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古冶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语文试题一、基础(2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2分)(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3)□□□□□□□,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分)(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愁或者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2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
(2)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duōbīrén。
(4)春天像个小姑娘,huzh和zhozhmn,笑着走着。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中的单词。
最合适的是()(3分)...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一往无前,心一往情深d.荣耀无尽,心一往情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他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为救妻子捐献肝脏,并撰文称夫妻二人患难与共。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能给你带来很多教训,甚至影响你的一生。
5.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愿我的祝福常伴你左右。
二。
阅读(40分)(一)咏雪(8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写字、注音、解词。
(共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1)你只会感到更高miǎo( )、深远,并让qī( )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2)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粗犷()。
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2分)①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花枝招展:②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吝啬:(二)默写诗文。
(共13分)3、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4、默写诗文。
(10分)①“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②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③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夜上受降城闻笛》)④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⑤ ,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⑥ ,秋风吹散马蹄声。
(《潼关》)⑦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
秋思》)⑧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⑨ ,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⑩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三)语言的实际运用(2分)5、近几年,母亲节已悄然在我国盛行,如果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结合活动的主题,拟一条短信送给你的母亲。
河北省唐山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7. (15分) 比较阅读甲文《记承天寺夜游》和乙文《湖心亭看雪》。
【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8分)
5. (8分) (2017·温州) 名著阅读
(1)
托尔斯泰对人民一直怀有“异样的亲情”,尽管对社会的幻想屡屡破灭,这一点也没有动摇。到了晚年,他和列文一样更接近人民了。他开始想到他那个狭小圈子之外的亿万生灵……为什么那亿万生灵能够避开绝望的命运,为什么他们不自杀。他发现,他们活着靠的不是理性,且根本不去考虑理性,他们靠的是信仰。(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传》)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乙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பைடு நூலகம்,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托尔斯泰认为靠土地私有发财是罪恶的,是老爷们造成了人民群众的苦难,他常为自己过着“老爷生活”而苦闷。为了摆脱这种苦闷,力求过平民生活,他最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这个举动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现如今,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试题,试题是学校或各主办方考核某种知识才能的标准。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1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 (xīá) 疵②(bì) 益③七皱八(zhě) ④涟(yī) 。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在清凉的九月、优雅的九月、希望的九月里,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在文学的殿堂里倘徉,明白了青年应该“发展你自己”,“奉献你自己”的道路;领听了于漪老师的谆谆教导——要多读书,读好书;感受了文学的潜移陌化的力量……散发着磬香的十月、值得憧憬的十月走近了你我他。
错别字改正3.默写。
(10分)①乡书何处达,。
②东隅已逝,。
③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 ,万紫千红总是春。
⑤梅雪争春未肯降,。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
⑦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⑧ ,雪却输梅一段香。
⑨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4分)《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
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
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
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
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B. 夜色如澜,璀璨的霓虹与雄伟的建筑完美融合,显得花枝招展,惹人怜爱。
D. 这位同学的回答声音轻柔,咄咄逼人地展示了自己的看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我们举行了以中秋节为主题的诗词大会及成语接龙活动,校长也荣幸地参加了。
B. 国庆假期,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发生,我们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
C. 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生安全得到了保障。
5.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
