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11月月考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1)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8单选,9-14多选,每题4分,共56分) 1.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位置一旦确定,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也随之确定;B. 物体与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C. 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5J 变化到-3J ,重力势能增加了;D. 在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 【★答案★】C 【解析】物体的位置确定,但是零重力势能点不确定,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也不能确定,选项A 错误;物体在零势能点上方,且与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选项B 错误;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5J 变化到-3J ,重力势能增加了,选项C 正确;只有当地面为零势能点时,在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才等于零,选项D 错误;故选C.2.大小相等的力F 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使物体沿粗糙的水平面移动相同的距离,其中力F 做功最多的是( ) A.B.C.D.【★答案★】A 【解析】【详解】由图知,A 项图中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B 项图中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夹角为30°,C 项图中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夹角为30°,D 项图中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夹角为30°;力大小相等、位移相同,据cos W Fx θ=知,A 图中力做功最多.故A 项正确,BCD 三项错误.3.元宵节期间人们燃放起美丽的焰火以庆祝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按照设计,某种型号的装有焰火的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4 s 末到达离地面100 m 的最高点时炸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
假设礼花弹从炮筒中竖直向上射出时的初速度是v 0,上升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k 倍,g =10 m/s 2,那么v 0和k 分别等于( )A. 40 m/s ,0.5B. 40 m/s ,0.25C. 50 m/s ,0.25D. 50 m/s ,0.5【★答案★】C 【解析】【详解】利用运动学知识有x =02v v+·t 代入数据得v 0=50 m/s对上升过程中的礼花弹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f =ma又F f =kmg22050m/s 12.5m/s 4v a t ===解得k =0.25故选C 。
广西省柳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高一物理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被抽象为质点后,物体自身的大小和体积就可以忽略不计了B. 研究地球公转时不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C. 研究自行车车轮的转动问题可以把车轮看作质点D. 研究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2.校运会400 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样做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B. 这样做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C. 这样做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间相同D. 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3.汽车和高铁是现在我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假设甲、乙两地直线距离是50 km,从甲地到乙地乘汽车需要1 h,乘高铁需要0.25 h,则A. 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是50 km/hB.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路程一定是50 kmC. 高铁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200 km/hD. 高铁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200 km/h4. 某战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A. vtB.C. 2vtD. 不能确定5.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到t=40s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A. 0B. 30mC. 750mD. 1200m6.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水平路面上推动底部垫有圆木的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在木箱底下垫上圆木是为了增大摩擦力B. 木箱受到水平推力的合力大于它受到的摩擦力C. 木箱受到的合力一定等于零D. 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7.汽车以3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 s 与8 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 5∶8B.3∶4C. 5∶9D. 4∶3 8.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3s末是指时间轴上E点B. 第5s内是指时间轴上EF段C. 前4s内是指时间轴上AE段D. 第2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9.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0~t 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a~t b段的火箭加速度B. 0~t a段火箭是上升过程,在t a~t b段火箭是下落过程C. t b时刻火箭离地最远D. t 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10.如图所示,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已知两人手臂对桶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总重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θ=0°时,F=GB. 