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43自然地理学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
称: 843自然地理学
适用专
业: 070500地理学(一级学科);045110学科教学(地理)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简述题): 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地质学、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地貌学、土壤地理、植物地理和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等多门自然地理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自然地理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绪论
第1页,共7页。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第一部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60分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50分第三部分案例分析写作4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填空题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其中:(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15分(2)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10分判断题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其中:(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10分(2)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10分选择题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其中:(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15分(2)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10分分析论述题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其中:(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20分(2)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20分案例分析写作40分写作题为论说文。
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每次考试为其中的一种形式。
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所给文字材料和题意的基础上,写出思想健康、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75生物化学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675生物化学适用专业: 071000生物学(一级学科)、071300生态学(一级学科)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填空题:(20格,每格1.5分,共30分)是非题:(20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选择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简答及计算题:(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问答题:(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生物有机体的组成、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生物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规律及遗传信息的表达,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生物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蛋白质的化学第一节蛋白质通论第二节氨基酸:第三节蛋白质共价结构第四节蛋白质构象第五节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六节蛋白质的性质第二章核酸的化学第一节核酸通论第二节核酸的组成第三节 DNA结构第四节 RNA结构与功能第五节核酸的性质第三章糖类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糖的概念与分类第二节单糖第三节寡糖及多糖第四节糖复合物第四章脂类的生物膜第一节脂类第二节生物膜第五章酶化学第一节酶学通论第二节酶的作用机制第三节酶促反应动力学第四节酶活力的测定第六章维生素与辅酶第一节引言:维生素的定义和命名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第三节水溶性维生素第七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第一节新陈代谢第二节氧化磷酸化第八章糖代谢第一节多糖的酶解。
第二节糖的无氧酵解第三节糖的有氧分解第四节磷酸戊糖途径第五节乙醛酸途径第六节糖原合成,糖原的异生。
第九章脂类代谢第一节脂类的酶促水解第二节脂肪的分解第三节脂肪的合成第四节磷脂及胆固醇的合成第十章蛋白质的降解及氨基酸的代谢第一节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浙江师范大学906综合化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 试 大 纲科目代码、名称:906综合化学适用专业:420106学科教学(化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制备题:共1小题,共10分计算题:共3小题,共50分论述题:共1小题,共2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化学》科目考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元素周期律、原子和分子结构、化学平衡、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和配位化学等基本理论,并能用这些理论来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理论分析、化学计算、科学思维和化学应用的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篇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篇第1章气体、液体和溶液的性质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3.稀溶液的依数性4.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第2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与化学平衡1.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2.热化学3.化学平衡第3章酸碱理论与溶液中均、异相平衡1.酸碱理论(离子论、质子论、电子论)2.多元弱酸弱碱的分步电离3.酸碱盐溶液的电离平衡4.缓冲溶液5.盐类的水解6.水溶液的异相平衡——溶度积原理第4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氧化数2.氧化还原的配平3.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4. 电解与极化第5章化学动力学1.浓度与反应速率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催化反应动力学4.化学反应的反应级数5.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6.链反应7.几种反应理论8.光化学第6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氢原子光谱与波尔理论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3.核外电子排布4.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第7章化学键和分子、晶体构型1.经典共价键理论2.近代价键理论——VSEPR理论、分子轨道理论3.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键的极性4.分子间作用力5.金属键6.金属晶体7.离子键8.离子晶体第8章配位化合物1.配合物基本概念2.配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3.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4.配合物的稳定性5.配位催化6.反位效应——配合物异构体的合成第9章主族元素(Ⅰ)1.碱金属2.碱土元素3.硼族元素第10章主族元素(Ⅱ)1.零族元素2.卤族元素3.氧族元素4.氮族元素5.碳族元素第11章过渡元素(Ⅰ)1.铜锌分族2.钛分族3.钒分族4.铬分族5.锰分族第12章过渡元素(Ⅱ)1.铁系元素2.铂系元素第13章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1.