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合集下载

经济学基础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经济学基础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2.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并且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通常,销售者总想提高价格,购买者总想降低价格。但在价格 高于均衡点时,就会出现超额供给,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迫使 用经济模型来表示,均衡价格决定的条件为: 销售者降低要价,从而迫使价格下落。反之,在价格低于均衡 Qd = f(P) (1) Qs = g(P) (2) 点时,就会出现超额需求,这种情况导致一部分准备买得商品 Qd = Qs f(P) = g(P) (3) 的人提高其出价,从而迫使价格上升。买卖双方的竞争,将最 (1)式是需求函数,(2)式是供给函数,(3)式是供求相 终趋于均衡状态。
供给也是出售愿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如 果只有供给能力而无出售愿望,那就不形 成实际的供给。
2.影响供给因素
(1)生产者从事生产的目标。 (2)商品的价格。 (3)其他商品的价格。 (4)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价格。 (5)政府的租税政策。 (6)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3.供给函数
同需求一样,如果把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 作为自变量,把供给作为因变量,则可 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量因素与 上述方程表示Qs这个变量与a、b、c、d……n等变 供给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函数称为供 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其中Qs作为因变量,它 的数值的大小是由决定因变量的自变量a、b、c、 给函数(supply function)。 d、……n的数值决定的,并且随着后者的变化而 以Qs代表供给,a,b,c,d,…,n代表影 变化。 响供给的因素,则供给函数为: Qs= g( a,b,c,d,……n)
二、供给定理
• 1.供给量同价格的关系· 供给定理 • 2供给定理的各种表述方式 • 3.供给定理的例外
1.供给量同价格的关系 · 供给定 理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P
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
的销售收入;相反,
P1
Q=f〔P〕 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
P2
的销售收入。厂商的
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
价格无论如何变动,需求 量都不会变动。〔如:急 救药、食盐〕
39
〔一〕需求价格弹 性
P
类 型
O
3
Q=f〔P〕
Q
ed<1 缺乏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 格变动的比率。〔如:生 活必需品〕
弧弹性的五 种类型
P
4
Q=f〔P〕
O
Q
ed>1 富有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 格变动的比率。〔如:奢 侈品〕
为什么情人节那天玫瑰的价格比巧 克力价格上涨幅度大得多?
❖ 减少吸烟的一种方法是使需求曲线移动
〔公益广告、警示标志、禁止做香烟电视广告〕
❖ 提高香烟价格
生活中弹性理论的应用
农产品频频陷入 丰产不增收的怪 圈。经济学家们 将这种现象称为 “丰收悖论〞。
第一节 需求分析
四、需求弹性
1、什么是弹性?
—物理学上的弹性指发生弹性形变后可以恢复原来 状态的一种性质。
2400 Q
为多少?
45
两条斜率不相同的直线型需求曲线相 交于a点,则在交点a,需求曲线的价格 点弹性〔 〕。
A.不同 B.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依切点所在的位置而定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e dQ P GB CG d dP Q CG OG
P
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线性函数〕
GB CB FO e
〔一〕需求价格弹 性
为什么商场在

节假日的时候 总是会打折促

第二讲供求与价格理论

第二讲供求与价格理论

第二讲供求与价格理论引言供求与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研究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商品的价格。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供给是指厂商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而需求则是指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

供给和需求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商品的市场价格。

供给的概念供给是指厂商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

供给的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成正比,即商品价格上涨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跌时供给量减少。

这是因为当商品价格上涨时,厂商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愿意生产更多的商品;相反,当商品价格下跌时,厂商的利润减少,他们可能会减少生产。

供给曲线是表示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一般呈正斜率。

需求的概念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

需求的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比,即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增加。

这是因为当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觉得商品变得更昂贵,他们可能会选择购买替代品或减少购买量;相反,当商品价格下跌时,消费者会觉得商品更具吸引力,他们可能会增加购买量。

需求曲线是表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一般呈负斜率。

市场均衡供给和需求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商品的市场价格和数量。

市场均衡是指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状态,此时市场处于供求的动态平衡状态。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都具有稳定性,不存在供不应求或需求过剩的情况。

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市场上的商品供应过剩,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下跌。

厂商为了减少库存,可能会降低价格以刺激需求。

反之,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市场上的商品需求过剩,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厂商为了提高利润,可能会增加价格以抵消供不应求的情况。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供求与价格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衡量了商品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可以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两种。

