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世界和我们
微小世界和我们ppt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医药方面: 巴斯德发现传染病是由于微生物造成和传播的,发 明了巴氏消毒法,广泛用于奶制品和酿酒业。用于杀死 液体中的细菌。
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使人民免于受疾病的侵染而死。
这是人类研究
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克隆羊。
人们通过生物技术,不仅 能克隆出羊,还可以把岛素基因插到细菌细胞中,利用细
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
眼
放大镜
1/5
几倍—几十倍
(看到动物肢体)
电子显微镜 200万倍(看到物体的精细结构)
显微镜 300倍以上 (看到细胞)
扫描隧道显微镜
人类征服病菌的道路:
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疾病到处 肆虐,人类对此只能束手待毙,毫无办法。随着 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 多危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并从此开始了和它们 的斗争。
菌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的优势,生产大量 胰岛素,用于治疗糖疗病。
人类征服病菌的道路: 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
疾病到处肆虐,人类对此只能束手待 毙,毫无办法。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 不断改进,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危 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并从此开始了 和它们的斗争。
举例说明微生物对 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 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 食物。
我们周围的垃圾处理和 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 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 成为垃圾的世界。
微生物的利于弊
提供食物(做面包、泡菜、酿酒……) 利 制造药品(青霉素、胰岛素……)
改良和净化土壤(垃圾处理、污水处理……)
使人生病(感冒病毒、非典……) 弊
物作为 肥料。
6、人们利用 能在短时根间瘤内能大量繁殖的优势,生产大
量
六年级 下册科学微小世界和我们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食品方面
利用酵母菌发面 原理:使酵母菌分解 面粉里面的糖类,排 出二氧化碳。二氧化 碳在加热时体积积聚 膨胀,从而使馒头、 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食品方面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传染病是由微生 物造成和传播的,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广泛应用 于奶制品、酿酒业,用于杀死液体中的细菌。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食品方面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农业方面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 等都需要运用到放大镜和显 微镜。杂交水稻是在水稻花 的花蕊上进行的,水稻开的 花很小很小,因此寻找雄性 不育的野生稻和进行杂交工 作都必须利用到放大镜和显 微镜。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工业及生活废弃物处理方面
利与 弊
使食物腐烂变质(面包发霉等)
弊
使人生病(感冒病毒、冠状病毒……)
训练检测
(一)判断题: 1.细菌和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2.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 的( √ ) 3.池塘中的微生物运动迅速,我们无法用显微镜观 察它( × ) 4.微生物不仅会让新鲜的食物变质发霉,还是引起伤 寒、鼠疫的元凶,所以我们要清除所有的微生物( × )
加拿大科学家班廷成 功提取了胰岛素并发现其 对糖尿病症状的神奇疗效。 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工合成 胰岛素最早的国家。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 发现了青霉素,使人类免 于受疾病的侵染而死。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医药方面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食品方面
人们通过研究知道有的微生物对人是有益 的,利用它们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比如酿酒, 制作酱油、醋、霉豆腐、泡菜、奶品、面包、 馒头、腊肉等都要依靠微生物。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微小世界和我们》练习

1.8《微小世界和我们》练习一、填空题1、放大镜和_____的发明大大扩大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近微小世界。
2、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第一次发现了_____和_____生存的世界。
3、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需要_____,否则地球将成为垃圾世界。
4、植物和动物都是由______组成,我们的身体也是由数以亿计的_____组成的。
5、弗莱明发现了_______,从而使千万人免受于肺炎等疾病浸染致死。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我们身体的红细胞能和细菌、病毒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
()2、只有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3、有的微生物对人有益,利用它们可改善我们的生活。
()4、酵母菌分解面粉里的糖类,排出二氧化碳,从而使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5、在显微镜发明以前,人能发现的最小的世界,就是蚂蚁等昆虫的世界。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在学习《微小世界》单元中,我们认识很多科学家。
下面哪位科学家最早发现“微生物”?()A、袁隆平B、列文虎克C、竺可桢2、下列关于微小世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微小世界的观察可以扩大我们认识事物的视野B、观察微小世界需要一些专门的观察工具C、微小世界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D、微小世界其实就是微生物3、()发现传染病是由于微生物造成和传播的。
A、巴斯德B、弗菜明C、格罗斯泰斯特4、污水与污物的处理速度、处理效果取决于微生物的()A、效果B、种类和功能C、数量5、科学家把人胰岛素基因插到细菌细胞中,利用细菌内在短期内()的优势,生产大量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A、大量繁殖B、快速生长C、极其活跃四、连线题1、将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与相应领域连线。
微电子技术中国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农、林业方面研制成功了种微型电动马达,制造出了在人类体内运行的装置土壤的改良和净化分解和除掉污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净化水质污水和垃圾处理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氮提供给植物作为肥料食品工业霍乱、痢疾、伤寒、天花等传染病的征服医药方面酵母菌分解面粉里的糖类2、将相应的内容连线。
