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pdf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机杼(jīzhù)天姥(tiānlǎo)稼穑(jiàsè)庇护(bìhù)B青荇(qīngxìng)侮辱(wǔrǔ)芳菲(fāngfēi)慰藉(jiè)C纶巾(lúnjīn)青苔(qīngtái)雾霭(ǎi)追溯(zhuīsù)D荆棘(jīngjí)纤细(xiānxì)贾人(jiǎrén)将(qiāng)子无怒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燃烧脑筋河畔铜枝铁干B.榆阴斑斓荡漾儒子牛C.蝙蝠咒骂典压斑斑点点D.青苔荆芨辉皇周游世界3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葛优已经成为冯小刚影片的招牌,它既是不可或缺的喜剧元素,也是冯氏贺岁片吸引人眼球的屡试不爽的招数。
B在人民币汇率尚属适度的情况下,人为地贬值将被视为以邻为壑的做法,这不利于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
C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他都横眉冷对,毫不妥协。
D学生遇到问题有解决不了的时候,教师要顺水推舟,让学生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孩子是陈师兄的一条根,是革命的后代。
我要把她――――成人,继承革命!②火箭输给了爵士,休斯敦媒体对此评价说:“实力差距太过明显,纵然拼命也——。
”③杜丽娘看到大自然万紫千红、一片生机,青春萌动,感慨不已。
自思美好年华被——,忽然扫兴,怏怏而归。
A.抚养枉然埋没B.扶养惘然埋没C.扶养惘然淹没D.抚养枉然淹没5、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他开创的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B王维,唐诗人、画家。
深研佛理,人称“诗仙”。
北宋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

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5题。
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的社会:一种是法理社会,一种是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按照法律和契约来处理人际关系;礼俗社会是指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按照传统习俗来处理人际关系。
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礼俗社会是靠礼俗来维持秩序的。
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律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维持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doc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②、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四、阅读下面诗词,完成13、14题(12分,每小题3分)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
13、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合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夜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色。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
他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14、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的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的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影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湖的山水景物描写的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淮村兵后戴复古(南宋)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5、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请简要概括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月清检测试题二(答案不全)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月清检测试题二(答案不全)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暂且砧板颤栗明修栈道B.与会峪口熨帖瑕不掩瑜C.陌生默然病殁拐弯抹角D.强劲根茎颈椎大相径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幽僻点辍旋律参差班驳B.惊蛰青霭覆盖催心折骨C.矫惯遗憾精彩百无聊赖D.形骸谬种凭据毫不思索3.下列各句没有运用通感修辞格的一项是()A.大陆上的秋天,无论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铁树荷叶,听去没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
B.这一天,我像是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C.温柔发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
他的作品有长诗《毁灭》,诗文集《踪迹》和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B.《西洲曲》是南朝乐府中的诗,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
C.余光中,当代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有诗《乡愁》,散文《听听那冷雨》。
D.“乐府双璧”指的是《西洲曲》和《孔雀东南飞》两首乐府诗。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不然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B.鲁迅先生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无非是在告诉人们,不用刀的杀人,和不见血的杀人,实在比严刑峻法还严酷,被杀害的范围和人数也要更多更广泛。