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不完全弹性。

经济学基础第2章 供求与价格理论

经济学基础第2章 供求与价格理论
1.均衡价格的定义
是指某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2.均衡价格的形成 图2-5 3.均衡价格的变动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教材P30“课堂讨论”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教材P31“课堂讨论” 需求与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同向变动:同增、同减 反向变动:需增供减 、需减供增
2.2供给理论
2.2.1供给的定义 2.2.2影响供给的因素 2.2.3供给定理 2.2.4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 实训3
2.3均衡价格理论
2.3.1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2.3.2供求定理 2.3.3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实训4
2.4弹性理论
2.4.1需求的价格弹性 实训5 2.4.2需求的收入弹性 2.4.3需求的交叉弹性 2.4.4供给的价格弹性 2.4.5政府征税的分析
2.5运用供求与价格理论进行预测
2.5.1商品需求量预测 2.5.2商品价格变动趋势预测
复习与测试 教材P44~46 练习题 一~五
经济学基础 2. 2
2.1.1 需求的定义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 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研究角度 必备条件 教材P21“想一想” 其他限定条件 统计方法 表达形式 需求表 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详见教材)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3.教材P29“想一想”
经济学基础 2. 12
图2-4 供给与供给量变动
P S
a
P2
b
P1
O
Q1
Q2
图2-4-1 供给量的变动
P P0
O Q
S1
S0
S2
Q1 Q0 Q2 Q 图2-4-2 供给的变动

供求与价格理论

供求与价格理论

供求与价格理论供求与价格理论,也被称为市场均衡理论,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通过研究供给和需求两个基本要素,解释了商品价格的形成和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的原理。

供给是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数量,其数量通常受到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和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其数量通常受到收入、价格和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供给和需求两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商品价格的形成。

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市场上将会出现过剩的情况,价格将会下降。

而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市场上将会出现短缺的情况,价格将会上涨。

只有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市场上才不会出现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商品价格也将稳定。

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会导致市场均衡点的变化。

例如,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都会导致市场均衡点向左移动,价格下降;而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都会导致市场均衡点向右移动,价格上涨。

供求与价格理论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

通过研究市场上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可以预测价格的变动趋势,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此外,该理论还可以用来解释市场失败的原因,例如价格歧视、垄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总而言之,供求与价格理论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且基础的理论。

通过研究供给和需求两个要素,可以解释商品价格的形成和市场均衡状态的机制。

这一理论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和决策依据,对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供求与价格理论,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基础的理论,它通过研究供给和需求两个基本要素,解释了商品价格的形成和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的原理。

该理论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特定的商品市场,也可以是整个经济体。

首先,我们来探讨供给的影响因素。

供给的数量取决于生产者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生产者在决定供给数量时,通常会考虑到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和价格等因素。

生产成本是供给数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设备等各项费用。

第2章-供求与均衡价格理论ppt课件

第2章-供求与均衡价格理论ppt课件

1
Qd
P
.

12
0
10
1

8
2

6
3
Demand Schedule
4
4
2
5
0
6
P
线2
.
7
6 Gd
需5
F
求4
E
曲3
D
2
C
1
B
A
0
246
8 10 12 14 Qd
3.需求函数
Qd=12-2P
Qd=a-bP=f(P)
三、需求规律[Law of Demand]
规律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需求量与价格
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表现 需求函数一阶导数小于0; 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向右下方倾斜。 例 外“吉芬商品”/炫耀性商品。
一、供求均衡与均衡价格的形成
1.供求均衡的含义
供求均衡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 --当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这两股相反的 力量达到势均力敌时的一种状态。
• 均衡价格 [Equilibrium Price]
--相对于一定的交易量,供求双 方都能够接受的交易价格。
供给[Supply]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每 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 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生产者的出售欲望和出售能力的统一。
二、供给的表示方式
表1
Qs
P
.

0 2
0 1

4
2
6
3
8
4
10
5
12
6
.
P
线2 7 6 供5
给4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价格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价格

2.市场出清的概念 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就是市场
出清。
41
42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一,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
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 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 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 的运动。
鸡蛋的价格(元) 0.00(方便分析,只是假设)
0.50 1.00 1.50 2.00
2.50
3.30
张大妈(个) 李大妈(个) 市场(个)
12 + 7 = 19
10
6
16
8
5
13
6
4
10
4
3
7
2
2
4
0
1
1
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之和,张大妈的需求+李大妈的需求 =市场需求,通过把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而得出市场需 求曲线。
二、市场与竞争
竞争是指各经济主体为了维护和扩大自己的 利益而采取的各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和扩张行为, 努力在产品质量、价格、服务、品种等方面创造 优势
市场有序性能保证平等竞争和公平交易,保 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
“经济人”的假设条件。 “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 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 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 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 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 大经济利益。
45
第二,需求的变动(A shift of the demand curve)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第二章 价格理论:需求与供给..