镧系元素2.锕系元素第二篇分析化学篇第1章分析化学概论1.分析化学基本概念2.定量分析概论3.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第2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分析1.误差、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基本概念2.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3.少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4.分析质量保证和控制第3章酸碱滴定法1.酸碱滴定相关概念2.酸碱溶液pH的计算3.酸碱缓冲溶液酸碱滴定法的应用4.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第4章配位滴定法1.配位滴定相关概念2.配位平衡3.配位滴定的条件和滴定误差4.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第5章氧化还原滴定法1.氧化还原滴定相关概念2.氧化还原平衡及能斯特方程3.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4.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第6章沉淀滴定法1.沉淀滴定相关概念2.确定终点的方法第7章重量分析法1.沉淀平衡2.沉淀条件选择2.重量分析结果计算第8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光吸收定律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组件和测量3.分光光度测定法第9章定量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1.定量化学分析中的重要概念2.沉淀分离法3.溶剂萃取分离法4.离子交换分离法5.色谱分离法第三篇有机化学篇第1章有机化学概论1.价键理论2.分子轨道理论3.有机化合物的分类4.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5.有机反应类型第2章烷烃和环烷烃1.烷烃的通式与分类2.同系物3.同分异构现象4.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5.IUPAC命名6.卤代反应第3章烯烃1.烯烃的结构与通式2.顺、反异构体3.亲电加成反应4.烯烃与HBr的自由基加成第4章二烯烃和炔烃1.二烯烃的命名与结构2.共轭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3.炔烃的结构4.炔烃的化学反应第5章卤代烃1.卤代烃的取代反应 — S N1和S N2反应机理2.消除反应3.与金属的反应及金属有机试剂第6章芳香烃1.休克尔规则2.苯的亲电取代反应3.Birch还原4.奈的反应第7章立体化学1.构造异构2.立体异构3.分子的对称性与分子手性第8章结构解析1.紫外光谱2.电子跃迁3.红外光谱4.核磁共振光谱5.质谱第9章醇酚醚1.醇羟基的取代反应2.醇的脱水消除反应3.酯化反应4.醇的制备5.酚的化学性质6.酚的制备7.醚的化学性质第10章醛酮醌1.醛酮的结构特点2.醛酮的化学性质3.醛酮的制备第11章羧酸及其衍生物1.羧酸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2.羧酸的化学性质3.羧酸的制备4.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第12章胺及含氮化合物1.胺的结构与化学性质2.胺的制备第13章杂环化合物1.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化学性质2.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结构特点3.吡啶的化学性质4.稠杂环化合物5.重要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第14章周环反应1.周环反应的概念与特点2.周环反应与分子轨道对称守恒3.周环反应的分类第15章生物分子1.糖2.氨基酸3.多肽4.蛋白质5.核酸6.类酯7.萜类、甾类化合物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综合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张祖德等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傅献彩等, 2005年第五版四、样卷无。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909世界文明史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909世界文明史适用专业: 045109学科教学(历史)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简答题(简述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世界文明史》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2门历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历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一章工业文明的曙光1.西欧的原初现代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英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2.全球化的开始: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第二章工业文明的来临1.工业文明在欧美大陆的确立:工业革命、现代民主政治的拓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2.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向工业文明艰难迈进的诸文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二部分:世界现代史第一章转型期的震荡与探索1.转型期的震荡: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2.转型期的探索:苏联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土耳其、墨西哥)赶超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第二章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展开1.推动现代化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联合国的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殖民体系的瓦解2.现代化的扩大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扩大、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调整、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成就3.整体世界的发展和两极格局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冷战的兴起第三章走向21世纪的人类文明1.新科技革命和“新经济”的兴起:新技术革命、“新经济”的兴起2.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苏东剧变和冷战的结束、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经济区域化的迅猛发展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872分析化学适用专业: 070300化学(一级学科)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简答题(简述题): 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计算题: 4小题,每小题10-15分,共5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析化学科目重点考查分析化学(上册)相关内容,要求考生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进行有关计算;了解定量分析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其规律性,掌握数据处理方法;灵活运用相关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有关科学实验技能来提高分析、解决分析化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绪论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
2.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1. 分析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2. 分析试样的预处理方法。
第三章误差与实验数据的处理1.误差的基本概念,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
2.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特点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3. 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t分布曲线,平均值的置信区间,可疑值的取舍方法和显著性检验方法。