C.1924年前后,鲁迅先生写了《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抨击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杂文,《祝福》则以小说的形式进行批评。
D.在《边城》中,沈从文不追求扣人心弦的悬念,也不营造惊心动魄的氛围,更不叙述波澜起伏的故事,他只想给读者展示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的人物。
二、文言文阅读19分每题3分)信陵君救赵论唐顺之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哽咽.(yè)颤.(zhàn)动将.(qiāng)子无怒妖童媛.(yuàn)女B.参差(cī)侘.(chà)傺.(chì)青青子衿.(jīn)脉.(mò)脉含情C.混.(hùn)沌平仄.(zè)否.(pǐ)极泰来犹可说.(shuō)也D.赍.(jī)钱袅娜.(nà)氓.(méng)之蚩蚩雨.(yù)雪霏霏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自我徂.尔(往)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小人所腓.(遮蔽)忍尤而攘.(推让)诟B.士贰.其行(不专一,有二心)可怜..(可爱)体无比何乃太区区..(形容微不足道)何时可掇.(拾取、采取)C.隰则有泮.(通“畔”,边岸)宁溘.(突然、忽然)死以流亡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还顾.(回顾,回头看)望旧乡D.靡使归聘.(问)岂余心之可惩.(惩罚)便可白公姥..(公公和婆婆,此偏指婆婆)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宁可数着自己手中的几个干无花果傻笑,也不愿意妄想拥有孔雀之门而被骆驼醍瞎眼。
是说应该安贫乐道....,还是说聊胜于无,一鸟在手,胜与百鸟在林?B.尽管所有的那些很优秀的总统候选人都信誓旦旦....地要让纽约这个首善之都变得更乾净,但事实上纽约和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并没有两样。
C.但渔父是以此来表现他无是非、无原则、明哲保身的生活态度,这就有问题了,当然也就同屈原那种坚持真理、九死未悔....的精神格格不入。
D.尽管在英国上议院门口发表了慷慨激昂神采飞扬....的演讲,拜伦勋爵还是没能让路德教成员逃过死刑的审判。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大家不期然而然同时“名士化”,始而研究古文诗词,讨究经籍;大家还以“性灵”相尚,友谊的结合无形之中得一种旁面的训育。
最新高一(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高一(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D(A.tóng——dòng,cǔ——zǔ;B.bēn——bèn;C.yǔn——shǔn)2.C(蔼——霭;奇——其)3.C(妨碍——侧重于阻碍;妨害——有害于/彰显——鲜明地显示;显示——明显地表现/震撼——震动,摇撼;振动——不断作往复运动)4.D(A.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B.琴瑟失调:比喻夫妻不和;C.沸反盈天:嘈杂,喧哗)5.B(A.①滥用介词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删掉“随着”;②“思考”与“理念”搭配不当。
C.①语序不当,将“首次”提到“成为”前;②“综合素质”与“成为录取条件”搭配不当。
D.搭配不当,“蓝牙是……手段”。
)6.D(依照逻辑关系)7.B(《祝福》节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8.A(B概念偷换,“地球发育的”应为“地表发育的”;C外加信息,“主要分布在干旱区、寒区”,为外来信息,原文只说到“我国冰冻圈分布广泛”。
D.以偏概全,“以冰川、冻土和积雪为核心要素构成的冰冻圈”,原文为“以冰川、冻土和积雪为核心要素构成的我国..冰冻圈”。
)9.B(A据文意,冰川萎缩有短期的加速萎缩、后期的大幅度萎缩两种,不能笼统地说“冰川萎缩”,轻度的“冰川萎缩”其影响不会大。
C.据文意,是“冰冻圈的扩展或萎缩导致参与局地、区域或全球能水循环的能量和水量减少或增加”,直接原因不是“气候与冰冻圈的变化相互作用”,且原文是“能水循环”,而不仅仅是“水循环”。
D.据文意,“冰川的加速融化和冻土的退化”,本身不是“冰冻圈灾害”。
)10.D(“加强冰冻圈研究”与“消弭各类冰冻圈灾害”之间强加因果。
)三.(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小题。
11.B(烈:功业)12.A(均译为“……的原因”。
B .前者为“凭借、就着”,后者为“趁着”。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全解全析)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二单元(统编版必修下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在《红楼梦》,那可说而未经人说的就是那悲剧之演成。
悲剧为什么演成?辛酸泪的解说在哪里?曰:一在人生见地之冲突,一在兴亡盛衰之无常。
我们先说第一个。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
”仁者秉天地之正气,恶者秉天地之邪气,至于那第三种却是正邪夹攻中的结晶品。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便是这第三种人的基型。
普通分三种人为善恶与灰色。
悲剧之演成常以这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
《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
悲剧之演成,既然不是善恶之攻伐,然则是由于什么?曰: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
在为人上说,都是好人,都是可爱,都有可原谅可同情之处,惟所爱各有不同,而各人性格与思想又各互不了解,各人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说话,不能反躬,不能设身处地,遂至情有未通,而欲亦未遂。
悲剧就在这未通未遂上各人饮泣以终。
这是最悲惨的结局。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清检测语文试卷(无答案).pdf

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月清检测一 高一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 (3分)( ) A.百kě) kè) (jìn) 跬步(kuí) 署光B.经(zhuàn) 戕害 (qiāng) 参省(xǐng) 商榷(què)C.静谧(mì) (zhēng) 跫音(qóng)(è) 寥廓 D.慰藉(jiè) 犄角(jǐ ) (yè) 面面相觑(qù) 颓圮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中国制造”含金量越来越高,打入世界杯市场的商品不仅有显示屏、照明设备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有吉祥物、围巾等装饰品。