当θ为120°时,F=GC. 当θ=90°时,F=GD. θ越大,F越大二、实验题11.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实验器材,请你完成下列有关问题.(1)打点计时器是_________(填“打点”、“计时”或“测速”)的仪器,若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打点计时器历时_______s打点一次.(2)如图为某同学得到的纸带中的一段,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则加速度a=___ m/s2,第二个点对应的瞬时速度为_____m/s.12.某同学用长度、粗细等完全相同的A、B、C三根弹簧(可能材料不同)来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根据所测数据绘出了图所示伸长量x与拉力F关系图(A、C可认为重合),并将三弹簧制成了弹簧秤,请回答:(1)弹簧A.C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 N m,B线上端成曲线是因为_________(2)制成的三弹簧秤中,精确度较低的弹簧秤是___________(选填“A”、“B”、“C”)三、计算题13.一辆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开始做加速度为3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8s到达B点,然后立即以大小为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运动到C点停止运动.求:(1)汽车运动至B点时速度是多少?(2)汽车减速运动持续了多少时间?14.如图所示,重为G的均匀球体放在倾角θ=30 o的光滑斜面上,并被斜面上竖直的光滑挡板挡住处于静止状态.将重力G分解成垂直于挡板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分力,求这两个分力的大小.15.小区阳台坠物事件层出不穷,假如在45m高的阳台以初速为零释放一小石块.求:(空气阻力不计,取2g )10m/s(1)石块落地的速度多大?(2)石块落地的时间为多少?(3)石块最后1秒下落的位移的大小?16.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车在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如图为两车的速度-时间图象,求:(1)甲、乙两车分别做何种运动?(2)前10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v?甲车的加速度大小a甲?(3)甲、乙两辆车何时相遇?(4)相遇前何时甲、乙两辆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
广西柳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物理卷

柳江中学2019级10月月考一、选题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6为单选题,7—10为多选题,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1.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B.河岸和流水C.地面和山D.山和船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加速度、时间、位移、速度B.速度、路程、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位移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3.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把物体抽象为质点后,物体自身的大小和质量均可以忽略不计B.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C.平均速度xvt∆=∆,当Δt充分小时,该式可以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D.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为时间,短的为时刻4.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A、BC段运动最快B.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C.CD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同D.4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0 5.甲、乙两小车做直线运动,在t1-t2时间内运动的位移(x)一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t1-t2时间内()A.乙车一定比甲车跑得快B.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C.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间的距离随时间不断增大6.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中物体甲的速度﹣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0﹣4s 时间内甲、乙均做单方向直线运动B.在t=2s 时甲、乙速度均为零C.0﹣4s 时间内甲、乙路程均为6m D.0﹣4s 时间内甲、乙位移均为零7.关于加速度的定义式为∆=∆va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由△v、△t算出C.a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无关D.vt∆∆叫速度的变化率,在速度-时间图像中与其斜率相对应8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A.4 m/s2B.6 m/s2C.7 m/s2D.14 m/s29.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0=4m/s,a=4 m/s2B.v0=4m/s,a=8 m/s2C.2s内的位移为16m D.2s末的速度为16m/s10.若一质点从t=0时刻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A.t=1 s时离原点最远B.t=2 s时离原点最远C.t=3 s时回到原点D.t=4 s时回到原点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5分)11.(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以及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非常方便,可以直接接到家用电路上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C.纸带上的点迹越稀疏,说明与纸带相连的物体运动得越慢D.如果将它接到直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仍然能够正常工作(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选项代号).A. 位移B. 速度C. 加速度D. 平均速度12.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隔4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0 cm、x2=7.50 cm、x3=13.50 cm,则计数点1的速度v1=_______m/s,计数点2的速度v2=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1月月考试题答案