4.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5. 有效数字概念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化学平衡与滴定分析法概论1.定量分析的步骤和要求。
2.滴定分析法的过程和方法特点,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3.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1.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及强度的判断,共轭酸碱对K a与K b的关系。
2. 分析浓度与平衡浓度、酸(碱)的浓度与酸(碱)度的区别,MBE、CBE和PBE及平衡方程式的写法,酸度对弱酸(碱)各型体分布的影响,主要型体的判断及各型体的分布分数和平衡浓度的计算。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大纲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681数学分析适用专业: 070101基础数学、070102计算数学、070104应用数学、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071101系统理论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计算题:6~8小题,每小题6~10分,共40~70分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证明题等:6~8题,每题10~15分,约7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要求考生掌握数学分析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分析的理论求解和证明相关命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本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实数理论和连续函数、一元微积分学、级数、多元微积分学:1、实数理论和连续函数(1)了解实数域及性质。
(2)掌握几种不等式及应用。
(3)熟练掌握邻域,上确界,下确界的概念和确界原理。
(4)熟练掌握函数复合、基本初等函数、初等函数及常用特性(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有界性等)。
(5)熟练掌握数列极限的“ε-N”定义。
(6)掌握收敛数列的常用性质。
(7)熟练掌握数列收敛的判别条件(单调有界原理、迫敛性定理、柯西准则等)。
(8)熟练掌握“ε-δ”等语言,且能用它叙述各类型的函数极限。
(9)掌握函数极限的常用性质。
(10)熟练掌握函数极限存在的条件,(归结原则,柯西准则,左、右极限、单调有界等)。
(11)熟练应用两个重要极限。
(12)掌握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定义和性质,熟悉等价无穷小、同阶无穷小、高阶无穷小及其性质。
(13)熟练掌握函数在某点连续的定义和等价定义。
(14)掌握间断点及类型。
(15)熟练掌握区间上连续函数和一致连续函数的性质。
(16)知道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2、一元微积分学(1)熟练掌握导数的定义、几何意义,知道导数的物理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911中国传统音乐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
称: 911中国传统音乐
适用专
业: 045111学科教学(音乐)(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专题综述;专题论述等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略。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一)综论
1、中国传统音乐的概念界定。
2、中国传统音乐的属性(传承性与习惯性、社会性与民俗性、稳定性与变易性)。
3、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基础。
①中和之美
第1页,共5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897交通运输概论
适用专业: 045120职业技术教育(03交通运输)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计算题: 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考试科目《交通运输概论》的考试内容包括:现代社会运输的性质和作用,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以及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各类载运工具的特点和与交通运输工程设计有关的特性;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轨道、道路、港口和机场工程的主要组成、功能要求和设计要点;各种载运工具在交通运输设施运行时进行交通控制和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章运输和交通系统
1.运输、交通的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运输与交通的区别与联系
2.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及各类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和适用性
3.各类交通运输系统在装载能力、成本、能源消耗、占地、环境污染、技术速度、机动性等方面的比较
4.高速铁路的定义
5..水路运输系统的分类
第二章载运工具的运行特性
1.轨道载运工具的应用类型及其区别
2.道路载运工具的类型及车辆加速性能的影响因素及车辆运行费用构成
3.船舶类型,油轮动力装置及其分类
4.船舶尺寸参数及含义,船舶吨位的含义及用途
第三章交通流特性
1.交通流概念、扩展应用及类别
2.交通流的三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3.交通量、交通密度、车头间距、车头时距、通行能力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4.延误的概念、排队的形成过程及排队长度和时间的计算
5.服务水平的衡量指标
第四章交通运输工程规划
1.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概念、内容
2.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特点、方法和步骤
3.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的方法、主要步骤
4.交通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形成条件
5.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
第五章轨道工程
1.铁路等级技术标准划分
2.铁路线路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曲线配置
3.轨道和轨枕类型及其性质
4.道床的作用
5.单开通岔和菱形道岔构造上的差别
6.铁路站场类型及其作用
7.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的功能
第六章道路工程
1.公路、城市道路是怎样分类和分级的,其主要依据和指标
2.公路及城市道路的设计交通量为何种交通量,相应的设计年限及标准车型
3.与道路路线设计有关的安全性因素有哪些
4.分析比较道路与铁路路线设计的异同点
5.道路平面设计主要考虑哪些方面的要求
6.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考虑哪些方面的要求
7.立交分哪几种类型,比较各类立交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第七章港口工程
1.港口的概念、功能、类别、组成及运输作业子系统构成
2.港口水域条件,港池的类别,防波堤的作用及类别
3.码头的概念、类别、规模指标及泊位尺度参数
4.码头平面布置形式类别
5.港口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八章机场工程
1.机场系统的陆侧及空侧各包括儿部分,各部分功能
2.飞行区包括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机场飞行区划分为几个等级,划分的依据和用途
4.跑道构形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各种构形形式的功能特点和适用场合
5.航站区与跑道的相对位置按什么原则布置
6.跑道的纵断面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相应采用哪些设计指标
7.滑行道的宽度和问隔距离按哪些要求确定
8.停机坪的作用有哪些,其尺寸和布局需考虑哪些因素
9.航站搂一般包括哪些设施单元
第九章交通控制与管理
1.轨道交通常用的列车交路形式及特点
2.信号机种类及其布设位置要求
3.联锁设备的功能与种类
4.闭塞设备的功能与种类
5.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6.道路交通控制设施类别及其作用
7.水上交通管理设施种类
8.飞机的飞行规则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顾保南,赵鸿铎编著.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三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