B. C.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变化,歌曲《天路》以诗歌形式入选教材,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收录延伸阅读部分。
D.很多关心民生的专家提出,城市应根据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确定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住房,专门用于解决这些人员的住房。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明白 B.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 惑:( )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相同的( ) 不拘于时,学于余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或句读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请模仿下面这节诗的形式,表达你对“友情”或“理想”的感悟。
(5分) 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问 说(节选)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缙绅(jìng) 罡风(gāng) 茕茕孑立(qióng)B.缱绻(juǎn) 蹒跚(pán) 愧怍(zuò) 残羹冷炙(zhì)C.谥号(shì) 钳制(qián) 赊账(shē) 昙花一现(tán)D.启碇(dìng) 逡巡(qūn) 阴翳(yì) 树影婆娑(shā) A.李娜中网首轮出局,继续着她在法网辉煌之后的长时间离谱低迷,这主要原因是她自己、团队以及外界给她的压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B.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多措并举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调控效果初步显现。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十二五”的工作重点。
D.经济体制改革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触及到社会更深层次的矛盾,所以社会的运行机制也要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3.阅读下面文字,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博客精神。
(4分)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既然要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争鸣,也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
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
在当今喧嚣浮躁、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博客的主人是坚持原创思考的一群人! ▲ , ▲ , ▲ , ▲ 4.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像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还为后人留下许多名句佳作,如我们熟悉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
(1)材料所引诗句的作者是 ▲ ,他是唐代 ▲ 诗派的代表人物。
(2分) (2)重阳节时,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远足活动,请你以组织者的口吻拟写一段话,概括此次远足的意义,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
(3分) ▲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连处士墓表 欧阳修 连处士,应山人也。
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
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
”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
”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处士讳舜宾,字辅之,其先闽人。
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
处士少举《毛诗》,不中,而其父正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
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
”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
盗有窃其牛者,官为捕之甚急,盗穷,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
”厚遗以遣之。
尝以事之信阳,遇盗于西关,左右告以处士,盗曰:“此长者,不可犯也。
”舍之而去。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
”处士生四子,曰庶、庠、庸、膺。
其二子教以学者,后皆举进士及第。
今庶为寿春令,庠为宜城令。
处士以天圣八年十二月某日卒,庆历二年某月日,葬于安陆蔽山之阳。
自卒至今二十年,应山之长老识处士者,与其县人尝赖以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后生闻处士之风者,尚未远,使更三四世至于孙曾,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则惧应山之人不复能知处士之详也。
乃表其墓,以告于后人。
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述。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必以处士为法 法:标准,规范 B.卒而反葬应山 反:反而,却 C.悉散以乡里 :周济 D.乃表其墓 表:作动词,树碑刻文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连处士可作世人表率的一组是(3分) ①以一布衣终于家 ②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 ③因不复仕进 ④出谷万斛以粜 ⑤厚遗以遣之 ⑥为之罢市三日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连舜宾居住在应山县,一生都没有做官,然而当地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为人高尚,达到了“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境界。