高一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每空1分)
(1)糖原淀粉葡萄糖(2)脱氧核苷酸 DNA(或脱氧核糖核酸)
(3)性激素胆固醇(4) R基(侧链基团)(5)碳链
27.(10分,每空1分)
(1)49 脱水缩合 888 (2)氨基肽键②④⑥⑧
(3) 20 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4)催化功能结构蛋白
28.(10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1) ⑤⑥ (2) a (1分)糖蛋白(1分)(3) ⑤
(4) DNA和蛋白质 (5) 无成形的细胞核(或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9.(10分,除标记外,每空1分)
(1)蛋白质(载体蛋白) ATP(三磷酸腺苷) ADP( Pi) Pi(ADP)
(2)③ ① (3)0.5S(2分)(4)一定的流动性(5)选择透过性30.(10分,每空1分)
(1)①②③⑤;②③;①④⑤;③
(2)丙酮酸(或C3H4O3); [C ] H2O (或H218O )
(3)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重铬酸钾溶液
(4)C6H12O6 + 6H2 O +6 O2
−→
−酶6CO2 + 12H2 O+ 能量。
【全国百强校】南宁二中、柳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物理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加17套期末模拟卷】

【全国百强校】南宁二中、柳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物理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A ,若将小球A 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 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 .若将小球A 换为质量为3m 的小球B ,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 下降h 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 ( )A .2ghB .ghC .43ghD .2g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源向外电路提供的电能越多,表示电动势越大B .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将正电荷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C .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D .电源的电动势与外电路有关,外电路电阻越大,电动势就越大3、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A .牛顿B .开普勒C .卡文迪许D .焦耳4、中国跳水队是中国体育王牌中的王牌,是中国体育奥运冠军团队,涌现了高敏、吴敏霞、熊倪、郭晶晶等领军人物。
如图所示为运动员高敏最后踏板的过程,可将该过程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A 位置)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B 位置)。
对于运动员从开始与跳板接触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减小B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C .运动员所受重力对她做的功小于跳板的作用力对她做的功D.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5、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速度相同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同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10kg的木箱,拉力F与水平方向成60°角,F=2N,木箱从静止开始运动,4s末拉力的瞬时功率为()A.0.2W B.0.4W C.0.8W D.1.6W7、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心力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且大小不变,向心力是一个恒力B.向心力总是沿着半径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C.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某个力的分力D.向心力只改变物体线速度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线速度的大小8、x轴上有两点电荷Q1和Q2,Q1和Q2之间各点对应的电势高低如图中曲线所示,从图中可看出()A.Q1一定大于Q2B.Q1和Q2一定是同种电荷,但不一定是正电荷C.电势最低处P点的电场强度为0D.Q1和Q2之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P点9、从同样高度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打碎,而掉在草地上不容易打碎,其原因是( )A.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大,而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小B.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大,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小C.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快,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慢D.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与地面接触时,相互作用时间短,而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与地面接触时,相互作用时间长.10、在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在水平线MN的下方有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一个等腰三角形金属线框顶点C与MN重合,线框由静止释放,沿轴线DC方向竖直落入磁场中.忽略空气阻力,从释放到线框完全进入磁场过程中,关于线框运动的v-t图,可能正确的是:()A.B.C.D.11、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起了伤员B。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BC.A、C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A、B两点靠传送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
所以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