小学科学6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

小学科学6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小学科学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小世界的存在和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微观世界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
3. 了解微生物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的影响。
4. 学会对微小物体进行分类。
二、教学准备:1. 显微镜及相关实验器材2. 放大镜3. 不同的样本: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昆虫翅膀碎片、空气中的尘埃等。
4. PPT、图片素材关于微小世界的图片和视频。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你知道我们身边有一个非常庞大的世界吗?它体积微小,却包含着无数的奇妙生物和现象。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这个微小世界。
”2. 探索微观世界(30分钟)a) 在黑板上或PPT上播放一些有趣的微小世界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微小世界的神奇和复杂。
b) 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
c) 将不同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的微小物体,并鼓励他们描述他们看到的事物。
3. 讨论微生物的作用(20分钟)a) 通过讲解或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微生物的种类和广泛存在的领域,如水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人体内的微生物等。
b) 引导学生讨论微生物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如发酵食品的制作、环境的净化以及疾病的传播等。
c) 带领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微生物。
4. 微小物体分类(30分钟)a) 教师向学生介绍分类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对微小物体进行分类很重要。
b) 展示不同的样本,并与学生一起分类,可以使用放大镜来协助观察。
c) 引导学生总结分类的依据和方法,如形状、颜色、大小、组成等。
5. 总结和展望(10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微观世界的观察和保护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更多关于微小世界的知识。
四、课堂作业:1.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寻找一种微小生物或微小物体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并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
小学科学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

小学科学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微小世界和我们【导言】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力、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微小世界中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和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该教案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微小世界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一、任务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感知微生物的存在和巨大多样性。
2. 学生能够描述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微生物与我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3. 学生能够培养科学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
4. 学生能够积极探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和它们的交互作用。
【二、任务内容】1. 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观察微生物的方法和实验技巧。
3. 探索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4. 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放大后的微生物图片或者播放一段有关微生物的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
2. 观察微生物的方法和实验技巧介绍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微生物,并向学生展示显微镜及其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显微镜下的水滴或几片草叶片,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微生物的方法和实验技巧。
3.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通过展示不同种类和形状的微生物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这些微生物的特点。
教师可以呈现相关生活实例,向学生解释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4. 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调查微生物在食物加工、环境净化等方面的应用。
学生可以借助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进行调查,并在小组讨论中交流结果。
5. 微生物的分布情况研究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观察,选择不同环境(如水域、土壤、空气等)进行微生物采样。
学生将收集的样本带回实验室,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
微小世界和我们微小世界课件新教材优选

农、林业方面
杂交水稻
抗虫棉
克隆
医药方面
土壤的改良和净化
土壤中有许许多多的 微生物,主要有细菌、 真菌、放线菌、藻类 和原生动物,它们与 土壤肥力有关,有的 能把生物尸体分解为 植物需要的营养,有 的能和生物共生,起 到固氮的作用。
污水和垃圾处理
污水和污物处 理中既需要微 生物分解和除 掉各种有害物 质,还要靠微 生物进行除臭。 污水和污物的 处理速度、处 理效果取决于 微生物的种类 和功能。
分辨本领为百 分之几纳米, 直接操纵原子 或分子
肉 眼
放大镜
光学 显微镜
电子 显微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扫描隧道 显微镜
放大装置的应用 放大功能的眼镜 显微镜的发明 显微镜发现微生 物 显微镜发现细胞
列文虎克 詹森父子 格罗斯.泰斯特 培根 罗伯特 . 胡克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 的成果
其他
食品
农业
微电子
人类探索 微小世界 的成果
工业
林业
生物 医学