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 ②③④①B. ②③①④C. ③②①④D. ③①②④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有诗文集《踪迹》《你我》,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月考试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相信你的收获肯定很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沉着动笔,相信自己,你一定行!加油吧!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第3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22分)1、请在下面方框中写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品味生活。
”标点。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隐秘.(bì)瞬.间(shùn)耸.立(sǒng)B、啜泣.(qì)嶙.峋(lín)不禁.(jīn)C、目眩.(xuán)庸.碌(yōng)伶.仃(líng)D、小憩.(xī)骚.扰(sāo)挑.逗(tiǎo)3、下面各组所列出的四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词语里面含有不正确的字,找出来,在它下面画上横线,并把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A、禀告抱酬天灾人祸繁弦急管()B、雏形享受低回品味专心至志()C、简陋点辍具体而微碌碌终生()D、厄运坚贞多姿多采逆来顺受()4、下列作品、作者、朝代(国籍)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B、《童趣》-------陶渊明------东晋C、《紫藤萝瀑布》-----宗璞------当代D、《理想》-------流沙河------当代5、下列名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努力的学习,使她的成绩得到很快的提高。
B.由于他工作十分勤奋,乐于助人,至今仍是我们班优秀的班干部。
C.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
D.我们一定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6、给下列句子空缺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山那边是什么呢?(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了我枯干的心灵……(3)在照亮你的眼睛……(4)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凝成的海。
A、幻想侵蚀一瞬间信念B、呆想淋湿一刹那理想C、痴想漫湿一瞬间信念D、痴想漫湿一刹那理想7、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句子是()A、这篇文章的结尾写得好,简洁、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同学,初中一个月的学生活一定你不小的收。
在,一下自己的学成果吧,希望你取得异的成。
(本卷分120分,考120分;答案写在答卷上)一、文知累与运用〔20分〕1、出以下加点的注音全正确的一〔B〕(2分)A、啜泣(qì)堕落(zhuì)藐小〔mǎo〕立(sǒng)B、惑(yòu)痴想(chī)沉浸(jìn)(qióng)C、迸(bìng)童稚(chì)怡然(yí)形(chú)D、倔(qiáng)开(dìng)(tùi)立(chǔ)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使用正确的一是(D)〔2分〕些劣品造成的危害人听,品市非整不可。
大家他提出的条建很有价,都随声附和表示成。
最近几年,各种各的学班越来越多,直到了汗牛充的程度。
在学上就不耻下,有不懂的就主老。
3、以下句子没有病的一是〔 C 〕〔2分〕A、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估他肯定是生病了。
B、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C、本山夸而的表演众都忍俊不禁。
D、通次学,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4.合境理解以下句中加点的不正确一是〔B〕〔2分〕A.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的心灵⋯⋯〔“漫湿〞指心灵得到理想的滋,不再枯槁。
〕B.我曾屡次,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气,只要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崖上所学到的,我便能付一切。
〔“前途茫茫〞指前面的道路上景色不好,一片昏暗。
〕C.只一片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其端,也不其极。
〔“煌〞指盛开的紫藤花气非凡,一片。
〕D.是不是也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更加一不苟呢?〔“一不苟〞的意思是形容事真,最微的地方也不虎。
〕5、下面一段打乱了次序,将其重新排序。
①壳很小,却非常硬和精致。
②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在是一件品,是舍不得拿去和人交的宝啊!③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
河北省唐山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A . shuòbàn xiǎn yíB . sùpàn chán dǎiC . sùpàn chǎn yíD . shuòbàn qiǎtái2. (2分) (2020八下·潢川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潮汐天然气相辅相承叹为观止B . 翩然流水账人情世故川流不息C . 冗杂霓红灯大彻大悟悬崖绝壁D . 安祥孺子牛周而复始销声匿迹3. (2分) (2017七上·莒县月考) 下列对划线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东临碣石。
(临:到达,登上)B . 次北固山下。
(次:停宿)C .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杨树开的花)D . 山岛竦峙。
(竦峙:高高耸立的样子)4. (2分)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比喻说明方法的一项是()A . 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
B . 雌虫则忙于产卵,它们用腹部末端像犁一样的产卵器挖土,然后爬进挖好的坑里。
C . 大熊猫是我国国宝,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D . 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市古冶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8七上·长春月考)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酝酿抖擞轻脆呼朋引伴B . 膳食瘫痪烂慢稀稀疏疏C . 吝啬化妆淅沥絮絮叨叨D . 黄晕分歧霎时披蓑带笠2. (2分)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B . 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C . 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D . 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五个有”:即有路、有魂、有底、有人、有备。
3. (2分)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 . 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 . 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
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 . 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
4. (2分)(2019·四川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B .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 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晃,难以忘怀。
D .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5. (2分) (2020·南宁模拟)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在今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深情地齐唱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B . 春天的南宁,百花竞放,五彩缤纷,花香袭人,是一个非常怡人的季节。