由
可知,A、B、C三点 周期之比为 ,故B错误,C正确;
D.根据
可知,A、B、C三点的加速度之比为
故D正确。
故选ACD。
8.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市已推出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在检测某款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8×102kg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 图象(图中AB、BO均为直线),假设电动车行驶中所受阻力恒为电动车重力的0.05倍,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若小车开始以初速度 匀速运动,某时刻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题图知加速度恒为
速度
则牵引力的功率
即功率与时间成一次函数关系,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下面列举 情况中力所做的功为零的是( )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头上方停留3s,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
B.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支持力对木块做的功
C.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笨重的物体,但没推动,人的推力对物体做的功
D.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头上方停留 过程中,没有位移,所以运动员对杠铃做功为0,故A正确;
B.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支持力方向向上,位移为水平方向,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支持力做功为0,故B正确;
所以推力 在4 s时做功的瞬时功率:
13.如图所示,轻杆长为3L,在杆的A、B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球A和球B,杆上距球A为L处的点O装在光滑的水平转动轴上,杆和球在竖直面内转动,已知球B运动到最高点时,球B对杆恰好无作用力。求:
安乡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A. 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2 s
B。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以19.6 m
C. 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返回到抛出点的速度大小仍为19.6 m/s
D。 小球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于下降过程的加速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 ,故A正确;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0,小球上升的高度: 故B正确;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知落回原点速度大小为19.6m/s,故C正确;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看作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故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
9。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物体质量m=20kg,B物体质量M=30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轻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N/m,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现有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B上使B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移动0。1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已知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 )
考点: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名师点睛】竖直上抛运动是常见的运动,是高考的热点,将竖直上抛运动看成一种匀减速直线运动,注意运动的对称性,这样处理比较简单。
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 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 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C. 250N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275N与分析相符,故D正确。
10.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2019-2020学年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设集合A ={1,2,3,4},B ={3,4,5},全集U =A ∪B ,则集合∁U (A ∩B )的元素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并集的定义求出A ∪B 得到全集U ,然后根据交集的定义求出A∩B ,最后利用补集的定义求出C U (A∩B )即可求出集合C U (A∩B )的元素个数。
解:A ∪B={1,2,3,4,5},A∩B={3,4},,∴C U (A∩B )={1,2,5},故答案为:C【考点】子集与交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等集合的基本运算,属于基础题,也是高考中常考的题型.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是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函数为( ) A .2y x -= B .1y x -= C .2y x =D .13y x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偶函数定义知,仅A,C 为偶函数, C.2y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函数,故选A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奇函数的概念、函数单调性、幂函数的性质。
