 产 品农药 残 留
超标 问题 , 多发 、 易 发 问题 , 新 标 准 重点 规 定 了鲜

中国农药乳油产品管理

中国农药乳油产品管理

近期,自中国第一个与溶剂有关的政策性法规《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生效之后的第一次中国农药生产批准证书评审会在北京召开,在本次评审会议上,并没有出现乳油产品申领批准证书。

但是中国国内一则关于“国内乳油农药生产批准证申领‘开闸’”的新闻迅速传遍农药界。

自2009年工信部停止办理乳油产品新的农药生产批准证书之后,有300多家企业的近400多个乳油取得了农药登记证,却在取得合法生产资质上遇阻。

因此中国农药企业一直期盼政府能针对乳油产品能够放开申请。

乳油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贮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防治效果好等诸多特点,为中国农药制剂中重要剂型之一,其产量一直占农药制剂总产量的20%以上。

据ICAMA数据,截止2013年底,乳油剂型的登记数量有9466个,比位居第二的可湿性粉剂多出了300多个,而除了乳油和可湿性粉剂之外,所有其它剂型的数量综合只有9240个,乳油的登记数量占总剂型登记总数的近40%。

虽然乳油产品具有众多优点,但乳油产品多含有大量的易燃有机溶剂,且使用量最大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溶剂对人体和环境危害性大、易燃、半衰期长等缺点,因此虽然对中国农药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但各界对农药乳油的关注和控诉一直不断。

考虑到中国农民的用药习惯,及环保溶剂替换后的价格和技术问题,避免对行业造成过大冲击,乳油产品的治理和更新换代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006年,原国家发改委工业司经过调研和专家论证,将分三阶段来削减乳油产品。

第一阶段,国家发改委(现工信部)2006年第4号公告,“自2006年7月1日起,不再受理申请乳油农药企业的核准”; 第二阶段:工信部《工原(2009)29号》公告,“从2009年8月1日起停止颁发新申请的乳油产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第三阶段:在适当的时候除一些只适合制备乳油的农药产品外,停止以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为溶剂的乳油产品生产。

停止乳油生产企业核准和停止新乳油产品生产批准证书的颁发已经实施好几年,对乳油产品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到2013年底,全年所申请的乳油产品登记数量比重从多年来的40%以上降到了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通过的标准(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要求)
项目 苯质量分数/% ≤ 甲苯质量分数/% ≤ 二甲苯质量分数*/% ≤ •乙苯质量分数/% ≤ 甲醇质量分数/% ≤ N,N-二甲基甲酰胺质量分数/% ≤ 萘质量分数/% ≤
*为邻、对、间三种异构体之和。
限量值 1.0 1.0 10.0 2.0 5.0 2.0 1.0
•3、新剂型的储备 •我国农药剂型主要有乳油、粉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剂型,如可分散粒(片)剂、水(油) 悬浮剂、微胶囊剂、水乳剂、微乳剂等,有替代老剂型基础 。
产品类别 乳油 微乳剂 水•2乳01剂0年悬主浮要剂剂型水分的散数粒量剂 可溶性液剂 水剂 合计
杀虫剂
3702 745
316
355
136
杀菌剂
338
91
80
180
67
除草剂
973
46
168 131
13
卫生杀虫剂 10
10
7
18
2
调节剂
16
0
0
7
0
总计
5039 892 571 691
2 759
0
159 1490
2
0
49
4
26 53
82
193 7686
•4、乳油问题之关键 •乳油问题的关键是溶剂,目前我国乳油所使用的溶剂主 要是易挥发轻芳烃溶剂,该溶剂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具有 毒性较高、易燃、半衰期长,对环境影响大等缺点。此外 ,在其他一些剂型中还使用较多的毒性较高或具有致癌性 的溶剂,如甲醇、二甲基甲酰胺(DMF)等。如果用其他 毒性较低、安全性较高的溶剂,乳油仍然是一种好的剂性 。
•2、标准值推荐
项目
苯质量分数,%