食品工业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这种微型马达直径仅0. 显微技术还促进了微电子仪器的研制。 第八节 微小世界和我们 分辨本领为百分之几纳米,直接操纵原子或分子 土壤中有许许多多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它们与土壤肥力有关,有的能把生物尸体分解为植物需 要的营养,有的能和生物共生,起到固氮的作用。 放大几倍到几十倍,观察到一些物质的晶体,生物的一些较小的器官和组织 人们的观察视野又是怎样拓展的? 这种微型马达直径仅0. 土壤中有许许多多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它们与土壤肥力有关,有的能把生物尸体分解为植物需 要的营养,有的能和生物共生,起到固氮的作用。 放大几倍到几十倍,观察到一些物质的晶体,生物的一些较小的器官和组织 分辨本领为百分之几纳米,直接操纵原子或分子 人们的观察视野又是怎样拓展的? 这种微型马达直径仅0. 放大几百万倍,观察到细菌、病毒、物质的极小微粒—原子 土壤中有许许多多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它们与土壤肥力有关,有的能把生物尸体分解为植物需 要的营养,有的能和生物共生,起到固氮的作用。
《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与目标《微小世界和我们》是一门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启发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观察微生物、病毒、细胞等微小生物世界的奇妙之处,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微小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开展微生物相关的研究项目;4.促进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微小生物的分类和特点;(2)微小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微生物在医药、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4)实验室中观察微小生物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通过授课介绍微小生物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2)实验操作: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微小生物的特点;(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结果,激发学生的思维;(4)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开展微生物相关的科研项目,提升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四、作业设计方案1.小组研究项目任务: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微生物,并开展相关研究项目,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要求: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
评价标准:研究项目的创新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2.实验报告任务:通过实验观察、细菌培养等操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
要求:报告内容准确、清晰,图文并茂。
评价标准: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报告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3.微生物观察日记任务:学生每周选择一种微生物进行观察,记录观察过程、发现和思考。
要求:观察记录详细、思考深入。
评价标准:观察记录的条理性、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和思考的独到性。
2.课堂提问任务:在课堂上随机提问学生有关微小生物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回答。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一 微小世界 微小世界和我们》优质课教学设计_28

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过程与方法: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安排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运用多媒体的学生需在课前将汇报材料放到教室电脑的桌面上,并进行试演示,以节省准备时间。
【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师一边解说,一边板书):在放大镜发明前,我们用“肉眼”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那时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便是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使用放大镜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们看到更细小的东西,看到更多的细节,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
而显微镜的使用则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细胞和微生物,光学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为1500倍左右,分辨率达到0.02微米。
电子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000倍,分辨本领达到30埃。
扫描遂道显微镜放大倍数为3亿倍,分辨率可达0.1埃。
在人类的不懈努力在观察工具越来越先进,我们在微小世界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卓著的,下面就请各组同学为大家介绍人类在微小世界领域的成果。
(nm是纳米,um是微米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纳米=10埃Å)二、各组汇报展示1、课前布置学生分医学、农业、电子、冶金、生物学……等不同领域寻找相关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征服病菌的道路:
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 疾病到处肆虐,人类对此只能束手待 毙,毫无办法。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 不断改进,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危 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并从此开始了 和它们的斗争。
举例说明微生物对 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 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 食物。
我们周围的垃圾处理和 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 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 成为垃圾的世界。
连 线:
味精的晶体
微小世界和我们
河水中的微生物 蝴蝶的触角 植物叶子的细胞 植物的种子
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
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
连 线:
列文虎克 罗伯物胡克
微小世界和我们
细胞学说 发明能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
巴斯德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微小世界和我们
填图
动物结构 蝴蝶鳞片 蟋蟀的耳朵 草履虫 细胞
1.8
微小世界和我们
制作:刘老师
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 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探知时间。那 时候,人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就是蚂蚁等 昆虫。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使我们看到了 微生物、细胞。
我们可以用流程图表示观察工具的发 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吗?