点评:函数奇偶性判定问题,应首先考虑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3.函数的定义域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x >2且x≠3,选C 项.4.以下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若直线l 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直线l α; ②若直线a 在平面α外,则a α; ③若直线,a b b α⊂∥,则a α;④若直线,a b b α⊂∥,则a 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 A .1B .2C .3D .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①③直线有可能含于α;②直线可能和平面相交; ④是正确的,故选A.【考点】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5.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的图像可能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通过分析幂函数和对数函数的特征可得解. 【详解】 函数,与,答案A 没有幂函数图像, 答案B.中,中,不符合, 答案C 中,中,不符合,答案D 中,中,符合,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幂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特征,属于基础题.6.已知324log 0.3log 3.4log 3.615,5,5a b c ⎛⎫=== ⎪⎝⎭,则 ( ) A .a b c >> B .b a c >>C .a c b >>D .c a b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310log 35c =,又24310log 3.41,log 3.61,log 1,3> 2310lg3.4lg3lg 2lg10lg 6.8lg3lg 23log 3.4log 03lg 2lg3lg 2lg3---==>,所以23410log 3.4log log 3.6,3>>即a c b >> 【考点】根据对数单调性比较大小7.如图是正方体或四面体,P ,Q ,R ,S 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不共面的一个图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利用公理三及推论判断求解. 【详解】在A 图中:分别连接PS ,QR ,则PS ∥QR ,∴P ,S ,R ,Q 共面.在B 图中:过P ,Q ,R ,S 可作一正六边形,如图,故P ,Q ,R ,S 四点共面. 在C 图中:分别连接PQ ,RS ,则PQ ∥RS ,∴P ,Q ,R ,S 共面. 在D 图中:PS 与RQ 为异面直线,∴P ,Q ,R ,S 四点不共面.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四点不共面的图形的判断,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平面性质及推论的合理运用,属于基础题.8.函数()412x xf x +=的图象 A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直线y=x 对称 C .关于x 轴对称D .关于y 轴对称【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因为,所以为偶函数.所以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故选D.【考点】函数的奇偶性.9. 函数f (x )=|x |+k 有两个零点,则( ) A .k =0 B .k >0 C .0≤k <1 D .k <0【答案】D【解析】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1y x =和2y k =-的图象,如图所示.若()f x 有两个零点,则必有0k ->,即k 0<.10.已知函数()21log 3xf x x =-⎛⎫ ⎪⎝⎭,若实数0x 是函数的一个零点,且100x x <<,则1()f x的值为 A .恒为正值 B .等于0 C.恒为负值 D .不大于0 【答案】A 【解析】略11.设函数2(0)()ln(1)2(0)x bx c x f x x x ⎧++≤=⎨++>⎩,若(4)(0)f f -=,(2)2f -=-,则关于x 的方程f(x)=x 的解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首先利用(4)(0)f f -=,(2)2f -=-求得,b c 的值,然后结合()f x 图像,求得()f x x =解得个数.【详解】依题意164422b c cb c -+=⎧⎨-+=-⎩,解得42b c =⎧⎨=⎩,所以242(0)()ln(1)2(0)x x x f x x x ⎧++≤=⎨++>⎩,画出函数()f x 图像和y x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两个函数图像有3个交点,故()f x x =有3个解.故选:C.【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解析式的求法,考查方程的解与函数图像交点的关系,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基础题.12.函数()51f x ax bx =-+,若()()5lg log 105f =,则()()lg lg5f 的值为( )A .3-B .5C .5-D .9-【答案】A【解析】设()lg lg5t =,由已知()()5lg log 105f =可得()5f t -=,又()51f x ax bx =-+,计算()f t -与()f t ,相加即可求解.【详解】()()51lg log 10lg lg lg5lg5⎛⎫==- ⎪⎝⎭,设()lg lg5t =,则()()()5lg log 105f f t =-=. 因为()51f x ax bx =-+,所以()515f t at bt -=-++=,则()51f t at bt =-+,两式相加得()52f t +=,则()253f t =-=-,即()()lg lg5f 的值为3-.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数的运算,函数求值,换元法,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已知a ,b ,c 是空间中的三条相互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说法:①若a b ∥,b c ∥,则a c P ;②若a 与b 相交,b 与c 相交,则a 与c 相交;③若a ⊂平面α,b ⊂平面β,则a ,b 一定是异面直线;④若a ,b 与c 成等角,则a b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解析】根据平行公理可判断①,在空间考虑两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直线相交的所有可能情况可判断②,考虑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所有位置关系可判断③,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成等角,这两条直线可相交可平行可异面判断④. 【详解】由公理4知①正确;当a 与b 相交,b 与c 相交时,a 与c 可能相交、平行,也可能异面,故②不正确; 当a ⊂平面α,b ⊂平面β时,a 与b 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故③不正确; 当a ,b 与c 成等角时,a 与b 可能相交、平行,也可能异面,故④不正确. 故答案为:①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中线与线的位置关系,考查了空间想象力,属于中档题.14. 如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①BM ∥平面DE ;②CN ∥平面AF ;③平面BDM ∥平面AFN ;④平面BDE ∥平面NCF.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①②③④【解析】还原得正方体ABCD ﹣EFMN ,可得BM 在右侧面与左侧面ED 平行,即可判断①;CN 与BE 平行,可判断②;运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判断③④. 