C . 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 . 由于电影《哪咤之魔童降世》对情节的创新改编,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6. (2分)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烟笼寒水月笼沙A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D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二、默写 (共1题;共10分)7. (10分) (2017九上·茂名月考)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说明了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3) ________,________。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4)子日:“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9分)8. (25分) (2018七下·成都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都市歌者顾连梅①近来,每天清晨我都在小鸟清亮的歌唱中醒来。
而当我起来忙碌之后,就听不到它的歌声了。
小鸟的歌声只属于清晨,属于东升的旭日,微凉的晨风,晶莹的露珠以及晨风中刚刚醒来的花朵,属于一切和它一样喜欢清晨的事物,它只在清晨最新鲜的空气和宁静的世界里歌唱。
中午和傍晚听不到它歌唱。
它们的歌声不大,甚至有些纤细,有些娇嫩,如果你不留意,你是不会意识到它的歌唱,但歌声里注满了热情和生机,洋溢着对生命的礼赞。
是名副其实的都市小小的歌者。
我怎会在这样的呼唤中昏睡呢?②我搬入这个市中心的新村有几个年头了,在今冬以前,我始终没有注意到清晨的都市歌者。
今年冬天,江南在持续温暖气候之后,忽然冷起来,断断续续地下了好几场大雪,纷纷扬扬的大雪,令人措手不及,人们被这神话般的大雪迷住了,也被它吓倒了,清晨起床成了大问题。
为了上班不迟到,我的闹钟和手机都用来叫早,可我还是迟到了几回。
有一天,睡意朦胧的我,忽然听到了一阵叽叽喳喳的鸟鸣,热闹如旷野中的麻雀。
起初我还以为自己听岔了:这水泥堆砌的都市哪来的小鸟?是人家的宠物画眉或鹦鹉吧?我起身推开窗子,却望见对面三层楼的屋顶上,洁白的雪花中,聚集着几十只麻雀,它们时而跳跃,时而追逐,时而飞翔,伴随婉转的鸣唱,令我心旷神怡。
我有点兴奋,没想到在钢筋水泥成就的城里还有如此鲜活灵动的生命,还有如此自由欢畅的歌声,这群生意盎然的小家伙是从哪儿来的呀?如何就选择这儿做了它们的家?它们欢快的歌声是为了这难得的雪花?抑或雪霁后的丽日朝阳?③此后,除了天下大雨,我几乎每天睁开眼睛都能听到它们的歌唱,这样开始的早晨常常令我愉快一天。
我上班已经很少迟到,小鸟热情的呼唤,比任何闹铃都管用。
想来好笑,我作为一个人,却要这样的小动物来叫早,简直匪夷所思。
静下来的时候,我一个人会想起这些小家伙,童年的记忆也随之打开。
④我生长在乡村,冬天是麻雀云集屋前檐下的季节,草垛上,电线杆上都有它们的身影和歌声。
寒冷的冬日,往往因了小麻雀此起彼伏的歌唱而热闹、丰富,小麻雀的歌声里,温馨弥漫整个村庄。
暖暖的阳光下,孩子们总想用各种方式去逮它们,米粒、谷子、芝麻等诱饵,无所不用。
但很少能抓住它们,它们太胆小、太敏感,任何轻微的响动足以吓跑它们。
偶尔,稻场上却会有一只翅膀尚未长硬的幼雀蹒跚地踯躅,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捕捉住。
但大人却觉得幼雀可怜,要求放掉。
逃了生的幼雀,往往能一下振翅高飞,追随鸟群远去。
而我的心也追随着那小小的身影飞远了。
⑤在我的童年时代还未结束的时候,我远离了家乡的田野,远离了小鸟歌唱,寄居城市的高楼。
时间一长,我渐渐淡忘了童年的乐趣。
我已习惯了在汽车的尾气和喧嚣中生活,看惯了灰色天空下蒙满尘埃的树木与花草,听惯了充满伤感和孤寂的流行音乐。
像一棵被移植的树在不适合的土地上生长。
在城市生活不听音乐,那种远离土地的空虚和孤独无以排遣。
我在音乐中流连,在书本中徜徉,企求寻找童年时代的温馨。
但现在,那熟稔又陌生的鸟鸣这样不期而至地闯进我的生活,我怎能不感慨良多呢?⑥自然,自然界的万物总在我们看不见的深处与我们紧密相联。
总会在某个时候突然与我们相遇,让我们体会无以言表的喜悦和感动,让我们突然回到过去,回到童年,回到无比温暖的故乡。
一只小小的麻雀,都市里微不足道的歌者,就这样丰厚了我的生活乃至生命。
(1)作者笔下的都市歌者的歌声有什么突出的特点?(2)“但现在,那熟稔又陌生的鸟鸣这样不期而至地闯进我的生活,我怎能不感慨良多呢?”句中划线字“熟稔”、“陌生”是否矛盾?为什么?(3)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你对它的表达效果进行赏析。
(4)文章第④段在全文有何作用?请试作分析。
(5)文章最后一段说“一只小小的麻雀,都市里微不足道的歌者,就这样丰厚了我的生活乃至生命。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对此的理解和感悟。
9. (25分) (2019七下·江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细水长流蓝雪冰儿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
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
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
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
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
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
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
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
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
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
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
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
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
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
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
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
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
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
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
我说,是啊,细水长流。
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理。
我说,妈活得比你累。
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
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
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流。
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便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
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
⑨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1)老刘“命好”体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②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4)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5)联系文本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消防员救火牺牲这种行为的看法或者从他们身上获得的感悟。
(字数不少于60)链接材料:2019年3月30日17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