肉眼 放大镜
能看清小于毫米的 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疾病到处 肆虐,人类对此只能束手待毙,毫无办法。随着 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 多危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并从此开始了和它们 的斗争。
这是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 —— 克隆羊。人们通过生物技术,不仅 能克隆出 羊,还可以把岛素基因插到细菌细胞中,利 用细菌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的优势,生产 大量 胰岛素,用于治疗糖疗病。
提供食物(做面包、泡菜、酿酒……) 利 制造药品(青霉素、胰岛素……) 改良和净化土壤(垃圾处理、污水处理……) 微生物的利于弊 使人生病(感冒病毒、非典……)
弊
使食物腐烂变质(面包发霉……)
填空
1、列文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到了奇妙 的微生物世界后,使人类看 到了战胜传染病的希望。 2、微生物对人类既有 利 又有 弊 。 3、馒头内部疏松多孔,吃起来口感很好是因为 馒头当中的酵母菌 4、土壤中的 微生物 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是它们 变成 植物需要的营养素。 5、豆类植物根部的 根瘤 可以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氮,提供给植 物作为 肥料。 6、人们利用 细菌能在短时间内能大量繁殖的优势,生产大 量 胰岛素, 用于治疗糖尿病。 放大镜和 显微镜 的发明,让我们看清了微生物和细胞。 7、 8、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处理也要靠 微生物 ,如果没有它们, 地球就会变成垃圾的世界。 手 9、在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主要依靠 眼 、耳 、 鼻 、舌 、 五种 感觉器官来观察和认识世界。
光学显微镜
能看清细胞和 微生物
能看清昆虫等 较小的动物
电子显微镜
能看清更小的组成 物质的原子、分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
纳米技术
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
眼 1/5 放大镜 几倍—几十倍 (看到动物肢体) 显微镜 300倍以上 (看到细胞)
电子显微镜扫ຫໍສະໝຸດ 隧道显微镜200万倍(看到物体的精细结构)
人类征服病菌的道路:
的作用。
选择
1、鼻子能感觉物体的( D )。 A、颜色 B、形状 C、透明度 D、气味 2、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关系的人是( A )。 A 、巴斯德 B、阿基米德 C、门捷列夫 D、居里夫人 3、下面三个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C )。 A、 B、 C、
4、下列食物的生产中,不需要利用微生物的是( B )。 A、面包 B、西瓜 C、蛋糕 D、酱油 5、被称为“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C )。 A、达尔文 B、列文虎克 C、袁隆平 D、培根
判断
1、微生物对人类并非百利而无一害。( × ) 2、我们蒸馒头时用到的酵母就是一种微生物。 ( ) 3、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都是由一些有害的 微生物引起的。 ( ) 4、在放大镜和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只能依靠自 身的感觉器官感知世界。 ( ) 5、使我们患病的病毒属于微生物,所以所有的微 生物对我们人类都是有害的。 ( × )
用感官
用放大镜
用显微镜
形状
各种晶体 蝇的复眼
叶绿体
叶表皮气孔
欢迎指导!