【详解】展开图可以折成如图(1)所示的正方体.在正方体中,连接AN ,如图(2)所示,因为AB ∥MN ,且AB =MN ,所以四边形ABMN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M ∥AN .因为AN ⊂平面DE ,BM ⊄平面DE ,所以BM ∥平面DE .同理可证CN ∥平面AF ,所以①②正确;如图(3)所示,可以证明BM ∥平面AFN ,BD ∥平面AFN ,进而得到平面BDM ∥平面AFN ,同理可证平面BDE ∥平面NCF ,所以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几何体的折叠与展开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是中档题.15.已知偶函数()f x 在[)0,+∞单调递减,()20f =.若()10f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1,3)-【解析】因为()f x 是偶函数,所以不等式(1)0(|1|)(2)f x f x f ->⇔->,又因为()f x 在[0,)+∞上单调递减,所以|1|2x -<,解得13x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抽象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熟练基础知识是关键.16.已知函数()(8)a f x log ax =- (a>0,且a≠1),若()1f x >在区间[1,2]上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8(1,)3【解析】当a >1时,f (x )>1等价于8﹣ax >a 在[1,2]上恒成立,即a <(81x +)min =83;当0<a <1时,f (x )>1等价于8﹣ax <a 在[1,2]上恒成立,即a >(81x +)max =4.由此能求出实数a 的取值范围.【详解】当a >1时,f (x )>1等价于8﹣ax >a 在[1,2]上恒成立,即a <(81x +)min =83, ∴1<a <83;当0<a <1时,f (x )>1等价于8﹣ax <a 在[1,2]上恒成立,即a >(81x +)max =4(舍去), 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1,83).故答案为:(1,83).【点睛】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往往通过“参变分离”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17.求值:(1)()()1223021329.63 1.548--⎛⎫⎛⎫---+ ⎪ ⎪⎝⎭⎝⎭(2)5log 22541231log log 5log 3log 452⋅--+ 【答案】(1)12;(2)34.【解析】【详解】(1)原式=212329273()1()()482----+=2233234411()()12232992---+=--+= (2)原式523211log 2log 5log 32log 2222=-⋅+-+1312244=-+-+= 18.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梯形,BC AD ∥,E 为侧棱PD 的中点,且2BC =,4=AD .求证:CE平面PAB .【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取AD 的中点O ,连接OC ,OE ,可证明平面OCE P 平面PAB ,再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证明线面平行即可. 【详解】证明:取AD 的中点O ,连接OC ,OE .∵E 为侧棱PD 的中点, ∴OE PA P .∵OE ⊄平面PAB ,PA ⊂平面PAB , ∴OE平面PAB .∵2BC =,4=AD ,BC AD ∥, ∴四边形ABCO 为平行四边形, ∴OCAB .∵OC ⊄平面PAB ,AB Ì平面PAB , ∴OC平面PAB .∵OC OE O ⊄=, ∴平面OCE P 平面PAB . ∵CE ⊂平面OCE ,∴CE平面PA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定,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中位线定理,属于中档题. 19.已知指数函数f (x )=a x (a >0,且a≠1)过点(﹣2,9)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2)若f (2m ﹣1)﹣f (m+3)<0,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答案】(1) x1f x =3()();(2) (4,+∞). 【解析】试题分析:(1)将定点带入解析式即可;(2)利用单调性,把抽象不等式转化为具体不等式,解之,得:m >4. 试题解析:(1)将点(﹣2,9)代入到f (x )=a x 得a ﹣2=9,解得a=,∴f (x )=(2)∵f (2m ﹣1)﹣f (m+3)<0, ∴f (2m ﹣1)<f (m+3), ∵f (x )=为减函数, ∴2m ﹣1>m+3, 解得m >4,∴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4,+∞) 20.已知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时,;求的解析式;作出函数的图象不用列表,并指出它的增区间.【答案】(1) .(2),.【解析】试题分析:(1)函数为奇函数,因此,当时转化为,代入函数解析式,借助于函数为奇函数求解函数解析式;(2)作出分段函数图像,观察图像可得到函数的增区间试题解析:(1)设x<0,则-x>0,f(-x)=(-x)2-(-x)-1=x 2+x -1,∵f(x)为奇函数,∴f(-x)=-f(x),∴f(x)=-x 2-x +1. 又∵f(x)在x =0处有意义,∴f(0)=0.∴ .(2)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函数f(x)的增区间为,.【考点】1.函数单调性奇偶性;2.函数图像;3.求函数解析式21.已知函数()()()()log 1,log 3a a f x x g x x =-=-()0,1a a >≠且.(1)求函数()()()b x f x g x =-的定义域;(2)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讨论不等式()()f x g x ≥中的x 的取值范围.【答案】(1)()1,3;(2)(]1,2.【解析】试题分析:(1)求定义域时,注意对数的真数为正数;(2)对底数a 分情况讨论,利用单调性求解不等式.试题解析:(1)要使函数()()()()()log 1log 3a a h x f x g x x x =-=---有意义,需1030x x ->⎧⎨->⎩,解得13x <<,故函数()()()h x f x g x =-的定义域为()1,3; (2)∵不等式()()f x g x ≥,即()()log 1log 3a a x x -≥-,∴当1a >时,有1313x x x -≥-⎧⎨<<⎩,解得23x <<.................... 8分 当10a >>时,有1313x x x -≤-⎧⎨<<⎩,解得12x <≤,综上可得,当1a >时,不等式()()f x g x ≥中x 的取值范围为[)2,3;当10a >>时,不等式()()f x g x ≥中x 的取值范围为(]1,2..............12分【考点】对数的性质及应用.22.如图,在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侧面都是矩形,底面四边形ABCD 是菱形且AB BC ==,120ABC ∠=︒,若异面直线1A B 和1AD 所成的角为90︒,试求1AA 的长.【解析】连接1CD AC ,.先证明190AD C ︒∠=,再解三角形得解.【详解】连接1CD AC ,.由题意得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1A D BC ,11A D BC =,∴四边形11A BCD 是平行四边形, 11A B CD ∴∥,1AD C ∴∠(或其补角)为1A B 和1AD 所成的角.∵异面直线1A B 和1AD 所成的角为90︒,190AD C ︒∴∠=.∵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AB BC ==,1A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2AD AC ∴=.∵底面四边形ABCD 是菱形且AB BC ==,120ABC ∠=︒,sin 6026AC ︒∴=⨯=,12AD AC ==,1A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11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面对教材中的插图理解错误..的是( )
