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中考专题复习《一轮默写》课件 (共106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古诗文中考背诵默写专题训练

部编版初中古诗文中考背诵默写专题训练

部编版初中古诗文中考背诵默写专题训练一、直接默写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4.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6.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8.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9.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10.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11.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2. ,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13.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14.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15.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6.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17.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18.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9. ?齐鲁青未了。

(杜甫《望岳》)20.飞来山上千寻塔,。

(王安石《登飞来峰》)21.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2.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23.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24.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25.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26.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27.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28.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29.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30.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31.几处早莺争暖树,。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32.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33. ,松柏有本性。

(刘祯《赠从弟》其二)34.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35.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36.感时花溅泪,。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名句默写(部编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名句默写(部编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名句默写(部编版)1、岳阳楼记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对同一景物的感受截然不同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点明了失意之人的担忧和对家乡的牵挂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比喻、对偶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超越客观环境与个人得失荣辱之胸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代仁人无论身处何地始终不忘忧国忧民的句子,含蓄表达作者的远大抱负2、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描写春夏景色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与山水之间也——表明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我们感受张岱之“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痴迷于高雅脱俗的情致4、行路难(其一)(唐李白)——乐景哀情,写饯别——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通过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世路艰难的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借用典故希望得到重用的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反映李白诗浪漫主义特点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句子,或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句子——最能表现诗人李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

也是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最强音。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写诗人长年被贬,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表达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诗句是(化用典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名篇名句默写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名篇名句默写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名篇名句默写一.默写(共20小题)1.(2024•龙华区校级模拟)请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名句。

传统文化古诗文名句传统节日但愿人长久,①。

(苏轼《水调歌头》)传统民俗②,③。

(陆游《游山西村》)传统乐器八百里分麾下炙,④。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⑤,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传统家风非淡泊无以明志,⑥。

(诸葛亮《诫子书》)济世情怀⑦,⑧。

2.(2024•沙依巴克区模拟)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古诗文名句出处自然美景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②,长河落日圆。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维《使至塞上》思乡怀人③,万里送行舟。

④乡书何处达?。

李白《渡荆门送别》王湾《次北固山下》美好祝愿⑤,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与“思”的辨证关系⑥,。

《<论语>十二章》3.(2024•长春二模)经典诗词灿若繁星,汇聚成中华文明璀璨星河。

请你回顾所学的古诗文,完成填空。

“江山可中意,绝景在华图”,在“航拍中国”的镜头里,你看到过怎样的中国?飞越大海,感受曹操笔下“秋风萧瑟,”的磅礴气势;远望泰山,饱览杜甫眼中“,”的秀丽巍峨;驻足西湖,领略白居易心中“,”的花草向荣;放眼大漠,感受王维诗中“,”的雄奇壮丽。

4.(2024•呼图壁县校级模拟)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之旅。

主题古诗文名句出处边塞风光(1)忽如一夜春风来,。

(2),甲光向日金鳞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雁门太守行》李贺望月怀人(3),月是故乡明。

(4)但愿人长久,。

《月夜忆舍弟》杜甫《水调歌头》苏轼修身养性(5)夫君子之行,,。

(6),,,此之谓大丈夫。

《诫子书》诸葛亮《孟子•滕文公下》5.(2024•良庆区校级模拟)【山水•诗文】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内容。

作者题目批注诗文名句陶渊明《饮酒(其五)》山下采菊,心境闲适,与山野物我合一。

①,悠然见南山。

初三专题复习——古诗文默写PPT优秀课件下载(26张)

初三专题复习——古诗文默写PPT优秀课件下载(26张)

第二环节: 看谁理解得深,理解得透。 B:抢答题目 (根据情境,活学活用) 答对一题加20分。答错一题 扣20分.
三.根据情境,活学活用(抢答题)
情境一: 搜狐网站2003年3月21日消息:在美对伊战中, 美国为在伊解除作战士兵的思乡之苦,在军营中配备 了先进的通讯设施,士兵可通过电子邮件与千里之外 的亲人互通讯息。一位美军 家属在受到采访时说,没有 什么能比收到来自前线作战 亲人平安的消息更珍贵的了。 由这则消息你可以联想到了 哪句诗句?
中考常见题型和分值
接句式默写 (4分) 理解性默写( 2分)
全诗(补充)默写(4分)
接句式默写(按课文原句填写上句下句)
1.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 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情境三: 中秋佳节,远在美国留学的 小王无法回国和家人团聚, 只能通过贺卡祝家人身体健 康,生活平安,请你替小王 在他的贺卡上写一句诗,来 表达他对家人的美好祝愿。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绿树村边合,□□□□□。(孟浩然《过故人庄》)(1 分) )青山郭外斜 (默写下句)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2分)(默写下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祥断然拒绝,因为他 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正如孟子《鱼我所欲 也》所说的:“□□□□□□□□□□,□□□□□□□!”(2 分) (默写文言文理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4)□□□□□□□,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 猎》) (1分) (默写上句)•会挽雕弓如满月 (5)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分)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默写<补充>全诗)