第二章 价格理论:需求与供给..

(一)影响需求的因素
3.收入水平 • 正常商品: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商品的需求量呈 正方向变动。 • 低档商品: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商品的需求量呈 反方向变动。
恩格尔法则: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随着人们收入 的增加,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递减。
(一)影响需求的因素
4.消费者偏好(Preference) 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程度呈同方向变化。 广告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偏好的形成。 5.人口的数量与结构 如社会人口结构向老龄化变化,对老年医疗服务、保健品的需 求会增加。 6.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Expectation) 如果预计未来自己的收入水平会上升或者商品价格水平会提高, 对现在的需求就会增加;反之对现在的需求会减少。 7.政府的经济政策 政府实行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则会刺激消费,需求增加。 反之政府实行紧缩的财政与货币政策,需求会减少。
• 需求不是指实际购买,是消费者预计、 愿意或打算的购买。 • 需求是指有现实支付能力的需要。 • 没有相应的价格,就谈不上需求。
2.需求表
需求表பைடு நூலகம்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 水平和与之相对应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列表。 表2.1 A
价格(元) 需求量(单 位数 )
某商品的需求表 B C D E F G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
需求和供给是打开微观经 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大 门的钥匙,在西方流传着 一句谚语语:教会了鹦鹉 说供求,就教会了它经济 学。因此本章是经济学的 基本内容,在微观经济学 中处于中心地位。本章的 内容是进一步学习经济学 的基础。
需 求
供 给
知识目标:
1.了解影响供求的不同因素,特别是价格与供求之 间的关系; 2.了解商品价格弹性的作用,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 关系; 3.理解供求对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决定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2020/12/10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的定义
一种商品的需求(Demand)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 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二、需求的表示方法
(一)文字表述
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量各有不 同。 例如,老张在鸡蛋的价格为每千克10元时,会购买3千 克;当价格下降到每千克9元时,会购买3.5千克。
(二)需求表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三)需求曲线
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价格越高,人们愿意购买的 数量就越少;价格越低,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就越多,这 被称为供求定理。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四)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二)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当影响供给的因素,如技术、生产成本、生产的相关商 品价格、生产者预期等因素发生变动时,会引起供给曲线 发生变动,进而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 会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会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 量减少。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第三节 市场均衡分析
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 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状态,此时 对应的数量和价格分别被称为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是在供求双方的交易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当 需求大于供给时,存在商品短缺,于是价格会上升,导致 供给增多;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存在商品过剩,于是价格 会下降,导致供给减少。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四、影响需求的因素
1.消费者收入水平 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 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两者呈正方向变动。 2.相关商品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与它相关的其他 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改变。 3.消费者偏好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 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 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 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 量的同方向变动。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3.相关商品价格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 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4.生产者预期 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乐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 格会上涨,那么生产者往往会扩大生产,增加商品供给。 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 下降,那生产者往往会缩减生产,减少商品供给。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四、影响供给的因素
1.生产成本
一般来说,商品的供给量与生产成本呈反方向变动。 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 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2.生产技术水平
一般来说,商品的供给量与生产技术水平呈正方向变 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 的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4.消费者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消费者往 往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以减少以后在价格高位 对该商品的购买。反之,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的定义
一种商品的供给(Supply)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 数量。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三、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 衡的影响
(一)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当影响需求的因素,如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 偏好、消费者预期等因素发生变动时,会引起需求曲线发 生变动,进而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 会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 求减少会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 少。
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分析商品价格对商品需求的 影响,那么,商品的需求可以表示为其价格的函数,公式 如下: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三、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 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 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 条既定需的求需的求变曲动线是运指动在。某商品价格不 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 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 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 线位置发生移动。
二、供给的表示方法
(一)文字表述
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对某商品的供给量各有不 同。 例如,当大豆的价格是每千克10元时,农户愿意出售 的大豆数量为30千克;当价格上升至12元时,他愿意出售 40千克。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二)பைடு நூலகம்给表
(三)供给曲线
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价格 越高,生产者的供应量就越大;价格 越低,生产者的供应量就越小,这被 称为供求定理。
三、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 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 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 条既定供的给供的给变曲动线是的指运在动某。商品价格不 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 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这里 的其他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成本的变动、 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 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预期的变化等。 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 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四)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 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分析商品价格对商品供给的 影响,那么,商品的供给可以表示为其价格的函数,公式 如下: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