A.甲图中飞机上的人与地面上的人观察跳伞者运动不同的原因是选择了不同的参考系 B.乙图中重力的分力F2就是压力 C.丙图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目的是为了减小车的重力沿桥面方向的分力 D.丁图桌面以上的装置可以观察桌面微小形变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坐在汽车座椅上的乘客,在汽车突然起动时,会感到座椅的靠背对他有向前的推力,是因为汽车有惯性引起的 B.同一辆车,速度大比速度小的难以停下来,说明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C.推动原来静止的物体所需要的力比推动同一个运动着的物体所需要的力大,说明静止的物体比运动物体的惯性大 D.物体的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和运动快慢无关
3.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1t,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2
所用时间为2t。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1212122()()xtttttt B.121212()()xtttttt C.1212122()()xtttttt D.121212()()xtttttt 4.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同向运动的x-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质点在4 s时相遇 B.在0~4 s时间内,B的路程大于A的路程C.B质点0~8 s时间内的运动方向一直不变 D.在0~4 s时间内,A的速度一直小于B的速度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受到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力F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
A.sincosmgFF B.cosFmg C.cossinFmgF D.tanθ 6.质量60kg的人通过光滑的定滑轮拉动质量20kg的物体,如图所示,当物体以25/ms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210/(gms ) A.200N B.300N C.500N D.600N 7.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0~2s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2m/s B.该物体在3s末速度回到出发点 C.0~3s内该物体的速度方向始终没有改变 D.该物体在2s~3s内的加速度小于0~2s内的加速度 8.质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加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 ) A.质点做单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B.质点在某个位置附近来回运动 C.在时间段内,质点在时刻的速度最大 D.质点在时刻速度为零 3
9.如图所示,为皮带运输机的示意图,A为传送带上的货物,则 A.如果货物A随传送带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下匀速运动,A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B.如果货物A随传送带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上匀速运动,A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C.如果货物A和传送带都静止,A不受摩擦力 D.如果货物A和传送带都静止,A对传送带有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10.如图所示,当小车水平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相对车厢静止于车厢后竖直壁上,当小车的加速度增大时: A.M所受静摩擦力增大 B.M对车厢壁的压力增大 C.M仍相对于车厢静 D.M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合外力为零 第Ⅱ卷(选择题 共60分) 二、实验题(本题2个小题,共16分。)
11.(1)(6分)某次研究弹簧所受弹力 F 与弹簧长度 L 关系实验时,得到如图甲所示的F-L图像,由图可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k=______N/m;
(2)按如图乙的方式挂上钩码(已知每个钩码重 G=1 N),使(1)中研究的弹簧压缩, 稳定后指针指示如图乙,则指针所指刻度尺示数为______________ cm,由此可推测图乙 中所挂钩码的个数为________个。 12.(10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4
(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所对应的时间______ s; (2)计算此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__,打第4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______请你依据本实验推断第6记数点和第7记数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cm; (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4分,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 答案的不能得分)
13.(9分)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点时的速度为,经到达点时的速度为
,再经过到达点.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的大小; (2)物体到达点时的速度cv大小; (3)、间的距离ABx。