B.连舜宾参加科举考试而没有考上,再加上他的父亲有病在家,需要他在身边侍候,因此他就不再在仕途上进取。
C.连舜宾曾经到信阳办事,遇到了强盗,他的仆人告诉他强盗来了,但是强盗知道他的名声,因而并没有侵扰他。
D.欧阳修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舜宾的事迹会渐渐散失,应山的人不能够详细了解,因而写下这篇文章来告诉后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3分) ▲ ▲ (2)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
(4分) ▲ ▲ (3)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3分) ▲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①。
面如田字②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①沈(沉)浮:遗失。
②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1)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3分) ▲ ▲ (2)颔联写“雨”却不着“雨”字,而句句突出“雨”意。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 ▲ ▲ (3)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 。
(《论语》)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4)乱石穿空, ▲ ,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 ▲ ,未云何龙? (杜牧《阿房宫赋》) (6)吾师道也, ▲ ? (韩愈《师说》) (7)想当年: ▲ ,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 ,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赤壁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l~14题。
旧 书 李琬 ①大概半年了吧,我不再去过那家古旧书店。
它是否依旧安好?不得而知。
②酒香不怕巷子深。
那爿小小的书店,盘踞于一个地势低洼、路径偏僻的小区。
一开始是去它附近的新华书店,顺便下到这个书店望望。
后来,便是只去这家旧书店了。
它给我最大的记忆,不过是两朵橘黄色的灯光,斜斜地投在这个城市疲惫的罅隙里面,把那些满面尘土的读物和画作,映照得无比令人渴望。
我从它那里真正买下的,不过是一本《秋海棠》、两本《西藏擦擦艺术》的小画册。
③其实在发现这家书店之前,我就目睹了一家古旧书店的短寿。
那家书店原本开在我生活的大院里,主要卖一些五十年到八十年代出版的外国著作。
一本《藏族民间故事》引逗出我许多古拙的知觉。
几个月之后那书店就永远地消失了。
正因为此,我才暗暗祈求那家生存下来的古旧书店免于无声的坍圮。
④我惊异于旧书和旧书拥有者之间的缘分。
⑤幼年读书的时光里,身边的旧书并不少。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香妃》。
那大概是十来岁的时候,我到父亲的老同学家中做客。
父亲和老同学酒酣眼热,我一人钻进书房乱翻一气。
结果我被淡淡的霉味蛊惑了。
我找到了抽屉里的一本《香妃》。
书皮破败,纸页油腻。
我坐在床单褪色的小床上,窗外是萧森的树影,捧着书我忘记了时间。
我并不记得具体的内容,只记得仿佛香妃的剪下来的辫子那么干枯,这个辫子干枯的女人真的很神秘。
那个下午,那个逼仄破旧的房间,让我魂牵梦萦了很多年。
⑥或许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了旧书和新书的不同。
⑦后来的那本《秋海棠》有着碧绿色的封皮,柔软光洁,当属旧书堆里的罕物。
封面绘着一朵秀雅的海棠花。
让我感叹不已的是,扉页上红色小篆的“骆志培藏书”印记,还有空白页中的签字章“骆志培”。
我突入了这个藏书者的阅读史。
我不得不承认,得以窥看另一个读书者的心灵给了我别样的快意。
⑧《丰子恺散文选》带给我的则是一张快乐糖的糖纸。
那糖纸被岁月和书页压得平平整整。
它原来该是被主人用作书签的吧;为了感激这意外的礼物,我把它小心地粘贴在扉页上,让它永远地失去了书签的价值,从此获得了陈列于博物馆一般的境遇。
这或许是自私的,但我再也不愿失去这张辗转人世三十多年的糖纸,连同它所记录的、我无法释读的往事。
⑨和那些老房子、老街区以及一切有形无形的遗产一样,旧书的旧,只是一种表象;老,才是一种资历。
即便是表面上看去毫无痕迹的旧书,也能带给我一种甜蜜的错觉:它已经陪伴我很久了。
一页一页翻着,那黄褐色的霉,恰似皮肤上的斑点,属于老去的情人。
你和它一起变老,它喂养你的灵魂以岁月。
那些漫漶的词句,是任何一本新书都无法赐予的温情。
⑩因为老,它们不比新书站得更高,却更深。
当你拥有了那些被同样热爱书籍的生命碾磨过的旧书,它们便开始碾磨你的生命。
你会看到,旧书把很多人连在一起。
祖父和孙子,父亲和女儿,漂泊异乡的同乡人,共存一个社区却属于不同历史节点的生命。
剥除外在的身份,作为阅读者,你发现他们就是你在茫茫宇宙里素未谋面的邻居,只因为他们陪你,或者说你也陪着他们,读了同一本书。
你们向同一本书裸露自身,也从同一本书汲取营养。
⑾)对待旧书的态度,也是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
诗人于坚说过:遥远和旧这两个词一旦消失,那么世界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我们大概无法最终拯救二手书店的命运。
但如果它们能够存活下来,我愿意在每一个炎炎夏日的傍晚走进那爿昏黑的旧书店。
11.文章第②自然段描写那家旧书店,有何作用?(4分) ▲ ▲ 12.文中说“或许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了旧书和新书的不同”,请结合⑦~⑩自然段的内容,概括旧书的不同之处。
(6分) ▲ ▲ 13.解释“你们向同一本书裸露自身,也从同一本书汲取营养”这句语在文中的含义。
(4分) ▲ ▲ 14.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6分) ▲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鲁迅和《水浒传》 郑公盾 鲁迅对《水浒传》是肯定的。
鲁迅不但为研究《水浒传》的各种版本费了一番心力,同时,他为寻找陈老莲的《水浒图》也下了很大功夫。
他同《水浒传》研究者郑振铎的通信中,曾多次讲到陈老莲的《水浒图》。
他十分希望能寻到这个著名的《水浒图》,他说“至于为青年着想的普及版,而且为了对青年负责,应当按照明人的古衣冠来刻画《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介绍《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