部编版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古诗文名句默写

部编版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古诗文名句默写

部编版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古诗文名句默写一、概览随着中考脚步的临近,古诗文名句默写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次部编版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古诗文名句默写,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古诗文知识,提高默写的准确性和速度。

本课件概览部分首先概述了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考情分析。

从历年的中考趋势来看,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考查形式日趋灵活多变,不仅有直接的句子默写,还有理解性的语境填空。

考试内容不仅涵盖课本内学过的经典篇目,也可能涉及一些课外名句,因此对考生的知识覆盖面和应变能力都有较高要求。

复习古诗文名句默写,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古诗文的整体脉络和框架。

本课件将按照时间顺序和主题分类,系统梳理古代诗文的发展历程和经典篇目。

结合中考热点和难点,对重要篇目的名句进行重点解析和记忆指导。

还将介绍一些记忆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复习。

在概览部分,我们还会对近年来中考命题趋势进行分析。

命题专家往往从名句的内在含义和作者情感出发,设计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题目。

考生除了熟练掌握基本的默写知识外,还需要关注名句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

本课件将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名句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

本次部编版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古诗文名句默写,将为学生呈现一个系统化、针对性强的复习方案。

在概览部分结束后,学生应对整个复习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后续深入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1. 简述中考语文考试中古诗文名句默写的重要性。

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够检验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古诗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能够检验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其中意蕴、情感的把握程度。

古诗文名句默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通过默写训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从而增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知和认同。

古诗文名句默写也关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语文考试不仅仅是对语言知识的考察,更关乎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考核。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课件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课件
评分标准
古诗文默写的评分标准通常包括 字迹工整、无错别字、语意连贯 等多个方面,要求学生准确、完 整地默写古诗文。
提升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积累文学知识
通过默写古诗文,学生可以积累丰富 的文学知识,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 景,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 力。
培养语感
反复的默写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 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韵律、节奏 和意境。
反复练习法
总结词
通过反复朗读和默写来巩固记忆。
详细描述
多次重复练习,不断巩固记忆,使古诗文逐渐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联想记忆法
总结词
将古诗文与相关事物、场景联系起来, 通过联想帮助记忆。
VS
详细描述
将古诗文中的关键词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场景相联系,通过联想加深记忆。
语境记忆法
总结词
将古诗文放入具体语境中,通过上下文关系 来记忆。
注意句子的停顿和断句,遵循古诗文 的韵律和节奏。
针对学生问题的个性化指导
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 对性的指导?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 ,针对其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指导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策略

针对学生问题的个性化指导
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对古诗文默写的恐惧心理?
详细描述
由于学生记忆不够准确或者对相似内容的古诗文没有进行有效的区分和整理,容易出现记忆混淆的问 题。例如,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默写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春风吹画扇”。
03
古诗文默写技巧与方法
理解记忆法
总结词
通过理解古诗文的意义和背景来加深记忆。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一轮默写》课件 (共106张PPT)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一轮默写》课件 (共106张PPT)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谢谢观赏!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1课 实数的有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念

部编版九年级上下全册默写复印 PPT 演示文稿

部编版九年级上下全册默写复印 PPT 演示文稿

2.

,以塞忠谏之路也。
3.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5.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陛下亦宜自谋,


7.文中表明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
8.诸葛亮在文中劝谏后主广开纳谏之门、鼓舞士气的句子是:



。”
9 .《 诸 葛 亮 集 》 中 “ 赏 不 可 不 平 , 罚 不 可 不 均 ” 与 《 出 师 表 》 中 的


”的做
法,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
5.(百色中考)作者陈说自己发奋苦学,不慕同舍生华丽打扮的原因是:


。”
一、古诗文默写(8 分)
1.
,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
2.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
记》)
3.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


表达远大的志向和夺取胜利的信心。

2.(滨州中考)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海南中考)
,衡阳雁去无留意。
4.(2020·金华、丽水)读古典诗词,会发现中国诗人词家少有写阳光下
的心情。尽是落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
5.(达州中考)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守边将士浓烈思乡之
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

。”
五、《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第三单元第 12 课)
是:


9.(湖州中考改编)读“

,此则岳阳楼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