14.(17分)某校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火箭点火后可认为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s时间到达离地面40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之后由于惯性,火箭将继续向上做减速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火箭匀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a及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v; (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 (3)火箭从点火到落回地面所用的时间t。 15.(1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滑雪运动员,在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100m到达坡底,用时10s,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假设运动员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
(已知6.037sin,8.037cos) (1)运动员到达坡底时的速度v大小; (2)运动员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3)运动员能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1x。 5
物理参考答案 1.B A项:飞机上的人观察跳伞者是以飞机为参考系,地面上的人是以地面的参考系,
所以观察到的不相同,故A正确;B项:F2是重力的一个分力,而压力作用在斜面上,故B错误;C项:造很长的引桥是为了减小汽车重力沿桥面的分力,故C正确;D项:图丙中所示的实验是用来观察桌面微小形变,其利用了光线照射后将形变“放大”,故采用了放大的思想,故D正确。 2.D A.坐在汽车座椅上的乘客,在汽车突然起动时,会感到座椅的靠背对他有向前的压力,是因为乘客有惯性引起的,选项A错误;B.物体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选项B错误;C.物体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选项C错误; D.物体的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和运动快慢无关,选项D正确。
3.A 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x所用的时间为1t,平均速度为:11 xvt,即为
12
t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x所用的时间为2t,平均速度为:22 xvt,即为22t
时
刻的瞬时速度.速度由1 v变化到2 v的时间为:122ttt,所以加速度为:1221
1212
2 xttvvattttt
,A正确;
4.A A.A、B两质点在4 s时到达同一位置,此时两质点相遇,A正确; B.由图可知,在0~4s时间内,两质点均沿正方向运动,走过的路程相等,都是80m,B错误;C.x-t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可知B质点在0~8s时间内速度先为正后为负,故其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C错误;D.因x-t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所以在0~4 s时间内,A的速度先小于B的速度,后大于B的速度,在0~4 s之间的某时刻,A、B速度相等,D错误. 5.C 将F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力,则有水平方向:Fcosθ=f;竖直方
向:mg+Fsinθ=FN;由摩擦力公式可知:f=μFN=μ(mg+Fsinθ),解得:cossinFmgF;故选A. 6.B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解得:Fmga20105300N;以人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MgFF支,6
解得:FMgF6010300300N支,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人对地面的压力:FF300N压支
,方向竖直向下,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AC A.0~2s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2m/242sm/svat,A正确; BC.0~3s内该物体的速度一直为正,速度方向始终没有改变,不会回答出发点,B错误C正确;D.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斜率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则该物体在2s~3s内的加速度大于0~2s内的加速度,D错误。 13.200 1.50 3 8.CD A、B、在0~t1时间内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t1~t2时间内做匀减速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等,时间相等,在t2时刻的速度为零,接着周而复始,故质点一直沿正向运动,但加速度方向变化,故不是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错误. C、质点在0~t1时间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t1~t2时间内做匀减速运动,所以质点在t1时刻的速度最大;故C正确.D、根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知0~t2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为零,质点的初速度为零,所以质点在t2时刻的速度为零;故D正确.
9.BD 静摩擦力产生在相对静止,但是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其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相反,因此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从其相对运动趋势上入手. 无相对滑动地斜向下匀速运动,A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与重力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相等,A错误;无相对滑动地斜向上匀速运动,A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与重力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相等,B正确;如果货物A与传送带都静止,则A受静摩擦力的作用,与重力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相等,方向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传送带受到A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C错误D正确. 10.BCD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如图. 物块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合外力等于零,摩擦力f=Mg,保持不变.故A错误,D正确.小车的加速度增大时,弹力N=ma增大,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物块不可能沿壁下滑,所以M仍相对于车厢静止.故BC正确.故选BCD。 11.200 1.50 3 (1)[1].由F=kx,知图线的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即 120N/cm200N/m9.03.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