甲苯质量分数,%


二甲苯质量分数*,%

乙苯质量分数,%

甲醇质量分数,%

N,N-二甲基甲酰胺质量分数,%

萘质量分数,%

限量值 1.0 1.0 10.0 2.0 1.0 1.0 1.0
•五、通过的标准
•1、限值调整
•(1)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萘限值无异议; •(2)甲醇和DMF有调整,并且调整的范围还比较大。
•六、贯彻落实(实施方案)
•1、农药乳油产品限制使用有害溶剂的实施方案(草 案)
•(1)2012年7月,起草实施方案; •(2)2012年11月标准通过后起草实施方案第二稿。
•六、贯彻落实(实施方案)
•1、农药乳油产品限制使用有害溶剂的实施方案(草 案)
•实施目标: •对目前在乳油生产中大量使用的二甲苯、甲苯、苯、甲醇和 二甲基甲酰胺等5种有害溶剂实施限制使用,并对制剂溶剂中乙 苯和萘等杂质的含量进行控制,目标是实施限量使用3年内使5 种限量溶剂的使用量减少90%以上。
•二、任务来源和工作推进 •1、任务来源 •2010年12月,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提出立项 ,2011年4月获得工信部批准立项。
•2、工作推进 •2011年1月~5月: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定工作方案。 •2011年6月:对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组织起草标准草案 。 •2011年7月:组织起草单位讨论标准草案。 •2011年8-9月:组织参加起草单位验证分析方法,广泛 征求意见。 •2011年11月: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农药专业委员会通过。
农药乳油有害溶剂替代 新进展相关知识
2020年4月25日星期六
•一、制定背景 •二、任务来源与工作推 进 •三、有害溶剂和推荐溶 剂 •四、标准值推荐
•一、制定背景 •1、我国农药原药和制剂生产状况 •2012年,我国农药产量354.9万吨(统计局),出口159 万吨(实物量,农业部),进口5.3万吨(实物量,农业 部)。国内消费量约为50万吨(折纯)。 •制剂产量: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制剂产量约200万吨 。其中乳油产量约占50%,使用溶剂30万吨左右,绝大部 分是以高挥发性芳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一、制定背景 •2、初步提议与政策发布 •为减少有机溶剂挥发对环境的影响, 2006年,原国家发 展改革委工业司经过调研和专家论证,对削减乳油提出了 分三个阶段实施的意见。
•第一阶段:国家发改委2006年第 4 号公告,“自2006年7 月1日起,不再受理申请乳油农药企业的核准”; •第二阶段:工信部《工原(2009)29号》公告,“从2009 年8月1日起停止颁发新申请的乳油产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 •第三阶段:在适当的时候除一些只适合制备乳油的农药产 品外,停止以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为溶剂的乳油产品 生产。
•三、有害溶剂和推荐溶剂
•2、圈定的有害溶剂与杂质 •本标准确定的有害溶剂是目前使用量较多的:苯、甲 苯、二甲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DMF)。 •附带杂质:乙苯、萘
•三、有害溶剂和推荐溶剂
•3、推荐溶剂 •(1)导向: 2010年4月苏州行业环保制剂会议,工信 部明确政策导向“乳油产品需要使用植物油及直链烷烃 类环保溶剂”。
•2013年7月31日: 工信部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公
示结束.
•三、有害溶剂和推荐溶剂
•1、有害溶剂界定
•(1)有明确致癌致畸作用,对农药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健康有 潜在的危害; •(2)属于低闪点溶剂,易燃易爆,生产贮运安全性差; •(3)属于挥发性有机物质(VOC),在生产场所和农药喷洒后污 染大气环境; •(4)与水互溶,使用后易污染水源。
•1、经验借鉴
•(1)美国1987年就开始对农药中惰性成分(溶助剂)进行管理,将农药用 惰性成分分为四组,要求企业使用安全的惰性成分; •(2)我国台湾地区1996年起对农药产品中有机溶剂加强管理, 截止到2006 年2月, 对农药产品中使用的38种有机溶剂进行了限期禁用或限量管理; •(3)OECD调查报告称,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先后出台了一些限制规定 ,更多的国家正在考虑出台相关管理规定。
•(2)较安全性溶剂确定: •重芳烃:在石油和煤加工过程中副产的C9以 上芳烃,做农药溶剂使用的主要是馏程为165290℃、碳数范围为C9-C16的芳烃。 •生物质溶剂:天然产物为原材料,经过分离 、纯化、改性、调配可用于化工用途的溶剂。且 溶剂本身有相关的资料证明对人、动物和环境是 安全的。
•四、标准值推荐
•六、贯彻落实(实施方案)
•1、农药乳油产品限制使用有害溶剂的实施方案(草 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